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5574A - 使用先验知识进行编解码器模式解码 - Google Patents

使用先验知识进行编解码器模式解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5574A
CN1325574A CN99812835A CN99812835A CN1325574A CN 1325574 A CN1325574 A CN 1325574A CN 99812835 A CN99812835 A CN 99812835A CN 99812835 A CN99812835 A CN 99812835A CN 1325574 A CN1325574 A CN 1325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likelihood
pattern
k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12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98C (zh
Inventor
S·布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325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5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6Code rate detection or code typ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持多信源编码/多信道编码方案的通信系统。模式指示符可与净荷数据一起传送以通知接收机当前所使用的特定方案。可使用较弱的信道编码对所述模式指示符进行编码以使附加开销传输最小。要提高成功地对模式指示符进行解码的似然性,可计算并组合不同值的似然参数来标识最可能的模式,其中所述模式指示符含有对于成功地对净荷数据进行解码极为重要的信息。根据模式信息的可能值的模型(例如马尔可夫模型)可计算的参数包括在似然(软件)参数中。

Description

使用先验知识进行编解码器模式解码
发明背景
一般地说,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系统领域内处理的模式,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支持多语音/前向纠错编码方案的数字通信系统中确定编码模式。
商用通信系统的发展,具体地说,蜂窝无线电话系统的爆炸性发展迫使系统设计者们去探求超出用户容限阈值而不降低通信质量来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实现这些目的的一种技术涉及到系统的改变,即从使用模拟调制把数据发送到载波上的系统改为使用数字调制把数据发送到载波上的系统。
在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中,标准空中接口指定大部分的系统参数,包括语音编码类型,突发格式,通信协议等。例如,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指定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标准,所述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使用时分多址(TDMA)利用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方案以271千符号/秒的符号速率通过射频(RF)物理信道或链路传送控制、话音及数据信息。在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已公布了许多暂定标准,诸如IS-54及IS-136,所述暂定标准定义了数字高级移动电话业务(D-AMPS)的不同版本,以及一种使用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调制方案通过RF链路传送数据的TDMA系统。
TDMA系统把可用频率再分为一个或多个RF信道。所述RF信道又被划分为许多对应于TDMA帧内时隙的物理信道。指定了调制与编码的一个或几个物理信道构成逻辑信道。在这些系统中,移动台通过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RF信道上传输与接收数字信息突发与许多分散基站通信。
当今使用的移动台数量的增长使得在蜂窝电信系统中需要更多的话音与数据信道。因此,基站的分布变得更密集,在邻近的或分布密集的小区内以相同频率操作的移动台之间的干扰也增加了。事实上,现在一些系统采用码分多址(CDMA),使用一种扩频调制的形式,其中,信号有意地共享相同的时间与频率。虽然数字技术从一个给定的频谱中提供更大量的有用信道,但是仍需要把干扰控制在允许的电平上,或更具体地说,仍需要检测与控制载波信号强度与干扰之比(即载干(C/I)比)。
对提供不同通信业务日益重要的另一个因素是在特定连接上传输数据的想要的/所需的用户比特率。例如,对于话音与/或数据业务,用户比特率对应于话音质量与/或数据通过量,较高的用户比特率产生更好的话音质量与/或更大的数据通过量。总的用户比特率是由语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与资源配置技术的所选组合确定的,例如,对于TDMA系统,后一技术可能涉及每个连接可分配的时隙数,对于DCMA系统,后一参数可能涉及每个连接可分配的码数。
语音编码(或更一般地说“信源编码”)技术可用来把输入信息压缩成一种格式,所述格式使用允许的带宽量,但是从所述格式可再现可懂的输出信号。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语音编码算法,例如,残留激励线性预测(RELP)规则脉冲激励(RPE)等,所述语音编码算法的详情与本发明无特别的关联。关于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以下事实:不同的语音编码器有不同的输出比特率,而且,正如人们所期望的,与输出比特率较低的语音编码器相比较,输出比特率较高的语音编码器能提供用户更加接受的重放话音质量。举例来说,更传统的基于有线的电话系统使用以64千比特/秒的比特率操作的脉冲编码调制(PCM)语音编码,而GSM系统采用以13千比特/秒的比特率操作的RPE语音编码方案。
除了语音编码以外,数字通信系统还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来处理错误地接收到的信息。一般地说,这些技术包括那些帮助接收机纠正错误地接收到的信息的技术,例如,前向纠错(FEC)技术,以及那些能够使错误地接收到的信息重新传输到所述接收机上的技术,例如,自动重传请求(ARQ)技术。FEC技术包括,例如,在调制前对数据进行的卷积或分组编码(总体来说在此处指“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涉及利用一定数量的码比特来表示一定数量的数据比特。因此,例如,通常是用码率来表示卷积码,例如1/2与1/3,其中,对于给定的信道比特率,较低的码率提供较好的错误保护但较低的用户比特率。
通常,对于任何给定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或至少对于由一个无线通信系统所建立的连接的持续时间,每一种影响用户比特率的技术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每个系统建立用一种类型的语音编码、一种类型的信道编码、一种类型的调制与一种资源配置操作的连接。新近,不管大量可能随时间而迅速改变的参数,例如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无线电传播特性、系统的加载、用户的比特率要求等,然而这些技术的动态适配已成为使系统性能最优化的一种通用方法。
例如,已动态地分配不同的调制以选择性地利用单个调制方案的强度并且提供更高用户比特率与/或增强的抗噪声与抗干扰。在美国专利第5577087号中有一个采用多重调制方案的通信系统的例子。其中,说明了在16QAM(正交振幅调制)与QPSK(四相移相键控)之间交换的技术。根据质量测量决定在调制类型之间进行交换,然而,所述系统采用恒定用户比特率,这意味着调制方案的改变也要求信道比特率改变,例如用来支持一个传输信道的时隙数的改变。
可以想象可选择性地既在无线电通信系统支持的不同连接之间又在单个连接的连续操作时间期内采用所述处理技术的许多不同组合。然而,为了在接收到信息后对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接收机必须知道发射机使用的处理类型。一般地,有两种技术通知接收机与无线电信号相关的处理技术:(1)显式信息,即,带有指示处理类型的模式值的发送信息内的一个消息字段,和(2)隐含信息,有时指“盲”解码,由此接收机通过分析接收的信号确定发射机进行的处理。在按照电信工业协会/电子工业协会暂定标准95号(TIA/EIA IS-95)标准操作的CDMA系统中采用后一技术。有时认为显式信息更佳,因为显式信息减少了接收机的处理时延,但以需要发射机除用户数据外还包含额外开销比特为代价。
本发明特别感兴趣的是反映发射机的当前采用的语音编码/信道编码组合的模式指示符。例如,当信道条件良好时,发射机可采用提供高信源编码比特率与较低程度错误保护的语音编码/信道编码模式。换句话说,当信道条件恶劣时,则可采用提供较高程度错误保护与低比特率语音编码技术的编码模式。根据信道条件的变化,系统可迅速地在所述不同编码模式间改变。
如上所述,可把模式指示符传输到接收机(不论是基站还是移动台的接收机),以便接收机可采用适当的信道解码/语音解码技术。通常,所述模式指示符可包括少许(例如2个)与数据字段一起传送的比特。因此,要知道对接收机来说能精确地对编码模式指示符进行解码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否则的话,可能不可恢复全帧数据。所述对模式指示符精确接收的要求可引导设计者们用重信道编码来强保护模式指示符。
然而,重信道编码的使用意味着更高的冗余,即意味着要为模式指示符字段传输更多的比特。如前所述,这是不合要求的,因为应该使开销比特最小而不是增加。因此,要求提供用于增加诸如编码模式指示符的模式指示符被正确解码的似然性同时使与净荷数据一起传输的开销比特数最小的技术与系统。
发明概要
根据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传送信息的方法与系统的这些和其它缺点与局限性,其中,使用相对弱的信道编码(例如,卷积编码或分组编码)来保护在空中接口上传输的模式信息。这样,使开销比特传输最小,因此,使给定资源分配的用户数据通过量最大。所述模式信息可包括,例如,通知接收机当前用来对净荷数据进行编码的语音编码/信道编码的组合的模式指示符,通知发射机接收机要求的用于随后传输信息块或帧与/或信道测量信息的特定编解码器模式的模式请求,所述请求作为发射机提供的特定编解码模式的隐含请求。
为补偿用来保护模式信息的相对弱的信道编码,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提供许多已组合的预计出或计算出的似然参数以使正确地确定模式信息值的概率最大,来提高对模式信息的精确解码。例如,第一似然参数可得自于作为模式信息字段解码的一部分,例如,在维特比解码过程中可获得的软信息。第二似然参数可得自于特别创立的以使用模式信息本身的先验知识的模型。可把所述两个似然参数组合以标识(最可能的)当前模式信息。
附图简介
在参考附图来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目的、特性与优点将一清二楚,附图中:
图1是有利地使用本发明的示例性GSM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2(a)说明在传统的GSM系统中使用的一种编解码器模式;
图2(b)说明传统的非均等差错保护编码的语音帧内比特的映射;
图3(a)是多重编解码器模式的方框图,其中各个编解码模式都可被选择用以处理要传输的数据以及对应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模式指示符;
图3(b)是生成多重编解码器模式的另一示例性技术的另一方框图;和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一个模式似然性处理器与一个模式信息模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详细介绍
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是在TDMA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提供的。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所述接入方法仅用来进行说明,而且本发明易适合于所有类型的接入方法,其中包括频分多址(FDMA)、TDMA、CDMA及它们的混合。
此外,在此引用结合的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文件ETS300573、ETS300 574与ETS300 578中说明了按照GSM通信系统的操作。因此,在此仅说明理解本发明所必需的GSM系统的操作。虽然,根据GSM系统中的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本发明可用于各种其它数字通信系统,诸如那些根据PDC或D-AMPS标准的系统及其改进系统。
参照图1,图1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通信系统10。所述系统10被设计为多层管理呼叫的分级网络。使用一组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频率,在系统10内操作的移动台12利用在所述频率上分配的时隙来进行呼叫。在较高的分级层,一组移动交换中心(MSC)14负责从发信方到目的地的呼叫路由选择。更详细地说,所述实体负责呼叫的建立,控制与终止。MSC14中的一个,称为网关的MSC处理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8或其他公共网与专用网的通信。
在较低的分级层,每一个MSC14都与一组基站控制器(BSC)16相连。按照GSM标准,BSC16与MSC14在称为A接口的标准接口下通信,所述接口是以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七号信令系统的移动应用部分为基础的。
还是在较低的分级层,每一个BSC16控制一组基站收发信台(BTS)20。每一个BTS20包括许多收发信机(TRXs)(未示出),所述收发信机使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RF信道来为特定的公共地理区域服务,诸如一个或多个通信小区21。BTS20主要为在BTS20的指定小区内向移动台12发送数据突发与从移动台12接收数据突发来提供RF链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许多BTS20被组合到一个无线基站(RBS)22内。例如,所述RBS22可根据RBS-2000产品系列进行配置,所述产品是由本发明的受让方Telefonaktiebolaget L M爱立信提供的。有关示例性移动台12与RBS 22执行的详情,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Magnus Frodigh等人的1997年8月29日申请的题为“使用具有不同符号速率的调制方案的链路的链路适配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921319,在此特意引用结合所述申请的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依照使用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可处理在BTS 20与移动台12之间传输的信息。所使用的短语“编解码器模式”在此处指的是信源编码(例如,语音编码)与信道编码的组合,虽然本发明也适合于其它类型的模式指示符的传输与接收,更通常地说,本发明适合于在空中接口上的其它信息的传输与接收。要更充分地理解可对指示符、请求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保护、传输并解码的示例性模式,参照图2(a)与2(b)中所示示例性GSM编解码器模式。
图2(a)说明处理使示例性输入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模拟/数字(A/D)转换器(未示出)的路径下行的传输信号的一部分。将160个抽样的块提交给按照众所周知的GSM规范(例如,GSM 06.53)操作的总输出比特率为13千比特/秒的RPE语音编码器30以产生两类输出比特,182个一类比特与78个二类比特。如图2(b)所示,一类比特又被划分为1a类比特与1b类比特,所述两类比特都输入到执行1/2率卷积编码的信道编码器32。这导致从信道编码器32输出378比特,包括与1a类比特相关的3个奇偶校验比特及与1b类比特相关的4个尾部比特。该复合处理可看作是单一编解码器模式的一个示例。
然而,申请者想象了提供许多不同编解码器模式的未来系统。例如,如图3(a)概念性所示,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语音编码器与两种不同的信道编码器在传输前可以以不同的组合对比特进行编码。第一语音编码器40可运作以处理数字抽样并且提供X千比特/秒的输出比特率,而第二语音编码器42可处理输入数字抽样以提供Y千比特/秒的输出比特率,其中X>Y。同样,两种不同的信道编码器44与46(本例中为卷积编码器,虽然一种或两种编码器可以是分组编码器)根据不同的1/A率与1/B率分别提供不同的错误保护程度,其中A>B。因此,可看到,通过使用模式控制处理器48与多路复用器50与52来选择路径,即,本例的语音编码器与信道编码器的组合,来处理净荷数据的特定块或帧,有四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可选。
当然,可使用许多其它技术在发射机内创立多重编解码器模式。参照图3(b)中的示例,其中在可选的传输信号处理路径内提供了许多信源(例如,语音)编码器60,62,64与66。每个编码器有不同的输出速率(X>Y>Z>A千比特/秒)而且与不同的信道编码器68,70,72与74中不同的一个相联。要在不同的可选路径之间提供统一的F千比特/秒的输出数据速率(对相似的资源分配/连接可能需要),可把信道编码器设计成使增加到信源编码数据流的冗余量对较低的比特率信源编码器来说较高而对较高的比特率信源编码器来说较低。象在先前的示例中那样,为任何给定数据块或帧选择的特定编解码器模式可被例如模式控制处理器78与多路复用器78所控制。
不管传输方使用的提供不同编解码器模式的技术,为了能正确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接收机需知道发射机使用的编解码器模式以处理任何给定的接收数据块或帧。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这可以通过从发射机向接收机传输模式指示符连同与其有关的数据块或帧或者在传输有关的数据块或帧之前传输模式指示符来实现。在图3(a)与3(b)的示例中,两比特模式指示符字段应足以通知接收机在传输之前用来处理数据的语音编码器与信道编码器的组合。换句话说,接收机可传输一个特定的编解码器模式请求给发射机或接收机可传输与下行链路信道(即BTS到移动台链路)相关的信号质量测量给发射机,发射机然后使用从接收机接收的上述信息来标识一种适当的编解码器模式。在所述三例的任一例中,通过空中接口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交换了某种类型的模式信息,所述短语用来包括所述三个具体示例中的每个示例以及其它类型的模式信息。
在任何情况下,由于模式信息也通过空中接口在BTS 20与移动台12之间通信,所以除数据外还应该保护模式信息,以避免出现信道错误。然而,由于每帧仅使用少许比特便可通过空中接口传送模式信息,所以有效率的(即,冗余减少)低时延的信源编码不可行。此外,增加重信道编码,即有大量的冗余,也不理想,因为增加了开销(即非净荷数据)传输而减少了用户有效比特率。还需要保持低编码时延以便可快速改变编解码器模式以引起传输信道情况的迅速改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模式信息是使用较弱(即,有小量冗余)信道编码进行信道编码的。在图3(a)中,采用1/C率卷积编码的信道编码器54为一示例。在图3(b)中,采用(8,2)分组编码的分组编码器67为一示例。更具体但仅仅是说明性的,模式指示符较弱信道编码的示例是1/3到1/2(或更大)率卷积编码与(4,2)到(8,2)分组编码(其中在每个示例中,圆括号内的第一个数字是总比特数,第二个数字是净比特数)。
为了在接收机正确地对使用较弱信道编码形式通过空中接口传送的模式信息进行解码,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也采用复合似然性或概率计算以帮助对模式信息正确地进行解码。例如在图中,接收机装置的天线100通过某个无线电信道接收无线电信号。在此信道上传输的信号(例如,数据/语音消息)可能例如由于衰落的原因而强失真,以致TDMA突发产生高度失真的语音帧。
在无线电接收机102中,在给定的射频(在GSM系统中865-935兆赫兹)以已知方式进行解调,以便获得基带解调信号。可测量输入无线电接收机102的无线电信号的信号强度等级而且在图4中以Sm表示。在解调器104,在中频(IF)范围内对基带解调信号进行解调,所述解调器也包括以已知方式对传输过程中输入信号所受到的多径传播进行补偿或校正的均衡器。例如,为实现此目的可使用众所周知的维特比均衡器。
在解调器104中从维特比均衡器获得与任何给定符号估计的似然性相关的所谓的软信息,所述软信息在图4中以Sj表示。去交织器106与解调器/均衡器104的下游相连而且以已知方式对预定给所述接收机的时分突发进行恢复。
所述接收机还包括模式信息似然性处理器107,所述处理器计算与模式信息值相关的复合似然性并且为信道解码器109与语音解码器112提供输出信号,表明由接收机标识的技术是发射机最可能使用用以初始地处理所述接收数据块或帧的那些技术。复合似然性包括,例如,与在模式信息的解调过程中生成的软信息Sj相关的第一似然参数及由概率或似然性模型108生成的第二似然参数。
第一似然参数可为连同例如模式信息的维特比解码一起计算的量度。对于每一个可能的模式信息值(例如,在前述四个编解码器模式示例中的00、01、10、11),解调过程可提供第一似然参数。同样地,所述模型108也可为每一个可能的模式信息值提供一个第二似然参数。与每一个可能的模式信息值相关的第一与第二似然参数值可组合,例如一起相乘,以便为每一个潜在的模式信息值生成一个复合似然性,并且可选择最大的概率或似然性来由信道解码器109与语音解码器112使用。
方框108内采用的模型可根据不同的系统条件而变化。例如,马尔可夫模型可用作模式信息的概率模型。马尔可夫模型本身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此不再说明。然而,通常,有兴趣的读者可在文章诸如Fingscheidt等人所著“健全的语音解码:一种比特错误隐蔽的通用方法”中获得关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另外信息及其在提供符号值估计中的用法,而且可在德国慕尼黑的ICASSP’97的会刊以及Fingscheidt等人所著“使用信道解码器的软输出的健全GSM语音解码”中找到,并且可在希腊RHODES的Eurospeech’97会刊中找到,在此特意引用结合两篇文章所公开的内容。
例如,如果没有相等地分布编解码器模式码字,即如果所有可能的编解码器模式可能没有均等地用于所关心的给定数据块或帧,0阶马尔可夫模型适合用作模式信息模型108。更详细地说,当先验暂时知识不影响特定编解码模式的似然性时,0阶马尔可夫模型可用作模式信息模型108。例如,如果在时间n-1接收到用模式1处理的某个数据块或帧,而且如果所述知识没有改变发射机将要使用的用以处理下一个数据块或帧的编解码器模式的相对似然性,那么对模型108来说0阶马尔可夫模型将是合适的选择。
另一方面,如果在时间n-1使用的编解码器模式的确影响在随后时刻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编解码器模式的概率,那么1阶马尔可夫模型适合于模式信息模型108做成从前面的编解码器模式码字到当前的编解码器模式码字的不均等转换概念模型。1阶模型的转换概率可根据例如下列规则进行设定:
·由于很少有模式变化,与维持当前模式的概率相比,从一个编解码器模式切换到另一种编解码器模式的概率很小。
·可能仅仅是相邻模式间发生模式变化,例如,如果有三种不同的信道编码模式,仅允许从最重的信道编码模式转换为次最重的信道编码模式,而不是从最重的信道编码模式转换为一个最弱的信道编码模式。因此,不直接相邻的模式的转换概率可设定为0。
·m帧的每个时间间隔超过n次模式改变可能被禁止。当在所述时间间隔期内超过n次转换时,那么转换为其它模式而不是当前模式的转换概率可设定为0。
·发送编解码器模式请求的实体了解请求的模式。虽然在接收实体批准请求并且相应地使用信源/信道编码新的组合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以及将语音数据与对应的模式指示一起传输之前将有某个时延,解码器可将模式信息的马尔可夫模型的转换概率向代表所请求的模式的值偏移。
·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的信道情况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可能从远程实体接收到的编解码器模式请求对应于发送到远程实体的编解码器模式。一个无线电链路(例如,下行链路)的接收编解码器模式请求的马尔可夫模型的转换概率可能因此向其它链路(例如,上行链路)请求编解码器模式偏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所述的只不过是概率性模型的示例,后者可用来根据规则与历史确定所述模式信息的似然性为任何给定帧的特定值。
此外,由于与其它参数相关的系统配置改变,无论选择了哪种模型,所选择的模型都应合适,例如,下列系统配置的改变:
·编解码器模式的数量;
·链路质量测量的分辨率;
·编解码器模式信息(例如,间断传输(DTX))的传输率;
·编解码器模式信息(例如,DTX)的信道保护程度(即,冗余量);
·编解码器模式信息(例如,DTX)的信道编码方案(例如,卷积或分组编码);
·双向通信系统的结构概念(对称控制或集中化控制)
后一调整参数指对称或集中化控制结构。对称控制结构指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没有差别的系统,即,移动台与基站没有区别。因此,链路的发射机可控制模式的选择。换句话说,链路中的模式请求者,例如接收机,可控制模式(即,在发射机上结合模式请求与/或测量)。
集中化控制结构指如下的情况:系统是主设备及远程设备,例如,移动台是从设备。关于这一点,所述系统可控制两个链路的编解码器模式,即,没有结合移动台的模式请求。因此,结构类型可反映用于未来数据传输的特定模式的似然性,例如移动台知道其模式请求将被系统批准的确定性。
此外,对于所述其它示例性模型调整参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在DTX期间,一个链路是待用的而且编解码器模式信息是以降低了的速率进行传输。例如,当在有效链路的每帧内传输编解码器模式信息时,很少在待用链路上频繁地传输编解码器模式信息,例如每第六帧进行传输。因此,可能对待用链路来说编解码器模式信息变化更经常出现(每次传输)。因此,考虑到DTX,必须调整一阶马尔可夫模型的转换概率,以致不大可能保持一个当前的编解码器模式,而很可能地改变模式。与DTX相关的另一种可能的模式改变可能考虑到:当采用DTX时,在一个帧内可获得更多的传输容量,而允许使用更强的纠错编码来保护模式信息。在后一种情况中,当把第一似然参数(来自软输出信道解码)与第二似然参数(来自概率模型)组合时,可给予第一似然参数更大的加权。
在任何情况下,一旦为模式信息的每一个可能值计算出了复合似然性而且标识了最可能的编解码器模式,则提供了信道解码器109与语音解码器112使用适当处理算法进行操作所需的信息。例如,信道解码器109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与在发射机方信道编码器所执行的操作相对的操作,即从已知冗余比特与已知信道编码(例如卷积编码)来恢复传输的信息。通过软错误隐蔽装置110,从信道解码器109向语音解码器112一个语音帧接一个语音帧地传递已解码的语音帧。最好,所述软错误隐蔽装置110是用软件实现的状态机,而且所述状态机负责处理例如对一个语音帧错误地进行解码的情况。在移动台,为了把语音信号传递给声音重放装置114,在语音解码器112实现接收语音帧的完整合成。
虽然仅参照少许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进行不同的修改。因此,只有通过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来定义本发明,所述权利要求书是用来包含本发明的所有等同方面。

Claims (49)

1.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模式信息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以在所述发射机中处理所述信息,其中所述模式信息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相关;
在所述发射机中使用错误保护编码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编码,所述错误保护编码有与其相关的预定冗余等级;
通过空中接口发送所述编码模式信息;
在所述接收机中,使用软输出信道解码程序对所述编码模式信息进行解码来为与所述模式信息相关的每一个不同的可能值生成第一似然参数;
在所述接收机中,对与所述模式信息相关的似然性模型进行估计来为与所述模式信息相关的每一个不同的可能值生成第二似然参数,和
根据所述第一与第二似然参数为所述接收的模式信息选择所述不同的可能值中的一个。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接收机中,组合所述第一与第二似然参数,和
选择所述不同可能值中的具有最大组合似然性的所述一个值。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卷积编码。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卷积编码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大于或等于1/3率卷积编码。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编码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分组编码。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分组编码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使用一个(4,2)到(8,2)分组编码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分组编码。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信息是一个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标识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的一种模式被用来处理所述发射机发送的数据。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编解码器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既标识信源编码技术又标识信道编码技术。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信息是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的一种模式的请求。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信息是信道测量信息,所述信道测量信息可由所述接收机用来确定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码模式中适当的一种模式。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的数量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1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与通过所述发射机与所述接收机之间的所述空中接口传输信息相关的信道质量测量的分辨率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1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模式信息率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1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错误保护编码的所述预定冗余等级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1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用于所述模式信息的编码方案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1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与间断传输相关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1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是双向通信系统。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双向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1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是单向通信系统。
2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似然性模型是具有反映所述模式信息的分布的概率的0阶马尔可夫模型。
21.权利要求1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似然性模型是具有反映所述模式信息的转换的概率的1阶马尔可夫模型。
22.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对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所要求的一种模式的了解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
23.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对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的一种模式的了解来调整所述发射机与所述接收机之间的一个链路的所述似然性模型,其中上面所述一种模式是当前用在从所述接收机向所述发射机发送信息的另一链路中的一种模式。
24.一种包括发射机与接收机并在它们之间传送模式信息的通信系统包括:
用于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模式以在所述发射机中处理所述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模式信息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相关;
用于在所述发射机中用错误保护编码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编码的装置,所述错误保护编码有与其相关的预定冗余等级;
用于通过空中接口传送所述编码模式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接收机中对所述编码模式信息进行解码的装置;
用于软输出信道解码处理的装置,为与所述模式信息相关的每一个不同的可能值生成第一似然参数;
用于在所述接收机中对与所述模式信息相关的似然性模型进行估计的装置,为与所述模式信息相关的每一个不同的可能值生成第二似然参数,和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与第二似然参数为所述接收的模式信息选择所述不同的可能值中的一个的装置。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接收机中对所述第一与第二似然参数进行组合的装置,和
用于对所述不同可能值中的具有最大组合似然性的所述一个值进行选择的装置。
26.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卷积编码的装置。
27.权利要求26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卷积编码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大于或等于1/3率卷积编码的装置。
28.权利要求24的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编码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分组编码的装置。
29.权利要求28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分组编码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使用(4,2)到(8,2)的分组编码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分组编码。
30.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信息是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标识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的一种模式被用来处理由所述发射机传送的数据。
31.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编解码器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既标识信源编码技术又标识信道编码技术
32.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信息是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的一种模式的请求。
33.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信息是信道测量信息,所述信道测量信息可由所述接收机用来确定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码模式中适当的一种模式。
34.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的数量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35.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与通过所述发射机与所述接收机之间的所述空中接口传送信息相关的信道质量测量的分辨率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36.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模式信息率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37.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错误保护编码的所述预定冗余等级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38.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用于所述模式信息编码方案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39.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与间断传输相关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40.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是双向通信系统。
41.权利要求40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双向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变化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42.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是单向通信系统。
43.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似然性模型是具有反映所述模式信息的分布的概率的0阶马尔可夫模型。
44.权利要求2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似然性模型是具有反映所述模式信息的转换的概率的1阶马尔可夫模型。
45.权利要求40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对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所要求的一种模式的了解来调整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
46.权利要求40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对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编解码器模式中的一种模式的了解来调整所述发射机与所述接收机之间的链路的所述似然性模型的装置,其中上面所述一种模式是当前用在从所述接收机向所述发射机传送信息的另一链路中的一种模式。
47.一种对模式信息进行解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模式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与所述模式信息的值相关的第一似然参数;
对似然性模型进行估计以获得与所述模式信息的值相关的第二似然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与第二似然参数选择所述模式信息的最终值。
48.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似然性模型是具有反映所述模式信息的分布的概率的0阶马尔可夫模型。
49.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似然性模型是具有反映所述模式信息的转换的概率的1阶马尔可夫模型。
CNB99812835XA 1998-09-01 1999-08-27 使用先验知识进行编解码器模式解码 Expired - Lifetime CN11533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145,333 US6256487B1 (en) 1998-09-01 1998-09-01 Multiple mode transmitter using multiple speech/channel coding modes wherein the coding mode is conveyed to the receiver with the transmitted signal
US09/145,333 1998-09-01
US09/145333 1998-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5574A true CN1325574A (zh) 2001-12-05
CN1153398C CN1153398C (zh) 2004-06-09

Family

ID=22512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2835X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3398C (zh) 1998-09-01 1999-08-27 使用先验知识进行编解码器模式解码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256487B1 (zh)
EP (1) EP1110345B1 (zh)
JP (1) JP3475176B2 (zh)
KR (1) KR100437851B1 (zh)
CN (1) CN1153398C (zh)
AU (1) AU754826B2 (zh)
BR (1) BR9913293A (zh)
CA (1) CA2341879C (zh)
DE (1) DE69914090T2 (zh)
RU (1) RU2239950C2 (zh)
WO (1) WO2000013363A1 (zh)
ZA (1) ZA20010153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6088B (zh) * 2006-09-26 2013-09-04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冗余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15717A (zh) * 2014-05-15 2017-02-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分类和编码
WO2017186040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编码、解码方法及音频信号编码器、解码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6491B1 (en) * 1998-11-04 2004-11-09 Hitachi, Ltd. Multiplexed audio data decoding apparatus and receiver apparatus
CN1319301C (zh) * 1998-12-17 2007-05-30 西门子公司 在一个帧内结构性信息的信道编码或者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DE19911179C1 (de) * 1999-03-12 2000-11-02 Deutsche Telekom Mobil Verfahren zur Adaption der Betriebsart eines Multi-Mode-Codecs an sich verändernde Funkbedingungen in einem CDMA-Mobilfunknetz
EP1059755A1 (en) * 1999-06-09 2000-12-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fo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FI107676B (fi) * 1999-06-21 2001-09-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tietyn signaalinkäsittelymetodin käyttämiseksi informaation välittämiseen
EP1192831B1 (en) * 1999-07-05 2004-01-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coding method
US6922730B1 (en) * 1999-12-21 2005-07-26 Intel Corporation Dedicated digital-to-analog network audio bridging system
DE10013798C1 (de) * 2000-03-20 2001-09-2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r Übertragungsqualität in einem zellularen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S6751477B1 (en) * 2000-05-17 2004-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optimizing the fidelity of a speech signal received from a wireless telephony device and transmitted through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JP4246356B2 (ja) * 2000-08-08 2009-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メディア信号処理装置
US6769091B2 (en) * 2000-10-17 2004-07-27 Motorola, Inc.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squished trellis codes
SE0102849D0 (sv) * 2001-08-22 2001-08-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on system
US6754190B2 (en) 2001-10-17 2004-06-22 Motorola, Inc.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 use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L161169A0 (en) * 2001-10-17 2004-08-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user system
US7007220B2 (en) * 2002-03-01 2006-02-28 Broadlogic Network Technologies, Inc.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across multiple channels in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s
ATE389287T1 (de) * 2002-07-03 2008-03-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ingebettete eingabe
US6804253B2 (en) * 2002-10-01 2004-10-12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obile station coding scheme adaptation capability
US7489703B2 (en) * 2002-12-20 2009-02-10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US20040141572A1 (en) * 2003-01-21 2004-07-22 Johnson Phillip Marc Multi-pass inband bit and channel decoding for a multi-rate receiver
US7218641B2 (en) * 2003-03-11 2007-05-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processing gain for multiple source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023817B2 (en) * 2003-03-11 2006-04-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rce device synchron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74224B2 (en) * 2004-07-31 2011-07-05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ubscriber unit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full-duplex and half-duplex modes during an on-going session
US7587181B2 (en) * 2004-11-12 2009-09-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ntrol scheme on power and common-mode voltage reduction for a transmitter
US9154339B2 (en) * 2004-12-22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coder sele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480488B2 (en) * 2005-08-02 2009-01-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oviding optimal uplink data rates to mobile stations when mobile networks send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data rates
KR100981498B1 (ko) * 2006-01-18 2010-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스트 처리장치 및 방법
JP4325657B2 (ja) * 2006-10-02 2009-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053300A1 (en) * 2007-02-02 2010-03-04 Einarsson Torbjoer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Video Telephony Quality Assessment
US8238475B2 (en) * 2007-10-30 2012-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DCCH blind decod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20090279625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egacy-compliant burst formats for multiple users reusing one slot (muros) operation
FR2943195B1 (fr) * 2009-03-16 2011-12-30 Canon Kk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avec mecanismes de retransmission et synchronisation en cas de perte, dispositif emetteur,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moyen de stockage correspondants
CN101719814B (zh) 2009-12-08 2013-03-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确定带内信令译码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TWI480860B (zh) * 2011-03-18 2015-04-11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音訊編碼中之訊框元件長度傳輸技術
US9578469B2 (en) 2014-10-02 2017-02-2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within a talkgroup
WO2020164753A1 (en) 2019-02-13 2020-08-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ecoder and decoding method selecting an error concealment mode, and encoder and encod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5028A (en) * 1972-08-09 1974-06-04 Itt Maximum-likelihood detection system
US4020461A (en) * 1975-11-18 1977-04-26 Trw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ded digital signals
JPS62285526A (ja) * 1986-06-04 1987-12-11 Toshiba Corp ヴイタビ復号法
JPH0661903A (ja) * 1992-08-12 1994-03-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話装置
IT1270938B (it) * 1993-05-14 1997-05-16 Cselt Centro Studi Lab Telecom Procedimento per il controllo della trasmissione su uno stesso canale di flussi informativi a velocita' variabile in sistemi di comunicazione tra mezzi mobili, e sistema utilizzante tale procedimento
US5502713A (en) 1993-12-07 1996-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oft error concealment in a TDMA radio system
JP3154290B2 (ja) * 1995-01-05 2001-04-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符号化情報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符号化情報の整合方法
DE69638031D1 (de) * 1995-01-10 2009-11-05 Ntt Docomo Inc Mobiles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einer mehrzahl von sprachkodierungsschemen
JPH0916495A (ja) * 1995-06-30 1997-01-17 Hitachi Ltd 通信制御方法
JPH09107387A (ja) * 1995-10-06 1997-04-22 Hitachi Ltd プロトコル変換ゲートウェイシステム
US5757813A (en) 1995-10-18 1998-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for achieving optimal channel 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30706A (en) * 1995-11-29 1999-07-27 Ericsson Inc. Detecting messages transmitted over 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such as a paging channel
SE9601606D0 (sv) * 1996-04-26 1996-04-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ätt vid radio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US6282174B1 (en) 1996-07-01 2001-08-2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78414A (en) * 1996-07-03 1999-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ransmission rate judging unit
JPH10145453A (ja) * 1996-11-15 1998-05-2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プロトコル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US5898696A (en) * 1997-09-05 1999-04-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encoding rate in a variable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6088B (zh) * 2006-09-26 2013-09-04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冗余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15717A (zh) * 2014-05-15 2017-02-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分类和编码
CN106415717B (zh) * 2014-05-15 2020-03-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分类和编码
CN111192595A (zh) * 2014-05-15 2020-05-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分类和编码
CN111192595B (zh) * 2014-05-15 2023-09-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分类和编码
WO2017186040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编码、解码方法及音频信号编码器、解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239950C2 (ru) 2004-11-10
EP1110345A1 (en) 2001-06-27
DE69914090T2 (de) 2004-10-14
AU5892899A (en) 2000-03-21
US6256487B1 (en) 2001-07-03
JP2002524917A (ja) 2002-08-06
DE69914090D1 (de) 2004-02-12
KR100437851B1 (ko) 2004-06-30
KR20010073079A (ko) 2001-07-31
ZA200101534B (en) 2001-08-29
CN1153398C (zh) 2004-06-09
BR9913293A (pt) 2001-05-15
AU754826B2 (en) 2002-11-28
WO2000013363A1 (en) 2000-03-09
EP1110345B1 (en) 2004-01-07
JP3475176B2 (ja) 2003-12-08
CA2341879C (en) 2012-10-09
CA2341879A1 (en) 2000-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398C (zh) 使用先验知识进行编解码器模式解码
AU7676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ternating transmission of codec mode information
KR20010041310A (ko) 다중채널 전송을 위한 동적 프레임 크기 세팅
CN1191048A (zh) 蜂窝无线电系统中的可变速率电路交换传输业务
KR100589680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수신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7610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coding scheme and transmission rate for transmitting a frame across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232056C (zh) 在采用可变比特率的系统中健壮的帧类型保护方法与系统
US20060036434A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transmission networks
US20050170830A1 (en) Link adap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MXPA01002701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transmision alterna de informacion de modo codec
MXPA01002141A (en) Codec mode decoding using a priori knowle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