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6566C - 卡勾结构及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勾结构及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6566C CN1266566C CN 200310116124 CN200310116124A CN1266566C CN 1266566 C CN1266566 C CN 1266566C CN 200310116124 CN200310116124 CN 200310116124 CN 200310116124 A CN200310116124 A CN 200310116124A CN 1266566 C CN1266566 C CN 126656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frame
- frame body
- screen section
- trip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盖体及一卡勾。其中本体具有一扣合部及其下方的一磁性件,盖体以后侧连接于本体,盖体具有位于两相反侧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且可经翻转而以第一面或第二面任一者朝下覆盖于本体上侧。此外盖体具有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一卡勾设置于盖体壳体内侧通孔旁,其中当盖体呈开启状态时,卡勾隐藏于盖体壳体内的初始位置;当盖体以第一面覆盖于本体上时,卡勾受磁性件吸引而由第一开口伸出盖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扣合部扣合;而当盖体以第二面覆盖于本体上时,卡勾受磁性件吸引而由第二开口伸出盖体,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扣合部扣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卡勾结构,特别有关于一种可供电子设备屏幕部两相反面扣持于其主机本体的卡勾结构。
背景技术
图1A为已知笔记型计算机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B为已知笔记型计算机的显示器旋转180度后的示意图。如图1A~1B,已知的笔记型计算机10主要包括一主机本体11及一显示器12,其中显示器后侧121与主机本体后侧111相互枢接,使显示器12以其屏幕部122面向主机本体11而盖合于主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2上;此外,已知笔记型计算机10的显示器12另可绕垂直于主机本体11后侧中央一既定转轴13旋转,使显示器背面123可面向主机本体11,并盖合于主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2上。
已知笔记型计算机10的显示器12在其前侧中央具有一扣合装置141。在一般的闭合状态时,扣合装置141由屏幕部122侧凸出,如图1A所示,使显示器12的屏幕部122可向下与主机本体11上表面112的扣合部113相扣合;当显示器12绕既定转轴13旋转至如图1B所示状态,而要以屏幕部122向上,盖合于主机本体11时,已知的扣合装置141可透过一按钮14调整其突出位置,由屏幕部背面123凸出,藉此与扣合部113扣合固定。
由于已知笔记型计算机的扣合装置会由屏幕部凸出,而且当以不同侧盖合于主机本体时,尚需要调整扣合装置的位置,除了会破坏整体造形之外,使用起来也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卡勾结构,使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部可以用不同的面扣合于主机本体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隐藏于笔记型计算机屏幕部内的卡勾结构,当计算机的屏幕部打开时,卡勾可收纳于屏幕部内,而不会破坏计算机的整体造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卡勾结构,包括:
一固定件,具有第一挡部及第二挡部;
一心轴,连结于该固定件;
一弹簧,套接于该心轴上,且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一挡部接触,该第一挡部阻止该第一端部向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挡部接触,该第二挡部阻止该第二端部向第一方向转动,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以及
一活动件,具有一卡勾部及一连动部,其中该活动件透过该心轴枢接于该固定件,该连动部随该活动件绕该心轴转动,该连动部还具有一连动部第一侧及一连动部第二侧,该连动部第一侧与该第一端部接触,该连动部第二侧与该第二端部接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卡勾为一T型卡勾,其以导磁材料所制成,心轴可由一铆钉构成,而上述弹簧为一扭力弹簧。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包括一主机本体、一屏幕部及一卡勾。其中主机本体具有一扣合部及其下方的一磁性件,屏幕部以其后侧连接于主机本体,屏幕部具有位于两相反侧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且可经翻转而以第一面或第二面任一者朝下覆盖于主机本体上侧。此外屏幕部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一卡勾设置于屏幕部壳体内侧通孔旁,其中当屏幕部呈开启状态时,卡勾隐藏于屏幕部壳体内的一初始位置;当屏幕部以第一面向下盖于主机本体上时,卡勾受磁性件吸引而由第一开口伸出屏幕部,且卡勾移动至一第一位置,并与扣合部扣合;而当屏幕部以第二面向下盖于主机本体上时,卡勾受磁性件吸引而由第二开口伸出屏幕部,且卡勾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扣合部扣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卡勾包括一与屏幕部连接的固定件及透过一心轴与固定件枢接的活动件。其中弹簧设置于心轴上,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当活动件处于一初始位置时,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因弹簧的弹力相互抵接于连结部的两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活动件的一卡勾部受磁性件的磁力而向一既定方向转动时,活动件的一连动部可带动第二端部转动,使弹簧提供活动件一相反于既定方向的回复弹力;当卡勾部受磁性件的磁力而向相反方向转动时,连动部可带动第一端部转动,使弹簧提供活动件一既定方向的回复弹力。
又,当屏幕部以第一面向下盖于主机本体上时,卡勾部始受磁性件的磁力吸引而向一既定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使卡勾部与扣合部扣合;而当屏幕部以第二面向下盖于主机本体上时,卡勾部始受磁性件的磁力吸引而向相反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卡勾部与扣合部扣合。其中当卡勾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弹簧所提供的回复弹力小于磁性件所提供的磁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按钮具有一阻挡部,其中阻挡部由高磁阻性材质所构成,当按钮受外力由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阻挡部移动至磁性件与卡勾部之间,以降低磁性件对卡勾部的吸力,使卡勾部与扣合部分离。
又,按钮透过一弹性组件与主机本体连接,提供按钮一向第三位置的回复弹力。
又,磁性件为一磁铁,而活动件为导磁材料所制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为一笔记型计算机,其中屏幕部为一与主机本体电性连接的液晶显示面板,而此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其正面或其背面覆盖于计算机主机本体上。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已知笔记型计算机的显示器旋转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B为已知笔记型计算机的显示器旋转180度后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隐藏式卡勾的笔记型计算机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一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C为图2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二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卡勾的立体图。
图3B为本发明卡勾的正视图。
图3C为本发明卡勾的上视图。
图4A为第一实施例中,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一闭合状态时,卡勾的动作示意图。
图4B为第一实施例中,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二闭合状态时,卡勾的动作示意图。
图4C为第一实施例中,按键位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4D为第一实施例中,按键位于第四位置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有隐藏式卡勾的笔记型计算机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一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C为图5B中,主机本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D为图5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二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隐藏式卡勾的笔记型计算机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为一笔记型计算机20,笔记型计算机20主要包括一主机本体21及一盖体22,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隐藏式卡勾的笔记型计算机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为一笔记型计算机20,笔记型计算机20主要包括一主机本体21及一盖体(以下称为屏幕部22),其中屏幕部22包括一液晶显示器,且屏幕部后侧221与主机本体后侧211相互枢接,屏幕部22具有位于两相反侧的第一面222(正面)及第二面223(背面),且可经翻转而以第一面222或第二面223任一者朝下覆盖于主机本体21上侧。在主机本体21的前侧中央具有一扣合部213,在扣合部213下方设置有一磁性件214,此外屏幕部22在第一面222及第二面223相对于扣合部213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开口224及第二开口225,一卡勾30设置于第一开口224及第二开口225之间,当屏幕部22呈开启状态时,卡勾隐藏于屏幕部22壳体内。
图2B为图2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一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C为图2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二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2A~2C所示,本发明的磁性件214为一磁铁,而卡勾30为导磁材料所制成,因此当屏幕部22以第一面222向下盖于主机本体21上时(图2A),卡勾30会受磁性件214吸引而由第一开口224伸出屏幕部22,并与扣合部213扣合,使屏幕部22的显示器朝下固定于主机本体21上。当屏幕部22以第二面223向下盖于主机本体21上时(图2B),卡勾30受磁性件214吸引而由第二开口225伸出屏幕部22,并与扣合部213扣合,使屏幕部22的显示器朝上固定于主机本体21上。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24及第二开口225的位置位于在屏幕部22前端中央处,当屏幕部22以第一面222向下盖于主机本体21上时(图2B),卡勾30受磁性件214吸引而顺时针方向转动,与扣合部213扣合;而当屏幕部旋转180度,以第二面223向下盖于主机本体21上时(图2C),卡勾30受磁性件214吸引而逆时针方向转动,与扣合部213扣合。
图3A为本发明卡勾的立体图,图3B、3C分别为卡勾的正视图及上视图。如图3A~3C所示,卡勾30结构包括一固定件31及一活动件33,其中固定件31具有一连结部32,活动件33具有一卡勾部331及一连动部332,而活动件33透过一心轴34以可活动的方式枢接于固定件31。又,心轴34可由一铆钉构成,而活动件33以导磁材料所制成,可受磁铁吸引。卡勾30另具有一设置于心轴34上的弹簧35,此弹簧35为一扭簧,具有第一端部351及第二端部352,当活动件33处于如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时,第一端部351及第二端部352因弹簧35的弹力相互抵接于固定件31上连结部32的两侧。亦即,弹簧35的第一端部351抵接于连结部32的第一挡部321,第一挡部321可阻止弹簧35的第一端部351向一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弹簧35的第二端部352抵接于连结部32的第二挡部322,第二挡部322阻止第二端部352向一顺时针方向转动。
如图3B所示,活动件33的连动部332呈鱼尾状,此弹簧35的第一端部351及第二端部352亦会抵接于连动部332的两侧3221,3222,使活动件33因弹簧35的弹力而限制在此初始位置。
图4A为第一实施例中,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一闭合状态(图2B)时,卡勾的动作示意图,为了简化图示,图4A省略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本体21及屏幕部22,而仅以虚线显示屏幕部22的第一开口224。
如图2B、3A、4A所示,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磁性件214为一磁铁,卡勾30的固定件31具有二通孔311,因此卡勾30可以用螺丝或是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屏幕部22内、第一开口224及第二开口225之间。当屏幕部22以第一面222向下盖于主机本体21上时,活动件33的卡勾部331会受磁性件214吸引,由第一开口224伸出屏幕部22,并依顺时钟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图4A)与扣合部213扣合,使屏幕部22的第一面222朝下固定于主机本体21上。当活动件33的卡勾部331受磁性件214的磁力而向顺时钟方向转动时,连动部332亦向顺时钟方向转动,连动部第一侧3321推动弹簧35的第一端部351向顺时钟方向移动,且弹簧35的第二端部352受限于连结部32的第二挡部322无法向顺时钟方向移动,而使弹簧35产生向逆时钟方向的回复弹力,但是此回复弹性力小于磁性件214对活动件33作用的磁力,因此活动件33不会因弹簧35的弹力弹回初始位置,而能与扣合部213卡合。
此外,本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20在主机本体21的扣合部213旁具有一按钮215,按钮215以可于第三位置(图4C)及第四位置(图4D)间活动的方式设置于主机本体21,一弹性组件216设置于按钮215与主机本体21之间,以提供按钮215一向第三位置(图4C)的回复弹力。其中上述按钮215具有一延伸的阻挡部217,阻挡部217由高磁阻性材质所构成(如塑料)。当按钮215受外力推动,亦即按钮215由第三位置(图4C)向第四位置(图4D)移动时,按钮215的阻挡部217会移动至磁性件214与活动件33的卡勾部331间,降低磁性件214对卡勾部331的磁力,此时,弹簧35所提供的弹性扭矩会大于磁性件214对活动件33的作用力矩,活动件33会因弹簧35的弹力而弹回如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使活动件33与扣合部213分离。
图4B为第一实施例中,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二闭合状态(图2C)时,卡勾的动作示意图,为了简化图示,图4B省略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本体21及屏幕部22,而仅以虚线显示屏幕部22的第二开口225。
如图2A、2C、3A、4B所示,当屏幕部22旋转180度,而以第二面223向下盖于主机本体21上时,卡勾30受磁性件214吸引而逆时针方向转动,并由第二开口225伸出屏幕部22,移动至第二位置(图4B),与设置在主机本体21的扣合部213扣合,使屏幕部22的第一面222朝上固定于主机本体21上。当活动件33的卡勾部331受磁性件214的磁力而向逆时钟方向转动时,活动件33的连动部332会带动弹簧35的第二端部352转动,使弹簧35提供活动件33一顺时钟方向的回复弹力。易言之,当活动件33受磁性件214的磁力而向逆时钟方向转动时,连动部332亦向逆时钟方向转动,连动部第二侧3322推动弹簧35的第二端部352向逆时钟方向移动,且弹簧35的第一端部351受限于连结部32的第一挡部321无法向该逆时钟方向移动,而使弹簧35产生向顺时钟方向的回复弹力,但是此回复弹性扭矩小于磁性件214对活动件33作用的力矩,因此活动件33不会因弹簧35的弹力弹回初始位置(图3A),而能与扣合部213卡合。
如图4A~4D所示,当按钮215受外力推动,按钮215由第三位置(图4C)向第四位置(图4D)移动时,按钮215的阻挡部217会移动至磁性件214与活动件33的卡勾部331间,降低磁性件214对卡勾部331的磁吸力,此时,弹簧35所提供的弹性扭矩会大于磁性件214对活动件33作用的力矩,活动件33会因弹簧35的弹力而弹回如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图3A),使活动件33与扣合部213分离。
图5A及图5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有隐藏式卡勾的笔记型计算机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笔记型计算机40包括一主机本体42及一屏幕部41,其中屏幕部41具有一液晶显示器,屏幕部41与主机本体42后侧相互枢接,且屏幕部41可经翻转而以第一面411(正面)或第二面412(背面)任一者朝下覆盖于主机本体42上。如图5A所示,在主机本体42的前侧具有二扣合部423a,423b,在扣合部423a,423b下方分别设置有磁性件45a,45b;屏幕部41在第一面411及第二面412相对于扣合部423a,423b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开口413a,413b及第二开口414a,414b(见图5B),而在第一开口413a,413b及第二开口414a,414b之间各具有一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卡勾30a、30b,并隐藏于屏幕部41内的一初始位置(图3A)。
图5B为图5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一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5A~5B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说明两个卡勾30a,30b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40的屏幕部41内。当屏幕部41以第一面411向下盖于主机本体42的上表面421上时,两侧的卡勾30a,30b受磁性件45a,45b吸引,自第一面411的第一开口413a,413b伸出,由两侧向中央偏转,再与主机本体42上的扣合部423a,423b扣合。其次,第二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40另具有二按钮43a,43b,二按钮43a,43b分别以一弹簧44a,44b与主机本体42连接,使按钮43a,43b保持在初始位置。
图5C为图5B中,主机本体4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5B、5C所示,按钮43a,43b分别具有一凸起431a,431b,当按钮43a受外力推动,而由主机本体42的中央的初始位置向两侧移动时,按钮43a,43b的凸起431分别会推动卡勾30a,30b。因此,当凸起431所提供的推力大于磁性件45a,45b对卡勾30a,30b的磁力时,卡勾30a,30b会弹回如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使卡勾30a,30b与扣合部423a,423b分离。
图5D为图5A的笔记型计算机于第二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5A~5D所示,当屏幕部41旋转180度,以第二面412向下盖于主机本体42上时,卡勾30a,30b的位置恰好互换,因此两侧的卡勾30a,30b再受磁性件45b,45a吸引,由屏幕部背面412的第二开口414a,414b(图5B)伸出,自两侧向中央偏转,分别与主机本体42上的扣合部423b,423a扣合。当欲使屏幕部41与主机本体42分离时,推动按钮43a,43b向主机本体42两侧移动,按钮43a,43b的凸起431a,431b分别会推动卡勾30b,30a,此时,当凸起431a,431b所提供的推力大于磁性件45a,45b对卡勾30b,30a的磁力时,卡勾30a,30b会弹回如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使卡勾30b,30a与扣合部423a,423b分离。
此外,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亦可以使用单一按键,透过已知的连杠设计,同时推动两卡勾,使卡勾与扣合部分离。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卡勾结构,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部可以不同的方向扣合于主机本体上,且当计算机的屏幕部打开时,卡勾可收纳于屏幕部内,而不会破坏计算机的整体造形。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卡勾结构,包括:
一固定件,具有第一挡部及第二挡部;
一心轴,连结于该固定件;
一弹簧,套接于该心轴上,且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一挡部接触,该第一挡部阻止该第一端部向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挡部接触,该第二挡部阻止该第二端部向第一方向转动,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以及
一活动件,具有一卡勾部及一连动部,其中该活动件透过该心轴枢接于该固定件,该连动部随该活动件绕该心轴转动,该连动部还具有一连动部第一侧及一连动部第二侧,该连动部第一侧与该第一端部接触,该连动部第二侧与该第二端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活动件受外力而向该第一方向转动时,该连动部亦向该第一方向转动,该连动部第一侧推动该第一端部向该第一方向移动,而该第二端部受限于该第二挡部无法向该第一方向移动,使该弹簧具有往该第二方向的回复弹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活动件受外力而向该第二方向转动时,该连动部亦向该第二方向转动,该连动部第二侧推动该第二端部向该第二方向移动,而该第一端部受限于该第一挡部无法向该第二方向移动,使该弹簧具有往该第一方向的回复弹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件是以导磁材料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心轴为一铆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为一扭力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勾部为一T形卡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10116124 CN1266566C (zh) | 2003-11-11 | 2003-11-11 | 卡勾结构及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10116124 CN1266566C (zh) | 2003-11-11 | 2003-11-11 | 卡勾结构及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7062A CN1617062A (zh) | 2005-05-18 |
CN1266566C true CN1266566C (zh) | 2006-07-26 |
Family
ID=34760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10116124 Expired - Lifetime CN1266566C (zh) | 2003-11-11 | 2003-11-11 | 卡勾结构及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6656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2285A (zh) * | 2009-01-07 | 2010-07-0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01639890U (zh) * | 2009-12-11 | 2010-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出线腔盖板锁紧装置 |
TWI438608B (zh) | 2010-10-06 | 2014-05-21 | Wistron Corp | 用來閂鎖可攜式電腦之螢幕與主機之閂鎖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 |
CN102445959B (zh) * | 2010-10-13 | 2014-05-07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来闩锁可携式电脑的荧幕与主机的闩锁机构及其电脑 |
TWI827810B (zh) * | 2019-03-08 | 2024-01-0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定位模組及電子裝置 |
-
2003
- 2003-11-11 CN CN 200310116124 patent/CN126656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7062A (zh) | 2005-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32100B2 (en) | Magnetic hinge apparatus | |
CN1143613C (zh) | 耳标施加器 | |
CN1229831C (zh) | 按钮开关 | |
CN1266566C (zh) | 卡勾结构及具有隐藏式卡勾结构的装置 | |
CN101057052A (zh) | 汽车用门锁装置 | |
CN1946091A (zh) | 曲线滑动型便携式通信设备及其滑动装置 | |
CN1571892A (zh) | 铰链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携带电话机 | |
CN1848863A (zh) | 滑动型移动终端 | |
CN204458809U (zh) | 扣合结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
CN1536237A (zh) | 开闭装置及使用该开闭装置的电子机器 | |
CN1423721A (zh) | 安装在薄壁的通孔中的锁栓 | |
CN1429721A (zh) | 车辆内用后视镜装置 | |
CN1890472A (zh) | 铰链装置 | |
CN1225155C (zh) | 电子仪器用功能扩展部件的固定机构 | |
CN1196155C (zh) | 断路器 | |
CN2701224Y (zh) | 电池卡合装置 | |
CN2618819Y (zh) | 可收藏式显示屏装置 | |
CN101063390A (zh) | 电脑用多功能安全锁具 | |
CN1894013A (zh) | 形态变形玩具 | |
CN1842100A (zh) | 便携式设备 | |
CN1618683A (zh) | 安装装置 | |
CN2699355Y (zh) | 卡钩隐藏及释放机构 | |
CN2734915Y (zh) | 碰锁 | |
CN200962612Y (zh) | 手机电池舱舱盖及采用该舱盖的手机 | |
CN110700690A (zh) | 一种防振动智能锁及离合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