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8014C - 检测地震事件以及检测并校正地震数据中的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地震事件以及检测并校正地震数据中的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8014C
CN1248014C CNB988070332A CN98807033A CN1248014C CN 1248014 C CN1248014 C CN 1248014C CN B988070332 A CNB988070332 A CN B988070332A CN 98807033 A CN98807033 A CN 98807033A CN 1248014 C CN1248014 C CN 12480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channel
envelope
multiple change
category set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8070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3640A (zh
Inventor
F·马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GS Tensor Inc
Original Assignee
PGS Tens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GS Tensor Inc filed Critical PGS Tensor Inc
Publication of CN1273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3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0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0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8Event detection in seismic signals, e.g. microseism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用于自动检测地震事件,并且利用检测事件检测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个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并且检测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次爆炸,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方法包括: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其中所说计算步骤和所说分类步骤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校正所说静态误差;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校正所说几何误差。

Description

检测地震事件以及检测并校正地 震数据中的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震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检测比如直达波和折射波波至之类的事件,以及检测地震数据中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
在地震勘探中,通过各种源(比如空气枪、炸药和振动器等等)在信号源位置处产生信号,这些信号经介质传播,有时被折射和反射,然后被接收器(例如水诊器、地震检波器,分别又名为压力检波器和质点速度检波器)接收到。反射和折射信号中包含据以确定地下地质情况的信息。但是,获取数据的处理工作易受误差的干扰。
比如,来自某个源的某次爆炸的波幅可能和设计值不同。也许接收器的耦合不理想(和记录器或者地的连接)。源和接收器的另一些问题也许是断断续续的。由于随着三维地震活动越来越密集源和接收器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数据量的增加,对这种误差的检测越来越困难。
另外,重要的是需要了解源和接收器相互之间的精确位置。同样,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包括海底缆线和飘浮电缆应用在内的海洋环境中尤其如此。
甚至,由于接收器和源的高度有所变化,以及到低速层的深度有所变化,必然产生容差,这是因为在记录中某个事件的感知深度是和从爆炸瞬间到接收到对该爆炸的响应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差有关。这通常被称为“静态”校正。
在确定源或者接收器的实际位置,以及在进行静校正的时候,通常采用接收器所接收的第一个波能(又名初至波)。例如在某些场合下,初至波是“直达波信号”(从源接收的未被反射或折射的信号)。在另一些情况下,初至波是折射波信号(比如在一些海底缆线情形)。
三角测量或者最小平方方法采用初至波确定爆炸点和接收器的相对位置。在静态校正的情况下,采用具有下列公式的分解算法:
Δt=Δxy+爆炸静态误差+接收器静态误差
这里Δxy是爆炸点和接收器的位置误差,而Δt得自于数据中发现的折射层信息。参见Yilmaz所著的“Seismic Data Processing”,卷2,第3章,第155-240页,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Tulsa,1987)。
但是,为了确定正确的Δt函数,必须确定初至波。这不是一项微不足道的工作。事实上,已经证实它非常困难。
当前,尽管在自动拾取初至波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但是信号的拾取对于大多数工作(JOB)来说仍然需要人工的参与。人工操作包括对数据进行费时的视觉检查,其原因是自动处理操作对噪声高度敏感。另外,人工操作需要有关于速度的先验知识,而这并不总是可行的。进行高质量检查的目视检查会使自动系统的作用失效。因此需要有一种检测地震事件比如初至波的可靠的自动系统。
另外,使用初至波的技术仅仅在每时间轴有一个事件的情况下适用。并且由于初至波仅仅在深水情况下才是直达波信号,所以传统方法在浅水情况下仅能采用很有限的直达波记录道,而丢弃直达波信号在时间上晚于初至波的所有其它记录道。需要有一种技术,特别是在有多个波至的记录中能够识别直达波信号和不同反射波信号,以便提高几何校正和静校正领域的准确度,并增加其灵活性。
更进一步,当前的几何和静态校正方法仍仅仅采用初至波信息,更加难于鉴别所出现的误差类型。因此需要有一种检测和校正几何误差的方法,以及检测和校正其误差类型可以鉴别的静态误差的方法。此外,当前的采用相关和叠加(STACK)/相关技术的拾取算法一般都要出现周波跳跃,这是常见的,但又非常不希望发生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并且校正几何和静态误差,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由一次爆炸构成,而数据的至少一个另一要素由接收器构成,该方法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complex)记录道包络;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offset bin)对该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一个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和所说分类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
从速度叠加包络中拾取事件;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
校正所说静态误差;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
校正所说几何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说计算记录道集的复变包络的步骤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次爆炸,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方法包括: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和所说分类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以及
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个用于校正在一组地震数据中的静态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组合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
其中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有一个和每个记录道相关联的特定爆炸点和接收器位置;
其中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多个事件波至信号的再现;
其中这些事件波至信号中的一些代表直达波信号,而另一些则代表直达波以外的事件;
其中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事件属性,它包括:每次事件的时间、振幅和速度信息;
比较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至少一个波至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和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的至少另一波至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以及
根据比较结果,对源-接收器距离选定一个静校正值。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所说计算记录道集的复变包络的步骤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在静态、几何、源以及所接收的问题之间进行鉴别的方法,它包括:
组合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
其中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有一个和每个记录道相关联的特定爆炸点和接收器位置;
其中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多个事件波至信号的再现;
其中这些事件波至信号中的一些代表直达波信号,而另一些则代表非直达波的事件;
其中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事件属性,它包括:每次事件的时间、振幅和速度信息;
比较所说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和至少一个事件属性的阈值;
根据比较结果,鉴别误差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校正一组地震数据记录道中的几何误差,记录道和第一要素位置以及第二要素位置有关,一个所说的要素位置是爆炸位置,另一个要素位置是接收器位置,所说方法包括:
组合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
从该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地震事件;
比较第一要素位置和第二要素位置之间的时间延迟和时间延迟阈值;以及
根据比较结果,对至少一个所说要素位置进行几何校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参阅下面对附图的简要说明和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将会对其它各个方面和实施例一目了然。
结合附图阅读下文对非限定性的实施例的描述之后将对本发明有更清楚的了解,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自动检测基本上线性的地震事件以及校正多要素数据中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和系统;
图2是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线性的地震事件的方法和系统;
图3是校正在一组地震数据中的静态误差的方法和系统;
图4是在静态、几何、源和接收问题之间进行鉴别的方法和系统;
图5是校正在一组地震数据中的几何误差的方法和系统;
图6是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线性的地震事件的方法和系统;
图7是用于组合的方法和系统;
图8是校正包括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线性的地震事件在内的地震数据的几何误差的方法和系统;
图9是自动校正包括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线性的地震事件在内的地震数据的静态误差的方法和系统;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附图所表示的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包括其它等效实施例在内的本发明范畴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其中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爆炸位置,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位置。数据被收集在公共要素集(例如,共爆炸点或者共接收点)中,并且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图1C)(图2A)。另外,按第一要素行位置(例如接收器行位置)、第一要素位置(例如接收器位置)、第二要素行位置(例如爆炸点排列)、第二要素(例如爆炸点位置),对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图1E)(图2C)。在该例子中,接收器被确定为第一要素而爆炸确定为第二要素,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替代性实施例中它们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
在对记录道进行分类并计算了复变记录道包络之后,获得一个分类记录道包络的集(图1E)。然后该方法将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图1G)(图2C),并且从速度叠加包络中拾取事件(图1H)。
这里的做法是,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是对分类包络进行tau-p变换(又名倾斜叠加),或者利用单一速度(例如在水下缆线的情况下的水中波速)进行线性时差(moveout)操作。利用一些方法,比如极大值检测法来执行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事件的操作(图1H)(图2D)。
上述方法产生了与从速度叠加记录道中拾取的事件同样多的事件(事件指的是直达波至与第一、和第二个折射波至)。并且应当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了tau-p变换处理的话,拾取事件将和下列信息相关联:时间、振幅和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提供了各种附加步骤。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操作包括屏蔽直达波信号以及记录道中直达波信号之后的数据,然后执行tau-p变换。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例,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操作包括应用簇极大值检测法检测除直达波至信号以外的事件。进一步的步骤包括:在变换之前对记录道作发散校正(图1F),对记录道作带通滤波(利用和震源组合相关的带通滤波器来检测直达波信号,而利用带通滤波器检测所有其它事件,下文对此将详细说明)(图1A),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图1D),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图1B)并且在变换之前作正的整体时移(图1F)。
关于带通滤波,已经发现对于直达波信号采用特定类型的滤波器是特别有益的。在此处,该滤波器被称为“震源组合相关的带通滤波器”,这是一种高通滤波器,其中对于给定的事件视速度来说截止频率得自震源组合k滤波器。
关于波散滤波器,已经发现当采用爆炸至接收器距离(偏移)较大的记录道时经水传播的能量的波散特性变得很明显。包含直达波信号的子波在时间上较长,其原因是每个频率的传播速度不同。应用波散滤波器,将直达波能量压缩成较短、但分辨能力更强的子波。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所采用的波散滤波器具有下列类型:
相位(频率)=频率*偏移距/速度(频率)
当然,采用其它类型的波散滤波器也是同样可以想象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速度叠加记录道从三维勘测结果中取得,其中保存了偏移面元信息,并将该信息用于建立一种记录道三维数据体,这里称作为三维速度叠加数据体,该三维数据体以例如爆炸点排列、爆炸点、接收点排列、接收器、偏移面元以及时间为变量绘制。根据所拾取的事件情况,这样的一个三维数据体代表折射层结构,而直达波水平线表示几何位置。如果没有几何误差,水平线将是平坦的。如果存在几何误差,那么将在三维数据体中看到误差(图1K)。此外,质量控制问题将可以根据三维数据体加以检测,其中水平线的异常将显示各种类型的误差(例如哑炮,其中所有拾取信号将以同样大小移动,或者是与折射波至有所区别的直达波至特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采用速度叠加记录道来确定几何误差(图1K)。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速度叠加记录道被用于确定静态误差(图1I)。
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对直达波数据应用波散滤波器(图2A),计算该集中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图2B),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该集分类,定义一个记录道的分类集和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图2C),并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图2D)。然后根据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图2E)。
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实施例,计算该集中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该集分类,定义一个记录道的分类集和一个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图6B),并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图6C)。然后根据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图6D)。
根据下文将详细说明的本发明的更进一步实施例,事件和特定的爆炸点-接收器对相关联,并对事件的各个分量进行分析(例如,和阈值或其它事件相比较)以确定几何误差、静态误差、和/或质量控制(QC)(即,源的强度、接收器未经校准等等)。在一特定例子中,采用了传统的静校正分析所使用的导向相关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例,输入重新确定格式的陆上记录道文件头,它们被表示为Sij(xys),Rkl(xys),A(X,t),其中:
I=震源序列下标,
j=震源下标,
k=接收点排列下标,
l=接收点下标,
xys=x,y坐标+水深,以及
A(X,t)=作为偏移距(X)和时间(t)的函数的记录道振幅
在震源处理中,遵循下列步骤:
事件检测处理:
1)按Sij对接收点排列分类,建立具有{Sij,Rkl,A(Xt)}的矩阵,k=常数;
2)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任何处理方法计算在Sij的近似水临界距离Xc;
3)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任何处理方法计算面元的数量(m)以及面元的最大和最小偏移量(Xmin/max);
4)计算m个偏移面元内的平均偏移量,来定义Xm;
5)对于每个Sij,A(X.t)提取时间窗,这里TX=Tmax(Vw,X),这里Vw=水中波速而X是偏移量;
6)按m分类,以建立矩阵{Sij,Rkl,m,A(X,t)};
7)对于偏移面元m内的所有记录道计算Rm(x.y,s)=Rl(x,y,s)的平均值;
8)复制记录道数据,对水中波至检测结果(一组数据)施加和震源组合相关的高通滤波,对另一组数据采用常规的带通滤波;
9)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
10)对两组数据计算复变记录道包络;
11)在V=Vw对第一组数据进行线性时差处理,并叠加m个偏移面元记录道A(X,t),以建立{Sij,Rmk,As(Vw.t)},这里Vw=水速=Vd=直达波时间。注意l=接收点下标被m=偏移面元下标所代替;
12)屏蔽直达波信号以及比第二组数据的直达波信号晚的所有数据;
13)倾斜叠加(tau-p变换)第二组数据组A(X,t),建立{Sij,m,As(Vs,t)},这里As(Vs,t)是时间下标,或者如果记录道中含有噪声,采用相异倾斜叠加法;
14)在变换结果中寻找具有最大振幅(Asmax(t))的tau-p记录道(As(Vs,t))。即Asmax(t)=MAX{As(Vs,t)},并且Vsmax=和Asmax(t)相关联的速度。一种代替方法是采用簇中心极大检测法;
15)写包括Vw数据在内的{Sij,RXmk,Xm,Asmax(t),Vr}。注意,Vr=Vsmax=折射层速度,而Asmax=速度叠加记录道的振幅=折射速度的振幅=Ar;
16)以m(偏移面元)循环;
17)写{Sij,Rmk,Asmax(Xm,t),Vr};
18)以Rk循环(接收点排列);
19)写{Sij,Rmk,Asmax(Xm.t),Vr};
20)建立三维数据体(Rmk(x,y),Asmax(t)}&{Rml(x,y),Vr};
21)以相关法拾取三维数据体tr(Sij,Rmk,Asmax,Vr),而td(Sij,Rmk,Assd,Vw)找到最大值。这里tr=折射层时间,td=直达波时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面描述的处理过程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可以用作为接收器处理,这里R和S互换
事件鉴别处理:(图4)
根据这类数据,可以推导出各种信息。例如,将上面所写的许多参数与阈值和/或零比较,以确定数据中是否存在误差(图4B)。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值TTHRSH被确定为Rxkl和s的函数。TTHRSH值是针对td和/或tr(分别是直达波信号和折射信号的波至时间)进行比较。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出于QC目的,计算下列矩阵:
     TTHRSH            ATHRSH    VTHRSH
     td    trAd    Ar    Vd      Vr
Sij
R11
R21
………
对于所有的Rkl计算这样的一个矩阵可以建立一个三维数据体。通过三维数据体中高于或低于给定阈值或者为零的数据可以检测误差情况。例如,如果存在几何误差,那么在给定的矩阵中大多数数据点均为坏点。另一方面,如果存在静态误差,tr值是坏的,而其余各值都是好的。另外,如果有接收点排列误差,那么在该给定的接收点排列上对于所有各点将会出现一个恒定的误差(例如振幅=0)。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QC处理中,将有用事件属性(在本处,“事件属性”包括:例如td、tr、Ad、Ar、Vd和Vr)和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给QC问题加上标记(图4c)。QC误差的类型是根据和特定事件属性不一致的模式确定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误差绘制在速度叠加三维体内(例如,用特定的颜色指定特定类型的误差),并且误差和xy等值线一起绘制。接下来,绘制所有打上标记的Si和Rkl属性集。
根据又一实施例,提供在静态、几何、源以及所接收的问题之间进行鉴别的方法。该方法由图4表示。组合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其中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具有和每个记录道相关联的特定爆炸点和接收器位置并且包括多事件数据的再现(图4A)。一些事件波至信号代表直达波信号,而另一些则代表非直达波的事件。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由时间、振幅、速度信息构成的每个事件的事件属性。将所说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和至少一个事件属性的阈值比较(图4B);根据比较结果鉴别误差类型(图4C)。
根据一个选择性实施例,不是将事件属性和阈值进行比较,而是将至少一个记录道的事件属性和至少另一记录道的该事件属性相比较。对超出预计数值范围的数据认定其出现误差。
几何和静态校正(图5)(图3)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组合一组速度叠加包络(图5A)并且从该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地震事件(图5B)之后,将第一要素位置和第二要素位置之间的时间延迟和时间延迟阈值作一比较(图5C),然后根据比较结果指派几何校正(图5D)。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组合一组速度叠加包络(图3A),一些事件波至信号代表直达波信号,而另一些则代表非直达波的事件。将所说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和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至少另一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比较(图3B)。然后向源-接收器间距指派静校正操作(图3C)。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几何校正是利用直达波属性tdtr(Sij(xy),Rmk(xy),Ad,Vd)进行三角测量或最小平方定位算法而实现的。然后使用重新计算得到的接收器位置Sij(x’,y’)。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静校正是利用折射层波至属性tdtr(Sij(x’y’),Rmk(xy),Ad,Vr)采用常规剩余静校正算法而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如图7所示意的组合方法。计算几何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图7A),然后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该集分类(图7B)。定义记录道的分类集。计算和分类操作确定了一个记录道的分类集。将该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图7C),并且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事件(图7D)。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并且检测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次爆炸,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而言。首先,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图1A),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图1C),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图1E)。定义了记录道的一个分类集。所说计算步骤和所说分类步骤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接下来,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图1G)。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图1F)。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图1F)。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图1H),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图1I);
校正所说静态误差(图1J),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图1K),校正所说几何误差(图1L)。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个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基本为线性的地震事件的系统。它由图1示意表示。图1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对于一个记录道的公共要素集,所说数据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点。其中提供了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1C)。还提供了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该集分类的装置(图1E),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一个分类集;
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图1E)。还提供了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1G)以及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事件的装置(图1H)。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由所说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对记录道集进行倾斜叠加变换以及作最大值检测(图1G)。本发明还用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来屏蔽直达波信号以及记录道中直达波信号之后的事件,并且进行tau-p变换(图1G)。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提供的拾取装置进行簇极大值检测(图1H)。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提供的分类装置用于按偏移面元对集分类(图1E)。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在所说变换装置之前对记录道作发散校正的装置(图1F)。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对记录道作带通滤波的装置(图1A)。本发明的又一非限制性方面包括进行和震源组合有关的带通滤波(图1A)。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滤除记录道中的直流分量的装置(图1D)。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在所说变换之前对记录道作正的整体时移的装置(图1F)。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在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图1B)。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校正一组地震数据中静态误差数据的系统。它由图3示意表示。图3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所说系统提供了组合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3A)。还提供比较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和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的至少另一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的装置(图3B)。另外,提供了对源-接收器距进行静态校正的装置。静态校正依据的是比较结果。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有一个和每个记录道相关联的特定爆炸点和接收器位置。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多个事件波至信号的再现。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每次事件的事件属性,它包括:时间、振幅和速度信息。这些事件波至信号中的一些代表直达波信号,而另一些则代表直达波以外的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个组合装置。它由图7示意表示。图7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提供了计算一个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7A),和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集分类的装置(图7B)。定义了记录道的一个分类集。所说计算和所说分类步骤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还提供了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7C)以及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图7D)。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在静态、几何、源以及所接收的问题之间进行鉴别的系统。它由图4示意表示。图4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该系统提供了组合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4A)。还提供了比较所说多个事件波至信号中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事件属性和至少一个事件属性的阈值的装置(图4B)。还进一步提供了根据比较结果,鉴别误差类型的装置;以及组合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4C)。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有一个和每个记录道相关联的特定爆炸点和接收器位置并且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多个事件波至信号的再现。所说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包括每次事件的事件属性,它包括:时间、振幅和速度信息。这些事件波至信号中的一些代表直达波信号,而另一些则代表非直达波的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校正一组地震数据记录道中的几何误差的系统。它由图5示意表示。图5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记录道和第一要素位置以及第二要素位置有关,一个所说的要素位置是爆炸点位置,另一个要素位置是接收器位置。所说系统还包括组合(ASSEMBLY)一组包括偏移面元信息在内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5A)。同时提供从该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地震事件的装置(图5B),比较第一要素位置和第二要素位置之间的时间延迟和时间延迟阈值的装置(图5C);以及根据比较结果,对至少一个所说要素位置进行几何校正的装置(图5D)。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组合装置包括将所说记录道赋予偏移面元的装置以及对这些记录道进行时差校正的装置(图5A)。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的系统。它由图2示意表示。图2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次爆炸,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还提供了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2A),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的装置,以及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并且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图2B)。还提供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2C)。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另外并提供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图2D)。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图1B)。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用于自动检测在地震数据中的几何误差包括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在内的系统。它由图8示意表示。图8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所说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次爆炸,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还提供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图8A),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8B),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的装置(图8C),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图8D)。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还提供了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8F)。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图8E)。还提供了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图8G),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的装置(图8H)以及校正所说几何误差的装置(图8I)。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用于自动检测包括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在内的地震数据中的静态误差的系统。它由图9示意表示。图9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所说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还包括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图9A);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9B);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的装置(图9C);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图9D)。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还提供了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9F)。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图9E)。还提供了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图9G);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的装置(图9H);以及校正所说静态误差的装置(图9I)。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基本上为线性的地震事件,并且检测几何和静态误差的系统。它由图1示意表示。图1的每个方框代表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硬件/软件模块。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所说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次爆炸,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还提供了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图1A),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1C),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图1E)。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还提供了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图1G)。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图1F)。还提供了从速度叠加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图1H),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的装置(图1I),校正所说静态误差的装置(图1J),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的装置(图1K),校正所说几何误差的装置(图1L)。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和方面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40)

1.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线性的地震事件的方法,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而言,所说数据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所说方法包括: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该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一个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步骤和所说分类步骤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以及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事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事件的步骤包括:
作最大值检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步骤包括:屏蔽直达波信号以及记录道中直达波信号之后的数据,并且进行tau-p变换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拾取步骤包括簇最大值检测。
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步骤包括进行tau-p变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分类步骤还包括按偏移面元对该集分类。
7.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变换步骤之前对记录道作发散校正。
8.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记录道作带通滤波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带通滤波步骤包括和震源阵列有关的带通滤波。
10.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步骤之后、滤除记录道中的直流分量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变换步骤之前对记录道作正的整体时移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步骤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之前、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
在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之后、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
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步骤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步骤。
15.用于自动校正在多要素数据中包括为线性的地震事件的地震数据中的几何误差的方法,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而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方法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步骤和所说分类步骤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以及
校正所说几何误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步骤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步骤。
17.用于自动校正包括多要素数据中的线性的地震事件的地震数据中的静态误差的方法,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而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方法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步骤和所说分类步骤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
校正所说静态误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步骤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步骤。
19.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线性的地震事件,并且校正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方法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步骤和所说分类步骤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以及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
校正所说静态误差;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以及
校正所说几何误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步骤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步骤。
21.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线性的地震事件的系统,其中对于记录道的公共要素集,所说数据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所说系统包括: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对该集分类的装置,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一个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以及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事件的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中拾取事件的装置包括:
最大值检测的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包括:屏蔽直达波信号以及记录道中直达波信号之后的数据,并且进行tau-p变换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拾取装置包括簇最大值检测。
25.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将记录道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包括进行tau-p变换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分类装置还包括按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变换装置之前对记录道作发散校正的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记录道作带通滤波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带通滤波装置包括和震源阵列有关的带通滤波。
30.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之后的、滤除记录道中的直流分量的装置。
31.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变换装置之前对记录道作正的整体时移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
33.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的线性的地震事件的系统,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的装置;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
34.如权利要求33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
35.用于自动校正包括多要素数据中的线性的地震事件的地震数据中的几何误差的系统,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
计算该集备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的装置;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的装置;
校正所说几何误差的装置。
36.如权利要求35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
37.用于自动校正在多要素数据中包括线性的地震事件的地震数据中的静态误差的系统,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而言,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的装置;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的装置;
校正所说静态误差的装置。
38.如权利要求37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
39.用于自动检测在多要素数据中线性的地震事件,并且校正几何和静态误差的系统,其中对于记录道的一个公共要素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要素包括一个爆炸点,而数据的至少另一要素包括接收器,该系统包括:
对记录道进行带通滤波的装置;
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
滤除记录道的直流分量的装置;
按第一要素行、第一要素、第二要素行、第二要素以及偏移面元对集分类的装置,其中定义了记录道的分类集;
其中所说计算装置和所说分类装置定义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一个分类集;
将复变记录道包络的分类集变换为一组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的装置;其中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发散校正的,并且所说记录道在进行所说变换之前是经过正的整体时移的;以及
从速度叠加记录道包络拾取事件的装置;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静态误差的装置;
校正所说静态误差的装置;
根据所说拾取确定几何误差的装置;以及
校正所说几何误差的装置。
40.如权利要求39所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说计算该集各记录道的复变记录道包络的装置之前对直达波数据进行波散滤波的装置。
CNB988070332A 1997-07-10 1998-07-08 检测地震事件以及检测并校正地震数据中的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480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891,263 US6208587B1 (en) 1997-07-10 1997-07-10 Method of detecting seismic events and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geometry and statics error in seismic data
US08/891263 1997-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3640A CN1273640A (zh) 2000-11-15
CN1248014C true CN1248014C (zh) 2006-03-29

Family

ID=2539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070332A Expired - Lifetime CN1248014C (zh) 1997-07-10 1998-07-08 检测地震事件以及检测并校正地震数据中的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208587B1 (zh)
EP (1) EP0995133B1 (zh)
CN (1) CN1248014C (zh)
AU (1) AU732418B2 (zh)
CA (1) CA2294461C (zh)
EA (1) EA001766B1 (zh)
EG (1) EG22241A (zh)
NO (1) NO332156B1 (zh)
NZ (1) NZ502161A (zh)
WO (1) WO19990030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7056B1 (fr) * 1999-07-28 2001-09-07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Methode d'analyse de signaux acquis pour pointer automatiquement sur eux au moins un instant significatif
US6697737B2 (en) * 2000-09-26 2004-02-24 Westerngeco Llc Quality control cube for seismic data
US20030187583A1 (en) * 2002-04-01 2003-10-02 Martin Federico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shear wave seismic data
US6906981B2 (en) 2002-07-17 2005-06-14 Pgs America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marine seismic data using multiple seismic sources
US7366054B1 (en) * 2002-08-30 2008-04-29 John M. Robinson Tau-P filters for removal of noise from seismic data
US6691039B1 (en) * 2002-08-30 2004-02-10 John M. Robinson Removal of noise from seismic data using improved radon transformations
US6704244B1 (en) 2002-10-08 2004-03-09 Pgs Americas, Inc. Method for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seismic survey data using ocean bottom cables and streamers
US6832161B1 (en) 2003-08-15 2004-12-14 Westerngeco, L.L.C. Method for attenuating water layer multiples
US7058514B2 (en) * 2004-06-30 2006-06-06 Pgs Americas, Inc. Method for attenuating noise in seismic data using complex trace diversity filter
US7561491B2 (en) * 2005-03-04 2009-07-14 Robinson John M Radon transformations for removal of noise from seismic data
CN101598803B (zh) * 2008-06-04 2011-05-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直接得到转换波叠加剖面的方法
US8009515B2 (en) 2008-12-01 2011-08-30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Ground threat location for an aircraft
US20100228486A1 (en) * 2009-03-06 2010-09-09 Wu Renchu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US9297923B2 (en) * 2010-03-01 2016-03-29 Westerngeco L.L.C. Gravity measurements using seismic streamers
CN101963674A (zh) * 2010-07-09 2011-02-0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共转换点抽道集方法
US20120215453A1 (en) * 2011-02-22 2012-08-23 Cggveritas Services Sa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coherency driven denoising data
CN102230974B (zh) * 2011-04-08 2012-11-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面元细分处理与评价方法
NO20130064A1 (no) * 2012-01-12 2013-07-15 Cggveritas Services Sa Innretning og fremgangsmate for a estimere tidsforskyvning.
US10310123B2 (en) * 2012-03-09 2019-06-04 Cgg Services Sas Seismic reflection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for reflected seismic data
US10564306B2 (en) 2014-08-29 2020-02-18 Pgs Geophysical As Methods and systems to evaluate noise content in seismic data
US10067255B2 (en) 2015-09-04 2018-09-0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Automatic quality control of seismic travel time
CN105301635B (zh) * 2015-10-09 2017-10-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海上拖缆时移地震数据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US10386519B2 (en) 2015-12-18 2019-08-20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Automated near surface analysis by surface-consistent refraction methods
RU2670358C1 (ru) * 2018-01-31 2018-10-22 Керим Акмамедович Хемраев Способ 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коррекции отраженных волн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еломленных волн
CN110673208B (zh) * 2019-10-11 2021-01-2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学习框架下高维特征约束的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5386A (en) * 1966-08-01 1968-07-30 Continental Oil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de band velocity filtering
US4570246A (en) * 1982-02-01 1986-02-11 Chevr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ly-related seismic records to yield valuab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as-bearing potential and lithology of strata
US4766574A (en) * 1987-03-31 1988-08-23 Amoc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pth imaging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US4964098A (en) 1990-03-15 1990-10-16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seismic trace interpolation
US5136550A (en) 1992-02-25 1992-08-04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residual source of receiver coordinates from CMP gathers
US5555218A (en) 1995-02-27 1996-09-10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Computation of Q-derived static corrections from seismic data
GB9623945D0 (en) 1996-11-15 1997-01-08 Geco Prakla Uk Ltd Detection of ground roll co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A001766B1 (ru) 2001-08-27
AU732418B2 (en) 2001-04-26
EG22241A (en) 2002-11-30
NO20000078L (no) 2000-01-07
NZ502161A (en) 2002-05-31
NO20000078D0 (no) 2000-01-07
NO332156B1 (no) 2012-07-09
CA2294461C (en) 2007-02-20
AU8387998A (en) 1999-02-08
CN1273640A (zh) 2000-11-15
EP0995133A1 (en) 2000-04-26
US6208587B1 (en) 2001-03-27
EA200000003A1 (ru) 2000-08-28
EP0995133B1 (en) 2003-12-10
WO1999003004A1 (en) 1999-01-21
CA2294461A1 (en) 199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014C (zh) 检测地震事件以及检测并校正地震数据中的几何和静态误差的方法
CN1167957C (zh) 识别多个地震属性沿地下层面的地区性变化趋势的方法
CN1275051C (zh) 用于对级联扫描数据的噪声去除方法
CN1036682C (zh) 利用有限孔径偏移和蒙特卡罗偏移的偏移速度分析
CN1271420C (zh) 海洋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地震测量方法
US7768872B2 (en) Offset-azimuth binning for migration and velocity analysis
CN1181358C (zh) 用于局部浪高确定的方法和在海洋地震信号中的声传感器
US5157638A (en) Method of deriving statics corrections from common reflection point gathers
CN1015672B (zh) 消除地震数据中的多普勒相位色散的方法
CN1205084A (zh) 源分离的高保真度震动源地震探矿法
CN1355890A (zh) 改进的地震勘探方法
CN1101428A (zh) 用于检测地震信号以便获得钻孔操作过程的垂直地震剖面图的方法和装置
EP1735640B1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surface multiples in a marine seismic survey
CN1900743A (zh) 一种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海底沉积物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AU2006237348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for AVO or AVOA characterisation
CN103076626B (zh) 一种波场净化处理方法
CN1299127C (zh) 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层状介质双聚焦方法及其应用
CN1305596A (zh) 处理多元地震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869A (zh) 估算及抑制地震数据中异常干扰幅值的方法
CN1359473A (zh) 组合三分量地震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111286C (zh) 避开异常区域的油田可钻区域的地图绘制方法
CN1015209B (zh) 从已获得的压缩波反射信息估算剪切波反射信息的方法
CN1892255A (zh) 一种对海底多金属结核矿进行测量的声学方法及系统
CN1797029A (zh) 三维叠前地震数据中规则噪声的压制方法
CN1015670B (zh) 从已获得的压缩波反射信息估算剪切波反射信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3244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