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2087C -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 Google Patents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2087C
CN1212087C CN 98117440 CN98117440A CN1212087C CN 1212087 C CN1212087 C CN 1212087C CN 98117440 CN98117440 CN 98117440 CN 98117440 A CN98117440 A CN 98117440A CN 1212087 C CN1212087 C CN 12120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ve
pipe
bone
umbrella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1174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6309A (zh
Inventor
林俊光
张荣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Futa Gingha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YANG UMBRELLA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YANG UMBRELLA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YANG UMBRELLA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981174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12087C/zh
Publication of CN124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6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20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20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为提供一种可短化伞长、减小伞的体积、制造难度小、开收伞操作圆顺的伞,提出本发明,它包括中棒、枢连于中棒上的伞骨总成及安装在伞骨总成上的伞布;中棒由多数管伸缩套合而成;上管尺寸最小,其断面形成多数弧形凹面象限;两相邻凹面象限夹成界定容置弹节承窝的脊凸部;构成中棒多数管由上管的弧形凹面象限逐管增加弧形凸面象限,直至最下管的横断面呈圆环面。

Description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本发明属于伞,特别是一种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习用的伞具,为短化伞长、减小伞的体积,以便于携带及储放,通常将伞骨制成多折式,其伞中棒则由多数管伸缩套合而成。开伞后中棒中的弹节(spring catch)会突出中棒以卡扣伞骨的下巢而定位于开伞状态。收伞时,按压弹节,迫使其缩入中棒后则可下拉下巢,便可收折伞骨及中棒诸管。
在多折伸缩伞中棒,如四折或五折伞中,其上管的直径或宽度最小。在如此小的上管内欲安装前述弹节将增加制作上的难度。伸缩管的数目愈多,在最上面的上管的直径或宽度愈是狭小,而开伞时支持下巢的弹节的宽度则必须保有一定尺寸。因此,欲使伸缩管数目增多、缩短收伞后中棒的长度,逐形成上管“瓶颈”。如一般三节管的中棒,欲制成四节、五节以上时,便会发生弹节的安置问题。
美国专利第4,739,783号揭示了一种短化多折伞的结构。其中伞骨总成的第三骨滑合于第四骨。因第三骨与第四骨系采用滑动套合,从而弱化伞骨总成的强度及稳定性。而当开、收伞时,伞骨的开、收仅依靠第一、第二骨启动,而第三、第四骨因系滑动配合,因非枢连成连杆的关系而无助于开、收伞的起始动作,致使开、收伞操作不灵活、无法使之圆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短化伞长、减小伞的体积、制造难度小、开收伞操作圆顺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本发明包括中棒、枢连于中棒上的伞骨总成及安装在伞骨总成上的伞布。
中棒包括上管、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及下管。
上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三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个弧形凸面象限,相邻两弧形凹面象限间形成脊凸部,脊凸部内则界定容置弹节的承窝。上管设有允许弹节突伸向外的切槽。上管中弹性持设有弹节。
第一中间管横断面包括自第一中间管直径两侧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两个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向直径两侧方向突伸的两个弧形凸面象限。第一中间管伸缩滑合于上管外,且于开伞时位于上管下方。
第二中间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一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三个弧形凸面象限。第二中间管伸缩滑合于第一中间管外。
下管横断面为由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四个弧形凸面象限4围成的圆柱形面。下管伸缩滑合于第二中间管外。开伞时下管位于第二中间管下方,并连接把手以供使用者握持。
伞骨总成包括顶骨、下支骨、中间骨、内连接骨、外连接骨、弹性骨、尾骨及接合器。顶骨与上巢枢连。下支骨与滑合于中棒上的下巢枢连。中间骨枢连顶骨。内连接骨枢连下支骨及中间骨。外连接骨枢连中间骨并藉助接合器枢连尾骨。弹性骨枢连顶骨及外连接骨。
伞布安装在伞骨总成的顶骨、中间骨、外连接骨及尾骨上。
其中:
伞骨总成的内连接骨为一狭长形连杆条,其上纵向设有长形补强键以补强内连接骨的强度;内连接骨并列于顶骨下方,并令顶骨、下支骨、内连接骨及中间骨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组;下支骨及顶骨上设有U形槽。
结合器为塑胶结合器;接合器一端为内接头,其中间为一对凸耳,其另一端凹设U形槽;接合器以其内接头与外连接骨外端固接,并藉助穿过其中间凸耳及尾骨里端销孔的销子与尾骨枢连;接合器以其U形槽容纳并支撑尾骨。
上管下端构成扩大部;上管横断面包括两个分置上管直径两侧的弧形凹面象限及分置上管另一方向直径两侧的弧形凸面象限;上管以其扩大部伸缩套合于第一中间管内。
第一中间管上、下端分别构成收缩部及扩大部;收缩部自第一中间管上端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上管横断面形状相对应,以伸缩套合于上管外;扩大部自第一中间管下端稍微扩大,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二中间管的横断面形状相对应,以伸缩套合于第二中间管内。
第二中间管上、下端分别构成收缩部及扩大部;收缩部自第二中间管上端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一中间管横断面形状相对应,以伸缩套合于第一中间管外;扩大部自第二中间管下端稍微扩大,以伸缩套合于下管内。
第二中间管下端扩大部横断面呈圆形,以伸缩套合于外管内;下管上端构成收缩部;下管收缩部自下管上部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二中间管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并伸缩套合于第二中间管外。
相邻两管间以一弹性扣器耦合联结;弹性扣器包括弹性夹及置于弹性夹两端的两粒扣珠;藉助弹性夹的弹力将两粒扣珠顶撑扣合于相邻两管相对应的珠孔内,使两相邻管得以联结定位。
相邻两管间以一弹性扣器耦合联结;弹性扣器为制成两端构成弹性钩的弹性夹;藉助弹性夹两端的弹性钩弹性扣合相邻两管相对应的钩孔内,使相邻管得以联结定位。
相邻两管的内、外管的凹穴处分别固设相对应的并在开伞时相互卡扣的制止器,以避免相邻两管跳脱分离。
本发明包括中棒、枢连于中棒上的伞骨总成及安装在伞骨总成上的伞布。
中棒包括上管、设于上管上方的最上管、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及下管。
上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三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个弧形凸面象限。
最上管的尺寸小于上管尺寸;最上管中弹性持设有弹节,最上管的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四个弧形凹面象限;相邻两弧形凹面象限间形成脊凸部,脊凸部内则界定容置弹节的承窝;最上管设有允许弹节突伸向外的切槽。
第一中间管横断面包括自第一中间管直径两侧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两个凹面象限3及自中棒纵轴心向直径两侧方向突伸的两个弧形凸面象限4。第一中间管伸缩滑合于上管外,且于开伞时位于上管下方。
第二中间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一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三个弧形凸面象限。第二中间管伸缩滑合于第一中间管外。
下管横断面为由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四个弧形凸面象限4围成的圆柱形面。下管伸缩滑合于第二中间管外。开伞时下管位于第二中间管下方,并连接把手以供使用者握持。
伞骨总成包括顶骨、下支骨、中间骨、内连接骨、外连接骨、弹性骨、尾骨及接合器。顶骨与上巢枢连。下支骨与滑合于中棒上的下巢枢连。中间骨枢连顶骨。内连接骨枢连下支骨及中间骨。外连接骨枢连中间骨及藉助接合器枢连尾骨。弹性骨枢连顶骨及外连接骨。
伞布安装在伞骨总成的顶骨、中间骨、外连接骨及尾骨上。
由于本发明包括中棒、枢连于中棒上的伞骨总成及安装在伞骨总成上的伞布;中棒由多数管伸缩套合而成;上管尺寸最小,其断面形成多数弧形凹面象限;至少有两相邻凹面象限夹成界定承窝的脊凸部;弹节容置于承窝内,并在开伞时卡扣在下巢上;构成中棒多数管由上管的弧形凹面象限逐管增加弧形凸面象限,直至最下管的横断面呈圆环面;伞骨总成包括相互枢连至上、下巢上的顶骨、下支骨、中间骨、外连接骨、内连接骨及尾骨。中棒的依序套合的多数管分别藉助弧形凸面或弧形凹面伸缩吻合,在开、收伞过程中,能避免各管扭转、振动、不稳等现象发生,不仅可短化伞长、减小伞的体积,而且制造难度小、开收伞操作圆顺,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正视图(开伞状态)。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中棒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B剖面图。
图5、为图3中C-C剖面图。
图6、为图3中D-D剖面图。
图7、为图3中E-E剖面图。
图8、为图3中F-F剖面图。
图9、为图3中G-G剖面图。
图10、为图3中H-H剖面图。
图11、为图3中I-I剖面图。
图12、为图3中J-J剖面图。
图13、为图3中K-K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正视图(收伞状态)。
图15、为本发明收伞状态中棒剖面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棒结构示意正视图(设有最上管)。
图17、为图16中L-L剖面图。
图18、为图16中M-M剖面图。
图19、为图16中N-N剖面图。
图20、为本发明中棒结构示意剖视图(设有最上管)。
图21、为本发明中棒结构示意立体图(设有最上管)。
图22、为图21所示中棒上部部分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收伞状态中棒剖面图(设有最上管)。
图24、为设有制止器相邻两管局部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阅图1~图15,本发明包括中棒1、枢连于中棒1上的伞骨总成2及安装在伞骨总成2上的伞布。
中棒1及伞骨总成2以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强化塑胶或其他质地轻盈的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如适用的节(或折数),如伞骨折数、中棒伸缩管之数目系未加限制。所述“渐层突圆”乃因中棒1的上管11(或内管)至最下管14(或最外管)逐管逐渐形成圆柱形圆周面。中棒1的上管11(或内管)至最下管14(或最外管)的断面由“弧形凹面”的象限3数递减,而“弧形凸面”的象限4数递增,最后使最下管14(或最外管)的圆周面(由四个弧形凸面“4”形成的圆面)形成握持圆顺舒适的圆柱形表面,而最下管14(或最外管)最接近使用者手握的把手,令使用者手触圆形管面时感到圆顺舒适,而不会有棱角突起压迫刺痛的感觉。
中棒1包括上管11(或内管)、第一中间管12、第二中间管13及下管14。上管11中弹性持设有弹节15(spring catch),第一中间管12伸缩套合于上管11外,且于开伞时位于上管11下方。第二中间管13伸缩套合于第一中间管12外,下管14(或最外管)伸缩套合于第二中间管13外,下管14于开伞时位于第二中间管13下方,并连接把手以供使用者握持。
上管11(或内管)上端111固接伞骨总成2的上巢20,其下端直径稍微扩大为伸缩套合第一中间管12的扩大部112。
如图4所示,上管11下端构成扩大部112。如图4所示,上管11横断面包括向中棒1纵轴心100内凹的三个弧形凹面象限3及自中棒1纵轴心100向外突出的一个弧形凸面象限4,相邻两弧形凹面象限3间形成脊凸部5,脊凸部5内则界定承窝6。上管11设有切槽113。当收伞时,弹节15容置于承窝6及上管11内。如图1所示,当开伞时,弹节15可自开设于上管11上的切槽113突伸向外以扣锁伞骨总成2的下巢23。如图6所示,上管11下端扩大部112自上管11下端稍微扩大,其横断面包括两个分置上管11直径两侧的弧形凹面象限3及分置上管11另一方向直径两侧的弧形凸面象限4。
第一中间管12上、下端分别构成收缩部121及扩大部122。如图6、图7所示,第一中间12管横断面形状与上管11扩大部112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其包括自第一中间管12直径两侧向中棒1纵轴心100内凹两个凹面象限3及自中棒1纵轴心100向直径两侧方向突伸的两个弧形凸面象限4。如图5所示,第一中间管12上端的收缩部121自第一中间管12上端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上管11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如图9所示,第一中间管12下端扩大部122自第一中间管12下端稍微扩大,其横断面包括向中棒1纵轴心100内凹的一个弧形凹面象限3及自中棒1纵轴心100向外突出的三个弧形凸面象限4。如图6所示,第一中间管12伸缩滑合于上管11下端的扩大部112外。
第二中间管13上、下端分别构成收缩部131及扩大部132。如图9、图10所示,第二中间管13横断面形状与第一中间管12扩大部122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其包括向中棒1纵轴心100内凹的一个弧形凹面象限3及自中棒1纵轴心100向外突出的三个弧形凸面象限4。如图8所示,第二中间管13上端收缩部131自第二中间管13上端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一中间管12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如图12所示,第二中间管13下端扩大部132自第二中间管13下端稍微扩大,其横断面呈圆形。如图9所示,第二中间管13伸缩滑合于第一中间管12下端的扩大部122外。
下管14(或外管)上端构成收缩部141。如图13所示,下管14横断面形状呈与第二中间管13扩大部132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其为由自中棒1纵轴心100向外突出的四个弧形凸面象限4围成的圆形。如图11所示,下管14上端的收缩部141自下管14上端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二中间管13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如图12所示,下管14伸缩滑合于第二中间管13下端的扩大部132外。
如图1、图2、图14所示,伞骨总成2包括上巢20、顶骨21、下支骨22、下巢23、中间骨24、内连接骨25、外连接骨26、弹性骨27、尾骨28及接合器29。顶骨21里端211与上管11顶端的上巢20枢连。下支骨22里端221与滑合于中棒1上的下巢(或伞巢)23枢连,下支骨22的最外端222枢连于顶骨21的中间部位。中间骨24里端枢连于顶骨21最外端212。内连接骨25里端25 1枢连下支骨22的外端223,内连接骨25外端252枢连中间骨24的最里端242。外连接骨26里端261枢连中间骨24外端243,外连接骨26外端263则藉助接合器29枢连尾骨28。弹性骨(或杆)27里端271枢连顶骨21外端213,弹性骨27外端272则枢连外连接骨26的最里端262,弹性骨27中间部位273则滑合于中间骨24中段所设的滑环244中。
内连接骨25为一狭长形连杆条,其上纵向设有长形补强键250以补强内连接骨25的强度。该补强键250可直接于内连接骨25上冲压而成。内连接骨25并列于顶骨21下方。藉助由顶骨21、下支骨22、内连接骨25及中间骨24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组,使本发明在开、收伞时能圆顺地展伸或收缩伞骨总成2的各伞骨。
如图14所示,制成狭长形连杆条的内连接骨25,便于在收伞时没入凹设在下支骨22及顶骨21上的U形槽220、210内,从而大大减小本发明收伞后的体积。
如图1、图2所示,接合器29为塑胶接合器,其一端为内接头291,其中间为一对凸耳293,其另一端凹设U形槽295。接合器29以其内接头291与外连接骨26外端263连接,并藉助销(铆)钉292固定。接合器29藉助穿过其中间凸耳293及尾骨28里端281销孔282的销子294与尾骨28枢连。接合器29以其U形槽295容纳并支撑尾骨28。
如图14所示,当收伞时,尾骨28向上偏转,接近外连接骨26,以减小收伞后的体积,与此同时,将伞布外部夹收于外连接骨26与尾骨28之间,使本发明在收伞后,其外观保持整齐而不紊乱。为保证尾骨28枢接里端281的强度,尾骨28的作为枢接部的里端281可以钢、铁等强度高的材质制成。
由于本发明伞骨总成2的顶骨21、下支骨22、中间骨24、内连接骨25、外连接骨26、弹性骨27及尾骨28之间系采用连杆组方式枢连在一起,故不会有松脱、摇晃等不稳的缺陷,而且强度好,特别是能稳当而圆顺地操作,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如图16~23所示,本发明的中棒1的上管11上方还设有直径或宽度小于其直径的最上管10。如图17所示,最上管10的横断面包括向中棒1纵轴心100内凹的四个弧形凹面象限3。相邻两弧形凹面象限3间形成脊凸部5,脊凸部5内则界定承窝6。最上管10设有切槽103。当收伞时,弹节15容置于承窝6及最上管10内。当开伞时,弹节15可自开设于最上管10上的切槽103突伸向外以扣锁伞骨总成2的下巢23。最上管10的上端101固接伞骨总成2的上巢20。最上管10以其下端102伸缩套合于上管11内。当收伞时,最上管10、上管11、第一中间管12及第二中间管13皆缩于外管14内,而外管14圆周面圆顺美观,好拿好用。
为防止本发明中棒1相邻两管分离或拉脱。如图20所示,可于相邻两管间以一弹性扣器7耦合联结。弹性扣器7包括弹性夹71及置于弹性夹71两端的两粒扣珠72。藉助弹性夹71的弹力将两粒扣珠72顶撑扣合于相邻两管相对应的珠孔内,使两相邻管得以联结定位。如图21所示,弹性扣器7亦可为制成两端构成弹性钩731的弹性夹73。藉助弹性夹73两端的弹性钩731弹性扣合相邻两管相对应的钩孔内,使相邻管得以联结定位。
亦可如图24所示,于相邻两管的内、外管的凹穴处分别固设相对应的制止器81、81。当开伞拉伸相邻的内、外管时,相邻内、外管上的制止器81、82相互卡扣,以避免相邻两管跳脱分离。

Claims (11)

1、一种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它包括中棒、枢连于中棒上的伞骨总成及安装在伞骨总成上的伞布;中棒包括上管、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及下管;上管中弹性持设有弹节,第一中间管伸缩套合于上管外,且于开伞时位于上管下方;第二中间管伸缩套合于第一中间管外,下管伸缩套合于第二中间管外,下管于开伞时位于第二中间管下方,并连接把手以供使用者握持;伞骨总成包括顶骨、下支骨、中间骨、内连接骨、外连接骨、弹性骨、尾骨及接合器;顶骨与上巢枢连;下支骨与滑合于中棒上的下巢枢连,中间骨枢连顶骨,内连接骨枢连下支骨及中间骨,外连接骨枢连中间骨并藉助接合器枢连尾骨,弹性骨枢连顶骨及外连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三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个弧形凸面象限,相邻两弧形凹面象限间形成脊凸部,脊凸部内则界定容置弹节的承窝;上管设有允许弹节突伸向外的切槽;
第一中间管横断面包括自第一中间管直径两侧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两个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向直径两侧方向突伸的两个弧形凸面象限;第一中间管伸缩滑合于上管外;
第二中间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一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三个弧形凸面象限;第二中间管伸缩滑合于第一中间管外;
下管横断面为由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四个弧形凸面象限围成的圆柱形面;下管伸缩滑合于第二中间管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骨总成的内连接骨为一狭长形连杆条,其上纵向设有长形补强键以补强内连接骨的强度;内连接骨并列于顶骨下方,并令顶骨、下支骨、内连接骨及中间骨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组;下支骨及顶骨上设有U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器为塑胶结合器;接合器一端为内接头,其中间为一对凸耳,其另一端凹设U形槽;接合器以其内接头与外连接骨外端固接,并藉助穿过其中间凸耳及尾骨里端销孔的销子与尾骨枢连;接合器以其U形槽容纳并支撑尾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管下端构成扩大部;上管横断面包括两个分置上管直径两侧的弧形凹面象限及分置上管另一方向直径两侧的弧形凸面象限;上管以其扩大部伸缩套合于第一中间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中间管上、下端分别构成收缩部及扩大部;收缩部自第一中间管上端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上管横断面形状相对应,以伸缩套合于上管外;扩大部自第一中间管下端稍微扩大,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二中间管的横断面形状相对应,以伸缩套合于第二中间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中间管上、下端分别构成收缩部及扩大部;收缩部自第二中间管上端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一中间管横断面形状相对应,以伸缩套合于第一中间管外;扩大部自第二中间管下端稍微扩大,以伸缩套合于下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中间管下端扩大部横断面呈圆形,以伸缩套合于外管内;下管上端构成收缩部;下管收缩部自下管上部稍微收缩,其横断面形状与第二中间管横断面形状相对应,并伸缩套合于第二中间管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相邻两管间以一弹性扣器耦合联结;弹性扣器包括弹性夹及置于弹性夹两端的两粒扣珠;藉助弹性夹的弹力将两粒扣珠顶撑扣合于相邻两管相对应的珠孔内,使两相邻管得以联结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相邻两管间以一弹性扣器耦合联结;弹性扣器为制成两端构成弹性钩的弹性夹;藉助弹性夹两端的弹性钩弹性扣合相邻两管相对应的钩孔内,使相邻管得以联结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相邻两管的内、外管的凹穴处分别固设相对应的并在开伞时相互卡扣的制止器,以避免相邻两管跳脱分离。
11、一种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它包括中棒、枢连于中棒上的伞骨总成及安装在伞骨总成上的伞布;中棒包括上管、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及下管;第一中间管伸缩套合于上管外,且于开伞时位于上管下方;第二中间管伸缩套合于第一中间管外,下管伸缩套合于第二中间管外,下管于开伞时位于第二中间管下方,并连接把手以供使用者握持;伞骨总成包括顶骨、下支骨、中间骨、内连接骨、外连接骨、弹性骨、尾骨及接合器;顶骨与上巢枢连;下支骨与滑合于中棒上的下巢枢连,中间骨枢连顶骨,内连接骨枢连下支骨及中间骨,外连接骨枢连中间骨并藉助接合器枢连尾骨,弹性骨枢连顶骨及外连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棒的上管上方还设有最上管;上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三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个弧形凸面象限;
最上管的尺寸小于上管尺寸;最上管中弹性持设有弹节,最上管的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四个弧形凹面象限;相邻两弧形凹面象限间形成脊凸部,脊凸部内则界定容置弹节的承窝;最上管设有允许弹节突伸向外的切槽;
第一中间管横断面包括自第一中间管直径两侧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两个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向直径两侧方向突伸的两个弧形凸面象限;第一中间管伸缩滑合于上管外;
第二中间管横断面包括向中棒纵轴心内凹的一个弧形凹面象限及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三个弧形凸面象限;第二中间管伸缩滑合于第一中间管外;
下管横断面为由自中棒纵轴心向外突出的四个弧形凸面象限围成的圆柱形面;下管伸缩滑合于第二中间管外。
CN 98117440 1998-08-28 1998-08-28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Expired - Lifetime CN121208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17440 CN1212087C (zh) 1998-08-28 1998-08-28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17440 CN1212087C (zh) 1998-08-28 1998-08-28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6309A CN1246309A (zh) 2000-03-08
CN1212087C true CN1212087C (zh) 2005-07-27

Family

ID=5225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117440 Expired - Lifetime CN1212087C (zh) 1998-08-28 1998-08-28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1208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1020A1 (en) * 2005-01-07 2006-07-13 Fu Tai Umbrella Works, Ltd. Super-shortened multiple-fold umbrell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6309A (zh) 2000-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9738B2 (en) Collapsible canopy frame having a central lock
JP3080944B2 (ja) 伸縮自在な軸柄を備えた多段折畳み式傘
CN1212087C (zh)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US20050236024A1 (en) Reinforced structure for collapsible and wind resistible umbrella
CN2353206Y (zh) 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
CN201328444Y (zh)
CN1502316A (zh) 轮椅
CN1799447A (zh) 超短化多折伞及其伞中棒
CN1250130C (zh) 具塑胶中间骨的多折伞伞骨
EP0409639A2 (en) A canopy
CN2361820Y (zh) 套管伸缩梯
CN2416782Y (zh) 具塑胶中间骨的多折伞伞骨
US20050217711A1 (en) Super-shortened multiple-fold umbrella shaft
CN217959049U (zh) 一种辅助握持雨伞柄
CN2783802Y (zh) 组合式伞骨架
CN1148127C (zh) 五折自动开收伞
CN2759262Y (zh) 强化的多折式伞骨装置
CN217906636U (zh) 伞上巢结构
CN215369652U (zh) 便于组装的办公室装修工程用梯子
CN1187011C (zh) 多用途同步展折架
CN21710615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的孔洞预留装置
CN2413543Y (zh) 五折自动开收伞
CN210021058U (zh) 一种多节多边形一键伸缩便携式登山杖
CN200976890Y (zh) 缩小体积多折伞具结构
CN2353207Y (zh) 多折自动折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AMEN FUTAI BROLL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TAI UMBRELLA FA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1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108

Address after: Fujian province Xiamen City Xinglin District Xinyuan Road No. 37

Patentee after: Xiamen Futa Gingh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province Taipei County Township Road 3 five shares into No. 16

Patentee before: Futaiyang Umbrella Factor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