CN1412906A - 线缆内置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缆内置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2906A
CN1412906A CN 02101677 CN02101677A CN1412906A CN 1412906 A CN1412906 A CN 1412906A CN 02101677 CN02101677 CN 02101677 CN 02101677 A CN02101677 A CN 02101677A CN 1412906 A CN1412906 A CN 1412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upporter
panel
buil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016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CENTUR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CENTU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639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20075192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CENTUR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CENTURY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12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2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可内置线缆并在墙壁上进行固定安装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并可以与墙壁进行固定,外侧有多个可压入线缆的线缆槽的线缆支撑体;和可以与线缆支撑体外侧分离的面板等两个主要部分。如上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在可与墙壁固定的线缆支撑体上主要由若干可安装线缆的线缆槽构成,而各线缆槽的入口处的间距小于线缆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向线缆槽内压入线缆进行安装,即使不盖上盖子,结构本身也可以牢固地卡住线缆。这样,线缆无法从线缆槽中脱离。此时,在线缆支撑体上安装面板时,就可以不用考虑线缆的位置和脱离等问题,非常方便地进行各自施工和操作。

Description

线缆内置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的条形内置线缆固定装置,其内部可以牢固地固定放置各种线缆。
背景技术
内置线缆的固定装置采用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构造,其内部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放置各种电线或线缆。
为了在内部可以放置电线,原有的固定装置一般是由可以固定在室内墙壁上,其外侧与具有一定宽度的可以放置电线的条形线槽成为一体的支撑部分;与扣在放置电线的支撑部分,可防止电线不脱离线槽的面板结合在一起。这类线槽多为相互平行的结构。
但是,原有的固定装置内的各线槽宽度大于电线的直径,这样就出现了被放置的电线非常容易地脱离线槽的问题。
由于这类线槽不能牢固地固定电线,在安装固定装置的面板时,在线槽与面板之间的电线容易被卡在线槽边缘和面板的内侧面之间。由于在室内进行布线的各种电线和线缆大多比较长,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线缆被卡住的问题,在安装面板时必须不断地确认线缆的位置,从而使安装施工的工作非常烦琐。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出现在线槽和面板之间的卡线问题,往往会造成断线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就是要解决原有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与墙壁固定的线缆支撑体上形成可以放置线缆的线缆槽,使各线缆槽的入口处的缝隙间距小于线缆的直径。在放置线缆时将线缆用力压入线缆槽,利用其结构上的特点就可以固定线缆并保证线缆不从线缆槽中脱离。这样,在安装面板时就不用考虑线缆的位置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布线施工的效率。这就是提出本项内置线缆固定装置发明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整个装置包括可以被固定在墙壁上,在长度方向上可不断延长,其外侧形成若干个可以压入并放置线缆的线缆槽的线缆支撑体;和可以与线缆支撑体分离的面板等部分组成。
另外,线缆槽的主要特征为:线缆槽主要由可放置线缆的线槽和可将线缆导入线槽的滑落式入口构成;该线缆入口的缝隙间距小于线缆的直径,但在压入线缆时线缆可以通过该入口进入线孔;线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
同时,可在线缆支撑体安装面板;在线缆支撑体的下端设有与线缆支撑体外侧面保持一定间距的下侧支撑外颚;在线缆支撑体的上端也形成顶部支撑颚;面板下侧的支撑内颚插入到线缆支撑体下端外侧面与下侧支撑外颚之间的缝隙中,在顶端将面板内侧的支撑颚插槽扣在线缆支撑休上侧的顶部支撑颚上,形成相互结合的固定方式。这也是本发明的主要特征。
此外,可在线缆支撑体上安装面板;在线缆支撑体外侧上形成的线缆槽和在顶部按照线缆支撑体长度方向上一起形成的断面为部分圆弧形的凹槽在顶部形成支撑结构;在面板上有可嵌入该弧形凹槽内的断面为部分圆弧形的弧形凸起;利用这种相互结合的结构形成的固定方式。也是本发明的另外一些特征。
上述支撑和固定手段采用可以相互脱离的凹凸结合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特征。
另外,在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主要由可固定在墙壁上,在长度方向可任意延长的,其外侧面有可放置线缆的若干线缆槽的线缆支撑体;与可紧密地固定在线缆支撑体的外侧面,在各线缆槽的前端相应的位置上形成间距小于被放置线缆直径的线缆导入口并可通过该导入口将线缆压入线孔的弹性支撑板;以及可与线缆支撑体分离,可覆盖线缆支撑体内部的面板等几个部分组成。这也是本发明的主要特征。
可以线缆支撑体上安装面板;线缆支撑体的外侧面上有线缆槽和按照线缆支撑体长度方向形成的断面为部分圆弧形的弧形凹槽在顶部形成支撑结构;在面板上有可嵌入该弧形凹槽内的断面为部分圆弧形的弧形凸起;利用这种相互结合的结构形成的固定方式。也是本发明的另外一些特征。
上述支撑和固定手段采用可以相互脱离的凹凸结合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特征。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之一为:上述弹性支撑板可采用软质合成树脂、橡胶或硅胶等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后附的图纸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图1为可简要说明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第1种实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显示本项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1种实例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3为表示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1种实例中线缆槽结构的断面图。
图4和图5为表示其它形式的线缆槽结构的断面图。
图6为可简要说明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2种实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显示本项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2种实例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8为表示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2种实例中线缆槽结构的断面图。
图9为可简要说明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3种实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0可显示本项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3种实例内部结构的断面图。标号说明:
10线缆支撑体        11、58支撑部外侧面
12内侧面板          14外侧面板
16底侧面板          18、30、32、48线缆槽
20顶部支撑颚        22下侧支撑外颚
24顶部支撑颚插槽    26下侧支撑内颚
28斜面              34线孔
36线缆入口          44橡胶板
46贯通导入口        60、72线缆支撑体
62、74面板          64弧形凹槽
66弧形凸起          68弧形销子
70弧形插槽          76线形凸起
c线缆               f地面
w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项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是可以在墙壁上的任意位置进行安装的。例如,可以选择安装在与天花板连接的墙壁顶端或与地面连接的墙壁底端等适合于进行布线的位置。特别是可用于代替墙壁与天花板连接处吊顶周围的装饰边、门的装饰边或墙壁与地面连接处的踢脚线等装饰材料。
图1为可简要说明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第1种实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所示,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主要由可固定在墙壁上,其外侧面上有若干线缆槽(18)的线缆支撑体(10);与位于线缆支撑体(10)底端可与地面固定,在其边缘上有向上凸起的底部支撑外颚(22)的底端面板(16);以及可扣在线缆支撑体(10)外侧面的内部面板(12);和扣在内部面板(12)的外侧面的外侧面板(14)等几个部分构成。
线缆支撑体(10)可采用软质的合成树脂或橡胶等材质,按照需要制作成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长条形结构。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线缆支撑体(10)也可以采用木制或硬金属材料制成。该线缆支撑体(10)可采用各种常用的固定手段固定在墙壁的合适位置上。
在线缆支撑体(10)的外侧面(11)上的各个线缆槽(18)相互之间保持平行并沿着线缆支撑体(10)的长度方向形成。本图所示的线缆槽(18)的大小和断面虽然完全相同,但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线缆槽(18)的大小和断面结构可制作为各种完全不同的形式。
上述每个线缆槽(18)内都相应压入一根线缆。与传统的线缆固定装置所采用在一个线槽内随意放置若干根线缆的做法不同,本发明采用的是在每个线缆槽(18)内压入一根线缆的线缆放置方式。
每个线缆槽(18)由线缆入口(图3中36)和线孔(图3中34)组成。线缆入口(36)是线缆压入线缆槽(18)内的线孔时经过的通路,线孔(34)是可以放置被压入的线缆的承载空间。
在线缆支撑体(10)顶端的外侧边缘有一向上凸起的顶部支撑颚(20)。该顶部支撑颚(20)具有一定的高度,沿着线缆支撑体(10)的长度方向形成。顶部支撑颚(20)与线缆支撑体(10)为一体结构,其断面为向上凸起的长方形。
底端面板(16)是可固定线缆支撑体(10)底部端面的附属材料,在线槽一侧的边缘有向上凸起的底部支撑外颚(22)。底端面板(16)的宽度大于线缆支撑体(10)的厚度,从而与线缆支撑体(10)的外侧面形成缝隙,在该缝隙内将插入内侧面板(12)下端的底部支撑内颚(26)。
该底端面板(16)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
可与线缆支撑体(10)外侧面紧密结合的内侧面板(12)的宽度与线缆支撑体(10)的宽度相同,其面向线缆支撑体(10)的内侧面非常平整,与线缆支撑体(10)的外侧面形成完全的面接触,不会与线缆支撑体(10)之间形成局部的不规则凹凸不平现象。
上述内侧面板(12)的断面为“”形结构,覆盖在线缆支撑体(10)的外侧面(11)和包括顶部支撑颚的上侧面上。在面板(12)的上部的内侧有顶部支撑颚插槽(24)。该插槽(24)的断面是长方形,可将顶部制成颚插入到插槽(24)中,沿面板(12)的长度方向形成。
在该面板(12)的底部有下侧支撑内颚(26),该支撑内颚(26)与底部面板(16)的下侧支撑外颚(22)形成相互结合的固定结构,插入到线缆支撑体(10)外侧面与下侧支撑外颚之间(22)形成的缝隙中。
按照图2中a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向上拔,可以将固定在线缆支撑体(10)上的内侧面板(12)与线缆支撑体(10)进行分离。同样,按照a箭头的反方向插入内侧面板(12),就可以将内侧面板(12)固定在线缆支撑体(10)上。
采用上述方式,内侧面板(12)与线缆支撑体(10)的顶部和底部形成面接触形式的支撑固定结构,使线缆支撑体(10)与内侧面板(12)形成紧密的结合,并非常便于安装和分离。
外侧面板(14)是覆盖内侧面板(12)外侧面的附属材料,其断面为“”形结构,与内侧面板(12)形成紧密的结合。外侧面板的外侧面暴露在外,考虑到美观的因素,可采用各种常用的塑料、硬金属或木材等材料制作,并且其外表面还可以粘贴装饰上常用的各种薄膜。外侧面板(14)与内侧面板(12)的粘贴方式可采用黏合剂等常用的固定方式进行。
图2为显示本项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1种实例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如图所示,线缆支撑体(10)的背面与墙壁(w)固定,位于线缆槽(18)内的各线缆(c)分别以手工压入。各线缆(c)通过线缆槽(18)的入口(图3中36)压入线孔,除非以人力方式拉出,被压入的线缆(c)将无法从线缆槽(18)中脱离。
另外,线缆支撑体(10)的底部通过带有下侧支撑外颚(22)的底侧面板(16)固定。该底侧面板(16)与地面(f)固定,并对线缆支撑体(10)提供向上的支撑和固定。
内侧面板(12)在顶部固定住顶部支撑颚(20),其底部的下侧支撑内颚(22)插入到相应的位置,内侧面与线缆支撑体(10)的外侧面形成面接触的紧密结合。最后,外侧面板(14)贴紧内侧面板(12)的外侧面进行固定。
图3为表示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1种实例中线缆槽结构的断面图。
如图所示,线缆槽(18)由可放置线缆(c)的线孔(34)和可将线缆压入线孔(34)的入口(36)组成。线孔的断面为圆形,可与线缆(c)的外表面接触。
线缆入口(36)是线孔(34)可与外部连接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开放口,其断面为从线缆支撑体(10)外侧面到线孔(34)间距逐渐缩小的梯形。即入口(36)相对的两个表面为倾斜面(28)。这样,在向线孔(34)压入线缆(c)时,该倾斜面(28)可作为线缆(c)的导轨。
一方面,使该入口(36)的最小间距(d2)小于线缆(c)的直径(d1),利用这样的结构,将限制住被压入到线孔(34)的线缆(c),无法通过入口(36)脱离线孔(34)。
另一方面,由于线缆支撑体(10)采用软质合成树脂或橡胶等材料制成,在线缆(c)通过入口(36)时,其间距可被扩大使线缆(c)可以完全通过,并在线缆通过后利用弹性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如果线缆支撑体(10)采用比线缆(c)更硬的材料制成,线缆(c)自身的弹性会使其直径在通过入口(36)时压迫收缩,完全进入线孔(34)后再复原。
图4和图5为显示其它形式的线缆槽结构的断面图。
在本图中与前面各图具有相同部位代号的部分保持相同的功能并使用同样的材质。
如图4所示,放置线缆(c)的线缆槽(30)中的线孔(34)的断面为正方形,而可将线缆(c)导入线孔(34)的入口(36)同样采用倾斜面(28)的结构。被压入到线孔(34)的线缆(c)的外表面与线孔(34)的内表面接触并形成支撑。同时,利用入口(36)的间距缝隙小于线缆直径的结构,可保证在线孔(34)内的线缆不会脱离。
如图5所示,放置线缆(c)的线缆槽(30)中的线孔(34)的断面为旋转45度后的正方形。同样,利用入口(36)的间距缝隙小于线缆直径的结构,可保证在线孔(34)内的线缆可以被牢固地固定。
图6为可简要说明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2种实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所示,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另一种实例主要由具有一定宽度,并在长度方向上可不断延长的条形结构的线缆支撑体(60);与紧密结合在该线缆支撑体(60)的外侧面(58)上,并形成若干相互平行的贯通导入口(46)的橡胶板(44);和可以紧密地覆盖橡胶板(44)和线缆支撑体(60)的面板(62)等部分组成。
线缆支撑体(60)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并如图7所示可牢固地固定在墙壁和地面上。该线缆支撑体(60)与第1种实例相似,其材质可选用软质合成树脂或橡胶等材料,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木材或硬质金属等材料制作。
在线缆支撑体(60)的外侧面上(58)形成若干个线缆槽(48)。这些线缆槽(48)之间保持相互平行,并沿着线缆支撑体(60)的长度方向形成。这些线缆槽(48)的断面形状和尺寸不需要完全相同,可根据将要放置的线缆的直径和断面形状制作成完全不同的构造。另外,线缆槽(48)的数量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决定。
在线缆支撑体(60)的顶部形成有弧形凹槽(64)。该弧形凹槽(64)与线缆槽(48)保持平行,并沿着长度方向形成。该弧形凹槽(64)为嵌入面板(62)上的弧形凸起(66)的嵌入槽。同时,在线缆支撑体(60)的下侧的外侧面上形成弧形插槽(70)。
该弧形插槽(70)为可插入面板上凸起的弧形销子(68)的插槽,并与线缆槽(48)保持平行。该弧形插槽(70)的断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由于该弧形插槽(70)所采用的这种圆弧形状,保证了面板(62)可按照图7中a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来回摆动。
与线缆支撑体(60)的外侧面(58)紧密贴合的橡胶板(44)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橡胶板材与线缆支撑体(60)的外侧面(58)接触。线缆支撑体(60)与该橡胶板(44)的固定方式可采用各种常用的手段完成。
该橡胶板(44)在与各线缆槽(48)前面的相应位置上形成有一定间距的贯通导入口(46)。这些贯通导入口(46)分别位于各线缆槽(48)的前面,起到线缆槽(48)入口的作用。即,如图7所示,各贯通导入口(46)可将线缆槽(48)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分离,并具有线缆(图7中c)的进出通路的作用。
这些贯通导入口(46)的缝隙间距如图7所示,小于将要压入线缆槽(48)内的线缆(图7中c)直径,从而使线缆槽(48)内的线缆无法靠自身的力量脱离出来。
这些橡胶板(44)也可以使用硅胶或其它各种常用的具有良好伸缩性的材料制造。
面板(62)可以与包括橡胶板(44)在内的线缆支撑体(60)结合。该面板上侧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弧形凸起(66),在下侧有面向线缆支撑体(60)方向的弧形销子(68)。
该弧形销子(68)与线缆支撑体(60)下侧的弧形插槽(70)具有同样的曲率,沿着面板(62)的长度方向形成与弧形插槽(70)相对应的凸起结构。
将弧形销子(68)对准弧形插槽(70)的入口,并按照图7中a箭头的方向推进,可将弧形销子(68)完全插入到弧形插槽(70)中。由于弧形销子(68)与弧形插槽(70)的断面为圆弧形状,即使按照图7中b箭头指示的方向拉动面板(62)也无法将两者分离。
如上所述,在面板(62)与线缆支撑体(60)的下侧完成结合后,按照图7中a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将面板(62)上侧的弧形凸起(66)嵌入到弧形凹槽(64)内后就完成了面板(62)的安装。
可选用具有美感的外观的材料制造面板(62)。例如,可选择使用木材、塑料或各种硬质金属材料等。
图7为显示本项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2种实例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如图所示,线缆支撑体(60)与墙壁(w)和地面(f)进行牢固地固定,并在其外侧安装面板(62)。
特别是在线缆支撑体(60)的外侧形成的线缆槽(48)内放置了各种线缆(c)。各线缆(c)通过橡胶板(44)上的贯通导入口(46)被压入,并由于橡胶板(44)的阻挡将无法脱离出线缆槽(48)。
面板(62)的安装如前所述,按照a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推动面板(62)即可。如按照a箭头所指示的反方向拉动面板(62)则可以将面板(62)与线缆支撑体(60)分离。
图8为表示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2种实例中线缆槽结构的断面图。
如图所示,线缆(c)可通过橡胶板(44)所形成的贯通导入口(46)进出线缆槽(48),即贯通导入口(46)起到了线缆槽(48)入口的作用。
由于贯通导入口(46)的缝隙间距小于线缆(c)的直径,形成贯通导入口(46)的橡胶板(44)在a箭头方向上支撑线缆(c),从而保持稳定的线缆放置位置。
在需要的时候,向外扯动线缆(c)时,线缆可以推开橡胶板的阻隔,通过贯通导入口(46)被拉出来。
图9为可简要说明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3种实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在本图中与前面各图具有相同部位代号的部分保持相同的功能并使用同样的材质。
如图所示,本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3种实例主要由条形的线缆支撑体(72);与安装在该线缆支撑体(72)正面的面板(74)等部分组成。
在线缆支撑体(72)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与第1种实例相同的若干线缆槽(18)。同时,在顶部形成有弧形凹槽(64),并在下侧形成弧形插槽(70)。
同时,在可与线缆支撑体(72)结合的面板(74)的上侧有可以嵌入弧形凹槽(64)的向下的弧形凸起(66),在下侧则形成可插入弧形插槽(70)的弧形销子(68)。
弧形销子(68)插入弧形插槽(70)的原理与第2种实例中介绍的内容相同。
同时,面板(74)的内侧形成的面向线缆支撑体(72)的两行线形凸起(76)。这些线形凸起(76)之间相互平行,在面板(74)安装在线缆支撑体(72)时接触在线缆支撑体(72)的外侧面(11)。
图10可显示本项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发明的第3种实例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如图所示,在线缆支撑体(72)的外侧面与面板(74)之间有线形凸起(76)。通过这些线形凸起(76)接触到线缆支撑体(72)的外侧面(11),在面板(74)向线缆支撑体(72)施加压力时也不会产生变形。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不采用这种线形凸起的结构。
以上,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本发明将不会仅仅限制于上述的应用实例。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士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应用。

Claims (10)

1.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固定在墙壁上并在长度方向上可不断延长,其外侧面上形成有若干可以压入线缆的线缆槽的线缆支撑体;和
可以脱离该线缆支撑体,覆盖包括线缆支撑体内部面板在内的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缆槽由可放置线缆的线孔和允许线缆通过,并向线孔导入线缆的结构形成的入口组成;和
口的缝隙间距小于线缆的直径,线缆被压入时可以通过该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孔的断面呈圆形或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在线缆支撑体上安装面板;和
在线缆支撑体下端形成与线缆支撑体外侧面的相应位置形成一定间距的底部支撑外颚,并在线缆支撑体顶部形成一定的支撑固定结构;和
在面板下侧形成可插入线缆支撑体外侧面与底部支撑外颚之间缝隙的下侧支撑内颚,并在面板顶部形成可与上述顶部支撑固定结构进行相互连接的支撑固定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线缆支撑体上安装面板;和
在线缆支撑体外侧面上,沿着线缆支撑体的长度方向与线缆槽一起形成的,断面为部分曲面的弧形插槽,并在顶部形成支撑固定手段;和
在面板上形成可插入到该弧形插槽形成支撑,断面为部分曲面的弧形销子,与该支撑固定结构形成相互结合的支撑固定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和固定方式采用可以相互结合和分离的凹凸结构。
7.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固定在墙壁上,在长度方向上可以不断延长,在其外侧面上形成若干可以放置线缆的线缆槽的线缆支撑体;和
与该线缆支撑体的外侧面紧密结合,在各线缆槽前面相应的位置形成其缝隙间距小于线缆直径的导入口,并通过各导入口可以将线缆压入线缆槽内的弹性支撑板;和
可以与线缆支撑体分离,覆盖包括线缆支撑体内部的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可在线缆支撑体上安装面板;和
在线缆支撑体外侧面上,在线缆支撑体的长度方向上与线缆槽一起形成的,其断面为部分曲面的弧形插槽,并在线缆支撑体顶部形成支撑和固定结构;和
在面板上形成可插入到弧形插槽形成支撑固定结构,其端面为部分曲面的弧形销子,并在顶部有可以与顶部支撑和固定结构相结合的支撑固定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和固定方式采用可以相互结合和分离的凹凸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内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支撑板可选用软质合成树脂、橡胶或硅橡胶的等材料制造。
CN 02101677 2001-10-17 2002-01-16 线缆内置固定装置 Pending CN14129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10063944A KR20020075192A (ko) 2001-03-22 2001-10-17 케이블 내장 고정구
KR63944/2001 2001-10-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2906A true CN1412906A (zh) 2003-04-23

Family

ID=1971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01677 Pending CN1412906A (zh) 2001-10-17 2002-01-16 线缆内置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129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09C (zh) 块料墙体建筑装置及其组件
WO2010083341A2 (en) Luminaire having floating luminous light source
CN1842630A (zh) 建筑模板
CN1955814A (zh) 能够容易地形成曲线和三维形状的背光单元
US6755000B2 (en) Plaster molding system
CN1270039C (zh) 复合结构件
CN1412906A (zh) 线缆内置固定装置
CN1946274A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设备隔室
CN1237022A (zh) 改进的具有凸缘的用于电线绝缘的导线管及其用法
CN206555838U (zh) 一种集成投射灯
CN113089948B (zh) 一种拉杆悬挂式玻璃楼梯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4533002B (zh) 天花吊顶系统、二级吊顶型材、及拼接方法
CN203099381U (zh) Led灯盘
CN218406271U (zh) 一种隐蔽式装钉具有走线结构的踢脚线板
CN101059230A (zh) 一种吸塑装饰灯中led灯泡的安装方法
CN206245670U (zh) 一种装饰线条结构
CN2703979Y (zh) 韩式加热系统的热管布置装置
CN2542425Y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木地板
CN109577574A (zh) 楼梯总成及安装方法
CN220269261U (zh) 一种装配式线条灯
CN204662874U (zh) 一种地板扣合结构
CN2714755Y (zh) 悬挂门装置
CN107119872A (zh) 一种卡入式墙壁快装板材
CN211172932U (zh) 带灯藏边收口条
CN202008018U (zh) 紧凑式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