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3995A -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 Google Patents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3995A
CN1363995A CN 01135604 CN01135604A CN1363995A CN 1363995 A CN1363995 A CN 1363995A CN 01135604 CN01135604 CN 01135604 CN 01135604 A CN01135604 A CN 01135604A CN 1363995 A CN1363995 A CN 1363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group
value
coding
charac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356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祥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1356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63995A/zh
Publication of CN1363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3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属于物理领域中的信息存贮。传统的数码检验都是在编码后添加字符,来实现其正确性检验。用串中部分字符输出形状的变化、来表示校验和对一个与编码长度和表示模式有关的数取余后的结果,通过算法即能验证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与编码本身的一致性,从而实现编码的正确性检验,其检验精度与编码长度成正比,不用增加字符,并为编码本身增加了自我保护功能。

Description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本发明属于物理领域中的信息存贮
传统的数码检验都是在编码后添加字符,来实现其正确性检验,因此需要增加编码的有效长度和存放空间。编码越长,出错几率越高,所需设置的校验位数越多。但实际应用时,要考虑编码长度、应用环境、印刷面积和记忆方便等因素。对于计算机通信或各种信息交换,无需人工干预的地方,增加校验位数,可提高数码的检验精度,利大于弊。但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信息、若增加过多的校验位数就适得其反,因为增加校验位数,增加了记忆难度和录入工作量,加大了印刷面积和编码录入时出错的几率等。因此与人们生活有关的许多重要编码,考虑以上因素,仅设置一个校验位,对于编码长度大于10个的串来说,一个校验位是无法保证其数码的正确性。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能在不增加编码有效长度的基础上,实现编码的正确性检验,且检验精度与编码长度成正比,并为编码本身增加了一定的自我保护和防止变造的功能。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它是根据编码本身的特征,用算法求取该编码的校验和,并依据编码的长度和表示方式确定串中变形字符所能表示的最大数值,用该值对编码校验和取余数,所得到的结果即为该编码的特征值,再用编码串中部分字符输出形状的变化来表示,变形字符的个数和位置由特征值唯一确定。因此根据串中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就能推算出该编码特征值的原值,通过算法即能验证两者的一致性,从而实现编码正确性检验。由于求取特征值时,除数的数值与编码长度和变形字符的表示方式有关,而且校验和也与编码的组成元素有关,并把余数用串中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加以表示,而非常规的数码表示,所以把此余数称为编码的特征值。其求取过程与传统的加权因子法求取校验码相似,主要区别在余数的表示方式和计算特征值时、除数数值的确定两个方面。传统的方法都是对特定的数值取余数,并把余数用具体的数字表示、放在原编码的最后;而该方法是由编码长度和表示方式确定其除数的数值,用串中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来表示该余数。变形字符仅改变其输出形状,机器所保存的信息仍是原编码。变形字符视具体应用的不同有两种表示方式。对于印刷字符且需要人工辨认和处理的,其变形方式有:字体的改变(如宋体字改为黑体字、斜体字)、带下划线、颜色变化、带方框、带圆圈、半角字符、改变字模、改变字符的大小写或是它们之间的彼此组合等,总之是用字符外观形状的变化和其位置表示特征值,但又不改变原字符本身的数值。无需人工干预、由设备自动读取和识别的信息,如条形码、IC卡和磁条信息等,此时实现变形字符的方式有:对英文字母可以变换大小写;数字,则应采用不被使用的其它ASCII字符来替换。编码检验涉及到校验和的求取、特征值的计算和表示、编码串的输出和编码检验四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校验和的求取。求取校验和,主要考虑其值尽可能反映编码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值,为此采用加权因子法求取编码的校验和。即根据编码的组成要素和顺序,为各个位置设置一相应的权值,用各位置上字符的数值乘以该位置上的权值,然后把各乘积相加作为该编码的校验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S=∑(Ai×Wi)……………………………………(1)
其中:i----表示从左至右的顺序号,从“1”开始编号;
      Ai----表示第i个字符的数值;
      Wi----表示第i个字符所对应的权值。
权值的选取和排列方式既要考虑校验和的最大数值和变形字符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又要照顾到相邻位置字符交换和各位置上字符数值的变化,在校验和中均有所反映,即避免相互抵消及校验和数值太大的现象。因此相邻位的权值不能相同,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分散选取互不相等、无规律排列的权值组合。这样既能避免相互抵消的现象,又能增加破译难度,从而使校验和能真正反映编码的组成特征。
特征值的计算和表示。编码的特征值,是校验和的压缩信息。用串中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表示编码校验和对一个与编码长度和表示方式有关的数取余后的数值,其表示方式完成不同于常规的数字表示方法,不用增加编码的有效长度,普通用户无法根据部分编码的外观特征推断该编码的特征值,从而有一定的保密功能。特征值的表示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编码中的每个字符作为一个二进制位,其形状不变代表0,其输出形状改变代表1;另一种是把编码从左往右、以9个字符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对应十进制数的一位,最后一组对应十进制的高位数值,正常组对应低位数值。前一种表示方式完全类似于计算机中整数的表示方式,可以表示一个变化范围较大的十进制数,但编码中变形字符的个数多,不宜用于需要人工处理和辨认的场合,但可用于条形码、IC卡和磁条等所保存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刷卡或扫描设备自动录入各字符,其核对也全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变形字符与二进制位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从左到右依次对应二进制位的从低到高或反方向表示,此时求取特征值时,其除数的最大数值计算公式如下:
Max=2**L…………………(2)
其中:**----表示乘方运算;
      Max---表示求取特征值时,除数的最大数值;
      L-----表示编码个数。
后一种表示方式,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有限,但变形字符的个数少,方便人工录入和核对,对需要手工录入和核对的编码,宜选用后一种表示方式。一个十进制数,其正常位的数值是0到9十个数字中的一个,即需要十种状态才能完全表示一个正常位的具体数值。正常组每组有9个字符,能表示9种状态或9个数值,另外规定数值等于9时,不改变其组内字符的输出形状,其它9个数值各对应组内一字符的修改位置,这样9个字符一组,就能完全表示十进制数一个正常位的数值。对于最后一组,其字符个数若等于9,则其表示方式与正常组相同;否则,当高位数值大于或等于剩余字符的个数时,则不修改组内字符的输出形状,其它值也对应该组内的一个修改位置。对于字符长度少于10的编码串,计算特征值时,其除数的数值等于字符个数。这样串中变形字符个数和位置就是不定值,为了便于区别,在串中至少要存在一个变形字符。因此,计算特征值时,其除数的最大数值与组数和最后一组的字符个数之间的关系是:
Max=N*10…0(共G-1个0)-1,   当N<9…………(3)
Max=9…9(共G个9),           当N=9…………(4)
其中:Max----表示求取特征值时,除数的最大数值;
      N-----表示最后一组的字符个数;
      G-----表示整个编码被分成的组数。
为了保证串中至少有一个变形字符存在,串中变形字符的数值表示范围是0到Max-1,用Max作为除数的值来计算特征值,就能得到一串中变形字符所能表示的数值。如字符长度分别为6,15,20,则对应的Max值相应为6,69,299。也就是说编码长度和表示方式决定了Max的值,增加字符个数,就能扩大Max的值,这不同于常规的数码检验使用固定的除数数值、来求取校验码。随着编码长度的增加,Max的值相应增大,其检验精度也相应地提高,因此用同样的方法,对编码长度大于20的串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是常规的一位校验码无法实现的效果。Max的值越大,在计算特征值时,可以设置更加分散的权值,可有效地避免在求取校验和时出现相互抵消的现象,从而提高特征值的实际意义。对于编码本身带有校验位的编码有两种表示方式供选择:一是把校验和对某数取余后的商,再根据编码长度和表示方式求得的除数Max,把商对Max取余数,用变形字符表示;另一种方法是重新设置权值、计算校验和、求取特征值,用变形字符表示该值。前一种方式,计算工作量少,扩大了数值表示范围,可保留校验和的全部信息,因而不存在表示误差,但保密性欠佳,可用于要求不太苛刻的场合。后一种实现方法比较麻烦,需与已有的校验码求取算法设置不一致的权值,并重新求取校验和和特征值,但保密性好,可以由不同的人设置权值和编程。另外,使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同时对编码的正确性进行检验,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能有效地避免计算校验和时出现某种吻合而忽视其内部变化的现象,从而提高数码检验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的检验精度、增加破译难度,还可以在原编码后再增设一常规的数码位,用于表示特征值中的某一位,这样可以把特征值的表示范围至少扩大10倍,因而数码检验精度也会显著地提高。假定N,G仍为原值,增加一数字位用于表示特征值的十位数值,此时求取特征值,除数的最大数值是:
Max=(N+1)*10…0(共G个0)-1,当N<9…………(5)
Max=19…9(共G+1个9),       当N=9…………(6)
其中:Max、G、N的值与上相同。
若所增加的常规数码位用于表示特征值的个位数值,则此时的Max是比上面的表达式值少9。变形字符与特征值的对应关系是:从左到右是按照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表示特征值,有别于常规的数字表示法从左到右对应从高到低的表示方式。另外当某一位的数值等于该组的字符个数时,不用该值去改变其组内字符的输出形状,从而使输出串中变形字符的个数和位置都是不定值,因而隐藏了特征值的具体数值。
编码串的输出,确定各位置上权值的具体数值,根据公式(1),就能求取编码的校验和;根据编码的长度和变形字符的表示方式,就可以确定求取特征值时除数的最大数值;从而得到编码的特征值,根据表示方式分解特征值,根据分解后的数值和与各组的对应关系确定其修改位置,控制编码字符的输出形状。由于有两种表示方式,所以其处理方式也略有差异。把编码中每一字符看成是一个二进制位,则把特征值逐步对2取余数或移位,从编码串的左边或右边开始,若余数为1,则修改编码串中相应字符的输出形状,否则不修改;然后指向编码串的下一个字符,再根据除2所得余数的值判断是否进行修改,直至特征值为0或用完所有的字符,才终止处理,然后输出修改后的整个编码串。对于以9个字符为一组表示特征值的某一位,则先按十进制数分解特征值每一位的数值,若特征值分成两种表示模式:常规数码和变形字符。先求取常规数码部分,并添加在原编码的最后(一起参与串长度的计数);然后再求取变形部分的数值,把各数位上的数值与其对应的组联系在一起,求取各待修改字符的绝对位置。若某一位的数值等于该组内的字符个数则不修改该组内字符的输出形状,否则把对应第一组的数值加1,即得到从左边1开始计数的第一个字符的修改位置;把对应第二组的数值加上10,即为第二组内待修改字符的绝对位置;把对应第三组的数值加上19,即为第三组内待修改字符的绝对位置;依次类推,最后按同样的方法处理特征值的高位。确定了全部的修改位置,即可在打印输出编码字符的同时、修改相应位置所对应字符的输出形状,其它字符仍正常输出,这样即得到了具有变形字符存在的编码串,也就是所需要的带有编码特征值和防伪双重功能的编码串。各组内待修改字符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Pg=9*(g-1)+1+Fg………………………(7)
其中:g-----表示所对应的组号,从“1”开始编号;
      Pg----表示该组内待修改字符所对应的绝对位置;
      Fg----表示特征值对应于该组的值,且值小于该组的字符个数。
编码检验。设置变形字符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编码的正确性,防止录入错误和他人破译、创改等。可以通过PC机、Internet网或电话网,实现编码的正确性检验。对于存放在磁条、IC卡或条形码中的变形信息,采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其编码特征值,编码验证无需人工干预,由读入设置一次读取各字符,应用程序自动完成字符转换、计算特征值、并核对其正确性,最后告知用户编码的有效性。因此其处理流程和所需设备与该类信息常规的数码校验一致,不同的是装在机器上的处理程序,离开了该处理程序,即无法获得正确的编码信息,更谈不上对编码实现正确性检验。对于用分组法表示编码的特征值,由于变形字符不能直接录入,所以数据录入时,先按原值录入各字符,应用程序根据用户使用界面的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对于可见界面,如显示器,计算机根据录入的编码,自动计算其特征值,并用该值去控制用户刚输入字符中部分字符的输出形状,并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核对其正确性,然后由用户确认对或错;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在用户输入完原编码后,系统提示用户再输入变形字符所在的位置,从左边第一个字符、以“1”开始计数,确定变形字符的绝对位置,依次输入各位置,应用程序根据前后两次输入的数据,即可确定所输入编码的特征值与用户输入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是否一致,从而确定编码的有效性,实现编码的正确性检验。这两种检验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场合:对于由操作员负责数据录入、核对各编码的正确性,应该使用前一种方式,这样可减少录入工作量、计算变形字符个数和位置的时间,但正确性判断由操作员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由普通用户操作的场合,如电码电话防伪编码、各类证件编号的有效性查询,为了保证编码的绝对正确和信息的保密,防止创改等,则应使用后一种方式进行编码的正确性检验,它可以严格控制编码的正确性,防止他人进行各种尝试,不足之处是增加了录入变形字符位置的工作量和计算变形字符位置的时间。与常规的增加校验位实现编码正确性检验相比,在同样精度的情况下,两者的录入工作量基本相当。但与为了减少字符长度,而没有设置校验位、完全依靠人工核对,使用该方法进行其编码的正确性检验,将显著减少人工核对的工作量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有益效果。利用变形字符表示编码的特征值,对编码实现高精度的正确性检验,除了对编码本身组成字符的严格检验外,还可以起到防止他人非法变造的效果,且不用增加编码的有效长度。该方法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种重要证件编号的防伪和正确性检验,如居民身份证、银行的账号和各类商品编号等信息的有效性检验和防伪,与常规的增加校验位实现编码正确性检验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缩短了编码的有效长度,减少了印刷面积。用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表示编码的特征值,不用增加编码的有效长度。而常规的编码正确性检验都是在原编码后添加校验码,所以要增加编码的有效长度和印刷面积。
2.提高了检验精度。常规的编码正确性检验,为了控制编码的有效长度,方便人们记忆,减少印刷面积等,仅设置一个校验位,是对10或11取余数,作为其校验码,其有效性较差。利用变形字符表示特征值,以分组法表示编码的特征值为例,对于长度在10到20个字符的编码,求取特征值时,能使用的除数最大数值依次是:19,29,39,49,59,69,79,89,99,199,299。编码越长,其值大,故其检验精度随编码长度的增加而提高;常规的一位校验码则与此相反,编码越长,其检验精度则越差。数码检验的有效性,在校验和不变的情况下,影响数码检验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求取余数时所用除数的数值,除数数值越大,其有效性就越高,但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大。编码长度大于9,求取特征值时可用的除数数值均大于11,所以其检验精度均高于常规的一位校验码。若把编码中的每一个字符作为二进制位来表示特征值,则串中变形字符的数值表示范围更大,从而可以对编码实现更高精度的正确性检验。
3.具有防止变造的功能。常规表示法是用字符表示校验码,校验码的数值和编码构成一目了然,容易被人根据校验位的数值去推算校验码的计算过程和方法,为不法分子变造非法编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用变形字符表示特征值,涉及到特征值的求取算法,权值的取值范围和排列方法,特征值的计算和表示方式、分组方法和对应关系等。以9个字符为一组表示一常规的十进制位,一般人难以想到,且串中变形字符的个数和位置都不固定,他人无法根据个别编码的外观特征,得到编码特征值的表示方式和具体数值,这大大增加了其推算的难度,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重要编码被人任意变造的可能性,他人唯一能伪造的东西是对已知编码的复制而己,若使用具有防伪性能的载体或油墨,可限制他人复制,所以说利用变形字符表示其特征值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对编码的变造,为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提高了数据的有效性。用变形字符表示编码的特征值,把校验信息和待检验的数码分类存放,编码录入时不会出现校验位与数字位对换或校验位本身录入错的现象,因而提高了数码检验的有效性。
应用实例:把该方法用于居民身份证的检验和防伪,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伪造假身份证,只要在装有验证系统的机器上即能完成编码有效性的检查,并可通过Internet或普通电话在全国各地查询某身份证编号的有效性。现以18的身份证号码为例,其原有一位校验码,用串中变形字符分组法表示编码的特征值,实现其编号的正确性检验,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独立设置变形字符,用于表示编码的特征值;另一种方式是变形字符与己有的校验码组合,联合表示前17位的特征值。对于前一种情况,18个字符串所对应的除数最大数值是99。选择新的权值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为:10,7,4,1,5,8,3,11,6,10,9,4,1,7,11,8,5,2。假如身份证编号为34052419800101001X(对字母X按10计算其数值),利用所给的权值,即可计算此身份证编号的校验和是293,对99取余数,得到特征值为95。分解特征值,从左到右按9个编码为一组、对应特征值从低到高。这样特征值的个位数值是5,对应第一组的修改位置是1+5;十位数是9,等于组内的字符个数,则不做修改。经过变形后,其输出字符串是:34052 419800101001X或34052 419800101001X或34052
Figure A0113560400121
19800101001X或34052
Figure A0113560400122
19800101001X或34052 419800101001X等。与原编码的差异是第6个字符输出形状的变化。编码检验方式有两种,以可见界面为例,用户先输入原编码34052419800101001X,应用程序先判断编码长度和原有的校验码的正确性,与要求相符才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编码计算特征值,再根据特征值修改所输入编码中部分字符的输出形状,并显示在屏幕上,由用户判断显示结果与原编码是否一致?即可判断编码的有效性。若采用联合表示方式,其所能表示的最大数值大于990,而前17个数码的校验和最大值是900,小于串中变形字符的表示范围,不存在校验码的表示误差,优于前一种表示方式。另外不用设置新的权值,完全是利用原有的权值和校验和。其校验和是189,除以11的商是17,其特征值即为17。从左到右按9个编码为一组、对应特征值的从低到高。此时个位数值对应的修改位置是1+7,十位数值对应的修改位置是10+1,最后编码的输出形状是3405241 980 0101001X或3405241 80
Figure A0113560400124
101001X。与原编码的差异是有两个字符的输出形状的改变。编码检验时,用户先输入原编码34052419800101001X,应用程序先判断编码长度和原有的校验码的正确性,与要求相符才提示用户输入变形字符所在位置,此时用户输入8和11。应用程序即能判断两者是否一致性,从而确定该编码的有效性。

Claims (8)

1、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由校验和的求取、特征值的计算和表示、编码串的输出和编码检验四个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1)特征值的表示。用串中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来表示特征值,因应用情况的不同,设置了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一是把编码串中的每个字符作为一个二进制位,其形状不变代表0,其输出形状改变代表1;另一种方式是把编码从左往右、以9个字符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对应十进制数的一位,最后一组或不足9个字符的组对应十进制的高位数值,正常组对应十进制的低位数值,即从左往右所表示的数值是从低到高。两种表示方式对应着两种字符变形的模式。对于印刷字符且需要人工辨认和处理的,其变形方式有:字体的改变(如宋体字改为黑体字、斜体字)、带下划线、颜色变化、带方框、带圆圈、半角字符、改变字模、改变字符的大小写或是它们之间的彼此组合。无需人工干预、由设备自动读取和识别的信息,其变形方式有:对英文字母大小写交换;数字,则应采用不被使用的其它ASCII字符来替换。对于编码本身带有校验位的有两种表示方式供选择:一是把校验和对某数取余后的商,再根据编码长度和表示方式求得除数的最大数值Max,把商对Max取余数,用变形字符表示;另一种方法是重新设置权值、计算校验和、求取特征值,用变形字符表示该值;(2)除数数值,与编码长度和表示方式有关。前一种表示方式完全类似于计算机中整数的表示方式,可以表示一个较大的数,但编码串中变形字符的个数多,可用于条形码、IC卡和磁条等所保存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刷卡或扫描设备自动录入各字符,其核对也全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此时求取特征值时、其除数的最大数值计算公式如下:
Max=2**L…………………(I)
其中:**----表示乘方运算;
      Max---表示求取特征值时,除数的最大数值;
      L-----表示编码个数;后一种表示方式,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有限,但变形字符的个数少,方便人工录入和核对。正常组每组有9个字符,能表示9个数值,另外规定数值等于9时,不改变其组内字符的输出形状,其它9个数值各对应组内一相应字符的修改位置。对于最后一组,当高位数值大于或等于剩余字符的个数时,则不修改组内字符的输出形状,其它值也对应该组内的一个修改位置。这样串中变形字符个数和位置就是不定值,为了便于区别,在串中至少存在一个变形字符。计算特征值时,其除数的最大数值与组数和最后一组的字符个数之间的关系是:
Max=N*10…0(共G-1个0)-1,   当N<9…………(II)
Max=9…9(共G个9),           当N=9…………(III)
其中:Max----表示求取特征值时,除数的最大数值;
      N-----表示最后一组的字符个数;
      G-----表示整个编码被分成的组数;(3)特征值的计算。两种表示方式,变形字符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到Max-1,用Max作为除数的最大数值,把校验和对Max取余,其结果即为该编码的特征值。对于编码长度少于10的编码,用非二进制的形式表示特征值,此时Max等于其字符个数;
(4)特征值与变形字符的对应关系。把编码中每一字符看成是一个二进制位,则把特征值逐步对2取余数或移位,从编码串的左边开始,若余数为1,则修改编码串中相应字符的输出形状,否则不修改;然后指向编码串的下一个字符,再根据除2所得余数的值判断是否进行修改,直至特征值为0或用完所有的字符,才终止处理,然后输出修改后的整个编码串。对于以9个字符为一组表示编码特征值的某一位,则先按十进制数分解特征值每一位的数值,若特征值分成两种表示模式:常规数码和变形字符。先求取常规数码部分,并添加在原编码的最后;然后再求取变形部分的数值,把各数位上的数值与其对应的组联系在一起,求取各待修改字符的绝对位置。若某一位的数值等于该组内的字符个数则不修改该组内字符的输出形状,否则把对应第一组的数值加1,即得到从左边1开始计数的第一个字符的修改位置;把对应第二组的数值加上10,即为第二组内待修改字符的绝对位置;依次类推,最后按同样的方法处理特征值的高位。确定了全部的修改位置,即可在打印输出编码字符的同时,修改相应位置所对应字符的输出形状,其它字符仍正常输出。各组内待修改字符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Pg=9*(g-1)+1+Fg………………………(IV)
其中:g-----表示所对应的组号,从“1”开始编号;
         Pg----表示该组内待修改字符所对应的绝对位置;
         Fg----表示特征值对应于该组的值,且值小于该组的字符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生成的带有变形字符的编码,用于数码正确性检验。
3、根据权利要求1用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表示编码的特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由编码长度和表示方式共同确定求取特征值时、除数最大数值的计算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特征值各十进制位与变形字符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按照9个字符一组表示一常规十进制位的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把己有校验码与变形字符组合表示编码的特征值。
8、编码检验。其特征在于编码检验精度与其长度成正比,不用增加字符,即可实现编码的正确性检验。可以通过PC机、Internet网或电话网、实现编码的正确性查询。对于存放在磁条、IC卡或条形码中的变形信息,由读入设置一次读取各字符,应用程序自动完成变形字符的转换、计算特征值、并核对其正确性等,最后告知用户编码的有效性。对于用分组法表示编码的特征值,由于变形字符不能直接录入,所以数据录入时,先按原值录入各字符,应用程序根据用户使用界面的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对于可见界面,计算机根据录入的编码,自动计算其特征值,并用该值去控制用户刚输入字符中部分字符的输出形状、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核对其与原编码的一致性,然后由用户确认对或错;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在用户输入完原编码后,提示用户再输入变形字符所在的位置,从左边第一个字符、以“1”开始计数,确定变形字符的绝对位置,依次输入各位置,应用程序根据前后两次输入的数据,即可确定所输入编码的特征值与用户输入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是否一致,从而确定编码的有效性,实现编码的正确性检验。
CN 01135604 2001-10-01 2001-10-01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Pending CN13639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5604 CN1363995A (zh) 2001-10-01 2001-10-01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5604 CN1363995A (zh) 2001-10-01 2001-10-01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3995A true CN1363995A (zh) 2002-08-14

Family

ID=4673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35604 Pending CN1363995A (zh) 2001-10-01 2001-10-01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6399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47B (zh) * 2007-03-30 2010-06-02 刘文印 一种为统一码字符分组着色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09330A (zh) * 2012-02-06 2012-07-2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凭据号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3403733A (zh) * 2011-02-08 2013-11-20 录象射流技术公司 打印含有修改的字符的产品代码的方法
CN103714618A (zh) * 2014-01-06 2014-04-09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防伪编码信息图像元规则及防伪信息数据识读方法
CN103745252A (zh) * 2013-12-27 2014-04-23 广州市宝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编码列、二维码编码方法以及二维码解码方法
CN104376352A (zh) * 2013-08-14 2015-02-25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防伪印纹的产生方法及其产生装置
CN105373392A (zh) * 2015-12-09 2016-03-0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os系统的对扫描序字串位数控制的方法
CN10869409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桑迪士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设备的不同存储器区域中编程数据的多码本的使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47B (zh) * 2007-03-30 2010-06-02 刘文印 一种为统一码字符分组着色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03733B (zh) * 2011-02-08 2016-09-07 录象射流技术公司 打印含有修改的字符的产品代码的方法
CN103403733A (zh) * 2011-02-08 2013-11-20 录象射流技术公司 打印含有修改的字符的产品代码的方法
CN102609330A (zh) * 2012-02-06 2012-07-2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凭据号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609330B (zh) * 2012-02-06 2015-05-2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凭据号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376352B (zh) * 2013-08-14 2017-06-27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防伪印纹的产生方法及其产生装置
CN104376352A (zh) * 2013-08-14 2015-02-25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防伪印纹的产生方法及其产生装置
CN103745252B (zh) * 2013-12-27 2017-04-05 广州市宝比万像科技有限公司 编码列、二维码编码方法以及二维码解码方法
CN103745252A (zh) * 2013-12-27 2014-04-23 广州市宝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编码列、二维码编码方法以及二维码解码方法
CN103714618A (zh) * 2014-01-06 2014-04-09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防伪编码信息图像元规则及防伪信息数据识读方法
CN105373392A (zh) * 2015-12-09 2016-03-0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os系统的对扫描序字串位数控制的方法
CN10869409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桑迪士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设备的不同存储器区域中编程数据的多码本的使用
CN108694097B (zh) * 2017-03-31 2021-09-07 桑迪士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设备的不同存储器区域中编程数据的多码本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erenczi Complexity of sequences and dynamical systems
CN100511271C (zh) 二维码解码方法
CN103336983A (zh) 基于条形码的票据生成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GB2113434A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lterable interest rate mode capability
CN107871151A (zh) 一种彩色条形码及其产生方法及装置
CN108985066A (zh) 一种智能合约安全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184083A (zh) 一种用于药械全程质量追溯的数字身份编码及其编码方法
CN102184380A (zh) 一种色彩叠加二维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1685383A (zh) 计算器、基于直接对阶的自由精度浮点数的运算电路
CN1363995A (zh) 利用编码字符形状的差异实现其正确性检验
CN112508145A (zh) 电子印章生成及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3212062A (en) Check authorization system
CN111797217A (zh) 基于faq匹配模型的信息查询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552679A (zh) 基于简单需求的快速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255757C (zh) 用变形字符的位置和个数表示编码特征值的商品多维防伪方法
CN105550672A (zh) 识别方法、识别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6304251A (zh) 标签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59942A (zh) 合同模板的生成、装置及设备
CN113887201A (zh) 文本定长纠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17648B (zh) 数据库浮点数据加密方法
CN110348554B (zh) 数字信息编解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056758A (zh) 有价文件信息编解码方法、装置、处理系统及金融自助设备
US377112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dit verification
CN101576971A (zh) 一种商品流通监管方法
CN111457947A (zh) 位置编码系统及编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