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1734A -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1734A
CN1381734A CN 02114486 CN02114486A CN1381734A CN 1381734 A CN1381734 A CN 1381734A CN 02114486 CN02114486 CN 02114486 CN 02114486 A CN02114486 A CN 02114486A CN 1381734 A CN1381734 A CN 1381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il
layer
ratio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144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144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81734A/zh
Publication of CN1381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17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采用直接探测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丰度,并以它们的比值为基础,定量或定性评价储层的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及水淹程度,从而判断和识别油气、水、干层及水淹层。该方法的核物理依据、地质基础、响应方程、含油饱和度模型、解释机理和解释方法以及设计思路,完全不同于碳氧比和RST测井方法,其效果优于上述方法。该方法基本摆脱了孔隙度的限制、矿化度的影响,解释机理科学新颖,改变了传统的参数选择模式,应用范围较广,不仅适用于高孔、高渗、高或低矿化度储层,而且也适用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储层,均能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Description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核测井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采用直接探测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丰度,并以二者的比值CHR为基础定量或定性评价储层的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及水淹程度,判断油、水、干层及水淹层的测井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为确定产油气层、水层及监测产层的生产动态、识别水淹层及判断水淹程度,需要对完钻套管井、生产井进行测井,以正确掌握油气层、水层的分布情况和产层的各种动态参数,从而正确制定油田的开发、开采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测井方法有以下三种:其一是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以下简称C/O测井法),它利用探测储层中的碳氧比值(C/O),可定量评价储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程度,它适用于孔隙度大于20%的地层,而对于孔隙度为15~20%的地层仅作为定性解释,其应用范围受低孔、低渗的限制和影响;其二是过油管补偿碳氧比能谱测井法(以下简称RST测井法),它是由C/O测井法发展而来的一种所谓储层饱和度测井法,由于使用测井仪直径较小,可在产油井或套管井中进行测量,用于定量评价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程度,适用于孔隙度大于15%的地层,但却受低孔的限制和影响;第三种方法是硼中子寿命测井法,可用于半定量评价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程度,适用于低矿化度及高含水且已射孔井段,但却受制于低孔、低渗、层内非均质及压力影响。综上所述,采用以上三种测井方法,求解储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程度,均受制于储层物性的束缚和矿化度的影响,不能完全适应低孔、低渗、低矿化度储层的正确评价。随着油气田的深入开发和产油气井生产周期的延长,需要有新的测井技术在套管井内完成下述任务:(1)监测和评价储(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空间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水淹程度的评价;(2)井间监测驱替速度、驱油效果和边底水动态;(3)低孔、低渗、高或低矿化度及复杂岩性储(产)层评价及老井复查;(4)无论在射孔井段或不射孔井段,高、中、低含水储层均可使用;(5)评价储(产)层大量产水临界状态。
目前所用C/O、RST、硼中子寿命等测井方法均不能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样或那样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尤其是对水淹层的评价则更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对低孔、低渗、低矿化度储层的正确评价则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直接探测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丰度、并以它们的比值CHR为基础、定量或定性评价储层的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及水淹程度、判断和识别油、水、干层及油水界面、定性评价储层产液量和大量产水监界状态的核测井方法,即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简称FCH或C/H比测井方法。
本发明的测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主要是采用直接探测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丰度,并以它们的比值定量或定性评价储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程度。该方法包括现场资料录取和室内数据处理两部分。其中现场资料录取是采用现有技术的碳氧比仪器上部的电子线路与中子发生器相配接,采用改编的T752b服务程控测井仪录取相关测井资料,并记录在磁带或软盘中。主要录取的资料有:非弹性核反应阶段中的碳、钙、硅元素的计数率及硅钙比曲线;俘获核反应阶段中的氢、氯、硅、钙元素的记数率及氢氯比、硅钙比曲线以及孔隙度、碳氢比和核反应整体效应曲线。
室内数据处理时,首先将现场录取的资料转换成室内处理文件格式,再按如下步骤及方法进行。a)利用硅俘获曲线与双侧向或自然伽玛曲线进行校深;b)参考常规测井中的孔隙度及泥质含量,利用硅俘获计数曲线和LPOR孔隙度曲线,分别计算出地层孔隙度Φ和泥质含量SH参数,用于划分储层和岩性剖面;地层孔隙度Φ=LPOR+PORCH,式中PORCH为LPOR与常规测井孔隙度的差值;泥质含量SH=(FCCmax-FCClog)/(FCCmax-FCCmin),式中FCC为硅的俘获伽玛计数值;c)按经验公式对碳氢比和孔隙度进行泥质校正用经验公式:CHR=CHR-CHR·SH·SHC对碳氢比进行泥质校正,  式中CHR为碳氢比;SH为泥质含量;SHC为校正系数,一般按照不同油田的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按校正后的碳氢比值进行定量解释。
  用经验公式POR=POR-POR·SH·PORC对孔隙度进行泥质校正,式中POR为有效孔隙度,PORC为校正系数;d)将硅钙比曲线与碳氢比曲线反向重迭,并使泥岩段基本重合,用以识别储层、分析储层物性及高矿化度地层中油层水淹定性分析;e)利用硅俘获计数曲线及核反应整体效应曲线(即采用总的俘获伽玛计数与总的非弹伽玛计数之比值),分别计算出表示地层骨架的CF2曲线和表示油性的CF1曲线,以一个变量CF1与不变量CF2进行比较,依据二者在图上的显示差值ΔCF(ΔCF=CF1-CF2)定性识别油、水、干层和水淹层。即当ΔCF>0时,显示油性,可判断为油气层或干层,ΔCF≤0时,显示水性,可判断为水层或水淹层;f)以本发明的解释机理为依据,建立解释图版,其方法是:以实侧的碳氢比值CHR为纵坐标,硅钙比值SICa为横坐标交绘,逐层交绘建立该区解释图版,依据解释图版选取求解含水饱和度参数CHRmax或CHRw用于定量解释油、水干层和水淹层,也可根据解释图版的形态,进行定性解释。g)利用含水饱和度公式:Sw=(CHRmax-CHRlog)/ΔCHR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进行定量分析判断油、水、干层,评价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及油层水淹程度,或中,Sw为含水饱和度;CHRmax为含水饱和度参数即碳氢比最大值,  CHRmax=CHRw+ΔCHR,ΔCHR由油、水、砂模型实测;CHRlog为碳氢比测井值;
上述室内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方法的顺序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适当的变动。h)出解释成果图。FCH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依据快中子在地层中产生核反应过程中的非弹性散射(n·n′)的综合效应、弹性散射(n·n)、俘获反应(n·γ)和核反应整体效应理论,探测径(n·n′)、(n·γ)所产生的次生伽玛射线,来反应地层中各元素的含量,依据碳氢元素丰度计算出介质内的碳氢含量比,用以求解地层的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
由地质角度考虑,地层中的流体是由水和油气组成,水是由氢、氧元素构成,而油气属碳氢化合物,在纯砂岩中其骨架本身并不含碳、氢元素,也就是说氢来源于水和油气,碳来源于油气。采用碳、氢原子密度比来测量流体,当含油饱和度一定时,无论孔隙度如何变化,其碳、氢含量比值将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与孔隙度基本无关。当含油饱和度降低时,其碳原子密度也随之降低,而氢原子密度基本不变(油与水中的氢原子密度基本相等),因此其碳、氢含量比值也随之降低,也就是说碳、氢含量比值仅是含油饱和度一个变量的函数如果地层流体中的矿化度较高且多变时,由于氯原子的俘获截面远大于氢原子,因而对氢的探测将产生影响,但由于地层流体中的氢原子数基本不变,而氯原子数随地层流体矿化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以采用氢、氯比值的的方法消除矿化度的影响。
本发明建立了以分析研究泥岩与储层中的碳氢比值为基础的解释机理。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和选择含油气特征参数时,总是以水层为标准,认为泥岩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实际上并非如此。其一是泥岩层中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尤其是在煤成烃或泥成烃的地质环境中更是如此;其二是在油气层盖层的泥岩中由于油气的浸入及油气运移过程中,无论是纵向或顺层运移残留在泥岩中的油气及有机质是客观存在的;其三是由于油气层和水层的地层特性,组分的差异,其核反应特性也将存在差异;其四是由于各层系间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机理的差异,造成各油水系统间的差异,且在测量段内不一定包括有水层或纯水层较少。基于上述原因,采用水层作为标准不太合适。基于上述分析和对泥岩与储层的这种认识及二者的密切关系,本发明建立了以分析研究泥岩与储层中的碳氢比值为基础的解释机理,主要依据是当油气层被水浸或被水淹时,碳氢比值随之降低,而泥岩及盖层或干层中的碳氢比值基本不变。以此为基础,采用逐层分析的方法,建立解释图版,以图版为依据进行定量解释,亦可利用交绘图和油水识别规律,直观判断识别油水干层和水淹层。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可以消除不同测量环境、测量条件、井径、水泥环、中子产额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发明所建立的响应方程、含油饱和度模型和含水(油)饱和度公式分别如下:(1)响应方程
设定:a  为每立方厘米原油中的碳原子数目
      b  为每立方厘米岩石骨架中碳原子数目
       c  为每立方厘米水中氢原子数目
       d  为每立方厘米原油中氢原子数目
       e  为每立方厘米水中氧原子数目
       f  为每立方厘米岩石骨架中氧或氢原子数目
采用原油比重为0.87g/cm3、分子式为CnH2n(如C22H44)的烃;砂岩骨架(SIO2)、密度为2.65g/cm3;水(H2O)的比重为1g/cm3。由此可以计算出:
a=3.74×1022原子/cm3
b=0(纯砂岩)b=1.63×1022/cm3(石灰岩)
c=6.69×1022/cm3
d=7.48×1022/cm3
e=3.35×1022/cm3
f=0(氢砂岩)  f=5.32×1022/cm3(氧、砂岩)
若纯砂岩的孔隙度为Φ,合油饱和度为So,则由此可得到:
碳氧原子数比的响应方程为
COR=Nc/No=3.74ΦSO/3.35Φ(1-So)+5.32(1-Φ)
碳氢原子数比的响应方程为:
CHR=Nc/NH=3.74φSo/[7.48φSo+6.69φ(1-So)]=3.74So/(0.79So-6.69)
当含油饱和度一定时,无论孔隙度如何变化,其碳氢含量比值CHR将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与孔隙度基本无关,由此可分别计算出不同孔隙度Φ下的CHR,如表1所示。
Figure A0211448600111
(2)含油饱和度模型
在核反应过程中,由于高能伽玛射线的退降反应,所产生的伽玛射线将贡献于低能窗。如水中的氧所生产的伽玛射线,经退降等反应后对碳能窗的贡献,骨架中的氧、硅等元素所产生的伽玛射线,经退降反应后对碳、氢能窗的贡献。由于水中的氧原子数随含油饱和度而变化,应参与模型,而骨架中的氧、硅等原子数不随含油饱和度变化,从宏观角度考虑,骨架对碳、氢能窗的贡献,在同等条件下基本是一定值,可依据解释机理予的处理。由碳氢原子数比响应方程
CHR=3.74So/(0.79So-6.69)可转化为含油饱和度模型
CHR=Nc/Nh=G×[K1×a×So×φ+K2×e×φ(1-So)]/K3×[φ×d×So+φ×C(1-So)]=G×K[So×(a-L×e)]/So(d-c)+c(So≠0,So≠1)
式中:G为转换系数;
L为K2/K1;K1为碳计数转换系数;
K2为水中的氧所产生的伽玛射线,经退降反应后对碳能窗贡献的转换系数;
K3为氢计数转换系数。(3)理论及实用求解含水(油)饱和度公式
当含油饱和度So分别等于1和0时,含油饱和度模型可转化为
So=1时  CHR=G×K×a/d(为最大值CHRmax,由解释图版选择)
So=0时  CHR=G×K×Le/c(为最小值即水线CHRw,由解释图版选择)
油水差值:ΔCHR=G·K(a/d-1e/c)(由油砂、水砂模型实测)则含水饱和度Sw=(CHRmax-CHRlog)/ΔCHR含油饱和度So=(CHRlog-CHRw)/ΔCHR式中:CHRmax为最大值,CHRmax=CHRw+ΔCHR
  CHRlog为测井值。
  本发明与C/O比测井、RST测井、硼中子寿命测井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以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为主要探测对象,建立了分析研究泥岩与储层中的碳氢比值为基础的解释机理,科学新颖;改变了传统的参数选择模式,由逐层分析所建立的解释图版中,选择定量解释所需的参数,而不是以水层为标准,应用范围广、不受太多条件的限制;无论低孔、低渗、高低矿化度或中一高孔、中低高渗及高低矿化度地层中的油、水、干层及水淹层,均符合其相应的图版特征;油、水、干层及水淹层的图版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比性,油水识别规律具有普遍性,极有利于油、水、干层及水淹层的直观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地质效果明显,其符合率达85%以上;本发明基本不受物性、矿化度的影响和限制,无论对稀油或稠油均有良好效果。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测井方法,可有效评价油、水、干层及弱、中、强水淹程度,监测和评价剩余油分布,边底水动态及上升速度,从而为油田的科学开发、储层评价提供可靠的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资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井方法总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纯砂岩碳氢原子数比与含油饱和度及孔隙度的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油气层解释图版。
图4为本发明的水层解释图版。
图5为本发明的干层解释图版。
图6为本发明的水淹层解释图版。
图7为本发明的解释成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本发明的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主要是采用直接探测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丰度,并以它们的比值定量或定性评价储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程度,并建立以分析研究泥岩与储层中的碳、氢比值为基础的解释机理。该方法包括现场资料录取和室内数据处理两个部分。其中,现场资料录取是采用现有技术的碳氧比仪器上部的电子线路与国产中子发生器配接,并采用改编的T752b服务程控测井仪录取相关测井资料,并记录在磁带或3.5英寸软盘中,主要录取的数据包括:非弹性核反应阶段中的碳、钙、硅元素的记数率及钙硅比曲线;俘获核反应阶段中的氢、氯、硅、钙元素的计数率及氢氯比、硅钙比曲线以及孔隙度、碳氢比及核反应整体效应曲线。
室内数据处理时首先将现场录取的资料转换成室内处理格式,再按如下步聚及方法进行。(1)利用硅俘获曲线与双侧向或自然伽玛曲线进行校深。(2)计算泥质、划分储层和岩性剖面
参考常规测井中的孔隙度及泥质含量,利用硅俘获计数曲线和LPOR孔隙度曲线,分别计算出地层孔隙度(φ)和泥质含量(SH)用于划分储层和岩性剖面。
φ=LPOR+PORCH,式中,PORCH为LPOR与常规测井孔隙度的差值;SH=(FCCmax-FCClog)/(FCCmax-FCCmin)(3)对碳氢比、孔隙度进行泥质校正
对碳氢比、孔隙度进行泥质校正的目的是消除泥质影响、计算出有效孔隙度。根据响应方程,当含油饱和度一定时,无论孔隙度如何变化,其碳氢含量比值将保持不变,如图2所示。
校正的方法如下:
按照经验公式:CHR=CHR-CHR·SH·SHC对碳氢比进行泥质校正,式中:CHR为碳氢比;SH为泥质含量;SHC为校正系数,一般取0.3左右,按泥质校正后的碳氢比值进行定量解释。
用经验公式POR=POR-POR·SH·PORC对孔隙度进行泥质校正。式中POR为有效孔隙度,PORC为校正系数。(4)利用现场测井所获取的资料,将硅钙比曲线与碳氢比曲线反应重迭,并使泥岩段基本重合,用于识别储层及定性识别油、水、干层及水淹层。(5)计算CF1和CF2曲线,进行定性识别油、水、干层及水淹层。主要依据核反应整体效应规律:在核反应过程中,由于氢原子对中子被减速为热中子为主要贡献者,碳原子为第二主要贡献者,且单位体积油、水中的氢原子密度基本相等,因而快中子被减速为热中子的速度在油水层中将会出现差异,也就是说水层对中子被减速为热中子的速度将慢于油层,因而在规定的时间内,热中子在水层中产生的俘获伽玛计数相对来说小于油层,据此可计算出表示油性的CF1值;由于硅的俘获伽玛计数FCC值与总的俘获伽玛计数密切相关,且在变化形态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据FCC值计算出表示骨架的CF2值;将CF1和CF2按各自一定的比例展现在解释成果图上,并使泥岩段基本重合,见图7,实线表示CF1,虚线表示CF2。当油层发生水淹时,CF1随之变化而降低,而CF2值不变,依据二者在图上的显示差值ΔCF(ΔCF=CF1-CF2),用来定性识别油、水、干层和水淹层,其规律是:当ΔCF>0时为油气层或干层;
      当ΔCF≤0时为水层或水淹层。
这一规律具有普遍性、一致性和可比性。(6)逐层分析,建立解释图版,用于定量解释油、水、干层及水淹层。参照图3、图4、图5、图6,依据解释机理,以实测碳氢比CHR为纵坐标,以硅钙比SICA为横坐标进行交绘,建立解释图版。图中数字和字母为CHR与SICA交绘点的频率,其中频率数小于9用1~9数字表示,而大于9用字母A~O表示,A表示10~19,B表示20~29,……,O表示150~159,而频率数大于159是则用“※”符号表示。另外图中碳氢比和硅钙比交绘点的频率数也可以用其它方式表示。A)油气层解释图版
图版一般呈右斜或右斜折型,如图3中(a)、(b)所示。其特征是碳氢比值随硅钙比增大而增大。根据油气运移规律,由于油气总是向物性较好,即硅钙比相对较大的储层运移,因此,碳氢比值随硅钙比增大而增大,从而形成上述特征。B)水层解释图版
图版可呈T型、直型、左折型,如图4中的(a)、(b)、(c)所示。其中,碳氢比值不随硅钙比增大而增大,图版呈T型;碳氢比值不随硅钙比变化而增大,图版呈直型;碳氢比值随硅钙比减小而增大,图版呈左折型。在低孔、低渗储层中,T型图版说明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产液量较高;而直型或左折型图版说明储层物性较差,产液量较低。C)干层解释图版
图5为干层解释图版,一般为直型,它与水层解释图版的区别是ΔCF>0。D)水淹层图版
图版呈右斜T型,如图6所示。因油层水淹后含油饱和度降低,因而碳氢比值也随之降低,而硅钙比却无多大变化。也就是说泥岩与干层中的碳氢比值随硅钙比变化而增大,而储层中的碳氢比不随硅钙比增大,从而形成上述特征。
总之,图版形态的变化,是由于碳氢比随含油饱和度变化,而硅钙比基本不变,从而形成上述图版各自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不仅用于定量解释,亦可用于定性分析。
上述图版可依据各油田的实际情况来建立。(7)依据解释图版,选取定量分析含水饱和度所需参数CHRmax或水线CHRw。(8)计算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及产水率,判断油、水、干、水淹层及水淹程度。
在选定CHRmax或CHRw后,利用含水饱和度公式:Sw=(CFRmax-CHRlog)/ΔCHR即可计算出地层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和产水率。
式中:Sw为含水饱和度;CHRmax为碳氢比最大值,等于图版中的水线CHRw加上油水差值ΔCHR;ΔCHR由油、水砂模型实测;CHRlog为碳氢比测井值。
依据含水油饱和度或剩余油饱和度和产水率,定量分析判断油、水、干、水淹层及水淹程度。(9)定量或定性分析判断油、水、干、水淹层及水淹程度,绘制解释成果图,如图7所示。解释成果图共包含如下内容:1道—深度;2道—碳氢比曲线,硅钙比曲线;3道—油水识别曲线(CF1、CF2);4道—渗透率;5道—含水饱和度(SW),束缚水饱和度(SWi);6道—泥质含量(SH)、砂岩、孔隙度(POR);7道—解释结论(油气、水、干层、水淹层)和解释层号。FCH测井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用途。
由于本发明的方法基本不受孔隙度、矿化度的限制和影响,因此适应范围较广,无论对高孔、高渗、高低矿化度或低孔、低渗、高低矿化度储层,均能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无论新老井,是否射孔或高、中、低含水储层,只要是套管井均可使用本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评价储(产)层;识别油、水、干层及水淹层、求解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及判断油层水淹程度;监测评价驱油速度和效果、剩余油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边底水动态及上升速度;分析储层产液量和产层大量产水临界状态。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制定开发方案、制定合理的生产压差和开采速度及有效射孔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依据剩余油分布,为调整开采方案、布置调整或加密井、调整注产剖面提供有效资料。
应用本发明的FCH测井方法实例分析。
例1  7-23井(老井)
储层特征:低孔特低渗、有效孔隙度10-13%、渗透率6.2×10^-3um^2、层内非均质性严重、矿化度2万mg/I。
2920-2950m:ΔCF>0,显油性;其解释图版呈右斜型,显示油层的特征;
3000m以下各层ΔCF<0显水性;其解释图版3000米~3022米呈斜T型,显示水淹特征;3022-3043米图版为平头斜T型,显水淹特征,应为强淹层(底部为火山碎屑岩)。
该井2950米以上两层为油层及低产油层,3000米以下各层已明显水淹,5号层较3-4号层水淹程度高,且3号层中淹程度较高,由定量解释对水淹程度及油层评价如下:
层号  深度(m) 含水饱和度(%) 计算产水率(%) 结论
  1  2923.6-2930.0     43.6     5.0 油层
  2  2941.1-2947.1     44.8     5.0 低产油层
  3  3005.4-3010.5     66.1     76.7 中强水淹
  4  3016.1-3018.8     64.8     63.5 中水淹
  5  3023.8-3037.0     75.8     95.5 上中下强
3-4层平均产水率70.1%;原射孔井段3005-3037m,封堵前产水率95%,将3023m以下层封堵,3-4层实际产水率为69%,为中水淹,与解释结论完全吻合;后补射1号层,经试油为油层。
例2  6-32井(调整井)
测井目的是为划分油水接口和识别油水层。该井孔隙度为18-24%、渗透率30-50、矿化度为10-15万mg/l。(1870米以上为白垩系,以下为侏罗系)
1778.9-1783.5m:ΔCF>0显示油性、图版为右斜型显示油性,定量解释含水饱和度45.3%为油层。经试油验证为油层;
1795.8-1802.2m:ΔCF>0显油性、图版为右斜型显油性,定量解释含水饱和度44.1%为油层。经试油验证为油层;
1804-1810.4m:ΔCF>0显油性、图版同上。定量解释含水和度47%为油层(底部为致密层)。
1810.4-1830.8m:ΔCF<0显水性、图版为平头右斜T型,显水性,定量解释含水饱和度81%,为水层。
1881.4-1830.8m:ΔCF≤0显水性、图版为左折型显示水性,低产液量,定量解释含水饱和度79%,为水层夹干层。该段射孔后井口无液体流出,经测试比重为1,该段为水层,产液量很低。
1922-1931m:ΔCF≤0显水性、图版为左折型显水性,定量解释含水饱和度83.4%,为水层,产液量低。
应用效果分析
依据某油田J6井解释结论与取芯资料对比,符合率为88.5%,相关系数为91.2%,与试油资料对比符合率为87.5%;据西部某油田9口井22层试油及生产资料对比,符合率为95%。因此本发明的FCH测井方法资料可靠,综合符合率可达85%以上。
使用本发明的FCH测井方法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泥质依据解释机理分析,由于泥岩中含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当泥质含量较高时应按经验公式对其校正。(2)钙质在俘获反应中由于钙、氯元素的能窗非常接近,当钙质含量较高时,将影响氢氯比值,应对其校正。(3)当地层中含有较多的菱铁矿碎屑时,若是较均匀的分布,可依据解释机理和图版进行校正;若为条带状可单独校正。

Claims (3)

1.一种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侧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接探测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丰度,并以二者的比值CHR为基础定量或定性评价储层的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及水淹程度,建立以分析研究泥岩与储层中碳氢比值为基础的解释机理、并建立了相关的响应方程、含油饱和度模型、理论及实用求解含水或含油饱和度公式,用于判断和识别油、水、干层及水淹层,该方法包括现场资料录取和室内数据处理两部分,其中现场资料录取是采用现有技术的碳氧比测井仪上部的电子线路与中子发生器相配接,采用改编的T752b服务程控仪录取相关测井资料,并记录在磁带或软盘上,主要录取的资料有:非弹性核反应阶段中的碳、钙、硅元素的计数率及钙硅比曲线,俘获核反应阶段中的氢、氯、硅、钙元素的计数率及氢氯比、硅钙比曲线以及孔隙度、碳氢比和核反应整体效应曲线;室内数据处理时,首先将现场录取的资料转换成室内处理文件格式,再按如下步骤及方法进行:a)利用硅俘获曲线与双侧向曲线或自然伽玛曲线进行校深;b)参考常规测井中的孔隙度及泥质含量,利用硅俘获计数曲线和LPOR孔隙度曲线,分别计算出地层孔隙度Φ和泥质含量SH参数,用于划分储层和岩性剖面;c)泥质校正
按照经验公式对碳氢比CHR和孔隙度进行泥质校正,按照校正后的碳氢比值进行定量解释;d)将硅钙比曲线与碳氢比曲线反向重迭,并使泥岩段基本重合,用以识别储层、分析储层物性及高矿化度地层中油层水淹定性分析;e)计算CF1和CF2曲线,进行定性识别油、水、干层及水淹层;f)逐层分析,建立解释图版,用于定量解释油、水、干层及水淹层;g)利用含水饱和度公式:Sw=(CHRmax-CHRlog)/ΔCHR,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进行定量分析油、水、干层,评价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及油层水淹程度;h)出解释成果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硅俘获计数曲线和核反应整体效应曲线,即采用总的俘获伽玛计数与总的非弹伽玛计数之比值,分别计算出表示地层骨架的CF2曲线和表示油性的CF1曲线,以一个变量CF1与不变量CF2进行比较,依据二者在图上的显示差值ΔCF,定性识别油、水、干层及水淹层,其中ΔCF=CF1-CF2,其规律是:
ΔCF>0时,为油气层或干层;
ΔCF≤0时,为水层或水淹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实测碳氢比值CHR为纵坐标、硅钙比值SICa为横坐标进行交绘,建立解释图版,并根据解释图版选取求解含水饱和度参数CHRmax或水线CHRw,用于定量解释油、水、干层及水淹层,也可根据解释图版的形态来定性解释油、水、干层及水淹层。
CN 02114486 2002-03-28 2002-03-28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Pending CN1381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4486 CN1381734A (zh) 2002-03-28 2002-03-28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4486 CN1381734A (zh) 2002-03-28 2002-03-28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1734A true CN1381734A (zh) 2002-11-27

Family

ID=474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14486 Pending CN1381734A (zh) 2002-03-28 2002-03-28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81734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008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
CN102454401A (zh) * 2010-10-29 2012-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低孔渗储层测井饱和度的方法
CN102508317A (zh) * 2011-11-09 2012-06-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
CN102562051A (zh) * 2011-12-31 2012-07-1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处理气测图版原始数据的方法
CN103744121A (zh) * 2013-10-28 2014-04-23 王振信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CN103899305A (zh) * 2014-03-27 2014-07-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04100263A (zh) * 2013-10-29 2014-10-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CN105467467A (zh) * 2015-12-23 2016-04-06 西京学院 一种碳氧比能谱井用标准模块的制造工艺
CN106958443A (zh) * 2017-05-02 2017-07-18 长江大学 一种碳氧比测井钻井液侵入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983823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水淹层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1241460A (zh) * 2020-01-19 2020-06-05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复杂致密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008B (zh) * 2010-03-26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
CN102200008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
CN102454401B (zh) * 2010-10-29 2015-05-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低孔渗储层测井饱和度的方法
CN102454401A (zh) * 2010-10-29 2012-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低孔渗储层测井饱和度的方法
CN102508317A (zh) * 2011-11-09 2012-06-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
CN102508317B (zh) * 2011-11-09 2013-07-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
CN102562051A (zh) * 2011-12-31 2012-07-1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处理气测图版原始数据的方法
CN102562051B (zh) * 2011-12-31 2015-07-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处理气测图版原始数据的方法
CN103744121A (zh) * 2013-10-28 2014-04-23 王振信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CN104100263A (zh) * 2013-10-29 2014-10-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CN104100263B (zh) * 2013-10-29 2017-0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CN103899305A (zh) * 2014-03-27 2014-07-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03899305B (zh) * 2014-03-27 2016-08-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05467467A (zh) * 2015-12-23 2016-04-06 西京学院 一种碳氧比能谱井用标准模块的制造工艺
CN106958443A (zh) * 2017-05-02 2017-07-18 长江大学 一种碳氧比测井钻井液侵入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6958443B (zh) * 2017-05-02 2020-10-09 长江大学 一种碳氧比测井钻井液侵入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983823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水淹层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1241460A (zh) * 2020-01-19 2020-06-05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复杂致密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1824B (zh) 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特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67194B (zh) 一种砂体结构的测井表征方法与钻井层段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2454398B (zh) 一种适用于低孔低渗储层的气、水层识别方法
CN107703561A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中计算有机碳含量的测井方法
CN1304856C (zh) 油气藏三元分类方法
Barton Outcrop characteriz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permeability structure in fluvial-deltaic sandstones, Cretaceous Ferron Sandstone, Utah
CN1381734A (zh)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CN107515957A (zh) 泥页岩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CN106570262A (zh) 一种储层构型结构的描述方法
CN103744121B (zh) 碳氢比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方法
CN112832738B (zh) 一种碎屑岩累计生烃强度确定方法及甜点层的识别与评价方法
CN110851937A (zh) 页岩储层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5434698B (zh) 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地层钙质胶结物含量计算方法
CN112814667B (zh) 基于热中子测井计数率比值评价致密气层含水性的方法
CN113960659B (zh) 一种地震岩石物理驱动的煤层气储层含气量预测方法
Jones et al. Jade Fiel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 field development
CN106285653A (zh) 确定页岩气储层的有机孔隙度的方法
CN102383787B (zh) 一种提高水平井入靶成功率的方法
CN117365458A (zh) 一种混积型页岩储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Zou*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turbation, microfacies and chemostratigraphy and their implication to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Woodford Shale in Anadarko Basin, Oklahoma, USA
RU2672780C1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фильтрационно-емкостных свойств коллекторов и степени подвижност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в продуктивных отложениях нефтегазовых скважин
CN1804613A (zh) 合采天然气储气分层产能测试及动态监测地球化学方法
CN1155817C (zh) 传热测井方法
Bigeldiyev et al. Dynamic Modeling of the Gas Discharge of a Mine in the Karaganda Coal Basin Under High Uncertainty Using a Multiple Realization Approach
CN112147713A (zh) 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分段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ou P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and notice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ou Ping

Document name: Deemed a waiver of a patent claim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