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9562C - 滚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滚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9562C
CN1309562C CNB2004100786858A CN200410078685A CN1309562C CN 1309562 C CN1309562 C CN 1309562C CN B2004100786858 A CNB2004100786858 A CN B2004100786858A CN 200410078685 A CN200410078685 A CN 200410078685A CN 1309562 C CN1309562 C CN 13095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ylindrical shell
support member
ax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86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7317A (zh
Inventor
青木孝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7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95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95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1/00Devices for conveying sheets through 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 B41F21/10Combinations of transfer drums and grippers
    • B41F21/106Combinations of transfer drums and grippers for reversing sheets, e.g. for perfecting machine
    • B41F21/108Combinations of transfer drums and grippers for reversing sheets, e.g. for perfecting machine with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Actuator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滚筒装置,包括:筒体、支撑件、轴、锥形盘弹簧、空气滚筒和杆。筒体通过一对支架可旋转地支撑。支撑件支撑成以在相对筒体的圆周方向移动,并支撑吸入头。轴被支撑为以在筒体的轴向移动。锥形盘弹簧在第一方向偏置轴。滚筒在相对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克服锥形盘弹簧的弹力移动轴。杆通过筒体支撑摆动并根据轴的运动摆动以相对筒体固定/释放支撑件。

Description

滚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翻转机构的进纸胶印旋转印刷机中滚筒装置,其用于相对双倍直径滚筒的叼纸牙调节通过吸入和保持由叼纸牙夹紧和输送的后边拉动的可变相位吸入件的相位,并用于将吸入件固定到筒体。
背景技术
如美国专利号:No.4,831,929所示,用于印刷机的传统滚筒装置具有在轴向通过中心部分延伸的轴孔的筒体、与筒体的两端面接触并支撑吸入头的一对左右侧板、促使侧板靠在筒体的两个端面并将侧板固定到筒体的压紧杆、以及插在筒体的轴孔中并被移动以利用压紧杆将侧板固定和脱离筒体的固定轴。
根据传统滚筒装置的结构,当固定轴在筒体的轴孔中的轴向移动以调节相对叼纸牙的吸入头的相位时,与固定轴螺纹作用的螺纹件通过手动枢轴旋转。此操作不仅给操作者造成负担,而且不能自动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操作者的负担并促进自动化的滚筒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筒装置,包括:通过一对支架可旋转地支撑的筒体,支撑成在相对筒体的圆周方向可移动并支撑操作件的支撑机构,支撑成在筒体轴向可移动的轴,在第一方向偏置轴的第一弹性件,用于在相对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移动轴的驱动装置,以及通过筒体可摆动地支撑并根据轴的运动摆动以相对筒体固定/释放支撑机构的第一、第二杆。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具有翻转机构的进纸胶印旋转印刷机中,双倍直径滚筒的右半边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2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双倍直径滚筒的左半边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3是显示沿图1线III-II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4是显示沿图2线IV-IV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5是显示图1和2中所示的双倍直径滚筒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6A和6B是分别显示其中支撑件用第一杆件固定到筒体的状态和其中支撑件从筒体放开支撑件的状态的图1的部分VI的放大视图;
图7A是显示第二杆的放大视图,而图7B是显示第一杆的放大视图;
图8是显示在具有翻转机构的进纸胶印旋转印刷机中,说明单面印刷操作的滚筒设置的视图;以及
图9是显示在具有翻转机构的进纸胶印旋转印刷机中,说明双面印刷操作的滚筒设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到9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滚筒设置。
首先,将参照图8和9说明此类型印刷机的示意设置。在图8中,胶印滚筒1设置在印版滚筒(未示出)下面以与其接触。压印滚筒5设置在胶印滚筒1的斜下方,以便其圆周表面与胶印滚筒1接触。在压印滚筒5的外圆周部分形成的空隙中,压印滚筒5具有每个都由叼纸牙2和叼纸牙垫3组成的叼纸牙单元4(在下文中称作叼纸牙单元4)。在下游侧的印刷单元中,还设置了接触印版滚筒(未示出)的胶印滚筒6,以及具有每个都由叼纸牙7和叼纸牙垫8组成的叼纸牙单元9(在下文中称作叼纸牙单元9)且圆周面接触胶印滚筒6的压印滚筒10。包括传递滚筒11、双倍直径滚筒12和翻转滚筒13,且其圆周表面彼此接触的翻转机构设置在两个压印滚筒5和10之间。
在这些滚筒中,传递滚筒11包括在压印滚筒5的外圆周部分形成的空隙中,每个都由叼纸牙14和叼纸牙垫15组成的叼纸牙单元16(在下文中称作叼纸牙单元16)。双倍直径滚筒12的直径为传递滚筒11等滚筒的直径的两倍。每个都由叼纸牙17和叼纸牙垫18组成的两组叼纸牙单元19和20(在下文中称作叼纸牙单元16)等角度间隔地设置在双倍直径滚筒12的外圆周部分的位置。作为通过分裂和拴住固定到吸入管41(将在后面说明)的操作件的吸入头(吸入件)21和22设置在滚筒旋转方向从叼纸牙单元19和20向前预定角度的位置。
吸入头21和22包括设置在沿轴向以便彼此平行的双倍直径滚筒12的外圆周部分上的多个吸入头。吸入头21和22被支撑以在圆周方向移动,以便在圆周方向相对叼纸牙单元19和20的相位可以被调节。每个都由叼纸牙23和叼纸牙垫24组成的叼纸牙单元25(在下文中称作叼纸牙单元25)、每个都由叼纸牙26和叼纸牙垫27组成的叼纸牙单元28(在下文中称作叼纸牙单元28)设置在形成于翻转滚筒13的外圆周部分的间隙中,以便在圆周方向彼此邻接。滚筒1、5、11、12、13、10和6通过齿轮驱动和连接。固定到轴的固定齿轮和枢轴齿轮固定到这些滚筒的翻转滚筒13的一端轴上,以便固定和枢轴齿轮可以固定和脱开。固定齿轮与压印滚筒10的齿轮啮合。枢轴齿轮与双倍直径滚筒12的齿轮啮合。
采用此实施方式,在图8中的单面印刷情况下,当各个滚筒在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时,从进纸机(未示出)进给并利用通过摆动单元(未示出)的压印滚筒5的叼纸牙单元4夹住的纸张30通过传递滚筒11的叼纸牙单元16夹住并传递。当纸张30经过胶印滚筒1和压印滚筒5之间时,第一色彩的图形印刷在其表面上。然后,纸张30通过双倍直径滚筒12的叼纸牙单元19从传递滚筒11的叼纸牙单元16夹住并传递。当叼纸牙单元19和25彼此相对时,如图8所示,通过叼纸牙单元25从叼纸牙单元19夹住并传递纸张30。此后,纸张30由压印滚筒10的叼纸牙单元9夹住并传递。当纸张30经过胶印滚筒6和压印滚筒10之间时,第二色彩的图形印刷在已经印刷第一色彩的图像的同样表面上。
当将单面印刷模式转换为双面印刷模式时,枢轴齿轮从其中叼纸牙单元19和25彼此相对(图8)的状态枢轴旋转,以便吸入头21和叼纸牙单元28彼此相对。因此,包括双倍直径滚筒12的上游侧滚筒组的相位相对翻转滚筒13被调节。此外,双倍直径滚筒12的叼纸牙单元19和20相对吸入头21和22的相位被调节,从而适应纸尺寸的改变。双倍直径滚筒12的叼纸牙单元19和20释放纸张30的前边的位置在单侧和双面印刷模式之间改变几乎通过纸张30输送方向中的长度。相应地,纸释放凸轮(未示出)的驱动位置被调节。
当各个滚筒在以此方式转换调节进行之后旋转时,经过以与单面印刷同样方式印刷在前表面的纸张30被传递,同时通过双倍直径滚筒12的叼纸牙单元19(20)夹住并通过吸入头21(22)在其后边吸住将其拉住。然后,如标号30A所示,纸张30被传递直到其后边到达两个滚筒12和13之间的接触点。此时,纸张30的后边根据叼纸牙单元28的开/关和吸入头21的吸/放被夹住。同时,叼纸牙单元20放开纸张30A的前边。然后,纸张30A通过翻转滚筒13被输送同时推进后边侧。
在输送期间,叼纸牙单元25和28两者在不同的时间瞬时开启和关闭,并通过叼纸牙单元25夹住来自叼纸牙单元28的纸张30A并输送。当叼纸牙单元25和压印滚筒10的叼纸牙单元9彼此相对时,纸张30A通过叼纸牙单元9夹住,并以表示为标号30B进行输送。当纸张30B经过胶印滚筒6和压印滚筒10之间时,其后表面与胶印滚筒6接触,以便后表面经过印刷。在此方式中,由于先前的前表面印刷和目前的后表面印刷,所以纸张30B为双面印刷并传递。
在以此方式操作的具有翻转机构的三辊形进纸胶印旋转印刷机中,如上所述,用于夹住纸张30前边的叼纸牙单元19和20以及用于夹住纸张30后边的吸入头21和22设置到双倍直径滚筒12。当印刷模式在单和双面印刷模式之间时或当纸张的尺寸需要改变时,需要调节叼纸牙单元19和吸入头21之间以及叼纸牙单元20和吸入头22之间的圆周方向的相位。更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槽44形成于双倍直径滚筒12的筒体31的圆周表面且彼此在轴向以预定间隔彼此平行。通过筒体31支撑的吸入头21接合在相应槽44中。吸入头21在槽44中的圆周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相位并被固定。下面将说明此吸入件相位调节操作。
参照图1和2,双倍直径滚筒12具有包括铸造中空部分的圆柱筒体31,以及与筒体31整体形成并从筒体31的两端凸出的端轴32和33。在靠近筒体31的端面31a和31b的位置,两端轴32和33由一对通过滚子轴承34的支架35枢转地轴向支撑。与翻转滚筒13的枢轴齿轮啮合的双倍直径滚筒齿轮36固定到从支架35凸出的端轴32的端部。双倍直径滚筒齿轮36通过印刷机电动机37驱动。枢轴齿轮固定到翻转滚筒13的邻接固定齿轮上以传递旋转。当固定齿轮和枢轴齿轮脱离作用时,进行翻转滚筒13和双倍直径滚筒12之间的相位可以被调节。
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分别枢转地固定到两端轴32、33的大直径部分32a、33a上。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包括O型圈部分38b、39b以及从圈部分38b、39b以180°的角度间隔向外凸出的两个臂部分38c、39c。当其邻接筒体31端面时,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被规制以防止向内运动,并通过固定到端轴32、33的去除防止件40防止被向外去除。第一、第二枢转地支撑件38、39利用固定装置(将在后面说明)固定到筒体31。吸入管41由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通过轴承42枢转地轴向支撑。吸入管41中的空气仅在预定时间通过双倍直径滚筒12的枢轴运动抽出。
如图2所示,分别具有与吸入管41连通的吸入口43的多个吸入头21沿双倍直径滚筒12的轴向成行排列,并通过分裂和拴住固定到滚筒。吸入口43形成于筒体31的圆周表面。吸入头21接合在筒体31的外圆周部分31c的圆周方向延伸预定角度的相应槽44中。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脱离与筒体31作用并被枢轴旋转,以便叼纸牙单元19和吸入头21之间以及叼纸牙单元20和吸入头22之间的圆周方向的相位得到调节。
下面将说明当调节相位后,通过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将相位调节的吸入头21、22固定到筒体31的吸入件固定操作。
轴孔46、47和48分别形成于筒体31的中心部分和两端轴32、33的中心部分,以便轴孔46、47和48在两端轴32和33之间延伸。大直径部分48a形成于轴孔48的端侧面,而台阶48b形成于大直径部分48a的中心的边界。第一、第二杆存储孔50、51分别形成于连接到筒体31的两端轴32、33的那些部分。第一、第二杆存储孔50、51分别从两端轴32、33的圆周表面在径向凹进。第一、第二杆存储孔50、51的末端侧(底部侧面)与轴孔46、47和48垂直相交。
如图1所示,松散插进第一杆存储孔50中的基本为棱柱形的第一杆52通过从固定到筒体31端面的支撑块53垂直延伸的摆动轴54利用其一端被可摆动地支撑。在其两开口侧之间直径变化的通孔55形成于第一杆52的另一端,而台阶55a形成于通孔55的中心部分。
如图2所示,压紧块57连接到松散插进第二杆存储孔51中的基本为棱柱形的第二杆56。在其两开口侧之间直径变化的通孔58形成于第二杆56的另一端,而台阶58a形成于通孔58的中心部分。第二杆56通过固定到端轴33的摆动轴59可摆动地支撑,以便延伸穿过第二杆存储孔51。
轴60分别延伸通过第一、第二杆52、56的通孔55、58,并插进筒体31的轴孔46和端轴32、33的轴孔47、48中。轴60分别在其两端具有第一、第二小直径部分61、62,在其第一、第二小直径部分61、62的边界具有台阶60a、60b。螺纹部分形成于第一、第二小直径部分61、62中每个的两端。
如图2所示,固定件63与轴60的第二小直径部分62的端部螺纹作用,而作为第一弹性件的锥形盘弹簧65弹性固定在固定件63和与轴孔48的台阶48b作用的接合件64之间。轴60由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通过固定件63在箭头A的方向(向端轴33)被偏置。如图1所示,双螺母67与轴60的第一小直径部分61的端部螺纹形式相接合。作为第二弹性件的压缩螺旋弹簧71、72通过第三弹性轴承件70弹性固定在与双螺母67作用的第一弹性轴承件68和与轴60的台阶60a作用的第二弹性轴承件69之间。第二弹性轴承件69通过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在箭头A的方向(向第一杆52)被偏置。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设定为小于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
在此设置中,轴60通过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在箭头A的方向被偏置。轴60的台阶60b与第二杆56的轴孔58的台阶58a相接合,而第二杆56在图2中绕作为摆动中心的摆动轴59逆时针摆动。整体固定到第二杆56的压紧块57压紧第二支撑件39。因此,第二支撑件39的端面39a压紧筒体31的端面31b,以便第二支撑件39固定到筒体31。同时,轴60在箭头A的方向稍微移动。如图6A所示,第二弹性轴承件69的底面69a与轴60的台阶60a脱离作用,并与第一杆52的轴孔55的台阶55a作用。
第一杆52由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通过第二弹性轴承件69被偏置,并绕作为摆动中心的摆动轴54在图1中逆时针枢轴旋转。当第一杆52枢轴旋转时,第一支撑件38的端面38a通过筒体31的端面31a被压紧,而第一支撑件38固定到筒体31。更具体地说,当轴60在箭头A的方向通过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稍微移动时,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通过第一、第二杆52、56固定到筒体31。因此,吸入头21、22通过支撑件38、39固定到双倍直径滚筒12。
在此方式中,当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为固定到筒体31时,第一、第二杆52、56通过压缩螺旋弹簧71、72和锥形盘弹簧65以共享的方式被偏置。因此,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可以利用第一、第二杆52、56可靠地固定到筒体31。
此外,如图7A、7B所示,每个都具有半椭圆截面的表面压力调节件75、76置于第一杆52和第一支撑件38之间以及整体固定到第二杆56的压紧块57和第二支撑件39之间。第一杆52和压紧块57具有槽口52a、57a以分别通过表面压力调节件75、76作用。槽口57a可以形成于第二支撑件39。即使由于表面压力第一、第二杆52、56弯曲,弯曲通过表面压力调节件75、76的弧形表面吸收,以便表面压力保持为恒定值。
第一、第二杆52、56通过杠杆分别将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压紧和固定到筒体31的两个端面。更具体地说,如图7A所示,假设第一杆52的摆动轴54的支点用O表示,第二弹性轴承件69将力施加到第一杆52的动力点用C表示,而第一杆52通过表面压力调节件75作用在第一支撑件38上的作用点用D表示,则支点O和作用点D之间的距离L12设定为小于支点O和动力点C之间的距离L11。因此,通过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产生并在动力点C作用到第一杆52的第二弹性轴承件69的力在作用点D被放大,且第一杆52压紧第一支撑件38。
同样,如图7B所示,假设第二杆56的摆动轴59的支点用O表示,轴60的台阶60b将力施加到第二杆56的动力点用C表示,而第二杆56通过表面压力调节件76作用在第二支撑件39上的作用点用D表示,则支点O和作用点D之间的距离L22设定为小于支点O和动力点C之间的距离L21。因此,通过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产生并施加到第二杆56的轴60的台阶60b的力在作用点D被放大,且第二杆56压紧第二支撑件39。
因此,可以降低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和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
第一杆52的杠杆臂长比L11/L12设定为大于第二杆56的杠杆臂长比L21/L22。如上所述,由于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设定为小于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所以,第一杆52克服第一支撑件38的压紧力和第二杆56克服第二支撑件39的压紧力设定为总体上几乎彼此相等。因此,第一支撑件38的压紧力和第二支撑件39的压紧力在筒体31的两端变得彼此相等。
下面将说明可以使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相对筒体31移动,以便吸入头21、22可以进行相位调节的吸入件释放操作。
参照图2,多个柱头螺栓80从一个支架35垂直延伸,而支撑板81固定到柱头螺栓80的末端以平行于支架35。支撑件82在支撑板81内连接。作为驱动装置的第一汽缸83具有可以向前(文中第一汽缸的“向前”指“向左”)或向后(文中第一汽缸的“向后”指“向右”)移动并枢转地安装到固定于支架35的支撑底部84的工作杆83a。驱动杆85的一端通过从支撑板81的支撑件82凸出的轴86枢转地支撑,而其另一端枢转地固定到工作杆83a。与固定件63接触的轮87通过驱动杆85枢转地支撑。
在此设置中,当第一汽缸83的工作杆83a向后移动时,驱动杆85通过绕作为枢轴中心的轴86在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表示的逆时针方向枢轴旋转。当驱动杆85枢轴旋转时,轮87压紧固定件63,而轴60在作为相对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的第二方向的箭头B的方向稍微移动。因此,在图7B中,轴60的台阶60b和第二杆56的轴孔58的台阶58a彼此脱离作用,并释放通过第二杆56压紧筒体31端面的第二支撑件39。因此,第二支撑件39从筒体31释放。
同时,当轴60在箭头B的方向移动时,其台阶60a与第二弹性轴承件69的底面69a作用,如图6B所示,第二弹性轴承件69在克服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的箭头B的方向稍微移动。因此,第二弹性轴承件69和第一杆52轴孔55的台阶55a彼此脱离作用,并且通过第一杆52压紧筒体31端部的第一支撑件38被释放。因此,第一支撑件38被从筒体31释放。
根据此实施方式,可以降低锥形盘弹簧65和压缩螺旋弹簧71、72的弹力,且驱动杆85利用杠杆臂长比的效果。因此,可以降低第一汽缸83的驱动力,以便可以减少第一汽缸83的尺寸。
参照图3和4,支撑块88分别固定到第一支撑件38的一个臂部分38c和第二支撑件39的一个臂部分39c,其中作用销89都从每个支撑块88垂直延伸。一对钩件91轴向固定到在一对支架35之间枢转地支撑的枢轴90上,以便钩件91靠近支架35。与相应作用销89作用的U型槽91a形成于钩件91的末端。如图2所示,枢轴90的一端从支架35向外凸出,而杆92的一端轴向固定在其凸出端。拉伸螺旋弹簧95钩在从杆92的另一端垂直延伸的销93和从支架35垂直延伸的销94之间。枢轴90通过拉伸螺旋弹簧95的拉伸力在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偏置。通常,钩件91的U型槽91a和销89通过拉伸螺旋弹簧95彼此脱离作用。
枢转地固定到一个支架35的滚筒端的第二汽缸97具有枢转地固定到杆92的另一端并可以向前(文中第二汽缸的“向前”指“向纸里”方向)或向后(文中第二汽缸的“向后”指“向纸外”方向)移动的工作杆97a。当第二汽缸97的工作杆97a向前移动时,枢轴90通过杆92在图3中顺时针方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轴旋转,而钩件91的U型槽91a与销89作用。在此状态中,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的枢轴运动得到规制。第二汽缸97、钩件91、U型槽91a和销89形成枢轴调节机构101。
在此设置中,当纸的尺寸改变时,因此相对双倍直径滚筒12的叼纸牙单元19和20的吸入头21和22的旋转相位也将改变,首先,双倍直径滚筒12枢轴旋转到预定位置。接着,第二汽缸97的工作杆97a向前移动,以在图3的顺时针方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轴旋转枢轴90。钩件91的U型槽91a与销89作用,以调节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的枢轴运动。然后,第一汽缸83的工作杆83a向后移动,以绕作为枢轴中心的轴86在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表示的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轴旋转驱动杆85。轮87压紧固定件63,而轴60在克服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的箭头B的方向稍微移动。当轴60移动时,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从筒体31释放。
在此状态中,印刷机电动机37被驱动,以便双倍直径滚筒齿轮36枢轴旋转通过预定的枢轴角度,而筒体31也与双倍直径滚筒齿轮36一起枢轴旋转通过预定的角度。同时,筒体31的叼纸牙单元19和20也整体枢轴旋转,从而通过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支撑的相对叼纸牙单元19和20的吸入头21和22的旋转相位被改变。
在此状态中,当第一汽缸83驱动时,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可以固定和释放筒体31。因此,当与传统装置比较时,可以减少操作者的负担并可以自动操作。
当第一汽缸83的工作杆83a向前移动且驱动杆85顺时针绕作为枢轴中心的轴86枢轴旋转到图2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已经压紧固定件63的轮87被释放。固定件63在箭头A的方向通过锥形盘弹簧65的弹力与轴60一起移动,而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通过第一、第二杆52、56固定到筒体31的两个端面。此时,轮87脱离固定件63。因此,轮87和固定件63在接下来的印刷中不会磨损。
当吸入头21和22的旋转相位改变后,当第二汽缸97的工作杆97a向后移动时,枢轴90在图3的逆时针方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轴旋转。钩件91的U型槽91a与销89彼此脱离作用,以便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变为枢轴旋转。
在此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印刷机的滚筒。本发明也可以施用到覆盖两个纸表面的涂层装置中叼纸牙和吸入头之间的相位的调整。已经说明了其中调整作为操作件的叼纸牙和吸入头之间相位的情况。本发明也可以施用到在折叠机的折叠滚筒中的销和作为操作件的刀之间的相位的调整,或作为操作件的销和刀之间的相位的调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降低操作者的负担并可以自动操作。由于支撑件通过利用杠杆作用固定到筒体,因此可以减小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因此,可以减小驱动装置的尺寸。当将支撑件固定到筒体时,两个杆通过第一、第二弹性件以共享方式偏置。因此,支撑件可以用两个杆可靠地固定到筒体。此外,还可以防止印刷操作期间驱动装置的磨损。

Claims (16)

1.一种滚筒装置,包括:
通过一对支架(35)可旋转地支撑的筒体(31);
支撑机构(38、39),其支撑成以在相对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移动并支撑操作件(21、22);
支撑成以在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的轴(60);
沿第一方向偏置所述轴的第一弹性件(65);
用于在相对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移动所述轴的驱动装置(83);以及
通过所述筒体可摆动地支撑并根据所述轴的运动摆动以相对所述筒体固定/释放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第二杆(52、56);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器(83);以及
根据所述驱动器的操作邻接和脱离所述轴的一端的工作部分(87),以及
当所述工作部分脱离所述轴时,所述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偏置力在第一方向移动,而所述支撑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杆的摆动运动固定到所述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轴在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支撑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杆的摆动运动而产生的压紧力固定到所述筒体,以及
当所述轴在相对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第二杆的摆动运动而产生的压紧力被释放,并且所述支撑机构从所述筒体被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枢轴运动机构,其用于当所述支撑机构从所述筒体被释放时,随着所述筒体的枢轴运动调节所述支撑机构的枢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侧的第一、第二支撑件(38、39),以及
所述操作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吸入管(41),其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之间以便在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并支撑所述操作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杆在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第一支撑件压紧所述筒体,以便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到所述筒体,以及
当所述第二杆在第一方向摆动时,所述第二支撑件压紧所述筒体,以便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到所述筒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的端面(38a、39a)分别邻接所述筒体的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以便所述操作件固定到所述筒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个端面和所述第一杆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面和所述第二杆之间,以及
当所述第一、第二杆分别压紧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时,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固定到所述筒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杆每个都具有可摆动支撑的支点(O),
响应所述轴的运动被压紧的动力点(C),以及
压紧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的作用点(D),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作用点位于支点和动力点之间,以及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点位于动力点和作用点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L11/L12>L21/L22,其中在所述第一杆中,L11为支点和动力点之间的长度,而L12为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长度,而在所述第二杆中,L21为支点和动力点之间的长度,而L22为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71,72),其用于当所述轴在第一方向移动时,其利用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的偏置力摆动和偏置所述第一杆,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向所述第二支撑件摆动和偏置的所述第二杆的压紧力与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向所述第一支撑件摆动和偏置的所述第一杆的压紧力设定为彼此几乎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一杆之间以及第二支撑件和第二杆之间,且每个都具有半椭圆截面的表面压力调节件(75,76);以及
所述第一、第二杆分别具有其中所述表面压力调节件将被接合的槽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当所述轴在第一方向移动时,与所述第一杆作用以摆动所述第一杆的弹性轴承件(69);以及
在第一方向偏置所述弹性轴承件的第二弹性件(71、72),
其中当所述轴在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轴与所述第二杆作用并摆动所述第二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具有分别与所述弹性轴承件和所述第二杆作用的第一、第二台阶(60a、60b),
所述第一杆具有与所述弹性轴承件作用的台阶(55a),
所述第二杆具有与所述轴的第二台阶作用的台阶(58a),以及
所述弹性轴承件具有与所述轴的第一台阶以及所述第一杆的台阶作用的底面(69a)。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轴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轴的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二杆的台阶相作用以摆动所述第二杆,并且所述弹性轴承件的底表面与所述第一杆的台阶部分相作用以摆动所述第一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轴在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轴的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二杆的台阶彼此脱离作用,而所述轴的第一台阶邻接所述弹性轴承件的底面,以便所述弹性轴承件在第二方向与所述轴一起移动。
CNB2004100786858A 2003-09-18 2004-09-16 滚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5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6925A JP4414180B2 (ja) 2003-09-18 2003-09-18 胴装置
JP2003326925 2003-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7317A CN1597317A (zh) 2005-03-23
CN1309562C true CN1309562C (zh) 2007-04-11

Family

ID=3419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868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562C (zh) 2003-09-18 2004-09-16 滚筒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04194B2 (zh)
EP (1) EP1516728B1 (zh)
JP (1) JP4414180B2 (zh)
CN (1) CN1309562C (zh)
AT (1) ATE533628T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57101A1 (de) * 2005-11-30 2007-06-06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zentrale Einrichtung für Zugangskontrollen zu gesicherten Bereichen oder Einrichtungen
JP4981363B2 (ja) 2006-06-05 2012-07-18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状態自動切替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8037037A (ja) 2006-08-09 2008-02-21 Komori Corp 凹版印刷機
JP5361168B2 (ja) 2006-11-10 2013-12-04 ハイデルベルガー ドルツクマシーネ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枚葉紙を印刷機を通して搬送する間に反転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US20090035046A1 (en) * 2007-07-31 2009-02-05 Belbey Jason S Print drum
EP2391510A1 (de) * 2009-01-27 2011-12-07 manroland AG Speichertrommel-anordnung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bogendruckmaschi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1929A (en) * 1987-10-21 1989-05-23 Komor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Suction member fixing apparatus for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with turn-over mechanism
CN1010758B (zh) * 1988-05-02 1990-12-1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调节印刷机翻转滚筒的旋转换位的装置和使叼纸牙
CN1012566B (zh) * 1989-01-13 1991-05-08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单面印刷机或双面印刷机的送纸滚筒
US5365845A (en) * 1992-07-15 1994-11-2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rting and stopping a sheet-turning operation and for format adjus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2267A (en) 1993-05-10 1996-01-09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suction-type grippers on a sheet-transfer dru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1929A (en) * 1987-10-21 1989-05-23 Komor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Suction member fixing apparatus for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with turn-over mechanism
CN1010758B (zh) * 1988-05-02 1990-12-1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调节印刷机翻转滚筒的旋转换位的装置和使叼纸牙
CN1012566B (zh) * 1989-01-13 1991-05-08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单面印刷机或双面印刷机的送纸滚筒
US5365845A (en) * 1992-07-15 1994-11-2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rting and stopping a sheet-turning operation and for format adjus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16728A2 (en) 2005-03-23
CN1597317A (zh) 2005-03-23
EP1516728A3 (en) 2009-09-30
JP2005088450A (ja) 2005-04-07
JP4414180B2 (ja) 2010-02-10
ATE533628T1 (de) 2011-12-15
EP1516728B1 (en) 2011-11-16
US7104194B2 (en) 2006-09-12
US20050061179A1 (en) 2005-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26656B2 (ja) 枚葉印刷機の版ひねり調整機構
CN101161577A (zh) 纸张对齐装置、使用其的排纸装置和单张纸印刷机以及纸张对齐方法
CN1865000A (zh) 墨斗设备
CN1498751A (zh) 胶版印刷机的橡皮滚筒的支承结构
JPH04226354A (ja) 枚葉紙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印刷部のゴム胴の胴入れ及び胴抜きのための装置
CN1309562C (zh) 滚筒装置
US5076165A (en) Swinging gripper arrangement for sheet-process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sheet-fed offset printing presses
JP2911815B2 (ja) 胴入れおよび胴逃しのための装置
US4466350A (en) Sheet transfer cylinder assembly of a sheet-fed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having a device for correcting register of overprints
US6546865B2 (en) Drive for a distributor roller in a printing machine
CN1125721C (zh) 具有动力传递切断机构的胶印机
US5473983A (en) Rotary printing press
CN101041285A (zh) 印刷机
CN1693074A (zh) 用于带有两用印刷机构的单张胶印转轮式印刷机的片状物传送装置
CN1221386C (zh) 数字印刷机
EP1031418A1 (en) Sheet-like object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sheet-fed rotary printing press
CN1282663A (zh) 具有用以移动油墨棍而接触和脱离印板滚筒的机构的胶印机
CN1223458C (zh) 叼纸牙驱动装置
KR100232909B1 (ko) 고무통의 인쇄압을 가하고 제거하기 위한 장치
JP2646053B2 (ja) ウエッブオフセット輪転多色印刷機におけるウエッブ送り停止機構
JPH1034886A (ja) 整数倍大の枚葉紙搬送胴を有する枚葉紙印刷機における周期的見当誤差を排除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6601504B2 (en) Cylinder apparatus for rotary printing press
US20030226458A1 (en) Device for torque compensation in a sheet-processing machine and reversing drum having a torque compensation device
JP3638074B2 (ja) 枚葉輪転印刷機のスイング装置
CN1401479A (zh) 交换鼓型轮转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