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1123C -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 Google Patents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1123C
CN1291123C CN 200510200322 CN200510200322A CN1291123C CN 1291123 C CN1291123 C CN 1291123C CN 200510200322 CN200510200322 CN 200510200322 CN 200510200322 A CN200510200322 A CN 200510200322A CN 1291123 C CN1291123 C CN 12911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garden
mentioned
green plant
planting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2003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3633A (zh
Inventor
王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2003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91123C/zh
Publication of CN1693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3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11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12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在楼体住宅的室外空中构建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的载体是台挑交错结构,所述“台”是指底部由下层的局部楼体支撑的平台,所述“挑”是指至少一个从上述平台向外挑出来、并与平台连成一体的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上述“平台”和“栽种植物的容置体”共同构成空中花园载体,上述空中花园载体宽度占据每户楼层面宽的一部分,上层空中花园与下层空中花园左右交错设置,每两层至四层构成一个循环。上述平台外边与向楼体外挑出的挑板连为一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在空中承载绿色植物、实现立体绿化的台挑交错结构建筑,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多、高层住宅。

Description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住宅建筑物,特别是一种多、高层花园洋房式的住宅建筑物。
(二)背景技术
绿色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实现住宅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难解之题。传统的多、高层住宅被现代人称为水泥墩,它们犹如悬崖峭壁,刀削般垂直向高空发展,最多只能实现屋顶绿化,人们只能在地面、屋顶实施绿化方案。现有的所谓绿色住宅无一不是在楼体之上或楼体之内建筑空中花园,无法实现真正的立体绿化。为了解决建筑物的渗漏问题,现有空中花园必须要设防水层和防根刺层,每平米的造价要增加上百元人民币,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建筑物的成本,使一般老百姓承受不起。
在多、高层住宅楼中构建空中花园,面临如下技术难题:
第一:节省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空中花园面积尽量不占或者少占容积率资源(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是规划审批的强制控制指标,花园占用容积率实质意味少建住宅。
第二:构建空中花园不能牺牲房间的采光条件,空中花园对下层遮盖不得大于2米;
第三:进一步降低空中花园结构造价;
第四:空中花园的结构要有在八度抗震区实现的可行性;
第五:应不影响室内建筑结构,尽量采用剪力墙结构,不得已时可以采用框剪、框筒结构,但室内不应有暴露梁;
第六:每户空中花园面积要足够大;
第七:空中花园必须有露天效果,上面无遮盖感,这样才有别墅的感觉,同时也利于植物成活,扩大光合作用;
第八:空中花园不能是进深很小长度很长的细长条形,花园进深要大于3米,最好进深能达到4米,要与阳台有本质的区别,要形成真正的花园和丛林;
第九:不能从一户的空中花园看到另一户花园里面的活动,避免视线干扰;
第十:尽量避免从空中花园看到别人家室内的活动,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别人家从室内看自己家花园里的活动。保证彼此私密性。
第十一:空中花园被所属户的房间围合面越多越好,但不能四面围合,否则就失去了露天自然花园本质,成为中庭。
第十二:空中花园要尽量多地落在有竖向支撑的楼板上,这样花园才有实地感觉,而不能全部在悬挑容置体上。同时,造价还要降低。
第十三:楼体平层户型要越多越好。
第十四:避免空中花园的植物根刺透屋顶发生渗漏。
鉴于上述严格的约束条件,在高层构建花园洋房面临几项紧缺资源:一:板式住宅南侧面宽(面宽是每户住宅外墙与住宅外部空中的一个水平面相交,交线在与外墙平行的垂直面上的投影长度。下同)是构建空中花园的紧缺资源,塔式住宅东、南、西、北侧的面宽均是构建空中花园的紧缺资源。因为花园必须占据面宽;二:花园正上空不被遮挡的高度是构建空中花园的另一项紧缺资源;花园进深与上空不被遮挡的高度的比值越小,花园采光越好,花园越有露天的感觉。三:花园进深,尤其是有竖向支撑的花园进深是紧缺资源。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在尽量不占或者少占容积率资源的条件下、在不牺牲房间采光的条件下、在降低花园结构造价的条件下、在结构符合八度抗震要求的条件下,解决多、高层住宅合理构建每户空中花园的技术问题;还解决空中绿化植物的承托问题,并切实解决城市立体绿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这种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楼体住宅的室外空中构建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的载体是台挑交错结构,所述“台”是指底部由下层的局部楼体支撑的平台,所述“挑”是指至少一个从上述平台向外挑出来、并与平台连成一体的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上述“平台”和“栽种植物的容置体”共同构成空中花园载体,上述空中花园载体宽度占据每户楼层面宽的一部分,上层空中花园与下层空中花园左右交错设置,每两层至四层构成一个循环。
上述支撑平台底部的局部楼体是凹于主楼体、凸于主楼体或半凸半凹于主楼体。
上述平台外边与向楼体外挑出的挑板连为一体,挑板的局部边缘挑出栽种植物的容置体。
上述挑板的进深范围是0.5-2.5米。
上述平台的进深范围是1-3米。
上述平台的边缘是直线形、弧形或折线形。
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是盆状、池状、槽状、盘状或桶状,从平台挑出的距离为0.5-4米,内部通有滴灌管。
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上开有孔或开有网格。
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是向平台前面和/或向平台侧面挑出。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在空中承载绿色植物、实现立体绿化的台挑交错结构建筑,解决了多、高层住宅长期未解决的合理构建每户空中花园的技术难题。该住宅具有以下优点:
1、空中花园面积不挤占或者少占容积率资源。
2、空中花园不牺牲房间的采光,每户的空中花园对下层凸挑遮盖不得大于2米,在保证花园进深足够大的情况下,不对下层采光有显著影响。
3、空中花园在保证不渗漏的前提下,结构造价较低。
4、空中花园台挑交错结构符合八度抗震区的防震要求。
5、空中花园不影响室内空间质量,室内没有暴露梁,可以全部做出平层户型,因为只有平层户才能出小户型,平层由于没有室内竖向交通所占面积,使用面积系数也高。因此可以随意做出小户型和大户型,符合市场标准。
6、每户花园面积足够大,达到20-60平方米。花园进深为3米-6米,可以大幅度增加绿化面积,与阳台有质的区别。
7、一个平层住宅户只进行部分面宽外墙的局部退台或者挑出,目的是使花园垂直之间距离有两层高,让每户的空中花园有地有天。空中花园底板大部分落在有竖向支撑的楼板上,有实地感觉。
8、空中花园私密性好,不能从一户的花园看到另一户花园里面的活动,避免视线干扰。尽量避免从花园看到别人家室内的活动,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别人家从室内看自己家花园里的活动。
9、不需设置大面积防水层和防根刺层,大大降低了空中花园的造价。
本发明台挑交错结构的空中花园与阳台的区别是:
(1)、结构不同。台挑交错结构的空中花园载体结构与阳台截然不同。阳台要么是挑板的凸阳台,要么是退台的凹阳台,本发明的空中花园载体则是台挑交错结构。
(2)、进深范围不同。阳台进深在两米以内,本发明的花园载体最佳进深在3米-5米。
(3)、竖向间距不同。上层阳台与下层阳台的竖向距离是一个楼层高,台挑花园载体竖向之间距离是两个楼层高。
(4)、用途不同。阳台用于居民生活,台挑交错结构的空中花园可以用于栽种灌木甚至乔木,用于在空中承载绿色植物,用于城市绿化。
(5)、形状不同。阳台是镶嵌在楼体上的火柴盒,而空中花园载体像承托植物的托盘,空中花园内的植物延伸到空中,彻底改善了城市面貌。
(6)、效果不同。阳台仅限于家庭生活之用,而台挑交错结构的空中花园载体为住宅和城市增添大量空中绿化面积,真正实现立体绿化。
本发明的楼体形式突破了传统模式。每座楼体犹如一簇生机昂然的树丛,一棵棵绿色植物从每户门前伸出,犹如层叠浓密的绿色屏障,大大改善了住宅和城市的生态环境。每户门前的空中花园内不仅能种植花草,还能种植灌木或乔木,真正实现了户户有花园。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树形台挑交错结构绿化住宅,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条件下、不增加建筑成本的条件下、在尽量不占或者少占容积率资源的条件下、在不牺牲房间采光的条件下、在降低花园结构造价的条件下、在结构符合八度抗震要求的条件下,在空中实现城市绿化,同时,为每户居民增加大面积空中花园,使普通百姓住上具有别墅本质特征的花园洋房。本发明上层空中花园对下层空中花园不造成遮挡,错落有致,互不干扰,每户居民均可在自有花园上充分利用太阳能种养生物,人们生活在充满生机、趣味横生的绿色住宅中,摆脱了枯燥的生活。本发明比传统的多高层住宅更加亲近自然,更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更容易实现建筑物的工厂化生产;满足了人类亲近土地、亲近绿色、亲近阳光的渴望,不仅为住户扩充了更多的私有领地,而且为城市空间扩充了绿地。本发明楼体断面可以是各种形状,楼体立面总体呈平面、曲面、折面、凸凹面等所有立面形状的住宅楼体。可以广泛应用于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和超高层各式住宅,包括板式、塔式、塔板拼接和点式建筑等。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基本循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与平台连为一体的示意图;
图3是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与横向延伸的承重墙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4是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与纵向延伸的承重墙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5是支撑平台底部的局部楼体是凹于主楼体的示意图,平台和两个栽种植物的容置体共同构成空中花园载体;
图6是支撑平台底部的局部楼体是凸于主楼体的示意图;
图7是支撑平台底部的局部楼体是半凸半凹于主楼体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塔楼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板楼实施例的示意图,平台外边与向外悬挑出的挑板连为一体;
图10是本发明另一板楼实施例的示意图,平台外边无挑板;
图11是本发明板楼实施例的效果图。
图12是空中花园载体实施例一的配筋示意图;
图13是空中花园载体实施例二的配筋示意图;
图14是空中花园载体实施例三的配筋示意图;
图15是空中花园载体实施例四的配筋示意图。
图中:1-平台、2-挑板、3-栽种植物的容置体、4-凹形局部楼体、5-凸形局部楼体、6-楼体、7-上层空中花园、8-下层空中花园、9-滴灌管、10-护栏、11-挑梁、12-横向延伸的承重墙、13-纵向延伸的承重墙、14-房屋圈梁、15-屋面板、16-构造柱、17-钢筋、18-局部支撑、19-绿色植物。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1,这种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楼体6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在楼体每户住宅的室外空中构建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的载体是台挑交错结构,所述“台”是指底部由下层的局部楼体支撑、外围有护栏10的平台1,所述“挑”是指至少一个从上述平台向外悬挑出来、并与平台连成一体的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上述“平台”和“栽种植物的容置体”共同构成空中花园载体,上述空中花园载体宽度占据每户楼层面宽的一半,上层空中花园7与下层空中花园8左右交错设置,每两层至四层构成一个循环。
实施例参见图2,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与平台1连为一体,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下部有与楼体连接的局部支撑18。上述平台1的进深范围是1-3米,平台的边缘是直线形、弧形或折线形。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是盆状、池状、槽状、盘状或桶状,从平台挑出的距离为0.5-4米,内部通有滴灌管9。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上还可开有孔或开有网格。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底板的标高可以等于、或小于、或大于平台的标高。空中花园载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罩起来形成花棚。
实施例参见图3,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与横向延伸的承重墙12连接在一起。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可以是向平台1的前面和/或侧面挑出。
实施例参见图4,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与纵向延伸的承重墙13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参见图5,支撑平台底部的局部楼体是凹于主楼体的凹形局部楼体4,平台和两个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共同构成空中花园载体。
实施例参见图6,支撑平台底部的局部楼体3是凸于主楼体的凸形局部楼体5。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与从平台伸出的挑梁11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参见图7,平台1底部的局部楼体是半凸半凹于主楼体的凸凹混和局部楼体。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与从平台伸出的挑梁11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参见图8,楼体6是塔式住宅或塔板结合住宅。上层空中花园7与下层空中花园8交错布置。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与从平台伸出的挑梁11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参见图9,上述楼体6是板式住宅。上层空中花园7与下层空中花园8交错布置。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与从平台伸出的挑梁11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参见图10,上述楼体6是板式住宅。上述空中花园每隔一层楼设置,上层空中花园7与下层空中花园8竖向正对或者偏对。平台1外边与向楼体外挑出的挑板2连为一体,上述挑板2的进深范围是1.2-2.5米。挑板的局部边缘挑出栽种植物的容置体3。
绿化后的实施例参见图11,空中花园内栽种着绿色植物19。
上述是平层户住宅花园构建方式,但同时也适用于复式和复式平层混和住宅楼体;当是复式住宅时,构建循环方法可以和以上各条相同;也可以除在每户复式住宅首层退台外,其它楼层不退台,将退台资源全部用于首层退台,扩大首层花园面积和进深。
以上是典型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这些。
与“栽种植物的容置体”连接的挑梁具体实施例:
盆状栽种植物的容置体高度1000mm,外径800,壁厚120mm.约重5.5KN;
树重:5KN;土重5.65KN;总重:22KN。
挑梁外挑按3m计算,梁宽300,高500。
由楼板传来楼面荷载:(三角型分布)64.5KN;
挑梁砼强度等级:C30    配筋计算as(mm):25
纵筋级别:HRB400
箍筋级别:HPB235
箍筋间距:100(m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0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100.00%
左支座自由    右支座固接
跨号    跨长    截面宽度(mm)    截面高度(mm)    支座类型    支座刚度
                 A(cm2)         I(cm4)                      (kN/m)
1       3.000   300             550             铰支         ---
抗震等级:二级
恒载分项系数=1.00
活载分项系数=0.00
程序自动计算自重,梁容重=25.000(kN/m3)
所有跨都有的恒载=0.000(标准值,kN/m)
所有跨都有的活载=0.000(标准值,kN/m)
内力配筋计算结果:
                                  左              中              右
上部弯矩(kN-m):                  0.005           3.03            220.89
下部弯矩(kN-m):                  0.00            0.00            0.00
剪力(kN):                        -0.00           -76.56          -131.13
上部纵筋(mm×mm):                495             413             1247
下部纵筋(mm×mm):                495             413             495
抗剪箍筋(mm×mm):                57              57              57
符合相应国家房屋结构设计规范。
盆状栽种植物的容置体悬挑距离:0.2-4米,最佳距离1-3米;内部底净面积:0.2-2平米,最佳净面积:0.5-1平米。
挑板2、挑梁11、横向延伸的承重墙12、纵向延伸的承重墙13内的钢筋17与房屋圈梁14、屋面板15、构造柱16的钢筋连在一起,其横剖面可为内厚外薄的梯形,参见图12、13、14、15。

Claims (16)

1.一种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楼体为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楼体住宅的室外空中构建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的载体是台挑交错结构,所述台是指底部由下层的局部楼体支撑的平台,所述挑是指至少一个从上述平台向外挑出来、并与平台连成一体的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上述平台和栽种植物的容置体共同构成空中花园载体,上述空中花园载体宽度占据每户楼层面宽的一部分,上层空中花园与下层空中花园左右交错设置,每两层至四层构成一个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平台底部的局部楼体是凹于主楼体、凸于主楼体或半凸半凹于主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平台外边与向楼体外挑出的挑板连为一体,挑板的局部边缘挑出栽种植物的容置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挑板的进深范围是0.5-2.5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平台的进深范围是1-3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平台的边缘是直线形、弧形或折线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是盆状、池状、槽状、盘状或桶状,从平台挑出的距离为0.5-4米,内部通有滴灌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上开有孔或开有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是向平台前面或向平台侧面挑出,或同时向平台前面和向平台侧面挑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底板的标高等于或小于或大于平台的标高。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与从平台伸出的挑梁连接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与从楼体延伸出的承重墙连接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栽种植物的容置体下部有与楼体连接的局部支撑。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空中花园载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罩起来形成花棚。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空中花园每隔一层楼设置,上层空中花园与下层空中花园竖向正对或者偏对。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其特征在于:上述楼体是板式住宅、塔式住宅、塔板结合住宅或点式住宅楼。
CN 200510200322 2005-06-10 2005-06-10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12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200322 CN1291123C (zh) 2005-06-10 2005-06-10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200322 CN1291123C (zh) 2005-06-10 2005-06-10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3633A CN1693633A (zh) 2005-11-09
CN1291123C true CN1291123C (zh) 2006-12-20

Family

ID=3535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20032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123C (zh) 2005-06-10 2005-06-10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112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0459B (zh) * 2006-12-26 2011-10-05 深圳市邻里花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阶梯花园住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2204C (zh) * 2006-07-10 2008-06-04 郭建军 多层建筑物
CN100424311C (zh) * 2006-08-11 2008-10-08 刘建华 一种有多个庭院的一梯多户住宅
CN103031962B (zh) * 2011-09-30 2015-12-02 包立军 一种田园式住宅
CN104314356A (zh) * 2014-10-28 2015-01-28 王治国 一种拥有花园载体或露台的别墅式多高层建筑
CN207609006U (zh) * 2017-07-12 2018-07-13 程玉明 一种具有多空间露台的住宅建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0459B (zh) * 2006-12-26 2011-10-05 深圳市邻里花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阶梯花园住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3633A (zh) 2005-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2848B2 (ja) 家屋建物構造
CN1291123C (zh) 台挑交错结构花园洋房
Wood Rethinking the skyscraper in the ecological age: design principles for a new high-rise vernacular
CN1667218A (zh) 6-50层塔板楼台板结构花园洋房
CN1804340A (zh) 一种有庭院的住宅
CN101046127A (zh) 空中庭院建筑
CN201095809Y (zh) 可移动的生态环保木制轻体房屋
Wood Sustainability: a new high‐rise vernacular?
Golasz-Szolomicka et al. Vertical Gardens in High-Rise Buildings–Modern Form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N1621645A (zh) 别墅花园洋房式建筑物
CN206016082U (zh) 一种轻荷载屋顶花园构造
CN2789360Y (zh) 绿色植被建筑
Virtudes et al. Green walls benefits in contemporary city
Strumiłło Sustainable city-green walls and roofs as ecological solution
CN202047535U (zh) 用于屋面种植树木的微地形结构
CN1664276A (zh) 花园洋房的空中花园
CN1920223A (zh) 一种有多个庭院的一梯多户住宅
KR20150127962A (ko) 스티로폼이 내장된 인공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Hong Na et al. Applying eco-features of traditional Vietnamese houses to contemporary high-rise housing
CN1570330A (zh) 一种空中生态庭院
CN106522588A (zh) 结构网筋蜂窝混凝土干预式建筑
Modirrousta et al. Necessity and methods of designing green buildings in cities and its effect on energy efficiency
CN1250851C (zh) 四联侧跃旋转式组合别墅住宅
CN215520139U (zh) 一种房屋、梯田和生产工作间一体化结构体系
Chen et al. Contemporary Design in Detail: Sustainable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