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6588A - 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6588A
CN1286588A CN00126194A CN00126194A CN1286588A CN 1286588 A CN1286588 A CN 1286588A CN 00126194 A CN00126194 A CN 00126194A CN 00126194 A CN00126194 A CN 00126194A CN 1286588 A CN1286588 A CN 1286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audio
switching system
connection
aud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26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92C (zh
Inventor
川野边健志
菅沼敏也
青木正夫
布施英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6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6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4A/D conversion, code compression/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3TASI, irregular time division, burst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6Packet switching, X.25, fram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92Channels assigned according to r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音频传输系统中多路复用部分内的识别号插入部分将其连接的连接识别号插入将通过上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信元。识别号检测部分检测再次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向音频传输系统传输的连接识别号。当确认通信路径按顺序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延伸时,控制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和转换开关校正路由,将发送到多路复用部分内的上行线路的信元可以经上行线路上的转换开关、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和下行线路上的转换开关发送到信元多路复用部分。

Description

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和一种音频信号传输方法,该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具有一个设置在一交换系统和一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用于通过每条连接从信元交换系统到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交换系统到信元交换系统的下行线路传送音频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对音频信号的传输,采用这样一种系统执行高效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以便有效利用线路容量,并通过利用时分多路复用给线路中的每个音频压缩信号分配一个信道。
但是,根据这种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由于信道在闲置状态中仍然被占用,所以产生了线路闲置现象。因此,为了实现对闲置线路的有效利用,音频信号被分成经过压缩编码的音频帧并随后作为信元进行传送。
根据这种系统配置,通过使用在闲置线路上不传送信元而使得其他线路能够利用闲置线路的方法,从而静态地提高了传输效率。
同时,由于压缩编码不能应用于在FAX(传真机)、MODEM(调制解调器)等中使用的音频数据信号。与音频信号不同,音频数据信号被格式化成信元,不进行压缩,然后直接传输。每一个信元由一个指示诸如地址、数据类型等辅助信息的标题字段和一个包含压缩编码音频信号或音频信号本身的数据字段组成。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如果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由一个大型网络组成,例如在如图22中所示的专利申请公报(KOKAI)平9-261239中所公开的,音频信号经音频传输系统100和传输线路101通过交换系统102的主要中继点被传送到作为呼叫目标的电话机103。此时,由交换系统102在主要中继点上执行音频的线路交换。
因此,音频传输系统100必须通过使用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3B通过延迟读取音频信号来吸收信元的延迟变化,其中所述音频信号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B进行音频压缩编码,然后通过对该音频信号进行音频压缩解码将其解码成初始状态,其中所述音频信号通过使用音频压缩解码部分1B进行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然后将解码后的音频传送给交换系统102。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音频信号传输系统,消息可以在用于中继传输的通信网络中的这些电话机103之间进行传输,然而各种处理,例如音频压缩编码处理,音频压缩解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分别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B,音频压缩解码部分1B,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3B等在各个音频传输系统100中重复执行,即使并不需要这些处理。因此,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这些无用的处理,不仅降低了音频质量而且增加了处理延迟时间。
本发明已经考虑到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和一种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它能够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而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这样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它具有一个设置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并且通过每条连接的从信元交换系统到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交换系统到信元传输系统的下行线路传输音频信号,并具有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送的音频信号,其中该音频传输系统包括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用于设置用于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在音频信号信元中插入其连接识别号,该音频信号信元将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输到交换系统;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包含在音频信号信元中的连接识别号,其中所述音频信号信元将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传输;还有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路由校正设备,用于在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校正其路由,其中所述音频信号信元响应一预定控制信号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从而在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情况下,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送音频信号信元;其中,当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中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检测到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的连接识别号时,它通知与该连接识别号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输出一预定控制信号。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所发出的通知判断出传送到其连接的音频信号信元被传输经过依次为“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的路径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输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通过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信元传输到交换系统时所发生的信元装配/拆封处理等,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而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即利用设置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通过每条连接的从信元交换系统到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交换系统到信元传输系统的下行线路传输音频信号,随后利用音频传输系统中的一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对经上行线路传送的音频信号进行延迟读取,还包括如下步骤:设置用于识别每个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利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中的音频信号信元中插入其连接识别号;利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对包含在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信元中的连接识别号进行检测;在响应一预定控制信号而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中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利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路由校正部分对其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情况下利用与其连接对应的下行线路传送所述音频信号信元;并当该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检测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输的连接识别号时,通知与连接识别号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由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中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输出预定控制信号。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当根据另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判断出传送到其连接的音频信号信元被依次传送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的通信路径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中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该连接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信元传输到交换系统时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等,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
正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提供了这样一种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它具有一个设置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并通过每条连接的从信元交换系统到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交换系统到信元传输系统的下行线路传输音频信号,还具有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送的音频信号,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用于设置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在经其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中插入其连接识别号;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用于检测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信元中所包含的连接识别号;及一个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路由校正部分,用于在响应一预定控制信号而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条件下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传输;其中,当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中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检测到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输的连接识别号时,通知与该连接识别号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输出预定控制信号。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判断出传送到所述连接的音频信号信元依次被传送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通信路径时,在经其连接传送到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该连接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该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信元传输到交换系统时所产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等,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在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送音频信号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一个用于在信元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送音频信号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以及一个设置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传输线路接口部分之间的多路复用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传送音频信号,其中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具有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
因此,根据本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该音频传输系统由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和多路复用部分三部分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优点。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配置之外,在音频传输系统的多路复用部分中每条连接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并且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向对应于其连接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并在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所述音频信号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下行线路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方面第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配置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包括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每条连接还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它们均设置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前一级,当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向对应于其连接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音频信号信元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在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还包括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并将经过压缩编码后的音频信号传送到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中每条连接还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向对应于其连接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音频信号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多路复用部分中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还包含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多路复用部分中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无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配置之外,信元交换系统中每条连接还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时,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向对应于其连接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音频信号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可以被传送到下行线路,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中执行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无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还包含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可以被传送到下行线路,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中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无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正如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所述,还提供了一种这样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它具有一个设置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并通过每条连接的从信元交换系统到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交换系统到信元传输系统的下行线路传输音频信号,还具有一个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用于设置用于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对包含有其连接识别号的控制信元进行传送,该连接识别号与音频信号信元成对出现,但与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输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分别传送;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用于对与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信元成对出现的控制信元进行检测,并随后对包含在控制信元中的连接识别号进行检测;以及为每条连接提供的一个路由校正部分,用于在响应一预定控制信号而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条件下,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传输;其中,当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中的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检测到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输的连接识别号时,它通知与该连接识别号对应的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输出预定控制信号。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所发出的通知判断出传送到其连接的音频信号信元依次通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的通信路径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输到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该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信元传输到交换系统时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等,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一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达到同样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还包括一个用于在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送音频信号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一个用于在信元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送音频信号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以及一个设置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传输线路接口部分之间的多路复用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传送音频信号,其中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具有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
因此,根据本方面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该音频传输系统由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和多路复用部分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方面第三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多路复用部分中每条连接还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并且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向对应于所述连接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所述音频信号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配置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包括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在交换系统中所发生的处理等,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中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每条连接还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它们均设置在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前一级,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向与其连接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音频信号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包括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并随后将经过压缩编码后的音频信号传送到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中每条连接还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向对应于其连接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音频信号信元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多路复用部分中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发生的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七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包含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多路复用部分中发生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发生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无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配置之外,信元交换系统中每条连接还包含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一个路由校正部分,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时,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向对应于其连接的路由校正部分发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并由路由校正部分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对经上行线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将音频信号信元传输到下行线路。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被传送到下行线路,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中发生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发生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无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在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除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九方面的配置之外,音频传输系统包含一个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对经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一个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对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被传送到下行线路,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中发生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过程,在交换系统中发生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无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四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细节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根据第十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7是表示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8是表示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9表示了当音频未经压缩时所采用的信元格式;
图20表示了当音频经过压缩时所采用的信元格式;
图21表示了控制信元的信元格式;
图2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因此,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个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当通过分别连接到多个电话机50的多个交换系统1传输音频信号时,图1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可以通过分别在交换系统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短路音频传输系统10中的线路60(70)而省去在交换系统1中的内部处理。
接下来,在下文中将说明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细节。图2是表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细节的方框图。
图2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一个用于进行音频交换处理的交换系统1,一个用于进行音频信元交换处理的信元交换系统37,和一个设置在交换系统1和信元交换系统37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10,用于通过每条连接从信元交换系统37到交换系统1的上行线路60和从交换系统1到信元交换系统37的下行线路70传输音频信号。
音频传输系统10包括: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用于对从交换系统1接收到的或向交换系统1传送的音频信号进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分解处理等以进行传输,一个传输系统接口部分35,用于将音频信号传送到信元交换系统37或从信元交换系统37接收音频信号,一设置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和传输相连接口部分35之间的多路复用部分33,用于在交换系统1和信元交换系统37之间对音频信号进行信元多路复用处理并传送信号。对经上行线路60传输的音频信号进行延迟读取并且在后面进行描述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设置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
接下来,对具有这种整体结构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此处的第一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第一和第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如上所述,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10包括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和多路复用部分33。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和多路复用部分33分别通过内部总线21连通。另外,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通过交换系统总线20与交换系统1连通。而且,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通过下面所描述的传输线路总线36与信元交换系统37连通。
交换系统总线20是从交换系统1接收音频信号并随后将其传送到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的一个总线,并且还用于对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输出的数字化音频信号进行时分多路复用处理并随后将其传送到交换系统1。
多路复用部分33在每条连接中包含一个具有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27B)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一个具有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一个插槽/信道转换部分22(22B)和一个转接开关23(23B),并且还包含一个用于多路复用音频传输系统10中信元的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
在每条连接中提供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设置用于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传送到交换系统1中的音频信号信元中插入其连接识别号。
在每条连接中提供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对包含在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从交换系统1输出的音频信号中的连接识别号进行检测。
当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检测到与其连接相关的连接识别号时,自身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27(27B)将所述时隙/信道号通知其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
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B(31)从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中检测到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将被检测到的其时隙信道号作为一预定控制信号通知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B(22)。这个控制信号能够使转接开关23B(23)执行转接操作,并且还能够使得由这个转接操作实现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路由校正。
为每条连接均提供有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由于在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所述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之前可以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路由校正,所以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1,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等的参与,其中所述音频信号信元是根据由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的自身时隙/信道号,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传输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
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每条连接包含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一个信元拆封部分24,一个在上行线路60上的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还包含一个信元封装部分28和一个在下行线路70上的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延迟读取,其中所述的音频信号信元是在经过一预定的延迟时间后经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接收到的。
信元拆封部分24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延迟读取的信元拆封成附加信息和音频压缩信号。
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压缩系统,并通过根据信元标题的内容转换音频压缩系统来执行音频压缩解码处理。
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包括一个或多个压缩编码系统,并执行对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
信元封装部分28将经过压缩编码的音频信号分解为帧来对信元进行分解并随后在帧上添加用作附加信息的标题例如压缩系统等来封装信号。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对应于识别号插入部分26。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对应于识别号检测部分30,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和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路由校正部分对应于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的操作进行说明。图20示出了当音频经过压缩时所采用的信元格式的一个示例。
在图3中所示音频传输系统10的初始状态,设置在上行线路60和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分别转接到触点的A侧。
换句话说,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在经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输出的信元一部分中插入其连接识别号。
已插入连接识别号的信元经上行线路60依次传送到内部总线21,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接着,通过交换系统1的音频数据经下行线路70依次传送到交换系统总线20,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B,信元封装部分28B,内部总线21和识别号检测部分30B。
此时,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检测连接识别号是否包含在该信元中,并随后通过转接开关23B将信元传送到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
接下来,当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由交换系统1连通时,即,当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检测到由识别号插入部分26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这个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指示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将其自身时隙/信道号输出到与连接识别号对应的另外一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中。
当检测到由自身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27B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这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将自身时隙/信道号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并随后将转接开关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以及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组成的路由,所以当转接开关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时,经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输出的信元可以在无需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条件下进行传输。更具体地说,除了在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之外,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由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均不在该信元上进行。
根据第一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通过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处理延迟时间可以被抑制到最小值。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二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4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如果音频信号不以这种方式被压缩,那么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可以通过利用一个不会导致音频再生的信元区域来插入其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如图19所示。
根据第二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处理延迟时间可以被抑制到最小值。
(实施例3)
图5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三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三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5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多路复用部分33中设置带有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27B)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带有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以及转接开关23(2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而在图5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设置带有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27B)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带有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以及转接开关23(23B)来代替多路复用部分33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在图5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转接开关23(23B)和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设置在从内部总线21连接到多路复用部分33(未示出)的上行线路60上,并且随后将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与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41B)相连。
另外,转接开关23(23B)和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并随后将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与信元拆封部分28(28B)相连。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由交换系统1连通时,即,当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检测到由识别号插入部分26所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这个识别号检测部分30B将指示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向对应于该连接识别号的另外一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输出自身时隙/信道号。
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检测到由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音频传输系统10”,随后将自身时隙/信道号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并随后将转接开关23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以及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组成的路由,所以当转接开关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后,经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输出的信元可以在无需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的条件下进行传输。更具体地说,除了在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之外,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由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均不在该信元上进行。
根据第三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信元封装部分28,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以及音频压缩编码29,和交换系统总线20,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处理延迟时间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的前提下被抑制到最小值。
另外,如果这种功能能够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替代多路复用部分33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那么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被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
(实施例4)
图6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四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四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6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5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如果音频信号不以这种方式被压缩,那么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可以通过利用一个不会导致音频再生的信元区域来插入其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如图19所示。
根据第四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信元封装部分28,和交换系统总线20,以及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中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处理延迟时间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的前提下被抑制到最小值。
另外,如果这种功能能够附着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上替代多路复用部分33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那么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被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
(实施例5)
图7是表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五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五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7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在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多路复用部分33中设置带有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27B)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带有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以及转接开关23(2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而在图7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中设置带有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27B)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带有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以及转接开关23(23B)来代替多路复用部分33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在图7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转接开关23(23B)和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设置在从传输线路总线36连接到信元交换系统37(未示出)的上行线路60上,并且随后将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与连接在多路复用部分33上内部总线21相连。
另外,转接开关23(23B)和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并随后将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与连接在多路复用部分33上的内部总线21相连。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对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操作进行描述。
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在经上行线路60从传输线路总线36输出的信元一部分中插入其连接识别号。
已插入连接识别号的信元经上行线路60依次传送到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然后,通过交换系统1的音频数据经下行线路70依次传送到交换系统总线20,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B,信元封装部分28B,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和识别号检测部分30B。
此时,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检测连接识别号是否包含在该信元中,并随后通过转接开关23B将信元传送到传输线路总线36。
接着,当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由交换系统1连通时,即,当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检测到由识别号插入部分26所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这个识别号检测部分30B将指示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向对应于该连接识别号的另外一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输出自身时隙/信道号。
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检测到由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这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随后将自身时隙/信道号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自身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并随后将转接开关23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以及传输线路总线36组成的路由,所以当转接开关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时,经上行线路60从传输线路总线36输出的信元可以在无需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参与的条件下进行传输。更具体地说,信元可以在不经过下面这些处理的条件下进行传输,即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由多路复用部分33执行的信元多路复用处理,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由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
根据第五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由多路复用部分33执行的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处理中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可以被抑制到本发明的音频传输系统(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最小值并且还能够在不发生故障的前提下防止音频质量的下降。
(实施例6)
图8是表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六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六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8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7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如果音频信号不以这种方式被压缩,那么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可以通过利用一个不会导致音频再生的信元区域来插入其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如图19中所示。
根据第六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这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31(31B)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交换系统总线20,以及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由多路复用部分33执行的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处理中音频信号延迟时间可以被抑制到本发明的音频传输系统(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最小值并且还能够在不发生故障的条件下防止音频质量的下降。
(实施例7)
图9是表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七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七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9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音频传输系统10的多路复用部分33中设置带有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27B)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带有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以及转接开关23(2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而在图9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信元交换系统37中设置带有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27B)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带有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的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以及转接开关23(23B)来代替多路复用部分33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在图9所示的信元交换系统37中,设置有用于进行信元交换处理的交换系统38,而转接开关23(23B)和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被设置在与交换系统38相连的上行线路60上,并且随后将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与音频传输系统10中的传输线路总线36相连。
另外,转接开关23(23B)和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并随后将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与传输线路总线36相连。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将对根据第七实施例的信元交换系统37和音频传输系统10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图9中所示的信元交换系统37的初始状态,设置在上行线路60和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分别被转换到触点的A侧。
换句话说,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在经上行线路60从交换开关38输出的信元一部分中插入其识别号。
以这种方式插入连接识别号的信元经上行线路60依次传送到传输线路总线36,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接着,通过交换系统1的音频数据经下行线路70依次传送到交换系统总线20,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B,信元封装部分28B,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传输线路总线36和识别号检测部分30B。
此时,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检测连接识别号是否包含在该信元中,并随后通过转接开关23B将信元传送到交换开关38。
接着,在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由交换系统1连通情况下当识别号检测部分30B检测到由识别号插入部分26所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这个识别号检测部分30B将指示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向对应于该连接识别号的另外一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发出自身时隙/信道号。
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检测到由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这个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37,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音频传输系统10,信元交换系统37”,随后将时隙/信道号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自身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并随后将转接开关23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以及交换开关38组成的路由,所以当转接开关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时,经上行线路60从交换开关38输出的信元可以在无需传输线路总线36,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参与的条件下进行传输。更具体地说,除了在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之外,在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中的信元传输处理,在多路复用部分33中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由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均不会在该信元上发生。
根据第七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所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37,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音频传输系统10,信元交换系统37”,并随后对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输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在下行线路70中进行传输,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1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10中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可以被抑制到本发明的音频传输系统中的最小值并且还能够可靠防止音频质量的下降。
(实施例8)
图10是表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八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八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9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与图10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如果音频信号不以这种方式被压缩,那么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可以通过利用一个不会导致音频再生的信元区域来插入其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如图19所示。
根据第二实施例,当目标时隙/信道号检测部分31(31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自身时隙/信道号插入部分27B(27)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37,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信元交换系统37”,然后校正从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的音频信号的路由,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传输到下行线路70,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1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可以将音频信号延迟时间抑制到应用本发明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无故障地防止音频质量的降低。
(实施例9)
图11是表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九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九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配置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1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与图3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提供的多路复用部分33B中,识别号插入部分26(26B)被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所代替,并且识别号检测部分30(30B)被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所代替。
为每条连接提供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将控制信元与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分开传送。该控制信元与音频信号信元成对出现,并包含自身连接识别号。
为每条连接提供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与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从交换系统1传送的音频信号信元成对出现的控制信元,并检测在控制信元中包含的连接识别号,然后指示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将包含自身时隙/信道号的控制信元输出给与该连接识别号相对应的另一个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40)。
另外,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40)检测到从另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执行转接开关23B(23)的转接操作,然后将所检测的自身时隙/信道号作为预定控制信号通知自身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从而执行通过该转接操作获得的音频信号信元的路由校正。
为每条连接均提供有自身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响应于由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40)所检测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时隙/信道号,在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该连接对应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之前,自身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校正路由。因此,在没有交换系统1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参与的情况下,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传输音频信号信元。
在这种情况下,在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对应于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对应于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和路由校正部分对应于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说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的操作。图20示出了控制信元的一个RM信元格式。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图11中所示音频传输系统10的初始状态,设置在上行线路60和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分别转接到触点的A侧。
换句话说,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将与信元成对出现的自身连接识别号与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经上行线路60传输的信元分开存储到控制信元的保留区域R中。
已经以该方式插入连接识别号的控制信元经上行线路60依次传送到内部总线21,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接着,通过交换系统1的音频数据经下行线路70依次传送到交换系统总线20,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B,信元封装部分28B,内部总线21和识别号检测部分30B。
此时,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检测连接识别号是否包含在该控制信元中,并随后通过转接开关23B将信元传送到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
然后,当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与交换系统1连通时,即,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检测到由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这个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指示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将包含自身时隙/信道号的控制信元输出给与该连接识别号对应的另一个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
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检测到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将自身时隙/信道号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然后将转接开关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和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组成的路由,所以在转接开关23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之后,在没有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的情况下,可以传输经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传送的信元。更具体地说,信元可以被传送而不接受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由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
根据第九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检测到由另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然后在通过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之前校正路由。因此,在没有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的情况下,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传输。结果,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交换系统1中的处理等,所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
(实施例10)
图12是表示根据第十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十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十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2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11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根据第十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到由另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的控制信元中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识别号插入部分26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
(实施例11)
图13是表示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十一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十一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11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1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多路复用部分33B中设置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和转接开关23(2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而在图13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提供包含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和转接开关23(23B)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来代替多路复用部分33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在图13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转接开关23(23B)、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24B)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25B)设置在与连接到多路复用部分33(未示出)的内部总线21相连的上行线路60上。
另外,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转接开关23(23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信元装配部分28(28B)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29B)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描述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操作。
当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由交换系统1连通时,即,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检测到由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所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该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将指示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向对应于该连接识别号的另一个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发出包含自身时隙/信道号的控制信元。
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检测到由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然后将自身时隙/信道号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并随后将转接开关23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和内部总线21组成的路由,所以当转接开关23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后,经上行线路60上的内部总线21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发出的信元可以在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装配部分28、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参与的情况下进行传输。更具体地说,信元可以被传输而不接受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由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到由另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控制信元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上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信元封装部分28、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音频压缩编码29、和交换系统总线20、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可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的情况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
另外,如果这种功能能够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替代多路复用部分33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那么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被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
(实施例12)
图14是表示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十二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十二实施例中,与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4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13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C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根据第十二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中的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中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所以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
另外,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上替代多路复用部分33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那么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D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被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
(实施例13)
图15是表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十三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十三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5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11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在图11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多路复用部分33B中提供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以及转接开关23(2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而在图15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B中提供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和转接开关23(23B)来代替多路复用部分3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在图15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转接开关23(23B)和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设置在与连接到信元交换系统37(未示出)所传输线路总线36相连的上行线路60上,并且随后将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与连接在到路复用部分33的内部总线21相连。
另外,转接开关23(23B)和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并随后将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与连接到多路复用部分33的内部总线21相连。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描述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操作。
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将与信元成对出现的自身连接识别号和自身时隙/信道号与经上行线路60从信元多路复用部分34发出的信元分开地存储在如图21所示的控制信元保留区域R中。
已经以这种方式插入连接识别号和自身时隙/信道号的信元经上行线路60依次传送到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然后,通过交换系统1的音频数据经下行线路70依次传送到交换系统总线20,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B,信元封装部分28B,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和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
此时,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检测包含连接识别号和时隙/信道号的控制信元是否包含在该信元中,并随后通过转接开关23B将信元传送到传输线路总线36。
接着,当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由交换系统1连通时,即,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检测到由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所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这个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将指示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向对应于该连接识别号的另外一个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输出包含自身时隙/信道号的控制信元。
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检测到由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随后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并随后将转接开关23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和信元复用部分34组成的路由,所以当转接开关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之后,经上行线路60从传输线路总线36输出的信元可以在无需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参与的条件下进行传输。更具体地说,信元可以被传输而不接受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多路复用部分33执行的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
根据第十三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与其连接相关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与连接相关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信元可以在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上进行传输,而无需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由多路复用部分33执行的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该第十三实施例可以比上述第九至第十二实施例更好地解决音频信号的延迟以在音频传输系统中实现本发明,并且还可以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质量的降低。
(实施例14)
图16是表示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十四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十四实施例中,与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6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15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根据第十四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和音频传输系统10”,并随后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到交换系统1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信元可以在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70上进行传输,而无需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交换系统总线20,以及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信元封装/拆封处理等,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该第十四实施例可以比上述第九至第十二实施例更好地解决音频信号的延迟以在音频传输系统中实现本发明,并且还可可靠地防止音频质量的降低。
(实施例15)
图17是表示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十五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十五实施例中,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7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与图11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1中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音频传输系统的多路复用部分33B中提供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和转接开关23(2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而在图17所示的音频传输系统中,通过在信元交换系统37中设置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22B)和转接开关23(23B)来代替多路复用部分33B来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在图17所示的信元交换系统37中,连接到交换开关(exchangingswitch)38用于执行信元交换处理的转接开关23(23B)和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被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然后将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39B)连接到音频传输系统中的传输线路总线36。
另外,转接开关23(23B)和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设置在下行线路70上,然后将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连接到传输线路总线36。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信元交换系统37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10的操作。
在图17中所示的信元交换系统37的初始状态,设置在上行线路60和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分别被转换到触点的A侧。
设置在上行线路60上的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将与信元成对出现的自身连接识别号和自身时隙/信道号与从交换开关38经上行线路60传输的信元分开地存储到控制信元的保留区域R中,如图21所示。
已经以这种方式插入连接识别号和自身时隙/信道号的信元经上行线路60依次传送到传输线路总线36,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信元拆封部分24,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接着,通过交换系统1的音频数据经下行线路70依次传送到交换系统总线20,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B,信元封装部分28B,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传输线路总线36和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
此时,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检测包含连接识别号的控制信元是否包含在该信元中,并随后通过转接开关23B将信元传送到交换开关38。
接着,在音频传输系统10(连接)由交换系统1连通的情况下,即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检测到由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所插入的连接识别号时,该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B将指示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向对应于该连接识别号的另一个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输出包含自身时隙/信道号的控制信元。
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检测到由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37,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音频传输系统10,信元交换系统37”,随后将自身时隙/信道号通知与其连接对应的自身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并随后将转接开关23设置在触点的B侧。
由于这种信元可以通过由上行线路60上的转接开关23,时隙/信道号转换部分22,下行线路70上的转接开关23和交换开关38组成的路由,所以当转接开关23被设置在触点的B侧后,经上行线路60从交换开关38输出的信元可以在无需传输线路总线36,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内部总线21,多路复用部分33,内部总线21,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交换系统总线20和交换系统1参与的条件下进行传输。更具体地说,在传输信元时不执行传输线路接口部分35中的信元传输处理,多路复用部分33中的信元多路复用处理,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中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41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拆封部分24和信元封装部分28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由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9执行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
根据第十五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的控制信元中所包含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37,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音频传输系统10,信元交换系统37”,并随后从与其连接相关的上行线路60提供的音频信号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该音频信号可以在下行线路70中进行传输,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1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因而,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10中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音频压缩解码/编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该第十五实施例解决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的音频信号的延迟以在实现本发明,并且还可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质量的降低。
(实施例16)
图18是表示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音频传输系统部分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第十六实施例对应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第十六实施例中,与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一致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下文中省去了对重复结构和操作的累赘说明。
图18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与图17中所示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被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所代替,而交换系统接口部分32B中不包括音频压缩解码部分25和音频压缩编码部分29。
根据第十六实施例,当控制信元检测部分40(40B)检测到由另外一个控制信元插入部分39B(39)提供的自身时隙/信道号时,它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信元交换系统37、音频传输系统10、交换系统1、音频传输系统10和信元交换系统37”,然后校正从其连接的上行线路60传送的音频信号的路由。因此,音频信号可在下行线路70上传输,无需音频传输系统10和交换系统1的参与。结果,由于可以省去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10中执行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信元封装/拆封处理和在交换系统1中执行的处理等,该第十五实施例解决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的音频信号的延迟以在实现本发明,并且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还可以防止音频质量的降低。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判断出传送到其连接的音频信号信元依次被传送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通信路径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该连接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该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信元传输到交换系统时所产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等,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该音频传输系统由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和多路复用三部分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下行线路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三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通过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下行线路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在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五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多路复用部分中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七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通过省去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另外可以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被传送到下行线路,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中执行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还可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二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九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通过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音频传输系统中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另外可以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所发出的通知判断出传送到其连接的音频信号信元依次通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的通信路径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输到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该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信元传输到交换系统时所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等,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执行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一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达到同样的优点。
根据本方面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该音频传输系统由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和多路复用部分三个部分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方面第三十二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执行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等,以及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三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十三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通过省去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没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十四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参与。因而,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十五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十三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可以在不降低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将处理延迟时间抑制到最小值,并且如果将这种功能添加给交换系统接口部分替代多路复用部分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控制系统时,交换系统接口部分还可以在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时轻易地从系统中拆下。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十六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所述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进行传输,而无需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多路复用部分中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中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发生的处理等,可以将处理延迟时间在不降低音频信号的音频质量前提下抑制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七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十七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通过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多路复用部分中发生的多路复用处理,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发生的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发生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另外可以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八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三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当根据另外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发出的通知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过“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时,在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与这个连接对应的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所述信元的路由进行校正。因此,音频信号信元可以被传送到下行线路,而无需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的参与。因而,由于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中发生的信元传输处理,信元多路复用处理,信元延迟变化吸收处理,和信元封装/拆封处理,以及在交换系统中发生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并且可以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三十九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除了由本发明第十九方面实现的优点之外,通过省去了无用的处理,例如在音频传输系统中的音频压缩编码/解码处理,在交换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等,可以将音频信号的延迟时间抑制到音频传输系统的最小值,另外还可以没有故障地防止音频信号音频质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第四十方面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

Claims (40)

1.一种具有一音频传输系统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该音频传输系统安装在一个交换系统和一个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经每条连接从该信元交换系统到该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该交换系统到信元交换系统的下行链路发送音频信号,并具有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包括:
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用于设置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在经其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中插入其连接识别号;
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用于检测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从交换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信元中所包含的连接识别号;及
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路由校正部分,用于在响应一预定控制信号而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条件下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传输;
其中,当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中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检测到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输的连接识别号时,通知与该连接识别号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输出预定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音频频带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交换系统接口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传输线接口部分,用于在信元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和
安装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传输线接口部分之间的多路复用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其中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具有信元延迟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多路复用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定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所有这些部分都安装在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前一级上,
当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延伸时,它向与该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然后将压缩编码音频信号发送给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通知,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信元交换系统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通知,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信元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音频传输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11.一种具有音频传输系统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该音频传输系统安装在一个交换系统和一个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经每条连接从该信元交换系统到该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该交换系统到信元交换系统的下行链路发送音频信号,并具有一个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包括:
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用于设置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传输与音频信号信元成对的、包含其连接识别号的控制信元,该控制信元与将通过其连接的上行线路发送给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是分开的;
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与将从交换系统通过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成对的控制信元,然后检测控制信元中包含的连接识别号;和
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路由校正部分,用于在响应一预定控制信号而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传送到交换系统的音频信号信元输入对应于该连接的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之前对其路由进行校正,从而在无需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条件下经对应于其连接的下行线路对音频信号信元进行传输;
其中,当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中的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检测到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输的连接识别号时,通知与该连接识别号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输出预定控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音频频带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交换系统接口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传输线接口部分,用于在信元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和
安装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传输线接口部分之间的多路复用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其中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具有信元延迟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多路复用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延伸时,向与其连接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所有这些部分都安装在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前一级上,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延伸时,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然后将压缩编码音频信号发送给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经“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延伸时,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1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信元交换系统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21.一种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使用安装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经每条连接从信元交换系统到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交换系统到信元交换系统的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然后通过使用音频传输系统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包括步骤:
通过使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设置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并将其连接识别号插入音频信号信元,该音频信号信元将通过其连接的上行线路发送给交换系统;
通过使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检测包含在音频信号信元中的连接识别号,该音频信号信元将从交换系统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发送;
通过使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路由校正部分,在音频信号信元进入与该连接相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之前校正路由,该音频信号信元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经其连接的上行线路发送给交换系统,从而在没有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与其连接相对应的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信元;
当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通过其连接的下行线路检测到连接识别号时,通知与该连接识别号相对应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以由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的一个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输出预定控制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音频频带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交换系统接口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传输线接口部分,用于在信元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和
安装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传输线接口部分之间的多路复用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其中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具有信元延迟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多路复用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按顺序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所有这些部分都安装在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前一级上,
当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按顺序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该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然后将压缩编码音频信号发送给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2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1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信元交换系统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插入部分、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依次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31.一种音频信号传输方法,使用安装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的音频传输系统,经每条连接从信元交换系统到交换系统的上行线路和从交换系统到信元交换系统的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然后通过使用音频传输系统中的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包括步骤:
通过使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设置识别每条连接的连接识别号,然后发送包含其连接识别号的控制信元,该控制信元与音频信号信元成对,并且与音频信号信元是分开的,该音频信号信元将通过其连接的上行线路发送给交换系统;
通过使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检测将从交换系统通过其连接的下行线路传输与音频信号成对的控制信元,然后检测控制信元中包含的连接识别号;和
通过使用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路由校正部分,在音频信号信元进入与该连接相对应的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之前校正路由,该信元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通过其连接的上行线路发送给交换系统,从而在没有交换系统和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与其连接相对应的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信元;
当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检测到经其连接的下行线路的连接识别号时,通知与该连接识别号相对应的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由为每条连接提供的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的一个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输出预定控制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交换系统接口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传输线接口部分,用于在信元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和
安装在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传输线接口部分之间的多路复用部分,用于在交换系统和信元交换系统之间传输音频信号,
其中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具有信元延迟吸收缓冲器,用于延迟读取经上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多路复用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按顺序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2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所有这些部分都安装在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的前一级上,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按顺序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一个预定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然后将压缩编码音频信号发送给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2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传输线路接口部分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按顺序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多路复用部分、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音频传输系统的交换系统接口部分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发送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39.根据权利要求31的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其中信元交换系统在每条连接上包括连接识别号信元传输部分、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和路由校正部分,
当响应于其它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的通知,连接识别号信元检测部分确认其连接的通信路径按顺序在“音频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音频传输系统”上延伸时,它向与其连接相对应的路由校正部分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和
响应于预定控制信号,路由校正部分校正来自上行线路的音频信号的路由,以在没有音频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向下行线路发送音频信号。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其中音频传输系统包括:
压缩编码部分,用于压缩编码从交换系统经下行线路传输的音频信号;和
压缩解码部分,用于压缩解码由信元延迟变化吸收缓冲器延迟读取的音频信号。
CNB001261940A 1999-09-01 2000-08-25 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9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7975/1999 1999-09-01
JP24797599A JP2001077849A (ja) 1999-09-01 1999-09-01 音声帯域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音声帯域信号伝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6588A true CN1286588A (zh) 2001-03-07
CN1148992C CN1148992C (zh) 2004-05-05

Family

ID=1717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619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992C (zh) 1999-09-01 2000-08-25 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51215B1 (zh)
EP (1) EP1081983A3 (zh)
JP (1) JP2001077849A (zh)
CN (1) CN114899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8514B2 (ja) * 2013-09-20 2018-05-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入力処理システム、情報記憶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2059B2 (ja) 1995-08-11 2000-07-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Atmにおける圧縮音声中継交換方式
JP2869034B2 (ja) * 1996-03-26 1999-03-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音声多段中継装置
JP3765615B2 (ja) 1996-07-02 2006-04-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音声伝送装置
US6021136A (en) * 1997-07-30 2000-02-01 At&T Corp.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hat reduces tandeming of compressed voice packets
JP2970633B2 (ja) * 1997-11-21 1999-11-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Atm制御装置
US6600741B1 (en) * 1999-03-25 2003-07-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arge combined broadband and narrowband switch
US6628652B1 (en) * 1998-09-18 2003-09-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lexible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ing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51215B1 (en) 2004-06-15
EP1081983A3 (en) 2004-10-13
JP2001077849A (ja) 2001-03-23
CN1148992C (zh) 2004-05-05
EP1081983A2 (en) 2001-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24C (zh) 短信元复用atm传送系统及传送方法
CN1144441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按照无线电链路协议发送可变长度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0338949C (zh) 接收系统和lsi电路
CN1185844C (zh) 压缩数据分组中头域的技术
CN1296686A (zh) 发送接收装置
CN1152486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无线链路协议交换可变长度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894921A (zh) 发送台、接收台、通信方法、通信程序和记录了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1061675A (zh) 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CN1905530A (zh) 组播点播方法及系统
CN1249882A (zh) 视频信号重放装置及视频信号分层译码装置
CN1371185A (zh) 信息传送系统与方法并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以及光空间传送系统与方法并光空间传送装置
CN1361996A (zh) 呼叫控制与载体控制分离的呼叫建立过程的实施
CN1890624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主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890972A (zh) 内容配送及接收装置、内容发送接收系统、内容配送及接收方法、内容配送及接收用程序
CN101076157A (zh) 无线基站、无线终端、移动通信系统及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CN101064683A (zh) 处理补充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8992C (zh) 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1047879A (zh) 多条可拆分及包含简单多媒体信息的ussd传输方法
CN1538780A (zh) 基站、通信系统和基站控制装置
CN101056349A (zh) 以网关控制协议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CN1822702A (zh) 可用于短信元的atm交换装置
CN1256854C (zh) 具有直联通过功能的变速数据线路复用装置
CN1236515A (zh) 发送与接收的装置与方法以及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CN1215663C (zh) 语音传送装置
CN1366412A (zh) 声音码切换方法和声音码切换装置以及声音通信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