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2492A -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2492A
CN1352492A CN 01144224 CN01144224A CN1352492A CN 1352492 A CN1352492 A CN 1352492A CN 01144224 CN01144224 CN 01144224 CN 01144224 A CN01144224 A CN 01144224A CN 1352492 A CN1352492 A CN 1352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smart card
contactless smart
false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442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6886C (zh
Inventor
詹志勇
杨震
王启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1442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6886C/zh
Publication of CN135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2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68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8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有:非接触智能卡、计算机和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该防伪服务器与公用电话网、互联网、GSM网相连接,其内设有存储大量各种商品防伪识别密钥和密码的防伪数据库,提供电话防伪、网上防伪及短消息防伪的服务功能;还包括有:用于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的智能卡读写器,该智能卡读写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并通过互联网与防伪服务器构成查询、验证的有线通信系统;该智能卡读写器还通过其中的GSM短消息通信模块、GSM网络与防伪服务器构成查询、验证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使用时,非接触智能卡与读写器之间不用接触,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自动识别、操作简单容易、易于推广普及的特点。

Description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非接触智能卡和互联网、GSM无线短消息通信网构成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适用于商品和证件的防伪识别和查询,属于通信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国内外无不如此。几乎所有驰名企业的产品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假冒侵犯,使广大消费者和商品生产商深受其害。根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市场调查显示:世界上假冒产品总值估算超过25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给各商品生产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80亿美元!目前,已经把假冒伪劣商品与艾滋病,贩、吸毒,环境污染一起列为世界四大公害!尽管许多商品生产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产品防伪处理;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始终走不出单向辨别、专家型防伪的老思路,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缺陷:首先,防伪标识物的制作没有太大的难度,其本身就可能被大规模仿造而失去其使用价值;其次,对消费者而言,要识别防伪标识物的真假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在识别防伪标识物时,消费者通常没有进行比较的参照物,即没有一个真假的标准,难以判断;最后,目前防伪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技术含量太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而仿制,甚至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使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别真伪。因此,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传统的防伪标识物和防伪方法都难以达到真正防伪的目的,假冒产品依然层出不穷,使消费者和生产商的权益难以维持。
此外,在中国假冒证件的泛滥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也在寻找一种如何能够比较简便、安全地识别真伪证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多种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该系统是将微电子技术、密码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多项高科技成果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商品或证件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具有科技含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强、自动识别、操作简单容易、易于推广普及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包括有:非接触智能卡、计算机和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该防伪服务器与公用电话网、互联网、GSM网相连接,其内部设置有存储大量各种商品防伪识别密钥和密码的防伪数据库,该防伪服务器提供电话防伪、网上防伪及短消息防伪的服务功能;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中还包括有用于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的智能卡读写器,该智能卡读写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并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构成查询、验证的有线通信系统;该智能卡读写器还通过其中设置的GSM短消息通信模块、GSM网络与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构成另一个查询、验证的无线通信系统。
所述的智能卡读写器的控制电路是由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非接触智能卡通信模块、鉴别提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存储模块、GSM短消息通信模块和安全模块所组成;其中的非接触智能卡通信模块用于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将商品的防伪识别码传送给计算机,再通过互联网传送给网络上的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验证、鉴别,然后由该防伪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将鉴别结果发送给计算机,又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发送给读写器;存储模块包括有ROM、RAM、EEPROM及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和数据信息;GSM短消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GSM网发送和接收相关的短消息,以便将其与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防伪信息的认证;鉴别提示模块用于显示文字或发出声光信号将鉴别结果提示给用户,安全模块用于存储和非接触智能卡所对应的传输密钥和加密算法,控制模块则承担整个智能卡读写器的工作控制和协调处理。
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是一种具有CPU、存储器、射频电路和操作系统软件模块的集成电路卡,其中的CPU是该集成电路卡的控制和运算单元,存储器包括RAM、ROM、EEPROM及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数据,射频电路是处理该集成电路卡和读写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硬件电路,操作系统软件模块是存储在该集成电路卡的控制软件;其中操作系统软件模块可由国家防伪中心或商品生产厂商动态地增加加密算法代码或程序,以对自己的产品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存储器中还存储有各种商品的识别码,且每种商品的识别码是唯一的。
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存储器中存储的商品的相关信息和商品的识别码是在商品投入市埸或颁发之前写入的,且所述的识别码是唯一的。
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内还设有统计鉴别次数的计数器,在该非接触智能卡未使用之前,应对该非接触智能卡的计数器事先设置某一设定值,当每鉴别商品一次,该计数器自动减1,当计数器值减为零时,所述的读写器不能再对该商品进行鉴别。
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的内部文件内存储有传输密钥,在读写器对非接触智能卡关键数据进行读写操作时,该非接触智能卡的操作系统中的传输密钥会先和读写器进行双方的相互认证,认证不通过就不允许操作。
所述的读写器设置有供用户对非接触智能卡内部的计数器进行置零而使该非接触智能卡无法再进行鉴别的功能。
本发明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下列主要步骤:(1)在商品生产完成后,由该商品生产商用智能卡读写器将该批次商品的相关信息和商品的防伪代码写入非接触智能卡的内部文件中;
(2)在个人化发行时,用智能卡读写器将加密算法和传输密钥写入非接触智能卡中;
(3)将该非接触智能卡嵌装在该商品上或该商品的外包装上;
(4)在该商品投入市埸后,用户用非接触智能卡读写器检验该商品的真伪,其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使用智能卡读写器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传输密钥认证,在双方认证通过后,读写器读取该非接触智能卡里的商品相关信息和防伪代码并显示出来;
(b)根据用户的需要,读写器将商品的防伪代码顺序地通过其串口通信模块、计算机和互联网有线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防伪代码进行鉴别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并将鉴别结果发送回给计算机,再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被读写器所接收,并提示给用户;
(c)每次鉴别商品一次,非接触智能卡里的计数器自动减1,当该计数器值减为零时,该非接触智能卡将不能再作鉴别使用,此时,读写器无法对该商品进行鉴别。
用户也可操作读写器对该非接触智能卡内部的计数器进行置零。
其中第4步骤的第(b)步操作,也可以是执行如下的在线操作:根据用户的需要,读写器可将商品的防伪代码由其中的GSM短消息通信模块,通过GSM短消息信道无线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防伪代码进行鉴别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并将鉴别结果向回发送,读写器通过GSM短消息通信模块接收到该防伪服务器发回的鉴别结果并提示给用户。
其中第4步骤的第(b)步操作,还可以是执行如下的脱线操作:根据用户的需要,用户可利用手机将非接触智能卡里显示出来的商品相关信息和防伪代码通过GSM短消息信道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真伪进行鉴别,并将鉴别结果再向原手机发送回来。
所述的商品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有:商品名称及代码、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批次、检验、等级、原材料类的信息。
所述的方法同样可以运用于证件的防伪识别和查询证件人的相关记录。
本发明是一项多种高科技技术的结晶,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自动识别、操作简单的特点。主要适用于高档商品的防伪,也可用于证件的防伪。本发明中的非接触智能卡与读写器之间不用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它可实现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另外不象IC卡那样有电触点暴露在外,该非接触智能卡是将SIM卡芯片完全封装起来的,可以使用在比较恶劣的环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卡读写器控制电路结构组成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是一种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包括有:非接触智能卡、计算机1和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3,该防伪服务器3与公用电话网、互联网、GSM网相连接,其内部设置有存储大量各种商品防伪识别密钥和密码的防伪数据库,该防伪服务器3提供电话防伪、网上防伪及短消息防伪的服务功能;该通信系统中还包括有用于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的智能卡读写器2,该智能卡读写器2与计算机1相连接,并通过互联网与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3构成查询、验证的有线通信系统;该智能卡读写器2还通过其中设置的GSM短消息通信模块、GSM网络与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3构成另一个查询、验证的无线通信系统。
参见图2,智能卡读写器的控制电路是由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非接触智能卡通信模块、鉴别提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存储模块、GSM短消息通信模块和安全模块所组成;其中的非接触智能卡通信模块用于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将商品的防伪识别码传送给计算机,再通过互联网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验证、鉴别,再由该防伪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将鉴别结果发送给计算机,又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发送给读写器;存储模块包括有ROM、RAM、EEPROM及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和数据信息;GSM短消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GSM网发送和接收相关的短消息,以便将其与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防伪信息的认证;鉴别提示模块用于显示文字或发出声光信号将鉴别结果提示给用户,安全模块用于存储和非接触智能卡所对应的传输密钥和加密算法,控制模块则承担整个智能卡读写器的工作控制和协调处理。
下面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首先,本发明的非接触智能卡,与普通IC卡不同,该智能卡内部的CPU设有专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同时非接触智能卡可以下装防伪算法程序,由于防伪算法和卡片内部的传输密钥的保密,造假者从技术上无法复制和伪造,大大保护了商品生产商和用户的权益。而且,其中的防伪识别码以密文的形式保存在非接触智能卡的存储单元里,是不可视的。只有经过读写器与非接触智能卡进行交互后,读写器才能将该商器的防伪识别码在读写器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与数码防伪技术不同,造假者无法知道防伪识别码,从而无法复制防伪识别码。再者,本发明的读写器能够提供使非接触智能卡自毁功能,用户对商品鉴别真伪后,可以操作读写器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毁坏,使其无法再进行鉴别。同时非接触智能卡内部设有的计数器,当鉴别计数达到规定次数后,非接触智能卡自毁,失去鉴别功能,从而防止不法用户对非接触智能卡回收造假。
本发明的非接触智能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非接触技术就可进行识别,两者之间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读写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商品生产商的投资和防伪后期维护费用,还可实现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另外不象IC卡那样有电触点暴露在外,非接触智能卡是将其控制芯片完全封装在内的,可以使用在比较恶劣的环境。
本发明可以采用离线或在线两种通信方式进行防伪识别:(1)离线方式:该系统无需和GSM网络和电话网相连,由读写器将从非接触智能卡内读出来的商品的明文信息显示出来。用户可以直接利用自己的手机将商品的防伪识别码发送到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鉴别。(2)在线方式:读写器内部设有无线MODEM模块,将从非接触智能卡内读出来的密文的防伪识别码,由该无线MODEM将该密文的号码,利用GSM短消息信道,发送到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与该防伪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无线通信的防伪认证。另外,读写器和计算机之间通过串口相连,通过计算机的防伪系统应用软件,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有线网上查询商品的真伪。
本发明的读写器内部可以设置发声装置,通过发声模块提示用户该商品的真伪,方便文盲用户识别使用。
在非接触智能卡内存储的防伪代码记录了被保护的每一件商品的相关信息。在将商品的各种要素(如生产期、批次、检验、等级、原材料、商品生产商代码、商品代码等等)进行信息化数据处理后形成数码,使每一枚非接触智能卡都隐含一组特殊的防伪代码,并且是唯一的编码;即使相同的商品,在每一件商品上的防伪编码也完全不同。而且,各编码之间既不连贯又毫无规律可循。同时,每一个防伪编码一经查询使用过,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就会记录在案,使之失去再次使用效果,以防止不法之徒钻空子。
本发明同样可以运用于证件的防伪识别和查询证件人的相关记录。
本发明的应用软件是负责操纵和管理读写器、同时取得从读写器中读取出来的商品的防伪识别码,再将商品的防伪识别码通过互联网或GSM短消息信道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鉴别,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鉴别后,将结果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将鉴别结果传送给读写器;或者直接通过GSM短消息信道发送回给读写器。
本发明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下列主要步骤:
(1)在商品生产完成后,由该商品生产商用智能卡读写器将该批次商品的相关信息和商品的防伪代码写入非接触智能卡的内部文件中;
(2)在个人化发行时,用智能卡读写器将加密算法和传输密钥写入非接触智能卡中;
(3)将该非接触智能卡嵌装在该商品上或该商品的外包装上;
(4)在该商品投入市埸后,用户用非接触智能卡读写器检验该商品的真伪,其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使用智能卡读写器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传输密钥认证,在双方认证通过后,读写器读取该非接触智能卡里的商品相关信息和防伪代码并显示出来;
(b)根据用户的需要,读写器将商品的防伪代码顺序地通过其串口通信模块、计算机和互联网有线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防伪代码进行鉴别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并将鉴别结果发送回给计算机,再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被读写器所接收,并提示给用户;
该步骤也可以是执行如下的在线操作:根据用户的需要,读写器可将商品的防伪代码由其中的GSM短消息通信模块,通过GSM短消息信道无线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防伪代码进行鉴别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并将鉴别结果向回发送,读写器通过GSM短消息通信模块接收到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发回的鉴别结果并提示给用户。
该步骤也可以是执行如下的离线操作:根据用户的需要,用户可利用手机将非接触智能卡里显示出来的商品相关信息和防伪代码通过GSM短消息信道传送给网络上的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真伪进行鉴别,并将鉴别结果再向原手机发送回来。
(c)每次鉴别商品一次,非接触智能卡里的计数器自动减1,当该计数器值减为零时,该非接触智能卡将不能再作鉴别使用,此时,读写器无法对该商品进行鉴别;用户可操作读写器对该非接触智能卡内部的计数器进行置零。

Claims (13)

1、一种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包括有:非接触智能卡、计算机和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该防伪服务器与公用电话网、互联网、GSM网相连接,其内部设置有存储大量各种商品防伪识别密钥和密码的防伪数据库,该防伪服务器提供电话防伪、网上防伪及短消息防伪的服务功能;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中还包括有用于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的智能卡读写器,该智能卡读写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并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构成查询、验证的有线通信系统;该智能卡读写器还通过其中设置的GSM短消息通信模块、GSM网络与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构成另一个查询、验证的无线通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卡读写器的控制电路是由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非接触智能卡通信模块、鉴别提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存储模块、GSM短消息通信模块和安全模块所组成;其中的非接触智能卡通信模块用于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将商品的防伪识别码传送给计算机,再通过互联网传送给网络上的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验证、鉴别,然后由该防伪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将鉴别结果发送给计算机,又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发送给读写器;存储模块包括有ROM、RAM、EEPROM及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和数据信息;GSM短消息通信模块用于通过GSM网发送和接收相关的短消息,以便将其与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进行防伪信息的认证;鉴别提示模块用于显示文字或发出声光信号将鉴别结果提示给用户,安全模块用于存储和非接触智能卡所对应的传输密钥和加密算法,控制模块则承担整个智能卡读写器的工作控制和协调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是一种具有CPU、存储器、射频电路和操作系统软件模块的集成电路卡,其中的CPU是该集成电路卡的控制和运算单元,存储器包括RAM、ROM、EEPROM及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数据,射频电路是处理该集成电路卡和读写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的硬件电路,操作系统软件模块是存储在该集成电路卡的控制软件;其中操作系统软件模块可由国家防伪中心或商品生产厂商动态地增加加密算法代码或程序,以对自己的产品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存储器中还存储有各种商品的识别码,且每种商品的识别码是唯一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存储器中存储的商品的相关信息和商品的识别码是在商品投入市埸或颁发之前写入的,且所述的识别码是唯一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内还设有统计鉴别次数的计数器,在该非接触智能卡未使用之前,应对该非接触智能卡的计数器事先对设置某一设定值,当每鉴别商品一次,该计数器自动减1,当计数器值减为零时,所述的读写器不能再对该商品进行鉴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智能卡的内部文件内存储有传输密钥,在读写器对非接触智能卡关键数据进行读写操作时,该非接触智能卡的操作系统中的传输密钥会先和读写器进行双方的相互认证,认证不通过就不允许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读写器设置有供用户对非接触智能卡内部的计数器进行置零而使该非接触智能卡无法再进行鉴别的功能。
8、一种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主要步骤:(1)在商品生产完成后,由该商品生产商用智能卡读写器将该批次商品的相关信息和商品的防伪代码写入非接触智能卡的内部文件中;
(2)在个人化发行时,用智能卡读写器将加密算法和传输密钥写入非接触智能卡中;
(3)将该非接触智能卡嵌装在该商品上或该商品的外包装上;
(4)在该商品投入市埸后,用户用非接触智能卡读写器检验该商品的真伪,其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使用智能卡读写器对非接触智能卡进行传输密钥认证,在双方认证通过后,读写器读取该非接触智能卡里的商品相关信息和防伪代码并显示出来;
(b)根据用户的需要,读写器将商品的防伪代码顺序地通过其串口通信模块、计算机和互联网有线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防伪代码进行鉴别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并将鉴别结果发送回给计算机,再通过串口通信模块被读写器所接收,并提示给用户;
(c)每次鉴别商品一次,非接触智能卡里的计数器自动减1,当该计数器值减为零时,该非接触智能卡将不能再作鉴别使用,此时,读写器无法对该商品进行鉴别。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也可操作读写器对该非接触智能卡内部的计数器进行置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4步骤的第(b)步操作,也可以是执行如下的在线操作:根据用户的需要,读写器可将商品的防伪代码由其中的GSM短消息通信模块,通过GSM短消息信道无线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防伪代码进行鉴别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并将鉴别结果向回发送,读写器通过GSM短消息通信模块接收到安放在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发回的鉴别结果并提示给用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4步骤的第(b)步操作,还可以是执行如下的脱线操作:根据用户的需要,用户可利用手机将非接触智能卡里显示出来的商品相关信息和防伪代码通过GSM短消息信道传送给网络上的防伪中心的防伪服务器,由该防伪服务器对该商品的真伪进行鉴别,并将鉴别结果再向原手机发送回来。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品相关信息至少包括有:商品名称及代码、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批次、检验、等级、原材料类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识别通信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同样可以运用于证件的防伪识别和查询证件人的相关记录。
CN 01144224 2001-12-13 2001-12-13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8688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44224 CN1186886C (zh) 2001-12-13 2001-12-13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44224 CN1186886C (zh) 2001-12-13 2001-12-13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2492A true CN1352492A (zh) 2002-06-05
CN1186886C CN1186886C (zh) 2005-01-26

Family

ID=4677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44224 Expired - Lifetime CN1186886C (zh) 2001-12-13 2001-12-13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6886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832A (zh) * 2011-03-08 2011-09-14 赵晓宇 交互式防伪验证方法及智能防伪标签
CN102340484A (zh) * 2010-07-21 2012-02-01 昆山弧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联网防伪系统
CN102402816A (zh) * 2010-09-19 2012-04-04 周林生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放型防伪综合系统
CN102436619A (zh) * 2011-09-01 2012-05-02 大连联合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查伪装置
CN102447691A (zh) * 2011-09-05 2012-05-09 北京朝顺平通文化发展中心 原创书画类艺术品标注与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1853367B (zh) * 2009-10-29 2012-10-03 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基于移动通信的rfid读卡器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3873144A (zh) * 2014-03-04 2014-06-1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led可见光的防伪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4933580A (zh) * 2015-06-11 2015-09-23 沈文俊 一种艺术品防伪智能卡的制卡设备、服务器及制卡方法
CN10815363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武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检测eeprom读写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3367B (zh) * 2009-10-29 2012-10-03 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基于移动通信的rfid读卡器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2340484A (zh) * 2010-07-21 2012-02-01 昆山弧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联网防伪系统
CN102402816A (zh) * 2010-09-19 2012-04-04 周林生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放型防伪综合系统
CN102185832A (zh) * 2011-03-08 2011-09-14 赵晓宇 交互式防伪验证方法及智能防伪标签
CN102436619A (zh) * 2011-09-01 2012-05-02 大连联合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查伪装置
CN102447691A (zh) * 2011-09-05 2012-05-09 北京朝顺平通文化发展中心 原创书画类艺术品标注与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2447691B (zh) * 2011-09-05 2015-03-11 北京朝顺平通文化发展中心 原创书画类艺术品标注与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3873144A (zh) * 2014-03-04 2014-06-1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led可见光的防伪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4933580A (zh) * 2015-06-11 2015-09-23 沈文俊 一种艺术品防伪智能卡的制卡设备、服务器及制卡方法
CN104933580B (zh) * 2015-06-11 2019-03-26 沈文俊 一种艺术品防伪智能卡的制卡设备、服务器及制卡方法
CN10815363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武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检测eeprom读写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53637B (zh) * 2016-12-05 2021-07-09 武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检测eeprom读写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886C (zh) 2005-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9871B (zh) 一种基于射频技术对带有证书物品进行防伪的系统及方法
CN102663592B (zh) 基于二维码的物品身份双码标识方法
CN202019354U (zh) 一种基于nfc手机的物品身份验证及防伪系统
CN107133532A (zh) 一种基于nfc的区块链物流溯源跟踪防伪方法
CN107220836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区块链物流溯源跟踪防伪方法
CN10846060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纸质艺术品的溯源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1009014A (zh) 一种安全防伪方法及其系统
CN1751310A (zh) 防止销售中分销伪造品的产品鉴定系统
CN101807285A (zh) 一种交互式动态防伪与验证的方法
CN101945123A (zh) 一种基于rfid手机与组合密钥技术的真伪鉴别方法
CN1186886C (zh)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1499138B (zh) 利用采用无源射频标签进行香烟防伪的装置的方法
CN106339883A (zh) 基于nfc芯片防伪认证的商品追溯方法
CN101500018A (zh) 数码信息防伪的方法
CN109146528A (zh) 基于区块链的商品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1685503A (zh) 产品信息查询方法和产品信息查询系统
CN101504731A (zh) 基于nfc的移动识别系统
CN101118589A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专用读写器与管理方法
CN100504916C (zh) 一种安全防伪系统
CN104239928A (zh) 一种防伪印刷品以及对应的防伪方法
CN110059779A (zh) 一种自定义商品防伪二维码检测系统
CN101661561B (zh) 含有远端资料服务器的产品信息查询方法
CN1331455A (zh) 商品网络扫描电子标签防伪标识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387156A (zh) 组合编码防伪方法
CN102082815A (zh) 基于终端的分步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的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20605

Assignee: Beijing Datang Smart Card Co., Ltd.

Assignor: 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11000000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ti-fake recogni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ing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2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422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