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1843A - 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1843A
CN1221843A CN 97125747 CN97125747A CN1221843A CN 1221843 A CN1221843 A CN 1221843A CN 97125747 CN97125747 CN 97125747 CN 97125747 A CN97125747 A CN 97125747A CN 1221843 A CN1221843 A CN 1221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pedestal
vertical
rocker arm
gr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257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71257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21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221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包括有:一基座;一摇臂机构,其包括有一重心段,固设于基座顶部,其尾端可配置预定重量的配重;一蛇架段,由多个节体水平延伸衔接而成,各节体的前枢接端可与其前一个节体的后枢接端呈垂向枢接,而诸节体中有一首端节体及一尾端节体,尾端节体的后枢接端与重心段的前端垂向枢接。将灌浆管沿着蛇架段悬挂,使灌浆管的出浆端垂悬于首端节体的下方,藉单人以操移出浆端。

Description

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於悬持灌浆管之灌浆摇臂装置。
以往混凝土建筑物在进行灌浆工程时,一般是由设置有泵的灌浆车,将车上的混凝土沿着灌浆管打至欲灌浆的楼层面。此灌浆工事依楼层的高低分成两种操作方式,当灌浆楼层是在六楼以下的场地,如图1所示,设有泵的灌浆车9另安置有屈折式灌浆肢臂装置91(Truckmounted concrete pump with placing boom),大部份是由三段可屈折的肢臂92所构成,每一肢臂92具有相当长的长度,各肢臂92之间设有油压缸操作系统93以控制屈折程度,由地面的操作人员将原本折叠於灌浆车9上的肢臂装置91往上扬张,以便将固设於该肢臂92旁的混凝土浆输送管94向上扬升,到其末端的出浆软管95(俗称青龙管)被悬吊至灌浆楼层的欲灌浆点为止。
这种灌浆设施因其青龙管95已被悬吊成垂悬状态,因此已离灌浆楼面一段距离,在操作移动时不会被楼面露伸的钢筋所拌碍,操作移动时仅需两个人力,其中一人在肢臂装置91的控制台上操作油压控制系统,另一人则在灌浆楼面上双手握持该青龙管95管底出浆口,以控制灌浆点。
但是,这种油压控制的肢臂装置91在使用上有很多的不方便:
一.设备笨重:这种设备因以油压系统操作,为了在各肢臂之间配备油压缸,其整体所需要的相关油压控制设备加上各肢臂的重量,使其整个显得相当笨重,每每造成扬张时操作上的困扰。
尤其在较高大楼型的工程中,当灌浆工程进行到较高楼层时,需要在结构体旁另设立架高支架,以便将整体肢臂装置91连同其控制台以吊车吊升至架高支架上,将控制台安装在支架上以进行更高楼层的灌浆作业,此时笨重的整体肢臂装置91即造成工作人员在架升安装上的极大不便,相对地提高人员及工时的成本。
二.灌浆操作不便:此种设备的青龙管虽已呈向下垂悬的状态而使其移动起来不致於受伸露钢筋的拌碍,但当一处灌浆点灌浆完毕欲移至另一处,或是在灌注墙壁结构时需沿着墙壁模穴做线性移动灌浆时,这种设备的青龙管及其出浆口都不能受人力直接随意推移操作,而必须由青龙管操作人员以无线通话机指挥控制台人员进行整组肢臂装置的操作移动,相当费事,而此时整只青龙管在空中甩荡,亦不易掌控而有其危险性。再者,此种设备仍需要两个人力方能运作。
而另一种操作方式是在灌浆楼层高的场地,例如七楼以上的结构体,前述灌浆车的油压肢臂装置91就无法使用,必需先在已灌浆完成的六楼结构体旁架设由地面至七楼灌浆楼面的垂直灌浆管路。
然後,灌浆管路末端的灌浆管(青龙管)即被吊至或抬至灌浆楼面,由於灌浆管具有相当的重量,因此需要被多人抬着方能移动。当欲在其楼面开始进行灌浆时,灌浆管首先需被多人抬着移至所欲灌浆点,再开动泵打上混凝土浆,不论是灌楼板混凝土或是灌墙柱混凝土,灌浆管出浆端在灌浆点只要定点放置即可,但定点灌浆仅能持续一段时间,灌浆管出浆端必须在灌浆楼层上被经常移动以便均匀灌浆,然而灌浆楼面上往往有墙柱结构的接续钢筋垂伸出楼板模板近一公尺高,在此情况下移动灌浆管,不仅需要多人抬管,且往往需将灌浆管抬高越过那些露伸的钢筋,因此在灌浆管的移动操作上相当不便。
另外,灌浆工事进行时青龙管管口经常需视现场灌浆处的情况而调整出浆管口的高低,或在现场视需要即随时在有限的范围内以人力推移出浆口的朝向,以调整落浆点,现有的灌浆设施在此方面的功能均不完善。
高层混凝土结构体发展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尽管各式灌浆机具不断改良演进,却仍然存在有前述各项缺失。本发明人从事营造相关工程特别是集合式住宅工程多年,有感於前述灌浆工事的各项缺失至今无人思及解决的方法,大家习於萧规曹随,日久亦见怪不怪,习已为常,惟今人工、机具等各项营运成本飞涨,且国际国内之竞争压力不断提高,只有持续的研究开发,才能维持起码的竞争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不论在架升安置或操作移动上均可十分轻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在操作移动上可十分灵敏,因此可用来进行线性灌浆。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以单人即可灵敏轻便地自由操作移动灌浆管的出浆端,其移动范围可达摇臂半径所及的圆周范围内,以达到节省人力、工时的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可随意方便地弹性调整灌浆管出浆口的高低及朝向,以利单人操作。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利用平衡杆原理,以配重平衡水平摇臂的重量,使整体可稳定地直接安置在欲灌浆楼面,达成其设立的简便性;另以可水平向回弯的蛇节式架杆构成摇臂的主体,以单人人力即可轻便灵敏地操作青龙管及其出浆口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具预定的高度,基座底端设成为可水平置放於灌浆施工基地面的基底部,基底部往水平方向幅向延伸有预定的范围;
一摇臂机构,呈水平地固设在基座顶部,其包括有:一重心段,具有一尾端及一前端,尾端及前端之间的一预定处用以固设於基座顶部,尾端配置预定重量的配重;
一蛇架段,由多个节体水平延伸衔接而成预定之长度,每一节体具有一前枢接端及一後枢接端,各节体的前枢接端与其前一个节体的後枢接端呈垂向枢接,而这些节体中有一首端节体及一尾端节体,其尾端节体的後枢接端与重心段的前端呈垂向枢接;
将灌浆管沿着蛇架段悬挂,使灌浆管的出浆端垂悬於首端节体的下方。
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於:
该基座顶部相对於基座本体是垂向枢设的。
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於:
该基座分成彼此互相呈垂向枢设的上半部座体及下半部座体。
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是设成中空状并固设有由下至上穿经其中的管路。
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穿经该基座的管路亦配合上半部座体及下半部座体而设成可相互枢转之上半管体及下半管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浆管出浆端的弹性操作装置,是设在灌浆摇臂的前端,其特征在於包括:
一垂向滑轨机构,设於灌浆摇臂前端;
一固定架,设在灌浆摇臂前端并位於滑轨机构的上方;
一垂向滑板,垂向穿设於滑轨机构上而可於其中上下滑移,其底端悬设灌浆管的出浆端;
一拉伸弹性元件,呈垂向设置并以其两端分别固设於固定架及垂向滑板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确具有下列之功效及优点:
1.全方位的出浆端微动功能:青龙管的操作人员可任意在半径范围内移动或微动此出浆端40,甚至可随其意念所至进行立即性的回头补浆动作,十分方便,因此其落浆点准确性高,可方便进行如墙壁结构体的墙模线性灌浆。尤其是在灌注例如电梯间的场合时,电梯间的结构钢筋所构成的范围往往极为粗广,本发明恰可以回绕的方式连续地在其四周回绕地灌浆,十分方便。
2.组立拆卸及运移均极方便:本发明的摇臂2可与基座1简易拆离,而各节体23之间更是空手即可拆开其枢套机构,因此整体灌浆摇臂装置的组立拆卸以至於运移到另一工地再行组立,都极为方便快速。
3.轻便易於吊置:本发明因不需设置油压操控设备,无需动力设备,因此整体重量可以减至最轻,吊运工事极易进行。
4.出浆端40可弹性调整高低:藉由灌浆管出浆端的弹性操作装置设计,使本发明出浆端微动操移的性能在高低操作及出浆点附近区域的微调出浆更加精确。
5.可单人操作:本发明基座1已将青龙管悬持在一足够高的位置,因此旋移时已不需额外人力,可单人操作青龙管,省掉大笔的人工成本。
6.设备成本减少三十分之一:本发明的制造成本仅需约前述习知的油压控制式的肢臂灌浆装置向国外购买的费用的三十分之一,成本可大幅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以往灌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节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弹性操作装置的正视图。
图7是图6的左侧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使用於一集合式大楼住宅灌浆楼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使用时的回绕状态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2、3、6所示,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及俯视图,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一基座1、一摇臂机构2、一灌浆管出浆端的弹性操作装置3、灌浆管4及一操纵柄5。
该基座1是呈垂向直立的筒体,约高170-180公分,请同时参阅图4,基座1的筒体结构放大图,基座1底端设成为可水平置放在灌浆施工基地面的基底部11,基底部11由水平幅射向对称延伸而开的四支钢骨110所构成,其具有预定足够的长度,以便其等所共同贴地的范围足以稳定地支架起本灌浆摇臂装置。四钢骨110交叉处所螺结或焊结的基座1分成彼此互相呈垂向枢设的上半部座体12及下半部座体13,而且,基座1是设成中空状,并固设有由下至上穿经其中的衔接管路14,其中,穿经基座1的管路14亦配合上半部座体12及下半部座体13而设成可相互枢转的上半管体141及下半管体142,两半管体141、142之间并套合续接一接管体143,接管体143两端与上下半管体141、142衔接处设成有止漏环,以便二半管体141、142相对转动时防止浆液漏出,至於二座体12、13之间的轴承枢结构造是属一般机械设计,在此兹不赘述。其中,上下半管体141、142分别伸出其上半部座体12及下半部座体13,并分别焊固於其伸出孔口151、152。
摇臂机构2,大体上呈水平地螺结固设在基座1顶部,本体为连续的含斜撑支架杆结构体所构成,其包括有一重心段21,重心段21有一尾端211及一前端212,尾端211及前端212之间的一预定螺结处213焊设有四个螺结座214,用以藉螺栓元件固设在基座1顶部的顶板16上,而尾端211设有配重箱215,其内可配置预定足够重量的配重块;一蛇架段22,由多个亦为含斜撑支架杆结构体所构成的节体23所组成,每一节体23水平延伸衔接而成具预定足够长度的蛇架段22,请参阅图5所示,每一节体23具有一前枢接端231及一後枢接端232,皆呈两侧向後倾斜四十五度的尖状,各节体23的前枢接端231是在上下各构成一垂向朝上凸伸的枢轴块233,可与其前一个节体23後枢接端232所构成之上下二开口向下的枢套环234呈垂向套合枢接,而该等节体中有一首端节体24及一尾端节体25,尾端节体25的後枢接端251与重心段21的前端212同样以前述套合的方式呈垂向枢接。
灌浆管出浆端的弹性操作装置3,请参阅图6~8所示,其设於灌浆摇臂的首端节体24的前端,主要包括有一垂向滑轨机构31,由四个固设於首端节体24前端一固定板310上的滑轮311所构成;一固定架32,呈圆杆形,焊固於固定板310上,并由固定板310处往上垂设,其顶部形成一吊板321在滑轨机构31的上方;一垂向滑板33,由中间板体331及两侧圆杆332所构成,垂向穿设於滑轨机构31的四个滑轮311之间而可在其中上下滑移,其底端直接焊设有一向下垂弯的续接管34,用以续接灌浆管4并再垂接出浆端40;二拉伸弹簧35,呈垂向设置并以其两端351、352分别固设於固定架32的吊板321及垂向滑板33上,藉此,可拉动灌浆管4的出浆端40弹性上下移动,以适时调整出浆口的高低位置。
灌浆管4是俗称的青龙管,请参阅图2、5,其尾端41联接上半管体141,而灌浆管体上则预先套设有若干钩环42用以钩悬在摇臂机构2上,其前端43即联接其续接管34再接出浆端40。请参阅图6、7,续接管34底端的接管环套341外枢设一操纵柄5,操纵柄以其U形夹管段51夹持於出浆端40两侧,该U形夹管段51上部510弯折而出,而上半段则为一斜倾的把柄部52。藉此,可操作把柄部52以局部调整出浆端40的落浆方位。
依以上构造,本发明在一个工地第一次使用时,可在地面上先将基座1、重心段21及蛇架段22含前端的弹性操作装置3组立,再将灌浆管4悬挂在摇臂2上,并一一与续接管34及衔接管路24接合,即完成组装,再将其整体以吊车吊至欲灌浆的楼面。请参阅图9所示,是适用本发明的楼面构造上视示意图,本发明最佳的使用场合是集体式的住宅结构,例如公寓、国宅或大楼住宅此类结构体各层建坪广扩本发明可吊置在欲灌浆的楼层先搭设有的水平模板上,特别是可安置在欲形成天井或楼梯孔处的模板上,然後将衔接管路14接上由地面架引上来的灌浆管路後,即可使用。在灌浆工事进行当中,於摇臂2半径所涵盖的回转范围内,如图10所示,蛇架段22可以单人灵敏地回弯操作移动,其可以该基座1为中心点回转,亦可以该蛇架段22回弯,因此出浆端40将可在半径范围内随处移动。其中,该蛇架段22的长度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意加长,只要另一端的配重适时加入即可。在本发明人的实验中曾试过10公尺及18公尺两种,均能稳定运作。

Claims (6)

1.一种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具预定的高度,基座底端设成为可水平置放於灌浆施工基地面的基底部,基底部往水平方向幅向延伸有预定的范围;
一摇臂机构,呈水平地固设在基座顶部,其包括有:一重心段,具有一尾端及一前端,尾端及前端之间的一预定处用以固设於基座顶部,尾端配置预定重量的配重;
一蛇架段,由多个节体水平延伸衔接而成预定之长度,每一节体具有一前枢接端及一後枢接端,各节体的前枢接端与其前一个节体的後枢接端呈垂向枢接,而这些节体中有一首端节体及一尾端节体,其尾端节体的後枢接端与重心段的前端呈垂向枢接;
将灌浆管沿着蛇架段悬挂,使灌浆管的出浆端垂悬於首端节体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於:
该基座顶部相对於基座本体是垂向枢设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於:
该基座分成彼此互相呈垂向枢设的上半部座体及下半部座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是设成中空状并固设有由下至上穿经其中的管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穿经该基座的管路亦配合上半部座体及下半部座体而设成可相互枢转之上半管体及下半管体。
6.一种灌浆管出浆端的弹性操作装置,是设在灌浆摇臂的前端,其特征在於包括:
一垂向滑轨机构,设於灌浆摇臂前端;
一固定架,设在灌浆摇臂前端并位於滑轨机构的上方;
一垂向滑板,垂向穿设於滑轨机构上而可於其中上下滑移,其底端悬设灌浆管的出浆端;
一拉伸弹性元件,呈垂向设置并以其两端分别固设於固定架及垂向滑板上。
CN 97125747 1997-12-29 1997-12-29 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Pending CN1221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25747 CN1221843A (zh) 1997-12-29 1997-12-29 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25747 CN1221843A (zh) 1997-12-29 1997-12-29 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1843A true CN1221843A (zh) 1999-07-07

Family

ID=5177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25747 Pending CN1221843A (zh) 1997-12-29 1997-12-29 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2184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0618C (zh) * 2006-11-03 2009-02-1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布料机顶升装置
CN101265995B (zh) * 2008-05-06 2010-04-07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水下泵管及其施工方法及砼输送方法
CN1948666B (zh) * 2006-11-03 2010-05-12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壁挂式布料机
CN107345451A (zh) * 2017-07-31 2017-11-14 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送浇筑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0618C (zh) * 2006-11-03 2009-02-1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布料机顶升装置
CN1948666B (zh) * 2006-11-03 2010-05-12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壁挂式布料机
CN101265995B (zh) * 2008-05-06 2010-04-07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水下泵管及其施工方法及砼输送方法
CN107345451A (zh) * 2017-07-31 2017-11-14 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送浇筑方法
CN107345451B (zh) * 2017-07-31 2019-06-18 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送浇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56C (zh) 房屋建筑系统
CN108104475B (zh) 自爬式楼层内混凝土布料装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71823B (zh) 适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施工的自提升吊装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10004834B (zh) 一种用于挂索施工的自动爬升平台
WO2021051491A1 (zh) 布料找平一体化机器人及建筑施工设备
CN106639608A (zh) 预应力钢绞线砼塔筒施工用内置塔架及安装方法
CN1221843A (zh) 用于悬持灌浆管的灌浆摇臂装置
CN111335122A (zh) 一种广场砖铺设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00194U (zh) 一种吊机
CN215828096U (zh) 自提升吊装设备和滑动锁固组件
CN215974712U (zh) 一种用于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导管提升的装置
CN2079205U (zh) 模板提升架
CN215101404U (zh) 一种井道内施工升降机安装结构
CN209760761U (zh) 一种核心筒内施工平台和电梯核心筒施工结构
CN213171304U (zh) 一种预应力千斤顶移动安装设备
CN212581394U (zh) 一种便携式小型物料运输装置
CN213740602U (zh) 一种塔外附壁可调节斜拉索施工平台
CN2459394Y (zh) 建筑上用的施工构架
CN112678652B (zh) 加装电梯及其高效施工设备、施工方法
CN219952606U (zh) 用于梁板预制场的安全平台
CN215249197U (zh) 一种滑轮组加固定卷扬机的组合吊装设备
CN217377103U (zh) 一种用于大尺度uhpc壁画的吊装机构
CN211283517U (zh) 电梯井道施工用升降吊装机
CN2168933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5287763U (zh) 一种用于塔机的k型预埋支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