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8044C - 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8044C
CN1328044C CNB2003801021575A CN200380102157A CN1328044C CN 1328044 C CN1328044 C CN 1328044C CN B2003801021575 A CNB2003801021575 A CN B2003801021575A CN 200380102157 A CN200380102157 A CN 200380102157A CN 1328044 C CN1328044 C CN 132804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ting solution
viscosity
wetting
solu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21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8402A (zh
Inventor
长岛顺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ENGINEER YK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ENGINEER Y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ENGINEER YK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ENGINEER YK
Publication of CN1708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8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80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80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向胶版印刷机中供给适量润湿水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室温下检测润湿水的黏度,向润湿水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和表面活性剂两者使得润湿水的黏度变为目标值,在室温下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水至胶版印刷机,由此因为润湿水(13)的黏度可以通过向润湿水(13)添加水或表面活性剂而达到接近于适于印刷的目标值,润湿水(13)可以在室温下供给而无需加热或冷却润湿水。

Description

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胶版印刷机中的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胶版印刷技术中,为了通过水和油类墨的排斥作用选择性地在同一平面上的印版的印刷区域上施用墨,首先通过使用润湿溶液供给装置在印版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施用润湿溶液(或水),接着通过使用墨辊在印版的整个表面上涂墨。按此处理,由于对印版的非印刷区域进行了亲水处理,另一方面,对印刷区域进行了亲脂处理,在非印刷区域上形成了润湿溶液的薄膜而没有涂以墨,墨仅涂覆在印刷区域。印版上印刷区域上的墨一旦转移到胶印滚筒的橡胶表面上,其后就通过胶印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间隙作为图像转移到印刷纸张上,即纸幅。
如上所述,在胶版印刷中使用了润湿溶液,并且在该润湿溶液中,添加了类似弱酸溶液的腐蚀溶液(蚀刻剂),从而降低印版的印刷区域对于油的亲和度。通常考虑润湿溶液具有4.5至6.5范围内的pH值是比较恰当的。在pH值低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即,氢离子浓度提高),印版被腐蚀,其可使用寿命由此缩短,相反,在pH值高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即,氢离子浓度降低),印刷区域的疏离能力降低,或导致可能产生印版上印刷中的污染(印刷污染)的墨乳化发生的风险。通常,为了使印刷质量稳定,蚀刻剂的浓度通过所指示的pH值来控制。
另外,要求润湿溶液在印版的非印刷区域上扩散为薄膜。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向润湿溶液中添加诸如乙醇类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异丙醇、酒精等,使得润湿溶液均匀地扩散在印版的非印刷区域上。可以使用诸如乙二醇的其它表面活性剂替代乙醇类。
然而,即使润湿溶液蚀刻剂的浓度以所指出的pH值控制,在某些情况下,印刷污染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由经验已知,润湿溶液的温度控制或管理对于稳定印刷质量十分重要。即,在润湿溶液的温度极大改变的情况下,润湿溶液对于非印刷区域的涂覆或粘着也极大地改变,墨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导致了不稳定的印刷质量。例如,在夏季,润湿溶液的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保留在非印刷区域的润湿溶液的量变得不均匀,其易于导致印刷污染的发生。通过控制润湿溶液的温度,润湿溶液可以完全扩散在印版的非印刷区域上,因此,可以改善印刷质量。另外,期望将润湿溶液的温度保持在9至15℃的范围内。
在传统技术中,为了管理润湿溶液的pH值和温度,已经采用了润湿溶液自动调整设备。这种润湿溶液自动调整设备通过响应来自设置在润湿溶液调整罐中的pH值探测器的信号而向润湿溶液调整罐中的润湿溶液添加蚀刻剂或水来执行润湿溶液的pH调整,并且还通过响应来自温度测量装置的信号而操作致冷器或加热器来执行润湿溶液温度调整(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No.SHO 60-3994所公开)。
另外,用于控制或管理弱酸性润湿溶液的pH值和温度保持恒定的传统润湿溶液调整方法和设备可包括以下缺点。
(1)由于要控制润湿溶液的温度,所以要常年驱动致冷器和加热器,这引起功耗增加。
(2)由于用于致冷器或加热器的电源,即热源,设置在印刷机附近,因此工作场所周围的环境条件变差,特别是在夏季。
(3)由于要控制润湿溶液的温度,必须在设置于胶版印刷机中的润湿溶液装置的储水部分(如润湿源)与温度控制单元之间循环润湿溶液,从而冷却或加热润湿溶液,为此,必须总是驱动循环泵。
(4)由于润湿溶液与墨辊接触,润湿溶液受墨的污染,溶剂等总是在润湿源与温度控制单元之间循环,从而需要过滤器过滤受污染的润湿溶液。
(5)由于露水易于形成在润湿溶液供给通道,特别是在夏季,在该处润湿溶液的温度与印刷室的室温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通过使用隔离部件阻断印刷机与温度控制单元之间的循环水通道或管、润湿源等。另外,在没进行隔离或隔离部件剥落的情况下,露水可以滴落在印刷纸上,并阻碍了墨的转移,破坏印刷质量,由此导致不便。
(6)润湿溶液调整设备本身比较昂贵,且考虑到致冷器和加热器的能力通常必须为印刷机设置一个润湿溶液调整设备,这引起了印刷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增加,由此带来问题。
(7)由于受污染的润湿溶液要循环,必须更换过滤器或周期性地清洁润湿溶液罐,其检测或维护很麻烦,由此带来不便。
为了避免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介绍本发明。另外,为了方便对于理解本发明的理解,尽管在附图上使用的附图标记加有括号,但本发明不由此而限于附图中所介绍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发明人构想是用常温润湿溶液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临的问题或缺陷,并通过使用实际设备等利用室温下的润湿溶液反复试验,通过这些试验,发现以下事实。
(1)如图3可见,在润湿溶液的温度超出18℃或左右时,润湿溶液的黏度受损,保持在印版表面上的润湿溶液的量变得不均匀,其将导致润湿溶液在板面上的量局部积存,由此导致其上的污染。这种不期望的情况通过事前增大润湿溶液的黏度来解决,即使在例如40℃的润湿溶液的温度,从而保持黏度为达到16℃润湿溶液的温度处的值。另外,尽管为增大润湿溶液黏度添加蚀刻剂(蚀刻溶液)可以导致pH值的过分增大,但这种情况将通过利用添加不或较少对pH值产生影响的添加剂来增加其黏度而解决。否则,此情况可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或黏度增加剂来解决。黏度增加剂可以包含在蚀刻剂内,但其可以与蚀刻剂相独立地添加,从而增加黏度。即,印刷质量明显与润湿溶液本身的黏度相关甚于其温度,因此,变得可以通过测量润湿溶液的黏度并随后添加诸如乙二醇的添加剂的黏度增加剂从而保持润湿溶液的黏度为预定值,而在板面上保持溶液膜厚度一定,即使润湿溶液的温度有变化。
(2)考虑pH值,因为化学反应根据温度的增加而激活,酸度在碱性一侧弱化,由此pH值增大。然而,此情况将通过适当地添加水或蚀刻剂而解决。
本发明在考虑上述知识和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在常温下检测润湿溶液的黏度,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添加至少水和表面活性剂从而获得目标黏度值的润湿溶液,以及在常温下将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常温下检测润湿溶液的黏度,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添加至少水、表面活性剂或黏度增加剂31从而获得目标黏度值的润湿溶液,以及在常温下将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常温下检测润湿溶液13的黏度,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13添加至少水、蚀刻剂(蚀刻溶液)18和黏度增加剂从而获得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以及在常温下将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13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在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中,润湿溶液13通过单向方式以与其消耗量相对应的量额外地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包括用于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35、用于向混合罐中的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和表面活性剂从而获得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36、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包括用于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35、用于向混合罐中的润湿溶液13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31从而获得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32,36、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包括用于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13pH值的pH浓度测量单元29、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35、用于向混合罐中的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蚀刻剂和黏度增加剂31从而获得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36、26、32、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13的供给单元44。
在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中,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13的供给单元设置有连接混合罐14至润湿源5的单向导管44、用于检测润湿源中润湿溶液水位的水位计45、以及用于响应来自水位计45的信号通过打开单向导管44额外地向润湿源5供给润湿溶液的阀46。
附图说明
图1为胶版印刷机的一个单元的示意侧视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1的润湿溶液供给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3示出了表示润湿溶液的黏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2的润湿溶液供给装置的系统框图;以及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3的润湿溶液供给装置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介绍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胶版印刷机(或印刷机)设置有润湿溶液转移装置2、墨转移装置3、以及胶印滚筒4,它们沿其旋转方向作为辊排列在印版滚筒1周围。单元的数量及其排列显然根据印刷机的类型而不同。
润湿溶液转移装置2设置有存储润湿溶液的水(溶液)舟5、与润湿源5中的润湿溶液相接触的润版辊6、缠绕在印版滚筒1周围的印版(未示出)、与印版的板面相接触的润湿成形辊(dampening form roller)7、以及排列在辊6与7之间的单个或多个中间辊8。随着润版辊6的旋转,润湿溶液从润湿源1中取出,经中间辊8转移到润湿成形辊7,并随后经润湿成形辊7转移到印版滚筒1的表面。在该操作期间,润湿源1中的溶液经润版辊6、中间辊8和润湿成形辊7作为薄膜粘着在印版滚筒1的表面。
墨转移装置3设置有与墨源12相接触的给墨辊9、与印版滚筒1的表面相接触的成形辊10、以及多个排列在给墨辊9与成形辊10之间的配墨辊11。墨源12中的墨通过给墨辊9的旋转而汲出,墨随后在由中间配墨辊11混合的同时转移到成形辊10,且墨从成形辊10转移到印版滚筒1的表面。在该墨转移装置3中,图1中以单圆示出的辊是表面覆盖有橡胶的橡胶辊,而图1中以双圆示出的辊是表面覆盖有金属的金属辊。墨源12中的墨经给墨辊9、中间配墨辊11和成形辊10作为薄膜粘着在印版滚筒1的表面上。另外,在此过程中,由于润湿溶液已经施用于印版滚筒1表面的亲水非印刷区域,墨作为薄膜粘着在亲脂印刷区域。
橡胶片缠绕在胶印滚筒4外表面的周围,粘着在印版滚筒1的板面的印刷区域上的墨转移并粘着在此橡胶片的表面。对于此胶印滚筒4,压印滚筒(未示出)或另一胶印滚筒与之接触,且胶印滚筒4上的墨通过胶印滚筒4和压印滚筒转移到印刷纸上,即纸幅,由此进行印刷操作。
润湿溶液通过将在下面介绍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供给润湿溶液转移装置2。
如前所述,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利用以下事实,即通过在润湿溶液中添加水或黏度增加剂从而使润湿溶液的黏度达到预定值可以保持板面上的水膜厚度不变,即使是溶液温度改变,且由此可以通过向润湿溶液适当地添加水或蚀刻剂来解决有关润湿溶液pH值的问题。因此,在此方法中,检测常温下润湿溶液的黏度,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添加至少水、蚀刻剂和黏度增加剂,使得润湿溶液的pH值和黏度分别达到预定的目标值,随后,目标pH值和黏度的润湿溶液在常温下供给胶版印刷机。
另外,在此润湿溶液供给方法中,期望润湿溶液以单向供给方式以与其消耗量相对应的量额外供给在胶版印刷机中,而不在其中循环润湿溶液。
此处所述的润湿溶液通过利用例如30至50倍常温水稀释蚀刻剂(或蚀刻溶液)制备,期望用来保持印刷质量的pH值为例如4.5至6.5,其可以根据印刷纸张、印刷区域、墨、印版滚筒等的类型而不同。另外,期望的黏度为1.3泊左右。
蚀刻剂根据印版的种类而具有不同的成份,例如,包括诸如磷酸、铬酸、或鞣酸的弱酸、该些酸的盐、诸如阿拉伯胶的胶态物质、或诸如乙二醇的表面活性剂。
作为黏度增加剂,选择与pH值的增加无关的材料,即基本不或较少影响pH值改变的,且例如可以使用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乙二醇。
作为用于稀释蚀刻剂等的水,在本实施例中将采用常温的自来水。尽管可能引起包含在自来水中的钙成份积存在润湿溶液转移辊或给墨辊的橡胶表面上,使辊的功能可能受到损害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缺陷,可以根据情况要求为自来水管提供已知的脱矿质器。
如上所述,由于润湿溶液的黏度达到适于印刷的目标黏度值,润湿溶液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至胶版印刷机而无需加热或冷却。例如,在环境温度提高且润湿溶液的黏度由此减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向润湿溶液中添加蚀刻剂来提高其黏度。然而,相应于该添加,润湿溶液的pH值可以降低至酸性一侧,疏离能力(desensitisation)过分增加,将产生墨无法粘着在印刷区域部分的现象。考虑这种情况,在本发明中,与蚀刻剂的添加相独立地添加对于pH值的提高无影响的黏度增加剂,从而由此增加润湿溶液的黏度,如图3所示。图3中,由于,如3.5%稀释度时的曲线所示,润湿溶液在温度30℃提供1.3的黏度值,润湿溶液可以均匀地扩散在印版或滚筒的非印刷区域上,在印刷中其上不会发生任何污染。然而,在pH值响应大气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时,可以通过向润湿溶液中添加水或蚀刻剂将pH值保持于预定值。
具有上述特征的胶版印刷机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将通过使用图2所示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来执行。
如图2所示,润湿溶液供给设备包括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13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pH值的pH浓度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用于向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蚀刻剂和黏度增加剂从而获得目标pH值和黏度的添加单元、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pH值和黏度的润湿溶液13的润湿溶液供给单元。
混合罐14是用于以水稀释并混合蚀刻剂的容器,期望通过稀释高浓度的蚀刻剂成为低浓度的蚀刻剂来制备蚀刻剂,随后将其供给混合罐14。
蚀刻剂的主溶液罐15和蚀刻剂的次溶液罐16排列在混合罐14的上游侧。在主溶液罐15中,存储着高浓度蚀刻剂17,另一方面,在次溶液罐16中,存储着低浓度蚀刻剂18。主溶液罐15中的高浓度蚀刻剂17经从主溶液罐15延伸至次溶液罐16的输运管或导管19供给至次溶液罐16。为该导管19设置泵19、流量计21和电磁阀22。自来水管23连接至次溶液罐16,为此自来水管23设置流量计24和电磁阀25。导管26从次溶液罐16延伸至混合罐14作为蚀刻剂添加部件,从而供给低浓度蚀刻剂18,并为该导管26设置流量计27和电磁阀28。还为混合罐14设置pH浓度计29作为pH浓度测量单元,用来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的pH值。
主溶液罐15例如具有大于200升(litters)的容量,浓度高于商售的传统蚀刻剂的高浓度蚀刻剂17存储在此主溶液罐15中,且通过泵20的工作将定量(例如10升)的蚀刻剂17供给至次溶液罐16。另一方面,在次溶液罐16中,例如30升的定量的自来水添加至主蚀刻溶液17中,从而制备例如25%浓度的次蚀刻溶液18。另外,主蚀刻溶液17将通过自来水的供给压力自动搅动。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蚀刻剂是通过逐步稀释其浓度后供给至混合罐14,因此蚀刻剂的混合溶液可以在混合罐14中有效制备。
次溶液罐16中的蚀刻剂18通过打开电磁阀28经导管26顺序地供给至混合罐14,直到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由pH浓度计29指示为目标pH值。达到目标pH值后,电磁阀28关闭并切断蚀刻剂流。
在混合罐14的上游侧设置黏度增加剂罐30。导管32作为黏度增加剂供给部件从黏度增加剂罐30向下朝向混合罐14延伸,并为该导管32设置流量计33和电磁阀34。电阻值浓度计35设置在混合罐14中,作为黏度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常温润湿溶液的黏度。由于考虑润湿溶液13的浓度和黏度是相关的,通过电阻值浓度计13测量的浓度在此实施例中用作黏度。黏度增加剂罐30中的黏度增加剂31通过打开电磁阀34供给至混合罐14,在通过电阻值浓度计35检测到目标黏度后,电磁阀34关闭并切断黏度增加剂的添加。
导管36还连接至混合罐14作为自来水添加部件,为该导管36设置流量计37和电磁阀38。通过观察流量计37而打开或关闭电磁阀38,自来水以预定的量在常温下流入混合罐14中。自来水流入混合罐14中的量通过为混合罐14设置的水位计39检测。
用于常温下存储在混合罐14中制备的润湿溶液13的水分配罐或仅仅是分配罐40排列在混合罐14的下游侧。混合罐14和水分配罐40经导管41连通,导管41设置有电磁阀42。在电磁阀42打开时,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以预定量流出。流入分配罐40中的润湿溶液13的量通过水位计43检测,在检测到达到预定水平后,电磁阀42关闭并随后切断润湿溶液13的流入。
在所述实施例中,设置了两套胶印滚筒对滚式(blanket-to-blanket)四色胶版印刷机,如图2所示,水分配罐中的润湿溶液13经预定的供给单元等供给至各个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输运装置2。显然可以将润湿溶液13直接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这些供给单元包括连接设置在混合罐14下游侧的分配罐40至润湿溶液转移装置2的润湿源5的单向导管44,用于检测润湿源5中的润湿溶液13的水位的水位探测器45,以及起到响应来自水位计45指示润湿溶液13水位降低的信号而打开单向导管44的作用的电磁阀46,由此供给润湿溶液13至各个润湿源5。
单向导管44设置有从水分配罐40延伸至各个印刷机的主导管44a、连接至这些主导管44a并用于存储经由主导管44a供给的润湿溶液13的缓冲罐47、以及从缓冲罐47分别延伸至润湿源5的支路导管44b。
主导管44a从水分配罐40延伸至各个缓冲罐47,从而供给由设置在分配罐40一侧的泵48泵送上的润湿溶液。主导管44a为各个缓冲罐47设置有电磁阀49,在为各个缓冲罐47设置的水位计50探测到预定水位时,电磁阀49关闭从而切断润湿溶液流。缓冲罐47设置在印刷机一侧比润湿源5的位置更高水平处,因此,润湿溶液可以根据虹吸原理从缓冲罐47供给至润湿源5。
另外,为连接至主导管44a前端的支路导管44b设置电磁阀46,响应来自用于各个润湿源5的水位计45的信号,这些电磁阀46打开或关闭由此向润湿源5供给润湿溶液13。即,与印刷机消耗的量相对应的量的润湿溶液13分别从缓冲罐47供给至润湿源5。另外,由于润湿溶液13在常温供给至支路导管44b,因此不存在在供给期间润湿溶结露的风险,使得可以无需对主导管44a和支路导管44b进行任何热隔离。
接着,将在下面介绍上述结构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的功能或操作。
如图2所示,主溶液罐15中的蚀刻剂17与自来水一同供给至次溶液罐16,并在其中混合由此制备低浓度蚀刻剂18。由此制备的低浓度蚀刻剂18通过响应来自流量计21和24的信号而控制的电磁阀22和25的开/关操作在常温下调整。
低浓度蚀刻剂18在常温下供给至混合罐14,在混合罐14中蚀刻剂18与自来水和黏度增加剂31混合由此制备润湿溶液13。在此操作中,通过水位计39、pH浓度计29、电阻值浓度计35和各种电磁阀28、34和38的操作,可以调整和制备黏度和pH值适于印刷操作的润湿溶液13,而不考虑环境温度等的改变。具体而言,预定的定量自来水首先供给至混合罐14中,随后根据正常环境温度中的水温从黏度增加剂罐30中向其添加黏度增加剂31(即,在高水温时添加较大量的黏度增加剂,在低水温时添加较小量的黏度增加剂)。即,添加黏度增加剂31直到由电阻浓度计35探测到的黏度达到适于在那时的水温下印刷操作的黏度。另外,蚀刻剂18从次溶液罐16滴入混合罐14中,直到pH值达到适于印刷操作的值,随后与黏度增加剂31和作为稀释溶液的自来水在混合罐14中混合。即,添加蚀刻剂18直到由pH浓度计29探测的pH值达到适于在该水温下印刷操作的pH值。
调整具有目标黏度和pH值的润湿溶液13从混合罐14输运至分配罐40。在此操作中,在分配罐40充满润湿溶液时,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则保留在其中。由此,可以防止在稳定黏度和pH值前润湿溶液13分配到印刷机,因此,可以向印刷机分配持续稳定的润湿溶液。
分配罐40中的润湿溶液13经缓冲罐47和主导管44a供给至印刷机,其后,经连接至各个主导管44a的支路导管44b供给至印刷机各个润湿溶液输运装置2的水舟5。
如图1所示,在驱动印刷机时,润湿辊6在各个润湿源5中旋转,从而将润湿溶液从润湿源5中汲出,润湿溶液通过中间辊8输运至润湿成形辊7,随后从润湿成形辊7输运到印版滚筒1。由此,如上所述,润湿溶液13以薄膜的形式经中间辊8和润湿成形辊7的旋转粘着在印版滚筒1上。
另一方面,源辊9旋转从而将墨从墨源12中汲出,墨由中间配墨辊11混合并通过成形辊10输运至印版滚筒1的表面。由此,墨通过源辊9、配墨辊11和成形辊10的旋转以薄膜的形式粘着在印版滚筒1的表面上。
胶印滚筒4与印版滚筒1相接触,压印滚筒或另一胶印滚筒(未示出)按照从印版滚筒1转移到胶印滚筒4的墨随后经胶印滚筒4与压印滚筒之间的间隙转移到印刷纸张(即纸幅)的方式与此胶印滚筒4相接触,由此对印刷纸张进行印刷。
根据印刷操作过程,消耗了润湿源5中的润湿溶液,在水位计45探测到舟5中的润湿溶液13的水位下降时,为支路导管46设置的电磁阀46打开,由此补偿润湿源5中的润湿溶液13。另外,在缓冲罐47中的水位下降时,泵48响应来自水位计50的信号而操作,从而从分配罐40向各个缓冲罐47分别供给润湿溶液13。
[第二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此第二实施例2的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包括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13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用于向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和表面活性剂以获得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13的润湿溶液供给单元。
表面活性剂罐51设置在混合罐14的上游侧。作为表面活性剂52添加部件的导管53从表面活性剂罐51朝向混合罐14悬挂,为导管53设置流量计54和电磁阀55。作为黏度测量部件用于在常温下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电阻值浓度计55设置在其中。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认为润湿溶液的浓度和其黏度相关,由电阻值浓度计35测量的浓度用作黏度。在导管53的电磁阀55打开时,表面活性剂罐51中的表面活性剂52流入混合罐14中,在电阻值浓度计35检测到目标黏度时,电磁阀34关闭由此切断表面活性剂52的添加。
根据上述方式,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的黏度由电阻值浓度计35测量,并添加水或表面活性剂。因此,由于润湿溶液13的黏度达到适合印刷操作的目标黏度,润湿溶液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至印刷机,而无需加热或冷却,由此执行适合的印刷操作。
[第三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此第三实施例3的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包括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13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用于向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表面活性剂52和黏度增加剂31从而获得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13的润湿溶液供给单元。
表面活性剂罐51和黏度增加罐30设置在混合罐14的上游侧。作为表面活性剂52添加部件的导管53从表面活性剂罐51朝向混合罐14悬挂,为该导管53设置流量计54和电磁阀55。另外,作为黏度增加剂31添加部件的导管从黏度增加剂罐30朝向混合罐14悬挂,并为该导管32设置流量计33和电磁阀34。
作为黏度测量部件用来在常温下测量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电阻值浓度计35设置在混合罐14中。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认为润湿溶液的浓度与其黏度相关,利用通过电阻值浓度计35测量的浓度作为黏度。在导管53的电磁阀55打开时,表面活性剂罐51中的表面活性剂52流入混合罐14中,在导管32的电磁阀34打开时,黏度增加剂罐30中的黏度增加剂31流入混合罐14中。在电阻值浓度计35检测到目标黏度时,电磁阀55和34关闭由此切断表面活性剂52和黏度增加剂31的添加。
根据上述方式,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的黏度通过电阻值浓度计35测量,并选择性地添加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因此,由于润湿溶液13的黏度达到适于印刷操作的目标黏度,润湿溶液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至印刷机,而无需加热或冷却,由此执行适合的印刷操作。
如上所述,在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胶版印刷机润湿溶液供给方法中,检测常温下润湿溶液的黏度,向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和表面活性剂,由此获得目标黏度,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在常温下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根据该方法,由于通过向润湿溶液13添加水或表面活性剂使润湿溶液13的黏度达到适于印刷操作的目标值,可以在常温下供给润湿溶液而无需加热或冷却。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中,检测常温下润湿溶液的黏度,向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由此获得目标黏度,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在常温下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根据该方法,由于润湿溶液13的黏度通过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13添加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达到适于印刷操作的目标值,其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而无需加热或冷却。
再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中,检测常温下润湿溶液的pH值和黏度,向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蚀刻剂18和黏度增加剂31,由此获得目标pH值和黏度,并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目标pH值和黏度的润湿溶液。
根据该方法,由于润湿溶液13的黏度通过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13添加水和黏度增加剂31达到适合印刷操作的目标值,其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而无需加热或冷却。另外,由于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的pH值改变可以通过添加水或蚀刻剂18来解决。因此,无需设置任何加热单元或冷却单元,并且也无需执行隔热处理来防止结露,从而节省了能源、节省了空间,并且可以实现印刷机周围环境的改善。
另外,在本发明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中,润湿溶液可以以对应于消耗量的量经单向供给装置供给。
根据此方式,润湿溶液经单向装置供给至印刷机且不循环,使得可以消除设置循环泵或过滤用过滤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包括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部件35、用于向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选择性地添加水和表面活性剂从而获得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添加部件36、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根据此设备,由于润湿溶液13的黏度可以通过利用黏度测量部件35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并利用添加部件36选择性地添加水和表面活性剂而达到适合印刷操作的目标值,润湿溶液13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而无需加热或冷却。
另外,本发明的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包括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部件35、用于向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选择性地添加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31从而获得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添加部件32、36、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根据此设备,由于润湿溶液13的黏度可以通过利用黏度测量部件35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并利用添加部件36选择性地添加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31而达到适合印刷操作的目标值,润湿溶液13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而无需加热或冷却。
再另外,本发明的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包括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14、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pH值的pH浓度测量部件29、用于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的黏度测量部件35、用于向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选择性地添加水、蚀刻剂18和黏度增加剂31从而获得目标pH值和黏度的润湿溶液的添加单元36、26、32、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pH值和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根据此设备,由于润湿溶液13的黏度可以通过利用黏度测量部件35测量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黏度并利用添加部件32或36选择性地添加水和黏度增加剂31而达到适合印刷操作的目标值,润湿溶液13可以在常温下供给而无需加热或冷却。另外,由于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的pH值改变可以通过以pH值浓度测量部件29检测pH值的改变并利用添加部件36或26向混合罐14中的润湿溶液13添加水或蚀刻剂18来解决。因此,无需设置任何加热单元或冷却单元,并且也无需执行隔热处理来防止结露,使得节省了能源、节省了空间,并且可以实现印刷机周围环境的改善。
另外,在本发明的润湿溶液供给设备中,用于供给润湿溶液13至胶版印刷机的供给部件可以设置有连接混合罐14至润湿源5的单向导管44,用于检测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水位的水位计45和用于在单向导管44打开的状态下补偿润湿溶液13到润湿源5中的阀46。
根据此设置,润湿溶液在利用水位计45检测混合罐14中润湿溶液13的水位的同时在阀46的控制下从单向导管44额外地供给到润湿源5中,使得润湿溶液13不再循环,且由此消除了设置循环泵或过滤用过滤器。

Claims (8)

1.一种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常温下检测润湿溶液的黏度,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添加至少水和表面活性剂从而获得目标黏度值的润湿溶液,以及在常温下将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2.一种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常温下检测润湿溶液的黏度,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添加至少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从而获得目标黏度值的润湿溶液,以及在常温下将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3.一种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常温下检测润湿溶液的黏度,选择性地向润湿溶液添加至少水、蚀刻剂和黏度增加剂从而获得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以及在常温下将具有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为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方法,其中润湿溶液通过单向方式以与其消耗量相对应的量额外地供给至胶版印刷机。
5.一种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包括用于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用于向混合罐中的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和表面活性剂从而获得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6.一种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包括用于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用于向混合罐中的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表面活性剂和黏度增加剂从而获得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7.一种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包括用于在常温下调整润湿溶液的混合罐、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pH值的pH浓度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混合罐中润湿溶液的黏度的黏度测量单元、用于向混合罐中的润湿溶液选择性地添加至少水、蚀刻剂和黏度增加剂从而获得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添加单元、以及用于在常温下向胶版印刷机供给具有目标pH值和目标黏度的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设备,其中用于向胶版印刷机供给润湿溶液的供给单元设置有连接混合罐至润湿源的单向导管、用于检测润湿源中润湿溶液水位的水位计、以及用于通过响应来自水位计的信号而打开单向导管额外地向润湿源供给润湿溶液的阀。
CNB2003801021575A 2002-12-26 2003-12-25 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0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7104/2002 2002-12-26
JP2002377104 2002-12-26
JP149186/2003 2003-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8402A CN1708402A (zh) 2005-12-14
CN1328044C true CN1328044C (zh) 2007-07-25

Family

ID=3558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215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044C (zh) 2002-12-26 2003-12-25 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2804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1949B2 (en) * 2012-02-06 2015-05-0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Dampening fluid recovery in a variable data lithography system
CN103909725B (zh) * 2014-04-18 2017-07-18 徐崇友 润版液集中净化系统
CN103950311B (zh) * 2014-04-29 2016-04-06 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诚信精细化工厂 一种免酒精润版液中的醇替代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6474A (en) * 1976-10-15 1979-03-27 Nikkei Shoji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ampening water for use in printing machines
JPS54114302A (en) * 1978-02-24 1979-09-0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Wetting aqueous composite material for flat plate printing
US4527311A (en) * 1983-03-28 1985-07-09 Yoshihiro Aoki Magnetic retaining device for a belt
US5163999A (en) * 1989-05-09 1992-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ampening solution composi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JP2691403B2 (ja) * 1987-08-06 1997-12-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用湿し水組成物
JP3116571B2 (ja) * 1992-03-19 2000-12-11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用湿し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6474A (en) * 1976-10-15 1979-03-27 Nikkei Shoji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ampening water for use in printing machines
JPS54114302A (en) * 1978-02-24 1979-09-0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Wetting aqueous composite material for flat plate printing
US4527311A (en) * 1983-03-28 1985-07-09 Yoshihiro Aoki Magnetic retaining device for a belt
JP2691403B2 (ja) * 1987-08-06 1997-12-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用湿し水組成物
US5163999A (en) * 1989-05-09 1992-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ampening solution composi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JP3116571B2 (ja) * 1992-03-19 2000-12-11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用湿し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8402A (zh) 2005-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2324B2 (en) Systems for tempering components of a printing machine
US414647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ampening water for use in printing machines
JPH0744474U (ja) オフセットリトグラフ印刷機のキーを備えていないインキ着け装置
EP0071108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ink and dampering fluid to a printing plate
US5088402A (en) Pressurized printing fluid input system for keyless lithographic printing
US101243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tering a coating liquid in a processing machine
CN1328044C (zh) 胶版印刷机的润湿溶液供给方法和设备
RU222880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режима покрывных сред
GB2412086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dampening water in offset printing press
EP0445812B1 (en) Offset printing apparatus
AU632956B2 (en) Keyless printing system for keyless lithographic printing
US4461208A (en) Wetting device and method in offset printing
US7153045B2 (en)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xing replenishment for plate precursor developers
US201301804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of fountain solution of a printing press
JP3246116U (ja) 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US5435243A (en) We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ffset printing machines
DE102005058768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maschine
DeJidas Alcohol-free printing
JPH0976452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湿し水供給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湿し水供給装置
CN214056840U (zh) 一种润版液调配系统
CN113103734A (zh) 一种避免胶印机润湿液污染的方法
US2009028300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Inking Groups and Dampening Solution of an Offset Printing Press
JP3054485B2 (ja) 保護ガム液塗布処理装置
DE102004017054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feuchtung des Plattenzylinders, insbesondere bei alkoholarmen oder alkoholfreiem Druck
EP0346573A2 (en) Inked dampener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