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4920C -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4920C
CN1224920C CN 00111661 CN00111661A CN1224920C CN 1224920 C CN1224920 C CN 1224920C CN 00111661 CN00111661 CN 00111661 CN 00111661 A CN00111661 A CN 00111661A CN 1224920 C CN1224920 C CN 12249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media
main frame
portable computer
computer main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116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7294A (zh
Inventor
邱全成
陈乃东
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Group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Group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Group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01116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24920C/zh
Publication of CN1307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7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49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9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包含便携式电脑主机的终端机系统中支持多媒体功能的系统与方法,是在便携式电脑主机与服务器中架构一对应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位于服务器中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将以操作系统格式进行编码的多媒体指令,转换成以多媒体通信协议格式进行编码的指令,随后再传送其至便携式电脑主机,位于便携式电脑主机中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则在收到以多媒体通信协议格式所编码的指令后,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中的多媒体播放模组的动作。

Description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窗终端机系统与其运作方法,尤其涉及使包含便携式电脑主机的视窗终端机系统以支持多媒体的视窗终端机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达,电脑的运算能力也日益增强,于是昔日仅能透过终端机与超级电脑沟通的方式,亦逐渐被各式各样的网络所取代。然而现今的个人电脑(PC),其运算能力水较往昔提升许多,所以目前的PC操作系统,诸如MicrosoftWindows操作系统而言,即提供了一机多用户、甚至多终端机界面的技术支持,以使PC的资源共享更有效率。因此,对于一些低价的设备、或是因携带的需求而具有轻薄短小特点的设备(Thin client),诸如掌上型电脑(Handheld PC,HPC)等装置,即可成为终端机(Terminal)而轻易地分享PC的资源。
请参阅图1,描述了已知的视窗终端机(Windows terminal)的结构方块图。HPC等便携式电脑主机104可籍由便携式电脑主机传输模组108与服务器传输模组106的连接,以与PC等电脑主机所构成的服务器102联系。于是当使用者在便携式电脑主机104的输入装置诸如键盘或鼠标等装置以输入指令时,将经由传输线116的方向送往便携式电脑主机传输模组108,而便携式电脑主机传输模组108随后将指今经由数据线114送出。并由便携式电脑主机传输模组108所输出的指令将由服务器传输模组106所接收,最后再传送到服务器102。服务器102于处理使用者所输入的指令后,接着经由传输线110的方向送出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104的图形化使用者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的控制指令,并经由服务器传输模组106与数据线114传送到便携式电脑主机传输模组108,随后再依据传输线118的方向送往便携式电脑主机104,以达成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104的GUI的目的。明显的,已知视窗终端机结构相当简单,而且因为便携式电脑主机104一般体积较小且便于携带,因此只要与服务器102连接,便可将主要的处理工作交给服务器102来处理。于是当使用者在便携式电脑主机104输入指令并交由服务器102处理后,只要将处理结果显示在便携式电脑主机104上即可,对于使用者而言,就像是直接在服务器102上进行操作一般。
此外,随着多媒体功能进驻电脑系统之后,在电脑屏幕上播放动画或影片已不再是难事,所以对于目前的使用者界面而言,多媒体的支持能力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由于播放多媒体信息时所需的数据量相当大,而已知的视窗终端机结构无法实时地(Real-time)将解压缩后的多媒体的视频与音频数据送到便携式电脑主机104上,因此大多的便携式电脑主机104皆缺少对多媒体的支持。所以亟需一种具有能克服上述问题的终端机系统与其运作方法,能在不增加硬件成本之下除了使视窗终端机结构能支持多媒体之外,亦可在不透过服务器的协助下,经由互联网以取得多媒体信息来播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发明背景中,已知的视窗终端机结构缺乏支持多媒体的功能,以致使用者无法在便携式电脑主机上使用多媒体信息。本发明即针对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提出一支持多媒体的终端机系统与方法,用以克服已知技术所面临的困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能在不增加硬件成本,且可在不透过服务器的协助下,经由互联网以取得多媒体信息来播放的多媒体终端机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所揭示的多媒体终端机系统与方法,是在便携式电脑主机与服务器中包含一对应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服务器中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将以操作系统格式,诸如以Windows操作系统指令格式编码的多媒体指令,转换成以多媒体通信协议格式,诸如以RMCP格式编码的RMCP指令,随后再传送RMCP指令至便携式电脑主机。位于便携式电脑主机中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则在收到以多媒体通言兀昧定格式所编码的指令后,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中的多媒体插放模组的动作,而多媒体播放模组则传回操作信息,并经由位于便携式电脑主机中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的转换与传送,以送回至服务器。位于服务器中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控制模组则在转换操作信息的格式,使其成为操作系统格式之后,再依据操作信息的状态,来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的服务程序使用者界面的状态。
此外,因本发明的控制指令与多媒体信息是分开传送,所以便携式电脑主机都可透过局域网络中的路由器与互联网取得联系,并由互联网中取得所需的多媒体数据,随后再配合由服务器所提供,用以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程序的多媒体控制指令,便可在服务器不提供多媒体数据之下,直接由互联网取得多媒体数据来播放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将在后面的说明文字中辅以下列附图做更详细的阐述:
图1示出了已知视窗终端机系统的结构方块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揭示的可支持多媒体的终端机系统的结构方块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所揭示的可支持多媒体的终端机系统的运作流程图;
图4示出了一实例,用以阐述当使用者输入多媒体指令时,指令等控制数据在图3中的运作流程图:及
图5示出了在本发明的多媒体终端机系统下,便携式电脑主机与互联网的连接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所揭示的多媒体终端机系统的结构方块图。在图1中,便携式电脑主机20包含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模组202、RMCP控制模组204、以及多媒体播放模组206;而服务器22则包含多媒体应用模组221、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RMCP控制模组223、以及多媒体数据提供模组224。此外,服务器22与便携式电脑主机20之间,利用三组传输线24、26、28来传输数据或指令。例如,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程序202与多媒体应用模组221经由传输线24,来传输多媒体指令与相关控制信息;RMCP控制模组223与204则利用传输线26来传送RMCP指令;多媒体数据提供模组224则经由传输线28传送多媒体数据至多媒体播放模组206以供播放之用。再者,便携式电脑主机20或服务器22所包含的模组间,亦有数据传输在进行。以便携式电脑主机20而言,RMCP控制模组204以及多媒体播放模组206之间,是利用传输线208来传递控制多媒体播放模组206的RMCP指令,以及由多媒体播放模组206所传回的操作信息。另一方面,在服务器22中,多媒体应用模组221与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间以传输线225来传送多媒体指令;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与RMCP控制模组223之间则以传输线226来传送RMCP数据;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与多媒体信息提供模组224间则以传输线227来传送所需的多媒体信息(例如以Streaming Video/Audio的方式进行传输),以供多媒体播放模组206播放之用。
应注意的是,使用者在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模组202执行时,透过使用者界面,诸如鼠标或键盘等,以输入多媒体指令,而上述传输线24、26、28在实体上可以是任何型态连接网络线,诸如以太网络(Ethernet)、或令牌环网络等连接。再者,上述RMCP是通信协议(Remote Multimedia Control Protocol)的缩写,其运用于多媒体应用的T.120协议中,一个属于非标准应用协议的成员(Non-standardapplication protocol entity)。在本发明中,RMCP控制模组的功能,在于将使用者所输入的多媒体指令做指令格式的转换,例如将多媒体指令转换成RMCP指令再送往便携式电脑主机20、或是将由多媒体播放模组206所回传的操作信息转换成RMCP指令等。事实上,已知技术者可以将依据本发明所揭示实施例的精神,对上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例如变更网络连接型态等,而上述的等效替换与修饰仍应包含在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接下来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所揭示的可支持多媒体的终端机系统的运作流程图。首先,当使用者在便携式电脑主机20的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程序202输入多媒体指令时(步骤302),该多媒体指令将送往服务器22中的相应模组(亦即多媒体应用模组221)(步骤304),随后在服务器22中将该多媒体指令转换成RMCP指令再传送至便携式电脑主机(步骤306)。当便携式电脑主机20收到该RMCP指令后,将依据该RMCP指令来控制多媒体播放模组206的动作(步骤3o8),而多媒体播放模组2o6随使产生操作信息,作为通知服务器22的回应信息(步骤310)。接下来,当服务器22收到操作信息后,服务器22将依据该操作信息,产生用以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程序202的GUI的播放控制信息(步骤312),随后将该播放控制信息送往便携式电脑主机20(步骤314),而便携式电脑主机20在收到该播放控制信息后,用其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程序202的GUI状态(步骤316)。至于多媒体指令仍由服务器22处理,以产生播放控制信息的原因在于每个多媒体播放程序在处理细节上都或多或少存有些许差异,又多媒体应用程序系在服务器22中执行,因此在服务器22处理多媒体指令才是最佳选择,所以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多媒体指令仍建议在服务器22中进行处理。
接下来将运用一实例,来阐述当使用者输入多媒体指令时,所有的指令与数据在图3中的运作流程状况。当使用者输入多媒体指令,诸如“暂停播放”时(步骤302),所输入的多媒体指令将经由传输线401送往多媒体应用模组221(步骤304)。随后,多媒体应用程序221将所输入的多媒体指令,经由传输线402送进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以进行格式转换,接着再经由传输线403送往RMCP控制模组223进行编码,用以将该多媒体指令编码成RMCP指令(步骤306),最后将RMCP指令经由传输线404送往便携式电脑主机20。接着,便携式电脑主机20中的RMCP控制模组204将接收由服务器22而来的RMCP指令,并在解码之后经由传输线405送进多媒体播放模组405中,用以通知多媒体播放模组405,目前需执行的是“暂停播放”的操作(步骤308)。接着,多媒体播放模组405在执行“暂停播放”的操作后产生一操作信息,并经由传输线406送回至RMCP控制模组2o4以编码成RMCP指令,而RMCP控制模组204将在编码完成后,透过传输线407传回至服务器22(步骤310)。服务器22中的RMCP控制模组223在接收由便携式电脑主机20所传回的操作信息时(已编码成RMCP指令),将在解码后经由传输线408送往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以进行格式转换,用以转换成多媒体指令的格式,随后再经由传输线4o9送往多媒体应用模组221来处理。接下来,多媒体应用程序221将依据操作信息的内容产生一播放控制信息(步骤312),并透过传输线410送往便携式电脑主机20中的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模组202(步骤314),用以控制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模组202显示“暂停播放”的效果(步骤316)。
应注意的是,在上述实例中,多媒体信息,诸如视频和音频数据是利用传输线28提供给多媒体播放模组206以进行播放,所以当“暂停播放”多媒体数据时,传输线28可以暂停传送多媒体数据给便携式电脑主机20,待使用者输入“恢复播放”的多媒体指令后再恢复数据的传送,而上述的应用可随实际的应用而变。此外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可以用多媒体设备驱动程序的方式来构筑,因此当服务器22是执行Windows操作系统,且利用T.120通信协议来传输多媒体信息时,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即是将Windows操作系统的多媒体指令转换成RMCP格式,随后由RMCP控制模组223将由RMCP虚拟界面模组222而来,且已经转换成RMCP格式的多媒体指令编码成RMCP指令,并经由T.120传送至网络上(亦即送往传输线26),并接着传送至便携式电脑主机20。同样的,RMCP控制模组204亦可以利用类似于RMCP控制模组223的结构来转换指令的格式。因此,本发明的结构只需上述模组,不需要增加任何硬件元件即可完成所需的功能
图5示出了在本发明的多媒体终端机系统下,便携式电脑主机20与互联网的连接情形。由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传送多媒体指令以及控制其播放的指令时,是与所播放的多媒体数据独立进行,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揭示的系统与方法所建立的视窗终端机结构,其便携式电脑主机皆可透过局域网络中的路由器(Router)502与互联网取得联系,并由互联网中取得所需的多媒体数据,随后再配合由服务器所提供,针对便携式电脑主机服务模组202的控制指令,便可在服务器22不提供多媒体信息之下,直接由互联网取得多媒体数据来播放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全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政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支持多媒体的视窗终端机系统,该系统至少包含:
服务器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响应于多媒体指令,用以依据多媒体通信协议对该多媒体指令进行编码,以及响应于依据该多媒体通信协议所转换的操作信息,用以控制服务模组使用者界面的状态;及
便携式电脑主机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响应于该转换格式的多媒体指令,用以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播放,以及响应于该操作信息,用以依据该多媒体通信协议以对该操作信息进行编码;
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响应的操作信息,是由该便携式电脑主机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依据该多媒体通信协议所编码的操作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通信协议是T.120协议中的非标准应用协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标准应用协议是远程多媒体控制协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服务器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包含于该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的服务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服务器还包含多媒体应用模组,响应于该多媒体指令,用以将该多媒体指令传送至该服务器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以执行编码,以及响应于该操作信息,用以控制该服务模组使用者界面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服务器还包含一多媒体信息提供模组,用以提供该多媒体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信息经由互联网而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携式电脑主机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是包含于该视窗终端机系统的便携式电脑主机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服务模组使用者界面位于该便携式电脑主机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携式电脑主机包含一多媒体播放模组,用以播放该多媒体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指令是由该便携式电脑主机所输入。
12、一种支持多媒体的视窗终端机系统,该系统至少包含:
服务器,至少包含:
多媒体应用模组,用以输入一多媒体指令,以及响应于一操作信息,用以控制服务模组使用者界面的状态;及
服务器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响应于该多媒体指令,用以依据多媒体通信协议对该多媒体指令进行编码,以及用以输入操作信息;及
便携式电脑主机,至少包含:
便携式电脑主机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响应于该转换格式的多媒体指令,用以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播放,以及响应于该操作信息,用以依据该多媒体通信协议以对该操作信息进行编码;及
多媒体播放模组,用以播放该多媒体信息,以及用以产生该操作信息;
其中,该服务器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响应的操作信息,是由该便携式电脑主机多媒体通信控制模组依据该多媒体通信协议所编码的该操作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通信协议是T.120协议中的非标准应用协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标准应用协议是远程多媒体控制协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服务器还包含一多媒体信息提供模组,用以提供该多媒体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信息是经由互联网而来。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服务模组使用者界面是位于该便携式电脑主机中。
18、一种支持多媒体的视窗终端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输入一多媒体指令;
依据一多媒体通信协议以转换该多媒体指令的格式;
利用该转换格式的多媒体指令以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播放;
依据该转换格式的多媒体指令以产生一操作信息;及
依据该操作信息,以控制使用者界面的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通信协议是T.120协议中的非标准应用协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标准应用协议是远程多媒体控制协议。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视窗终端机系统至少包含服务器与便携式电脑主机。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指令是由该便携式电脑主机所输入。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信息是于该便携式电脑主机中播放,且该操作信息是由该多媒体信息的播放状态所产生。
24、一种控制支持多媒体的视窗终端机系统的方法,其中,该视窗终端机系统至少包含服务器与便携式电脑主机,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由该便携式电脑主机输入一多媒体指令;
将该多媒体指令送往该服务器;
于该服务器中,依据多媒体通信协议以转换该多媒体指令的格式;
传送该转换格式的多媒体指令至该便携式电脑主机;
于该便携式电脑主机中,利用该转换格式的多媒体指令以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播放;
于该便携式电脑主机中,依据该转换格式的多媒体指令以产生一操作信息;
传送该操作信息至该服务器;
于该服务器中产生一使用者界面控制信息;
传送该使用者界面控制信息至该便携式电脑主机;及
在该便携式电脑主机中,依据该操作信息以控制使用者界面的状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媒体通信协议是T.120协议中的非标准应用协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标准应用协议是远程多媒体控制协议。
CN 00111661 2000-02-03 2000-02-03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2492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1661 CN1224920C (zh) 2000-02-03 2000-02-03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1661 CN1224920C (zh) 2000-02-03 2000-02-03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7294A CN1307294A (zh) 2001-08-08
CN1224920C true CN1224920C (zh) 2005-10-26

Family

ID=4581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11661 Expired - Lifetime CN1224920C (zh) 2000-02-03 2000-02-03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249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9585C (zh) * 2002-11-19 2008-05-2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供不同传输接口互传多媒体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US7676590B2 (en) * 2004-05-03 2010-03-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Background transco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7294A (zh) 2001-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4448C (zh) 基于图像传输的三维远程渲染系统及其方法
Chawathe et al. A proxy architecture for reliable multicast in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
CN110784525A (zh) 一种基于h5网页技术的云手机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613045A (zh) 基于无线人机交互设备的个人电脑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WO2021139114A1 (zh) 一种基于反馈优化的人机视觉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5637472B (zh) 具有广义屏幕描述的屏幕内容共享系统的框架
CN1605057A (zh) 因特网上的丰富通信
CN104053073B (zh) 分发控制系统、分发系统以及分发控制方法
CN1399745A (zh) 重排网页的方法和设备
CN1250914A (zh) 服务器产生文档的方法和媒体
CN103516762A (zh) 一种虚拟桌面的生成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33726A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服务器
CN113489805B (zh) 一种云桌面系统的对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729850A (zh) 基于笔迹特征数据流的视频通信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US8370525B2 (en) Transmitting new data format under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CN1779634A (zh) 增强便携式装置的显示输出能力的设备和方法
CN1516436A (zh) 一种即时通讯中音/视频分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12221127B (zh) 一种云游戏的多点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224920C (zh) 多媒体视窗终端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CN110807111A (zh) 三维图形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083408B (zh) 一种视频存储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965750B (zh) Ip化多媒体资源的显示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875646A (zh) 使用移动通信来进行信息处理的网关装置
CN114301880A (zh) 三维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信令服务器
Grimstead et al. Visualization across the pond: How a wireless pda can collaborate with million-polygon datasets via 9,000 km of c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INGYEDA GROU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233 Shanghai City Guiqin Road No. 7

Patentee after: Inventec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Shanghai City Guiqin Road No. 7

Patentee before: Yingyeda Group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GOO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INGHUADA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0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33 Xiaoying Road 1 1F06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GU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Shanghai City Guiqin Road No. 7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