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2962A -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2962A
CN1382962A CN 01117192 CN01117192A CN1382962A CN 1382962 A CN1382962 A CN 1382962A CN 01117192 CN01117192 CN 01117192 CN 01117192 A CN01117192 A CN 01117192A CN 1382962 A CN1382962 A CN 1382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signal
rotor
wea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171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部雅
三里久
二井贵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1171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82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382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29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电动机内的轴向轴承磨损可藉助来自于所述电动机定子的两端内的特殊线圈的差动信号而确定。两线圈上的信号根据电动机转子的轴向移动而沿相反方向变化。当转子的轴向移动在特定电动机的转子的正常游隙范围内时,一死区电路抑制输出。当轴向移动超过正常范围时,所述输出驱动一与超过正常范围的移动幅值有关的指示器。一些按序设置的发光二极管指示器能指示过量移动的幅值和方向。本文还揭示了一种只能指示过量移动的幅值的模拟式仪表。

Description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检测密闭式电动机内的轴向轴承磨损情况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总的来说,密闭式电动机主要是用来驱动泵和用于化工厂。因此,密闭式电动机需要很高的可靠性。
在密闭式电动机泵中,密闭式电动机和泵构成整块构造,以防止流体泄漏,因此不可能对内部情况进行可视地监测。在大多数情况中,用来驱动泵的叶轮的密闭式电动机的转子由一用泵流体润滑的滑动轴承轴颈支承。为了使密闭式电动机能有效运转,必需从外侧对滑动轴承的磨损情况进行监测。
因此,有人提出了几种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例如,1982年的日本专利公报No.21924、已公开的1998年的日本专利公报No.80103和1999年的No.148819。在这些专利中所提出的装置具有一些设置在密闭式电动机的定子的两个轴向端部上的轴向检测线圈。对感生在这些这些检测线圈内的电压进行比较,以检测可旋转地轴颈支承于滑动轴承的转子的轴向位置,由此可以根据转子的轴向位置来推测轴承的磨损量。
传统的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适于根据转子的轴向位置来推测轴承的磨损量。但是,由滑动轴承轴颈支承的转子具有轴向游隙,因此即使在滑动轴承上没有发生轴向磨损,转子也可能根据载荷情况而沿轴向移动。这样就不能清楚地确定转子是否因在滑动轴承上发生了磨损而有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转子的正常轴向游隙考虑在内、能清楚地指示轴承轴向磨损的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这种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还能清楚地指示在哪一轴向发生了磨损以及所发生的磨损的过量程度。
本发明的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包括一些位于一密闭式电动机上的轴向检测线圈,所述密闭式电动机具有一定子和一转子,所述轴向检测线圈位于所述定子的两个轴向端部。一差动放大器电路可将一感生在轴向检测线圈内的、经整流和滤波的电压差动地放大,并根据所述转子相对于定子的轴向移动方向和轴向移动位置输出一正或负的电压信号。一死区电路和一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输出一基准信号。一轴向磨损指示器可根据来自于死区电路的比较器电路的信号输出来指示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的轴承磨损程度。这里,死区电路包括一用来颠倒自所述差动放大器电路输出的正、负电压信号的倒相电路。当自倒相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大于自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输出的基准信号时,一第一比较器电路可根据一电压信号的幅值而输出一信号。当自差动放大器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大于自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输出的基准信号时,一第二比较器电路可根据一电压信号的幅值而输出一信号。
在这种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中,转子的轴向移动可使得感生在定子的两个轴向端部上的轴向检测线圈内的电压发生变化。差动放大器电路可差动地放大轴向检测线圈内所感生的、经整流和滤波的电压,并根据转子相对于定子的轴向移动方向和位置而输出一正或负电压信号。死区电路可以使倒相电路将来自于差动放大器电路的正、负电压信号颠倒过来。当自倒相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大于自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输出的基准信号时,第一比较器电路可根据该电压信号的幅值而输出一信号。当自差动放大器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大于自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输出的基准信号时,第二比较器电路可根据该电压信号的幅值而输出一信号。也就是,来自于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基准信号的幅值可以被设定为一近似等于由正常轴向游隙所获得的信号范围的值。当信号位于轴向游隙范围内时,没有任何一个比较器电路会输出表示轴向磨损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中,只有处于中心位置的指示器被激励。当发生轴向磨损时,来自输出端子的信号会超过轴向游隙的容许值。然后,轴向磨损指示器即可根据从死区电路的比较器电路输出的信号来指示出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量和磨损方向。因此,死区电路可以使磨损指示器在转子轴向移动与转子游隙相对应时保持不点亮,并且只有因轴承磨损造成转子轴向移动时才被点亮。因此,可以确定转子的轴向移动是否在游隙范围内,或者该轴向移动是否因轴承磨损而造成并清楚地指示出轴承的轴向磨损。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包括一磨损指示器,该磨损指示器包括一第一轴向磨损指示器,用来根据死区电路的其中一个比较器电路所输出的信号来指示出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程度。所述轴向指示器还包括一第二轴向磨损指示器,用来根据死区电路的另一比较器电路所输出的信号来指示出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程度。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第一和第二磨损指示器可用作轴向磨损指示器。这样就可以确定因轴承磨损所引起的转子轴向移动的量和方向,并且能清楚地指示出在哪一轴向发生发生了磨损以及所发生的磨损的过量程度。
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轴向轴承磨损指示器,并且带有一发光二极管顺序条形图。在发光二极管条形图上将被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根据死区电路的每一比较器电路所输出的信号而变化。
被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可根据死区电路的每一比较器电路所输出的信号的幅值而变化。这不仅可以清楚地指示出磨损的幅值,而且还可以清楚地指示出磨损的方向。
图1是一电路图,它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在密闭式电动机中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的死区电路和轴向磨损指示器。
图2是一示意图,它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的转子轴向位置、轴向磨损指示器的输出电压和轴向磨损指示器的点亮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3是一局部剖视前视图,它示出了一径向间隙型密闭式电动机泵,它含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在密闭式电动机中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图4是一局部立体图,它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在所述定子的齿部的端部上的轴向检测线圈。
图5是所述密闭式电动机泵的示意图。
图6是一电路图,它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向磨损检测部和差动放大器电路。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响应于转子的轴向位置而从所述差动放大器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曲线示意图。
图8是一电路图,它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在密闭式电动机中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的一死区电路和一轴向磨损指示器。
现请参阅图3,由标号11总体示出的密封电动泵包括:一泵12和一径向间隙密闭式电动机13,它们以一种流体密封方式形成一整体。
位于密闭式电动机13内的一定子17包括一位于定子架18内的定子铁芯14。一定子绕组16缠绕在定子铁芯14的定子槽15内。一定子外壳19紧密地保持在定子的内周面内。定子外壳19的两条端缘以一种流体密封式焊接于定子架18。定子外壳19由一种诸如不锈钢之类的非磁性物质制成,呈薄的圆筒形形状。
一转子轴24固定在一转子23内。一转子铁芯包括一含有一转子导体22的转子槽21。一转子外壳25覆盖住转子23的外周面。转子外壳25由一种诸如不锈钢之类的非磁性物质制成,呈薄的圆筒形状。转子23的转子外壳25向内与定子外壳19隔开,彼此相隔一外壳间隙26。
转子轴24通过套筒29a、29b由那些安装在轴承箱27a、27b内的轴承(滑动轴承)28a、28b轴颈支承。
定子铁芯14包括一对径向检测线圈C1、C2,该对径向检测线圈相对于定子铁芯14的轴的中心、围绕定子铁芯14的轴线、以一空间角度180°彼此相互有角度地隔开。径向检测线圈C1、C2缠绕在定子铁芯14的整个齿部上。
一端子箱33自密闭式电动机13突伸出来。端子箱33与定子架18的内部相连通。端子箱33的上部包括一具有一透明窥视孔(未示)的密封容器35,所述密封容器由玻璃制成,并具有防爆构造。部分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容纳在密封容器35内,该密封容器包含在一用于密闭式电动机13的运行监控装置内。
泵12的一壳体37以一种流体密封方式安装于密闭式电动机13的定子架18的端部。一叶轮38固定于壳体37内部的转子轴24。位于泵12内的叶轮38借助通过套筒29a、29b支承在轴承28a、28b上的转子23可旋转地驱动。叶轮38的轴向移动由止推环30a、30b和轴承28a、28b加以限制。
现请参阅图4,一前轴向检测线圈Cf和一后轴向检测线圈Cr(在图4中仅仅示出了前轴向检测线圈Cf)安装在定子铁芯14的齿部的端部上。位于定子铁芯14的齿部40的端部41a附近的一凹槽41b形成一可将前轴向检测线圈Cf缠绕在其上的较小芯部41。一轴向检测线圈Cf围绕芯部41缠绕在定子槽15内。虽然图4中没有示出,但是,另一轴向检测线圈Cr以相同方式缠绕在齿部40的相对端部上。
现请参阅图5,图中所示的前、后轴向检测线圈Cf和Cr是位于密闭式电动机13的定子铁芯14上方的轴向端部上。轴向检测线圈Cf、Cr通过对转子23的轴向位置进行检测来对轴承28a、28b的轴向磨损加以检测。在一下齿部上的径向检测线圈C1可对轴承28a、28b的径向磨损进行检测。径向检测线圈C2(图5中未示)缠绕在一与径向检测线圈C1的位置相对的齿部上。径向检测线圈C1和C2彼此串联,这将在下文中予以具体描述。
在以下描述中,可予理解的是,将密闭式电动机13的泵12侧称为前侧(前部侧),而将与泵12相对的那侧称为后侧(后部侧)。
下面将说明如何对轴承28a、28b的轴向磨损进行检测。
转子23朝前侧的轴向移动可由叶轮38所在前侧的轴承28a和止推环30a之间的接触来加以限制。转子23的向后移动可由轴承28b和止推环30b之间的接触来限制。
在没有轴承28a、28b的轴向磨损的情况下,转子23的轴向游隙或者转子23可以沿其轴向自由移动的范围取决于泵12的尺寸和结构。但是,轴向游隙通常是在一近似0.5至3毫米的范围内,并且前侧轴承28和后侧轴承28b的容许轴向磨损极限近似为1毫米。
在正常运作中,转子23是沿其轴向就位于这样一个位置,在该处,前侧轴承28a和止推环30a彼此相互接触地旋转,或者是在该处,后侧轴承28b和止推环30b彼此相互接触地旋转。但是,当轴承28a、28b的轴向磨损量超过近似1毫米时,泵12的叶轮38的前或后表面就能与壳体37或轴承箱27a相接触。
因此,鉴于以上情况,必须将转子23的轴向移动监控在近似+/-2.5毫米的范围内,以对轴承28a、28b的过量轴向磨损进行检测。
在定子铁芯14的两个端部上的轴向检测线圈Cf、Cr藉助轴向检测线圈Cf、Cr内的感生电压差对转子23的轴向移动进行检测。
现请参阅图6,一轴向磨损检测部分50包括如上文所述位于定子铁芯14的两端上的轴向检测线圈Cf、Cr。前侧轴向检测线圈Cf的输出端子51、52通过一放大器电路55和一整流滤波电路57与一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一输入相连。后侧轴向检测线圈Cr的输出端子52,53通过放大器电路56和整流器滤波电路58与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另一输入相连。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输出与一输出端子60相连。
现请参阅图7,图中示出了根据转子23的轴向位置从差动放大器电路59输出的电压信号。在图中,横轴表示由轴承28a、28b轴颈支承的转子23相对于一中心位置而言的轴向位置,纵轴表示来自于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输出端子60的输出电压。
转子23的位置和电压信号的输出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转子23的轴向游隙和轴承28a、28b的轴向磨损是无关的,但是,它取决于转子23相对于定子17的位置。
转子23相对于定子17的轴向位置的变化使得定子17和转子23之间的磁通分布发生变化。磁通分布的变化表现为定子17两端上的轴向检测线圈Cf、Cr内的感生电压信号的幅值的变化。这样,轴向检测线圈Cf、Cr的输出之间的差值就可通过除去共同的变化而提供一响应于转子23的轴向位置的电压信号。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当转子23位于其轴向游隙的中心时,输出端子60可提供一为0V的电压信号。当转子23被定位在距离游隙中心较靠近前侧时,将输出一正(+)的电压信号,而当转子23被定位在距离所述中心较靠近后侧时,将输出一负(-)的电压信号。
现请参阅图1,一轴向磨损指示器61可激励一连续的LED(发光二极管)条形图,所述轴向磨损指示器具有一中心位置指示器62、一前侧磨损指示器63和一后侧磨损指示器64。所述中心位置指示器62位于LED条形图的中心。前侧磨损指示器63位于中心位置指示器62的左侧,在该处,它起一第一轴向磨损指示器的作用。后侧磨损指示器64位于中心位置指示器的右侧,在该处,它起一第二轴向磨损指示器的作用。
中心位置指示器62具有一始终点亮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0。前、后侧磨损指示器63、64均具有一发光二极管条形图,它由绿色发光二极管G1、发光二极管G2、发光二极管G3和发光二极管G4、一黄色发光二极管Y1和发光二极管Y2和一红色发光二极管R1组成,它们以自中心向外为顺序来设置。发光二极管条形图的各发光二极管根据轴承磨损所引起的转子23的向前或向后移动,而沿任一方向、自中心向外依次点亮,由此能指示轴向轴承磨损的状态。
可以将用于来自输出端子60的正、负电压信号的传送路径分成两个系统。这样可以使每一磨损指示器63、64根据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输出端子60所输出的正或负电压信号而点亮。其中一个系统与一倒相电路71、一第一比较器电路72和一第一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电路相连。该倒相电路71可将来自于输出端子60的电压信号的正、负极性颠倒过来。当从倒相电路71输出的负电压信号的绝对值大于一基准信号时,第一比较器电路72可根据该电压信号的绝对值输出一信号。第一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电路73根据第一比较器电路72的输出驱动前侧磨损指示器63的许多发光二极管。另一系统与一第二比较器电路74和一第二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电路75相连,但它没有一倒相电路。当输出端子60的负信号的绝对值大于一基准电压时,第二比较器电路74可根据该电压信号的绝对值输出一信号。第二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电路75可根据第二比较器电路74的输出驱动后侧磨损指示器64的诸发光二极管。
输入至比较器电路72、74的基准信号均是由一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76来产生的。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76具有一可变电阻VR1,从而可以借助一电阻R1对将要输入至输入侧的基准信号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每一比较器电路72、74的输入侧分别借助电阻R2、R3与可变电阻VR1的输出侧相连。
自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76输出的基准信号的绝对值可利用可变电阻VR1来调整。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76、比较器电路72、74以及倒相电路71构成一死区电路77。死区电路77在一与转子23的游隙相对应的、转子23的轴向移动范围内可以使磨损指示器63、64保持不点亮。这样,磨损指示器63、64只根据轴承磨损所引起的超过正常轴向移动的、转子23的轴向移动而点亮。
现请参阅图2,图中示出了转子23的轴向位置、轴向磨损指示器61的输出电压和轴向磨损指示器61的点亮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在轴承28a、28b内没有轴向磨损,则所述死区电路77可对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76的可变电阻VR1进行如下调整。也就是,当前侧止推环30a和轴承28a彼此相互接触时,前侧磨损指示器63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1将点亮。此外,当后侧止推环30b和轴承28b彼此相互接触时,后侧磨损指示器64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1将点亮。当前侧轴承28a的轴向磨损增大时,前侧磨损指示器63的发光二极管G1、G2、G3、G4、Y1、Y2和R1将依次点亮。当后侧轴承28b的轴向磨损增大时,后侧磨损指示器64的发光二极管G1、G2、G3、G4、Y1、Y2和R1将依次点亮。
当轴承28a朝前侧过度磨损时,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输出信号就变为正,并且输入至第二比较器电路74的输入信号变为正,这样,第二比较器电路74就不会产生任何输出。相反,至第一比较器电路72的输入信号可藉助倒相电路71而变为负。当来自倒相电路7 1的输出信号的绝对值大于自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76输出的基准信号时,第一比较器电路72输出一信号。第一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电路73驱动前侧磨损指示器63以点亮发光二极管G1、G2、G3、G4、Y1、Y2和R1。被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视来自于第一比较器电路72的输出信号的电平而定。
也就是,当前侧止推环30a和前侧轴承28a彼此相互接触旋转时,除了位于中心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0之外,前侧磨损指示器63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1也将点亮。当轴承的磨损朝着前侧方向过大时,前侧磨损指示器63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2也将点亮。当轴承的磨损朝着前侧方向越来越过分时,绿色发光二极管G3、绿色发光二极管G4、黄色发光二极管Y1、黄色发光二极管Y2和红色发光二极管R1都将点亮。以此方式,可将前侧轴向轴承的磨损状态指示出来。
当朝后侧方向的轴承磨损过大时,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输出信号就变为负信号,并且第一比较器电路72的输入信号藉助倒相电路71而转变为负信号,从而没有任何输出自第一比较器电路72产生。另一方面,至第二比较器电路74的输入信号变为负信号。这样,当来自差动放大器电路59的输出信号的绝对值变得大于来自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76输出的基准信号时,第二比较器电路74将输出一信号。第二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电路75驱动后侧磨损指示器64以点亮发光二极管G1、G2、G3、G4、Y1、Y2和R1。被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视来自于第二比较器电路74的输出信号的电平而定。
也就是,当后侧止推环30b和后侧轴承28b彼此相互接触旋转时,除了位于中心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0之外,后侧磨损指示器64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1也将点亮。当轴承的磨损朝着后侧方向过大时,后侧磨损指示器64的绿色发光二极管G2也将点亮。当轴承的磨损朝着后侧方向越来越大,绿色发光二极管G3、绿色发光二极管G4、黄色发光二极管Y1、黄色发光二极管Y2和红色发光二极管R1也将点亮。以此方式,可将后侧轴向轴承的磨损状态指示出来。
当转子23的轴向移动与转子23的正常轴向游隙相对应时,死区电路77可以使磨损指示器63、64保持熄灭状态,并且只有因轴承磨损所引起的转子23的轴向移动才能使磨损指示器63、64点亮。这样就可以确定转子23的轴向移动是否在游隙范围内,或者因轴承磨损而造成。这样就可以清楚地指示出轴承28a、28b的轴向磨损情况、磨损指向哪一轴向,以及磨损的过度情况。
此外,由于磨损指示器63、64,发光二极管条形图内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随自死区电路77的每一比较器电路72、74输出的信号而变化。这样就可以清楚地指示出发生了多大程度的磨损,以及在哪一轴向上发生了磨损。
磨损指示器63、64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条形图以较低成本来制造。但是,也可以将一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条形图。或者,如果所述指示器可以不局限于所述条形图,则可以利用任何一种能指示轴承磨损程度的指示器来清楚地指示发生多大过度程度的磨损以及在哪一轴向发生了磨损。
此外,当轴向检测线圈Cf、Cr所感应的电压相对较高时,可以将放大器电路55、56和整流滤波电路57、58的连接顺序颠倒过来。或者,可以略去放大器电路55、56。
现请参阅图8,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实施例采用了一模拟式仪表79来替代轴向磨损指示器61。第一比较器电路72的输出信号或者第二比较器电路74的输出信号被输入至一包括两个二极管D1、D2的组合电路78。然后,将组合电路78的输出信号指示在一诸如模拟电压表之类的轴向磨损指示器79上。在这种情况中,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在转子23的轴向移动范围对应于转子23的游隙时,死区电路77可以使轴向磨损指示器79保持不被激励。但是,应予注意的是,虽然因轴承磨损而使转子23轴向移动所造成的轴承磨损程度可以被指示出来,但不能确定该磨损是发生在前侧轴承28a上还是发生在后侧轴承28b上。增设一简单的方向指示就足以克服该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死区电路可以使磨损指示器在转子的轴向移动与转子游隙相对应时保持不点亮。因此,磨损指示器只有在因轴承磨损而使得转子作轴向移动时才能点亮。所以,可以确定转子的轴向移动是否在游隙范围内,或者确定是否存在轴承磨损,并清楚地指示出各轴承的轴向磨损。
除了上文所描述的之外,本发明的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还具有以下效果:可以将第一和第二磨损指示器用作轴向磨损指示器,由此可以确定因轴承磨损所造成的转子轴向移动的量和方向,并清楚地指示出磨损的发生方向,以及磨损的过度程度。
除了上文所描述的之外,本发明的密闭式电动机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还具有以下效果:可以将发光二极管条形图用作轴向磨损指示器。被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可以根据自死区电路的每一比较器电路输出的信号而变化。这样就可以清楚地指示出在哪一方向发生了磨损并且发生了多大过量的磨损。
虽然轴承磨损检测问题在密闭式电动机中是尤为尖锐的,但是,也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将本发明用于其它类型的电动机中。
以上已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予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受到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种种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保护范围或精神实质的变化和改进。

Claims (6)

1.一种用于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它包括:
那种具有一定子和一转子的所述电动机;
一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一端的第一轴向检测线圈;
一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二端的第二轴向检测线圈;
用来差动地放大来自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检测线圈的信号的装置;
所述用来差动放大的装置包括:用来根据所述转子沿一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定子的轴向移动产生一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转子沿一相反的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定子的轴向移动产生一具有一第二极性的第二信号的装置;
一死区电路,并且
所述死区电路具有用来根据所述转子是在其轴向范围的正常游隙内既不产生所述第一信号又不产生所述第二信号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死区电路包括:
一用来颠倒所述第一信号的极性以产生一第一倒相信号的倒相电路;
一用来接收所述第一倒相信号的第一比较器;
一用来将一第一基准信号施加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基准信号发生器电路;
一用来接收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比较器;
所述基准信号发生器还将一第二基准信号施加于所述第二比较器;
用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进行组合以产生一轴承磨损信号的装置;
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准信号被加偏压,以将所述轴承磨损信号保持在一位于轴向范围的正常游隙内的正常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一第一轴向磨损指示器;
所述第一轴向磨损指示器能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指示沿所述电动机的第一轴向的轴承磨损程度;
一第二轴向磨损指示器,它能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指示沿所述电动机的第二轴向的轴承磨损程度;
所述死区电路能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磨损指示器在所述转子保持在其游隙的正常轴向范围内时产生一指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磨损指示器包括:
一发光二极管条形图;
用来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条形图内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装置。
5.一种用于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器,它包括:
那种具有一转子和一定子的所述电动机;
一位于所述定子的一第一轴向端部内的第一检测线圈,用来根据所述转子沿第一方向的轴向位置产生一第一位移信号;
一位于所述定子的相反的第二端内的第二检测线圈,用来根据所述转子沿第二方向的轴向位置产生一第二位移信号;
用来差分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以产生一差动信号的装置;以及
用来根据所述转子的超过预定值的轴向位移来指示所述差动信号的至少一个幅值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用来指示超过所述预定值的所述轴向移动的方向的装置。
CN 01117192 2001-04-23 2001-04-23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Pending CN1382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17192 CN1382962A (zh) 2001-04-23 2001-04-23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17192 CN1382962A (zh) 2001-04-23 2001-04-23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2962A true CN1382962A (zh) 2002-12-04

Family

ID=466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17192 Pending CN1382962A (zh) 2001-04-23 2001-04-23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8296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6828C (zh) * 2006-03-03 2009-07-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定量识别滚动轴承损伤的方法
CN102918374A (zh) * 2010-04-20 2013-02-06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轴承装置、检测轴承装置的轴承表面磨损的方法和轴承装置的应用
CN105283671A (zh) * 2013-04-26 2016-01-27 苏尔寿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估计涡轮机的模块的磨损状态的方法、模块和涡轮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6828C (zh) * 2006-03-03 2009-07-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定量识别滚动轴承损伤的方法
CN102918374A (zh) * 2010-04-20 2013-02-06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轴承装置、检测轴承装置的轴承表面磨损的方法和轴承装置的应用
CN105283671A (zh) * 2013-04-26 2016-01-27 苏尔寿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估计涡轮机的模块的磨损状态的方法、模块和涡轮机
US10444118B2 (en) 2013-04-26 2019-10-15 Sulzer Management Ag Method for assessing a wear state of a module of a turbomachine, module, and turbomachi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33998A1 (en) Rotodynamic machine for the forwarding of a fluid
CN206850573U (zh) 转轴保护及径向位移检测结构、磁悬浮电机及家用空调
JPH02245666A (ja) 電動機の回転数測定装置
CN1383238A (zh) 一种长效旋转电接触装置
CN1559101A (zh) 屏蔽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US5955880A (en) Sealless pump rotor position and bearing monitor
CN1382962A (zh) 用于密闭式电动机的轴向轴承磨损检测装置
AU3141202A (en) Conductor detecting device
CN114825840B (zh) 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永磁无刷电机
US6429781B2 (en) Axial bearing wear detector device for canned motor
WO1996024068A1 (en) Wheel bearing speed sensor
CN1049304C (zh) 无刷电动机转子位置检测装置
EP1507130A3 (en) Variable reluctance resolver
EP0855787A2 (en) Rotation detector
CN100410620C (zh) 磁力泵轴承间隙在线监测装置
US5574361A (en) Switched reluctance angular velocity sensor
CN201100838Y (zh) 反狙击探测器
US6114966A (en) Motor having a bearing wear monitoring device
JPH11177426A (ja) ロータリエンコーダー
EP3931456A1 (fr) Palier instrumente integrant un collecteur de courant de fuite et un blindage magnetique
FR2857743A1 (fr) Systeme de mesure de rotation
JPH0544570Y2 (zh)
CN1326257A (zh) 旋转电机
KR20200024294A (ko) 회전 전기
JPH03230733A (ja) 軸受摩耗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