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533C - 接收机控制的等时传输 - Google Patents

接收机控制的等时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533C
CN1193533C CNB018036473A CN01803647A CN1193533C CN 1193533 C CN1193533 C CN 1193533C CN B018036473 A CNB018036473 A CN B018036473A CN 01803647 A CN01803647 A CN 01803647A CN 1193533 C CN1193533 C CN 11935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eived
receiver
payload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36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5774A (zh
Inventor
T·穆勒
J·施尼特茨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5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5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5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5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接收等时数据的蓝牙无线收发信机,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装置;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的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当前的的验证装置;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而: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正确接收时发送一个接收的肯定确认,当所接收的数据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否定确认,以及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不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肯定确认。在接收机中对于数据是否是当前的的判定与发送机中的所述判定相对。

Description

接收机控制的等时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时数据的改进通信。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系统、发送机本身、接收机本身以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蓝牙协议被设计用于同步、异步和等时数据的通信。
等时数据是时间有限制的数据。这种数据需要一定的数据速率但是延迟对于这种数据是不关键的。这种等时数据可以在其使用中被延迟,但是只能在其过时并且不再有效之前的一定的限度内。视频、音频和话音流是这种数据的例子,但是等时数据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图1表示无线收发信机单元(包括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分组进行通信的一个主单元4和从单元6、8和10)的网络(蓝牙微微网)2。主单元是启动一个从单元到网络的连接的收发信机单元。在一个网络中只有一个主单元。该网络运行于时分双工方式。收发信机单元被同步到由主单元4确定的一个公共时间帧。该时间帧由一系列等长的时隙组成。在网络中发送的每个无线分组将其起始与一个时隙的起始对准并且在网络中一个时间传送单一一个分组。当主单元在执行点到点通信时,一个被发送的无线分组指向到一个特定的收发信机,该收发信机通过在下一个可用时隙中发送一个指向主单元的无线分组来响应主单元。通过调节从单元的定时来校正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任何时间失调。
在这个例子中,收发信机在例证性的微波频段2.4GHz中发送和接收。网络通过改变每个无线分组在其上发送的频率来减少干扰。多个分开的频率信道的每一个被分配一个1MHz的带宽,并且频率可以以1600跳/秒的速率跳跃。在网络中通信或者参加网络的收发信机的频率跳跃被同步并且由主单元控制。跳频序列对于网络是唯一的并且由主单元的一个唯一标识来确定。
网络是适合于在收发信机之间发送话音信息或数据信息的射频网络。所进行的发送是低功率的,例如0到20dBm,并且收发信机单元可以在几厘米到几十或几百米范围内有效通信。主单元负担识别在其发送范围内的其它收发信机单元并且负担寻呼一个收发信机单元以便建立主单元与从单元之间的通信链路。
参见图2,其中示出了帧20。帧20是由网络2使用并且由主单元4控制的公共时间帧。所示的帧有时隙22到29。由偶数所指示的时隙被预留。只有主单元能够开始发送与偶数编号时隙的起始对准的无线分组。由奇数所指示的时隙被预留。只有由从单元发送的无线分组(即指向由主单元接收的无线分组)可以将它们的起始与奇数编号时隙的起始对准。每个时隙被分配一个不同的跳频序列。但是,一个无线分组可能会扩展在多个时隙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分组在其上发送的频率保持于分组起始时分配给该时隙的频率上。一个时隙具有固定的时间周期并且典型地是625微妙。
参见图3,其中示出了一个典型的无线分组30。该无线分组具有起始32并且含有三个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含有一个存取码34,第二部分含有头36并且第三部分含有有效负荷38。
存取码是在网络中用于识别一个无线分组的起始并且实现同步和DC估计的一系列符号。用于标准通信中的存取码是识别网络的信道存取码并且包括在微微网中交换的所有分组中。
头36具有固定长度并且含有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域:AM_ADDR、ARQN和HEC。本地地址(AM_ADDR)是唯一标识网络内的一个从单元的字。当主单元将一个从单元加入到网络中时,本地地址由主单元分配给该从单元。ARQN被用于将有效负荷数据的成功传输通知源。它可以是一个指示分组被成功传送的肯定确认ACK或者是指示分组被失败传输的否定确认NAK。HEC是头完整性检查。它是产生于头的8比特字。
在标准通信中的有效负荷38含有数据。有效负荷是可变长度的并且可以缺少。有效负荷具有一个包括参数L-CH、有效负荷主体和可能一个循环冗余校验(CRC)的头。通常,链路层控制应用协议(L2CAP)消息被分段成为几个分组30。L_CH码指示有效负荷是否含有L2CAP消息的起始段或者L2CAP消息的连续段。一个先前协商指示有效负荷是否涉及等时数据。
图4表示通过信道60与接收机70通信的发送机40。该发送机具有定时器电路42、控制器44、发送机部分48、接收机部分46和存储具有段N、N1和N+2的L2CAP消息的FIFO存储器50。存储器50接收用于发送的数据。用于发送的数据被作为有效负荷N、N+1和N+2分别存储在部分52、54和56中。有效负荷52被首先发送,然后是N+1,然后是N+2。存储器50的输出连接到发送机部分48,以便部分52中的内容被提供作为发送机的输入。发送机部分48封装存储器部分52中的内容作为一个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荷,将数据分组从基带转换成为射频并且将数据分组作为无线电波发送到接收机70。所述封装包括创建CRC以及将CRC包括在有效负荷38中,包括至少AM_ADDR、ARQN和HEC的一个头36的附加以及一个存取码34的附加。接收机部分46从接收机70接收数据分组并且确定它们是否含有被发送分组的确认(即ARQN)。所述被通过信号45传送到控制器44。如果ARQN=ACK,即发送的分组被成功接收,则控制器控制存储器50和发送机部分48来在下一个被发送的分组中发送有效负荷N+1。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43控制存储器52丢弃部分52中的内容,以便部分54中的内容移动到部分52并且部分56中的内容移动到部分54。这样,分组N+1被提供用于在存储器部分52中发送。如果ARQN=NAK,即发送的分组未被成功接收,则控制器保证有效负荷N被重发。控制器不激活控制信号43并且有效负荷N保留在存储器部分52中用于重发。
当L2CAP消息包括等时数据(即如果未在一定时间段中被成功发送则“期满”的数据)时,定时器42提供一个重要的功能。定时器42记录存储器部分52中的当前分组已经被重发的时间量。如果定时器的值超过一个阈值,则有一个超时并且控制器44刷新存储器50。也就是说,控制器使用丢弃信号47促使存储器50丢弃所有有效负荷N、N+1、N+2,它们是存储器部分52中当前有效负荷所属的L2CAP消息的各段。
接收机70有一个接收机部分72、一个发送机部分74和验证电路76。接收机部分72与发送机40的发送机部分48通信并且发送机部分74与发送机40的接收机部分46通信。发送机和接收机部分72和74连接到验证电路76。验证电路76判定一个分组是否被正确接收到。该判定基于HEC以及有效负荷的CRC,如果存在的话。如果象验证电路76所判定的,有效负荷被正确接收,则发送机部分在下一个发送的分组中设置ARQN=ACK。如果有效负荷被错误接收,则发送机部分在下一个被发送的分组中设置ARQN=NAK。发送机部分包括下一个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头中的ARQN。如果数据的有效负荷也在发送的分组中被发送,则它可以包括一个CRC。
显然,发送机40和接收机70根据自动响应请求协议工作。存储器部分52的内容(消息N)被发送机40发送和重发到接收机70,直到:
a)发送机40成功接收来自接收机70的一个关于接收机已经成功接收到分组的确认,或者
b)发送机中的一个超时被超过。
以上描述对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并且在“蓝牙系统规范”(v1.0B,1999年12月1日)描述的过程。
发明人确定,现有技术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等时数据是时间被限制的数据。这种数据需要一定的数据速率但是延迟对于这种数据是不关键的。这种等时数据可以在其使用中被延迟,但是只能在其过时并且不再有效之前的一定的限度内。视频、音频和话音流是这种数据的例子,但是等时数据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发送机中的超时控制确定等时数据是否过时。当有超时时,不仅最后被发送的分组要被丢弃,而且该分组所属于的整个L2CAP消息都被丢弃。这导致与传输错误事件不成比例的数据丢失。一个单独的传输错误可能导致整个L2CAP消息被丢失。此外,这种大量数据的丢失使得诸如前向纠错的纠错技术不能应用。
希望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数据的无线收发信机,包括:
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装置;
耦合到所述接收装置的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的判定装置;
耦合到所述接收装置的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当前的验证装置;
耦合到所述判定装置和验证装置的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而:
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正确接收时发送一个接收的肯定确认,
当所接收的数据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否定确认,以及
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不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肯定确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数据被描述为“当前的”时,它定义在接收时不过时的数据。
该定义有一个例外。在数据被错误接收的情况下,“当前的”优选地定义当在重发之后被接收时将不过时的数据。这样,对于错误接收的数据,其中被接收的数据本身未过时,而是到数据被重发和重新接收时,重新接收的数据将过时,错误接收的数据优选地是“非当前的”。
“当前的”可以描述未过时的数据,但最好是描述正确接收的数据是未过时的并且错误接收的数据是在仍然接收未过时数据的重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的地方的数据。
所接收的数据可以是包括等时数据和头的有效负荷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荷还可以含有异步数据。如蓝牙规范1.0b所述,所接收的数据是等时的这一事实可以通过一个先前协商传送到接收机。可替代地,数据分组可以含有一个指示分组有效负荷含有等时数据的参数。在后面这个例子中,验证装置可以例如根据当包含在分组头中时的参数来确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等时的。
验证装置包括定时装置,用于判定所接收的等时数据是否是当前的。
判定装置可以通过例如使用有效负荷中的循环冗余校验测试头的完整性和/或通过测试有效负荷的完整性,从而确定分组是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
无线收发信机还包括纠错装置,用于纠正由接收时不是当前的错误接收的数据产生的错误。这是附加于蓝牙基带的现有FEC过程的纠错过程。该额外的纠错在L2CAP之上。
无线收发信机具有装置,用于保留已经为其发送了肯定确认的所接收数据以及用于丢弃已经为其发送了否定确认的所接收数据。收发信机具有用于缓存所保留的接收数据的缓存器。可以有一个在纠错之前和/或之后的缓存器。验证装置可以耦合到缓存器,以便关于所接收数据是否是当前的的判定具有依赖于缓存器内容的灵活性。优选的是验证装置耦合到纠错之后的缓存器,但是它可替代地耦合到纠错之前的缓存器。判定装置还可以依赖于所采用的纠错类型。这样,验证装置在判定所接收的等时数据是否是当前的时考虑周围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系统,其中:
发送机被安排来发送具有包括等时数据的数据分组并且包括:
用于将数据分组发送到接收机的第一发送装置,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响应于数据分组的所述发送而从接收机接收肯定确认或否定确认,其中发送机被安排来重发包括等时数据的一个数据分组,除非一个肯定确认被接收到,并且
接收机包括:
用于接收由发送机发送的数据的第二接收装置;
耦合到所述第二接收装置的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的判定装置;
耦合到所述第二接收装置的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当前的的验证装置;
耦合到所述判定装置和验证装置的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而:
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正确接收时,发送接收的肯定确认或者
当所接收的数据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是当前的时,发送否定确认,或者
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不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肯定确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等时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
a)将等时数据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
b)在接收机接收等时数据;
c)判定等时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
d)判定等时数据是否是当前的;
e)根据步骤c)和d)将肯定或否定确认从接收机发送到发送机;
f)将等时数据从发送机重发到接收机,除非在发送机接收到来自接收机的肯定确认。
步骤e)最好包括发送肯定确认,除非所接收的等时数据被错误接收并且是当前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在发送机从接收机接收到一个肯定确认时,将新数据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
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各方面具有几个优点。一个优点是性能上的提高。当有效负荷被错误接收并且有效负荷含有不再是当前的等时数据时,整个L2CAP消息被丢弃,这是因为等时数据的超时被从发送机移动到接收机侧。代替地,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可以被保留并且发送机被指示发送下一个有效负荷。这个效能还提供诸如FEC的额外纠错技术的使用,其能够进一步提高性能。这样,本发明的实施例避免丢弃数据,除了那些通过传输错误实际上丢失的比特之外。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进一步理解相同的方式如何被实现,下面举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表示包括一个主单元和各从单元的通信网;
图2表示通信网的时间帧;
图3表示一个无线分组;
图4表示根据现有技术工作的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示意图;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操作的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发送机140通过信道160与接收机170通信。发送机具有一个控制器144、一个发送机部分148、一个接收机部分146和一个存储具有段N、N+1和N+2的L2CAP消息的FIFO存储器150。存储器150接收用于发送的数据149。用于发送的数据被作为有效负荷N、N+1和N+2分别存储在部分152、154和156中。有效负荷152被首先发送,然后是N+1,然后是N+2。存储器150的输出端连接到发送机部分148,以便部分152中的内容提供作为发送机的输入。发送机部分148将存储器部分152的内容封装作为一个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荷并且将该数据分组发送到接收机170。所述封装包括创建CRC以及将CRC包括在有效负荷38中,包括至少AM_ADDR、ARQN和HEC的一个头36的附加以及一个存取码34的附加。接收机部分146从接收机170接收数据分组并且确定它们是否含有被发送分组的确认(即ARQN)。所述确定被通过信号145传送到控制器144。如果ARQN=ACK,即发送的分组被成功接收,则控制器控制存储器150和发送机部分148来在下一个被发送的分组中发送有效负荷N+1。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143控制存储器152丢弃部分152中的内容,以便部分154中的内容移动到部分152并且部分156中的内容移动到部分154。这样,分组N+1被提供用于在存储器部分152中发送。如果ARQN=NAK,则发送的分组未被成功接收,控制器保证存储器部分152中的有效负荷N被重发。控制器不激活控制信号143并且有效负荷N保留在存储器部分152中用于发送。
接收机170具有一个接收机部分172、一个发送机部分174、验证电路176、用于缓存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一个或多个有效负荷的第一缓存器178、纠错电路180和用于缓存接收的数据用于输出的第二缓存器182。
接收机部分172将接收的信号转换到基带。接收机部分含有来自分组头的HEC、来自有效负荷的L_CH、来自有效负荷本身的头和CRC。它为验证电路176提供作为信号171的HEC、信号173中的L_CH、作为信号175的CRC以及作为信号177的有效负荷。
验证电路判定有效负荷是否被正确接收到。该验证使用HEC和/或CRC来判定分组是否已经被正确接收到。验证电路根据在信号177中接收的分组头来计算一个临时的HEC并且将它与在信号171中接收的HEC相比较。如果临时HEC和接收的HEC对应,则头已经被正确接收。验证电路计算作为信号177接收的有效负荷的临时CRC并且将它与作为信号175接收的CRC相比较。如果所计算的和所接收的CRC对应,则有效负荷已经被正确接收,如果它们不对应,则有效负荷被错误接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HEC的验证首先被执行,然后如果并且只有如果头被正确接收,才执行CRC的验证。
如果有效负荷被正确接收,则验证电路通过控制信号183促使接收机部分172将所接收的有效负荷与指示有效负荷数据是正确的相关标志一起写入缓存器178。验证电路通过控制信号179还促使ARQN=ACK在响应中由发送机部分174在分组头中发送。
如果所接收的分组含有等时数据(由根据蓝牙规范1.0b的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的先前协商所指示的或者由信号173中的一个参数所指示的)并且有效负荷被错误接收,则验证电路将以两种方式之一响应。
如果所接收的等时数据不是当前的,即到等时数据的重发被接收到时,它将是过时的,则验证电路通过控制信号183促使接收机部分172将所接收的有效负荷与指示有效负荷数据是错误的相关标志一起写入缓存器178。验证电路通过控制信号179还促使ARQN=ACK在响应中由发送机部分174在分组头中发送。
如果所接收的等时数据是当前的,即到等时数据的重发被接收到时,它将不是过时的,则验证电路通过控制信号179促使ARQN=NACK在响应中由发送机部分174在分组头中发送。没有数据被从接收机部分172传送到缓存器178。
缓存器178中的数据被传送到纠错电路180,其中被缓存的数据中的错误被纠正。存储在缓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有效负荷的倍数(一个或多个)中被应用到纠错电路。
精确的倍数依赖于一个单独的纠错过程所应用到的连续有效负荷的数量。例如,方便的是在发送机140中在一个L2CAP消息上应用一个纠错过程(如前向纠错FEC)。因此,需要在接收机170中在相同的周期(即一个L2CAP消息)上应用纠错处理。
缓存器178中的数据可以含有正确和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纠错处理减少或者消除由错误接收产生的有效负荷而产生的错误。任何恰当的纠错处理都可以用于发送机140中,互补的过程在接收机170中被使用。前向纠错是使用例如里德-所罗门码或者(凿孔的)卷积码,可能还使用交织的优选纠错机制。FEC能够恢复有效负荷的不确定或者丢失的部分。
根据一个纠错过程,标志为错误接收的完整的有效负荷被认为是要被消除。
根据一个优选纠错过程,标志为错误接收的完整的有效负荷被包括在有正确接收的有效负荷的数据流中。突发错误编码或交织可以用于纠正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中的比特错误。
错误隐藏可以用于处理残留错误。
来自纠错电路180的数据被存储在第二缓存器182中准备使用。
验证电路176根据两个输入来判定数据是否是当前的。第一输入185是来自定时器184,其记录自从上次被正确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时间。时间测量可以是例如发送到发送机140的连续NAK确认的数量或者自从最后的ACK被发送到发送机140的实际时间的测量。第二、可选的输入是指示缓存器182(和/或缓存器178)中的数据量的动态信号181。存储在缓存器中准备使用的数据越多,当前接收的数据保持为当前的的时间就越长。如果缓存器空,则接收的数据不再是当前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验证电路使用一种算法,该算法采用两个输入作为计算一个被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是否是当前的的参数。验证电路176的响应依赖于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是否被计算作为当前的。
当前错误接收的数据是在仍然接收不过时数据的重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的地方的数据。
显然,发送机40和接收机70根据修改的自动响应请求协议工作。存储器部分52中的内容(消息N)被发送机40发送和重发到接收机70,直到发送机40接收到来自接收机70的关于该接收机已经成功接收到分组的确认为止。
当接收机正确地接收到一个有效负荷时,它用一个肯定确认ACK响应,其阻止所述有效负荷的重发并且请求下一个有效负荷的发送,并且保留正确接收的有效负荷。
接收机判定含有等时数据的一个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是否是当前的。如果是,则一个否定确认NAK被在响应中发送,请求有效负荷的重发并且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被丢弃。如果不是,则一个肯定确认ACK被在响应中发送,其终止有效负荷的重发并且请求下一个有效负荷的发送,并且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被保留。纠错过程可以被用在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上。
在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如果有效负荷被正确接收,则验证电路通过控制信号183促使接收机部分172将所接收的有效负荷与指示有效负荷数据是正确的相关标志一起写入缓存器178。如果有效负荷被错误接收,并且它是当前的,则有效负荷被传送到缓存器178,不过,如果它不是当前的,则接收的有效负荷被与指示有效负荷数据是错误的相关标志一起传送到缓存器178。因此,或者是正确接收的有效负荷或者是最后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被存储在缓存器中用于进一步处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有效负荷的每个错误接收的版本被存储在验证电路176中,其使用该分集来产生一个考虑有效负荷的所有的或者至少是最佳的接收版本的改进版本。当接收到一个非当前的并且不正确的有效负荷而给出肯定确认ACK时,验证电路使用信号183经由接收机部分172将有效负荷的改进版本(代替接收的错误有效负荷)与指示有效负荷数据是错误的相关标志一起传送到缓存器178。
分集增益被用于改善比特错误并且从接收的版本中产生有效负荷的改进版本。例如,改进版本中的一个比特值可以通过考虑对于每个接收的版本(如果三个或者更多的版本被接收到)的相应比特值的多数决定法而被确定。可替代地,可以通过将对于接收的版本的相应比特值求平均来在改进版本的每个比特上进行软决策。作为另一个替代,代替在这里考虑一个决策,软信息(例如平均的比特权重)可以被传送到后来的单元,以便应用能够考虑按位可靠性信息。
错误接收的有效负荷的一个改进版本可以由验证电路在每当这样一个有效负荷被错误接收到时进行确定。从而保持一个被更新的改进版本。这样确定的更新的改进版本的一般置信度测量可以被计算,并且如果它足够高,则验证电路可以通过提供一个肯定的确认ACK并且使用信号183经由接收机部分172将有效负荷的改进版本(代替接收的错误有效负荷)与指示有效负荷数据是错误的一个相关标志传送到缓存器178,从而接受有效负荷的更新的改进版本。
尽管循环冗余校验CRC已经用于在前面的实施例中确定一个有效负荷是否被正确接收到,但是任何恰当的校验方案都可以用在替代实施例中。
尽管以上参考各种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范围的条件下,可以给出对于这些示例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接收数据的无线收发信机,包括:
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装置;
耦合到所述接收装置的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的判定装置;
耦合到所述接收装置的验证装置,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当前的;
耦合到所述判定装置和验证装置的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而:
当所接收的数据被正确接收时,发送一个接收的肯定确认,
当所接收的数据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否定确认,并且
当所接收的数据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不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肯定确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还包括用于保留已经为其发送了肯定确认的所接收的数据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数据是等时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被安排来接收作为具有包括等时数据的有效负荷的数据分组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验证装置除了判定等时数据是否是当前的之外,还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等时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所接收的数据分组提供一个关于有效负荷是否含有等时数据的指示,其中验证装置根据所述指示来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等时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所述验证装置包括一个定时装置,用于判定所接收的等时数据是否是当前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数据被在具有一个头的分组的有效负荷中接收,并且所述判定装置通过测试所述头的完整性来判定所述分组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数据被在一个分组的有效负荷中接收,并且所述判定装置通过测试所述有效负荷的完整性来判定所述分组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所述有效负荷包括一个循环冗余校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还包括用于纠正错误接收的数据中的错误的纠错装置,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在接收时不是当前的。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还包括一个用于缓存保留的所接收数据的一个缓存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其中验证装置耦合到缓存器,其中关于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当前的的判定依赖于缓存器的内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还包括装置,用于在连续接收到已经为其发送了否定确认的所述第一数据的多个错误版本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的一个改进版本,并且还包括装置,用于在发送一个肯定确认之后保留改进版本。
15.一种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系统,其中:
发送机被安排来发送具有包括等时数据的数据分组并且包括:
用于将数据分组发送到接收机的第一发送装置,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响应于数据分组的所述发送而从接收机接收肯定确认或否定确认,其中发送机被安排来重发包括等时数据的一个数据分组,除非一个肯定确认被接收到,并且
接收机包括:
用于接收由发送机发送的数据的第二接收装置;
耦合到所述第二接收装置的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被正确接收还是错误接收的判定装置;
耦合到所述第二接收装置的验证装置,用于判定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当前的;
耦合到所述判定装置和验证装置的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而:
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正确接收时,发送接收的肯定确认或者
当所接收的数据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是当前的时,发送否定确认,或者
当所接收的数据已经被错误接收并且所接收的数据不是当前的时发送一个肯定确认。
16.一种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等时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
a)将等时数据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
b)在接收机接收等时数据;
c)判定等时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
d)判定等时数据是否是当前的;
e)根据步骤c)和d)将肯定或否定确认从接收机发送到发送机,一个肯定确认被发送,除非所接收的等时数据被正确接收并且是当前的;
f)将等时数据从发送机重发到接收机,除非在发送机接收到来自接收机的肯定确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发送机从接收机接收到一个肯定确认时,将新数据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
CNB018036473A 2000-01-12 2001-01-12 接收机控制的等时传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5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000573.6 2000-01-12
GBGB0000573.6A GB0000573D0 (en) 2000-01-12 2000-01-12 Receiver based isochronous transmiss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5774A CN1395774A (zh) 2003-02-05
CN1193533C true CN1193533C (zh) 2005-03-16

Family

ID=988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364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533C (zh) 2000-01-12 2001-01-12 接收机控制的等时传输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7280524B2 (zh)
EP (1) EP1247370B1 (zh)
JP (1) JP2003520494A (zh)
KR (1) KR100732661B1 (zh)
CN (1) CN1193533C (zh)
AT (1) ATE387770T1 (zh)
AU (1) AU2001226776A1 (zh)
BR (1) BR0107408A (zh)
CA (1) CA2395592A1 (zh)
DE (1) DE60132974T2 (zh)
GB (1) GB0000573D0 (zh)
WO (1) WO2001052466A1 (zh)
ZA (1) ZA200205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7424B1 (en) 2000-05-24 2006-04-11 Vtech Communications, Ltd.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ference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102261D0 (en) 2001-01-29 2001-03-14 Vtech Communications Ltd Enhanced cordless telephone platform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GB2386517B (en) * 2001-01-29 2004-03-24 Vtech Communications Ltd Enhanced cordless telephone platform
DE10103927A1 (de) * 2001-01-30 2002-08-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atenübertragungssystem
US6839007B2 (en) 2001-11-01 2005-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ner coding of higher priority data within a digital message
US7106757B2 (en) 2001-12-19 2006-09-1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eaming multimedia over packet networks
EP1353468B1 (en) * 2002-04-09 2008-07-30 Thomson Licensing ARQ method with iso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US7676722B2 (en) * 2004-03-31 2010-03-09 Sony Corporation Multimedia content delivery using pre-stored multiple description coded video with restart
EP1764980B8 (en) * 2005-09-20 2009-01-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segmentation and concatenation signal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308018B (en) * 2005-11-23 2009-03-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for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US9124448B2 (en) * 2009-04-04 2015-09-0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best efforts resequencer
US8578218B2 (en) * 2009-04-04 2013-11-0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scalable, high-performance, fault-tolerant locking mechanism in a multi-process environment
US20100254388A1 (en) * 2009-04-04 2010-10-0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pplying expressions on message payloads for a resequencer
US8661083B2 (en) * 2009-04-04 2014-02-2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equence start and increment values for a resequencer
US8392810B2 (en) * 2010-01-25 2013-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jority vote error correction
KR101266039B1 (ko) 2011-08-10 2013-05-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통신 시스템
CN102523574B (zh) * 2011-12-13 2015-03-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Lte单卡双待多模终端及其cs业务和ps业务并发的处理方法
US10514541B2 (en) * 2012-12-27 2019-12-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lay update time reduction for a near-eye display
US10425371B2 (en) * 2013-03-15 2019-09-24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fragmented messaging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US10148453B2 (en) * 2016-02-24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update slot to synchronize to Bluetooth LE isochronous channel and communicate state changes
FR3054399B1 (fr) * 2016-07-22 2018-08-03 Tap Sound System Pilotage de dispositifs multimedia bluetoo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28821D0 (en) * 1986-12-02 1987-01-07 Plessey Co Pl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GB2302243B (en) 1995-06-12 2000-03-01 Comm & Control Electronic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message acknowledgement
US5684791A (en) * 1995-11-07 1997-11-04 Nec Usa, Inc.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s for wireless ATM access channels
JPH09191314A (ja) * 1996-01-10 1997-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連続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連続データ伝送装置
JPH10341217A (ja) * 1997-06-09 1998-12-22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マルチメディア多重化通信システム
US6088337A (en) * 1997-10-20 2000-07-11 Motorola, Inc. Method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peripheral for providing space diversity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system
US6717947B1 (en) * 1998-12-03 2004-04-06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sochronous data transfer with retry capability
US7023833B1 (en) * 1999-09-10 2006-04-04 Pulse-Link, Inc. Baseband wireless network for isochronous communication
US7023801B1 (en) * 1999-12-07 2006-04-04 Lsi Logic Corporation Speculative packet selection for transmission of isochronous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5774A (zh) 2003-02-05
JP2003520494A (ja) 2003-07-02
EP1247370B1 (en) 2008-02-27
ATE387770T1 (de) 2008-03-15
KR20020068395A (ko) 2002-08-27
DE60132974T2 (de) 2009-03-05
US20030109228A1 (en) 2003-06-12
KR100732661B1 (ko) 2007-06-27
GB0000573D0 (en) 2000-03-01
WO2001052466A1 (en) 2001-07-19
BR0107408A (pt) 2002-10-08
EP1247370A1 (en) 2002-10-09
AU2001226776A1 (en) 2001-07-24
CA2395592A1 (en) 2001-07-19
US7280524B2 (en) 2007-10-09
DE60132974D1 (de) 2008-04-10
ZA200205544B (en) 2003-03-28
US20070263708A1 (en) 200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533C (zh) 接收机控制的等时传输
JP5201209B2 (ja) 符号化装置、復号化装置、符号化方法、および復号化方法
JP571079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ack情報のバンドリング
ES2528019T3 (es) Protocolo de solicitud de repetición automática (ARQ) que tiene múltiples mecanismos de retroalimentación complementarios
US7003710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sam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7502981B2 (e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scheme
US20030014709A1 (en)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82668C (zh) 用于经过无线接口通信数据的方法
CN1394029A (zh) 进行重发管理的发射机、接收机、收发机以及通信系统
CN1298193C (zh) 移动站和基站
WO2003034611A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74715A (zh) 移动通信中执行基于压缩模式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方法
WO2009015170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based networks
US86056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reconfigur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49875B2 (en) Packet-based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CN1161919C (zh) 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
JP3588064B2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H10190637A (ja) データ伝送方式
US200801988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63201B2 (en) HARQ TXOP frame exchange for HARQ retransmission using HARQ threads
CN110446270B (zh) 一种低轨卫星语音通信中传输时隙捆绑的动态调度方法
JP2000078118A (ja) 自動再送要求データ伝送方法
CN101998501A (zh) Harq失败指示方法、harq失败指示数据帧及服务节点b
KR100651441B1 (ko) 비트맵 구성과 이를 이용한 패킷 재전송 방법
KR100934650B1 (ko)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송요구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