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7349A -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7349A
CN1387349A CN 01118308 CN01118308A CN1387349A CN 1387349 A CN1387349 A CN 1387349A CN 01118308 CN01118308 CN 01118308 CN 01118308 A CN01118308 A CN 01118308A CN 1387349 A CN1387349 A CN 1387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er
supplier
enterprise
prov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183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404C (zh
Inventor
李运骐
廖谊铭
洪国庆
徐自成
陈正儒
储德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B011183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404C/zh
Publication of CN1387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7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4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是为了解决现今电子数据交换无法实现实时化并用户化的数据传输,通过一信息中介商所提供的平台,在文件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并达到数据格式用户化的目的,降低传输的延迟时间并提高数据格式的兼容率。

Description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文件数据传输过程中达到数据格式用户化(customized)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自从1991年国际互联网络开放作为商务应用以来,便一直是全球众所瞩目的焦点。现今的网络购物、在线服务与远程教学,无一不成为报章杂志竞逐的热门话题,一时之间,彷佛只要与国际互联网络沾上边,就变得炙手可热。除了风起云涌的媒体效应外,网络经济在近年来已开始展现惊人实力。以往评论者在评估国际互联网络对商业的冲击程度,多半局限在网络交易范畴,殊不知在全球化、效率化与顾客导向的压力下,国际互联网络已经渗入公司内部业务流程,改变与其他厂商的互动关系,并对企业营运模式造成全面性的影响。
而加值网络(Value Added Network;VAN)是将基本网络的功能扩充之后的产品,加值网络与基本网络最大的不同在于基本网络是指一般使用网络线或调制解调器的网络;而加值网络则是在基本网络上增加服务项目,创造额外的附加价值。例如在加值网络上,会提供EDI、E-mail的服务,甚至会提供一些计算处理、统计分析的功能。所以,VAN就是在基本网络上增加一些使用者需要的服务。
因为VAN是建置在专属网络上,所以安全性与稳定性相当高,但是开放性却不够,不同网络彼此无法直接相连接,必须通过不同线路与安全认证机制才可以。
由于VAN的收费方式比起Internet要高出许多,所以许多公司在成本的考虑之下,纷纷将部分业务转至Internet,尽管如此,VAN目前仍然被银行业等需要高度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行业所使用。因为Internet有其不可靠的缺陷存在,例如信息无法追踪、无故断线等,而VAN有VAN center的邮箱管理、信息追踪等功能,基本上可以构成高信赖度的信息系统。况且贸易向来是一对多的关系,很难由企业本身独立维持这些复杂的联系关系,此时倒不如由Van业者提供一个单一的接触点。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便有人大胆预言,所有中间商将随着网络的兴起而逐渐淘汰。他们所抱持的理由在于,国际互联网络是一个没有磨擦力的交易环境,任何消费者都可以借助国际互联网络直接与生产者接洽,无须受到中间商的层层剥削。若将上述的说法重新放在现今的情形下捡视,恐怕就有待商榷了。一来、电子商务发展并不如预期顺利,消费者碍于法令环境与安全疑虑,仍倾向于传统的购物方式。二来、网络上所流通的信息流于泛滥,而网站提供的分类机制与搜寻引擎又不足以确保信息品质,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于是,只见中间商(包括通路商与经销商),依旧固若磐石,毫发未伤,业务蒸蒸日上。更令人觉得讽刺的是,面对信息过载现象,诚然需要公正客观的第三方(third party)出面过滤并再制信息,而传统中间商若策略运用得当,反而有机会转型为信息中介商。
信息中介商的功能即在于销售市场情报并且创造出买卖双方得以顺利交易的平台。信息中介商没有固定的顾客,没有固定的供应商,其所依赖的完全是辛苦建立起来的网络关系。由于处在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有利位置,使得它可以汲取两者都汲取不到的信息,并且通过信息的加值服务,吸引更多供应商与顾客加入行列,然后再产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如此不断循环,不断自我强化,形成正向回馈效应。
至于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就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经由电子化的方式传送标准化格式的数据以进行信息的交换。EDI的使用范围并不限于企业,举凡政府、医院、学校,都可以使用EDI来进行信息的交换传递,如此一来,则管理者就不再需要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而工作人员也不必重复输入一大堆的数据,况且输入越多次,错误的机会便会增加。虽然EDI的传送效率无庸置疑,却存有以下之缺陷:
1.EDI标准过于僵化,无法随着商业环境做机动调整;
2.EDI建置成本太高,中小企业碍于经费而裹足不前;
3.EDI强调企业对企业的数据传输,无形中把终端使用者(end-user)排除在价值链(Supply Chain)之外;
4.EDI为专属技术而非开放标准,对企业扩展合作对象造成限制;
5.EDI用以传输数据,厂商常处于被动接收数据的角色,丧失实时性,且所传送的信息过于简单,并无多样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乃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一般业界的供应链各个厂商间有不同的文件数据格式与介面,往往供应商在订单与下单时,因要做转换格式而耗费太多时间,通过一信息中介商所提供的平台,利用企业端所撰写的软件设立一转换数据格式的单元介于信息中介商之间,故无论数据传送的来源为何,经过转换数据格式的单元,便会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以确保数据的兼容,并实现数据格式用户化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至少包含:一企业前端伺服器,用以接收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数据并提供暂存的功能,并包含有:一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是将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主动录取并提供一暂存的空间;一数据交换安全伺服器,是对于该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所主动录取的数据进行安全认证;一企业后端伺服器,用以联系企业内部的运作,提供一数据格式的制定于数据的转换,至少包含:一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是为一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基础与整合结果,并协助管理生产流程并再造其流程;一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是提供复数笔已制定的栏目与表格给该供应商端使用,也提供该供应商端设立自定义的栏目与表格;一企业资源规划文件连结伺服器,是将该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之间的数据彼此连结,也提供一空间存放该企业前端伺服器所回传的数据;一供应链管理伺服器,用以连接该企业前端伺服器、该企业后端伺服器及该供应商端,以电子化的方式,通过供应链管理作产品与服务、信息与金钱往来的计划与控制,而以最少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取得正确的产品并尽可能让存货降至最低,但仍旧能够提供优异的客户服务,进而达到企业资源运用与分配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本发明所提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建立一数据于一企业端;该企业端通过一网络骨干将该数据传至一信息中介商;之后通过该信息中介商再将该数据通过一全球信息网传送至一目的端;一供应商端通过浏览器至该目的端收发数据;最后该供应商端依约定交货。其中在该企业端通过一网络骨干将该数据传至一信息中介商的步骤时,还包含下列步骤:设立一数据转换缺口及一数据转换引擎于该企业端伺服器与该信息中介商之间;从该数据转换引擎连结至一函数库;通过该函数库转换成不同供应商端所需的格式;最后完成转换格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就本发明的内容及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模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企业端对供应商端的数据转换模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数据转移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名词解释:
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BPR)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ic DataI nterchange;EDI)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主动式数据仓储(Active Data Warehouse;ADW)
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WWW)
文件传输协定(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
动态链结函数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
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特别针对现今市场所提倡的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BPR),其目标是建立在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使用及管理,重新改造供应商传输数据的工作流程,以提高效率,并期望降低组织营运成本的方法;而本发明实施于一供应商传输数据系统之中,使该供应商传输数据系统的采购作业中所有的信息传送均能达到实时性,利用一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ERPServer)产生信息,并根据一文件传输协定(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整合有效的数据,让厂商能实时入货。
本发明以一较佳实施例说明本方法的具体可行性,借由系统整合不同供应商的数据,而让供应商实时配合供应链管理者的生产,并达到提高生产力及降低库存的目的,而图1为本发明所述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模式图,现就其系统模式说明如下:经由调制解调器(Modem)10与调制解调器(Modem)15连接,该两种调制解调器10、15可为拨接式调制解调器(dial-up modem)、网络调制解调器(LAN modem)、综合业务服务网(ISDN)调制解调器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其中之一,通过防火墙(Firewall)20的身分验证并利用路由器(Router)30进入一企业内部网络170,路由器30是用来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并将数据封包(packet)转换为数据帧(frame)用以选择路径。该企业内部网络170与一供应商端150及一信息中介商160相互连接,而其中该企业内部网络包含(1)一企业后端伺服器100;(2)一供应链管理伺服器130及(3)一企业前端伺服器140。
(1)该企业后端伺服器100其中又包含(a)第一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05;(b)第二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10;(c)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120及(d)企业资源规划文件连结伺服器125(ERP DocumentConnector Server),分别叙述如下:
(a)第一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05及(b)第二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10: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一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基础与整合结果;该伺服器可以把全企业的运作,包括人力资源、财务、制造、配送,以及组织和顾客暨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全部连结了起来,并协助管理生产流程并再造其流程。
(c)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120: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提供复数笔已制定的栏目与表格,并将第一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05与第二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10的数据存放于此,也同时提供一功能让供应商端150可从所制定的栏目与表格中选择任意其所需的栏目与表格,同时也可让供应商端150再使用时,设立自定义的栏目与表格,提高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的可携性,其后再将栏目与表格存放于信息中介商160中,再经由数据转换后,传回企业端50。
(d)企业资源规划文件连结伺服器125: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将存放于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中120的第一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05与第二端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110的数据文件可彼此互相连结,同时也可将企业前端伺服器140所回传的数据与信息存放于此,让系统再做整合时能易于分析并萃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并决定该信息最后存放之处,或让企业内部的人员能在最矩的时间当中找出其所需的信息。
上述(a)(b)(c)(d)四者伺服器是利用企业内部网络(LAN)170相互连接,而该企业内部网络170可为一以太网络(Ethernet)。
(2)该供应链管理伺服器130: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将企业前端伺服器140、企业后端伺服器100及供应商端150相互连接,并以电子化的方式,通过供应链管理来作产品与服务、信息与金钱往来的计划与控制,而以最少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取得正确的产品并尽可能让存货降至最低,但仍旧能够提供优异的客户服务,进而达到资源(人、设备、物、资金)运用与分配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产品由起始原料转换成完成品至最终顾客手上的流动过程中,影响其执行绩效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网络称为供应链(Supply Chain)。
(3)该企业前端伺服器140其中又包含(a)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142(ADW Server)及(b)数据交换安全伺服器144(Security Data ExchangeServer),分别叙述如下:
(a)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142: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自动从一订购数据库164录取供应商端150所输入的数据并暂存于此,经分析整合后,才存放回企业后端伺服器100;同时也将企业后端伺服器100所提供的数据主动录取暂存于此,经分析整合后才存放于信息中介商160。
(b)数据交换安全伺服器144: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将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142中所主动录取的数据与信息一一通过安全认证才可进行存放的动作,故在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142中才会有一暂存的动作。
该供应商端150,是为一供应商,可在信息中介商160的网页中输入其所提供的物料相关信息。
该信息中介商160,为一第三方(third-party)的认证机构,且不属于该供应商与该企业,并提供一平台存放该供应商与该企业的数据,也同时具有加值网络的功效,而该信息中介商160其中又包含(a)购买订单查询伺服器162及(b)订购数据库164,分别叙述如下:
(a)购买订单查询伺服器162: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提供供应商端150及企业端50双方可在信息中介商160所提供的网页上查甸订单的作业进度,其中所有数据都由订购数据库164直接存取。
(b)订购数据库164:该伺服器的主要功能是为将从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120中产生的复数笔栏目与表格通过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142的主动录取将一用户化的栏目与表格存放于该订购数据库164,让供应商端150可直接从此一数据库直接存取该用户化的栏目与表格进而填写,若该用户化的栏目与表格不合乎其使用,便直接在此一数据库进行修改自定义栏目的动作;第二功能是为将企业端50所传送的数据与供应商端输入的数据一并存入此一数据库。
其中上述的企业前端伺服器140、供应商端150、信息中介商160三者之间是通过网络骨干(Backbone)180进行数据传输的动作。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企业端对供应商端的数据转换模式图,现就其模式说明如下:
经由一企业端50通过一网络骨干180(Backbone)与一信息中介商160进行连结,该企业端50是由上述企业后端伺服器100、供应链管理伺服器130、企业前端伺服器140所组成,而该信息中介商160可同时与复数个供应商端150a-150z相连接,其中该企业端50在该信息中介商160与其之间设立一数据转换缺口190,而该数据转换缺口190还提供一数据转换引擎195。
该数据转换缺口190(Data Transfer Split)是于该企业端50所设立,其主要功能是为将在该企业端50所建立的数据,当传送至该信息中介商160之前时,通过该数据转换缺口190,先行转移至一数据转换引擎195中。
该数据转换引擎195(Data Transfer Engine)是于该数据转换缺口190所提供,其主要功能是为将该数据转换缺口190中的数据,连结并映射至一函数库198与该函数库198中的数据进行格式的转换,根据不同供应商所需的栏目与表格进行用户化的设定,达到增进效率的目的。因不同系统有不同的文件数据传输格式,故每当传送数据经过数据转换缺口190时,该数据转换引擎195,便进行数据转换一次,以满足数据格式的兼容。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数据转移的功能方框图,请参阅图3,首先从一数据来源200(Data Source)将数据进行传输,经过一数据转换缺口190,将数据来源200中的数据移至一数据转换引擎195,然后映射至一函数库198,从函数库中录取其所对应的数据格式,之后再将转换后的数据,传送至数据目的地300(Data Destination),其中函数库可为一动态链结函数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用以转换数据格式,而函数库198为利用编译器或组译器编制为目的码,再由函数库管理程序,将目的码转换为函数库的型态,以供其它应用程序链结,以便回传至该数据转换引擎195。该企业端50与供应商端150均可为数据来源200及数据目的地300,当企业端50为数据来源200时,则供应商端150为数据目的地300;反之,当供应商端150为数据来源200时,则企业端50为数据目的地300,因此无论数据的来源为何,经过数据转换缺口190,便会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以确保数据的兼容。
综上所述,因该信息中介商160所提供的功能及流程均为同一格式(Format),根本无法针对不同的供应商端提供不同的所需栏目与表格,而使得该信息中介商160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而本发明针对此一缺陷提出一种数据转换的模式,可利用用户化生产(Configure to Order;CTO)的观念,完成在网络传输数据并能依据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表格与栏目,让供应商端能更有效率、轻松地完成物料的进出货。
本发明所述出的方法,将公知的数据传输的概念架构于Web之上,主要是利用企业资源规划(ERP)与供应链管理(SCM)及信息中介商三者之间的技术来达到在现今多态样数据种类的整合与实时性的传输功能,并运用于在供应链的供应商与企业端之间,使供应商无须在被动的情况下接收数据,而可直接针对其所需传达有效数据,同时也可反向从供应商送出有效数据至企业端,其中还在介于供应商端与企业端之间的第三认证机构(third-party)设立数据转换的单元,以利于数据格式的转换。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方法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建立一数据于一企业端(步骤400),该企业端包含了企业前端伺服器及企业后端伺服器与供应链管理伺服器,其中此一数据是存放于一企业资源规划文件连结伺服器中,并利用复数个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产生不同需求的信息,其后该企业端通过一网络骨干将该数据传至一信息中介商(步骤410),其中该企业端是利用一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ERP Server)产生的信息,并根据一文件传输协定(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将该数据通过该网络骨干,传输至信息中介商,该信息中介商是将该数据存放于一订购数据库之中,之后该信息中介商再将该数据通过一全球信息网传送至一目的端(步骤420),以提供给相关特定的厂商浏览,而一供应商端通过浏览器(Browser)收发全球信息网的数据(步骤430),最后,该供应商端依约定交货(步骤440),完成数据传输的最后目的。
由于该信息中介商只提供了一平台给供应商与企业进行数据的传输,并没有针对不同供应商而提供其他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完全只能按照步骤400到步骤440的流程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本发明特别在(步骤410)该企业端通过一网络骨干将该数据传至一信息中介商之时进行一数据格式的转换,以适应不同供应商的所需。
因此在从该企业端传输数据至该信息中介商之前,企业端便设立一数据转换缺口及一数据转换引擎于该企业端与该信息中介商之间(步骤500),该数据转换引擎从属于该数据转换缺口之中;在数据传送至信息中介商之时,通过该数据转换缺口并从该数据转换引擎连结至一函数库(步骤510),之后通过该函数库转换成不同供应商所需的格式(步骤520),最后完成转换格式(步骤530);然后便可返回步骤420继续完成剩下的步骤,根据这一数据转换格式的方法,将可针对不同的供应商而量身定做出该供应商所需的数据格式,而可达到传输数据格式用户化的目的。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适当的变化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确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是应用在企业内部的企业资源规划中,通过一企业内部网络与一网络骨干的连结,并利用一信息中介商所提供的平台,对一企业端与一供应商端的数据进行整合,完成数据传输用户化,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含:
一企业前端伺服器,用以接收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数据并提供暂存的功能,并至少包含:
一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是将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主动录取并提供一暂存的空间;
一数据交换安全伺服器,是对于该主动式数据仓储伺服器所主动录取的数据进行安全认证;
一企业后端伺服器,用以联系企业内部的运作,提供一数据格式的制定于数据的转换,至少包含:
一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是为一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基础与整合结果,并协助管理生产流程并再造其流程;
一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是提供复数笔已制定的栏目与表格给该供应商端使用,并提供该供应商端设立自定义的栏目与表格;
一企业资源规划文件连结伺服器,是将该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之间的数据彼此连结,并提供一空间存放该企业前端伺服器所回传的数据;及
一供应链管理伺服器,用以连接该企业前端伺服器、该企业后端伺服器及该供应商端,通过一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产品与服务、信息与金钱往来的计划与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应商端在该信息中介商的网页中输入该供应商端所提供的物料等相关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息中介商,为一第三方的认证机构,且不属于该供应商与该企业,并提供一平台存放该供应商与该企业的数据,也同时具有加值网络的功效,而该信息中介商至少包含:
一购买订单查询伺服器,是提供该供应商端及该企业端双方可在该信息中介商所提供的网页上查询订单的作业进度;及
一订购数据库,是提供一空间存放该企业端传送的数据与该供应商端输入的数据,其数据可直接存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企业内部网络用以连接该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该企业资源规划应用伺服器与该企业资源规划文件连结伺服器,而该企业内部网络为一以太网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网络骨干是用以连结该企业前端伺服器、该供应商端与该信息中介商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企业端还在该信息中介商之间设立一数据转换缺口,用以接收一数据来源所传送的数据,该数据转换缺口还包含:
一数据转换引擎,是将该数据转换缺口中的数据进行格式的转换,根据不同供应商所需的栏目与表格进行用户化的设定,并将转换后的数据格式传至一数据目的地;及
一函数库,是将该数据转换引擎中的数据连结并映射于此,并利用编译器或组译器编制为目的码,再由该函数库管理程序,将目的码转换为函数库的型态,以供其它应用程序链结,再回传至该数据转换引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函数库为一动态链结函数库,用以转换数据格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来源及该数据目的地均为该企业端与该供应商端,当该企业端为该数据来源时,则该供应商端为该数据目的地,同理,当该供应商端为该数据来源时,则该企业端为该数据目的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转换缺口是利用用户化生产的观念,完成在网络传输数据并能依据不同该供应商端需求设立不同的表格与栏目。
10.一种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借由一企业资源规划与一供应链管理及一信息中介商三者之间的技术,并运用于在供应链的一供应商端与一企业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建立一数据于一企业端;
该企业端通过一网络骨干将该数据传至一信息中介商;
该信息中介商再将该数据通过一全球信息网传送至一目的端;
一供应商端通过浏览器至该目的端收发数据;及
该供应商端依约定交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建立一数据于一企业端的数据是存放于一企业资源规划文件连结伺服器中,并利用一复数个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产生不同需求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企业端通过一网络骨干将数据传至一信息中介商的步骤,还包含下列步骤:
设立一数据转换缺口及一数据转换引擎于该企业端伺服器与该信息中介商之间;
从该数据转换引擎连结至一函数库;
通过该函数库转换成不同供应商端所需的格式;及
完成转换格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立一数据转换缺口及一数据转换引擎于该企业端伺服器与该信息中介商之间,是通过该企业端所设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从该数据转换引擎连结至一函数库,其连结的方法是以映射的方式,而该函数库是一动态链结函数库。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过该函数库转换成不同供应商端所需的格式,是针对不同的供应商端而量身定做出该供应商端所需的数据格式,而实现传输数据格式用户化。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企业端是利用一企业资源规划伺服器产生的信息,并根据一文件传输协定将该数据通过该网络骨干,传输至该信息中介商,该信息中介商是将该数据存放于一订购数据库。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应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目的端是为该信息中介商所提供的一平台,并存放该供应商与该企业的数据。
CNB01118308XA 2001-05-22 2001-05-22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040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8308XA CN1170404C (zh) 2001-05-22 2001-05-22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8308XA CN1170404C (zh) 2001-05-22 2001-05-22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7349A true CN1387349A (zh) 2002-12-25
CN1170404C CN1170404C (zh) 2004-10-06

Family

ID=466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830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0404C (zh) 2001-05-22 2001-05-22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404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8153C (zh) * 2004-03-02 2008-05-14 吴怡达 档案管制装置
CN100419521C (zh) * 2005-08-04 2008-09-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2222280A (zh) * 2011-06-16 2011-10-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2708505A (zh) * 2012-05-18 2012-10-03 苏州佰思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客户端调查软件
CN101184015B (zh) * 2006-09-29 2013-03-20 华耀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为动态虚拟私用网络提供资源的方法
CN104426992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料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4426992B (zh) * 2013-09-10 2019-07-16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料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8153C (zh) * 2004-03-02 2008-05-14 吴怡达 档案管制装置
CN100419521C (zh) * 2005-08-04 2008-09-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1184015B (zh) * 2006-09-29 2013-03-20 华耀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为动态虚拟私用网络提供资源的方法
CN102222280A (zh) * 2011-06-16 2011-10-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2222280B (zh) * 2011-06-16 2014-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2708505A (zh) * 2012-05-18 2012-10-03 苏州佰思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客户端调查软件
CN104426992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料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4426992B (zh) * 2013-09-10 2019-07-16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料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04C (zh) 2004-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8393B (zh) 将宿主服务别名为多个特许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982976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积分兑换系统及方法
CN101262474B (zh) 一种基于跨域授权中介实现角色和组映射的跨域访问控制系统
US20020198800A1 (en)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e-business capability
US200401868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rrelating messages sent between services
US2006025943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interoperability and manipulation of data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2025653B (zh) 企业服务总线及企业服务总线的消息处理方法
Wu et al. Entry mod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Case study of Huawei, a Chinese technology enterprise
US20040128204A1 (en) Systems for procuring produc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N1639723A (zh) 用于处理信用卡相关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45321A (zh) 一种跨平台管理系统及实现交叉管理的方法
WO2002044976A2 (en)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CN101101647A (zh) 物流联合运输网络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04184836B (zh) 基于远程服务业务的多业务单点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213915A (zh) 一种商品动态交易网络及其生成方法
CN1170404C (zh) 供应商传输数据的系统与方法
CN101075227A (zh) 基于海量交通信息的融合系统
Unitt et al. EDI—the grand daddy of electronic commerce
CN111638975A (zh) 基于管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7231433B1 (en) Enterlink for providing a federated business to business system that interconnects applications of multiple companies
Chiu et al. A generic service model for secure data interchange
CN1403980A (zh) 生产分厂与材料集中管理的方法
US73371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ting records in customs
US20030061107A1 (en) Supplier data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CN113112356A (zh) 基于国网安全架构下的区块链通用服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