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0779A - 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0779A CN1320779A CN 00114515 CN00114515A CN1320779A CN 1320779 A CN1320779 A CN 1320779A CN 00114515 CN00114515 CN 00114515 CN 00114515 A CN00114515 A CN 00114515A CN 1320779 A CN1320779 A CN 13207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 case
- magnetic
- fluid damper
- magneto
-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它将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限制在由过滤器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区域里,当所述磁流变流体固相粉料的载体流入上述内部空间区域后,即和该内部空间区域内储存的固相粉料形成局域磁流变流体,通过过滤器后该内部空间区域内储存的固相粉料与该固相粉料的载体分离,载体流出该内部空间区域。该方法及其装置完全避开了磁流变流体的分相、磨损、老化以及对应用器件的固相粉料污染和磨蚀等问题。成本降低,可靠性高,耐老化性强,并能将磁流变效应提高5至80倍。其中所用的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也适用于一般传统的磁流变流体应用器件。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它将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限制在由过滤器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区域里,当所述磁流变流体固相粉料的载体流入上述内部空间区域后,即和该内部空间区域内储存的固相粉料形成局域磁流变流体,通过过滤器后该内部空间区域内储存的固相粉料与该固相粉料的载体分离,载体流出该内部空间区域。该方法及其装置完全避开了磁流变流体的分相、磨损、老化以及对应用器件的固相粉料污染和磨蚀等问题。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耐老化性增强,并能将磁流变效应提高5至80倍。其中所用的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也适用于一般传统的磁流变流体应用器件。
不同于磁流体稳定体系,磁流变流体是一种在流体载体中悬浮有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的功能混合物材料非稳定体系。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其流体本身的流变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一般而言,磁流体稳定体系中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的粒度为亚微米级(10-9m),而磁流变流体非稳定体系中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的粒度为微米级至数毫米,即大了103至106倍,因而量变引起了特性上质的变化。表面看来,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流体非稳定体系的表观粘度成101至108倍变化,但实质上磁流变流体非稳定体系流变特性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如磁流变流体非稳定体系在无外加磁场作用下可自由流动(牛顿流体),而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变为塑性体(宾汉塑性体),甚至半固体。人们将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流体非稳定体系流变特性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称为磁流变效应。因而该磁流变流体非稳定体系(以下简称磁流变流体)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所体现出来的流变特性可用于提供阻尼,如将磁流变流体及其器件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大型建筑物的半主动消能、半主动减振、半主动缓冲、半主动隔震、变刚度控制、扭矩控制、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压力流量脉动控制和管路振动抑制等行业,以提供价格低廉、性能优良、性能价格比比全主动系统高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对于提高我国乃至世界在以上行业的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与电流变流体相比,磁流变流体有着其显著的优点:1)在廉价加工技术条件下,不需要施加强电场;2)磁流变效应比电流变效应至少强一个数量级;3)对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4)现有磁技术成熟,软磁粉已大批量生产等。但与电流变流体相似,磁流变流体同样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分相。分相是非胶体体系尤其是非稳定体系的本质所在,主要是该体系中分散介质中的分散质粒度大于亚微米级所致。虽然应用磁流变流体的器件主要集中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大型建筑物的半主动消能、半主动减振、半主动缓冲、半主动隔震、变刚度控制、扭矩控制、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压力流量脉动控制和管路振动抑制等行业,但由于分相往往给如上行业提供了不确定性,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迄今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生产磁流变流体及器件的企业、公司在自己的专利和产品说明书中否认磁流变流体分相的致命弱点。本发明就是针对此而提出局域化的概念并将其实施于应用器件,从而具体说明如下。
磁流变流体及其阻尼装置如世界专利WO94/00704″MAGNETORHEOLOGICAL FLUIDDEVICES″(磁流变流体装置)及世界专利WO98/00653″CONTROLLABLE VIBRATIONAPPARATUS″(可控振动装置),它们所使用的磁流变流体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一)分相,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磁流变流体中大于亚微米级的固相粉料会与流体载体分相,虽然在充分搅拌的基础上,其磁流变效应相差甚微,但往往给大多数应用带来诸多不便,否则只有再次充分搅拌以使其均相;(二)对应用系统的磨蚀,由于悬浮在磁流变流体中的固相粉料往往是金属和其合金,它们随其载体在应用系统中高速循环流动,使系统和应用元器件磨蚀,影响使用寿命;(三)磁流变流体耐老化性差,由于为了改善磁流变流体的物理稳定性,磁流变流体中的固相粉料尺寸为微米级,随着固相粉料表面氧化层厚度的增加,磁流变效应减弱,体现出其耐老化性差;(四)成本高,为了改善磁流变流体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优质粉料价高,在大型循环系统中使用时,往往需大量的磁流变流体和大量的优质粉料,因而成本高;(五)众所周知,在一定体积百分比内,磁流变效应随磁粉体积百分比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在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所添加的固相粉料的体积百分比不能过高,虽然磁流变效应要比电流变效应强一个数量级,但对于有些应用场合仍显得有些弱;(六)在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必须添加表面活性剂,但由于所添加的表面活性剂为极性材料,如酸性表面活性剂和碱性表面活性剂等,从而对于应用器件和有关密封件带来腐蚀;(七)在大型应用器件和系统中应用磁流变流体,往往需大量的磁流变流体,从循环系统的抗粉尘污染级数看,磁流变流体为“脏油”(dirty oil),显然是一种人为的粉尘污染;(八)虽然说软磁材料,尤其是软磁粉的剩磁较小,但对于有些软磁粉,如碳钢粉,剩磁仍不可乎去不计,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势必引起磁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局域化并且形成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原理是:将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限制在由过滤器A、B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区域里。当所述局域磁流变流体固相粉料的载体流入上述内部空间后,即和该内部空间内储存的固相粉料形成局域磁流变流体,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流体的流变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当流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流量一定时,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上游便产生附加压力,若保持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上游压力恒定,则通过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流量减少,通过过滤器B后该内部空间内储存的固相粉料与该固体粉料的载体分离,载体流出该内部空间,同理,反向流动时,通过过滤器A后该内部空间内储存的固相粉料与该固体粉料的载体分离,载体流出该内部空间。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装置是: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由活塞及杆件、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紧固和密封件组成;活塞及杆件由活塞杆和活塞组成,在活塞上设置的活塞腔体用于设置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是由上导磁体、下导磁体、导磁体档板、电磁螺线管和电磁螺线管引线组成;紧固和密封件是由压盖、卡环、组合密封件组成;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中的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为插装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插装入活塞腔体后,在活塞腔体上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端形成一腔体,在活塞腔体下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下端又形成一腔体;在活塞腔体上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上端所构成的腔体内放置了两端装有密封件的滤芯,该滤芯将该腔体一分为二,构成了一过滤器,该过滤器的一端腔体与相邻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的流道相通,另一端腔体与活塞的端部相通;在活塞腔体下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下端所构成的腔体内也放置了两端装有密封件的滤芯,该滤芯将该腔体一分为二,构成了另一过滤器,该过滤器的一端腔体与相邻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的流道相通,另一端腔体与活塞的另一端部相通;在通过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内流道连通的两个过滤器腔体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内流道里装有软磁粉;同时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的电磁螺线管引线通道与活塞及杆件上的引线通道相通并用密封件将引线通道与磁流变流体隔开;隔磁套、密封圈和组合密封件将电磁螺线管与磁流变流体相隔离;同时隔磁套还将电磁螺线管与导磁体挡板隔磁。
所述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中的可插装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由上导磁体、下导磁体、导磁体挡板、电磁螺线管组成,导磁体挡板位于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的磁极间,导磁体挡板、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的磁极部分分别位于电磁螺线管的内腔,电磁螺线管位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所形成的内部腔体中,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为嵌套式紧固连接;上导磁体上设置了流道,该流道是一组圆形孔或一组腰形孔;上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端面平行的磁极,同时上导磁体磁极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密封圈、隔磁套和内置电磁螺线管的环形槽;在上导磁体的一端与内置电磁螺线管的腔体之间打有一个将电磁螺线管引线引出的引线通道;下导磁体上设置了流道,该流道是一组圆形孔或一组腰形孔;下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端面平行的磁极,同时下导磁体磁极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密封圈、隔磁套的环形槽;位于隔磁套内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的磁极间的导磁体挡板为紧固连接定位,同时在导磁体挡板上设置了将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的磁隙流道连通的流道,该流道位于导磁体挡板的中央,其轴线不平行于导磁体挡板侧面;所述隔磁套充当电磁螺线管的骨架并位于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所形成的内部腔体中,隔磁套两端分别通过密封圈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内的环形槽配合;隔磁套、两个密封圈和组合密封件将电磁螺线管与磁流变流体相隔离;同时隔磁套还将电磁螺线管与导磁体挡板隔磁;隔磁套将导磁体挡板分别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隔磁。
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中,所述滤芯是由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材料,如由铜粉、铁粉、不锈钢粉、铝及其合金粉、以上各种粉料的混和物烧结成形管材。
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中,当设计中活塞行程长,对于活塞轴向尺寸的要求宽松时,没有必要将所述过滤器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的电磁螺线管在沿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轴线方向上相叠加;当设计中活塞行程短,要求严格限制活塞轴向尺寸时,将所述过滤器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电磁螺线管在沿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轴线方向上相叠加。
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中,当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利用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时,在上导磁体的磁极端部加工了紧套安装上隔磁压环的环形槽,在下导磁体的磁极端部加工了紧套安装下隔磁压环的环形槽;上隔磁压环、下隔磁压环与导磁体挡板分别位于隔磁套的内腔;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分别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并与其侧面紧压,将位于隔磁套内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的磁极间的导磁体挡板紧固连接定位;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上分别设置了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磁极部分处的流道连通的流道,其流道的个数和形状分别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磁极部分处的流道个数和形状一致;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皆由可承受一定压力的隔磁材料制成。
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中,当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不用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时,可在不漏磁前提下采用不断焊焊接将导磁体挡板与隔磁套紧固连接定位。
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中,隔磁套为筒状,由可承受一定压力的隔磁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是:(一)完全避开了磁流变流体在系统中的分相问题;(二)极大地抑制了磁流变流体对应用元件和系统的磨蚀;(三)由于可采用大尺寸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磁流变流体耐老化性大大增强;(四)没有必要为了改善磁流变流体的物理稳定性而制备亚微米级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五)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的用量少,成本低;(六)在不提高一般磁流变流体成本的基础上,可采用优质、高性能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七)由于可增加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在局域的体积分数,从而可显著提高磁流变流体的磁流变效应;(八)同时也减少了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对于应用系统的粉粒污染;(九)更重要的是,在磁流变流体半主动油压减振、抗震、消能和缓冲装置中内置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的活塞组件,使流入流出该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的活塞组件的载体不含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若载体中不存在小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时,应为纯净的流体;(十)同时实现了阻尼的连续可调,避开了磁流变流体中大颗粒金属对于密封件的侵蚀,延长了油压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照图1、图2和图3中的结构原理详述本发明的原理。
图1本发明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原理图
图2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原理图之一(内式)
图3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原理图之二(外式)
图4本发明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结构之一示图
图5本发明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结构之二示图
图6本发明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用于车辆用磁流变流体半主动垂向油压减振器结构示图
图7本发明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用于车辆用磁流变流体半主动横向油压减振器结构示图
参照图1,使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局域化并且形成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的原理是:将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限制在由过滤器B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区域里(单向),或将大于亚微米级的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限制在由过滤器A、B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区域里(双向)。当所述磁流变流体固相粉料的载体流入上述内部空间后,即和该内部空间内储存的固相粉料形成磁流变流体,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流体的流变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当流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流量一定时,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上游便产生附加压力,若保持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上游压力恒定,则通过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流量减少,通过过滤器B后该内部空间内储存的固相粉料与该固体粉料的载体分离,载体流出该内部空间(单向),同理,反向流动时,通过过滤器A后该内部空间内储存的固相粉料与该固体粉料的载体分离,载体流出该内部空间(双向)。
参照图2、图3,其中1-内式用电磁螺线管;2-内式用磁极一;3-内式用磁极二;4-内式用导磁体;5-外式用磁极一;6-外式用磁极二;7-外式用磁芯;8-外式用隔磁环;9-外式用导磁环;10-外式用电磁螺线管。所述阻尼器由磁场和磁场中的气隙D构成,当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和其载体一道通过气隙D时,只要流动方向与所作用的磁场方向不平行,在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流体中磁场响应机敏材料—固相粉料在磁极附近区域团聚,从而发生磁流变效应,磁流变流体的流变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当流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流量一定时,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上游便产生附加压力,若保持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上游压力恒定,则通过磁流变流体阻尼器C的流量减少,磁流变流体中固体粉料载体的进口和出口设过滤器A(若单向只设一个)。
下面参照图4~图7祥述实现以上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原理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4,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结构之一是由下列元器件构成:活塞及杆件23、可插装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过滤器、紧固和密封件四部分组成;其中活塞及杆件23是由活塞杆和活塞组成,在活塞上设置了活塞腔体,用于插装可插装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而可插装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是由上导磁体29、下导磁体37、导磁体档板36、电磁螺线管35、电磁螺线管引线25、隔磁套32、上隔磁压环33、下隔磁压环38、密封圈31、密封圈39和组合密封件40组成;过滤器分为上过滤器和下过滤器,上过滤器是由上筒状烧结式滤芯28、密封圈27、密封圈30、相关的活塞腔体内表面和相关的上导磁体29端部外表面构成,下过滤器是由下筒状烧结式滤芯42、密封圈41、密封圈43、相关的活塞腔体内表面、相关的下导磁体37端部外表面和相关的压盖表面构成;紧固和密封件是由压盖44、卡环45、组合密封件26和组合密封件34组成。
上导磁体29上设置了沿其径向均布的径向进出流道,其径向均布的径向进出流道分别与沿径向均布的轴向进出流道两两相通,上导磁体29上设置了磁极,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36的端面平行,同时上导磁体29上设置了安装上隔磁压环33的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外面设置了沿周向分布的三个环形槽,其一用于设置密封圈31,其二用于设置隔磁套32,其三用于内置电磁螺线管35,同时在上导磁体29上设置了二台阶,其一使上筒状烧结式滤芯28定位,其二将预紧压力和流体压力作用力传给活塞及杆件23并安装组合密封件26,为了将电磁螺线管引线25引出,在上导磁体29的一端与内置电磁螺线管35的环形槽之间打了一通道,从而通过以上通道和活塞及杆件23上的导线引出孔将电磁螺线管引线25引出。
下导磁体37上也有沿其径向均布的径向进出流道,其径向均布的径向进出流道分别与沿径向均布的轴向进出流道两两相通,下导磁体37上设置了磁极,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36的端面平行,下导磁体37上同时设置了安装隔磁压环38的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外面设置了沿周向分布的二个环形槽,其一用于设置密封圈39,其二用于设置隔磁套32,同时在下导磁体37上设置有二台阶,其一用于使下筒状烧结式滤芯42定位,其二用于将预紧压力和流体压力作用力传给压盖44,再通过卡环45将力传给活塞及杆件23。
上隔磁压环33和下隔磁压环38上分别设置了沿径向均布的轴向流道,并分别与上导磁体29和下导磁体37上的流道相通;活塞及杆件23和压盖44上分别有周向均布的轴向进出流道。
图4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结构之一的装配关系为:首先在隔磁套32上绕制好电磁螺线管35,将其同密封圈39一起装入下导磁体37,套上组合密封件40,在隔磁套32内套入下隔磁压环38、导磁体挡板36和上隔磁压环33,形成了组件一;其次在上导磁体29上套上密封圈31后将电磁螺线管引线25通过导磁体29上的引线孔道引出再与以上组件一相配合,从而形成了组件二,由此使处于电磁螺线管35内部的上导磁体29和下导磁体37的内端部形成磁极及磁场气隙,该磁场气隙通过上隔磁压环33、导磁体挡板36和下隔磁压环38一分为二。在电磁螺线管35磁场作用下,便形成了两个相串联的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在整体式活塞及杆件23里放入密封圈27,然后装入上筒状烧结式滤芯28,在上述组件二上分别套上组合密封件26、密封圈30和密封圈41,再将其装入整体式活塞及杆件23里,然后将下筒状烧结式滤芯42套入装有密封圈41的上述组件二上,其次将密封圈43套入压盖44后将其依此装入整体式活塞及杆件23里,紧压压盖44的同时装入卡环45。
图4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结构之一中的磁流变流体空间区域是由上筒状烧结式滤芯28和下筒状烧结式滤芯42的外环侧面、整体式活塞及杆件23的活塞筒内壁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内的流道、气隙构成,在该空间装有软磁粉。
参照图5,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结构之二是在图4结构的基础上,取消了上隔磁压环33和下隔磁压环38,并采用了导磁体挡板36与隔磁套32焊接式结构,其它件的结构不变。
图5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结构之二的装配关系为:首先在隔磁套32内孔中间位置将导磁体挡板36与隔磁套32相焊,确保不漏磁、不断焊,然后在隔磁套32上绕制好电磁螺线管35,将其同密封圈39一起装入下导磁体37,套上密封圈40,形成了组件一;其它类同于图4。
图6是本发明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之一用于车辆用磁流变流体半主动垂向油压减振器。图6的磁流变流体半主动垂向油压减振器是由镙钉10、锁紧销簧11、弹性垫圈12、防尘圈13、活塞杆密封14、端部卡环15、活塞杆密封16、压盘17、导向套18、缸筒19、端部密封20、端部密封21、上端盖22、保护罩24、氮气囊46、下端盖组件47和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构成。
图7是本发明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之二用于车辆用磁流变流体半主动横向油压减振器。图7的磁流变流体半主动横向油压减振器是由锁紧销簧100、镙钉101、弹性垫圈102、保护罩103、防尘圈104、活塞杆密封105、活塞杆密封106、压盘107、导向套108、端部密封109、上端盖110、端部密封111、内缸筒112、外缸筒113、下阀体137、阀体卡环138、锥形弹簧139、阀片140、下端盖组件141和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构成。
Claims (6)
1、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由活塞及杆件、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紧固和密封件组成;活塞及杆件由活塞杆和活塞组成,在活塞上设置的活塞腔体用于设置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是由上导磁体、下导磁体、导磁体档板、电磁螺线管和电磁螺线管引线组成;紧固和密封件是由压盖、卡环、组合密封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为插装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插装入活塞腔体后,在活塞腔体上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端形成一腔体,在活塞腔体下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下端又形成一腔体;在活塞腔体上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上端所构成的腔体内放置了两端装有密封件的滤芯,该滤芯将该腔体一分为二,构成了一过滤器,该过滤器的一端腔体与相邻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的流道相通,另一端腔体与活塞的端部相通;在活塞腔体下端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下端所构成的腔体内也放置了两端装有密封件的滤芯,该滤芯将该腔体一分为二,构成了另一过滤器,该过滤器的一端腔体与相邻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的流道相通,另一端腔体与活塞的另一端部相通;在通过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内流道连通的两个过滤器腔体和磁流变流体阻尼器内流道里装有软磁粉;同时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上的电磁螺线管引线通道与活塞及杆件上的引线通道相通并用密封件将引线通道与磁流变流体隔开;隔磁套、密封圈和组合密封件将电磁螺线管与磁流变流体相隔离;同时隔磁套还将电磁螺线管与导磁体挡板隔磁;所述可插装式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由上导磁体、下导磁体、导磁体挡板、电磁螺线管组成,导磁体挡板位于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的磁极间,导磁体挡板、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的磁极部分分别位于电磁螺线管的内腔,电磁螺线管位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所形成的内部腔体中,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为嵌套式紧固连接;上导磁体上设置了流道,该流道是一组圆形孔或一组腰形孔;上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端面平行的磁极,同时上导磁体磁极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密封圈、隔磁套和内置电磁螺线管的环形槽;在上导磁体的一端与内置电磁螺线管的腔体之间打有一个将电磁螺线管引线引出的引线通道;下导磁体上设置了流道,该流道是一组圆形孔或一组腰形孔;下导磁体上设置了其端面与导磁体挡板端面平行的磁极,同时下导磁体磁极外沿周向设置了装有密封圈、隔磁套的环形槽;位于隔磁套内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的磁极间的导磁体挡板为紧固连接定位,同时在导磁体挡板上设置了将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的磁隙流道连通的流道,该流道位于导磁体挡板的中央,其轴线不平行于导磁体挡板侧面;所述隔磁套充当电磁螺线管的骨架并位于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所形成的内部腔体中,隔磁套两端分别通过密封圈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内的环形槽配合;隔磁套、两个密封圈和组合密封件将电磁螺线管与磁流变流体相隔离;同时隔磁套还将电磁螺线管与导磁体挡板隔磁;隔磁套将导磁体挡板分别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隔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滤芯是由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材料,如由铜粉、铁粉、不锈钢粉、铝及其合金粉、以上各种粉料的混和物烧结成形管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为:当设计中对于活塞轴向尺寸的要求宽松时,沿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过滤器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电磁螺线管的相对位置无叠加关系;当设计中活塞轴向尺寸受到严格限制时,沿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过滤器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电磁螺线管的相对位置有叠加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利用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时,在上导磁体的磁极端部加工了紧套安装上隔磁压环的环形槽,在下导磁体的磁极端部加工了紧套安装下隔磁压环的环形槽;上隔磁压环、下隔磁压环与导磁体挡板分别位于隔磁套的内腔;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分别位于导磁体挡板两侧并与其侧面紧压,将位于隔磁套内上导磁体与下导磁体的磁极间的导磁体挡板紧固连接定位;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上分别设置了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磁极部分处的流道连通的流道,其流道的个数和形状分别与上导磁体和下导磁体磁极部分处的流道个数和形状一致;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皆由可承受一定压力的隔磁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磁流变流体阻尼器中不用上隔磁压环和下隔磁压环时,可在不漏磁前提下采用不断焊焊接将导磁体挡板与隔磁套紧固连接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磁套为筒状,由可承受一定压力的隔磁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114515 CN1128301C (zh) | 2000-04-24 | 2000-04-24 | 一种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114515 CN1128301C (zh) | 2000-04-24 | 2000-04-24 | 一种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0779A true CN1320779A (zh) | 2001-11-07 |
CN1128301C CN1128301C (zh) | 2003-11-19 |
Family
ID=458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11451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8301C (zh) | 2000-04-24 | 2000-04-24 | 一种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301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5479B (zh) * | 2003-10-22 | 2010-12-08 | 通用汽车公司 | 磁流变流体阻尼器 |
CN101218450B (zh) * | 2005-07-29 | 2010-12-15 | 香港中文大学 | 磁流变流体装置、将该装置的气穴减到最少的方法以及铁路车辆悬挂系统 |
CN102022472A (zh) * | 2010-12-23 | 2011-04-20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旋转型泡沫金属磁流变液阻尼器 |
CN104776155A (zh) * | 2015-04-27 | 2015-07-15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延长磁变流液阻尼器使用寿命的活塞杆防护套筒装置 |
CN110107636A (zh) * | 2019-04-25 | 2019-08-09 | 江苏大学 | 一种双向磁流变阻尼调节阀 |
-
2000
- 2000-04-24 CN CN 00114515 patent/CN11283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5479B (zh) * | 2003-10-22 | 2010-12-08 | 通用汽车公司 | 磁流变流体阻尼器 |
CN101218450B (zh) * | 2005-07-29 | 2010-12-15 | 香港中文大学 | 磁流变流体装置、将该装置的气穴减到最少的方法以及铁路车辆悬挂系统 |
CN102022472A (zh) * | 2010-12-23 | 2011-04-20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旋转型泡沫金属磁流变液阻尼器 |
CN104776155A (zh) * | 2015-04-27 | 2015-07-15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延长磁变流液阻尼器使用寿命的活塞杆防护套筒装置 |
CN104776155B (zh) * | 2015-04-27 | 2017-01-1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延长磁变流液阻尼器使用寿命的活塞杆防护套筒装置 |
CN110107636A (zh) * | 2019-04-25 | 2019-08-09 | 江苏大学 | 一种双向磁流变阻尼调节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301C (zh) | 2003-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22497B2 (en) |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 |
US6019201A (en) |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 |
EP2150723B1 (en) |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 |
Baranwal et al. | MR-flui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a review | |
JP2011522196A5 (zh) | ||
US6497309B1 (en) |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with an external coil | |
US20060016649A1 (en) | Controllabl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evices for motion-damping | |
CN107725663B (zh) | 一种抗沉淀磁流变液阻尼器 | |
WO2020159861A1 (en) | Electro-magnetic damper with air spring | |
CN2752541Y (zh) | 磁流变液缓冲装置 | |
CN1128301C (zh) | 一种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 |
CN105156574A (zh) | 单杆变缸体无源单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 |
AU2020101328A4 (en) | Shear mode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 |
CN105840657A (zh) | 一种智能可控轴承及控制转子振动的方法 | |
US6823895B2 (en) |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evice | |
CN103700464A (zh) | 一种新型比例电磁铁 | |
CN108302149A (zh) | 采用外置线圈与永磁铁共同作用的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 | |
Kordonski et al. |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based seal | |
CN110056591A (zh) | 一种位移线性变摩擦和电磁变刚度复合型阻尼器 | |
CN205118106U (zh) | 一种具有串联式液流通道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110566624B (zh) | 一种可分相自适应控制的半主动减振装置 | |
CN209762121U (zh) | 新型全通道蜿蜒式磁流变阻尼器 | |
CN2462145Y (zh) | 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装置 | |
CN2725625Y (zh) | 逆变型磁流变阻尼器 | |
CN1320776A (zh) | 一种新型磁流变流体阻尼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