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2365A -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2365A
CN1262365A CN 99100238 CN99100238A CN1262365A CN 1262365 A CN1262365 A CN 1262365A CN 99100238 CN99100238 CN 99100238 CN 99100238 A CN99100238 A CN 99100238A CN 1262365 A CN1262365 A CN 1262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lifting
jack
special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002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继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91002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2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262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将正负零标高较低的建筑物抬升,使其达到与临接的路面或相邻建筑物的高度相应的方法,由建筑物结构处理和抬升两部分构成,包含加固基础、现浇基础梁、现浇加固梁及抬梁、安装专用千斤顶、切断承重墙或柱,用专用千斤顶将建筑物逐次抬升至限程允许高度为止等步骤;抬升建筑物必须采用专用千斤顶或油缸。

Description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将正负零标高较低的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目前,大量的已建房屋尤其是临街房屋,由于门前街道路面加高或相临两栋房屋正负零标高存在差异,标高较低的房屋受地下水的浸扰而导致湿度较高,严重影响用户生活,办公和生产的环境质量。同时房屋外观不美,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正负零标高较低的建筑物抬升,使其达到与临接的路面或相邻建筑物的高度相应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抬升方法的第一方案由建筑物结构处理和抬升两部分构成。
建筑物结构处理包含如下步骤:1)加固建筑物基础;2)现浇或安装横纵基础梁;3)现浇或安装横纵包墙(或包柱)加固梁及抬梁;4)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5)在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某一位置切断承重墙或柱;6)设置抬升高度显示器及选定建筑物水平度观测点并安装观测装置。
抬升包含如下步骤:1)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建筑物每次最大允许抬升量,启动“限程装置”;2)用专用千斤顶或油缸进行第一次抬升,升至“限程”允许高度为止;3)用专用垫块和垫板塞紧抬升空间;4)检查并记录各观测点的抬升量及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度;5)用全部或部分千斤顶或油缸修正不均匀抬升量和水平度误差;6)第二次检查建筑物的水平度,达到允许精度以后再重复上述各步骤,进行第二次抬升。这样,不断升高建筑物直到满足用户要求的高度为止。
本发明所述的抬升方法的第二方案也由建筑物结构处理和抬升两部分构成。
建筑物结构处理包含如下步骤:1)加固建筑物基础;2)分批分段切割承重墙;3)在第一批切割段现浇(或安装)基础梁及加固梁;4)在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5)在第二批切割段现浇(或安装)基础梁及加固梁;6)在第二批基础梁及加固梁之间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7)在其余各批切割段重复上述第3),4)步骤,直到建筑物全部由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支撑为止;8)设置抬升高度显示器及选定建筑物水平度观测点并安装观测装置。
抬升包含如下步骤:1)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建筑物每次最大允许抬升量,启动“限程装置”;2)用专用千斤顶或油缸进行第一次抬升,升至“限程”允许高度为止;3)用专用垫块和垫板塞紧抬升空间;4)检查并记录各观测点的抬升量及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度;5)用全部或部分千斤顶或油缸修正不均匀抬升量和水平度误差;6)第二次检查建筑物的水平度,达到允许精度以后再重复上述各步骤,进行第二次抬升。这样,不断升高建筑物直到满足用户要求的高度为止。
在施工和抬升过程中应注意:采用多支点、多台套千斤顶或油缸顶升法。要求千斤顶或油缸的数量超过根据建筑物荷载计算所需要的千斤顶或油缸数量的2倍以上,对框架柱、墙梁结构的梁端支点,每个支点安装两台以上千斤顶或油缸。卸荷柱或砖墙可选择一个支点使用多台千斤顶,也可增加支点数量。要求每台千斤顶或油缸出力吨位仅为其额定顶升吨位的一半以下。
本发明中的建筑物抬升方法采用专用千斤顶,其结构为:千斤顶底座上设置慢速千斤顶(液压式或机械式),四周固定有四根限程螺杆,顶端旋配限程螺母,千斤顶内的活塞杆上固接加长杆,加长杆周边的限程砝码托盘上放置限程砝码,盖上限程盖板,上下旋配限程螺母。
本发明中的“墙梁结构”是指砖混结构房屋中的承重梁两端放置在承重墙上的结构,也就是由承重梁及其两端的承重墙组成的结构。
本发明特点及效果如下:
1.如果建筑物结构是砖墙承重,经过上述加固处理,可大大减少或避免抬升过程中产生基础不均匀沉陷;如果是框架结构或墙梁结构,则还需要在下面的加固梁与其上面的楼板梁之间每隔一定距离打一根卸荷柱,以减少框架柱或承重梁梁端砖墙处的集中荷载,同样可减少或避免在抬升过程中产生基础不均匀沉陷。
2.经过计算,通常一台千斤顶就足够克服本支点的荷载,而使用两台以上千斤顶可使结构处于多重保险状态,当某一台千斤顶或油缸失效时,不会因结构局部受力不均匀而造成个别构件受到破坏。
3.采用限量分阶段抬升和边抬边测的稳步抬升法。任何抬升设备都难以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完全同步运行。有时会出现结构各部分抬升速度不一致的现象。采用稳步抬升法,把每一次由于各点的抬升误差所产生的结构变形控制在结构允许的变形值以内,就可避免出现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抬升不同步而给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有建筑物原基础,加固基础和基础梁的平面图;
图2为表示有建筑物包墙(或包柱)加固梁,抬梁和卸荷柱的平面图;
图3为表示包柱加固梁和柱之间的结构加固图;
图4为包柱加固筋安装示意图;
图5为建筑物纵向剖视图;
图6为建筑物横向剖视图;
图7为专用千斤顶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加固基础,2横向基础梁,3纵向基础梁,4横向包墙加固梁,5纵向包墙加固梁,6抬梁,7卸荷柱,8横向包柱加固梁(墙梁结构或框架结构中为卸荷柱梁),9纵向包柱加固梁,10包柱加固筋,11专用千斤顶,12垫块,13垫板,14千斤顶底座,15慢速千斤顶或油缸,16限程螺杆,17限程螺母,18活塞杆的加长杆,19限程盖板,20限程砝码,21限程砝码托盘,22加长杆顶盖。
参看图1和图2,其所示为一砖混结构房屋,为了防止在抬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陷,首先将墙梁结构梁端的集中荷载卸去一部分,由均匀分布在跨中的卸荷柱7,抬梁6,横向包柱加固梁8和横向基础梁2传递给加固基础1,因为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中的墙梁结构多数跨中无基础,所以需补做加固基础1。然后在新老基础之上做横向和纵向基础梁2和3,基础梁2和3与其上面的墙或柱的加固梁4,5,8,9完全对应,两者间距按千斤顶或油缸的所需高度来确定。这里,基础梁2和3的结构形式及材质和规格依荷载大小而定,钢结构,钢筋砼结构,素砼结构,现浇砼结构和预制砼结构均可。当荷载很小而基础结构又具备相当的强度时,可以不设基础梁,而将千斤顶11直接放在基础上。
图3、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柱加固筋10为三角形。
图5中,左轴线所示为由基础梁2,包墙加固梁4,抬梁6,专用千斤顶11构成的砖墙承重;右轴线所示为由加固基础1,基础梁2,抬梁6,卸荷柱7,卸荷柱梁8和专用千斤顶11构成的框架结构或墙梁结构。
具体施工中,首先对建筑物的原基础的薄弱部分和缺失部分进行补充施工和加固处理。如果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则沿纵横轴线的承重构件两侧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安装钢结构基础梁,再在基础梁上方对应位置和设计高度(满足千斤顶或油缸的高度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安装钢结构的加固梁,然后在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也可以先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安装加固梁。然后在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某一位置切断承重墙或柱,最后设置抬升高度显示器,选定建筑物水平度观测点并安装观测装置。
如果选择本发明的第二种方案,在对建筑物的原基础的薄弱部分和缺失部分进行补充施工和加固处理后,应在原建筑物基础上方分批分段切割承重墙或切割承重墙下面的基础墙。当第一批切割段形成后,在已切割段下、上现浇(或安装)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基础梁和加固梁。然后在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对第一批切割段处理完成后,再切割出第二批切割段,在第二批切割段现浇(或安装)基础梁及加固梁,再在第二批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在对其余各批切割段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建筑物全部由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支撑为止。最后设置抬升高度显示器及选定建筑物水平度观测点并安装观测装置。
纵横向包墙,包柱加固梁可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选),也可选用钢结构或混合结构。卸荷柱可采用钢(主选)木,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
抬升建筑物必须采用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如图7中所示,千斤顶底座14上设置慢速千斤顶(液压式或机械式)或油缸15,四周固定有四根限程螺杆16,顶端旋配限程螺母17,千斤顶或油缸15内的活塞杆上固接加长杆18,加长杆18周边的限程砝码托盘21上放置限程砝码20,盖上限程盖板19,上下旋配两个限程螺母17。
对于本发明中的专用千斤顶的要求是:1)升速只为普通千斤顶的1/60至1/2。2)要有限制一次行程(简称限程)的装置,每次抬升的高度差所产生的变形值不超过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3)每台专用千斤顶两侧配备1个以上的垫块和垫板,一般用钢筋砼制作垫块,用钢板制作垫板。专用千斤顶每升高一个高度,垫板也随之升高一个相同的高度。垫板的厚度必须与每次抬升高度相匹配,且每次必须支牢。4)抬升高度显示器和水平度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必须与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相匹配。油缸只用于有泵站的施工场所。
实际施工中,抬升高度显示器可采用市售测试仪,也可在基础梁和加固梁上分别设置一个标尺,此上下两标尺的相对位移即显示了抬升高度。水平度测量仪可采用水准仪或激光水准仪。另外,所述砝码是由多片不同厚度的钢板重叠起来的,但在此处不起改变重量的作用,而只起调节高度的作用,按限程数值决定取下的片数。
当建筑物全部由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支撑并切断建筑物的承重和非承重构件后,在实施抬升作业前应检查建筑物基础与上部主体结构之间是否全部切断,检查千斤顶或油缸、垫块和垫板、抬升高度显示器和水平度观测装置是否安装牢固,并达到设计要求。在实施抬升作业前还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征、结构强度、刚度以及抬升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预先设计好建筑物的每一次允许抬升量,根据此抬升量启动限程(即限制行程)装置,然后才能使用专用千斤顶或油缸进行第一次抬升,升至“限程”允许抬升量为止。再立即用专用垫块和垫板塞紧抬升空间。当垫块和垫板垫牢以后马上检查和记录各观测点的抬升量及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度。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建筑物的抬升量和水平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立即进行第二次启动限程装置并进行第二次抬升。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建筑物的抬升量和水平度没有满足设计要求,还应启动全部或部分千斤顶或油缸进行修正,以使建筑物的水平度达到设计精度。当检查结果显示建筑物的水平度达到设计精度时,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次抬升。这样,不断的分阶段地升高建筑物直到满足用户要求的高度为止。

Claims (5)

1.一种建筑物抬升的方法,由建筑物结构处理和抬升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建筑物结构处理包含如下步骤:
1)加固建筑物基础;2)现浇或安装横纵基础梁;3)现浇或安装横纵包墙(或包柱)加固梁及抬梁;4)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5)在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某一位置切断承重墙或柱;6)设置抬升高度显示器及选定建筑物水平度观测点并安装观测装置。
建筑物的抬升包含如下步骤:
1)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建筑物每次最大允许抬升量,启动“限程装置”;2)用专用千斤顶或油缸进行第一次抬升,升至“限程”允许高度为止;3)用专用垫块和垫板塞紧抬升空间;4)检查并记录各观测点的抬升量及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度;5)用全部或部分千斤顶或油缸修正不均匀抬升量和水平度误差;6)第二次检查建筑物的水平度,达到允许精度以后再重复上述各步骤,进行第二次抬升,逐次不断升高建筑物直到满足用户要求的高度为止。
2.一种建筑物抬升的方法由建筑物结构处理和建筑物抬升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建筑物结构处理包含如下步骤:
1)加固建筑物基础;2)分批分段切割承重墙;3)在第一批切割段现浇(或安装)基础梁及加固梁;4)在基础梁与加固梁之间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5)在第二批切割段现浇(或安装)基础梁及加固梁;6)在第二批基础梁及加固梁之间安装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7)在其余各批切割段重复上述第3),4)步骤,直到建筑物全部由专用千斤顶或油缸及专用垫块和垫板支撑为止;8)设置抬升高度显示器及选定建筑物水平度观测点并安装观测装置。
抬升包含如下步骤:1)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建筑物每次最大允许抬升量,启动“限程装置”;2)用专用千斤顶或油缸进行第一次抬升,升至“限程”允许高度为止;3)用专用垫块和垫板塞紧抬升空间;4)检查并记录各观测点的抬升量及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度;5)用全部或部分千斤顶或油缸修正不均匀抬升量和水平度误差;6)第二次检查建筑物的水平度,达到允许精度以后再重复上述各步骤,进行第二次抬升,这样逐次不断升高建筑物直到满足用户要求的高度为止。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建筑物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卸荷柱或砖墙既可选择一个支点使用多台千斤顶,也可增加支点数量。
4.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建筑物抬升方法所使用的专用斤顶(11),其特征在于,千斤顶底座(14)上设置液压式或机械式的慢速千斤顶(15),四周固定有限程螺杆(16),顶端旋配限程螺母(17),千斤顶(15)内的活塞杆上固接加长杆(18),加长杆(18)周边的限程砝码托盘(21)上放置限程砝码(20),盖上限程盖板(19),上下旋配限程螺母(17),加长杆(18)的顶端是加长杆顶盖(2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其升速只为普通千斤顶的1/60至1/2。
CN 99100238 1999-01-22 1999-01-22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Pending CN1262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00238 CN1262365A (zh) 1999-01-22 1999-01-22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00238 CN1262365A (zh) 1999-01-22 1999-01-22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2365A true CN1262365A (zh) 2000-08-09

Family

ID=5269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00238 Pending CN1262365A (zh) 1999-01-22 1999-01-22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236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9493A (zh) * 2007-12-31 2011-01-05 So.L.E.S.-索西埃塔拉沃里埃迪利赛培托伊公司 用于升起建筑物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44147A (zh) * 2011-11-08 2012-05-09 山西太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的倾斜校正方法
CN104989123A (zh) * 2015-07-09 2015-10-21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物调坡顶升用位移限制装置及其限制方法
CN109898664A (zh) * 2019-02-02 2019-06-18 高继良 一种用于多层建筑物的顶升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0685458A (zh) * 2019-09-04 2020-01-14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防倾覆的平房屋顶升高的施工方法
CN112900909A (zh) * 2021-01-18 2021-06-04 郭凤娟 一种效率高的建筑工程用墙体纠偏定位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9493A (zh) * 2007-12-31 2011-01-05 So.L.E.S.-索西埃塔拉沃里埃迪利赛培托伊公司 用于升起建筑物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44147A (zh) * 2011-11-08 2012-05-09 山西太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的倾斜校正方法
CN104989123A (zh) * 2015-07-09 2015-10-21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物调坡顶升用位移限制装置及其限制方法
CN109898664A (zh) * 2019-02-02 2019-06-18 高继良 一种用于多层建筑物的顶升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0685458A (zh) * 2019-09-04 2020-01-14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防倾覆的平房屋顶升高的施工方法
CN112900909A (zh) * 2021-01-18 2021-06-04 郭凤娟 一种效率高的建筑工程用墙体纠偏定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mesh et al. Constitutive behaviour of confined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De Luca et al. Base isolation for retrofitting historic buildings: Evaluation of seismic performance through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N1262365A (zh) 建筑物抬升的方法及其使用装置
CN113550235A (zh) 现浇盖梁支架及现浇盖梁支架的施工方法
Tarque et al. Experimental in-plane behaviour and drift-based fragility assessment of typical Peruvian confined masonry walls
KR101567628B1 (ko) 증고 및 증층을 위한 잭업장치
Al-Ahmed et al.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deep beams with large openings strengthened by external post-tensioning strands
CN2364139Y (zh) 建筑物抬升的专用千斤顶
CN211257110U (zh) 既有下沉老建筑同步抬升及纠偏结构
CN111852143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料仓及其施工方法
KR101491212B1 (ko) 트러스 구조 건물지붕의 증고 및 증층방법
CN111186780A (zh) 动臂式塔吊底架压重式基础及施工方法
KR100328320B1 (ko) 내측지점의상승및하강을이용한연속보교량의시공및보수공법
JP3254039B2 (ja) ジャッキアップ式ビル建築装置
CN1645069A (zh) 远距离传输钢砼台面电子汽车衡及其钢砼台面制作方法
Nakashima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column-base connections repaired by concrete encasement
CN114703974B (zh) 超高层顶巨型钢连体提升引起主楼侧向变形的控制方法
Piekarczyk et al. Distortions and the way of damaging masonry walls supported on deflected structural elements
Frosch et al. Development and Splice Lengths for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Volume I: General Bar Development
De Risi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column shear failure due to the local interaction with masonry infills in RC frames
CN113216288B (zh) 一种木结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
KR20030068978A (ko) 철골건물의 증고, 증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19532698U (zh) 一种桁架试验装置
CN114412197B (zh) 一种网架拼装工艺
JP3445419B2 (ja) 二重スラブ構築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