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8931A -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8931A
CN1318931A CN 00106034 CN00106034A CN1318931A CN 1318931 A CN1318931 A CN 1318931A CN 00106034 CN00106034 CN 00106034 CN 00106034 A CN00106034 A CN 00106034A CN 1318931 A CN1318931 A CN 1318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entre
line terminal
calling
telephone
insid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060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25C (zh
Inventor
易建新
王欣
米东
王岩
远景
李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UTIAN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UTIAN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UTIAN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 001060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25C/zh
Publication of CN1318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8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可综合计算机网络与电话交换机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多方位服务。系统包括有分别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控制中心、各种网络电话终端及人工服务台,和零到多个可叠加的、分别对应连接公众业务电话网(PSTN)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LAN/IP)的桥接器。交换方法包括网内电话接续、外线电话呼入接续和外线电话呼出接续三种方式。可连续一次拨号,系统可无极限扩充。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满足互联网协议的网络电话交换系统(简称IP PBX)及电话呼叫实现方法。
网络电话系统是一种计算机与电话综合的概念,从市场需求情况看,包括电话、传真、语音信箱、数据、视频等形式在内的各种话音和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迅速,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汔并且正在深入家庭,很多单位已经或正在建设局域网(LAN)及有关的数据库,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及通信设施在办公室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各部门对通信业务需求的飞速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电话与传真,而迫切需要发展一种综合运用电话交换机功能与计算机网络功能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网络电话交换系统及电话呼叫实现方法。
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网络电话交换系统(IP PBX)应能满足用户三方面的要求:个人用户希望能借助于计算机与电话的综合技术在普通办公环境下实现电话呼叫控制、传真收发、数据库查询、话音信箱等的结合,而无需另外购置复杂的硬件设备;集团性用户可根据需要在呼叫控制中心通过加装各种计算机与电话综合功能软件包,就能处理来话、智能选路、传真、文本信息以及其它各种信息并伴有相应的屏幕显示;企业用户可以在共享计算机网络的文本及数据的基础上,综合电话应用技术,实现信息和设备资源的共享,在一个通用的平台上直接接入话音、传真或视频信息等,甚至通过寻呼等其它个人通信手段,对外出的成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现有的一种计算机电话综合(CTI)系统-LAN PBX,联系局域网(LAN)用户与公众业务电话网(PSTN)用户,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按H.323协议建立的网关设备“H.323网关”和一个以上的网络电话交换设备NBX。局域网侧的终端用户间、局域网侧的终端用户与公众业务电话网侧的终端用户间的通信必须全部通过访问H.323网关进行,即IP PBX的终端用户须在H.323网关中事先映射其IP物理地址才能实现呼叫,用户实施的是按语音提示的间断性拨号,是在要建立呼叫时才检查用户终端的开机状态。如用户1为主叫方,与用户A间的通信先通过H.323网关查询到对应的网络电话交换设备NBX2,再通过网络电话交换设备NBX2与用户A建立起通话链路。由于呼叫建立与拆除等各种信令及话音数据均需通过H.323网关,因此系统容量有限,不能随意扩充,且用户拨号不符合通常打电话一次连续拨号的习惯。此外,还有一种计算机电话综合(CTI)系统,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联系局域网(LAN)用户与分组交换及电话网(PBX)用户,该系统采用计算机电话综合服务器(CT Server)将局域网(LAN)与分组交换及电话网(PBX)连接为用于服务中心的内部网络,继续采用专用的分组交换及电话网(PBX)联系内部网络和公众业务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的终端与分组交换机的终端实际上仍然分离。该系统功能有限且不适合用户应用需求,特别是成本昂贵,是除金融、保险、电信外其它应用领域所不能承受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可综合计算机网络与电话交换机的功能,为用户提供电话、传真、话音、数据、视频等多方位的服务,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心、各种网络电话终端和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所述的控制中心包括有主要执行地址翻译、用户权限控制、路由管理功能的资源管理系统,完成计费及结算功能的计费系统,用于维护管理网络及网络电话交换系统运行的网管系统和提供语音服务的语音信箱;所述的各种网络电话终端用于完成语音的采样、编解码、呼叫建立/拆除和其它用户应用功能;所述的桥接器用于完成语音编码转换、通信协议转换及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与公众业务电话网间呼叫建立/拆除;各种网络电话终端及呼叫控制中心分别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分别对应连接公众业务电话网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还包括有人工服务台,为电话用户提供人工服务,与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
所述的各种网络电话终端是可工作于计算机网络的电话终端,包括运行于多媒体计算机并与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软电话,或通过计算机连接到计算机网络的专用电话,或直接与计算机网络的集线器连接的IP电话。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建立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包括设立控制中心、人工服务台、各种网络电话终端和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让各种网络电话终端、人工服务台及控制中心分别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让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分别对应连接公众业务电话网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B.在控制中心分别设立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为被叫时的查询用表1及呼叫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外外线时的查询用表2,查询用表1至少包括有分机号与其IP地址及分机状态的动态对应关系,查询用表2至少包括有与桥接器编号对应的所在区号、IP地址及桥接器端口状态的动态对应关系;
C.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间的接续流程是通过控制中心并查询查询用表1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
D.外线电话终端呼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的接续流程是通过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桥接器和控制中心并查询控制中心的查询用表1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
E.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呼叫外线电话的接续流程是通过控制中心和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桥接器并查询控制中心的查询用表2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
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间的接续流程进一步包括: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一次连续拨号发出呼出请求;控制中心接收该呼出请求并查询查询用表1,至少获得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的IP地址及其状态并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送电话终端呼出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根据查询得到的对方的IP地址及其状态作相应的处理,包括在对方空闲时向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网络通话连接请求;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电话终端呼入接受请求;控制中心向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电话终端呼入控制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直接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开始通话;由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或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由控制中心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或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被拆线方根据控制中心的应答指令作包括等待、挂机、重新呼叫在内的工作;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
所述的公众业务电话网外线电话终端呼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的接续流程进一步包括:主叫方外线电话终端一次连续拨号向桥接器发出振铃信号;由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呼叫控制查询,控制中心查询查询用表1,至少获得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的IP地址及其状态并向桥接器发出呼叫控制信息;桥接器根据接收的呼叫控制信息向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通话连接请求;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查询电话呼入的控制信息;控制中心查询并发出由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呼入的控制信息;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通过桥接器与主叫方外线电话终端间建立网络通话连接,开始通话;通话双方任何一方先挂机时均向控制中心发送挂机请求消息,控制中心再向通话对方发出挂机消息,由通话对方向控制中心发出呼叫结束请求,再由控制中心向通话对方发出拆线请求应答,通话对方根据控制中心的应答指令作包括等待、挂机、重新呼叫在内的工作;桥接器与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直接断开连接、清除呼叫,完成拆线。
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呼叫公众业务电话网侧的外线电话的接续流程进一步包括: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一次连续拨号向控制中心发出电话终端呼出请求,控制中心根据被叫号码查询查询用表2,至少获得与被呼叫的外线电话终端相匹配的桥接器的编号、所在区号、IP地址及桥接器端口状态;控制中心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电话终端呼出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查询到的桥接器间建立网络通话连接;由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电话终端呼入请求;由控制中心向桥接器发出电话终端呼入请求应答;桥接器向被叫方外线电话终端发出通话连接请求,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公众业务电话网侧的被叫方外线电话终端间建立起通话话路,开始通话;若被叫方外线电话终端先挂机,则由桥接器识别到公众业务电话网侧的挂机消息,由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由控制中心向桥接器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桥接器与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若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先挂机,由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控制中心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桥接器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桥接器断开与公众业务电话网侧被叫方电话终端的通话,控制中心在收到通话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发送的被挂机请求消息时均回应通话对方作包括等待、挂机、重新呼叫在内的工作指令。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在基于IP(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上实现网络电话交换功能,同时解决计算机网络与电话交换网络之间的呼叫,为第四代呼叫中心(Call Center over IP)的实现提供平台。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
图1是现有的一种将计算机电话综合应用的LAN PBX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计算机电话综合应用的呼叫中心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网内电话接续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外线电话呼入接续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外线电话呼出接续流程示意图
图7是控制中心用于控制呼叫、内线为被叫时的查询用表1结构
图8是控制中心用于控制呼叫、呼叫外线时的查询用表2结构
图9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扩展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图3,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体现了对计算机网络与电话交换机的综合,包括一个控制中心、一个或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Converter,也可称C/T网关,零桥接器的概念是可以不使用桥接器,是在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不与公众业务电话网PSTN连接时采用的)、人工服务台和各种网络电话终端,控制中心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如局域网、城域网,NETWORK BASED IP,LAN/IP)连接,每个桥接器对应连接一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LAN/IP)和一公众业务电话网(PSTN),人工服务台则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LAN/IP)连接,各种网络电话终端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LAN/IP)连接。
各种网络电话终端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LAN/IP)侧实现呼叫的重要部件,包括普通计算机(可带打印机)、PC电话机(多媒体PC机PC Phone或PC机+声卡+不提供拨号功能的电话手柄)、专用网络电话机(IP Phone,可通过RJ45接头直接接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使用)、连接网络电话机的计算机(PC Phone+,具有普通电话机的基本功能、外观及使用方法,借助于PC机上的声卡传输语音信息和通过串口完成拨号及其它控制)和通过网关(Gate Way)连接的普通电话机。公众业务电话网(PSTN)侧的电话终端包括普通电话机、传真机等。
桥接器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中实现PSTN和LAN/IP接续的重要部件,可有多种与PSTN侧的接口:包括模拟用户线接口、中继口、PRI口,适于采用不同信令线路作为总机的企业使用。
PSTN和LAN/IP的接续是桥接器与控制中心的资源管理系统以及与人工服务台配合实现的,在接受PSTN侧的外线呼叫时可提供智能用户功能菜单,提供用户直拨分机号功能、提供外线用户留电话号码功能、提供外线用户留言功能和用户从外线提取留言功能;在接受内线呼叫时,只要桥接器的PSTN侧有空闲端口,就接收经控制中心验证过呼叫权限内线呼出请求,桥接器将建立PSTN呼叫。桥接器在收到任一方(主、被叫方)的挂机信号号将负责清除连接并释放资源。
人工服务台主要提供人工服务,所需要的管理界面的数据部分来自控制中心的资源管理系统,人工服务包括转接分机、接通外线、留言、提取留言和提供企业员工管理的部分功能。
控制中心包含有四个子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计费系统、网管系统和语音信箱,每个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许可的规模独立安装在要求不同的PC机上。其中的资源管理系统是完成接续功能的重要组成部件,为各类呼叫提供:电话号码与IP地址的映射、呼入呼出鉴权、电话端口管理和产生原始话单等。网管系统分成网络管理和维护管理两大部分,网络管理包括故障管理、基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维护管理包括系统数据管理的加载、设置呼出受限号码及各种呼出权限等、用户数据的增加删除与修改,和系统基本配置数据的维护。由控制中心的呼叫管理器产生话单,控制每个呼叫从发起到结束的生命期,并产生每个成功呼叫的原始记录再交由计费系统进一步加工处理。
参见图4并结合参见图9,为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内线电话终端间,即如图中所示的一电话终端与另一电话终端间的接续流程。包括步骤1,主叫方电话终端指向控制中心的电话终端呼出请求;步骤2,控制中心指向主叫方电话终端的电话终端呼出请求应答;步骤3,主叫方电话终端指向被叫方电话终端的网络通话连接请求;步骤4,被叫方电话终端指向控制中心的电话终端呼入控制请求;步骤5,控制中心指向被叫方电话终端的电话终端呼入控制请求应答;步骤6,被叫方电话终端指向主叫方电话终端的网络通话连接,图中粗虚线表示主叫方电话终端与被叫方电话终端间进行通话;步骤7至9是挂机流程,实线表示主叫方电话终端先挂机的流程,细虚线表示被叫方电话终端先挂机的流程,步骤7是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步骤8是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步骤9是主、被叫电话终端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
上述接续流程中,需查询控制中心用于控制呼叫的动态查询用表1,如图7所示的内线为被叫时的查询用表,获取与分机号对应的IP地址及分机状态等信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内线电话终端间的通话信令通过控制中心进行,通话数据则不通过控制中心,且不涉及桥接器。
参见图5并结合参见图9,为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内线电话终端呼叫PSTN侧外线电话终端时的接续流程。包括步骤1,主叫方电话终端指向控制中心的电话终端呼出请求;步骤2,控制中心指向主叫方电话终端的电话终端呼出请求应答;步骤3,主叫方电话终端指向与被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连接的桥接器的网络通话连接请求;步骤4,桥接器指向控制中心的电话终端呼入控制请求;步骤5,控制中心指向桥接器的电话终端呼入控制请求应答;步骤6,桥接器指向被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的建立PSTN侧话路通话,图中粗虚线表示主叫方电话终端与被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间进行通话;步骤7至11是挂机流程,实线表示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先挂机的流程,细虚线表示被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先挂机的流程,步骤7,是桥接器识别到PSTN侧电话终端挂机;步骤8,是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步骤9,是控制中心向桥接器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步骤10,是主叫或被叫方电话终端与桥接器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步骤11,断开桥接器与PSTN侧通话。
上述接续流程中,需查询控制中心用于控制呼叫的动态查询用表2,如图8所示的呼叫外线时的查询用表,获取与PSTN侧电话终端连接的桥接器的编号、PSTN网所在区号、对应的IP地址及桥接器端口状态等信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内线电话终端呼叫PSTN侧外线电话终端时,其通话信令通过控制中心并找到对应的桥接器进行,通话数据则不通过控制中心但通过桥接器完成。
参见图6并结合参见图9,为PSTN侧外线电话呼叫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内线电话终端时的接续流程。包括步骤1,主叫方PSTN侧外线电话终端向与其连接的桥接器发出振铃信号;步骤2,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呼叫控制查询;步骤3,控制中心向桥接器发出呼叫控制信息;步骤4,桥接器向被叫方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内线电话终端发出通话连接请求;步骤5,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控制查询信号;步骤6,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桥接器发出控制信息;步骤7,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通过桥接器与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间建立通话连接;步骤8,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开始通话,由图中粗虚线表示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与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进行通话;步骤9至12是挂机流程,实线表示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先挂机的流程,细虚线表示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先挂机的流程,步骤9是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向桥接器发出挂机信息;步骤10是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的桥接器或被叫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呼叫结束请求;步骤11,由控制中心向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的桥接器或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呼叫结束请求应答信号;步骤12,主叫方PSTN侧电话终端的桥接器与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
上述接续流程中,需查询控制中心用于控制呼叫的动态查询表,如图7所示的内线为被叫时的查询用表1,获取与分机号对应的IP地址及分机状态等信息。PSTN侧电话终端呼叫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内线电话时,其通话信令通过桥接器连接控制中心并找到对应的分机进行,通话数据则不通过控制中心但通过桥接器完成。
由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接续流程可以看出:由于只有通话信令通过控制中心,而通话数据并不通过控制中心,故使控制中心的容量大大增加,且使系统的工作速度大大提高。
图9示意出本发明通过设置独立于任何终端及模块且由核心服务软件实现的控制中心,且只处理通话信令(呼叫建立与拆除及各种信令的管理)不涉及通话数据,使用户只要叠加桥接器(一种C/T网关)就可无极限地扩充用户终端,系统即不存在容量方面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控制中心设置用于呼叫控制的动态表,自动为其管理的电话号码映射相应的IP物理地址,控制中心通过对号码的管理来弱化系统IP地址等技术细节,使电话用户可按习惯使用按号码呼叫的方法。实施时,电话终端还可通过建立与已对应的数据表将自己熟悉的标志及号码对应起来实现按标志呼叫,该标志可以是姓名或其它别名。
现有的电话交换机的用户、计算机用户以及呼叫中心的用户都可以是本发明系统的用户,都可以以有限的投资获得更多的服务,而本发明的交换设备将成为接入网和用户端系统设备的衔接设备。

Claims (7)

1.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心、各种网络电话终端和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所述的控制中心包括有主要执行地址翻译、用户权限控制、路由管理功能的资源管理系统,完成计费及结算功能的计费系统,用于维护管理网络及网络电话交换系统运行的网管系统和提供语音服务的语音信箱;所述的各种网络电话终端用于完成语音的采样、编解码、呼叫建立/拆除和其它用户应用功能;所述的桥接器用于完成语音编码转换、通信协议转换及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与公众业务电话网间呼叫建立/拆除;各种网络电话终端及呼叫控制中心分别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分别对应连接公众业务电话网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人工服务台,为电话用户提供人工服务,与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种网络电话终端是可工作于计算机网络的电话终端,包括运行于多媒体计算机并与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软电话,或通过计算机连接到计算机网络的专用电话,或直接与计算机网络的集线器连接的IP电话。
4.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建立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包括设立控制中心、人工服务台、各种网络电话终端和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让各种网络电话终端、人工服务台及控制中心分别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让零到多个可叠加的桥接器分别对应连接公众业务电话网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B.在控制中心分别设立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为被叫时的查询用表1及呼叫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外外线时的查询用表2,查询用表1至少包括有分机号与其IP地址及分机状态的动态对应关系,查询用表2至少包括有与桥接器编号对应的所在区号、IP地址及桥接器端口状态的动态对应关系;
C.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间的接续流程是通过控制中心并查询查询用表1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
D.外线电话终端呼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的接续流程是通过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桥接器和控制中心并查询控制中心的查询用表1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
E.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呼叫外线电话的接续流程是通过控制中心和与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桥接器并查询控制中心的查询用表2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间的接续流程进一步包括: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一次连续拨号发出呼出请求;控制中心接收该呼出请求并查询查询用表1,至少获得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的IP地址及其状态并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送电话终端呼出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根据查询得到的对方的IP地址及其状态作相应的处理,包括在对方空闲时向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网络通话连接请求;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电话终端呼入接受请求;控制中心向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电话终端呼入控制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直接建立起网络通话连接,开始通话;由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或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由控制中心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或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被拆线方根据控制中心的应答指令作包括等待、挂机、重新呼叫在内的工作;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含有被叫转移方的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众业务电话网外线电话终端呼入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终端的接续流程进一步包括:主叫方外线电话终端一次连续拨号向桥接器发出振铃信号;由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呼叫控制查询,控制中心查询查询用表1,至少获得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的IP地址及其状态并向桥接器发出呼叫控制信息;桥接器根据接收的呼叫控制信息向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通话连接请求;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查询电话呼入的控制信息;控制中心查询并发出由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呼入的控制信息;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通过桥接器与主叫方外线电话终端间建立网络通话连接,开始通话;通话双方任何一方先挂机时均向控制中心发送挂机请求消息,控制中心再向通话对方发出挂机消息,由通话对方向控制中心发出呼叫结束请求,再由控制中心向通话对方发出拆线请求应答,通话对方根据控制中心的应答指令作包括等待、挂机、重新呼叫在内的工作;桥接器与被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直接断开连接、清除呼叫,完成拆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网内内线电话呼叫公众业务电话网侧的外线电话的接续流程进一步包括: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一次连续拨号向控制中心发出电话终端呼出请求,控制中心根据被叫号码查询查询用表2,至少获得与被呼叫的外线电话终端相匹配的桥接器的编号、所在区号、IP地址及桥接器端口状态;控制中心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电话终端呼出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查询到的桥接器间建立网络通话连接;由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电话终端呼入请求;由控制中心向桥接器发出电话终端呼入请求应答;桥接器向被叫方外线电话终端发出通话连接请求,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公众业务电话网侧的被叫方外线电话终端间建立起通话话路,开始通话;若被叫方外线电话终端先挂机,则由桥接器识别到公众业务电话网侧的挂机消息,由桥接器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由控制中心向桥接器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桥接器与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若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先挂机,由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向控制中心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控制中心向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发出网络通话拆线请求应答,主叫方内线电话终端与桥接器间断开连接、清除呼叫,桥接器断开与公众业务电话网侧被叫方电话终端的通话,控制中心在收到通话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发送的被挂机请求消息时均回应通话对方作包括等待、挂机、重新呼叫在内的工作指令。
CN 00106034 2000-04-17 2000-04-17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2472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06034 CN1124725C (zh) 2000-04-17 2000-04-17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06034 CN1124725C (zh) 2000-04-17 2000-04-17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8931A true CN1318931A (zh) 2001-10-24
CN1124725C CN1124725C (zh) 2003-10-15

Family

ID=457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06034 Expired - Lifetime CN1124725C (zh) 2000-04-17 2000-04-17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25C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8320A1 (fr) * 2005-10-28 2007-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hode et système de gestion web de contrôle d’autorité de gestion de données
CN100362828C (zh) * 2003-09-04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综合接入设备业务扩展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0372335C (zh) * 2004-07-13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呼叫转移为因特网协议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0375483C (zh) * 2002-01-15 2008-03-12 思科技术公司 将网络端点动态分配到网络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85884C (zh) * 2004-04-24 2008-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中的信息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48254C (zh) * 2002-02-01 2008-12-31 林炜 一种流动直拨网络电话的系统和方法
CN100452766C (zh) * 2005-04-12 2009-01-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触发的ip数据流导向系统及方法
CN100463454C (zh) * 2005-06-17 2009-02-18 黄音凯 网络电话交换机的桥接装置与网络电话系统
WO2009030096A1 (fr) * 2007-09-05 2009-03-12 Wanchun Hou Client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serveur de communication client,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es communications
US7558246B2 (en) 2004-12-21 2009-07-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electing a routing mode for a call session
CN101834962A (zh) * 2010-04-27 2010-09-15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pbx的内线用户呼叫方法以及呼叫系统
CN101159789B (zh) * 2006-02-07 2012-02-15 美国博通公司 桥接计算设备及其方法
CN102547000A (zh) * 2012-02-0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用户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45653B (zh) * 2009-10-26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p化语音信箱外呼的系统及方法
CN109769149A (zh) * 2018-11-26 2019-05-1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5483C (zh) * 2002-01-15 2008-03-12 思科技术公司 将网络端点动态分配到网络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48254C (zh) * 2002-02-01 2008-12-31 林炜 一种流动直拨网络电话的系统和方法
CN100362828C (zh) * 2003-09-04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综合接入设备业务扩展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0385884C (zh) * 2004-04-24 2008-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中的信息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0372335C (zh) * 2004-07-13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呼叫转移为因特网协议语音业务的方法
US7558246B2 (en) 2004-12-21 2009-07-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electing a routing mode for a call session
CN100452766C (zh) * 2005-04-12 2009-01-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触发的ip数据流导向系统及方法
CN100463454C (zh) * 2005-06-17 2009-02-18 黄音凯 网络电话交换机的桥接装置与网络电话系统
WO2007048320A1 (fr) * 2005-10-28 2007-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hode et système de gestion web de contrôle d’autorité de gestion de données
CN101159789B (zh) * 2006-02-07 2012-02-15 美国博通公司 桥接计算设备及其方法
WO2009030096A1 (fr) * 2007-09-05 2009-03-12 Wanchun Hou Client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serveur de communication client,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es communications
CN102045653B (zh) * 2009-10-26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p化语音信箱外呼的系统及方法
CN101834962A (zh) * 2010-04-27 2010-09-15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pbx的内线用户呼叫方法以及呼叫系统
CN102547000A (zh) * 2012-02-0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用户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69149A (zh) * 2018-11-26 2019-05-1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25C (zh) 2003-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92C (zh) 电信系统
CN1175686C (zh) 在无线局网络中使用移动电话机的方法和设备
CN1124725C (zh)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185268A (zh) 在不同的网络中建立语音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165136C (zh) 网络电话交换系统中提供站群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412982A (zh) 网络电话交换系统中的呼叫处理消息转换器及其方法
CN1497906A (zh)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US7319693B2 (en) Integrate 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CN1264318C (zh) 通信系统及装置
CN101068230B (zh) 在媒体网关中实现用户交换机的方法
CN1913619A (zh) 不依赖于服务器的ip可视电话及其实现方法
CN1311602A (zh) 用于经网际协议网络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308451A (zh) 用户电话转移到cti语音服务系统的接续服务方法
CN1112008C (zh) 互联网电话交换系统
CN100367737C (zh) 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的实现及其与pstn网络的互通
CN1167238C (zh) 利用数据通信网络实现具有号码资源的数据电话的方法
CN201199712Y (zh) 传真语音服务器
CN101577774B (zh) 虚拟传真号码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传真语音服务器
CN1299516C (zh) 一种通过汇接方式实现虚拟总机的设备和方法
CN1870700A (zh) 在下一代网络中接入综合业务数字网话务台的方法
CN100521635C (zh) 终端接入控制装置及基于网际协议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CN1455603A (zh) 蓝牙无线移动通讯系统
CN1353902A (zh) 专用网和移动网之间的通信网关
CN1190941C (zh) 一种融合包交换方式和电路交换方式的呼叫中心
RU2133557C1 (ru) Телефонная сеть структурированного объекта и система телефонной связи между удаленными структурированными объектами, использующими указанную сет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UT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UTIAN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RP.

Effective date: 200312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1205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on the ground one, two street, No. 2

Patentee after: POTEVI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53, 28 West Avenue Hospital, Beijing, Xuanwumen 2

Patentee before: China Putian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 Corp.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POTEVI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9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PUTIAN INS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Patentee after: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No. two, 2 street, base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POTEVI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24

Address after: 100080, No. two, 2 stree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INA POTEVIO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Patentee before: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OTEVIO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11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Patentee after: PE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No. two, 2 stree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POTEVIO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