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0222A - 健身多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健身多用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0222A CN1220222A CN 97121058 CN97121058A CN1220222A CN 1220222 A CN1220222 A CN 1220222A CN 97121058 CN97121058 CN 97121058 CN 97121058 A CN97121058 A CN 97121058A CN 1220222 A CN1220222 A CN 12202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
- power
- wheel
- gear
- bicy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由机械装置来理顺人体动力和机械动力的多用理力机(/)这主件与7个性能各异的附件组合成的分别有陆、水、空行走功能和健身性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图中是由双臂双腿可齐用力的主件与附件中的轮体(6)构成的而且前进能力大增的陆用该车,改加T形健身架(2、1)就构成健身器械;改加其他附件就会跳跃和在水、空进行充满兴趣的行走,再加助力器就便于远程观光和游乐。浮体和飞体是可折叠的附件而且飞体上有扑翼。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人的全身体力及机械动力汇集起来支配使用的机械装置而且与性能各异的附件构成既可用于健身活动,又可以在地面、水面和空中行走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特别是在地面上还会跳跃的自行车。
目前常用的自行车是仅靠腿的力量驱车前进,在上坡、快行及跃过障碍物时就深觉力不从心。摩托车虽然力量大,但是在近距离及人多的地方使用往往跑不起来,再说也存有耗费大及不够安全的顾虑;现在常用的小船又单靠手臂来划,要快速前进也是力不从心。靠自身的体力象鸟那样自由飞翔是人类久盼的事,然而也因单靠腿力或者臂力及常规机翼都极难实现愿望。现代的喷气式飞机和直升飞机固然飞的快和载重大,但是对消遣性的健身活动来说,现代飞机是代替不了人力飞机,这就和在有些时候“火车代替不了自行车”一样;再是目前的健身器械很多并且都有健身作用,但是因为这包括器械在内的健身动作及表现都使人们的身心不够欢快---也就是对兴趣不够激烈。上述那些工具及器械都存有美中不足之处,从而使人的体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们的健身兴趣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发挥单人和多人的全身体力及机械动力的健身多用自行车,靠变换附件的方式来适应在地面、水面和空中行走的需要及跳跃、健身活动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多用理力机[1.]的主部是将单人的体力汇集和支配的力学装置;它的副部是将多人的全身体力进行汇集并且受主部控制的力学装置。该装置还可将机械动力与人身体力汇集起来转变成符合附件需要的动力来输出;同时也可只用它的主部来与附件配套。而这多用理力机的本身在实质上是多股力量的总调度总支配。轮体[6.]浮体[7.]飞体[8.]这3个附件与多用理力机分别配套后就具备在地面、水面和空中行走的功能,这在实质上就是地面自行车、水上自行车和空中自行车。附件中的健身架[2.]压气泵[5.]跳跃器[3.]再结合上述附件多用理力机[1.]这主件配套后就又构成具备跳跃功能的自行车能充分锻练臂力、腿力、腰力及全身都一齐用力的综合性健身器。附件中的助力器[4.]是由小型汽油机、简易变速器及活塞式压气机构成,由上述主件和附件所组成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在长途使用和空中练习时再配上此件就更方便和效果更好。使用该自行车时是双臂双腿可以象烈马奔腾那样一齐用力而且动作很简单,那些附件的作用是在多用理力机的支配下将这输出的动力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运动效果。多用理力机的主部是理顺单人的身体力的主件,它的体架(6)处在前部而且呈现有自行车架状,它的上梁后端设马鞍状的座位(2),体架下面的底桥(6-1)呈“H”状而且前面叉口前端是中齿轮包(3)的中轴轴承座;后面叉口处是附件座。这底桥的每股杈上各设一条向后下方伸出而且相互平行同时也与体架相接的直杆做跳跃器「3.」的部件冲射总成(3.-2)的座和附件中的健身架「2.」的后部对接处。体架前部下面设附件助力器总成[4.]的座。体架前端的斜向圆筒中套有转向轴(1-3),该轴的上端远高出筒口而且在上面设横梁且在这梁的左右两端设相互平行的两条滑轨(1-1)。与该滑轨配套的是一对相互平行的滑把(1-2),两把之间是由横向的把桥(1-21)(1-22)接成一体而且可沿滑轨滑动,前面把桥(1-21)的中部有一个插有杠杆(1-8)的孔,该杠杆的中上部又穿过传动索链(1-9)上的拉环并且使下端的支轴与设在转向轴下端的轴杈(1-10)上的杠杆座连接。这带拉环的索链是闭合的而且绕在与转向轴组成一体的车头架上的前滑轮和套在转向轴上部的后带轮上。这样在用双手推拉滑把时,发出的动力就由后带轮下联的带轮由传动索(4-1)传给变力包(4)上的带轮(4-2)。体架前端那套有转向轴的斜向圆筒(6-2)的外面固定着能够使该体架与转向轴之间可以在受控制的时候就产生摩擦力的稳向器(6-8),它是通过套管式的制动线接受从右滑把上的可以转动的把套(1-28)传来的控制力,以免在定向前进时的双臂推力对转向的影响。这A种滑轨滑把机构所在的车头(1)是与转向轴(1-3)固定在一起的。D种滑轨转把机构所在的车头(1.0)是与该理力机的体架(6)固定成一体的。转把(1.1)呈方向盘状,它固定在把轴(1.11)的后端,该把轴的后部有花键而且伸在体架(6)的前端上方所接的箱体(1.10)内的錐齿轮(1.13)内;该把轴的中部设有滑块(1.21)并且这滑块又接在索带(1.9)和套在滑轨(142)上;该把轴的前部伸在前体(1.70)的圆孔中。转向轴(1-3)上端固定着的錐齿轮(1.33)与把轴上的錐齿轮啮合,在转动和推拉转把时就使转向轴转动和使索带拉动车头上的前滑轮(1.6)后带轮(1.5)转动并且再经与后滑轮同轴的带轮(1.51)和传动索(4-1)将动力传给变力包。变力包的主轴上的带轮与同轴的单向传动轮(4-4)配合并且将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在这单向传动轮和主轴上。主轴的左部设双联的滑移齿轮并且与副轴(4-8)上的固定齿轮啮合。变速后的动力由主轴上的空套双联齿轮的链条齿轮(4-9)通过链条(4-35)转给中齿轮包(3)的缓冲齿轮(3-5)。中齿轮包上的左踏板的板柄与空心中轴(3-1)相互垂直并且结成一体;右踏板的板柄也与中轴垂直而且该中轴(3-2)伸在空心中轴中。合力齿轮与缓冲齿轮同轴心并且用压力弹簧相连接,合力齿轮内的单向传动轮(3-14)固定在空心中轴上;右踏板的板柄上设有相位锁(3-23)而且也是用脚控制,这左右踏板和板柄的外形和常用自行车的车踏及踏柄一样。空心中轴的中部外面套有与体架固定用的轴承而这轴的中部又穿在踏托(3-4)的圆孔中。踏托的主体呈长条状而且在中部右侧设有托板(3-42);在前部设有与分力包(5)相连的索带和与附件压气泵相连的传动杆的轴座(3-43)。这对踏板在相位锁的作用下既可固定在同相位也可固定在反相位。这板柄在托板的作用下既可接受人体双臂的拉力来上托踏板,又可带动压气泵工作。这是A种中齿轮包的构造及特性;B种中齿轮包(3.-0)的踏板板柄上都设有齿弧(3.-161)和与板柄(3.-16)及空心中轴(3.-10)都垂直的传力柄(3.-160),该轴的空心中套入和合力齿轴(3.-15)成为一体的中轴(3.-150)的其中一半而且使踏板(3.-61)在远离该齿轮的一侧。空心中轴的一端设有单向传动的棘爪(3.-101)而且与合力齿轮内的鋸齿轮(3.-102)配套。在合力齿轮上的右侧设带缓冲弹簧的缓冲齿轮(3.-5)和差速托(3.-4),一对很对称的踏板、板柄和空心中轴装在中轴的左右两部后就将差速托夹在一对板柄之间并且使齿弧与差速托上的齿轮(3.-41)(3.-51)分别啮合,这样就使一对踏板在分力包上的索带拉动下同时和差速托一起上升,而且在双腿向下蹬的时候可使板柄有有180度角之内的相位差,在将差速托固定时,双腿可轮流用力蹬踏板。分力包(5)的索带的上端接在由滑把拉动的传动索上;下端接在踏托上而且此索带的中部绕过体架上的下滑轮和分力杆(5-1)中部的上滑轮(5-2)。该分力杆的上端是在向后拨达“快”速档位时就使索带有能力一次次的向上提拉踏托。
多用理力机的副部处在主部的后方,交变动力输出器(11)的左带轮和右带轮的轴横设在这副部的前面而且在这对带轮的半轴上设一个调整相位差的角差调节器(11-3)。该调节器的受力带轮(11-42)和受力齿轮(11-32)依此与主部的变力包带轮(4-2)和设在这副部上的角度调节器(10)上的外壳齿轮(10-32)相互传动。与角度调节器同轴的基准齿轮(10-31)与处在后部的而且由幅度调节器(9)控制的齿弧(9-6)啮合,上述这3个调节器分别由设在该理力机主部上的调幅杆(9-0)、调角杆(10-0)和调相杆(11-0)来控制。集力器(7)的跟座(7-2)、同相位的踏板(7-1)和带手把的推杆(7-3)在总轴(7-4)及多条联杆的作用下使跟座随着人体的动作做小角度的偏转和小距离的位移,所汇集起来的全身动力由总轴的摇臂(7-5)及所带的联杆(7-6)传给带偏心轴的动力转换器(8)。总轴上设有多对与多个集力器相接的踏板,与这总轴平行的旁轴(7-7)上也设多个集力器的踏板而且上面的摇臂相位差是90度,这样就将多人的动力都作用在动力转换器上。从而使传来的交变力转换成转换齿轮(8-1)的单向转动的单向力。幅度调节器上的调节轮(9-1)与转换轮的齿数相等并且啮合,该调节上的偏心轴在调幅杆的控制下可在0--R(R≠0)这段径向距离内移动,而这偏心轴又插在齿弧的半径杆上的对夹滑轨(9-12)中,从而使转动又变成幅度可调的齿弧的摆动。该调节轮还与动力输入齿轮(4-8)和单向力输出器(12)的齿轮啮合,从而使这多用理力机既能汇集多种动力又能多端输出交变力和单向力。
附件中的轮体[6.]是由前车轮(6.1)和后车轮(6.2)构成,压气泵[5.]是柱塞式的并由一个高压气泵(5.2)、一个低压气泵(5.1)和连接柱塞的杠杆(5.3)构成,跳跃器[3]是由设在多用理力机的主部上的前端的轴杈(1-10)上的冲杆总成(3.1)和设在体架(6)的后下方的冲射总成(3.2)及控制系统构成,这3个附件与主件配合起来就组成有跳跃能力和双腿双臂可以一齐用力的健身多用自行车。有缓冲功能而且总长度大于前车轮半径的一对冲杆的冲杆脚着地时就靠该自行车高速前进的惯性力及冲杆的支撑作用先使前车轮跳离出地面并且自行拉开后端的跳闸,带柱塞的冲射杆(3.21)在气缸内的高压空气的作用下就立刻以强大的推力使人和该自行车向前上方跃出。冲杆总承右侧的副闸索(3.07)是绕在冲轮上多圈而且将该索上的一小节固定在这冲轮上。冲杆架(3.100)从前面看呈
状,它上端与车头架固定,下部是夹在转向轴轴杈两侧,下部前边是带弹簧和转轴的一对冲杆卡(3.012)所设之处,该卡的作用是限制冲杆反向偏转。这冲杆总成与带A种滑轨滑把的车头配合为宜。该滑轨与滑把之间的长槽中设有钢球,滑把把桥(1-21)的中部那套在接受臂力的杠杆(1-8)上部的摆筒呈“十”字状。两边的一对半轴的轴承装配在把桥孔两侧的轴承座上;处在把桥下面那传动索链(1-9)上的拉环(1-93)上的摆筒(1-83)也是套在杠杆(1-8)上,这摆筒和把桥上的一样而且处在拉环中间,它的一对半轴轴承设在拉环的左右两侧。这两个摆筒的分图在附图中的图3a右边,此说明请再引用到图3a的说明之中。助力器[4.]是由小型汽油机(4.1)简易变速器及活塞式压气机构成的并且便于装卸的附件,配上此件后跳跃能力和行走能力就更强。附件浮体[7.-]是带一对梭状皮囊(7.-4)、浮舱(7.1)、涡轮总成(7、23)和转向舵(7.3)构成,该对皮囊充气后平行组装在浮舱的两侧,由多用理力机的主部和附件轮体所组成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再组装上浮体[7.]并且使向后车轮传动的链条也靠挂在涡轮总成的齿轮(7、21)上,这就便于在永面上行走而且使用起来和在地面上基本一样。附件中的飞体[8.]的一对扑翼(8.2)设在飞舱(8.1)的左右两侧,该舱的下面前部是一对带大车撑(8.5)的前车轮(8.13);后端是尾舵(8.4)及处在下面的导向轮(8.41)。螺旋桨(8.3)高架在该舱前端的上方,将这飞体的舱内再组装上多用理力机[1.]的整体就具备了在空中行驶的功能。使用方式也基本上和在地面上骑该自行车一样,多人齐用时由坐在前端的一人专门驾驶。扑翼的构造和动作都类似鸟翼,也是由两段组成,靠近飞舱的一段是帆翼(8.21)与帆翼外端连接的是会折弯的扇翼(8.22),先拉动帆翼又带动扇翼的一对提升索和一对前进索绕过滑轮后很对称的绕接在多用理力机副部的交变力输出器(11)的左带轮(11-1)和右带轮(11-2)上,控制这对扑翼飞行方式的一对硬飞索和一对软飞索依次接在提升索和理力机主部的软飞手柄(1-09)上。这样靠由操纵调幅度、角度、角差这些调节器的3个手柄及软飞手柄就使这飞体能够在“悠飞”“软飞”“硬飞”这3种飞行方式中任用一种并且可随时变换。尾舵和扑翼的控制方向的索带接在脚设在多用理力机主部上的轴杈和附设的飞把(1-88)上,螺旋桨的传动带套在多用理力机副部的单向动力输出器(12)的带轮上,这飞体是用轻体高强度材料做成,靠人体的力量和扑翼的特性就可以在空中低速飞行而且既能在很短的跑道上起落也能就地起落。在这飞体上再加助力器[4.]就便于远程使用。这种飞体的转向灵活性很高并且很便于装饰成很大的凤凰、飞龙及飞马等民间喜爱的艺术品。
附件中的健身架[2.]分为T形、立梯形和转轮形3种,都是与多用理力机及上述附件配合起来才能使用而且对腿力、臂力及腰力的锻练最适应。T形健身架(2.1)是由相互垂直并且T状排列的纵梁和横梁构成,上面设有固定而带轮体的健身多用自行车,使用时是靠附件压气泵[5.]为负荷,是就地跑路的动作;立梯形健身架(2.2)是呈Г状的立架(2.21)和悬吊飞体的绳梯(2.22)及接在绳梯的另一端的重块(2.23)构成,这立梯上设有滑轮并且使重块以立架为轨道,这样人们在作健身活动时就使多用理力带动扑翼扇风,从而使飞体上升和重块下落;转轮形健身架(2.3)的轮架(2.31)立轴(2.311)的中部有轴承并且用多条撑杆架起,多条平梯状的横梁(2.312)的中间都固定在立轴的中上部并且幅射状排列,这横梁下接有立梯和结为一体的环道(2.33),一端吊飞体一端接重块的绳梯(2.32)挂在带滑轮的横梁上并且以立梯为重块的轨道。绳梯上附设电缆线和外端设吊飞体的电控钩(2.322),环道下面设带动轮架转动的电动机。多个带有多用理力机的飞体吊挂在电控钩上后就供健身的人们做健身活动,飞体内设脱钩电扭和用电动机代替助力器,这样既能健身锻练又能模拟飞行,降落时一摁脱钩电扭就飞到圈外自由飞行一段时间再落地。
本发明是一套以多用理力机为中心以自行车特性为表现的健身、游乐及交通的多用工具,是主件与附件的多种组合物,另外还可为运动竟赛及民间艺术带来很有兴趣的新项目。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用多用理力机的主部和附件中的轮体所组成的在地面上使用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又配上T形健身架的外形图。 ………在笫1页
图2、是多用理力机的主部体架和在上面所设的座位、分力包及附件中的压气的构造原理图。 ………在第1页
图3a、是A种滑轨滑把机构构造原理图; ………在第2页
图3d、是D种滑轨转把机构构造原理图。 ………在第2页
图4、是变力包构造原理图。 ………在第3页
图5a、是A种中齿轮包构造原理图; ………在第3页
图5b、是B种中齿轮包构造原理图。 ………在第3页
图6a、是多用理力机构造原理图。 ………在第4页
图6b、是多用理力机上的幅度调节器构造原理图。 ………在第8页
图7a、是跳跃器上的冲杆主体的构造原理图; ………在第2页
图7b、是跳跃器上的冲杆总成左部的构造原理图; ………在第7页
图7c、是跳跃器上的冲杆总成右部的构造原理图; ………在第5页
图7d、是跳跃器上的冲射总成构造原理图。 ………在第6页
图8、是跳跃过程示意图。 ………在第7页
图9、是附件中的助力器外形图。 ………在第7页
图10、是用D种滑轨转把机构和B种中齿轮包的多用理力机的主部与附件中的
轮体所组成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又配上浮体后的外形图。…在第8页
图11、是飞体上的扑翼构造原理图及扑翼动作示意图; ………在第9页
图12、是附件中的飞体外形图。 ………在第10页
图13、是附件中的立梯形健身架外形图; ………在第10页
图14a、是附件中的转轮形健身架构造原理图; ………在第10页
图14b、是健身架的绳梯上的电控钩的构造原理和电路原理图。…在第10页
图5c、是A种中齿轮包内的各条轴及零部件的相互关系图。………在第5页
参照图1:虚线圈内是多用理力机[1.]的主部外形,在前后两端的下部配上附件中的轮体[6.]的前车轮(6.1)后车轮(6.2)后就构成了在地面上行走的健身多用自行车。该自行车的下面是另外配上的T形健身架[2.1],再在这多用理力机的体架上装配上附件中的压气泵[5.](见图2a),这又构成了专门锻练腿力、臂力和腰力的健身器。健身架的纵梁(2.11)与它的横梁(2.13)相互垂直并且在接点两侧的横梁上面设两个直立而弯头的架座(2.131)(2.132);横梁两端设三角形的架垫。纵梁的前端下面设架垫而上面设弧槽轮托(2.12)而且它的转轴(2.121)与滑把(1-2)的转向轴的轴心线重合。在做键身活动时坐在座位(2)上双手一齐推拉前面的滑把和双腿齐蹬前下方的踏板(3-61)(3-62),这就是快跑的动作;再让踏板由同相位拨到反相位用双腿轮换蹬踏板那就和骑自行车一样。在跑路时卸下健身架后就可使用,因为双臂的作用力也施加在车轮上,所以在上坡和快速跑路时的动力就远大于单纯使用腿的动力。器再说明的是:做健身活动时的负荷是由踏板所带动的压气泵而且靠改变气管阀门的方式调整负荷量。该图中齿轮包(3)、分力包(5)、变力包(4)都设在它的体架(6)上,车头(1)和马鞍状的座位(2)处在体架的前方和后上方,小车撑(6-4)处在后下侧。
参照图2结合图1图3a:多用理力机的体架(6)呈现有自行车架状,而且它的底桥呈“H”状。该底桥(6-1)的前、后叉口的端部依次为中齿轮包的中轴轴座和附件座(配上车轮附件时,此处就是后车轴座。)。助力器座(6-6)设在体架前部下面。前后两端向上弯起的并且前窄后宽的座位架(2-1)的上面设有拉紧的拉力弹簧和马鞍状软质座垫;该座位架的下面设有两条平行排列的而且套有压缩弹簧的圆筒(2-11),该圆筒套在体架(6)后上方的立筒上,这就使座位富有弹性和稳住人体。分力包(5)是由分力杆(5-1)和该分力杆上的上滑轮(5-2)和体架下部的下滑轮(5-3)及索带(5-4)组成,索带的两端分别接在上部的传动索(4-1)和下部的踏托(3-4)上(见图5),这分力杆的下端用轴和体架连接,上端处在座位的前下部而且是控制柄,在拨到“快”速档位时就将人体双臂的拉力的一部分由该分力包的索带传到踏托,从而使踏板上举及弥补人体双腿的向提能力很弱这个弱点。压气泵[5.]是由柱塞式的低压气泵(5.1)高压气泵(5.2)和与这对气泵柱塞相连的杠杆(5.3)构成,这两个压气泵的气缸的下端用轴与体架下部连接而且在低压气泵的气体输出管上设调节阀门(5.4)后再与高压气泵的气体输出管合并在一起,选样通过该阀门的关、闭及开放的大小来调整健身活动时的负荷量和给跳跃器的气缸充气时的作用力。体架前端是斜向圆筒(6-2),在该圆筒的中部再设稳向器,其构造见图3a。
参照图3a结合图1图2:转向轴(1-3)从体架(6)前端的斜向圆筒(6-2)的中心穿进后,在该轴的上端固定着一条与该轴垂直的横梁(1-14)而这横梁的两端又固定着两条与这梁和轴都相互垂直的滑轨(1-1);这横梁中心的前面还固定着一条与滑轨平行的车头架(1-7)的纵梁(1-71),这车头架的下梁(1-72)的后端固定在转向轴的下端而该下梁的前端由主柱(1-70)和纵梁的前端连接。这主柱的上部穿有前滑轮(1-6)而且该柱与转向轴平行。与滑轨配套的滑把(1-2)及由滑把带动的杠杆(1-8)构成滑轨滑把机构,这些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在本说明书的第1页第第30行至第2页第8行已做了描述。在此再加说明的是:在杠杆(1-8)的中下部与主柱(1-70)的下端之间设拉力弹簧(1-02)和在杠杆下端的轴与杠杆座(1-11)的结合处设扭力弹簧(101)。这样在用双手向后拉动滑把时就将能量储存在弹簧中,在再用力向前推动滑把时,弹簧弹力就和人的推力合在一起向外输出。再是在转向轴上部套有后带轮(1-5)的上侧处固定着一节向后伸出的正位桩(1-31)和在体架前部设有与它配套的正位卡(6-31),在跳跃前对准跳跃目标用左脚踏下这正位卡踏板时这种自行车就只能直线前进,以免滑把的非自主偏转而影响跳跃效果。对于车轮制动方面的装置因为已是成熟技术所以不再描述,关于滑把与滑轨的定位销(1-41)是一对可在横梁上滑动的条状物而且与滑把上的齿条相对应,带转轴和双作用力弹簧的定位柄(1-42)上面的一对连杆分别与支梁和一对定位销连接,在使用时将定位柄拨到相应的档位就使滑把与滑轨定在一起。此销在险路及附加助力器附件时使用。以上描述的是A种滑轨滑把机构及车头构造。再是体架前端伸有转向轴的斜向圆筒(6-2)的中部外表固定着稳向器(6-8)的胀蹄座和带摩擦片的一对胀蹄(6-81),它的双凸轮柄(6-82)由右滑把上的把套(1-28)通过制动线(1-29)控制(见图3a)。与胀蹄对应的摩擦毂(1-30)由伸出的部位固定在转向轴(1-3)上,这样在拉动双凸轮柄时就使体架与转向轴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再是在右滑把上设有稳向器(6-8)的控制扭(6-80),这套管式制动线(1-291)的套管的始端接在右滑把把套(1-28)的前部;它的末端接在体架上的稳向器的摩擦毂上;中间通过杠杆(1-8)的右侧。右把套可以转动并且在前端一侧接连套管内的并且另一端接双凸轮柄的纲丝绳式的制动线(1-29),这样在双手推拉滑把时也转紧滑把使该自行车向前行,从而减少对前进方向的影响,在转急弯时一松制动线再转弯即可。
参照图3d结合图2图3a:图中虚线圈内是D种滑轨转把机构所在的车头(1.0),该车头架由上纵梁(1.71)和下纵梁(1.72)所接的前体(1.70)箱体(1.10)构成并且固定在体架(6)的前上方,与转把(1.1)联动的部件在本说明书第2页第12行至第2页第20行已做描述,需补充的是前、后带轮依次设在前体及箱体的下部。
参照图4结合图3a。圆桶状的变力包(4)的壳内设有一条主轴(4-12)和一条副轴(4-8),双臂发出的推力和拉力由传动索(4-1)带动这主轴上的空套带轮(4-2)而这带轮又与空套在主轴上的单向传动轮(4-4)配合,使带轮反向转动时单向传动轮不接受该带轮的动力;这带轮正向转动时这单向轮就将传来的动力通过套在主轴上的扭力弹簧(4-5)再带动主轴运转。左段主轴上有一段花键而且外面套有变速用的滑移齿轮(4-6),通过拨杈(4-61)的作用可使该齿轮与副轴上的齿轮及主轴左端的内齿轮啮合及传动,使输出转速有高、低和零3种。这传动及动力输出装置在本说明书第2页第20行至241行。
参照图5a结合图2图4:合力齿轮(3-15)右侧的缓冲齿轮而且用压力弹簧相连接,使缓冲齿轮的动力较均匀的传给合力齿轮并且再向外输出;合力齿轮内部与空心中轴(3-1)是靠设在合力齿轮内的单向传动轮传递动力。其效果是在左踏板(3-61)的板柄(3-16)正向转动时就将动力传给合力齿轮;在左板柄反转时合力齿轮就不受这作用力而使空心中轴空转。关于这对踏板、板柄及踏托之间的构造和关系在本说明书中的第2页第30行至第3页第2行已做描述,以下再将相位锁的构造加以说明:外套中轴右端固定着一个圆盘状的并且一边有内齿的锁盘(3-231);右踏板(3-62)的板柄(3-26)上套有一个鈅匙状的锁栓(3-232)而且可以在右板柄上滑动。这锁栓的A端呈环状,环外的肩部有与锁盘内齿相对应的锁牙(3-02)和环内有与中轴上的簧座相连的一对压缩弹簧。(3-03)。将这带锁栓的中轴(3-2)伸入空心中轴内和再配上圆形锁盖(3-233),这中齿轮包就就具备了也能变换踏板相位的功能。使用时用右脚压下该锁栓那处在踏板处的B端和转动板柄就可使一对踏板既可固定在同相位也可固定在反相位。固定在同相位时还需将托板拨出才能与板柄配合使用。至于上述多次说过的单向传动轮,因为早就是常用的部件,所以不再描述。这中齿轮包的合力齿轮向外输出动力;那缓冲齿轮是接受变力包及助力器传来的动力;路托是靠双臂的拉力通过分力包来上提,向下的运动是双腿发出。关手外套中轴及一些零部件的编号及相互关系,请看附图5c及19页说明书。
参照图5b结合图5a:这B种中齿轮包(3.-0)的一对空心中轴(3.-10)分别与带踏板(3.-6)的板柄(3.-16)结为一体,该中轴是轴承设在一对板柄的外侧,不论双腿一齐用力及轮流用力,板柄只能上下偏转。关于该中齿轮包的构造在本说明书第3页第3行至第3页第12行已做描述,需补充的是;差速托(3.-4)上的齿轮(3.-41)(3.-51)各自的轴的另一端都有一个同样齿数的并且相互啮合的齿轮(3.-54),依此使一对踏板既能一齐活动又能相互制约。与板柄垂直的传力柄(3.-160)是与联杆(3.-161)配套(请看图10),用这B种中齿轮包的该自行车是在体架的后部下边设一对也带传力柄的踏板(3.-62),这就使坐在后座上的人也可发挥体力;
参照图6a结合图6b及以上附图:多用理力机的全部构造是在长方状的底座(0)上的部件构成,并且分为主部和副部,以上描述的结构都属于主部的而且在本图的虚线圈内。力量的汇集和支配一般是用交变力(方向在正、反变化。)及单向力(方向不变。),所以在用力小的情况下只由该理力机的主部也能胜任,这交变力从变力包(4)上的带轮(4-2)输出即可。对于多股力量的汇集及支配,需由该理力机的副部来协助。关于这理力机副部的各个部件的作用及布局,请再看本说明书的第3页第16行至33行,在此再将各个部件的构造原理进行描述:集力器(7)的跟座(7-2)的座杆下端是有轴的支点,座杆中部是与Y形三节联杆(7-23)的前上支用轴连接,处在这立式座杆(7-21)后面的立式定架用轴连接Y形三联杆的后上支,所剩的下支是与固定在定架前下方的总轴(7-4)上的倒T状三臂体(7-11)的后臂用轴连接,这样在总轴正、反偏转时,跟座也随之做小角度小位移的运动。三臂体的前臂固定着一对脚踏(7-1);它的上臂用分联杆和前方的立式的推杆(7-3)用轴连接。这样在用双臂双腿一齐推、蹬、拉、提推杆和脚踏时,人体手脚的大位移和跟座的小位移小偏转就与人体的动作随机配合,这就更便于发挥体力和适合健身活动。这构造简单的集力器设有多个而且每个定架上都设一条带集力索的集力杠杆(7-8),这多条集力索是绕过滑轮后再接在总索(7-81)上,这股动力用于控制。转换器(8)的转换齿轮(8-1)的轴的两端都设带拐柄的偏心轴(8-2)并且这对拐柄的相位角是90度,这偏心轴与联杆(7-6)连接。幅度调节器(9)的调节轮(9-1)外的支座上设有带轴的并且带对夹滑轨(9-12)的半径杆(9-14),这杆的另一端是齿弧(9-6)而且在偏心轴(9-11)的带动下作摆动,该调节轮上这偏心轴又在调幅杆(9-0)的控制下能够改偏心轴的公转半径(在图6b中再描述),这就使齿弧的摆动幅度可以调节。在将幅度调到0时,就无动力输出,但是所带动的负荷就锁定在基准姿势。角度调节器器(10)上的一对半轴齿轮和一对行星齿轮的啮合方式和差速器一样,左半轴外端的基准齿轮与调节轮上的齿弧啮合;外壳齿轮(10-32)输出动力;右半轴上所固定的调角柄(10-00)及与此联动的调节杆(10-0)的偏转就改变了输出动动的相位角,也就是交变动力输出器上的角差调节器的外壳齿轮(11-32)的相位角。角差调节器(11-3)的壳内也是和差速器一样有一对半轴齿轮和一对行星齿轮,这对半轴的外端分别设有左带轮(11-1)右带轮(11-2)这两个输出交变动力的部件。这角差调节器的一对行星齿轮轴的外端各固定着一个与齿条框(11-33)上的齿条啮合的齿壳,该齿条框可在这外壳中滑动而且一端设有与拨杈配套的环槽。沿半轴轴向拨动这环槽就使这对半轴两端的带轮的角度差发生变化。调相杆(11-0)的转轴设在齿条套(11-01)上而且调相杆下端的齿弧与套内的齿条(11-02)啮合,这齿条套的套筒与调相杆的轴垂直而且可以在轴座上偏转,套内的齿条又与拨杈相连,这样在向左右偏转调相杆时就改变一对半轴之间的相位(也就是角度之差);在向前后偏转调相杆时半轴不受影响。中值齿轮(11-32)固定的该调节器的外壳上并且与角度调节器的外壳齿轮啮合,固定在这中值齿轮一侧的带轮(11-42)又通过索带(11-41)从前面的变力包中的带轮(4-1)接受动力。这一对半轴上的齿轮、带轮和所联动的调节器就构成了交变动力输出器(11)。单向动力输出器(12)是由与调节轮(9-1)啮合的齿轮及所带动的链条齿轮(12-2)和由一对锥齿轮所带动的纵轴及带轮(12-1)构成。也是分为两股单向力向外输出,在小动力输出时还是用主体上的中齿轮包上的链条。为了使用方便,在这多用理力机主部的车头上侧正中再设一个既可前后滑动又以把杆(1-880)为轴偏转的飞把(1-88),该飞把的把柄分为左右两股而且固定在这有键槽的把杆后部的两侧,这配有D种滑轨转把机构的车头(1.0)的前上方设有套在把杆上的只能偏转但不能滑移的而且把杆从正中穿过的差相杆(1-883);这杆两端的传动条又接在这理力机主部下面的T状而且后端带扇形齿轮(11-8)的扭力传动器(11-83)上。与这扇行齿轮配套的齿条(11-84)也连在角度调节器的拨杈上,把杆(1-880)的前端所连的联动索(1-881)绕过滑轮后将另一端也接在调角杆上,这样在操作飞把时的效果和操作调相杆就一样。
参照图6b结合图6a:幅度调节器(9)的调节轮(9-1)的中心右侧心轴(9-21)伸在右方调节座(9-3)右侧的轴承(9-31)中,调节轮上的大轴承(9-22)也与调节座固定(为便于描述技术内容,该幅度调节器分开画出。)。偏心轴所在的偏心块(9-111)和平衡块(9-110)都在调节轮内的一对径向滑轨上,带涡轮和反向螺纹的一对螺杆(9-41)伸在滑动方向相反的偏心块和平衡块上确螺母孔中。与涡轮配套的涡杆(9-42)上的齿轮又与处在调节轮右侧的摩擦轮上的小齿轮啮合,这样在转动伸到调节轮右侧外部那圆台状的摩擦轮(9-43)时,在螺杆上那相互反向的螺纹的作用下就使偏心块上的偏心轴在0至R之间(也包括0)移动;使平衡块作反向移动但是该调节轮的重心不变。在摩擦轮的轴处的调节轮的内部设有杆状定位卡(9-44),该卡上的卡爪在弹簧的压力下卡在摩擦轮的左侧;该卡上的一对解爪(9-r)(9-R)的位置分别在小于和大于摩擦轮的公转半径处。调节座内设有带键槽的滑轨,带花键的大摩擦(9-31)就套在这滑轨内而且受调节座上的增幅拨杈叉的控制;又套在大摩擦圈内的小摩擦圈(9-37)的花键与大摩擦圈的内键槽对应,这小摩擦圈又受减幅拨杈(9-35)的控制。在将多用理力机上的调幅杆向“0”档位拉动时,小摩擦圈就在减幅拨杈的拨动下向向左移动和使摩擦轮反转,这就使偏心块很快移动到心轴的轴心线;这时再将调幅杆退回原位,偏心轴就不再公转。将调节杆拉向“R”时就拉动增幅拨杈推出大摩擦圈压下解爪(9-R)和使摩擦轮正转,从而使偏心轴的公转半径很快增大到R,增幅拨杈的编号是(9-36)。
参照图7a结合图7b、图7c、图7d:跳跃器冲杆总成的一对冲杆(3.11)(3.12)左右各一条而且上面套有螺旋形压缩弹簧,该冲杆的一端设有“蹄”状杆脚(3.17);另一端的外侧设有固定的平键而且伸在有键槽的套筒中。为叙述问题方便起见将这对冲杆的主体放在立体座标系XYZO内而且使它的公轴(3.0)与Y轴心线重合而且使该轴的中点处在座标原点O,那么与公轴垂直的分轴(3.03)(3.04)就与Z轴平行而等距离处在原点O的两侧,这分轴与有键槽的左套筒(3.13)右套筒(3.14)分别相连而且与套筒和公轴都互相垂直。使冲杆的轴心线与X轴平行。这公轴是伸在前车轮轴的空心内,前车轮就被夹在这对冲杆中间。这对冲杆对公轴来说是严格的同步转动;在控制系统作用下,这对冲杆还按照特定规律以各自的分轴为轴做对称性的复合偏转。前车轮轴(3.-0)的外面套有轮毂(3.-01),内部所穿的公轴(3.0)分左右两半并且用螺母将其紧固成一体。
参照图7b图7a图7c图7d:跳跃器由冲杆总成、冲射总成和控制系统组成,而控制系统的零部件都设在这两个总成的主体上及多能理力机的体架上。拉动体架后端的冲射总成跳闸的后闸索(3.02)的前端接在控制扭(3.021)上的一侧;另一侧受设在公轴上的拨杆(3.022)拨动。双凸筒(3.023)套在公轴左部并且固定在轴杈(1-10)上,该筒右部穿在控制扭的圆环内;该筒左端是推动拨杆的凸轨;该筒中部是推动冲杆的左套筒偏转的凸轨。左套筒和拨杆的转轴上都设有使本身与凸轨紧密接触的弹簧;同时也各在自体上设有与凸轨接触的摩擦处。这些凸轨的作用是:在冲杆转达规定位置时使冲杆不触及车体和人体而且及时拉动冲射总成上的跳闸。
参照图7c结合图7a图7b图7d:本图是冲杆总成的右部和控制系统的前右部,跳跃闸(3.04)设在体架前部右侧下而且是用右脚踏动。他的闸索通过滑轮再带动设在车头架上的次闸(3.05)。与次闸连接的闸索(3.051)接在冲杆锁的主动条块(3.31)的上端;冲杆托(3.01)的连动索(3.071)绕过两个定滑轮后再接在冲杆锁(3.3)的被动条块(3.32)的下端,这对条块在相互平行的滑轨内而且由设在主动条块上的单向传动爪(3.311)带动被动条块。冲杆托是一对设有相啮合的扇形齿轮的平行轴和设在该轴上的扭力弹簧和与轴垂直的托杆(3.011)构成,冲杆在平时放置的角度与托杆的轴都垂直。这冲杆总成公轴的右部设有一个锯齿状的外齿(3.08)和再右部设一凸轮(3.09)。带棘状单向闸(3.082)的冲轮(3.081)在公轴上的这一个外齿处套装在上面而且绕缠着副闸索(3.07),该索的一端从套在这冲轮外部而且和轴杈固定的凸筒(3.043)上的索孔中穿出后再接在次闸(3.05)上;另一端也从凸筒的另一个索孔穿出后串接一个拉力弹簧(3.0711)并且固定住该簧的另一端。解锁鈅(3.300)呈“Г”状,在左下部折弯处有一条与公轴平行的轴穿在该解锁鈅的圆孔中。该件的上部设压力弹簧(3.301)和上端有与单向传动爪(3.311)对应的倒钩,下端右部是向下弯曲的而且与公轴上右部的凸轮对应的拨动处。右冲杆的套筒上设有与凸筒(3.043)的凸轨(3.044)相互作用的突出部位(3.045)。这部分的控制部件的控制程序是:用右脚踏下跳跃闸时就带动次闸向上拉主闸索(3.06)和副阐索(3.07),因为主闸索拉得紧而使冲杆锁上的单向传动爪带动被动条块(3.32),这条块又通过连动索拉动冲杆托(3.01的轴的偏转而使一对冲杆失掉支持它的冲杆托的作用,这对冲杆靠重力就自动向下偏转。主闸索这时通过冲轮(3.081)拉动公轴加速而更可靠的偏转。冲杆在转过80度角时公轴上的凸轮就拨动解锁鈅从主动条块上拨回单向传动爪(3.311),被动条块因失掉支持物而在冲杆托轴上的扭力弹簧(3.012)的作用下又返回原位,使冲杆转达此处时停止转动。这冲杆托是左右两侧各一个。一直并在一起的一对冲杆脚着地后就在人体和车子的惯性作用下使冲杆向套筒内收缩,在缩达极限时冲杆已托起前车轮而且接着释放冲杆上的弹簧弹力,这就使前车轮上举的更高而且产生向上运动分量的速度。这时冲杆总成左侧的后闸索已经被这强大的惯性力通过拨杆(3.022)拉动。在这前车轮飞起地面后这对冲杆在自身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转动,但是在凸筒的作用下就多冲杆脚向左右两边逐步分开,而且左右对称的分离,这时双腿一定要并紧和握紧滑把,左脚一定要踏住正位卡(6-31)的踏板(见图3a)。冲杆转达上方时因摩擦及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所以转速已较低,自此处之后凸筒的凸出部位急剧变低,一对冲杆又在分轴上的弹簧弹力作用下使杆脚合并而且冲杆托再次托住冲杆,这又为下次跳跃做好了准备。
参照图7d结合图7a图7b图7c:跳跃器的冲射总成的主体是一对兼储气桶作用的气缸(3.22)和与气缸配套的一个杈状冲射杆(3.21)构成,这冲射杆的一端是蹄状的杆脚;另一端与气缸内的一对柱塞结成一体而呈杈状。这对气缸处在后车轮两侧而且气缸的横轴穿在体架后部的座体(3.20a)(3.20b)的圆孔中。这冲射杆在平时是缩在气缸内大半而由杆卡(3.23)卡紧,为了跳跃方便又在右侧气缸的上面设收杆器(3.24)及下面设气顶(3.259)。固定气缸用的座体是使冲射杆的延长线通过重心C附近。左座体(3.20a)和右座体(3.20b)是这冲射总成的底座而且按装在多用理力机体架的后侧,气缸的轴座也固定在这对座体上,在左座体的右下端设有转轴与冲射杆垂直的跳闸(3.20),该闸的轴的右端是杆卡(3.23),这卡在平时一直顶着冲射杆上那鋸齿状的限制体(3.2101);该闸轴的左端是闸柄并且接有与体架前端的冲杆总成相连的后闸索(3.02)。因为在跳跃之前就向气缸内充满高压空气,所以一旦将该闸柄拉转到限定位置“跳”处时冲射杆就在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作用下迅速向外冲射,同时也由冲射杆拉动接在自身上的程序索(3.210)使收杆器(3.24)开始作出一连串的控制动作。这收杆机的绕索轮(3.241)的左部是缠绕程序控制索的索桶;中部是与控制轮(3.246)上的大齿轮(3.247)相啮合的小齿轮;右端是助收轮(3.244),它的作用是是与助收机(3.25)上的小摩擦轮(0.251)接触时取得动力而帮助缠绕程序索。控制轮的轴与绕索轮的轴平行而且在轴上套有一个扭转弹簧,该轴的左端是转柄(3.248),它与平行四边形式双稳态扭(3.6)的而且与阀门(3.61)的轴直接连接的偏转柄(3.60)对应。图中所有零部件的档位都是处在跳跃前的状况。在拉动后闸索时,高速运动的冲射杆就拉动程序索(3.210)并且带动收杆机(3.24)反转,当该索上的作用球(3.240)触动提杆卡柄(3.81)上的圆孔时就使提杆卡(3.8)脱离座体上的挂钩,这挂钩两侧都有,传动柄(3.801)(3.802)固定在一条轴上,这脱钩的冲射杆和气缸在气顶(3.259)的作用下就向上偏转。程序控制索将冲射杆拉到使提杆卡脱钩这个位置时也使冲射杆伸达限制点,同时还使收杆机上的转柄(3.2481)转动了一周多和使双稳态扭(3.6)偏转到另一个稳定位置及使阀门(3.61)接通由气缸向柱塞式的气顶(3.259)的气路。该气顶的柱塞上举右侧气缸及固定在气缸上的收杆机(3.24)和双稳态扭及所接的阀门(3.61)和提阀(3.62)(这时该提阀已打开,阀门3.61处在使气顶充气位置)一起偏转,左侧气缸在缸梁(3.228)的作用下也随之偏转。因为这时已经跳起地面,所以对车头来说也产生轻微的影响。当气缸将要到达最高位置时,收杆机右端的质地钩(3.249)就挂在定杆卡(3.649)上;收杆机右端的触块(3.248)就触动接力柄(3.48)。这定杆卡和接力柄的座架都设在这多用理力机的后上部右侧,控制定杆卡的气顶(3.831)上阀门(3.661)及与该阀门联动的小双稳扭也设在该座架上。处在触块(3.248)后部的小触块(3.2491)这时拨动了小双稳扭的阀门(3.661)而使它关闭,定杆卡就不受气缸的影响而稳定钩住冲射杆上的气缸;触块这时也推动了接力柄(3.48)又由该柄打开了提阀(3.621),从而使柱塞式放气顶(3.832)又打开设在气缸(3.22)的气管上的放气阀门(3.834)并且使阀门卡(3.650)的放气阀门保持大开。气缸内气压的迅速降低及收杆机上的弹簧作用下就使冲射杆向回收缩,为回缩顺利又在座架(3.200)上设助收机(3.25)。左下角是该机的示意图,它的前摩擦轮(3.250)由接力柄(3.148)将它推到与后车轮(6.2)紧靠的位置,所得到的动力通过降速器(3.252)降速后传到后摩擦轮(3.251)而且由此带动收杆机上的带橡胶圈的助收轮(3.244)。因为收杆机在随气缸向上偏转时就对准的助收机。
在助收机的作用下使冲射杆返回时,阀门(3.62)在收杆机的转柄作用下又发生反向拨回,从而通过双稳态扭(3.6)、座架上的传动扭(3.63)、小双稳扭(3.862)又将定杆卡上的气顶(3.831)的阀门(3.661)拨回打开档位,使气顶内的气体流出及在定杆卡弹簧的作用下松开收杆机上的挂钩(3.249)而使冲射杆靠重力自行向下偏转,与此同时也使助收机停止工作。当冲射杆上的一对气缸又以偏转的方式返回原位时,气缸上的提杆卡又与座体上的挂钩挂在一起;气缸上的复位索(3.289)又拉开阀门卡(3.650)而使放气阀门(3.834)自动关闭。到此为止已完成了跳跃器上控制系统的全部控制程序,只要再向气缸(3.22)内充足高压空气就可再次跳跃。
为了尽力将控制原理及构造表达明白,本图中的阀门都用示意图;助收机因为能画在构造原理图上的部位太少,所以也画一个示意图做补充;一些零部件的位置也适当变动及所有气顶也是用示意图表示。
参照图8:本图是包括人体在内的跳跃过程示意图,原来的速度V1再加前端由冲杆的作用所转化的速度V2所形成的合速度V是指向上前方,冲射杆着地后所发出的反作用力f与合速度V的方向一致。在冲射杆着地至杆脚离开地面这段时间所做的功是增加了该运动体的动能和势能,使合速度V增大到Vf。因为这跳跃中的运行体的机械能的大小是取决与原来的动能和气缸内压缩空气的能量;其跳跃高度、距离及方向的调整全靠改变重心C的方式来实现。这跳跃术巧全靠多练来掌握。轮体[6.]的前车轮(6.1)和后车轮(6.2)依次夹在跳跃器[3.]的冲杆总成(3-1)冲射总成(3-2)中
参照图9结合以上附图:助力器由微型汽油机(4.1)简易变速器(4.2)活塞式压气机(4.3)的组合体,需用时装在它的专用座上并且将挂在变力包上的齿轮上的链条卸下来再挂在自身的助力齿轮(4.21)上即可。该附件很便于装卸,再装上外壳(4.4)及在体架(6)的前上部装上充气开关(4.31)就可使用。这充气开关在不充气时是对外界开放,压气机耗能极少,因为它的曲轴就是低速齿轮(4.32)的轴。高速齿轮(4.22)就是汽油机曲轴上的轮。助力齿轮由变速柄(4.52)的所在档位来决定与哪个齿轮的啮合。设此附件的目的是在跑远路及遇到紧急情况时使用,在这助力器的作用下就使车速、上坡能力和跳跃能力都倍增,使人们练好一套敏捷而准确的跳跃技巧和能力;在平时还是不用这助力器为好,这样既节省能源和减少经济消耗,又行车安全和锻练身体。变速柄(4.52)的下端设有(4.X)轴和(4.Y)轴而且这对轴相互垂直,与助力齿轮同轴的换档齿轮(4.211)就设在与(4.Y)连接的转柄前端而且处在高速齿轮与低速齿轮之间;变速柄的中下部是E状档位盘而且中间是空档,该档位盘(4.E)下面设有两个自动将变速柄推向空档的弹簧(4.51)和将变速柄推出档位的空档柄(4.61)。这变速柄用左脚及左手都能变换档位,分为高、低、0,空档柄是用左脚控制,该柄右部是一条横推杆转轴,不论变速柄处在何档位,只要向右一压这空档柄,在弹簧的作用下立刻使输出动力减小到0。
参照图10结合图1图3d图5b:本图中部是用D种滑轨转把机构和B种中齿轮包组成的并且配上T形健身架的自行车,梭状的浮体[7.0]就是一个带固定该自行车及健身架的支架(7.1)的轻质小船。固定在这浮体下的滑轮总成(7.2)所需用的动力是由前部上端的链条齿轮(7.21)从后车轮前侧的链条上取得;处在浮体后下方的涡轮(7.22)是通过一对锥齿轮(7.23)和链轮、链条(7.24)传来动力。前车轮下面的弧槽轮托(2.2)上再设横向的扭舵杆(7.32)和连接与尾舵(7、31)传动的条索,人们在用和地面上同样的方式骑这带浮体的健身多用自行车时就在水面上快速前进。双臂双腿可以一齐用力而且动作象爬跑那样简单,座在后座(2-2)上的人也可以踏动一对副踏板(3.-8)协助奔驰,渡过水路后可以卸下该自行车再走陆路。在健身活动时,可以将多用理力机的主部和副部都配在这梭形浮体上而且多人操作。这具有水面行走功能的该自行车也属于健身器械。这种浮体可用小船代替,配合形式见本图中的a图,涡轮总成见b图,专门与该自行车配套的浮体[7.-]见c图,组装前的浮体见d图。这浮体[7.-]的正中是呈小船状的硬壳浮舱(7.-1);该舱两侧是梭状的充满气的皮囊(7.-4)。这3个大部件由两条可拆卸的横梁(7.-11)固定成一体。这浮舱下部设有涡轮总成(7.2)而且涡轮伸在后端之外;该浮舱内固定着T形健身架及与该架的弧槽轮托所连接的并且用于控制尾舵(7.3)的扭舵杆,其构造原理和a图一样。将这只用多用理力机主部和轮体所构成的该自行车再固定在这浮体中的T形健身架上,就成了小巧方便的水上游乐船及健身用具。使用方式和在地面上一样,在这浮舱上再撑上布篷就更舒适。c图中只画出了浮体在组装起来时一半外形,用完之后将皮囊卸下并且放气后收在浮舱中,再卸下横梁当做一对车把使用并且将其一端固定在这浮舱后端上方两侧,最后再在浮舱下侧前部按装上备用的一对同轴的车轮(7.8),这就改装成排车状拖斗(见d图),返回时将这对车把的后端用绳连起来并将中部连接在这健身多用自行车的后座上,这样就很方便的将这浮体拉回去。这浮舱内的T形健身架和涡轮总成及全部较大的内部零件都可拆卿下来并且再用带密封垫的盖板装配在仅有的一个圆孔上(向外伸涡轮轴套用的),这样在平时既可将这浮舱做浴盆及容器使用,也可装上那对车轮做推车及该自行车的拖斗使用。
参照图11结合图12图6a:飞体[8.]这个附件的一对扑翼(8.2)很对称的按装在飞舱(8.1)上的龙门(8.11)的龙门立柱(8.10)的在舱内这段的中部。为叙述方便起见,先重点描述右扑翼:(描述中所指的前后左右是站在龙门正中面向前进方向而言。)长条状的扑杆(0.2)上有一条横轴向的翼轴(0.0)也穿在龙门立柱上,这扑杆右部的上侧所接的前进索(0.3)绕过龙门立柱上部的滑轮后再绕过一些滑轮就将此索的另一端接在多用理力机副部的交变动力输出器的右带轮(11-2)上并且向这带轮绕数圈,缠绕方向是在多数人用双臂向后施加拉力时就使这扑杆向上偏转。这扑杆右部的下侧连接着提升索(0.1)并且该索绕过龙门立柱的翼轴远下方的滑轮及应变器(8.-9)上的滑轮后也将另一端固定在这右带轮(11-2)上而且绕向相反,这样将扑杆向下拉的力量就大于向上提的力量。因为在双臂向前推时双腿才能向下蹬,右带轮的转向交替变化就使这扑杆上下交替的偏转。在这扑杆的右端又用转轴连接一条弯形并且带3股杈的悠杆(0.4),而且将扇索(0.5)的一端按在这上股杈上。该条向下弯的悠杆的3股杈处在与扑杆连接处,连接上股杈的扇索绕过扑杆那翼轴左边并且接近左端的上侧滑轮(0.83)后又将另一端连接在龙门的上横框(0.8101)上而且只有在扑杆右部与龙门立柱上部的夹角小于90度之后才开始产生被动形式的拉力。悠杆的中股杈处在连接轴的左侧而且在悠杆被扇索拉到与扑杆成为近似直条状时该杈就与扑杆上侧靠在一起。套在扑杆上那会滑动的套形扇卡(0.6)在扇卡索的拉动下套在这中股杈上后就使悠杆与扑杆结成不再转折的一体。悠杆的下股杈是限制下折角度之用。在扑杆靠近左端的前侧设有带绕线轮的双稳扭(0.66)而且自身的绕线轮上绕着扇卡索同时还与扑杆右端的滑轮配套。在龙门立柱翼轴下部设有一个与双稳扭产生作用的下触体(0.12);在该立柱上的翼轴上方设一个上触体(0.14)而该触体受软飞索(0.9)和应变器(8.-9)的控制。扑杆在由最低处向上偏转过程中,悠杆因扇索的松动而自然下垂,当转达接近最高处位置时,扇索就被翼轴左侧那段扑杆拉紧,在前进索的拉力下就使扇索很快将悠杆由图中虚线位置向上偏转,在达最高处时,扑杆左端的双稳扭在下触体的拨动下就拉动扇卡将悠杆与扑杆卡成不可转折的一体。这扑杆达最高处再由提升索(0.1)向下拉的过程中,在空气阻力及扇卡的作用下就以展开的姿势向下偏转,在达最底处前虽然由上触体反拨双稳扭而使扇卡失去作用,但是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一直展开。前进索(0.3)再向上提拉扑杆时,扇索这时已最松动并且再加悠杆的惯性及空气阻力的作用,在这向上偏转的大多数时间是悠杆下垂。应变器(8.-9)的敏感滑轮(0.84)靠挂在提升索的下侧而该滑轮的轴又在带弹簧的杠杆(0.85)上。接这杠杆的应变索(0.86的另一端接在处在龙门横框上的带弹簧的触体卡(0.89)上,这触体卡的卡爪又卡在与上触体同轴的半圆体的缺口中,连接那带弹簧的上触体的软飞索(0.9)上串联一个拉伸弹簧而绕过滑轮后将另一端接在软飞杆(1-09)上,那么在将此杆拨到软飞档位上再等候到提升索向下拉紧时就使上触体向上偏转到不与双稳扭接触的位置,从而使已经与扑杆由扇卡结为一体的悠杆一直保持展开的姿势。在需要还原时,再由软飞档位拨回原来的悠飞档位。扑杆上设有多条横向平行排列而且能小角度偏转的帆条(0.16),而这与扑杆接近垂直的帆条的前部靠接扑杆后部上侧设有与扑杆平行的帆杆(0.202)。悠杆后侧靠近扑杆处设有一段弧槽并且在上面设多条幅射形排列而且可小角度偏转的扇条(0.18),处在这扇条上方的弯形压杆(0.204)固定在帆杆的右端但是不与扇杆连接。从悠杆外端开始用细绳沿扇杆和帆杆的外端后端各条连接并将此绳末端接在龙门立柱翼轴延长体的后端,再在这些帆条扇条上复上轻质高强度不透风的软膜,这就构成了扑翼(8.2)。帆条和扇条所处依次称帆翼和扇翼,其平面图见①图。在翼轴(0.0)的前方延长线处的立柱上接有连接扑杆两端和悠杆外部的3条迎风索,帆杆下方设有一条与扑杆平行的摇杆(0.8)而而转轴设在这飞舱的右壁上,此杆的外端也用轴连接着一条与悠杆平行的配杆(0.10),这两条杆的上侧用细绳与每条帆条扇条对应连接,前侧的迎风索也接在这摇杆轴的延长线处;这摇杆和配杆下侧的硬飞索(0.13)先合为一股绕过滑轮后再分为两股,一股是松动的接在提升索上;另一股接在多用理力机上的调相杆(11-0)上,而且这股更松动。上述已将右扑翼的构造简要描述完,因为左翼构造和右翼完全一样而且左右对称,所以不再重复。这由扑翼(8.21)扇翼(8.22)所构成的扑翼的动作,在“悠飞”时是扇翼与帆翼在向上偏转时动作有异而向下偏转时又保持一致,再加扑翼后部的滞后作用,就使逆向空气阻力大减,其过程由②③④⑤示意图所示,F、f、V依次表示所用动力、空气压力、扑翼运动速度的大小及方向。“软飞”是悠杆与扑杆由扇卡卡成一体,使扇翼的动作始终和扑翼一致,见⑧⑨示意图。“硬飞”是在软飞的前提下再将调幅杆(9-0)拨到0档位并且在扑翼振幅减小到0时再退档位,一对扑翼就象喷气式飞机那样不再扑动,这样在不设螺旋桨的飞体上是靠滑翔前进,在设有螺旋桨的飞体上是靠螺旋桨的作用力前进,其情形由
示看图。在软飞时操纵多用理力机座位(2)近处的飞把和转把(多人用力和使用助力器时、变力包的动力专供尾舵上下转弯;转把的偏转力专供左右转弯,飞把的偏转力专供两个扑翼产生高度差(协助转弯),飞把的推拉力专供扑翼本身前进方向上的角度改变之用而且是上下转弯。双手可以同时操作飞把和转把。在跑道上起落时是靠硬飞的方式并且再再拉动调角杆(10-0)就使两个扑翼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而且是对称性的,见示意图。飞体的另一种构造是设两对扑翼,见示意图
这些示意图中①
是由上向下看的状况;②④⑧是由前向后看的状况;③⑤⑨是向右看的状况;⑧⑨图中的虚线图表示上一个动作姿势。
参照图12结合图11图14b图6a:飞体[8.]这附件的飞舱呈喷气式飞机的机体状,该飞舱(8.1)的龙门(8.11)两侧这两条龙门立柱的下部伸出飞舱下底并且在下端前面外侧各设一个前车轮,其中左前轮(8.13)是驱动轮。由链条从多用理力机的单向动力输出器(12)取得动力。这龙门下端后侧的一个大车撑(8.5)由提放索(8.52)和它前侧的稳定索(8.51)将这大车撑立起,这以便就地起落。舱门(8.16)呈“日”状而且上下两部都透明,前端凸面也是透明体。处在飞舱前上方并且离开舱壳的螺旋桨(8.3)的支架与这飞舱的骨架固定在一起,这飞舱的上侧外表的中部排列着一对前两后低的吊环(8.1001)(8.1002)。尾舵的立舵片(8.42)与起后车轮作用的导向轮(8.41)同用一条转向轴,平舵片(8.43)的定片是平展在这飞舱后部两侧而动舵片伸到舱外。这尾舵(8.43)的左右转向由多用理力机的转把控制;这起上下转弯作用的平舵片(8.43)由多用理力机的A种中齿轮包的处在反相位的踏板来控制(指在多人使用并由专人控制方向的情况下,这样就使臂力和腿力不再联动。一对扑翼(8.2)设在左右两侧的中前部。这上述部件构成了飞体[8.],单纯创纪录所用的是全部使用高强度轻体材料而且将多用理力机的辅助部件也省去,这样在飞行路程和高度方面及转弯灵活性方面就得心应手;实际使用的飞体再与多用理力机所构成的这具备空中行走能力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的使用情况是:单纯锻练身体和做健身活动时是靠多人的体力来实现起落和空中行走,因为靠人多力量大的特点就比单人大幅度提高了总功率与总重量(包括人的体重和该自行车的体重)的比值;对于锻练驾驶能力、空中游乐、旅游及抢险来说,再加上带中型内燃机的助力器附件就更方便。在有跑道的情况下,先由硬飞和软飞的的方式就可顺利的起落;在无跑道的情况下,预先放开大车撑就使飞体先以软飞的方式就地向斜上方飞出,然后再以悠飞的方式游乐,以硬飞的方式赶路程。降落时先以硬飞的方式向低处滑翔并且使螺旋桨停转,然后再以软飞的方式低速而小幅度控制扑翼,飞体就自然低速下落并且缓慢着地。这大车撑的收放是由坐在集力器跟座上的人操作,在这低速低空飞行时悠飞的飞行效率最高,软飞的转弯灵活性最强,将单向的机械转动力由多用理力机转化成扑翼的复杂动作就既能提高了能的利用率又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乐趣和兴趣。人们使用这带飞体的自行车在空中行驶就使一对扑翼象鸟翼那样弯折有序的上下扑动、伸直扑翼上下扑动和挺直扑翼不动这“悠飞”“软飞”和“硬飞”3种动作飞行,在长时硬飞中要靠螺旋桨的作用力。这飞体在短时不用时是将扇翼的悠杆立直着地,这就将扑杆的外端架起,从而减小材料疲劳;这飞体长时不用或这带飞体的该自行车需要在地面上行驶时,将扑翼的翼轴和悠杆与扑杆的连接轴都拆卸下来就可以再将扑翼抽出,然后再折叠起来靠挂在飞舱两侧而且用绳索固定,那么这改装后的该自行车就便于和一般三轮自行车那样在地面上行驶,其外形见示意图①,是前车轮驱动和用后车轮导向。该自行车骑回家后,这飞舱和里面的多用理力机就可作为健身器和健身房使用。
参照图13结合图12:立梯形健身架[2.2]的立架(2.21)上的绳梯(2.22)的一端接有重块(2.23),另一端有吊挂飞体用的挂钩而且该绳梯绕过滑轮而挂在这Г状的立架(2.21)上,具备空中行走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吊挂在这健身架上之后进行健身活动时,扑翼的摇动就产生上举力,从而使飞体上升和重块下落,用这种健身架和带飞体的该自行车配套,在达到使吊挂飞体一端的绳梯与垂线的夹角大于80度时就表明单靠人力就能骑该自行车在空中行走。重块(2.23)上还设有与立架固定用的螺栓(2.231)和带电动机的缠线机(2.232),该缠线机上的绳索(2.233)绕过立架上的滑轮后再相间穿过一段绳梯的梯孔之后再接在挂钩上。这样就可以靠电力实现所吊飞体的快速上升和下降,依此锻练人体在加重和减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这立梯形健身架的绳梯上再挂上带飞体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就配合成了锻练臂力、腿力、腰力的耐力的健身器。使用时的动态是:飞体能够升降。沿立架和绳梯出、入飞体也可。
参照图14a结合图12图14b:转轮形健身架[2.3]是一个大型轮状的轮架(2.31)和与它套的座基构成,这轮架的构造请再看本说明书第4页第33行至第5页第3行,在此继续描述的内容是:这轮架立轴(2.311)的上端接有多条与横梁(2.312)的外端连接的铁条(2.314)。因为每条横梁都处在直径上而且两端各吊挂一个带飞体的该自行车,刚开始练习时这多条横梁两端都挂上并且先由电动机带动轮架旋转,所以用此做健身活动和飞行练习的人们是从环道(2.33)外边的阅台(2.30)走上环道并沿环道与横梁相接的立梯(2.313)再经横梁及绳梯进入所吊挂的该自行车上。为了使用方便,在绳梯上设合为一束的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该自行车的飞体内用电动机代替助力器和在座位前的体架上设脱钩电扭,绳梯上的挂钩是电控钩(2.322),就既能做健身活动又能模拟飞行及测验飞体的举力,在通过多次锻练并且达到一定的飞行能力后,先靠助力器上电动机的动力使公转的线速度超过横梁外端的线速度,然后摁下脱钩电扭就使这自行车立刻飞出圈外,再滑翔及靠人力飞行一段时间再落地,两种落地方式都练习。在空中行走必须通过模拟飞行才能掌握技巧和增强体力,所以该附件是正确使用该自行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起飞练习,在操场,河滩、荒原及冬季闲田都可,用汽车拉着象风筝线那样的电缆以放风筝的方式起飞也行。在起飞还不熟练的情况下,等这健身架上的所吊挂的带飞体的该自行车都脱钩降落后,再骑回来重新由绳梯吊挂在健身架上。该健身架的轮架仅是起步时先由电动机带动,一旦低速转动时,靠各个使用者的力量和飞体内的电动机的力量就带动轮架加速运转,这具有空中行走功能的该自行车与该健身架就组合成了大型的组合健身器,可供多人欢快的做健身活动和模拟飞行。在使用该健身器时飞体的动态是围绕轮架的立轴公转和沿绳梯来上下改变高度,所做健身活动是锻练在空中行驶和降落的能力及技巧、锻练臂力腿力腰力和大脑在运动中的反应能力。
参照图14b:在横梁外端所垂挂绳梯下端的横条上接着一个设有电控钩(2.322)和控制电路的挂体(2.40),该挂体上的两个电控钩的构造相同而且前高后低的排列。每个电控钩都由直杆状的钩秆(2.46)、转轴在钩秆上的杠杆性的钩底(2.48)钩盖(2.44)构成而且钩口向前,飞体上的吊环就挂在这由钩秆钩盖钩底所围成的三角状的框中,一旦这盖、底都打开,此钩就失掉对吊环的一切约束能力。钩盖的盖柄由挂钩状的盖卡(2.47)卡着;钩底的底柄通过带轴的杠杆性减力杆(2.49)再由挂钩状底卡(2.491)卡着而且该卡与盖卡通过联杆(2.492)联动,而盖卡又由电磁铁的线圈(B5)控制。这钩底钩盖杠杆盖卡底卡上都有在电磁铁不通电的情况下能将吊环挂稳的弹簧,这是前面电控钩的构造,后面的电制钩与此一样而由带线圈(B4)的电磁铁控制。沿绳梯引来的电缆中有电源线(2.511)和动力线(2.521),动力线是经过设在挂体上而且比后面电控钩更低的多路插座(2.531)上再经动力插头(K6)引入飞体内的电动机;控制线的一条支路上串联继电器(2.501)的断路线圈(B1)和电阻(R)后再经多路插座及与此对应的脱钩插头(K2)之后再与飞体上的而且长长通性的敏速触头(K4)脱钩电扭(K3)并联,所以这条支路是长通的而且在断电线圈的作用下使另一条支路短电。另一条支路是将前、后两个电控钩的电磁铁线圈(B4)(B5)、多路插座(2.531)上的用于推出脱钩插头(K2)的电磁铁线圈(B3)、继电器的保持线圈(B2)、及与短路插头(K5)所对应的在多路插座上的线头都统统大串联后也接在电源线(2.51)上,因为触头(K1)的分离而使该支路无电流,所以该电控钩将飞体上的吊环严格的挂在钩内。动力线(2.521)的下端接在多用插座的与动力括头(K6)对应的线头上,该线上部与控制线都处在一条设在绳梯上的电缆包皮中。动力插头和短路插头连在一起而由动力线引接到附设在飞体内的电动机上,而短路插头仅是弯成的U状铜片,是没有引线,只能起到一小段电线的作用。敏速触头(K4)设在后吊环的环柄后方而且平时不受力,只有飞体向前的拉力使环柄向后倾斜到一定角度后才在力的作用下使该触头断开,这时一脱钩电扭(K3)就使本支路停电和使另一条支路通电,从而使飞体立刻向前冲出和由动力插头(K6)的电线拨出自身插头和短路插头(K5),这就使所有电路都断电。控制用的电源线(2.511)的始端是接在直流电源上。
再参照以上所有附图:图1是具有在地面上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与T形健身架[2.1]配合成的健身器,用压是用压气泵[5.]做健身活动时的负荷,使用时的该自行车的动态是原地活动,此组合物主要是锻练臂力、腿力和腰力。
图10中的附件[7.]有两种,分别用[7.0][7.-]表示。将这具有水上行驶功能的自行车卸下浮体和再配上T形健身架后所合成的健身器和图1所述的一样。
图14a所描述的转轮形健身架与具有空中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组合成的健身器便于多人使用和在运转中进、出飞舱,该健身器的负荷是轮架的阻力和飞舱上的螺旋桨及扑翼。
上述3种具有水、陆、空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都有在地面上行驶的功能和常用自行车的属性,同时也都有使双臂双腿一齐用力那快跑动作的特性;这些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自行车配上健身架后就成了自行车式健身器,而健身动作又和不在架上使用该自行车的动作一样。所以这些由主件和附件构成的组合物在外表上形状各异,但是在主要构造原理方面又惯穿在这些每个能够实际使用的组合物之中中。轮体、浮体及飞体的结构差异是因道路不同所引起,下面再将一些没有表达明白的地方加以补充:图7c中的一些编号的补充说明请看本说明书第3页下部4行。
图6a①是B种集力器(7.0),座位架(7.0-21)是固定在底座上而且上端用转轴和随座(7.0-2)连接,随座的后部固定着一条座柄(7.0-29),该座柄和固定在总轴上的三臂体(7.0-11)的后臂用两端带轴的联杆(7.0-16)连接,其他地方的构造都和上文所描述的A种的一样。使用时是座位的偏转角度随着推杆的偏转而变化。上文描述的跟座(7-2)是A种集力器上的。②是角度调节器(10)的构造示意图。③是角差调节器(11-3)的构造示意图:(1-09)是备用的控制手柄,与飞体配套时此柄就是“软飞手柄”而且接有软飞索(0.9)(见图11)。(12-2)(12-1)是在与飞体配合时依次向螺旋桨和前车轮输出动力的齿轮及带车轮。图6a中的A、B两种集力器上与脚踏相连的三臂体都是固定在总轴上而且这些臂之简不作对相对活动。
图10中的C图是浮体[7.-]的半外形,夹在浮舱(7.-1)两侧的两个皮曩(7.-4)只画出了右侧的一个,左侧只画出空位,这样便于表现出浮舱的外形。
图7a、图7b、图7c是分别画出了跳跃器[3.]的冲杆总成(3.1);图7d单独画出了跳跃器的冲射总成(3.2);图8是将这4份图的简图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在一起,前车轮上的虚线图是冲杆总成刚触地面时的情形;其余部分除了人体(9.9)外是整个具有在地面上行驶及跳跃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示意图形,(3.-9)是安全带。
在描述传动装置中所用的索带、绳索及传动索这些件,都是两端固定在所缠绕的轮上,都可以用链条和传动轴代替,重点描述绳索的原因是用绳索最轻便。用极细的钢丝所扭成的多胶索带和用高强度化工材料做成的索带是根据各自特性来使用。
参照图5C结合图5a及以上附图:A种中齿轮包的空心中轴(3-1)内所套的中轴(3-2)的右端是右踏板板柄(3-26),左端用螺母与空心中轴的左端配合而且该轴可以相对转动;左踏板板柄(3-16)固定在空心中轴左端外面。套在空心中轴外面的外套中轴(3-3)的左右两端依次是合力齿轮(3-15)和锁盘(3-231)以及与空心中轴上的钢球挡(3-101)(3-102)配套的钢球碗和钢球,中间是与踏托大圆孔配套的轴承和偏离正中的而且与体架底桥前杈口上的一对轴承座(3-11)座盖(3-12)(见③图)配套的一对轴承(3-13)。合力齿轮内的鋸齿状轮与带弹簧而且会活动的棘爪(3-141)构成单向传动轮(3-14),这棘爪的座是固定在空心中轴上,这就使合力齿轮只受正向动力的推动。缓冲齿轮(3-5)由它自身的双面钢球碗及该外套中轴外面的钢球碗、钢球挡(3-103)和钢球装配在一起。另一种中齿轮包和变力包的构造与上述一样但左右颠倒和转动方向不变。后车轮上的小齿轮是与这车轮固定在一起,以便腿、臂一齐用力和用踏板及车轮惯性来启动助力器上的汽油机。
图11中的扑杆(0.2)和悠杆(0.4)的连接轴上设有扭转弹簧而且弹力方向是使然杆向上偏转的方向,这样更便于悠飞。
图12中的②图是助力器[4.]的助力囊(4.8.0),该囊呈流线体状,是用热气球材料和用助力器上的内燃机排出的废热气所构成的悬浮物。这囊体下面有一条耐热的硬质进气筒(4.8.1),该筒下端可以与通内燃机烟筒相接的气管连接,上端接一段带多孔的耐热软管并且直通到这囊体上部;该进气管壁外面套有一个起隔热作用的充满空气的套管(4.8.2),这套管是有单独的压缩空气管供气并而与囊体和进气管都密封。该进气管的下部是用轴和飞舱壳的上面结合,前后两面各有二条立起或放下这进气管的缆索,左右两侧各有一条缆索拉紧而且便于该进气管向后偏转;处在进气筒后面的放气管是轻质软管而且管口向后,这放气管(4.8.3)的管口上设有一条封闭管口的封口杆(4.8.31),是用压扁管口的方式封口的。这放气管的下端是由直立向后弯折的而且紧靠在飞舱上面,这直立的一段放气管中伸有4条绳纲而且下端伸在飞舱内,这些绳纲的集会端处在囊体内而且和多条接在囊皮内的拉力线连接。这些拉力线束分为上、左右、前及后这4个处在囊皮上的区域,向下拉动充满气的体放气管内的上绳纲(4.8.3Z)就使囊体放气和上侧向下凹,从而使浮力减小;将后绳纲(4.8.3X)拉动就使囊体后端回缩;前绳纲(4.8m)及左右绳纲(4.8.Y)在拉动时依次是使囊体前端回缩及左右收缩;将这些绳纲都拉到底时这囊体就收缩成很小体积,这时再将进气管向后放下就将缩成一堆的松散囊体的中间压紧。这些绳纲的控制端都连接在各自的带锁位装置的缠线轮上,使用时先封闭放气管和松开绳纲并且再向囊体中充热气就很快回复原形。充满气后再放开放气管管口,使热气不断进入和使低温气体不断放出,从而使该囊体一直保持一定的浮力。这囊体外面的下部也有多条接在飞舱上的绳索,飞舱上面穿进绳纲的孔是处在天门(8.4.6)上,可从这天门中将囊体的大多半拉到飞舱内以便无阻碍的使飞体在逆风的情况下工作。这助力囊也是助力器的组成部分,是根据需要向上附加。这具有空中行走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主要用于很开心的健身活动和观光,附加上助力器和助力囊后更便于高效率的在空中漫游,在无风时最方便,靠废气的热能产生的浮力可使飞体在停止一切动力的情况下只要封住放气筒的口就能在空中停留多时;在顺风前进时,这囊体还起到风帆的作用;在逆风前进时,将囊体放气后收进飞舱而且用硬飞或软飞的方式就可;通过转动缠线轮的方式还可由绳纲改变囊体的体积,在观光及健身活动中依靠一部分浮力也代替一些体力及机械动力。囊体是用不透风的高强度轻质薄布或薄膜做成,并且还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燃性。由多人使用的多用理力机和飞体所组合成的该自行车是与带中型内燃机和助力囊的助力器配套便用,这是中功率助力器。③图是该助力囊(4.8.0)附加在飞体[8.]上并且充满废热气时的外形,因为螺旋桨的风是向后吹,扑翼在飞舱两侧而且在囊体下方,所以囊体可以在空中前进中收缩进飞体和随时放开使用。将这囊体收缩进飞舱而且也将扑翼卸下折叠起来挂靠在飞舱两侧时的外形还和①图一样,这由主件和多个附件组合成的该自行车将为人们的健身活动和游览观光带来很大的兴趣及方便。图2a中(5-5)是在平时提高踏托用的悬索,它绕过体架上后方的顶滑轮(5-6)和分力杆上的上滑轮后接在体架后部,另一端接在索带(5-4)的中部而且在这索带被分力杆拉紧时反而使悬索松动。
Claims (10)
1、一种既能组成多性能交通工具又能组成健身器械的组合物,是由理顺多股动力的多用理力机[1.]这主件与产生动力效果而且性能各异的多个附件构成;这主件分为主都和副部两部分,在与小功率附件配合时,只用主部即可;在与大功率附件配合时,主部和副部都用而且主部所理顺的动力用于控制转向;这多个附件是:健身架[2.]、跳跃器[3.]、助力器[4.]、压气泵[5.]、轮体[6.]、浮体[7.]、飞体[8.],这主件与附件所组成的用具都有自行车的属性,其组合体的构造和性能是:
(ⅰ)由多用理力机的主部和轮体就配合成为具有在地面上行驶功能而且双臂双腿可以一齐用力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再附加压气泵和跳跃器就增添了跳跃功能;再附加助力器就便于远程使用和提高跳跃能力;该性能的自行车所用主件和附件的构造及性能是:多用理力机[1.]的主部是由设在体架(6)上的车头(1)、座位(2)、中齿轮包(3)、变力包(4)、分力包(5)构成,车头上的A种滑轨滑把机构在使用时可以一齐用双臂推、拉滑把来产生驱车前进的力;同时也控制行驶方向;另一种是B种滑轨转转把机构,是用转把来传递双臂的推、拉力和行驶中的转向扭力;轮体[6]是车轮;压气泵[5.]是柱塞式的;跳跃器[3.]是由一对会转动而且带缓冲用的套筒及弹簧的冲杆和配有一对气缸的冲射杆再加控制装置构成,在行驶中遇到小障碍物时可跳跃而过;多用理力机主部的中齿轮包(3)也分为A、B两种;助力器[4.]是由微型汽油机、压气机及简易变速器构成;中功率的助力器上配有中型内燃机和助力囊;
由多用理力机主部、轮体[6.]所构成的自行车再配合上浮体[7.]就构成了的具有水上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在水面上使用时和在地面上的骑车动作一样,需要再在地面上行驶时,将浮体拆卸下来就由该自行车拉着前进,这浮体的构造及性能是:该浮体的一对充气皮囊(7-4)设在浮舱(7-1)两侧,浮舱上有涡轮和固定一些部件用的装置和转向装置,这浮体拆卸后可以改装成便于拉动的车斗状;
(ⅱ)由多用理力机、轮体和飞体[8.]所配合组成的具有在空中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既能在跑道上起落也能就地起落,它是靠飞体上的一对扑翼在空中飞翔,前上方的螺旋桨协助飞行,需要在路面上行驶时,将一对扑翼拆卸下来靠挂在飞舱两侧的两侧即可,靠飞舱下面的轮体和多用理力机输出的动力就和三轮自行车那样便于行走;在远程空中行驶时所需的助力器是用中型内燃机,多人使用的该自行车是配有整台多用理力机。这整台多用理力机的构造和性能是:在与小型飞体配合时只用多用理力机的主部,在与多人使用的飞体配合时是主部和副部都用而且将主部的动力用于控制行驶方向;这副部由集力器(7)、转换器(8)、幅度调节器(9)、角度调节器(10)、角差调节器(11-3)、交变动力输出器(11)和单向动力输出器(12)极在主部上附设的转向装置构成,集力器设有多个,这副部是将多人全身的体力及机械动力进行汇集、转换和协助主部工作的;飞体[8.]是由飞舱(8.1)、一对扑翼(8.2)、螺旋桨(8.3)和大车撑和轮体构成,扑翼有“悠飞”“软飞”和“硬飞”三种飞行动作和可以拆卸;
由健身架[2.]和配有多用理力机、[1.]的自行车所构成的自行车式健身器,在实质上是在健身架上使用的自行车,使用动作和不在该架上一样,而要在永、陆、空安全使用这健身多用自行车只有在这自行车式健身器上通过大量的健身活动和模拟操作才能掌握行驶技巧,才能使体力脑力都适应;健身架[2.]分为T形、立梯形和转轮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多用理力机[1.]的主部的体架[6.]呈常用自行车架状但是下面的底桥(6-1)呈H状,中齿轮包的空心中轴轴承就设在这底桥前端的杈口上;这体架上的座位(2)呈马鞍状,前窄后宽的座位架下有两条平行排列带有弹簧而且套在体架上的立筒上的圆筒;体架前端的转向轴的上端固定着一条与这转向轴(1-3)垂直的横梁而这横梁(1-14)的两端又固定着两条相互平行的滑轨(1-1),这滑轨与横梁和转向轴都相互垂直而且上面套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滑把(1-2);连接滑把前面把桥的摆筒中伸有一条支点在转向轴下端的轴杈上的杠杆座上的杠杆(1-8),此杠杆的上部穿过车头架(1-7)上的传动索链上的拉环和带动与变力包相连的传动索(41),在用双手一齐推、拉滑把时这传动索就带动变力包(4)上的带轮(4-2)同步交变转动;转向轴上端所固定的横梁(1-14)的前面固定着车头架的纵梁,该横梁的设有带条状的定位销(1-41),此销与滑把上的齿条对应配套,由定位柄将此销拨到与滑把齿条啮合位置时就使滑把不能与滑轨作相对滑动;在体架前端那转向轴外面的斜向圆筒(6-2)的中部外面设有一个靠摩擦力阻碍转向轴转动的稳向器,由右滑把上那把套所连的制动线(1-29)控制,以便在前进时减少双手推力对转向的影响,转弯时松开稳向器使摩擦力消失;变力包(4)的主轴(4-12)上的带轮(4-2)是先带动与扭力弹簧相连的单向传动轮(4-4),再由该弹簧将缓冲后的动力传给主轴及变速齿轮,变速后的动力由链条传给中齿轮包(3)的缓冲齿轮(3-5);缓冲齿轮与合力齿轮(3-15)相邻而且用压力弹簧传递动力;合力齿轮内的鋸齿状轮与带弹簧而且会活动的棘爪(3-141)构成单向传动轮(3-14),这棘爪的座是固定在空心中轴(3-1)上,这就使合力齿轮只受正向力的推动;该空心中轴的外面套有外套中轴(3-3),这外套中轴的左、右两端依次是合力齿轮及相位锁的锁盘(3-231)以及处在内部的一对钢球碗,该钢球碗又与空心中轴上的钢球挡配套而且配有钢球;处在合力齿轮(3-15)右侧的缓冲齿轮(-5)上的双面钢球碗及该外套中轴外面的钢球碗、钢球挡及钢球装配在一起,用多个压力弹簧来传递缓冲齿轮向合力齿轮传来的动力;套在外套中轴内的空心中轴的左端固定着左踏板的板柄(3-16)和装配着中轴(3-2)的左端,使这伸在空心中轴内的中轴可以与空心中轴相对转动;该中轴的右端固定着与中轴垂直的右踏板的板柄(3-26),这板柄上套有鈅匙状的相位锁(3-23)的锁栓(3-232),该锁栓的那呈环状的A端的肩部有有与锁盘的内齿相对应的锁牙,这环内有与中轴相连的而且使锁牙与内齿对紧的压缩弹簧,再是这锁栓可以沿板柄滑动,因此只要压上处在板柄上靠近右踏板的锁栓的B端就可转动右踏板的板柄(3-26),使它在与左踏板的板柄有同相位和反相位这两个档位;从左右踏板和变力包传来的动力都由合力齿轮及链条传给后车轮上的小齿轮,而这小齿轮是固定在后车轮上,这就便于用转动踏板和依靠车轮惯性来启动助力器上的汽油机;这变力包和中齿轮包的另一种构造与上述特征的一样,但是左右部件的位置颠倒并且转动方向不变;外套中轴的中部轴承伸在踏托(3-4)的大圆孔中,这轴承两侧的一对轴承(3-13)固定在体架底桥(6-1)前端杈口上的轴承座上;以套在外套中轴上的轴承上的踏托的前设有带动压气泵的轴座,该踏托的中部设有可以拨动的而且能托举踏板板柄的托板(3-42),前部连有与分力包(5)相连的索带;下端接踏托上端接与变力包相连的传动索的索带(5-4)绕过分力包上的分力杆(5-1)上的上滑轮,由这分力杆将索带拉紧时就从传动索上取得动力拉动踏托上升而且带动踏板向上移动,在用双腿向下蹬踏板时,一方面带动中齿轮包的合力齿轮运转,另一方面又带动变力包的带轮(4-2)转动;由滑把带动的杠杆(1-8)上有向前方向拉力的弹簧,将拉力的一部分能量释放到推力的能量中,上述特征是用A和滑轨滑把机构和A种中齿轮包的;在这A种滑轨滑把机构前面的把桥中部设有摆筒(1-82),这摆筒呈“十”字状,中间是伸有接受臂力的杠杆(1-8)的上部的直筒,中间是与把桥孔两边的轴承座装配在一起的一对半轴(1-820);处在下面的传动索链(1-9)上的拉环(1-93)中部的摆筒也和把桥上的一样,一对半轴的轴承座设在拉环的两侧,杠杆(1-8)的中上都也从摆筒内穿过而且可以沿筒滑动;与带中型内机的中功率的助力器配套使用的助力囊(4.8.0)呈流线体状,是用具有耐热、耐燃、高强度及不透风这些特性的薄布及簿膜做成;此部件是在需要时才附加在具有在空中行走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的飞舱上面,是用内燃机排出的废热气使这囊体产生浮力;该囊体下面设有一条进进气筒(4.8.1)和一条软质的放气管(4.8.3),这进气筒是用耐热的硬质材料做成而且在上面接有使它稳固和可以将这直立的气筒向后放下的缆索;放气管的下端向后转折而且管口向后;该放气管的管口处设有一条封闭管口的封口杆(4.831),是用压扁管口的方式封闭管口;这放气管下端弯折处的飞舱壳上设有一个带孔的天门(8.4.6),下端接缠线轮上端接多条拉力线的绳纲就从天门上的孔中穿过;囊体内的拉力线束分为前、后、上及左右4个区域并且将多条线头的一端接囊皮一端按区域会集起来接在4条绳纲上;这样在向囊体充气时是先封闭放气管口而且等充满后再放开,在不用囊体时通过拉回绳纲的方式就可将气体全部排出和将该囊体翻过来而且收进飞舱。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用具,其特征是:多用理力机主部的D种滑轨转把机构是设在与体架(6)固定为一体的而且处在前上方的车头(1.0)上;该车头上的转把(1.1)呈方向盘状,该转把的把轴既能转动又能滑动,把轴后部的花键和套在该轴上的锥齿轮(1.13)配套,该锥齿轮又与转向轴(1-3)上端的锥齿轮啮合;把轴中部设有沿滑轨轴向滑动的滑块(1.21),该滑块的下端又与绕过滑轮的索带相连而且再通过所带动的传动索(4-1)与变力包上的带轮配合。这就使双手的扭力用于转向;双手的推力和拉力带动滑块及传动索来将这交变动力向外输出;B种中齿轮包(3.-0)的踏板与空心中轴所连的板柄(3.-16)上固定着齿弧(3.-161),该空心中轴分为左右两半,每半中轴上都有与中轴上的合力齿轮内的鋸齿轮(3.-102)配套的单向传动的棘爪(3-101);该中齿轮包的合力齿轮也是通过缓冲弹簧与前邻的缓冲齿轮连接,而合力齿轮上的中轴的左右两部分别伸在左右两半的空心中轴中;差速托(3.-4)的后端圆孔也是套在合力齿轮的轴的右端,该托前部的的一对齿数相等而且口齿合的圆柱齿轮(3.-54)的轴分别伸向托体的左右外面,在这伸出的轴上所固定的左右两个齿轮分别又与处在左右两边的板柄上的齿弧啮合,这就使该差速托向上偏转和带动一对踏板及板柄也向上偏转,在该托的托体不动而只其中一个踏板时,另一个踏板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空心中轴与板柄这垂直连接处还固定着也相互垂直的变力柄(3.-160),以便通过联杆接受别处传来的动力;这空心中轴的轴承设在该轴的外端部位,该轴上的板柄只能在180度角的相位差之内偏转。
4、按照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用具,其特征是:多用理力机的副部的集力器(7)的跟座(7-2)与脚踏和推杆(7-3)联动而且是小角度偏转和短距离位移,与脚踏连接的总轴(7-4)上的倒T状三臂体的上臂通过联杆与跟座前的那带支点的推杆连接,伸向后方的后臂通过Y形三节联杆与跟座和立式定架连接,前臂和脚踏连接,这样在双手双腿一齐用力时,总轴就发生偏转,这是A种集力器;B种集力器(7.0)的座位架(7.0-21)的上端用转轴和随座(7.0-2)连接,该随座的后部固定着一条座柄而且通过一条联杆(7.0-16)由脚踏所带动的三臂体的后臂带动,使这随座只会偏转不做移动,其他构造同于A种;这总轴上设有多个集力器的同样三臂体及所连的脚踏,可供多人使用;转换器(8)的拐柄与集力器总轴的联杆(7-6)连接,将传来的交变动力转换成转动形式的单向动力通过自身的转换齿轮传给幅度调节器(9)的调节轮,该调节轮上设有公转半径可调的偏心轴(9-11),这偏心轴又伸在带齿弧的而且起摇杆作用的半径杆(9-14)的对夹滑轨中,这就使齿弧的摆动幅度随着偏心轴的公转半径的大小而变化;角度调节器(10)的外壳内有相互啮合的一对行星齿轮和一对半轴齿轮而且外壳上还有角差调节器上的外壳齿轮相啮合的同名称的齿轮(10-32);这对半轴齿轮的左半轴接受齿弧传来的动力,右半轴上固定着调角柄(10-00);角差调节器(11-3)也是外壳内有对行量齿轮和一对半轴齿轮相互啮合,而且外壳齿轮接受由角度调节器传来的动力,这对半轴的外端所设的就是交交动力输出器(11)的输出动力的带轮;这对行星齿轮轴的外端各自有一个与外壳上的齿条框(11-33)上的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这齿条框上的环槽在拨杈(11-34)的拨动下,就使两条半轴发生相对转动而使角度差随之变化;在多用理力机主部的车头上,附设控制副部用的飞把(1-88)和在座位附近设控制幅度调节器的调节杆((9-0)和相应的传动装置,飞把的把杆(1-880)也和转把那样既能滑动也能转动,一对把柄设在把杆两侧,车头前端的差相杆(1-883)的中部由把杆穿过而且通过扭力传动器带动角差调节器那与拨杈连接的齿条;把杆前端所接的联动索绕过滑轮将另一端接在调幅柄(10-00)上;单向动力输出器是从幅度调节器的调节轮下而且与该轮啮合的齿轮取得动力,助力器上的机械动力的输入也是先传给该调节轮(9-1);调节轮内的两条都有反向螺的螺柱上配有移动方向相反的平衡块和带偏心轴(9-11)的偏心块,这对螺柱又在涡轮、涡杆、齿轮和伸到另一侧的摩擦轮(9-43)的带动下使偏心轴能够改变公转半径,与该摩擦轮邻近的小摩擦圈(9-37)在调幅杆(9-0)的控制下就平移过来使摩擦轮反转,使偏心轴的公转半径减小到0,由调幅杆使大摩擦圈与摩擦轮紧靠在一起时就使偏心转的公转半径很快增大到R(R≠O)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组合物,所构成的具有在地面上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其特征是:该自行车由多用理力机的主部和轮体[6.]配合而成,用A种滑轨滑把机构和A种中齿轮包的,使用时是双臂在控制好转向的前提下既能一齐推、拉滑把来为该自行车前进发出动力和带动分力包和踏板上升,也能和常用自行车那样使滑把单一的控制方向;双脚所踏的踏板在拨在反相位时,双腿是轮流用力而且和常用车踏的蹬法一样,在拨到同相位时的使用方式是双腿一齐用力蹬而且靠双臂的拉力向上提升踏板;使用D种滑轨转把机构和B种中齿轮包的该自行车:使用方式是双手推、拉和转动方向盘状的转把,双腿轮流上下蹬踏板或一齐蹬踏板;座位(2)呈马鞍状,坐在该座后面的人双脚用力蹬副踏板就由联杆(3.-161)将此力传给前面空心中轴所接的传力柄(3.-160)上;体架和前端的转向轴及与该轴成为一体的轴杈上都有附加跳跃器[3.]的余地和在体架下部设有装配助力器的座,再装配上压气泵[5.]和跳跃器后就增添了跳跃功能,再装配上助力器[4.]就便于远程行驶和跳跃能力更强。
6、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组合物,所构成的具有在水上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的特征是:用多用理力机主部及轮体所构成的自行车再在下面附加浮体[7.]就具备了在水上行驶的功能,使用起来和在地面上骑具有权利要求5的特征的自行车一样,是双腿双臂一齐用力和轮流用力都可;再附加助力器更好;一种浮体是用棱状的轻体小船而且在该体上设有涡轮总成(7.2)和尾舵及固定带轮体的多用理力机的支架,这种浮体[7.0]可用小船代替;另一种是专门与具有在地面上行驶功能而且设有多用理力机的自行车配套的浮体[7.-],该浮体的两个棱状皮囊(7.-4)中间夹有一个棱状浮舱(7.-1),而且用两条横梁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浮舱上设有涡轮总成、尾舵和固定T形健身架[2.1]的装置,另外备有一对在地面上行走时再向这浮舱下面按装的同轴车轮;由多用理力机和轮体所构成的自行车装配在这浮舱中的健身架上而且由中齿轮包的链条带动涡轮,这样在水上行驶和在地面上用力方式和转向方式一样;需要在地面上行驶时,将皮囊放气后卸下来折叠在浮舱中而且将那两条横梁装配在该舱上方后端做车把,再装配上那对备用车轮(7.8),边就改装成了车斗而且便于将这车把连在拆卸下来的自行车的后座上,这样在地面上就能正常行驶;该浮舱在将所有零件部件都拆卸下来然后再用带密封垫的盖板装配在卸下涡轮瓦成后所闪下的圆孔上,这浮舱就可做浴盆使用。
7、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配有跳跃器[3.]和压气泵[5.]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在前进中及锻练身体时都能利用该自行车的跳跃功能,这跳跃器的一对冲杆(3、11)(3、12)的外面套有螺旋状的缓冲用的弹簧,一端伸在套筒中而且这对套筒(3、13)(3、14)的分轴和公轴及套筒都相互垂直,公轴(3.0)伸在空心的前车轮的轴在而且其两端与分轴的结合处设有使一对套筒相互靠近的扭力弹簧,这对冲杆在平时是由冲杆耗(3.01)托架在前上方而且将前车轮夹在中间;跳跃时用右脚一踏下体架前部的跳跃闸(3.04)这对冲杆的另一端就落地而且在副闸索的拉动下加速转动,轴杈上设有将一对套筒左右分开的凸筒和拉动后闸索的控制扭(3.021),这对冲杆就在惯性和动能的作用下先将前车轮撑离地面后再分开继续转动,转达滑把前上部后又在合并起来落在冲杆托上;夹在后车轮两侧而且缸口向着后上方的一对气缸(3.22)内的一对平行排列的柱塞和伸向后下方的单条直杆结成一体而呈杈状的冲射杆(3.21),这对气缸的另一端的外面用轴和固定在体架(6)上的座体连接,靠近该端的气缸内部那柱塞没伸到的部位空间较大而且兼做储气桶用;在气缸后下端处设有卡住冲射杆的杆卡(3.20)和钩住气缸的提杆卡(3.8)和跳闸(3.02),而这跳闸所接的后阐索的前端又受冲杆的在特定角度处的拉动;这气缸下面设有举升气缸向上偏转用的气顶(3.259),气缸大上方的座架(3.200)上有吊挂气缸用的定(3.649)和控制该卡的气顶(3.831);带有绕索轮和偏转柄(3.60)的收杆机(3.24)的程序索(3.210)的另一端接在冲射杆上,这设在气缸外的收杆机上的偏转柄又控制两个气顶的阀门而且又通过收杆机体上的触块及助收轮又控制出收机(3.25);该气缸(3.22)上还接着控制与本身的气管阀门(3.834)配套的阀门卡(3.650),再加与气缸、气顶的气管上的阀门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冲射总成上的控制系统;前端那冲杆总成的控制系统中还有使一对冲杆托同步偏转的扇形齿轮;体架前部左侧设有限制滑把在跳跃时转向的正位卡(6.-31),这全套跳跃装置再加压气泵「5.」的作用才具备跳跃能力;跳跃前是预先向气缸内充足高压空气,在前车轮突然离开地面时,后闸索也立刻拉开跳闸(3.20),冲射杆立即就以强大的反冲力使该自行车和人向前上方跳出,在脱离地面后,气缸就向上偏转,等冲射杆缩回后再向下偏转和固定在原位;这一系列跳跃程序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而且为再次跳跃做好了准备,只要充足气就可再跳;靠冲杆和冲射杆及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跳跃出去的自行车落地后是继续前进,在空中的方向是通过人体重心位置的改变来控制;附件中的压气泵「5.」是由带阀门(5.4)的柱塞式低压气泵和高压气泵及连接这些气泵柱塞的压气用的杠杆(5.3)构成,是通过踏托前端与压气泵上的杠杆相连的联杆(5.8)带动压气泵工作;在使用助力器时,高压空气由助力器上的气泵提供。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4所述的组合物,所构成的具有在空中行驶功能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的特征是:单人和双人使用的该自行车,只用多用理力机的主部、轮体再配合上飞体[8.]即可;对于多人使用的该自行车,需要包括副部在内的整台多用理力机[1.]、轮体[2.]和飞体[8.],在远程行驶和重点练习起落时再配上带中型内燃机的助力器就更方便;在多人使用中,由一人在多用理力机主部的座位(2)上专门控制方向,其余的人用集力器(7)来充分发挥体力,是双腿双臂一齐用力而且以最简单的动作进行健身活动;该自行车在地面行驶时是将飞体上的一对扑翼拆卸下来靠挂在飞舱的两侧而且由飞舱下的车轮驱车前进;在空中行驶时是再装配上扑翼,就地起落和在跑道上起落都可;在空中行驶有“悠飞”“软飞”和“硬飞”3种动作,其形式依次为:扑翼象鸟翼那样弯折有序的上下扑动、扑翼伸直上下扑动和扑翼挺直不动而靠前上方的螺旋桨的转动;飞体[8.]的构造和性能是:飞舱外形呈喷气式飞机的机体状,该飞舱(8.1)的前下方是一对车轮和可收放的大车撑(8.5),前部左右两侧是舱门,前上方及上方是螺旋桨和吊挂该飞体用的一对吊环,后端及后下方是尾舵和导向轮(8.41);一对扑翼(8.2)设在左右两侧而且可以拆卸,多用理力机就固定在飞舱内而且主部在前;扑翼上的扑杆(0.2)的翼轴连在龙门立柱的上部,因为这对扑翼左右对称,所以表明右翼也就代表了左翼,该右扑翼的翼轴右面扑杆上连接着提拉该扑杆用的前进索和提升索而且这些索绕过龙门立柱上的滑轮后再将另一端各自异向绕接在多用理力机上的交变动力输出器(11)的名带轮上;翼轴左部那段扑杆的左端滑轮上绕挂着一条一端接在龙门的上横框另一端接在扑杆右端的悠杆(0.4)的上股杈,这悠杆的中股杈又受扑杆及扑杆上的扇卡控制,而拉动扇卡的扇卡索又受扑杆左端部的双稳扭及龙门立柱上的上、下触体控制;在这扑杆上设有多条与扑杆垂直而且可以小角度偏转的帆条,在悠杆上设有多条幅射状排列而且是也在小角度内可偏转的扇条,再在这帆条和扇条上复盖不透风的半软膜及在扑杆、悠杆、帆条、扇条及处在扑杆下后部的摇杆(0.8)上连接上起到辅助作用的杆和索带,这些索带和控制屋舵的索条分别与飞舱壳和多用理力机上的控制把柄连接,这样就在专门控制方向的使用者的操纵下使该飞体活动姿势都符合空中行驶的需要;与扑杆连接和与悠杆连接的翼以次为帆翼和扇翼,而这帆翼扇翼都是扑翼的组成部分,螺旋桨在该飞体上仅起协助作用;飞体在平时是将扑翼拆卸下来,这样就可以用这飞舱做健身房。
9、按照权利要求1或5、6、8所述的组合物,由健身架[2.]和带多用理力机[1.]的健身多用自行车所构成的自行车式健身器的特征是:由T形健身架和有在地面行驶功能的自行车所构成的该健身器是将车立在架上,用压气泵[5.]做负荷,使用时的动态是原地活动;由T形健身架和有在水上行驶功能所配合的健身器,是卸下浮体再配上T形健身架,使用时动态也是原地活动;这些用T形健身架的健身器主要是锻练臂力、腿力和腰力;由立梯形健身架与带飞体的自行车所配合成的该健身器,使用时的动态是飞体能够升降,主要锻练腿、臂、腰的耐力和身体在加重及减重环境的适应能力;转轮形健身架与带飞体的自行所配合的该健身器,是将飞体吊挂在轮架的绳梯上,使用时的动态是飞体公转和可上下变动高度,还有使飞体脱离健身架和向飞体供电的功能,这种健身架主要是锻练在空中行驶和降落的能力及技巧、锻练臂力腿力腰力和大脑在运动中的反应能力;T形健身架「2.1」是由T状连接的纵梁和横梁构成,处在后端的横梁上设一对直立的支撑自行车体架后部的架座(2.131)(2.132),纵梁前端设有带转轴的弧槽状轮托(22)用于放置前车轮;立梯形健身架(2.2)的Г状立架上设挂一个一端接有重块(2.23)另一端带挂钩的绳梯(2.22),这重块上又设与立架固定用的螺栓和由电动机带动的缠线机(2.232),这缠线机上绳索的另一端是相间穿过一段绳梯的梯孔接在挂钩上,以便用绳索快速升降,用绳梯人力升降及出、入飞舱;转轮形健身架[2.3]的立轴上设有一个由多条处在直径上的横梁构成的轮架,这架下面的立梯的下端接随架转动的环道而上端接轮架的横料,挂在横梁上的绳梯的外端设有电控钩而且挂在飞体上,该绳梯的另一端接有重块而且以立梯为轨道下、上升降,立轴的中部是轴承而且由环道内的多条撑杆架起,由环道下的电动机在起步时带动就使轮架运转;一旦转动后就靠所吊挂的多个带飞体的自行车所发出的动力自转;绳梯上附设电缆,飞体内用电动机代替助力器,电控钩的脱钩电扭(K3)设在飞舱内,在准备飞到远处降落时,先靠体力或电力将速度提上去,然后一摁脱钩电扭就一下子冲到圈外而且在空中行驶一段时间再稳步落地。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组合物,电控钩及控制电路的特征是:在转轮形健身架绳梯一端的挂体(2.40)上设有前高后底的两个电控钩和处在后面而位置更低的多路插座(2.531),电控钩(2.322)由直杆状钩秆、转轴在钩秆上的杠杆性钩底及钩盖构成而且钩口向前,这构秆、钩盖及钩底所围成的三角状的框中是吊挂飞体的吊环处,钩盖钩底都有各自的柄而且由联动的盖卡和底卡卡着,这盖卡又由电磁铁的线圈控制;在电磁铁不通电时,这电构钩是靠这些卡和弹簧的作用使围成的三角状的框将吊环挂住,一旦这钩盖钩底都打开,此钩就失去一切吊挂能力;钩盖(2.44)由挂钩状的盖卡来卡着盖柄,钩底的底柄通过带轴的减力杆再由挂钩状的底卡(2.491)卡着而且该卡与盖卡通过联杆相互联动;两个电控钩的构造相同而且两个电磁铁的线圈(B4)(B5)各自控制一个电控钩,沿绳梯引来的电缆中的控制的一条支路上串联继电器的断电线圈(B1)及电阻(R)后再经多路插座与此对应的接点和脱钩插头(K2)引到飞体,长通性的敏速触头(K4)和脱钩电扭(K3)相互并联后再接到脱钩插头的引线上,这就使本支路长通和使另一条支路长断,因为断路线圈使串联在另一条支路中的继电器触头(K1))处于断开状态;控制线的另一条支路是将两个电控钩上的电磁铁线圈(B4)(B5)、多路插座上的用于推出脱钩插头的电磁铁的线圈(B3)继电器的保持线圈(B2)和由该线圈控制的触头(K1)、与短路播头(K5)这些件统统串联后再接在控制用的电源线(2.511)上;短路插头(K5)仅起一段电线的作用而且是一个弯成U状的铜片构成,该插头和动力插头(K6)的壳接在一起而动力插头的电线又连接在飞体内的电动机上;敏速触头(K4)是在飞体速度较高时使吊环环柄的向后倾斜而断开,在此情况下只要一摁脱钩电扭(K3)就使本支路断电和另一条支路通电,从而使所有电磁铁都一齐工作,电控钩就立刻打开,飞体立刻冲出而且随后自动拨出短路插头和动力插头,这就使所有电路都停止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121058 CN1220222A (zh) | 1997-12-15 | 1997-12-15 | 健身多用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121058 CN1220222A (zh) | 1997-12-15 | 1997-12-15 | 健身多用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0222A true CN1220222A (zh) | 1999-06-23 |
Family
ID=517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121058 Pending CN1220222A (zh) | 1997-12-15 | 1997-12-15 | 健身多用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2022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67748A (zh) * | 2020-04-20 | 2020-07-31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模仿现实环境的健身单车系统 |
CN112774207A (zh) * | 2020-12-21 | 2021-05-11 | 海兰 | 一种水上竞速自行车游乐设施 |
CN113952681A (zh) * | 2021-11-30 | 2022-01-21 | 惠州兴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力量训练器械 |
-
1997
- 1997-12-15 CN CN 97121058 patent/CN122022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67748A (zh) * | 2020-04-20 | 2020-07-31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模仿现实环境的健身单车系统 |
CN111467748B (zh) * | 2020-04-20 | 2021-05-25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模仿现实环境的健身单车系统 |
CN112774207A (zh) * | 2020-12-21 | 2021-05-11 | 海兰 | 一种水上竞速自行车游乐设施 |
CN113952681A (zh) * | 2021-11-30 | 2022-01-21 | 惠州兴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力量训练器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94710B (zh) | 一种轮履结合辅助搬运爬楼梯机器人 | |
CN105151244B (zh) | 自行车水上套装 | |
CN1757426A (zh) | 旋转、升降、飘翔游乐机 | |
CN1220222A (zh) | 健身多用自行车 | |
CN205872348U (zh) | 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 | |
CN208377061U (zh) | 飞行器及其助力装置 | |
CN205440870U (zh) | 人力扑翼飞行器 | |
CN101519106B (zh) | 坐立式推拉车 | |
CN101767752B (zh) | 电能驱动型快速绳索牵引装置 | |
US20170217535A1 (en) | Bicycle dual power turning track, rack, pinion, and one-way bearing propulsion system | |
CN1116173A (zh) | 复合驱动机构与新型非机动车 | |
CN1709786A (zh) | 登天行运机 | |
Kyle et al. | HUMAN POWER | |
CN102745297A (zh) | 一种摇臂式健身自行车 | |
CN201457594U (zh) | 往复驱动式无极变速自行车 | |
CN102160933B (zh) | 飞升舱圆周矩阵排列的转塔游乐器 | |
CN101450698A (zh) | 一种2轮驱动自行车 | |
CN1730352A (zh) | 人力升空伞 | |
CN200954879Y (zh) | 人力扑翼飞行器 | |
CN101734335B (zh) | 陀螺轮驱动铰接自行车 | |
CN111388954B (zh) | 一种储能代步多功能健身车 | |
CN2378287Y (zh) | 人力扑翼飞行器 | |
CN117774577A (zh) | 摆钟杠杆驱动的单人自行车式飞行器 | |
CN2920797Y (zh) | 用钢丝绳输出动力的人力车 | |
CN2148031Y (zh) | 人力飞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