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0198C -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0198C
CN1200198C CN 00133610 CN00133610A CN1200198C CN 1200198 C CN1200198 C CN 1200198C CN 00133610 CN00133610 CN 00133610 CN 00133610 A CN00133610 A CN 00133610A CN 1200198 C CN1200198 C CN 120019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value
backhaul
journey
a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336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5384A (zh
Inventor
卢旭
李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 Xu
The United States Dipai oil spill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01336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00198C/zh
Publication of CN1355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5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01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1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悬点载荷传感器、配重载荷传感器测出悬点载荷与配重载荷之数值,在采油机带载运行时电流传感器、载荷传感器、编码位置传感器将抽程、回程的动态电流、载荷变化数值输入计算机,计算出有效功率、无效功率等平衡系数。计算机通过调整冲程距离、抽、回程上的速度,保持采油机动态运行的平衡比系数处在最佳值,并且使平均抽程、回程载荷值及电流值改变,满足抽程平均电流与回程平均电流之比在0.8≤1≤1.2范围,平均抽程载荷值与平均回程载荷值之比在0-1范围。本发明能有效地降低采油机运行的电耗,提高采油机的有效功率。

Description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油机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抽油机采用游梁方式,前置式或后置式驱动运行。由于是曲柄带动连杆运行,无法自由改变配重量,所以固定载荷平衡比非常不好,不平衡力运行时比较大,浪费电能,致使抽油机的运行有较大的功率浪费在自身的运行上。采油功率明显降低。运行时产生的动载荷也无法进行计算和平衡。
采油机运行主要有两种载荷,静载荷和动载荷。静载荷包括:抽油杆柱重力载荷,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载荷。静载荷是固定载荷,可以通过采油机的装配(平衡配重)达到100%平衡。动载荷包括:惯性载荷,摩擦载荷,振动载荷等,动载荷是采油机运行时产生的不固定载荷,动态影响因素非常多。包括采油机本身的运行方式,平衡方式,井况、油藏情况,深井泵的自由振动和采油机的强迫振动等等。传统抽油机由于无法计算动载荷的具体参数,所以在载荷计算上基本忽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动态载荷,调整采油机动态运行平衡比,来提高采油机大载荷运行能力的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如下:
1.一种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1)利用安装在悬绳器上的悬点载荷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配重箱上的配重载荷传感器向计算机提供悬点载荷、配重载荷数值及他们之间的平衡比;
(2)利用安装在矢量变频驱动器上,并与电机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测出采油机带载运行时,悬点载荷与配重载荷在抽程、回程交替运行时耗电数值及他们之间的电流平衡差,并提供给计算机;
(3)利用安装在驱动轴端面上的位置传感器,向可编程序控制器输送采油机抽程、回程交替运行时冲程距离数值;
(4)上述电流传感器、载荷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将采油机运行时抽程、回程的动态电流、动态载荷在冲程距离位置上的变化数值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算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平衡比,其特征在于:计算机通过调整冲程距离,冲程不同位置点上的抽程速度,回程速度,使采油机运行时产生的惯性载荷、振动载荷、摩擦载荷在悬点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之间进行动态平衡调整,保持采油机动态运行的平衡比系数处在最佳数值;通过调整抽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抽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抽程惯性载荷值、摩擦载荷值、振动载荷值改变,使平均抽程载荷值改变;采油机运行抽程动态条件:配重载荷(19)≤抽油杆柱载荷(20)+活塞载荷(22)+油管内油柱载荷(16)+摩擦载荷(9)+惯性载荷+振动载荷;通过调整回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回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回程惯性载荷值、摩擦载荷值、振动载荷值改变,使平均回程载荷值改变;采油机运行回程动态条件:配重载荷(19)≥抽油杆柱载荷(20)+活塞载荷(22)-抽油杆柱与油柱摩擦载荷(9)-油液浮力(23)+惯性载荷-振动载荷;以上平均抽程载荷值、平均回程载荷值的改变,导致动态平衡比的改变;通过调整抽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抽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抽程惯性载荷电流值、摩擦载荷电流值、振动载荷电流值改变,使平均抽程载荷电流值改变;通过调整回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回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回程惯性载荷电流值、摩擦载荷电流值、振动载荷电流值改变,使平均回程载荷电流值改变;并且满足抽程平均电流与回程平均电流之比在0.8≤1≤1.2范围;上述平均抽程载荷电流值和平均回程载荷电流值的改变,使动态平均功率比改变,并且满足平均抽程载荷值与平均回程载荷值之比在0-1范围。
本发明可对采油机工作运行时,平衡系数自动计算,分析、识别、调整、控制,满足了不同井况对采油机采油时动态平衡系数的要求。有效地降低采油机运行时的电耗,根据不同井况对采油机的功率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油机的有功功率,减少无功功率,达到采油机运行中节能、高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衡调整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1是后随动轮、2是电机、3是减速机、4是前随动轮、5是编码位置传感器、6是皮带、7是配重行程距离、8是悬绳器、9是油摩擦力、10是抽程、11是采油机冲程距离、12是变频驱动器、13是可编程序控制器、14是回程、15是显示器、16是油管内油重量、17是打印机、18是电源、19是平衡配重箱、20是抽油杆重量、21是抽油泵、22是活塞重量、23是液面浮力、24是回程、25是泵冲程距离、26是泵底、27是抽程、28是配重载荷传感器、29是悬点载荷传感器、30是电流传感器、31是计算机。
本方法采用:(1)悬点载荷传感器(29)安装在悬绳器(8)上,连接在计算机(31)。配重载荷传感器(28)安装在平衡配重箱(19)上,连接在计算机(31)。在接通电源(18)后显示器(15)自动显示悬点载荷(29)配重载荷(28)及他们之间平衡比。他们的运动方式是电机(2)驱动减速机(3)带动驱动轮旋转,驱动轮通过皮带(6)、前随动轮(4)带动悬绳器(8)、抽油杆柱(20)、活塞(22)进行进行抽程(27)(上)、回程(24)(下)往复运动。同时驱动轮通过皮带(32)、后随动轮(1)带动平衡配重箱(19)进行下、上往复运动(与悬绳器做相反方向平衡运动)。悬点运动距离(采油机冲程距离)(11)与配重行程(7)距离相等。
采油机安装时必须按照重量比进行装配,使悬点载荷与配重载荷(停机时)达到静态平衡(悬点载荷值/配重载荷值=静平衡比)。并在显示器(15)上显示出平衡数值,平衡比。
采油机的(停止)静态平衡公式:配重载荷(19)=抽油杆柱载荷(20)+活塞载荷(22)
采油机的(运行抽程)动态公式:配重载荷(19)≤抽油杆柱载荷(20)+活塞载荷(22)+油管内油柱载荷(16)+摩擦载荷(9)+惯性载荷+振动载荷
采油机的(运行回程)动态公式:配重载荷(19)≥抽油杆柱载荷(20)+活塞载荷(22)-抽油杆柱与油柱摩擦载荷(9)-油液浮力(23)+惯性载荷-振动载荷
平均抽程载荷值/平均回程载荷值=动态平衡比
平均抽程电流/平均回程电流=动态平均功率比
(2)电流传感器(30)安装在矢量变频驱动器上,与电机(2)连接。采油机带载运行时,显示器(15)自动显示悬点(29)载荷与配重(28)载荷交替运行时耗电数值及曲线图及他们之间的电流平衡差。
(3)位置传感器安装在驱动轴端面上,与可编程序控制器(13)连接,采油机(1)运行时,显示器(15)自动显示进行抽程(27)(上)、回程(24)(下)交替运行时冲程距离数值位置点。
电流传感器(30)、载荷传感器(28、29)、位置编码传感器(5)将采油机运行时抽程(10)、回程(14)的动态电流、动态载荷在冲程距离位置上的变化数值自动输入计算机,经过存储、处理、自动计算出采油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效电流、无效电流、有效平衡系数。并显示在显示器(15)上。根据具体井况和地下油藏情况对采油机平衡系数的要求,计算机通过调整冲程距离,冲程不同位置点上的抽程速度,回程速度。使采油机运行时产生的惯性载荷、振动载荷、摩擦载荷(统称动载荷)在悬点最大载荷与最小载何之间进行动态平衡调整,使采油机动态运行的有效平衡系数处在最佳数值。由于动态平衡系数的提高,使电流得到平衡、有效功率得到提高。有效地降低采油机运行的电耗,提高采油机的有效功率。并可根据需要由打印机(17)将运行数据及图形打印出来。
自动调整控制方法如下:
采油机运行中出现不平衡,计算机根据动平衡仿真模型进行问题分类识别并发出调整指令,可编程序控制器则按照计算机的指令,驱动变频器改变电机运行速度可运行距离。
通过调整抽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抽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抽程惯性载荷值、摩擦载荷值、振动载荷值改变;惯性载荷、摩擦载荷、震动载荷的改变,使平均抽程载荷值改变;平均抽程载荷值改变→导致动态平衡比的改变。
通过调整回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回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回程惯性载荷值、摩擦载荷值、振动载荷值改变;惯性载荷、摩擦载荷、震动载荷的改变,使平均回程载荷值改变;平均回程载荷值改变→导致动态平衡比的改变。
通过调整抽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抽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抽程惯性载荷电流值、摩擦载荷电流值改变;振动载荷电流值改主;惯性载荷、摩擦载荷、震动载荷的改变,使平均抽程载荷电流值改变;平均抽程载荷电流值改变→导致动态功率比的改变。
通过调整回程速度的冲程距离,及回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回程惯性载荷电流值、摩擦载荷电流值改变;振动载荷电流值改变;惯性载荷、摩擦载荷、震动载荷的改变,使平均回程载荷电流值改变;平均回程载荷电流值改变→导致动态功率比的改变。
运行步骤如下:
①启动电源。
②现场装配采油机,使配重载荷与悬点载荷平衡。
③启动采油机运行,检测采油机显示器上,采油机动态运行时的悬点载荷与配重载荷的具体动态平衡变化数值。
④检测采油机动态平衡比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⑤根据计算机分析、计算的动态平衡差,启动调整程序自动调整最大、最小载荷的变化。直至动态载荷、动态电流、动态平衡达到最佳运行点。该动态电流曲线值、载荷曲线值即是该采油机最佳运行平衡点。
⑥将该平衡点值在计算机进行存储,该点即是采油机的基本平衡数值码。
⑦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对动态平衡数值码进行特征分析,模糊、仿真。
⑧将该基本平衡数值码编入自适应控制系统,使采油机在动态运行中自动寻找最佳平衡数值码。
⑨采油机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在采油运行过程中始终运行在最佳平衡点上,最佳耗电点上,实现最佳运行功率。
⑩采油机进入自适应控制程序,最佳正常运行状态。
载荷与速度与行程距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表示为一个物理常量。
速度加大,重力加速度增大。
载荷加大,重力加速度增大。
距离加大,重力加速度增大。
反之:
速度减小,重力加速度减小。
载荷减小,重力加速度减小。
距离减小,重力加速度减小。
动态平衡比,是运行载荷比,最佳范围数值是:
(悬点载荷(动)-悬点静载荷)/(配重载荷-悬点静载荷)≈1/2,(最佳数值)最佳范围为:0-1之间向1/2逼近的趋向范围。
动态平均功率比,是运行电流比,最佳范围数值是:
抽程平均电流=回程平均电流,为100%(最佳数值)
最佳范围为:0.8≤1≤1.2,向1逼近的趋向范围。

Claims (1)

1.一种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利用安装在悬绳器上的悬点载荷传感器、安装在平衡配重箱上的配重载荷传感器向计算机提供悬点载荷、配重载荷数值及他们之间的平衡比;
(2)利用安装在矢量变频驱动器上,并与电机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测出采油机带载运行时,悬点载荷与配重载荷在抽程、回程交替运行时耗电数值及他们之间的电流平衡差,并提供给计算机;
(3)利用安装在驱动轴端面上的位置传感器,向可编程序控制器输送采油机抽程、回程交替运行时冲程距离数值;
(4)上述电流传感器、载荷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将采油机运行时抽程、回程的动态电流、动态载荷在冲程距离位置上的变化数值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算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平衡比,其特征在于:计算机通过调整冲程距离,冲程不同位置点上的抽程速度,回程速度,使采油机运行时产生的惯性载荷、振动载荷、摩擦载荷在悬点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之间进行动态平衡调整,保持采油机动态运行的平衡比系数处在最佳数值;通过调整抽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抽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抽程惯性载荷值、摩擦载荷值、振动载荷值改变,使平均抽程载荷值改变;采油机运行抽程动态条件:配重载荷(19)≤抽油杆柱载荷(20)+活塞载荷(22)+油管内油柱载荷(16)+摩擦载荷(9)+惯性载荷+振动载荷;通过调整回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回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回程惯性载荷值、摩擦载荷值、振动载荷值改变,使平均回程载荷值改变;采油机运行回程动态条件:配重载荷(19)≥抽油杆柱载荷(20)+活塞载荷(22)-抽油杆柱与油柱摩擦载荷(9)-油液浮力(23)+惯性载荷-振动载荷;以上平均抽程载荷值、平均回程载荷值的改变,导致动态平衡比的改变;通过调整抽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抽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抽程惯性载荷电流值、摩擦载荷电流值、振动载荷电流值改变,使平均抽程载荷电流值改变;通过调整回程速度与冲程距离,及回程不同位置点上的速度,导致回程惯性载荷电流值、摩擦载荷电流值、振动载荷电流值改变,使平均回程载荷电流值改变;并且满足抽程平均电流与回程平均电流之比在0.8≤1≤1.2范围;上述平均抽程载荷电流值和平均回程载荷电流值的改变,使动态平均功率比改变,并且满足平均抽程载荷值与平均回程载荷值之比在0-1范围。
CN 00133610 2000-11-29 2000-11-29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019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33610 CN1200198C (zh) 2000-11-29 2000-11-29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33610 CN1200198C (zh) 2000-11-29 2000-11-29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5384A CN1355384A (zh) 2002-06-26
CN1200198C true CN1200198C (zh) 2005-05-04

Family

ID=4595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3361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0198C (zh) 2000-11-29 2000-11-29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0019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6215A (zh) * 2012-08-21 2013-07-24 东营胜利高原有限公司 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
CN103994173A (zh) * 2013-02-20 2014-08-20 大庆国电海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自动调节油井随载平衡方法
CN104793655B (zh) * 2015-02-12 2018-08-07 徐海英 抽油机一体化永磁无极调速装置
CN112327943B (zh) * 2020-11-10 2022-05-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大重量电机机载光电平台方位轴定位和计算配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5384A (zh) 2002-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3444Y (zh) 旋挖钻机
CN1200198C (zh) 采油机的平衡自动调整控制方法
CN201606040U (zh) 一种双驴头动平衡机械采油装置
CN1128090C (zh) 采用蓄能器的变频驱动液压电梯的节能装置
JPH09228954A (ja) 地下ポンプ用の液圧力の伝達装置及び該地下ポンプの作動方法
CN2799902Y (zh) 链条抽油机
CN201265396Y (zh) 单曲柄游梁式抽油机
CN1974361A (zh) 配重功率可调式节能电梯
CN1743642A (zh) 差平衡压力抽油机
CN202325429U (zh) 长冲程双井抽油机
CN2492690Y (zh) 对称平衡前置式抽油机
CN101037935A (zh) 液压智能抽油机
CN113482579A (zh) 抽油机自调整降耗节能装置
CN2513279Y (zh) 游梁抽油机的直线电机自动平衡装置
CN202441337U (zh) 双减速双平衡正扭矩节能抽油机
CN1569600A (zh) 采用闭式油路的节能电梯液压系统
CN105317408A (zh) 变力矩节能抽油机
CN2507994Y (zh) 滚筒式抽油机
CN2491601Y (zh) 链带抽油机
CN2858943Y (zh) 差平衡压力抽油机
CN205297483U (zh) 顶驱抽油机
CN2641281Y (zh) 带导轮的摩擦换向抽油机
CN213297917U (zh) 一种抽油机底座防倾斜装置
CN201407018Y (zh) 新型油田抽油装置
CN218092996U (zh) 一种游梁式抽油机智能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MERICA DIPAIYI PETROLEUM SCIENTIFIC + TECHNICAL 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U XU

Effective date: 200908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Guancheng South Park 9-17D Zhang Yongan Post Code: 100088

Patentee after: Lu Xu

Patentee after: Li Ying

Address befor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Guancheng South Park 9-17D Zhang Yongan Post Code: 100088

Patentee before: Lu Xu

Patentee before: Li 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821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olorado

Patentee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Dipai oil spill technology Co.

Address before: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Ken Nanyuan 9-17D Zhang Yongan

Patentee before: Lu Xu

Patentee before: li Yin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