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6882A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过区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过区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6882A
CN1286882A CN98811857A CN98811857A CN1286882A CN 1286882 A CN1286882 A CN 1286882A CN 98811857 A CN98811857 A CN 98811857A CN 98811857 A CN98811857 A CN 98811857A CN 1286882 A CN1286882 A CN 1286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interval
data
base station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11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281C (zh
Inventor
朴洙元
文炫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64337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286882(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80011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9007940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6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6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2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以帧为单位发射数据,包括一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该发射器包括一控制器,将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在过区切换模式下,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中,控制器发射相应的帧数据,在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中,停止数据的发射。另外,终端装置包括一接收器,用于处理所接收的数据,一过区切换确定器,用于通过分析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以确定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和一控制器,用于将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中从当前基站发射的信号施加到接收器,将在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中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施加到过区切换确定器。

Description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执行过区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背景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过区切换(handoff)的设备和方法。
相关技术的描述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几种过区切换方法,用于当一个终端(或移动台)从当前小区(或基站)区域运动到相邻的小区区域时保持通话。一种是软过区切换方法,另一种是硬过区切换方法。在软过区切换方法中,终端通过使用来自终端要过区切换到的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的所分配信道以及来自当前服务该信道的当前基站的所分配信道来通信,然后断开其信道质量低于一阈值的信道之一。在硬过区切换方法中,当通话质量低于一阈值时,终端首先从当前基站断开所分配的信道,然后尝试与相邻的基站相连接。另外,有另一种过区切换方法,其中在接收到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后,基站基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达成的约定通过增加数据速率在比预定间隔短的间隔内发射数据,然后终端在上述短间隔内接收数据,在剩余的间隔搜索相邻基站。该过区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
图1示出一种状态,其中终端从当前基站BS#0运动到相邻基站BS#1(即,终端要被过区切换到的过区切换目标基站BS#1)。在该情况中,终端察觉从当前基站BS#0接收的信号的强度正在变低,而从相邻基站BS#1接收的信号的强度正在变高。同时,当从当前基站BS#0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低于一阈值时,终端发射过区切换请求消息或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值到当前基站BS#0,然后当前基站BS#0将发射帧周期分为发射间隔Ton和非发射间隔Toff,以便在发射间隔Ton发射整个帧数据。然后,终端在发射间隔Ton从当前基站BS#0接收信号,在非发射间隔Toff接收从相邻基站BS#1所接收的信号,从而执行过区切换。
在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将在下面定义。术语“模式0”(例如,基站发射模式0或终端接收模式0)指这样一种模式,其中在整个帧周期基站正常地发射数据,终端相应地接收所发射的数据。术语“模式1”(例如,基站发射模式1或终端接收模式1)指这样一种模式,其中在帧周期的预定间隔基站发射整个数据,在相应的间隔(例如,上述的预定间隔)终端接收所发射的数据。术语“模式2”(例如,基站发射模式2或终端接收模式2)指这样一种模式,其中在帧周期的预定间隔基站不发射数据,在该预定的间隔终端搜索相邻基站。这里,从模式1到模式2转换所需要的保护时间用“a”表示,从模式2到模式1或模式0转换所需要的保护时间用“b”表示。另外,划分帧周期时,字符D1表示该帧的前间隔(leading interval),字符D2表示该帧的后间隔(following interval)。另外,参考字符Ton表示一段数据发射间隔,在其中基站发射数据到终端,参考字符Toff表示一段数据非发射间隔,在其中基站停止发射数据到终端。另外,术语“第一帧”指在过区切换请求时最初从基站发射到终端的帧,术语“第二帧”指接着第一帧从基站发射到终端的帧。
现在,参照图2和图3参考传统的过区切换方法。
图2是示出在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过区切换期间帧周期和基站发射功率(或终端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2中,参考字符T表示一个帧周期,参考字符“a”表示从基站发射模式1(或终端接收模式1)到基站发射模式2(或终端接收模式2)转换所需要的保护时间,参考字符“b”表示从基站发射模式2(或终端接收模式2)到基站发射模式1(或终端接收模式1)转换所需要的保护时间,参考字符“S”(即,S/2+S/2)表示在两个帧周期2T中终端搜索相邻基站的实际搜索时间。在图2中,时间S可以被表示为S=2×(Toff-a-b)=2Toff-2a-2b。如所示,在传统的过区切换方法中,在一帧中的发射间隔Ton=T/2,基站发射数据,在非发射间隔Toff=T/2,基站停止数据的发射。
当基站在过区切换模式中如图2所示发射数据时,终端根据图3所示过程执行过区切换。
参考图3,在步骤310,终端接收和处理从基站正常发射的帧数据。在该状态下,如果判断需要过区切换,例如,由于从基站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减少,终端发射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到基站。然后基站通知过区切换的终端,随后以双倍数据速率在帧周期T的前半周期T/2发射数据,在后半周期T/2停止发射数据。然后在步骤312终端感测到过区切换被启动,在步骤314在帧周期T的前半周期T/2接收双倍数据速率的数据。在终端接收数据的前半周期T/2和基站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由图2中的标号200表示。其后,在步骤316终端在后半周期T/2搜索终端要过区切换到的相邻基站。然而,实际上,终端不是在整个剩余的半周期T/2搜索相邻基站,而是在由后半周期T/2减去保护时间“a”和保护时间“b”所得的时间内搜索相邻基站,其中保护时间“a”是从基站发射模式1(或终端接收模式1)到基站发射模式2(或终端接收模式2)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保护时间“b”是从基站发射模式2(或终端接收模式2)到基站发射模式1(或终端接收模式1)转换所需要的时间。相应地,基站搜索相邻基站的实际时间是S/2=T/2-a-b。在实际搜索周期和基站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由图2中的标号210表示。
同时,在步骤318蜂窝终端判断是否检测到相邻基站(即,是否从相邻基站检测到信号)。当从相邻基站检测到信号时,在步骤320蜂窝终端被过区切换到相邻基站。在完成过区切换后,终端返回步骤310,继续正常地接收数据。然而,在步骤318未能检测到从相邻基站发射的信号时,终端返回步骤314以便在下一帧周期的后半周期T/2接收数据。这里,下一帧的各个半周期和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由图2中的标号220和230表示。
如上所述,尽管相邻基站搜索可用的理论时间是2Toff,但相邻基站搜索可用的实际时间S是S=2Toff-2a-2b。就是说,从图2可见,接收模式2跟着接收模式1,有时间延迟“a”,接收模式1或0也跟着接收模式2,有时间延迟“b”,从而由转换模式所需的保护时间减少了实际搜索时间。
即,在传统的过区切换方法中,重复发射数据和搜索相邻基站的操作,直到检测到终端要过区切换到的相邻基站,其浪费了在转换发射/接收模式中所需的保护时间。该保护时间的浪费将减少终端搜索相邻基站的实际搜索时间。另外,频速率模式转换加重了基站和终端的负载。
发明的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区切换设备和方法,能够在过区切换请求时有效地分配发射帧的发射间隔和非发射间隔,以增加终端搜索相邻基站的实际搜索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区切换设备和方法,能够在过区切换请求时有效地分配发射帧的发射间隔和非发射间隔,以防止由于频速率模式转换而造成的保护时间的浪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区切换设备和方法,能够在过区切换请求时有效地分配发射帧的发射间隔和非发射间隔,以减少由于频繁模式转换而造成的过负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区切换设备和方法,在过区切换请求时可变地分配发射帧的发射间隔和非发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包括一发射器,用于在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的周期中产生发射数据;和一控制器,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和控制发射器以便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发射相应的帧数据,在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停止所述数据的发射。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包括一接收器,用于在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的周期中接收数据,该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过区切换确定器,用于通过分析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来确定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和控制器,在过区切换模式下,用于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接收从当前与终端通信的基站发射的信号,和用于在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接收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
附图的简要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解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过区切换过程的图;
图2示出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发射帧和基站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
图3是在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中执行的过区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在发射帧和基站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的过区切换方案的示意方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过区切换方案的示意方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过区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终端中执行的过区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过区切换方案的示意方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过区切换方案的示意方框图;和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过区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公知的功能或结构不予详细描述,由于它们会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
在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有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每个被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中发射帧数据,在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中停止帧数据的发射。另外,终端装置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中接收和处理所发射的帧数据,在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中接收来自其它基站的信号,以搜索终端要过区切换到的过区切换目标基站。
即,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是数据发射间隔,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是数据非发射间隔。另外,通信参数在基站和终端之间交换的第一和第二间隔可以被可变地控制。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第一和第二间隔每个是一个帧周期的半周期。另外,第一间隔指前间隔,第二间隔指后间隔。
另外,术语“过区切换模式”指一种模式,其中在来自基站或终端本身的过区切换请求下,终端搜索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然后过区切换到所搜索的目标基站。术语“正常模式”指一种模式,其中在整个帧周期基站正常地发射数据。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在帧周期和基站发射功率(或终端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4中,参考字符“T”、“S”、“a”和“b”与图2中的一致。在根据本发明的过区切换方法中,当移动通信系统未能在第一帧的后面的非发射间隔中结束过区切换过程时,其在后面的第二帧的前间隔中继续执行过区切换过程,而不是发射数据。因此,如图4所示,相邻基站搜索的可用实际搜索时间为S=2Toff-a-b。
因此,在新的过区切换方法中,在过区切换请求后,蜂窝终端在一帧的前半周期接收数据,然后在减去必要的保护时间“a”的后半周期中初次搜索相邻基站。当蜂窝终端在初次搜索中未能搜索到相邻基站时,它继续在减去必要的保护时间“b”的下一帧的前半周期中二次搜索相邻基站。
蜂窝终端的过区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是否进行了过区切换请求;响应于过区切换请求在一帧的前半周期接收数据;在完成数据接收后,在第一保护时间转换模式;在减去第一保护时间的第一帧的后半周期和减去第二保护时间的第二帧的前半周期搜索相邻基站;和在搜索相邻基站后,在第二保护时间转换模式,并接收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的数据发射间隔Ton和数据非发射间隔Toff不应局限于帧的半周期,而是可变的。
图5和图6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的过区切换方案和终端的过区切换方案。
参考图5,信道编码器511以编码速率R=Rc将输入数据编码为符号数据。交织器512交织从信道编码器511输出的符号数据。速率转换器513将从交织器512输出的符号数据的数据速率转换(或增加)T/Ton倍。第一放大器514以特定增益放大从交织器512输出的符号数据,第二放大器515以特定增益放大从速率转换器513输出的符号数据。这里,输入到第一放大器514的符号数据是模式0的正常帧数据,输入到第二放大器515的符号数据是用于过区切换的速率转换后的帧数据。相应地,为了补偿随数据速率增加的比特错误率(BER),第二放大器515的增益被设定为高于第一放大器514的增益,与转换的数据速率成比例。
在未示出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在正常模式第一开关516被换接到第一放大器514,在过区切换模式,被换接到第二放大器515。即,第一开关516在正常模式下将第一放大器514的输出传送到第二开关517,在过区切换模式下,将第二放大器515的输出传送到第二开关517。第二开关517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是接通(或关闭)的。然而,在过区切换模式下,第二开关517在发射间隔被接通,而在非发射间隔被断开(或打开)。即,在未示出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在过区切换模式的数据发射期间,第二开关517在帧的发射间隔和非发射间隔之间换接,仅在发射间隔中被接通以从第一开关516传送数据到调制器518。调制器518通过使用基站本身的由振荡器519产生的载波f0调制来自第二开关517的数据,并通过未示出的天线辐射出所调制的信号。
这里,未示出的控制器和第一开关516和第二开关517对应于用于控制基站的发射操作的控制器。
若移动通信系统是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则在基站装置中的发射器由信道编码器511、交织器512、速率转换器513、放大器515和调制器518组成。这里,速率转换器513可以包括正交调制和PN(伪噪声)序列扩展,放大器515可以是一个增益控制器。另外,在过区切换模式下,未示出的控制器控制速率转换器513和放大器515。即,在过区切换模式下,控制器通过控制速率转换器513,使用快数据发射时钟,通过使用长度短的正交代码,来控制正交调制。另外,控制器在数据发射间隔(即,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增加放大器515的增益以提供比正常模式下高的发射功率,在数据非发射间隔(即,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使放大器515不工作。
接着,参考图6,混频器(或解调器)612通过使用从振荡器611产生的对应基站的载波f0或fi(其中i≠0),解调经未示出天线接收的信号。具体说,当从当前基站接收信号时,混频器612使用载波f0解调所接收的信号,当从相邻基站接收信号时,混频器612使用相邻基站的载波fi解调所接收的信号。第三开关613在数据接收间隔Ton(或在基站中的数据发射间隔)换接混频器612的输出信号到第四开关614,在数据非接收间隔Toff(或在基站中的非发射间隔)换接混频器612的输出信号到到信号强度测量部分615。信号强度测量部分615在非发射间隔Toff测从相邻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强度。过区切换确定器616根据从信号强度测量部分615输出的相邻基站的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执行过区切换操作。第四开关614换接到模式0或模式1。具体说,第四开关614在正常数据接收模式下(即,模式0)换接从第三开关613接收的数据到去交织器618,在过区切换的数据接收模式下(即,模式1)换接从第三开关613接收的数据到速率解转换(deconvert)器617。这里,换接到去交织器618的数据有正常的数据速率,而换接到速率解转换器617的数据有比原始数据高的数据速率。速率解转换器617将从第四开关614接收的数据的数据速率解转换为原始的数据速率。去交织器618去交织从第四开关614接收的数据,和从速率解转换器617接收的速率解转换的数据。信道解码器619以解码速率R=Rc解码去交织器618的输出。
若图6的终端装置是CDMA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中的接收器由解调器612、开关613、速率解转换器617、去交织器618、信道解码器619、信号强度测量部分615和过区切换确定器616组成。在终端中的未示出的控制器控制速率解转换器617和开关613。这里,速率解转换器617可以包括正交调制和PN序列扩展。另外,在过区切换模式未示出的控制器控制开关613,以便在数据发射间隔(即,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连接解调器612的输出到速率解转换器617,在数据非发射间隔(即,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连接解调器612到信号强度测量部分615。速率解转换器617通过使用快时钟和在基站装置中使用的短正交代码,正交地解扩来自混频器612的数据,在去交织器618中存储所解扩的数据。通过以帧为单位读取存储在去交织器618中的数据,可以获得解转换为原始数据速率的数据。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过区切换过程的流程图。参考图7,在步骤711基站在整个帧周期T发射数据,在步骤713终端在整个帧周期T接收所发射的数据。该操作对应于模式0,其中Ton=T且Toff=0。在步骤715,终端测量当前基站的信号强度,当其低于一阈值时通知基站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基于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值,在步骤717基站判断是否执行过区切换。当不必要执行过区切换时,基站返回步骤711,继续以模式0发射数据。
然而,如果有必要执行过区切换,则基站前进到步骤719以发射Ton=T1、Toff=T2和T1+T2=T的过区切换参数。然后在步骤721,终端接收过区切换参数,发射确认信号ACK。在步骤723基站核查是否从终端接收到确认信号ACK。当在预定时间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ACK时,基站返回步骤719以再次发射过区切换参数。
然而,当在步骤723接收到确认信号ACK时,基站进至步骤725以便在该帧的前间隔D1[0,Ton)的Ton时间内发射其数据速率增加了T/Ton倍的帧数据,在步骤727终端在第一帧的前间隔D1内接收帧数据。在数据发射间隔Ton和基站发射功率(或终端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由图4中的标号400表示,其中如所示与正常发射数据的情况相比,发射功率增加T/Ton倍。随后,在步骤729终端在第一帧的后间隔D2[Ton,T)的Toff时间内测量相邻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这里,终端不在整个Toff间隔中,而是在间隔S=Toff-a中搜索相邻基站,其中“a”是从模式1到模式2转换所需的保护时间。
这里,在步骤737,如果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则终端送出一基站检测消息到该基站,并被过区切换到所检测的基站。然而,当没有检测到目标基站时,终端前进到步骤733。同时,在步骤731,当基站在第一帧数据发射后的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基站检测消息时,其在接着第一帧的第二帧的前间隔D1[T,T+Toff)中的Toff时间停止发射数据,而是在第二帧的后间隔D2[T+Toff,2T)的时间Ton发射增加了数据速率的数据。然后在步骤733终端接收帧数据,在步骤735通过测量第二帧的前间隔D1中的Toff时间的相邻基站的信号强度,核查是否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
在步骤737,在检测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后,终端送出基站检测消息到基站,被过区切换到所检测的基站。然而,当终端未能搜索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时,其返回步骤727以接收下一个(即,第二个)帧数据。在送出基站检测消息后,终端在步骤739重置正常模式的参数,其方式是Ton=T,Toff=0和R=Rc,在步骤741与新的基站通信。
在发射间隔和相关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由标号400和420所示,其中如所示,与正常发射数据的情况相比,发射功率增加了T/Ton倍。结果是,如图4所示,相邻基站搜索可用的实际搜索时间是2Toff-a-b,比传统的搜索时间S=2Toff-2a-2b短了a+b。就是说,终端在当前(即第一)帧的Ton和T之间和下一(即,第二)帧的T和T+Toff之间的连续间隔搜索相邻基站。相应地,对于终端可以减少一半在模式2(其中终端搜索相邻基站)和模式1(其中终端接收数据)之间的转换频速率,其增加了基站搜索可用的搜索时间,减少了频繁模式转换的负担。
在图7中,描述的情况是,终端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当所测量的信号强度低于阈值电平时将信号强度值送到基站,然后基站分析信号强度值,根据该分析送出过区切换请求消息。然而,也可以由终端分析所接收的信号强度,根据该分析送出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到基站。即,在正常通信期间,当所接收的信号强度变得低于阈值电平时,终端送出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到基站,然后根据基站响应过区切换请求消息送出的过区切换参数,执行过区切换操作,如图4所示。
图8是示出在终端中执行的过区切换过程的流程图,其中用于过区切换的数据发射和接收间隔是一帧的半周期T/2。
参考图8,在步骤810到814,在正常数据接收期间,当过区切换操作是必要的时候,终端送出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到基站。响应于该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基站然后以双倍数据速率在第一帧的前半间隔发射数据。在第一帧的前半间隔期间的基站发射功率由图4中的标号400表示。在步骤814终端在第一帧的前间隔中接收数据,在步骤816在第一帧的后半周期搜索相邻基站。这里,终端不在整个后半周期,而是在减去从发射模式到接收模式转换所需的保护时间“a”的后半周期中搜索相邻基站。因此,相邻基站搜索可用的实际时间是S/2=Toff-a。
同时,在步骤818终端判断是否从相邻基站检测到信号(即,是否检测到相邻基站)。如果判断检测到相邻基站,则在从接收模式到发射模式转换所需的保护时间b的延迟后,在步骤826终端被过区切换到新的基站。在被过区切换后,终端返回步骤810,继续执行正常的数据接收。
然而,当在步骤818没有从相邻基站检测到信号时,终端进至步骤820,在下一帧的前半周期减去从基站发射模式2(或终端接收模式2)到基站接收模式1(或终端接收模式1)转换所需的保护时间“b”的时间中搜索相邻基站。即,在步骤820,可用于相邻基站搜索的实际时间是S/2=T/2-b。在相邻基站搜索的周期S/2过后,在步骤822,在从基站发射模式2(或终端接收模式2)到基站接收模式1(或终端接收模式1)转换所需的保护时间“b”的延迟后,在后T/2周期终端接收数据。这里,上述的T/2周期对应于一帧周期,从其中减去了搜索相邻基站浪费的周期和保护时间“b”。在完成数据接收后,在步骤824蜂窝终端判断是否在步骤820期间检测到相邻基站。如果在步骤824判断检测到相邻基站,则在步骤826终端被过区切换到所搜索的相邻基站,然后返回到步骤810以执行正常的数据接收。
现在,参照图9到11,参考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过区切换过程
图9和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过区切换方案和终端的过区切换方案。
参考图9,信道编码器911和912分别以对应的编码速率R=Rc和R=Rc*T/Ton编码输入数据为符号数据。交织器913和914分别交织从信道编码器911和912输出的符号数据。速率转换器915转换(或增加)从交织器914输出的符号数据的数据速率T/Ton倍。第一放大器916以特定增益放大从交织器913输出的符号数据,第二放大器917以特定增益放大从速率转换器915输出的符号数据。这里,第二放大器917的增益被设为高于第一放大器916的增益,与所转换的数据速率成比例。这是为了补偿可能由增加的数据速率引起的比特错误率(BER)。
在未示出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在正常模式第一开关918被换接到第一放大器916,在过区切换模式,被换接到第二放大器917。即,第一开关918在正常模式下将第一放大器916的输出传送到第二开关919,在过区切换模式下,将第二放大器917的输出传送到第二开关919。在正常操作模式下,第二开关919在第一帧的前间隔和第二帧的后间隔是接通(或闭合)的。然而,在过区切换模式下,第二开关919在第一帧的后间隔和第二帧的前间隔被断开(或打开)。即,在未示出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在过区切换模式的数据发射期间,第二开关919在帧的发射间隔和非发射间隔之间换接,仅在发射间隔中被接通以从第一开关918传送数据到调制器920。调制器920通过使用基站本身的由振荡器921产生的载波f0调制来自第二开关919的数据,通过未示出的天线辐射所调制的信号。这里,未示出的控制器和第一开关918和第二开关919对应于用于控制基站的发射操作的控制器。
若移动通信系统是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则在基站装置中的发射器由信道编码器912、交织器914、速率转换器915、第二放大器917和调制器920组成。这里,速率转换器915可以包括正交调制和PN序列扩展,放大器917可以是一个增益控制器。另外,在过区切换模式下,未示出的控制器控制信道编码器912、交织器914、速率转换器915和放大器917。当移动通信系统从正常模式转换到过区切换模式时,控制器减少信道编码器912的编码速率到低于正常模式下的编码速率以减少所编码的数据符号,并控制交织器914以交织所减少的数据符号。这里,如果编码速率被减少1/2,则帧数据的符号数也减少一半,这样不需要分离的速率转换。当需要速率转换时,控制器通过控制速率转换器915,使用快数据发射时钟,并通过使用长度短的正交代码,控制正交调制。另外,控制器在数据发射间隔(即,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增加放大器917的增益以提供比正常模式下高的发射功率,在数据非发射间隔(即,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一间隔)使放大器917不工作。
从前面的描述可见,用于转换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中发射的数据速率的方法,可以被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执行图5所示的速率转换以便在数据发射间隔发射帧数据,另一种是通过减少图9所示的信道编码器的编码速率以减少数据符号的数目。另外,也可以两种方法都使用,以便设定数据发射间隔长于数据非发射间隔。
接着,参考图10,混频器(或解调器)1012通过使用从振荡器1011产生的对应基站的载波f0或fi(其中i≠0),解调经未示出天线接收的信号。具体说,当从当前基站接收信号时,混频器1012使用载波f0解调所接收的信号,当从相邻基站接收信号时,混频器1012使用相邻基站的载波fi解调所接收的信号。第三开关1013与第二开关919同步,在帧数据接收间隔Ton(或在基站中的发射间隔)换接混频器1012的输出信号到第四开关1014,在帧数据非接收间隔Toff(或在基站中的非发射间隔)换接混频器1012的输出信号到信号强度测量部分1015。信号强度测量部分1015在非发射间隔检测从相邻基站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过区切换确定器1016根据从信号强度测量部分1015输出的相邻基站的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执行过区切换操作。
第四开关1014与第一开关918同步,换接到模式0或模式1。具体说,第四开关1014在正常数据接收模式下(即,模式0)换接从第三开关1013接收的数据到去交织器1018,在数据接收模式下(即,模式1)换接从第三开关1013接收的数据到速率解转换器1017。这里,换接到去交织器1018的数据有正常的数据速率,而换接到速率解转换器1017的数据有比原始数据高的数据速率。速率解转换器1017将从第四开关1014接收的数据的数据速率解转换为原始的数据速率。去交织器1018去交织从第四开关1014接收的数据,去交织器1019去交织从速率解转换器1017输出的速率解转换的数据。信道解码器1030以解码速率R=Rc解码去交织器1018的输出,信道解码器1031以解码速率R=Rc*T/Ton解码去交织器1019的输出。
若图10的终端装置是CDMA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中的接收器由解调器1012、开关1013、速率解转换器1017、去交织器1019、信道解码器1031、信号强度测量部分1015和过区切换确定器1016组成。在终端中的未示出的控制器控制速率解转换器1017和开关1013、去交织器1019和信道解码器1031。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过区切换过程的流程图。参考图11,在步骤1111基站在整个帧周期T发射数据,然后在步骤1113终端在整个帧周期T接收所发射的数据。该操作对应于模式0,其中Ton=T、Toff=0且R=Rc。在步骤1115,终端测量当前基站的信号强度,当其低于一阈值时通知基站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基于所检测的信号强度值,在步骤1117基站判断是否执行过区切换。当不必要执行过区切换时,基站返回步骤1111,继续以模式0发射数据。这里,也可能通过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终端送出一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到基站。
然而,如果有必要执行过区切换,则基站前进到步骤1119以送出Ton=T1、Toff=T2和T1+T2=T的过区切换参数到终端。然后在步骤1121,终端接收过区切换参数,发射确认信号ACK。在步骤1123基站核查是否从终端接收到确认信号ACK。当在预定时间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ACK时,基站返回步骤1119以再次发射过区切换参数。然而,当在步骤1123接收到确认信号ACK时,基站进至步骤1125以便重置信道编码速率R为过区切换的Rc*T/Ton,其中Rc是模式0的编码速率,T是帧周期,Ton是发射时间。
其后,在步骤1127基站在第一帧的前间隔D1[0,Ton)发射速率转换的第一帧数据,在步骤1129终端在第一帧的前间隔D1内接收帧数据。在数据发射间隔Ton和基站发射功率(或终端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由图4中的标号400表示,其中如所示与正常发射数据的情况相比,发射功率增加T/Ton倍。在该情况下,尽管在第一帧的前间隔D1[0,Ton)中的数据符号的数目是恒定的,与信道编码速率的改变无关,但信道解码可用的数据符号的数目和交织效果被减少。在以改变的信道编码速率接收数据后,在步骤1131终端在第一帧的后间隔D2[Ton,T)的Toff时间内测量相邻基站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是否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这里,终端不在整个Toff间隔中,而是在间隔S=Toff-a中搜索相邻基站,其中“a”是从模式1到模式2转换所需的保护时间。
这里,如果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则终端送出一基站检测消息到基站,并在步骤1139被过区切换到所检测的基站。然而,当没有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时,终端前进到步骤1135。同时,在步骤1133,当基站在第一帧数据发射后的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基站检测消息时,其在接着第一帧的第二帧的前间隔D1[T,T+Toff)中的时间Toff停止发射数据,而是在后间隔D2[T+Toff,2T)的时间Ton发射第二帧数据。然后在步骤1135终端接收第二帧数据,在步骤1137通过测量第二帧的前间隔D1中的非发射间隔[T,T+Toff)的Toff时间的相邻基站的信号强度,核查是否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这里,终端不是在整个Toff时间,而是在时间Toff-b中搜索相邻基站,其中“b”表示从模式2转换到模式1所需的保护时间。即,在步骤1137可用于相邻基站搜索的实际时间是Toff-b。同时,当终端检测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时,在步骤1139它送出基站检测消息到基站,且被过区切换到相邻基站。然而,当终端未能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时,其返回步骤1129以接收下一个(即,第二个)帧数据。在送出基站检测消息后,终端在步骤1141重置正常模式的参数是Ton=T,Toff=0,在步骤1143与新的基站通信。
如上所述,可用于相邻基站搜索的实际搜索时间和在各个模式下基站发射功率(或终端接收功率)和信道编码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结果是,如图4所示,相邻基站搜索可用的实际搜索时间是2Toff-a-b,比传统的搜索时间S=2Toff-2a-2b短了a+b。就是说,终端在当前(即第一)帧的Ton和T之间和下一(即,第二)帧的T和T+Toff之间的连续间隔搜索相邻基站。相应地,对于终端可以减少一半在模式2(其中终端搜索相邻基站)和模式1(其中终端接收数据)之间的转换频速率,其增加了基站搜索可用的搜索时间,减少了频繁模式转换的负担。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最初减少了帧数据的符号速率,通过使用减少的符号速率调整了数据速率,其减少了调整数据速率的负担。例如,如果最初的数据的数据速率是25bps,最初的信道编码速率是1/4,则符号速率是100bps。这里,为了增加数据速率2(T/Ton)倍,100bps数据应该以200bps的数据速率被发射,其引起了重的负担。然而,如果信道编码速率先调整为1/2(1/4*T/Ton),以便提供符号速率50bps,发射数据的数据速率被从50bps调整到100bps,这样与上述方法相比可以减少负担。
如上所述,在新的过区切换方法中,在过区切换模式期间,数据接收间隔(基站的数据发射间隔)随搜索间隔(或基站的数据非发射间隔)而改变。因此,可以增加可用于相邻基站搜索的实际搜索时间,增加量为转换模式所需的保护时间,从而减少了模式转换负担。
尽管参考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53)

1.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包括:
一发射器,用于在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的周期中产生发射数据;和
一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和控制发射器以便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相应的帧数据,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停止所述数据的发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一速率转换器,用于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的所述帧数据的数据速率,以增加帧数据的数据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一信道编码器,用于通过减少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的编码速率,以帧为单位编码所述发射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器还包括一速率转换器,用于转换所编码的帧数据的数据速率,以增加所编码的帧数据的所述数据速率。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一放大器,用于增加发射信号的发射功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都是一个帧周期的半个周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
信道编码器,用于编码所述帧数据;
交织器,用于交织所述信道编码器的输出;
速率转换器,用于增加从所述交织器输出的数据的数据速率;和
放大器,用于以比另一个模式的增益高的增益,放大从所述速率转换器输出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信道编码器通过减少编码速率减少了所述帧的数据符号的数目。
9.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装置,包括:
接收器,用于在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的时间段中接收数据,该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
过区切换确定器,用于通过分析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来确定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和
控制器,在过区切换模式下,用于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接收从当前与所述终端通信的基站发射的信号,和用于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接收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一速率解转换器,用于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所述帧数据的数据速率,从而减少所述帧数据的所述数据速率到一正常数据速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信道解码器,用于以解码速率解码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编码数据,所述解码速率对应于所述编码数据的编码速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
速率解转换器,用于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接收的所述数据的数据速率为正常数据速率;和
信道解码器,用于以对应于发射器的编码速率的解码速率解码所述速率解转换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第一间隔都是一个帧周期的半个周期。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
速率解转换器,用于解转换所述帧数据到正常数据速率;
去交织器,用于去交织所述速率解转换的信号;和
解码器,用于以对应于编码速率的解码速率解码所述去交织的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信道解码器以对应于编码速率的解码速率解码所述接收的数据,所述编码速率由所述基站中的所述发射器中的信道编码器所减少。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过区切换确定器包括:
信号强度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以产生信号强度值;和
过区切换确定部分,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执行过区切换操作。
1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过区切换设备,包括:
一基站装置,包括
一发射器,用于在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的周期中产生发射数据;和
一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和控制发射器以便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相应的帧数据,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停止所述数据的发射;和
一终端装置,包括
一接收器,用于在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的周期中接收数据,该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
过区切换确定器,用于通过分析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来确定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和
控制器,在过区切换模式下,用于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向该接收器提供从当前与所述终端通信的基站发射的信号,和用于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向该过区切换确定器提供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区切换设备,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包括一速率转换器,用于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的所述帧数据的数据速率,从而增加所述数据速率,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包括一速率解转换器,用于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所接收的数据的数据速率。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区切换设备,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包括一信道编码器,用于减少所述帧数据的编码速率,以减少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的数据符号的数目,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包括一信道解码器,用于以解码速率解码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所编码的数据,所述解码速率对应于所述信道编码器的编码速率。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区切换设备,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包括一信道编码器,用于减少所述帧数据的编码速率,以减少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的数据符号的数目,和一速率转换器,用于转换所编码的数据的数据速率,以增加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的所述数据速率;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包括一速率解转换器,用于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所接收的数据的所述数据速率,和一信道解码器,用于以解码速率解码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速率解转换的数据,所述解码速率对应于所述信道编码器的编码速率。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区切换设备,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包括一放大器,用于放大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所发射信号的发射功率。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区切换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都是一个帧周期的半个周期。
23.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中在过区切换模式期间的发射方法,其以帧为单位发射数据,所述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
将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和
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相应的帧数据,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停止所述数据的发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发射的所述帧数据被转换为具有高于正常模式下的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的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所述帧数据被以低于正常模式下的编码速率的编码速率编码,从而减少数据符号的数目。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所述帧数据被以低于正常模式下的编码速率的编码速率编码,从而减少数据符号的数目,以高于正常模式下的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发射。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数据的发射功率高于正常模式下的数据发射功率。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都是一个帧周期的半个周期。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如果有必要在与终端通信期间执行过区切换操作,则所述基站发射过区切换参数到所述终端,所述过区切换参数用于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为数据发射间隔,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为数据非发射间隔。
30.如权利要求23或29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在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帧后从所述终端接收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检测消息后,所述基站过区切换所述终端到所检测的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否则重复所述第一和第二帧的过区切换过程。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分析从所述终端发射的信号的强度,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一阈值时,转换到所述过区切换模式。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发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响应于来自所述终端的过区切换请求消息转换到所述过区切换模式。
33.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中在过区切换模式期间的一种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帧的第一间隔和第二帧的第二间隔接收从当前与终端通信的基站发射的信号;和
在所述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第一间隔接收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所述数据为正常模式下的数据速率。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终端以对应于所述编码数据的编码速率的解码速率解码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接收的所编码的数据。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所述数据的数据速率为正常数据速率,并以对应于发射器的编码速率的解码速率解码所述速率解转换的数据。
37.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帧的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第一间隔都是一个帧周期的半个周期。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如果在与所述基站通信期间有必要执行过区切换操作,则所述终端从所述基站接收过区切换参数,所述过区切换参数用于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为数据发射间隔,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为数据非发射间隔。
39.如权利要求33或3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在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帧后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后,所述终端发射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检测消息到所述基站。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分析从所述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以便如果所述信号强度低于一阈值时通知所述基站所述信号强度,响应于来自所述基站的过区切换请求消息转换到过区切换模式。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分析从所述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以便如果所述信号强度低于一阈值时发射过区切换请求消息到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响应后转换到过区切换模式。
4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过区切换方法,准备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被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以帧为单位发射数据,所述过区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从一基站发射帧数据到一终端;
在所述基站中,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中停止所述帧数据的发射,在所述终端中接收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以搜索所述终端要过区切换的的基站;和
在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从所述基站发射帧数据到所述终端。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基站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的数据的数据速率以增加所述数据速率,其中所述终端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速率转换的数据。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减少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的帧数据的编码速率以减少数据符号的数目,其中所述终端以解码速率解码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数据,所述解码速率对应于所述接收的数据的编码速率。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减少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的帧数据的编码速率以减少数据符号的数目,和转换所述编码的数据的数据速率以增加所述数据速率,其中所述终端解转换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接收的所述速率转换的数据,以解码速率解码所接收的数据,所述解码速率对应于所述接收的数据的编码速率。
46.如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增加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都是一个帧周期的半个周期。
48.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如果有必要在与终端通信期间执行过区切换操作,则所述基站发射过区切换参数到所述终端,所述过区切换参数用于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为数据发射间隔,并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为数据非发射间隔。
49.如权利要求42或48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在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帧后接收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后,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基站所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的所述检测,否则,重复所述第一和第二帧的所述发射和非发射间隔。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分析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一阈值时,转换到过区切换模式。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过区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当所述信号强度低于一阈值时,发射所接收的信号强度值到所述基站,其中所述基站响应于从所述终端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设定过区切换模式。
5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过区切换方法,准备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被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以帧为单位发射数据,所述过区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在基站与终端通信时需要执行过区切换,则发射过区切换参数到所述终端,所述过区切换参数用于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为数据发射间隔,设定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为数据非发射间隔;
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从基站发射帧数据到终端;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在所述基站中停止所述帧数据的发射;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在所述终端中接收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以搜索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和在检测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后从所述终端发射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检测消息到所述基站;和
当没有检测到所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时,在所述基站中在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中停止所述帧数据的发射;在所述终端中接收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以搜索所述终端要过区切换到的基站;在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从所述基站发射帧数据到所述终端;在检测到所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后,发射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检测消息到所述基站和执行过区切换过程;和当没有检测到所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时重复所述第一和第二帧的所述过区切换过程。
5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过区切换设备,包括:
基站装置,包括:
第一发射器,用于在正常模式下发射帧数据;
第二发射器,用于在过区切换模式下发射帧数据,其具有一速率转换器,用于转换数据速率以增加所述数据速率;
控制器,用于在正常模式下发射所述第一发射器的所述帧数据,将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帧每个都分为第一间隔和接着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发射相应的帧数据,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停止所述数据的发射;
终端装置,包括:
一接收器,用于处理所接收的数据;
一过区切换确定器,用于分析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以确定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和
一控制器,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二间隔中从所述当前基站发射的信号施加到所述接收器,将在所述第一帧的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二帧的所述第一间隔中从其它基站发射的信号施加到所述过区切换确定器。
CNB988118572A 1997-12-04 1998-12-04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552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9970065962 1997-12-04
KR1997/65962 1997-12-04
KR1019980011996A KR19990079401A (ko) 1998-04-04 1998-04-04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핸드오프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KR1998/11996 1998-04-0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50783A Division CN1269376C (zh) 1997-12-04 1998-12-04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6882A true CN1286882A (zh) 2001-03-07
CN1155281C CN1155281C (zh) 2004-06-23

Family

ID=3664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118572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5281C (zh) 1997-12-04 1998-12-04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NB200410035078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376C (zh) 1997-12-04 1998-12-04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5078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376C (zh) 1997-12-04 1998-12-04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3) EP1036479B1 (zh)
KR (1) KR100377394B1 (zh)
CN (2) CN1155281C (zh)
AU (1) AU739527B2 (zh)
BR (1) BR9815424A (zh)
CA (1) CA2312823C (zh)
DE (3) DE69829311T2 (zh)
MX (1) MXPA00005420A (zh)
RU (1) RU2198477C2 (zh)
WO (1) WO199902913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8371C (zh) * 2002-02-28 2007-12-26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移动终端中的无中断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0431313C (zh) * 2002-05-03 2008-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交换帧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08900B1 (ko) * 1998-05-13 2001-11-15 윤종용 송신다이버시티를지원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핸드오프수행장치및방법
EP1142401B1 (de) * 1999-01-13 2005-09-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umschalten einer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auf einen anderen kanal (handover)
JP4387001B2 (ja) 1999-08-27 2009-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639966B2 (ja) 2005-05-31 2011-02-23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圧縮方法およびオーディオデータ圧縮回路並びにオーディオデータ伸張回路
JP2008154273A (ja) * 2008-02-29 2008-07-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9395A (en) * 1989-07-07 1990-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time slots to connections in a digital mobile radio system
US5493563A (en) * 1993-07-26 1996-02-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assisted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883899A (en) * 1995-05-01 1999-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de-rate increased compressed mode DS-CDMA systems and methods
US5524009A (en) * 1995-06-07 1996-06-0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Fast AGC setting using RSS (I) measurement procedure
US5884187A (en) * 1996-03-13 1999-03-16 Ziv; Noam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entralized power control administration for a set of base stat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8371C (zh) * 2002-02-28 2007-12-26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移动终端中的无中断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0431313C (zh) * 2002-05-03 2008-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交换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838150T2 (de) 2007-11-15
EP1416758A2 (en) 2004-05-06
WO1999029133A1 (en) 1999-06-10
DE69829311D1 (de) 2005-04-14
BR9815424A (pt) 2001-09-25
CN1535049A (zh) 2004-10-06
EP1416757A3 (en) 2004-10-06
AU1509599A (en) 1999-06-16
CA2312823C (en) 2005-01-25
CA2312823A1 (en) 1999-06-10
RU2198477C2 (ru) 2003-02-10
DE69834850T2 (de) 2006-10-19
EP1416757A2 (en) 2004-05-06
EP1036479A1 (en) 2000-09-20
DE69838150D1 (de) 2007-09-06
KR19990062644A (ko) 1999-07-26
KR100377394B1 (ko) 2003-06-11
EP1416758B1 (en) 2006-06-07
DE69834850D1 (de) 2006-07-20
CN1155281C (zh) 2004-06-23
AU739527B2 (en) 2001-10-18
MXPA00005420A (es) 2002-04-24
EP1416758A3 (en) 2004-10-06
EP1416757B1 (en) 2007-07-25
EP1036479B1 (en) 2005-03-09
CN1269376C (zh) 2006-08-09
DE69829311T2 (de) 2005-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980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选择发送分集的装置和方法
CN1128515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反向链路公共信道的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90881C (zh) 移动台
CN1153480C (zh) 用于支持发送分集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向链路功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15937C (zh) 在越区软切换期间改变前向话务信道功率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96807C (zh) 切换控制系统和切换控制方法
CN1157078C (zh) 移动台设备及其信号接收方法
CN1175691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1031142A (zh) 码分多路通信蜂窝电话系统中的软切换
CN1267439A (zh) 用于在移动站中识别时分蜂窝网络的基站的方法和移动站
CN1085914C (zh) 扩频通讯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585295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功率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218607C (zh) 在信噪比差的环境中有效检测总寻呼消息
CN1165126C (zh) 使用码分多址通信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269381C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协调短消息发送与硬切换搜索的方法
CN1269376C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304594A (zh) 在带有短同步信道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越区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175688C (zh) 用于phs个人台的越区切换方法
CN1152482C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发送功率的方法
CN1192523C (zh) 在码分多路访问系统中用于控制搜索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499743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天线转换分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205156A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234930A (zh)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139275C (zh) 通信系统中分组业务信道初始化的方法
CN1863005A (zh) Cdma通信系统中确定正常搜索窗位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