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3963C - 一种光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3963C
CN1273963C CNB021087164A CN02108716A CN1273963C CN 1273963 C CN1273963 C CN 1273963C CN B021087164 A CNB021087164 A CN B021087164A CN 02108716 A CN02108716 A CN 02108716A CN 1273963 C CN1273963 C CN 12739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overlayer
refractive index
tectal
aber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87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3253A (zh
Inventor
渡部一雄
岩田胜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23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3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39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396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G11B7/13927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during transducing, e.g. to correct for variation of the spherical aberration due to disc tilt or irregularities in the cover layer thicknes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56Light transmission layers lying on the light entrance side and being thinner than the substrate,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lu-ray®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2007/13727Compound lenses, i.e. two or more lenses co-operating to perform a function, e.g. compound objective lens including a solid immersion le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lenses either bonded together or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光盘(11),通过用一个具有光透过性质的覆盖层(14)覆盖形成在一个基片(12)上的一个信息记录层(13)构成,其中定义覆盖层(14)的厚度t和折射率n的范围。即,不是关于所述覆盖层(14)的折射率n的常数的函数f(n)、及根据在覆盖层(14)中的象差允许值确定的常数t1、t2,被用来把覆盖层(14)的厚度t的范围设置到f(n)-t1≤t≤f(n)+t2。

Description

一种光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高密度记录信息的光盘的改进和一种该光盘的记录/再现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最近几年,一种数字通用盘(DVD)已经实际用作一种其中能以高密度记录信息的光盘。DVD具有在一个表面层上多达4.7吉字节(GB)的信息记录容量。
制备有多种类型的DVD。DVD的例子包括一种专用在再现中的DVD只读存储器(DVD-ROM)、一种其中能重写数据的DVD随机存取存储器(DVD-RAM)等。
DVD通过在具有0.6mm厚度的透明基片上形成一个信息记录层构成。此外,一个激光束穿过透明基片,并且聚焦到信息记录层上,便可写或读信息。
对于用来聚焦激光束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一个基准值是0.6。透明基片的折射率n相对于具有650nm波长的激光束设计在1.45至1.65的范围内。
因此,选择一种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片材料用于透明基片。聚碳酸酯一般用作基片材料。在这种情况下,透明基片的折射率n是1.58。
如上所述,构成DVD的透明基片的厚度的基准值是0.6mm。另外,作为一个实际问题,不能避免在制造期间在透明基片厚度中分散的产生。
然而,对于用来把激光束引导到DVD的光学系统,DVD透明基片的厚度设计成0.6mm的基准值。因此,当透明基片的厚度偏离0.6mm时,产生象差。
必须把光学像差抑制到一个常数值或更小。当象差增大时,聚焦在DVD信息记录层上的射束点直径增大,并且不利地影响信息的记录/再现。
由透明基片厚度分散引起的光学象差,由与透明基片厚度设计值的偏差和与透明基片折射率的设计值的偏差确定。
在DVD中,允许的透明基片厚度范围用透明基片的折射率n定义为一个两维范围,从而把由透明基片厚度的分散引起的光学像差抑制到一个常数值或更小。
两维范围例如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号8-273199中。在该公开中,对于透明基片折射率n的1.45至1.65的范围,相对于透明基片厚度的基准值把误差设置到±0.02mm。
即在把折射率n指示在横坐标上而把透明基片厚度指示在纵坐标上的曲线中,当折射率n小于透镜负载规格时,两维范围不是以简单的矩形形式定义,而是以偏离用来增大透明基片厚度的方向的方式定义。
当今,DVD的技术发展对于进一步的高密度记录已经进步。聚焦在DVD信息记录层上的射束点的直径与激光束波长成正比,并且与指示物镜焦点角度的数值孔径NA成反比。
因此,物镜的数值孔径NA需要增大,以便减小聚焦在DVD信息记录层上的射束点的直径,从而提高DVD的信息记录密度。
在另一方面,当光盘因为翘曲等的影响相对于激光束的入射方向倾斜时,穿过透明基片的激光束光路成为非对称的,并且在聚焦在信息记录层上的激光束中产生帧象差。
帧象差量近似与物镜的数值孔径NA值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当为了高密度记录增大数值孔径NA时,光盘的轻微性质变化便会引起一个非常大的帧象差。
帧象差量与光盘光透过层的厚度成正比。因此,对于用来实现高密度记录的下代光盘,正在考虑减小光透过层的厚度,以便保证用于光盘倾斜的余量。
在下代光盘中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和光透过层的厚度的例子包括,物镜的数值孔径NA=0.85,并且光透过层厚度的基准值=0.1mm。
此外,关于在以比现有DVD高的密度实现记录的光盘中的光透过层的厚度误差,一种提议例如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号2000-11454中。
即假定激光束的波长是λ,该公开提出,把光盘光透过层的厚度不均匀度Δt设置为:
|Δt|≤5.26λ/NA^4。
然而,当光盘光透过层的厚度不均匀度Δt由以上公式定义时,使用在紧致盘(CD)系统中的厚度不均匀度标准作为基准导出一个范围,并且从如下两种观点是不适当的。
(1)考虑到在现有DVD中的光透过层的折射率n,光透过层的厚度范围原始应该用一个绝对值定义。在另一方面,只有光透过层的厚度范围由以上公式定义。
(2)考虑在下一代光盘中引入借助于提高的NA来校正球形表面象差的机制。使用CD系统为基准定义光透过层的厚度范围已不适当。
以上(1)是当考虑光盘的整个驱动系统时要求的条件。即在光盘驱动器中,要记录/再现的光盘的厚度和折射率被主要确定为构成光学系统的物镜的规格而没有任何例外。
因此,安装在光盘驱动器上的光盘自然要求具有相同的光透过层厚度值和折射率作为光盘驱动器的规定值。
然而,当制造光盘时,或当用在光盘光透过层的材料由制造者选择时,安装在光盘驱动器上的光盘的光透过层的厚度和折射率不可避免地具有恒定余量。一个问题在于允许的余量程度。
适当的是,使用光盘驱动器物镜的负载规定值作为基准,并且把允许余量定义为光透过层的厚度和折射率的范围,这通过与基准值的偏差给出一个恒定波前象差。
在另一方面,以上公式简单地定义光透过层的厚度范围。当考虑光盘驱动器的光学系统规格时,要求同时考虑的折射率的概念自然缺乏。不得不说,当系统包括光盘和盘驱动器时,该定义是不适当的。
在DVD中,透明基片(光透过层)的厚度和折射率的恒定范围已经确定为在上述想法下的标准。然而,对于NA的提高,不用说,该标准不可能在其光透过层的厚度规定值大不相同的下代光盘中有效。
以上(2)是下代光盘的特性前提。在下代光盘中,伴随NA提高的帧象差的增大能通过上述光透过层的减小得到补偿。
在另一方面,对于NA的提高,伴随光透过层厚度误差的球表面象差的增大也变得显著。这是因为球面象差与通过倍增NA四倍得到的一个值近似成正比。
即使当减小光透过层厚度时,也不能补偿球面象差。因此,在下代光盘中,新近考虑用来校正球面象差的机制的引入。
球面象差的校正机制还没有引入在常规DVD或CD系统中。这里是与常规系统的较大差别。因此,当把常规DVD和CD系统考虑为在定义光透过层厚度误差范围的标准时,明显得到不适当的结果。
即关于下代光盘包括球面象差校正机制的假设,必须选择与常规系统的不同的波前象差的基准值并且定义光透过层的厚度范围。
例如,假定在常规系统中波前象差的基准值是0.04λrms或更小。然而,在下代光盘中,当考虑由用来校正球面象差的机制得到的效应时,波前象差的基准值能降低到0.10λrms。
如上所述,当把球面象差的校正机制引入在下代光盘的驱动系统中时,并且当把常规系统考虑为标准时,产生错误结果。以上公式使用CD系统作为标准,但该标准在下代光盘中是不适当的。
在下代光盘的规格中,例如,对于λ=405nm,NA=0.85,以上公式指示|Δt|≤4.08μm的厚度不均匀度范围。当考虑球面象差的校正机制的存在时,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窄范围。因此,过分减小在光盘生产中的生产率。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情况开发出本发明,并且其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和光盘的记录/再现设备,其中例如在下代光盘中定义光透过层厚度和光透过层折射率的有效范围,并且适用于高密度记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光盘,包括:
一个信息记录层,形成在一个基片上;和
一个覆盖层,具有光透过性质,并且借助于其覆盖信息记录层,
其中覆盖层的厚度和折射率范围这样设置,从而由与覆盖层厚度和折射率的规定值的偏差产生的象差在一个恒定允许值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有光盘的一种记录/再现设备,该光盘通过用具有光透过性质的一个覆盖层覆盖形成在基片上的一个信息记录层和设置覆盖层的厚度和折射率范围构成,所述设置使得由与覆盖层的厚度和折射率的规定值的偏差产生的象差在一个恒定允许值内,该设备包括:
一个校正部分,在用来自覆盖层的激光束辐射光盘期间,校正在覆盖层中的球面象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盘,用具有光透过性的覆盖层覆盖形成于基片上的信息记录层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照射入射到所述覆盖层的激光的透镜的孔径为0.85时,采用与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n有关的函数f(n)和可以通过对所述光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装置具有的球面象差校正机构进行校正、并根据所述覆盖层中的象差的最大允许值决定的t1、t2,把覆盖层的厚度t设置在f(n)-t1≤t≤f(n)+t2的范围内,其中
f ( n ) = A 1 × n 3 ( n 2 - 1 ) × ( n 2 + A 2 ) ( n 2 + A 3 ) ( mm )
    A1=0.049245,
    A2=-0.579135,
    A3=0.01284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盘,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基片上的信息记录层覆盖有具有光透过性的覆盖层,其中
在用激光束照射所述覆盖层的透镜的数值孔径为0.85时,关于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n的函数f(n)为:
f ( n ) = A 1 × n 3 ( n 2 - 1 ) × ( n 2 + A 2 ) ( n 2 + A 3 ) ( mm )
其中A1=0.049245、A2=-0.579135和A3=0.012842,
常数t1和t2被用于设置所述覆盖层的厚度t的范围,使得f(n)-t1≤t≤f(n)+t2,所述常数t1和t2基于可通过用于相对于所述光盘执行记录和再现的记录/再现设备的球面象差校正机构进行校正的所述覆盖层中的象差的允许值确定,
所述记录/再现设备通过覆盖层用激光束照射所述光盘,以便相对于所述信息记录层执行记录和再现,
所述球面象差校正机构使用在其中顶部透镜在光轴方向移动的中继透镜系统,由此将入射到物镜上的光转换为会聚或发散光,来对由于与所述覆盖层的厚度的指定值的偏离而产生的球面象差进行校正。
附图说明
图1是侧剖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盘的详细结构;
图2是方块图,表示相对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光盘用来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驱动器;
图3是使用在覆盖层的折射率与厚度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参数的光盘的rms象差值的解释图;
图4是光盘覆盖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范围的解释图,此时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允许象差是0.10λrms;
图5是光盘覆盖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范围的解释图,此时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允许象差是0.04λrms;
图6是在已知例子中的光盘覆盖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范围的解释图;
图7是解释图,表示在已知例子中的光盘覆盖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范围的另一个例子;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盘覆盖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范围的解释图;
图9是侧剖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盘的详细结构;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盘覆盖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范围的解释图;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盘覆盖层的折射率和厚度范围的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下文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首先,图1表示在一部分中的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光盘11的结构。
在光盘11中,例如,一个包括一个相变记录膜的信息记录层13形成在由聚碳酸酯形成的基片12上。当光盘11是一种专用于再现的盘时,借助于一个金属反射膜而不是相变记录膜的信息记录层13形成。
一个具有厚度t的覆盖层(光透过层14)形成在信息记录层13上。覆盖层14是由塑料材料形成的且具有厚度t的薄片。覆盖层14经粘合物质、紫外光熟化树脂等粘结到信息记录层13上。
图2表示相对于光盘11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使用短波长半导体激光束源20作为一个光源。来自半导体激光束源20的出射光100是具有紫外波长频带,例如在395nm至415nm范围内的光。
来自半导体激光束源20的出射光100由一个准直透镜21转换成平行光,依次通过一个极化束分光镜22、λ/4板23、及中继透镜系统24,并且入射在物镜25上。由此,光通过光盘11的覆盖层14,并且聚焦在信息记录层13上。
来自光盘11的信息记录层13的反射光101同样通过光盘11的覆盖层14,依次透过物镜25、中继透镜系统24、及λ/4板23,由极化束分光镜22基本上以直角反射,透过一个光电探测透镜系统26,入射在一个光电探测器27上。
光电探测器27带有划分成多个区域的光接收部分,并且输出一个与来自每个光接收区域的光强度相对应的电流。从光电探测器27的每个光接收区域输出的电流由一个I/V放大器(未表示)转换成一个电压,并且供给到一个运算电路30。
运算电路30计算/处理与光电探测器27的每个光接收区域相对应的一个电压信号,并由此产生一个高频(HF)信号、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中继透镜系统24的控制信号等。
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经一个伺服驱动器31供给到一个驱动器29,并由此在物镜25的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受到控制。
中继透镜系统24由底部透镜24a和顶部透镜24b构成。当从运算电路30输出的中继透镜系统24的控制信号经伺服驱动器31供给到一个驱动器28时,顶部透镜24b在光轴方向受到控制。
中继透镜系统24这样设计,从而当覆盖层14的厚度具有定义值(例如100μm)时,激光束基本上作为平行光入射在物镜25上。
当覆盖层14的厚度偏离定义值时,因为覆盖层14的厚度误差而出现一个球面象差。在这种情况下,聚焦在光盘11的信息记录层13上的射束点的形状变形。因此,变得难以进行稳定和准确的记录/再现。
另一方面,当在物镜25上的入射光转换成会聚或发散光时,产生球面象差。此外,当中继透镜系统24的顶部透镜24b在光轴方向运动时,在物镜25上的入射光能转换成会聚或发散光。
因此,当中继透镜系统24的顶部透镜24b在光轴方向按照覆盖层14的厚度误差量运动,并且在物镜25上的入射光能转换成会聚或发散光时,能校正由覆盖层14的厚度误差产生的球面象差。
具体地说,当覆盖层14的厚度大于一个定义值时,中继透镜系统24的顶部透镜24b在光轴方向按照覆盖层14的厚度误差量运动,从而在物镜25上的入射光能转换成发散光。
相反,当覆盖层14的厚度小于定义值时,中继透镜系统24的顶部透镜24b在光轴方向按照覆盖层14的厚度误差量运动,从而在物镜25上的入射光能转换成会聚光。
在以这种方式相对于下代光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驱动器中,假定提供用来校正由与光盘11的覆盖层14的定义值的厚度误差产生的球面象差的装置。
在作为常规光盘系统的CD或DVD中还没有考虑到这点。因此,当在下代光盘的制造期间照此应用常规定义时,产生一个错误结果。
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光盘11假定具有覆盖层14的厚度误差和折射率的范围,其中考虑到在包括球面象差的校正装置的光盘驱动器中的记录/再现。
对于相对于下代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驱动器的规格,例如激光束的波长是405nm,并且物镜25的数值孔径NA是0.85。考虑使用该规格。
此外,假定覆盖层14具有1.622的折射率和100μm的厚度,并且物镜25具有完全校正的象差,并且对于具有这种透镜负载的光盘11来说是理想的。
具有覆盖层14的折射率n和厚度t的各种不同值的光盘11相对于物镜25使用,并且得到产生的波前象差的rms值。结果表示在图3中。
图3在横坐标上表示覆盖层14的折射率n,在纵坐标上表示覆盖层14的厚度t,及在坐标平面上用等值线表示相应点的rms象差值。等值线具有与激光束的波长(=405nm)的2/100相对应的刻度。在图3中,由双圆圈表示的一个点指示基准规格的点,即物镜25的负载规格,并且象差在这点变成0。
如从结果看到的那样,当使用具有覆盖层14的折射率n和厚度t的各种不同值的光盘11时,并且例如,当折射率n大于透镜负载规定值以便把一个剩余象差量设置为常数时,把覆盖层14的厚度t设置为稍大于规定值较好。
因此,在下代DVD中的光盘11的覆盖层14需要这样定义,从而按照覆盖层14的折射率n把覆盖层14的厚度t的误差允许范围变为绝对值。
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光盘11的折射率n和厚度t的范围表示在图4中。这表示如下区域。
折射率:1.47≤n≤1.67                      (1)
覆盖层厚度:f(n)-t1≤t≤f(n)+t2            (2)
f ( n ) = A 1 × n 3 ( n 2 - 1 ) × ( n 2 - A 2 ) ( n 2 - A 3 ) ( mm ) - - - ( 3 )
A1=0.049245,
A2=-0.579135,
A3=0.012842,
t1,t2=10(μm)
这基本上与其中在图3中表示的等值线图中的象差是0.1λrms或更小的范围相一致。当定义具有这种范围的光盘11时,由与覆盖层14的厚度t和折射率n的规定值的偏差产生的象差基本上能保持到0.1λrms或更小。
在图3中指示波前象差量的等值线基本上在纵坐标方向平行地布置,并且通过给出对于公式(3)的恒定偏移得到一条曲线。因此,当确定象差的允许值时,覆盖层14的厚度t和折射率n的范围能由以上公式(1)至(3)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象差的允许值改变t1、t2时,可以调节覆盖层14的厚度t的范围。例如,当允许象差是0.04λrms时,在以上公式中设置t1、t2=4μm,并且能指定一个适当的范围(见图5)。
在另一方面,折射率n的范围能由覆盖层14的材料和激光束的波长确定。因此,能定义包括光盘11的覆盖层14的有效材料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n=约1.47至1.67,诸如聚碳酸酯之类的有效材料用作光盘11的覆盖层(光透过层)14,并且能覆盖在紫外波长频带中的折射率n。
在常规光盘驱动器中,把由光盘光透射层的厚度和折射率误差产生的象差限制到0.02至0.03λrms。因此,例如,当把象差的允许值设置到0.02λrms时,必须由图3把覆盖层14的厚度t的误差范围设置到t1、t2=2μm。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想象光盘11的制造余量是非常小的。然而,假定在下代光盘中如上述那样引入球面象差的校正装置。
因此,与常规光盘驱动器相比能加大允许象差量。例如,当如上述那样把允许象差量设设置到0.1λrms时,t1、t2=10μm,能把光盘11的制造余量设置到较大,并且能期望生产率的提高。
在另一方面,如在上述已知例子中那样考虑其中与折射率无关而把覆盖层的厚度误差设置为恒定的规格。这与将以上公式(3)用作一个常数(覆盖层厚度的规定值)相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对于t1、t2=2μm,如图6中所示那样得到一个区域。如从图6看到的那样,该区域不与其中波前象差指示一个常数值或更小的区域相一致。
作为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比较例,考虑t1、t2=10μm的一个例子,并且如图7中所示得到一个区域。也在这种情况下,波前象差的值主要在区域边界上变化,并且象差达到0.12λrms,例如,其中n=1.47,t=110μm。
因此,对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t1、t2=10μm,考虑在所有区域中把波前象差抑制到0.10λrms或更小,则有增大允许象差量的必要性。
相反,在常规例子中,相对于一定的允许象差量必须使覆盖层的厚度误差的允许范围变窄。即,减小制造磁盘时的余量。
其次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图8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光盘11的覆盖层14的厚度t和折射率n的范围。该范围基本上与表示在图4中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盘11的范围类似,并且该区域表示为用一条直线而不是一条曲线包围的范围。
即在图8中,从指示0.10λrms象差的曲线取样多个(在图中为三个)点,并且用连接取样点的直线设置范围。通过上述范围设置也能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的光盘11基本同等的效果。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9表示在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光盘51的部分。光盘51通过在一个例如由聚碳酸酯形成的基片52上形成一个包括例如相变记录膜的信息记录层53构成。
一个透明中间层54形成在信息记录层53上,并且另一个信息记录层55形成在中间层54上。信息记录层53、55可以是采用金属反射膜专用于再现的层,或者是可记录/可再现层。要不然,层之一可以是专用于再现的层,而另一个可以是可记录/可再现层。
一个覆盖层(光透射层)56形成在信息记录层55上。覆盖层56是例如由塑料材料形成的薄片。覆盖层56经压力敏感粘合剂或紫外线熟化树脂粘合到信息记录层55上。
中间层具有在再现一个信息记录层55或53的同时,以光学方式中断来自另一个信息记录层53或55的信息泄漏(交扰)的功能。
在这种意义上,在两个信息记录层53、55之间的间隔可以尽可能的大,并且中间层54可能最好较厚。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再现光学系统承载较重。
即当把覆盖层56的表面至中间层54中心的厚度定义为物镜25的负载时,即使在任一信息记录层53或55的记录/再现期间,也产生由中间层54的一半厚度的厚度误差产生的象差。
因此,从记录/再现光学系统的象差的观点看,中间层54要求最好较薄。即中间层54的厚度由在信息记录层53和55之间的交扰相对于记录/再现光学系统的象差的权衡关系的一个折衷点来确定。
例如,当把激光束的波长设置到405nm,并且把透镜25的数值孔径NA设置为0.85作为用来相对于下代光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驱动器的规格时,考虑到以上折衷,中间层54的适当厚度在约20至30μm的范围内。
最好由覆盖层56的厚度的一个最小值及覆盖层56、与覆盖层56相邻布置的信息记录层55、和中间层54的总厚度的一个最大值表示两层型光盘51的光透过层的定义厚度。
光盘51的光透过层的厚度和折射率的范围表示在图10中。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假定在光盘51中光透过层的透镜负载具有1.622的折射率和100μm的厚度。
在定义的区域中,折射率是1.47≤n≤1.67,覆盖层56的厚度是f(n)-t1或更大,覆盖层56+信息记录层55+中间层54的厚度是f(n)+t2或更小,t1,t2=20μm,并且f(n)由以上公式(3)表示。结果,由于添加中间层54的厚度,所以与一层构造相比加宽厚度方向的范围。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11表示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光盘51的覆盖层56的厚度和折射率范围。
该范围基本上与图10中表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光盘51的范围类似,并且该区域表示为用直线而不是曲线包围的范围。也在这种情况下,从指示0.20λrms的象差的曲线取样多个(在图中为三个)点,并且该范围用连接取样点的直线设置。
即使由以这种方式设置的范围,也能得到与第三实施例的光盘51基本等同的效应。此外,第三和第四实施例表示两个信息记录层53、55,但不用说本发明能应用于具有三个或多个信息记录层的光盘。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范围的一个范围内能变化地实施。

Claims (6)

1.一种光盘,用具有光透过性的覆盖层覆盖形成于基片上的信息记录层而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照射入射到所述覆盖层的激光的透镜的孔径为0.85时,采用
与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n有关的函数f(n)和
可以通过对所述光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装置具有的球面象差校正机构进行校正、并根据所述覆盖层中的象差的最大允许值决定的t1、t2,把覆盖层的厚度t设置在f(n)-t1≤t≤f(n)+t2的范围内,其中
f ( n ) = A 1 × n 3 ( n 2 - 1 ) × ( n 2 + A 2 ) ( n 2 + A 3 ) ( mm )
A1=0.049245,
A2=-0.579135,
A3=0.0128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入射所述覆盖层的激光的波长为395-415nm,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设置在1.47-1.67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t1、t2设置为大于等于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t1、t2设置为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分别用多条直线来近似由f(n)-t1及f(n)+t2表示的各曲线,将所述多条直线作为用于确定所述覆盖层的厚度t的范围的分界线,其中所述多条直线由从曲线上取样的多个点连接而成。
6.一种光盘,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基片上的信息记录层覆盖有具有光透过性的覆盖层,其中
在用激光束照射所述覆盖层的透镜的数值孔径为0.85时,关于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n的函数f(n)为:
f ( n ) = A 1 × n 3 ( n 2 - 1 ) × ( n 2 + A 2 ) ( n 2 + A 3 ) ( mm )
其中A1=0.049245、A2=-0.579135和A3=0.012842,
常数t1和t2被用于设置所述覆盖层的厚度t的范围,使得f(n)-t1≤t≤f(n)+t2,所述常数t1和t2基于可通过用于相对于所述光盘执行记录和再现的记录/再现设备的球面象差校正机构进行校正的所述覆盖层中的象差的允许值确定,
所述记录/再现设备通过覆盖层用激光束照射所述光盘,以便相对于所述信息记录层执行记录和再现,
所述球面象差校正机构使用在其中顶部透镜在光轴方向移动的中继透镜系统,由此将入射到物镜上的光转换为会聚或发散光,来对由于与所述覆盖层的厚度的指定值的偏离而产生的球面象差进行校正。
CNB021087164A 2001-12-06 2002-03-29 一种光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9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2939/2001 2001-12-06
JP2001372939A JP2003173572A (ja) 2001-12-06 2001-12-06 光ディスクとその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3253A CN1423253A (zh) 2003-06-11
CN1273963C true CN1273963C (zh) 2006-09-06

Family

ID=1918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871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963C (zh) 2001-12-06 2002-03-29 一种光盘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030108813A1 (zh)
EP (2) EP2110813A1 (zh)
JP (1) JP2003173572A (zh)
CN (1) CN127396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PA04001183A (es) * 2002-06-05 2005-02-17 Lg Electronics Inc Disco optico de doble capa, de alta densidad.
EP1394787A3 (en) * 2002-08-28 2006-11-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KR20060115723A (ko) * 2003-08-26 2006-11-09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광학 주사 장치
US20060075419A1 (en) * 2004-10-06 2006-04-06 Tdk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9259368A (ja) * 2008-04-21 2009-11-05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ディスク原盤製造方法、光ディス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8646A (en) * 1991-09-11 1998-11-17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having a protective layer of specified thickness relative to the numerical aperture of the objective lens
JPH08273199A (ja) 1995-01-31 1996-10-18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5625609A (en) * 1995-03-13 1997-04-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le data layer optical disk drive system with fixed aberration correction and optimum interlayer spacing
JPH10302310A (ja) * 1997-04-25 1998-11-13 Sony Corp 光学記録媒体及び光学ディスク装置
JPH11259893A (ja) * 1998-01-09 1999-09-24 Sony Corp 光学ヘッド、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並びに記録及び/又は再生方法、並びに厚み検出方法
JP4613356B2 (ja) * 1998-03-03 2011-01-19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方法、光信号再生方法、光記録装置及び光信号再生装置
JP4258037B2 (ja) * 1998-06-29 2009-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と、こ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123416A (ja) * 1998-10-14 2000-04-28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と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131603A (ja) * 1998-10-22 2000-05-12 Sony Corp 光学ヘッド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JP3671126B2 (ja) * 1999-03-19 2005-07-13 Tdk株式会社 光情報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10075534A (ko) * 1999-08-31 2001-08-09 니시무로 타이죠 광디스크와 이 광디스크로부터 데이터를 재생하는 방법 및장치
JP2002074749A (ja) * 2000-08-30 2002-03-15 Sony Corp 光学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63830A (ja) * 2000-11-24 2002-06-07 Toshiba Corp 光学的収差を利用した光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厚みムラのある透明層で保護された記録層を持つ情報媒体
TW583660B (en) * 2001-01-25 2004-04-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18510A2 (en) 2003-06-11
US20050237915A1 (en) 2005-10-27
EP2110813A1 (en) 2009-10-21
US20030108813A1 (en) 2003-06-12
JP2003173572A (ja) 2003-06-20
CN1423253A (zh) 2003-06-11
EP1318510A3 (en) 2006-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0103C (zh) 光学头器件和使用该光学头器件的光学信息装置
CN1197066C (zh) 光记录介质
CN1244919C (zh) 相位补偿器和使用该相位补偿器的兼容光拾取器
CN1404047A (zh) 光学头
CN1112706A (zh) 光拾取装置,光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及补偿彗形象差的方法
CN1172206C (zh) 用于记录或/和读取不同厚度光盘信息的物镜
CN1205607C (zh) 光记录介质和光盘装置
CN1469358A (zh) 兼容光拾取器
CN1249699C (zh) 用于信息记录介质重放的光学拾波器
CN1146883C (zh) 光头设备
CN1273963C (zh) 一种光盘
CN1538417A (zh) 激光头装置、衍射元件及衍射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0337139C (zh) 光学拾取器的物镜
CN1627399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612233A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记录装置
CN1811933A (zh) 光学拾取装置
CN1336653A (zh) 组合棱镜,光头和光学记录/重现装置
CN1265369C (zh) 光盘及光盘设备
CN1095159C (zh) 光学式记录重现装置
CN1811941A (zh) 光学头和光盘重放装置
CN1200414C (zh) 光记录方法
CN100340889C (zh) 用于光学拾波器的物镜
CN1472564A (zh) 光学元件、光头、用于校正球面象差的方法,以及光学记录/再现装置
CN1577545A (zh) 兼容型光学拾取头和使用其的光学记录及/或重放装置
CN1913016A (zh) 光学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