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0471A -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0471A
CN1380471A CN 02119414 CN02119414A CN1380471A CN 1380471 A CN1380471 A CN 1380471A CN 02119414 CN02119414 CN 02119414 CN 02119414 A CN02119414 A CN 02119414A CN 1380471 A CN1380471 A CN 1380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roadbed
settlement
abutment
wall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194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自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194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80471A/zh
Publication of CN1380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0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在土基交工前或施工某一阶段,依据设计工后沉降量大小,将挤密桩打入地基或土基。本发明一次性解决地基、路基工后沉降引起的桥涵跳车问题及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柔衔接、工后沉降差引起的跳车问题。本发明以控制路面变形为核心,确保路基和地基工后不沉降,结构物稳定,通过路基及地基的沉降控制,保证路面表面的沉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道路的使用性能,以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本发明可有效对节省工程投资,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即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用打桩挤密法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山岭地区较多,尤其是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分布广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将迈进新的高峰。由于高等级公路的现行技术指标较高,当其进入山区时,公路高填路基、高架桥台、小桥涵台挡土墙背后高回填土方工程是高等级公路选线不可避免的工程。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的修筑时间较长,对公路高填方、桥涵台、挡土墙背回填各种方案的实践效果均有一定的表现。目前主要由设计桥头搭板、采用轻质填料、采用土工格栅加筋、采用碎石填料、采用石灰改良填料,同时对挡土墙合理设计排水设施等。已有工程的试验成果表明,合理选用控制变形和沉降的工程技术措施,对节省工程投资,提高工程的使用性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各种措施仍未有效解决工后沉降。因工后沉降引起的桥涵跳车问题仍然存在,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揉衔接、工后沉降差引起的跳车问题仍然存在。
结构物、高填方、桥涵台、挡土墙背回填技术的使用效果,不仅涉及结构整体破坏等强度失稳的严重问题,同时更普遍的还是涉及到沉降变形的稳定性问题,尤其是桥涵等结构物与高填路基的变形协调性问题。桥台、涵洞及挡土墙的强度失稳,通常在施工期出现,可以通过预先的地基加固,或施工过程连续的动态检测及预报,严格控制填土速率等,予以解决。公路高填路基、结构物的沉降稳定性问题,则是在工后运营过程中逐渐出现,不同的构筑物、回填质量及地基固结变形等问题的综合,对道路使用性能的影响也不同。桥背和涵洞的沉降,尤其不均匀沉降,将严重影响车辆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挡土墙的稳定性则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在软土地基上,一般高度桥台或通道后的台背填料层的沉降,主要为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在地基承载力较高,或地基处理成功的条件下,高路堤桥台或涵洞的台背填料的沉降,地基的固结沉降与路基填料本身的压缩沉降构成了高填的工后沉降,回填料质量较差时,填筑体的自身压缩变形可能成为主要方面;结构物基础开挖时,未考虑回填空间的可操作性,导致无法采用机械进行夯实或压实等,均是工后沉降主要技术问题及其肇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工程投资,提高工程使用性能,有效避免工后沉降,使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都能得到提高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在土基交工前或施工某一阶段,依据设计工后沉降量大小,将挤密桩打入地基或土基。本发明一次性解决地基、路基工后沉降引起的桥涵跳车问题及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柔衔接、工后沉降差引起的跳车问题。
挤密桩沿路基纵向布置小尺寸且以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钢柔衔接缝向外布置,路基横断面由外向内布置,高填路基可采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所说的挤密桩顶面为椭圆形,桩身外形为楔形,桩身采用实心。
所说的桩身表面为螺纹外表面。
所说的桩身为空心的。
所说的桩身外形为矩形、锥形或钢钎形。
所说的挤密桩可采用新型塑钢。
所说的挤密桩也可采用硬质塑料桩、涂刷沥青的木质桩、钢筋混凝土桩。
所说的挤密桩也可采用钢桩挤密成孔后灌注混凝土、风积沙、粉煤灰等材料制作。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在土基完成施工某一阶段或土基交工前增加一道工序,提前消除设计工后沉降量,再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或EPS板将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柔衔接转换为:刚性—半刚性—柔性衔接,合理选用控制变形和沉降的工程技术措施,对节省工程投资,提高工程的使用性能,解决因工后沉降引起的桥涵跳车及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柔衔接、工后沉降差引起的跳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以控制路面变形为核心,确保路基和地基工后不沉降,结构物稳定,通过路基及地基的沉降控制,保证路面表面的沉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道路的使用性能,以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本发明可有效对节省工程投资,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即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挤密桩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的I-I视图;
图3为图2的II-II视图;
图4为本发明桥涵台背路基挤密布置图;
图5为本发明椭圆形挤密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在土基交工前或施工某一阶段,依据设计工后沉降量大小,如图1所示按梅花桩布置法,将挤密桩打入地基或土基,如图2、图3、图4所示,挤密桩沿路基纵向布置小尺寸且以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钢柔衔接缝向外布置,路基横断面由外向内布置,高填路基可采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所说的挤密桩顶面为椭圆形,如图5所示,桩身外形为楔形,桩身表面为螺纹外表面,桩身采用实心。本发明在土基完成施工某一阶段或土基交工前增加一道工序,提前消除设计工后沉降量,再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或EPS板将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柔衔接转换为:刚性—半刚性—柔性衔接,合理选用控制变形和沉降的工程技术措施,对节省工程投资,提高工程的使用性能,解决因工后沉降引起的桥涵跳车及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柔衔接、工后沉降差引起的跳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一次性解决地基、路基工后沉降引起的桥涵跳车问题及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刚柔衔接、工后沉降差引起的跳车问题。
本发明所使用的挤密桩也可采用桩身外形为矩形、锥形或钢钎形,高填路基且距离结构物较远时易采用圆形桩和六棱形。
本发明所使用的挤密桩也可采用桩身为空心的。
本发明的挤密桩可采用新型塑钢,也可采用硬质塑料桩、涂刷沥青的木质桩、钢筋混凝土桩。
本发明的挤密桩也可采用钢桩挤密成孔后灌注混凝土、风积沙、粉煤灰等材料制作。

Claims (9)

1、一种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基交工前或施工某一阶段,依据设计工后沉降量大小,将挤密桩打入地基或土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密桩沿路基纵向布置小尺寸且以桥涵等结构物与路基钢柔衔接缝向外布置,路基横断面由外向内布置,高填路基可采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挤密桩顶面为椭圆形,桩身外形为楔形,桩身采用实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桩身表面为螺纹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桩身为空心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桩身外形为矩形、锥形或钢钎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挤密桩可采用新型塑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挤密桩也可采用硬质塑料桩、涂刷沥青的木质桩、钢筋混凝土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挤密桩也可采用钢桩挤密成孔后灌注混凝土、风积沙、粉煤灰等材料制作。
CN 02119414 2002-05-16 2002-05-16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Pending CN13804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9414 CN1380471A (zh) 2002-05-16 2002-05-16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19414 CN1380471A (zh) 2002-05-16 2002-05-16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0471A true CN1380471A (zh) 2002-11-20

Family

ID=474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19414 Pending CN1380471A (zh) 2002-05-16 2002-05-16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8047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132A (zh) * 2012-01-11 2012-07-11 河海大学 高等级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板承式路堤技术
CN102720184A (zh) * 2012-06-28 2012-10-10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顶进箱式小桥软基处理工后沉降的方法
CN103031792A (zh) * 2013-01-05 2013-04-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抬升既有公路路基沉降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32819A (zh) * 2014-12-18 2015-04-22 重庆大学 一种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结构及其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AT519819A3 (de) * 2017-04-04 2019-11-15 Weber Joachim Verfahren zur nachträglichen bodenverfestigung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132A (zh) * 2012-01-11 2012-07-11 河海大学 高等级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板承式路堤技术
CN102561132B (zh) * 2012-01-11 2014-04-16 河海大学 高等级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板承式路堤结构
CN102720184A (zh) * 2012-06-28 2012-10-10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顶进箱式小桥软基处理工后沉降的方法
CN103031792A (zh) * 2013-01-05 2013-04-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抬升既有公路路基沉降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031792B (zh) * 2013-01-05 2015-0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抬升既有公路路基沉降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32819A (zh) * 2014-12-18 2015-04-22 重庆大学 一种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结构及其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CN104532819B (zh) * 2014-12-18 2016-05-25 重庆大学 一种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结构及其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AT519819A3 (de) * 2017-04-04 2019-11-15 Weber Joachim Verfahren zur nachträglichen bodenverfestigung
AT519819B1 (de) * 2017-04-04 2024-02-15 Weber Joachim Verfahren zur nachträglichen bodenverfestig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74453U (zh) 一种用于治理桥头跳车的轻质路堤结构
CN102352590B (zh) 采用桩板式挡墙进行高填方路基拼接的方法
CN204059124U (zh) 一种砂桩排水强夯后注浆地基加固结构
CN103334357B (zh) 一种高架桥下桩基承台伸入路基的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276639B (zh) 一种深厚层松软土地区的路基结构
CN106958208A (zh) 一种双曲拱桥新型加固方法
CN103321118A (zh) 一种深厚层松软土地区的桥路过渡段路基结构
CN204940030U (zh) 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路面拼接结构
CN204849508U (zh) 一种软土地基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的路基结构
CN110965416B (zh) 一种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基加固的竹材加筋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7938438A (zh) 高速铁路箱型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351239A (zh) 一种水泥改性土强化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46446A (zh)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结合部处治结构
CN105672144B (zh) 一种中小跨径旧桥加固与拼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79105A (zh) 一种逆作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
CN203334154U (zh) 一种高架桥下桩基承台伸入路基的路堤结构
CN104480956B (zh) 一种小直径模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CN1380471A (zh) 消除路基高填方、桥台、涵墙背回填工后沉降的方法
CN101748671A (zh) 利用液压夯实机夯实路基的方法
CN1388292A (zh) 一种解决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桥路结合处的施工方法
CN208917817U (zh) 一种格栅加筋土工填料结构
CN106759424A (zh) 一种桩间土连续加固群桩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55845A (zh) 一种公路桥涵两侧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
CN208072084U (zh) 高速铁路箱型路基结构
CN208183459U (zh) 下穿既有线桥梁的路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