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666A -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biotron tszyan-2” - Google Patents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biotron tszyan-2”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666A
CN1194666A CN96196587A CN96196587A CN1194666A CN 1194666 A CN1194666 A CN 1194666A CN 96196587 A CN96196587 A CN 96196587A CN 96196587 A CN96196587 A CN 96196587A CN 1194666 A CN1194666 A CN 1194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target compound
antenna system
biological
cab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6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堪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6196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4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94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装置由组装舱构成,组装舱包括舱体(1)和两个天线系统,固定在舱体(1)的相反的两端,每个包括反射镜(6,8)和与其共轴安装的微波透镜。装置有承放生物场源(3)和承放生命目标物(5)的设备,放置在部分舱(2,4)中,部分舱是由部分舱体(1)和与其固定连接的天线系统形成的。利用年青的植物或动物作为生物场源(3)。

Description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 “BIOTRON TSZYAN-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生命目标物保持活力或者改变生命目标物特性领域,称为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本装置可以把离目标物一段距离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源中的遣传信息经过电磁场作用分子上,传送给生命目标物。
                 技术背景
已知一种向放线菌属细胞转移遗传物质的方法。
已知从卵细胞分离记录有激素的基因的方法,得到动物新品种。(EP,Application#00 61253,c1.12N 15/00,1982)。
然而这种情况下必然干扰细胞的结构需要复杂的技术,必须灭菌,利用精密仪器。(PCT,Application WO 088/08026,c1.c12N15/00,1988)。
而且,那些方法不能保障对生命目标物,特别是对人体提供返老还青和治疗的可能性。活的有机体为了生命活动的持续,经常需要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接受能量营养,它们来自空气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食物。它们能保障生长和新陈代谢。然而不能延缓其衰老过程。
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中,体内的原子和分子通过电磁场而相互联系,该电磁场是生物信息和能量的单一的(统一的)物质载体。生命目标物或其个别器官能够接受来自另外生命目标物的生物场天然信息营养。
已知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体系包括生物场源及承放生物场源和生命目标物的设备(SU,Inventor’s Cerfiticate#1593670,c1.A61N5/06,1989)。
作为生物场源,可以是操作者的手,他的手在目标物身体附近执行一些特殊的活动,与此同时,生命目标物就通过交变电场和红外辐射而受到影响。操作者是一个超高频辐射源。任何活的细胞是极小的超高频波段电磁波的发生器,操作者传送给生命目标物---接受者以生物信息,生命目标物---接受者吸收生物场。这种情况下达到治疗作用。
但是这种方法信息营养源与生命目标物---接受者是同一类。这就造成物场源多次与不同的生命目标物操作。但是已知物场是相互往返作用。那就是“源”也从目标场接受到有害影响,然后又在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传给了基他目标物。除此之外,生物场的作用不是如此有效,因为在两个有机体之间直接实现交换生物场,没有任何仪器设备。
                    发明概述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何消除生物场源因与其他生命目标物交互作用过程中,受到有害影响、而又对生命目标造成可能的有害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提高对目标物的有益作用的效率和满足生命目标物对天然信息营养的需求。
指定任务的解决基于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包括有生物场源和承放源及目标物的设备,包括组装舱计有舱体,两个具有反射器和与反射器共轴安装的微波透镜的天线系统,第一个天线系统固定在舱体的一端,形成一个接受从生物场源来的信息的部分舱,而第二个天线系统固定在舱体的另一端,形成影响生命目标的部分舱,承放生物场源和生命目标物的设备都被放置在各自天线系统的聚焦区,在后一个设备(承放目标物)附近远离第二个天线系统侧放置微波透镜组。
以组装舱的方式来实现所说的装置,它包含舱体和两个天线系统以及放置在生命目标物焦距上的补加透镜组,它保障了更完全地将营养信息提取出来的可能性以及将其集中地传送到目标物上。所述天线系统是由反射器和与它共轴安装(或就固定在它上面)的微波透镜构成,确保放大系数的提高以及系统的方向性作用。
舱体可以是圆筒形,两个天线系统固定在它的开口端。这种形式确保了装置使用的方法,显然它易于更换生物场源从而缩短了所需这种操作的时间。
舱体也可设计成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天线系统,成为具有圆球形状或者截面为椭圆形的舱。这种形状的舱确保具有高的力学刚性和目标物能接受到高百分数的天然信息营养。
适当的用生物场透过性好的材料固定在舱体上形成的间壁把两个部分舱间隔开。这样就可以在目标物中分舱造成舒适条件,避免生物场源的气味和噪音。
为了向小型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比如胚胎、细胞,适当的第二个天线系统增设金属凸面镜,放置在反射镜和透镜的聚焦点上,其凸面对着反射器,确保生物电磁辐射的聚结,较细的射线束指向目标物。这样一来合成的天线系统的焦点接近于反射镜。在此区放置小型目标物,将得到高密度的生物电磁辐射,作用效果增强。
合适的生物场发射源利用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1-2周时间,或者利用大动物和小动物年龄在发育期前一半。在这个阶段细胞处于旺盛的分裂状态,因此具有更活跃的生物场辐射,指望加强对生命目标物---接受者的影响。
所述装置的这种设计可以消除一个生命目标物对另一个生命目标物的有害影响,而仅由一个操作者作为生物场源时这种有害影响就会发生。用这种装置,任何情况下都是用各自的、年轻的、健康的、强壮的、还没有和其他生命目标物相互作用过的生物场源。另外,在处理过程中,可以很容易地更换好几次新的生物场源。这样能够提高传送有益天然信息的层次,相对于生命目标物的需求,人体得到治疗、返老还青的阳性效果或者改变动物、植物的特征。
                 附图的简要描述
参考所附的图,以所提供的发明具体细节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将是很清楚:
图1---示出圆筒舱体的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
图2---是图1沿A-A轴的剖面。
图3---是图1沿B-B轴的剖面。
图4---是图1沿C-C轴的剖面。
图5---示出天线系统反射器的固紧装配。
图6---示出圆球形舱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
图7---示出具有椭圆形截面舱的向生物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
图8---示出具有增设金属镜的第二个天线系统。
             发明的具体内容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包括比如由合金铝(杜拉铝)制造的舱体(1)和两个天线系统的组装舱。第一个天线系统是生物电磁辐射的接受器,安装在舱体(1)的一端,与舱体(1)的近邻部分一起形成用以接受从生物场源(3)来的信息营养的部分舱(2)。第二个天线系统是用于接受生物电磁辐射并将其定向传送,它固定在舱体(1)的另一端开口,与舱体(1)的近邻部分一起形成对生命目标物施加影响的部分舱(4)。第一个天线系统包括反射器(6)和与它共轴安装的微波透镜(7)。第二个天线系统包括反射器(8)和与它共轴安装的微波透镜(9)。
舱体(1)可以作成圆筒形(图1)。两个天线系统固定在它的两端开口上。这种情况下,适当利用剖面形状反射器(6),(8)。
舱体(1)可以由其两端与两个天线系统相连接而形成具有圆球形状的舱(图6)。
舱体(1)也可以由其两端与两个天线系统相连接而形成具有剖面呈椭圆形的舱(图7)。
每个反射器(6,8)开口处边缘利用耳子上的孔眼(11)连接在固定框架(10)(图4,5)上。固定框架是支持系统,包括置于地其上的框基(12)及斜支撑(13)。0每个反射器(6,8)都在其边缘上有折边,其上用金属板条(14)连接(两个反射器)围搂圆筒形舱体(1),保障其坚固。舱体(1)具有支撑设备成托架形式(15)。
在舱体(1)于部分舱体(2,4)上开有门(16,17)图(2,3),其形状是舱体(1)的一部分,即有圆筒形舱体的弯曲度。对于圆球形舱或椭球舱它们的门应具有圆球一部分或椭球一部分。
门(16,17)各用铰链固定在柱子(18,19)上(图2,3)。
在部分舱2的第一组天线系统的聚焦区放置为了承放生物场源(3),可以作成带有车轮(21)的可移动的支架车(20)(图1,2,6,7)。支架车(20)停在牢靠的平台(22)上对准门(16)。平台(22)固定在支柱(23)上,支柱经过舱体(1)之孔落在地基上。在平台(22)上面两则边缘有导向设备(24)(图1,2)为了支架车轮(21)按指定途径通行。在平台上面后边缘有阻挡设备,为了防止支架车(20)越界。
在部分舱(4)第二个天线系统聚焦区放置设备为了承放一个或数个生命目标物(5),可以作成一层或多层床(25)(图1,6,7)。床腿通过舱体(1)之孔直抵地基。
在舱体(1)内有地板(26)为了人们行走,其支撑物(27)传递地板承力经过舱体(1)落在托架(15)上。
部分舱(2,4)可由透过生物电磁场材料比如彩色塑料面或泡沫塑料板作成固定于舱体(1)上的间壁(28)所分开。
在舱体(1)上开有几个孔洞(29),用细孔眼(不大于1毫米)黄铜网堵上,为了与外界通风换气。
在承放生命目标物设备附近,远离第二个天线系统侧,放置微波透镜组(30)(图1,6,7)数量相应于承放生命目标物床(25)的层数。固定透镜组(30)的支柱(31)放置在地板(26)上。透镜可以按垂直和水平移动调节位置。透镜组总面积不大于舱体(1)横截面积10%。舱体(1)安装有照明灯(32),石英灯(33)。
在第二个天线反射镜(8)和透镜(9)的焦点处可以增设凸面金属镜(34)(图8)。其凸面指向反射器,其作用是保障聚结生物电磁辐射,并给予狭窄射线束。这是为了适当应用于于小型生命目标物。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舱的使用按以下方式进行。
经过门(17)生命目标物,比如几个人进入部分舱(4)安置在多层床(25)上,经过门(16)支架车(20)进入部分舱(2),在支架车层板上放置生物场源(3)。生物场源可以利用年青植物苗从萌发到1-2周令,比如盆种小麦、玉米、豌豆、白菜、花卉(但它们的未来植株不能有刺)。下种时应达到种子挨种子的稠密程度。在生物场处理过程中,每两个小时要更换盆种植物。同样可以用动物作为生物场源(比如鼠、野兔、家兔、狗、熊、鹿等),其年龄应在一半发育成熟期以内。它们应该被关在非金属笼子里。生物场处理时间为了康复每日2-4小时,为了返老还青每日8小时。每10日为一进程(疗程)。只有那些今后不再生孩子的人,才可以利用动物生物场。
第一个天线系统接受来自生物场源(3)的电磁辐射,经过该系统反射形成一个平行的波相前阵面,传向第二个天线系统(4),在此系统生物电磁场反射被聚焦在安置生命目标场(5)(或者一些生命目标物)的聚焦区。在此区形成了生物电磁场结构类似生物场源。这个生物场作用到生命目标物(5),保障了给其传送天然信息营养。
从生物场源(3)发射的不传向第一个天线系统的生物电磁场辐射,被微波透镜组(30)所接收、聚焦,并传送给生命目标物(5)的一定部位,特别是那些需要获得天然信息营养的部位。
同样该装置不仅能够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给人体,而且能够传送给其他种类生命目标物。例如,在部分舱(4)第二个天线系统聚焦区放置蔬菜、粮食、水果、饲草、杂草、草药、花卉、树木等萌发中的种子。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场源(3)的选择是按生命目标物---接受者需要得到的特性来决定。例如,计划要玉米新品种生出多杆、高产、含蛋白质成分多。为此生物场源利用小麦苗。得到的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增产30%到100%,并且蛋白质含量多。
又例如,计划育出具有特殊芳香和滋味的黄瓜新品种,为此生物场源(3)利用甜瓜绿苗(杆、叶)或者菠萝、苹果、橘子等的果实。得到的黄瓜具有相应于甜瓜、菠萝等的滋味,即生物场源的滋味。此过程不停地经历3-4昼夜,但生物场源(3)每经过4个小时要更换。发芽种子保持湿润,每天用清洁水洗2-3次。生物场处理后,把发芽种子种植在田地里。
还可以对动物胚胎、细胞、组织施加影响。为此适当地利用在第二个天线系统反射器(8)和透镜(9)聚焦区增设凸面镜(34)。生命目标物(5)放置在接近反射器(8)所有天线系统的聚焦点上。从第一个天线系统发出的电磁辐射落在反射器(8)和透镜(9)再传送给凸形金属镜(34)。由此生物电磁场射线反射成密度更大的射束发射到放置生命目标物(5)第二个天线系统总聚焦点。由于向生命目标物传送更浓缩的天然信息营养对其影响提高了档次。
                      工业应用
装置的制做并不复杂,运行相当普通,并且被利用于更有效地提高有机体的生命力,由于传送给他们从另外生命源提供的天然信息营养。

Claims (8)

1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包括生物场源和承放生物场源及生命目标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组装舱,包括舱体(1)和两个天线系统,每个天线系统具有反射器(6,8)和与其共轴安装的微波透镜(7,9),第一个天线系统固定在舱体(1)的一端形成部分舱(2)用以从生物场源(3)接受天然信息营养,而第二个天线系统固定在舱体(1)的另一端形成部分舱(4),用以对生命目标物施加影响,承放生物场源和生命目标物的设备分别放置在相应于两个天线系统的聚焦区,而在后一个设备远离第二个天线系统侧放置微波透镜组(30)。
2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性在于舱体(1)呈圆筒形,两个天线系统固定在它的两端开口处。
3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舱体(1)两端与天线系统相连接构成具有圆球形状的舱。
4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舱体(1)两端与天线系统相连接构成具有截面呈椭圆形的舱。
5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部分舱(2,4)用被固定于舱体(1)中由透过生物电磁场材料制成的间壁(28)所分开。
6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个天线系统增设凸金属镜(34),放置于反射镜(8)和微波透镜(9)聚集区,其凸面指向反射器(8),用以保障浓缩生物电磁场辐射成细束,定向传送给小型生命目标物(5)。
7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场源(3)利用年青植物,从种子萌发起到1-2周龄。
8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场源(3)利用低于发育成熟之半年龄的大型和小型动物。
CN96196587A 1995-09-01 1996-08-21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biotron tszyan-2” Pending CN1194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196587A CN1194666A (zh) 1995-09-01 1996-08-21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biotron tszyan-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RU95114538 1995-09-01
CN96196587A CN1194666A (zh) 1995-09-01 1996-08-21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biotron tszyan-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666A true CN1194666A (zh) 1998-09-30

Family

ID=512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6587A Pending CN1194666A (zh) 1995-09-01 1996-08-21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biotron tszyan-2”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46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6507A1 (zh) * 2008-07-17 2010-01-21 Yuan Xinzhou 生物信息场导仪
CN101306231B (zh) * 2008-07-17 2011-03-16 袁心洲 生命信息场导仪
CN102553081A (zh) * 2010-12-20 2012-07-11 袁心洲 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
CN104784825A (zh) * 2014-01-22 2015-07-22 田向军 植物能量减肥仪
CN110101972A (zh) * 2019-05-27 2019-08-09 沈阳品自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有植物信息能量手串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6507A1 (zh) * 2008-07-17 2010-01-21 Yuan Xinzhou 生物信息场导仪
CN101306231B (zh) * 2008-07-17 2011-03-16 袁心洲 生命信息场导仪
CN102553081A (zh) * 2010-12-20 2012-07-11 袁心洲 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
CN104784825A (zh) * 2014-01-22 2015-07-22 田向军 植物能量减肥仪
CN110101972A (zh) * 2019-05-27 2019-08-09 沈阳品自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有植物信息能量手串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28040A (ko) 고효율 식물 재배 장치
KR101718211B1 (ko) 원적외선을 방출하는 농작물용 액비(液肥)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94666A (zh) 向生命目标物传送天然信息营养的装置“biotron tszyan-2”
Cioć et al. Changes in Endogenous phytohormones of Gerbera jamesonii axillary shoots multiplied under different light emitting diodes light quality
JPH08205677A (ja) 植物体の栄養成分含有量の調節方法
EP1371283B1 (en) Seed and plant containing vitamin B12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14845772A (zh) 用于刺激生物体中的生物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Kaspi et al. Improving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leafminers (Diptera: Agromyzidae) using the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RU209061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натурального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питани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му объекту "биотрон-цзян"
CN1197480A (zh) 向生物体发射天然信息流的装置“biotron-tszyan 1”
RU2283561C1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посадоч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картофеля
Shivashankar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straw incorporation and CO2 enrichment on the growth, nitrogen fixation and yield of soya beans
JPH09286739A (ja) バイオアクティビティの生命活性を制御する物質の計画設計方法
Satia The Integration of an Aquaculture-Poultry Production System in Cameroon
CN217958018U (zh) 一种魔芋种子培育箱
Zubaidah et al. Artemisia annua growth stimulation by IAA bacterial endophyte producer from Cinchona ledgeriana root
US20230262865A1 (en) Pulsed lighting network facility
CN106332846A (zh) 降低蚯蚓对粪料中铅元素吸收富集的养殖方法
CN1607160A (zh) 在太空人类居住环境饲养蝇蛆作为人类和动物的食物源
CN1907035A (zh) 抗重茬剂
RU202598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зеленого корма
JPH08275681A (ja) 植物の可食部増量法
RU223800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зеленого корма
RU2028760C1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в теплице на стеллажах гидропонных установок
RU221978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витаминной добавк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