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6424A - 制冷剂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6424A
CN1396424A CN 02140612 CN02140612A CN1396424A CN 1396424 A CN1396424 A CN 1396424A CN 02140612 CN02140612 CN 02140612 CN 02140612 A CN02140612 A CN 02140612A CN 1396424 A CN1396424 A CN 1396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ressor
cold
producing medium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406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沼本浩直
宫崎义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6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6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2Collecting refrigerant from a cy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藉由尽量抑制用于回收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压缩机的油排出量,从而,使压缩机油管理变得容易。本发明的制冷剂回收装置至少具备蒸发部、压缩机、冷凝部,并使制冷剂依次通过蒸发部、压缩机、冷凝部而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冷剂回收装置中,作为上述压缩机的液压油充填以与回收的上述制冷剂非相溶的油。

Description

制冷剂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空调机拆卸或破碎前进行的制冷剂回收作业中所使用的制冷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由铁、铝、铜、塑料等以及其复合材料结构的产业废弃物,在使用破碎机等破碎后,进行分离、选别而实行再循环回收。
可是,由于在空调机等废弃物内部封入制冷剂、油等,在原状态下投入破碎机,则制冷剂喷出、或漏油,导致环境破坏和火灾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使用者有义务回收制冷剂和进行制品再循环化。
从空调机回收制冷剂,首先使配管内制冷剂单独或与油一起排出,在蒸发部使制冷剂气化,在油分离器或分油箱中制冷剂与油完全分离。制冷剂再次由压缩机吸入,重复压缩后,在冷凝部制冷剂液化,再用耐压瓶回收。
压缩制冷剂用的上述压缩机,考虑到耐久性及通用性,大多转用普通空调机中用的压缩机,但压缩机中用的油因与制冷剂的互溶性好,被充填的油在运行中每次少量的随制冷剂从压缩机中排出。因此,使油分离器介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液体回流回路,回收压缩机排出的油。可是,即使设置这样液体回流回路,但由于在处理许多废制品期间,油是慢慢减少的,因此,JP A5-280835提出配设多只油分离器的方案。
然而,单是配设多只油分离器的方法也有限度,不能说其油回收充分,使用易溶于制冷剂的压缩机油时,则油排出量降低,则如何有效、巧妙地分离排出的油,使其再次回流到压缩机侧是个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往技术的问题而进行研究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藉由在对废制品进行解体处理之前,极力抑制设置于用于回收制冷剂作业的制冷剂回收装置中的压缩机的油排出量,使得对压缩机内部油的日常管理变得容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至少包括蒸发部、压缩机、冷凝部,并使制冷剂依次通过上述蒸发部、压缩机、冷凝部,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中,作为上述压缩机的液压油(工作油)充填有与回收的上述制冷剂非相溶的油。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尽量抑制制冷剂回收装置的压缩机中油排出量,故油的日常管理容易,不必频繁补充加油,能够长时期保证压缩机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是在上述压缩机与上述冷凝部之间配设油分离器。
根据上述第2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作为压缩机油使用非相溶系油,由此,提高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显著改善分离效率。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是在上述油分离器中配设电加热器。
根据上述第3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在配置于压缩机下游侧的油分离器上配设加热用电热器,由此,对于高粘度油,例如即使40℃动粘度200mm2/s,也能显著使油回流性提高,可制得长期间不必补充油的制冷剂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是对单独或混合含有CFC系、HCFC系、或HFC系制冷剂的上述制冷剂,作为上述液压油充填石蜡系油。
根据上述第4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则相对于CFC系、HCFC系、HFC系制冷剂,藉由使用石蜡系油,可将其常温下的互溶性作得非常小,可以将压缩机的油排出量抑制得尽量低。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是上述油在40℃的动粘度在100~400mm2/s。
根据上述第5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油在40℃的动粘度调到100~400mm2/s,藉此,可以将这比通常制冷循环使用的油的粘度等级高的油用于制冷剂回收,从而,能将压缩机油排出量抑制得尽可能小。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是,上述制冷剂与上述油的互溶度(相互溶解度),在25℃时为5wt%以下。
根据上述第6方面的制冷剂回收装置,藉由使制冷剂与油相互溶解度在25℃时在5wt%以下,可提高制冷剂与液压油的分离状态,能够将压缩机的油排出量抑制得尽可能小。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示的从室外机回收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管系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6所示的从室外机回收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管系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1所示的从室外机回收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管系图。
图4是对比例3所示从室外机回收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管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制冷剂回收装置的概略结构图。A是内部被密封有R22残存制冷剂的应回收的制冷剂物体,也就是废制品,例如相当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等。
1是耐压软管,设有成为室外机A的连接阀的双通阀A-1、三通阀A-2,作为从室外机A将R22制冷剂收入制冷剂回收装置的连接部。
2是过滤器一部分,设在耐压软管1的下游侧,是防止混入从上述耐压软管1取入的、来自室外机A来的R22制冷剂中杂质流入用的。
3是设在上述过滤器一部2出口侧的压力开关,用于知道制冷剂回收开始及结束时的时间。压力开关3接到室外机后,如确认制冷剂压力在既定值以上,则开始制冷剂回收装置运行,并测定上述过滤器一部2的出口侧压力,当达到既定值时,作OFF动作,停止制冷剂回收装置运行,起到结束制冷剂回收的作用。
4是指示室外机内制冷剂压力的压力计,测定上述过滤器一部2的出口侧压力。
5是干燥机,在上述过滤器2出口侧,配置于上述过滤器一部2的下游,除去回收过程中R22制冷剂中所含水分用的设备。
6是接在上述干燥机5出口侧的毛细管,使正从上述室外机A回收的气液混合制冷剂达充分减压状态。
7是成为接到上述毛细管6出口侧的蒸发部的第1热交换器,使由上述毛细管减压的制冷剂气化。
8是螺旋桨式风机,由风机电动机驱动,对设置在上述第1热交换器7近旁的表面送风,促进蒸发部的制冷剂气化。
10是分油箱,接于上述第1热交换器7的出口侧,在蒸发部液化的制冷剂与室外机A内的压缩机油以混合状态供给,在这里被充分分离。在该分油箱10中配设加热电热器11,作为其辅助手段,使回收的制冷剂向废制品油的溶入量降低。并且,在冬季等室外温度低下时,可用加热电热器控制温度,使制冷剂油分离特性提高。
在上述加热用电加热器11底部设置排油口,其通过止回阀12与贮油箱13相接,被分离的油被回收到贮油箱13中。上述贮油箱13下部也设置排油口,并配设阀门14,以定期排出油。
15是第1油分离器,与设在上述分油箱10上部的出口侧连接,以使随伴着气化的R22制冷剂的少量油再次充分分离用设备。第1油分离器15也设排油口,其通过止回阀16与上述贮油箱13连接,结构由该贮油箱13回收分离的油。
17是接于上述第1油分离器15出口侧的止回阀,阻止制冷剂倒流入第1油分离器15。
18是通过上述止回阀17接于第1油分离器15出口侧的储液器,是将正在回收的制冷剂分离成液态成分和气态成分,并使液态制冷剂不流入压缩机吸入口用的分离用容器。
19是连接于上述储液器8的压缩机,由吸入口吸入经上述储液器18分离的气态制冷剂,在内部压缩气态制冷剂,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后从排出口排出。上述压缩机是密封高压型,其液压油使用石蜡系油,40℃的动粘度是65mm2/s,25℃时与R22制冷剂互溶性约3.3wt%。
20是接于压缩机19出口侧的第2油分离器,分离自上述压缩机19排出的制冷剂中油用的设备。
21是回流管路,配设在上述储液器的入口侧与第2油分离器之间,其管路中设置止回阀22,将滞留于上述第2油分离器20底部的油分回流到上述储液器18入口用的。由此,油再次流入压缩机19侧,防止压缩机19润滑油缺少发生的烧接。
23是成为冷凝器的第2热交换器,使经压缩机19压缩的气态制冷剂液化,24是螺旋桨式风机,由电动机25驱动,以向上述第2热交换器23的表面送风,使制冷剂放热,促进在冷凝器的R22制冷剂的液化。
26是连接第2热交换器23出口部与储液器18入口部的压缩机19的冷却回路,27是冷却压缩机19时开启、变换操作阀,设在冷却回路26中。
28是止回阀,连接于上述第2热交换器23的出口侧,阻止制冷剂逆流流入第2热交换器23侧。制冷剂回收瓶30通过耐压软管29及上述止回阀28与上述第2热交换器23连接、贮藏由上述第2热交换器23液化的R22制冷剂。上述止回阀28是防止装在制冷剂回收瓶30中液态制冷剂气化,逆流入第2热交换器23侧用的设备。
31是压力计,设置在上述止回阀28与耐压软管29之间,指示上述制冷剂回收瓶30内压力。
32是安全阀,设在与上述压力计31同一压力位置,当上述制冷剂回收瓶30内压力异常上升时,自动排出R22制冷剂用的。
33是测力传感器重量计,是载置上述制冷剂回收瓶30,管理从上述室外机A回收的制冷剂重量用的。
在这样结构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回收室外机A的R22制冷剂时,首先将制冷剂回收装置的耐压软管1接于上述室外机A的双通阀A-1、三通阀A-2。然后,打开阀,使室外机A内R22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回收装置内。
这时,用压力开关3确认上述室外机A内制冷剂压力在既定值以上,则压缩机19运行。由于压缩机19运行,则上述室外机A内制冷剂经过滤器一部2清除杂质,便依次流过干燥器5、毛细管6、第1热交换器7、分油箱10、第1油分离器15、止回阀17、储液器18、流入压缩机19内。
在上述毛细管6减压的制冷剂在第1热交换器7气化,气化的制冷剂在与压缩机油混合状态下供给分油箱10,在此得到分离。压缩机油从制冷剂分离箱10的排油口取出,贮存在贮油箱13内。随制冷剂从分油箱出口部流出的压缩机油,在第1油分离器15中被分离,回流到贮油箱13侧。
流入压缩机19的制冷剂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被排出而流向第2油分离器20,在这里压缩机液压油被分离,通过回流管路21回流到储液器18的入口侧。残存的气态制冷剂流向第2热交换器23,由第2热交换器23液化,通过止回阀28及耐压软管29贮存到制冷剂回收瓶30内。
使用本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内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60g。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19的液压油使用石蜡系油,40℃的动粘度是1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2.4wt%。使用这样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38g。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制冷剂回收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液压油使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2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互溶性约是1.7wt%,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29g。
(实施例4)
实施例4,其制冷剂回收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液压油使用石蜡系油,40℃的动粘度是3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2wt%。使用该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24g。
(实施例5)
实施例5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使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4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互溶性约是0.8wt%。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20g。
(实施例6)
图2是实施例6的管系图。实施例6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的大致相同,而不同点是,第2油分离器20配设电加热器34,对来自压缩机19的制冷剂加热。而且,实施例6中,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4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2wt%。使用该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的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15g。
(实施例7)
实施例7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结构与实施例6的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4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0.8wt%。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8g。
(实施例8)
实施例8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压缩机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时动粘度是1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5.0wt%。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70g。
(实施例9)
实施例9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2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4.0wt%。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53g。
(实施例10)
实施例10,其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3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3.4wt%。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45g。
(实施例11)
图3是实施例11的管系部分。实施例11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点是,本实施例中省略了压缩机19与冷凝器23之间的油分离器20。而且,在实施例11中,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1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2.4wt%。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130g。
(实施例12)
实施例12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1相同,如图3所示那样,省略了压缩机19与冷凝器23之间的油分离器。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2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7wt%。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80g。
(实施例13)
实施例13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1相同,如图3所示那样,省略压缩机19与冷凝器23之间油分离器。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3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2wt%。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58g。
(实施例14)
实施例14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1相同,如图3所示那样,省略压缩机19与冷凝器23之间的油分离器。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的动粘度是400mm2/s,25℃时与R22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0.8wt%。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是46g。
(对比例1)
对比例1中,对压缩机19充填用作液压油的环烷烃系油,25℃时与R22制冷剂不分离成2层。40℃时动粘度是65mm2/s,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2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120g。
(对比例2)
对比例2中,对压缩机19充填用作液压油的环烷烃系油,25℃时与R22制冷剂不分离成2层。40℃时动粘度是65mm2/s,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3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130g。
(对比例3)
对比例3中,对压缩机19充填用作液压油的环烷烃系油,25℃时与R22制冷剂不分离成2层。40℃时动粘度是65mm2/s,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如图4的管系图所示那样。在压缩机与冷凝部之间连设2只油分离器,是连续串联的。35是第3油分离器。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3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90g。
(实施例15)
实施例15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时动粘度是200mm2/s,25℃时与R410A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2.4wt%。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47g。
(实施例16)
实施例16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时动粘度是300mm2/s,25℃时与R410A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6wt%。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35g。
(实施例17)
实施例17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时动粘度是400mm2/s,25℃时与R410A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2wt%。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29g。
(实施例18)
实施例18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6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时动粘度是300mm2/s,25℃时与R410A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6wt%。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28g。
(实施例19)
实施例19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6相同,压缩机的液压油是用石蜡系油,其40℃时动粘度是400mm2/s,25℃时与R410A制冷剂的互溶性约是1.2wt%。使用这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10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17g。
(对比例4)
对比例4是,作为压缩机的液压油充填酯系油,25℃时与R410A制冷剂不分离成2层。40℃时动粘度是65mm2/s,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那样,使用压缩机与冷凝部之间连续串联的2个连接的油分离器的装置。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3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110g。
(对比例5)
对比例5是,对压缩机充填用作液压油的酯系油,25℃时与R410A制冷剂不分离成2层。40℃时动粘度是65mm2/s,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与如图4所示那样,使用压缩机与冷凝部之间连续串联的2个连接的油分离器的装置。使用这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对机内平均残留约700g制冷剂的室外机300台连续以每台90秒的作业速度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结果是,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约115g。
如从实施例1~14所明确的那样,使用与R22非相溶系油的石蜡系油,则能够将来自压缩机的油排出量抑制于极少量,即使在省略油分离器的场合,与以往的相溶系油相比,也能减少来自压缩机的油减少量。由于使用非相溶系油,使地通过吸入压缩时的制冷剂的溶入也少,因而从压缩机中的带出也减少。又,作为压缩机,由于高压型压缩机与密封低压型压缩机相比,其高压侧与低压侧的压差大,因此可以减少其油带出量。其结果,对压缩机的日常管理变得容易,也能减少追加补充油的作业次数。因此,最好使用25℃时互溶度在5wt%以下的石蜡系油,即使其互溶度过小,也不会产生恶劣影响。如果互溶度过大,则不能说是本发明中意指的非相溶系油,其油的排出量也随溶解度增大急剧增多。另外,即使是具有同样溶解度性能,若使油的动粘度上升,则从压缩机的油排出量也可能减低。作为压缩机的液压油,通常控制(管理)在40℃时动粘度,理想的动粘度范围是100~400mm2/s,若动粘度在100mm2/s以下,由于压缩机驱动系统的搅拌效果,使排出量剧烈增多,这是不希望的;而动粘度在400mm2/s以上时,考虑到冬季的制冷剂回收作业,压缩机起动时对驱动系统的负荷增大,从稳定保持机械滑动部的润滑性的意义上来说,这也不是所希望。又,即使在压缩机与冷凝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时,使用与应回收的制冷剂非相溶系油时,比起使用以往那样、与制冷剂不作二层分离的、具有优异的相互溶性的油时,前者能提高分离效率,改善油回收性。
在实施例11~14中,压缩机与冷凝部之间的油分离器省略,但使用非相溶的高粘度油时,油的排出量也并未那样增大。
在这些实施例中,作为HCFC系制冷剂的代表显示了R22,但由于其他制冷剂也显示了与石蜡系油的非相溶特性。因此能够充分期待本发明中所期望的效果,作为HFC系制冷剂代表列显示了R410A,而其他R407C、R134a等制冷剂也显示了与石蜡系油的非相溶特性,所以能够充分期待本发明期望的效果。再有,CFC系制冷剂的R12也显示了与石蜡系油的非相溶特性,所以也能充分期待本发明期望的效果。从而,对于任意混合HFC系、HCFC系、CFC系的制冷剂来说,可充分期待石蜡系油发挥本发明期望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至少包括蒸发部、压缩机、冷凝部,并使制冷剂依次通过所述蒸发部、压缩机、冷凝部进行制冷剂回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冷剂回收装置中,
作为所述压缩机的液压油是充填以与回收的所述制冷剂非相溶的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部之间配设油分离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分离器配设加热器。
4.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含有单独或混合的CFC系、HCFC系或HFC系制冷剂的制冷剂,作为所述液压油是充填以石蜡系油。
5.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40℃时的动粘度在100~400mm2/s。
6.如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制冷剂与所述油的相互溶解度在25℃时是5wt%以下。
CN 02140612 2001-07-06 2002-07-05 制冷剂回收装置 Pending CN13964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05854A JP3678175B2 (ja) 2001-07-06 2001-07-06 冷媒回収装置
JP2001205854 2001-07-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6424A true CN1396424A (zh) 2003-02-12

Family

ID=1904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40612 Pending CN1396424A (zh) 2001-07-06 2002-07-05 制冷剂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678175B2 (zh)
KR (1) KR20030005053A (zh)
CN (1) CN13964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535A (zh) * 2015-08-28 2015-11-18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
CN108168166A (zh) * 2018-02-01 2018-06-15 青岛绿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辅助制冷剂回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432A (zh) * 2011-03-24 2011-10-0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测试工装、及在线测试和制冷剂回收方法
KR20230114568A (ko) * 2022-01-25 2023-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의류 처리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535A (zh) * 2015-08-28 2015-11-18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
CN108168166A (zh) * 2018-02-01 2018-06-15 青岛绿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辅助制冷剂回收系统
CN108168166B (zh) * 2018-02-01 2023-11-24 青岛绿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辅助制冷剂回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21435A (ja) 2003-01-24
KR20030005053A (ko) 2003-01-15
JP3678175B2 (ja) 200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224C (zh) 应用带有液态制冷剂有选择再循环的混合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和方法
CN1303385C (zh) 油分离器及使用该油分离器的冷却循环设备
CN1112552C (zh) 具有冷冻循环的设备
CN1717273A (zh) 使用无烟润滑剂的压缩机系统
CN1042407A (zh) 液化天然气蒸发气的再液化
CN1670447A (zh) 跨临界冷冻装置
CN1228425C (zh) 压缩制冷机润滑油及其用于制冷/空调机的用途
CN101831348A (zh) 从废润滑油中分离回收成品油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289884C (zh) 致冷循环设备
CN1609536A (zh) 防止空调的液体制冷剂积存的设备及方法
CN1529108A (zh) 使用可燃性致冷剂的空调器
CN1132335A (zh) 致冷系统和操作方法
CN1791774A (zh) 制冷装置的施工方法和制冷装置
CN107956691A (zh) 一种一体式空压机
CN1129755C (zh) 致冷循环
CN202460161U (zh) 一种新型酒精回收装置
CN1396424A (zh) 制冷剂回收装置
CN1218821A (zh) 冷冻循环装置用工作介质及使用了该介质的冷冻循环装置
CN1839287A (zh) 冷冻装置
JP201603342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9010C (zh) 致冷剂循环系统
CN1302236C (zh) 具有多台压缩机的空调器
CN1377398A (zh) Cfc12替代物致冷剂
CN1271385C (zh) 从空调机回收制冷剂的方法和制冷剂回收装置
CN1464251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