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02792A -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02792A
CN119302792A CN202310862239.9A CN202310862239A CN119302792A CN 119302792 A CN119302792 A CN 119302792A CN 202310862239 A CN202310862239 A CN 202310862239A CN 119302792 A CN119302792 A CN 119302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push rod
gear
groove
inn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622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622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302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930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02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 in contact-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7Methods or devices for eye surgery
    • A61F9/00781Apparatus for modify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e.g. for glaucoma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植入通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保险机构、传动机构;所述植入通道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前端连接,用于为引流导管提供容腔;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植入通道、保险机构连接,用于将引流导管经所述植入通道推出并植入至手术部位;所述保险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运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植入系统操作不便,从而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的问题;同时具有防止产品误激发、准确定位引流导管、内管角度可调、撤回植入系统时防止损伤眼组织等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人眼的内部充满了房水,房水在各眼组织间正常的动态流动是眼睛健康的重要指标,偏离正常的房水流量会导致各种眼部疾病。通常青光眼的直接诱因是房水的循环途径中发生了阻塞,导致眼内压增高而引起的病理改变,但也有部分患者呈现正常眼压青光眼。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植入引流植入物在人眼内部,改善房水流出通道,从而降低眼压以达到治疗目的。
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通常由引流导管、植入系统、堵头三部分组成,引流导管是预埋在植入系统的植入通道(即针管的内腔)中的,最终植入到手术部位,改善房水流出通道,从而降低眼压以达到治疗目的。植入系统通常由传动机构、植入通道、保险等组成。其中,传动机构的作用是输送引流导管至手术部位;植入通道为引流导管提供了容腔;保险是为了防止产品在转运过程中、手术过程中误激发而设计的。堵头是放置在植入通道尖端,堵住引流导管,防止其在转运过程从植入通道中脱落的。
现有技术的传动机构是通过推动推钮来实现输送功能的,由于推钮较大、且推动的行程较长,所以操作起来不够方便,尤其是在推动过程中大的推钮会抵触握持手的某些部位,而不得不调整握持的姿态,然后再继续进行推动操作。
现有技术的保险与植入系统是分离的,手术前需要沿垂直植入系统轴线的方向拔掉,此操作不方便单手进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植入系统操作不便,从而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植入通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保险机构、传动机构;
所述植入通道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前端连接,用于为引流导管提供容腔;
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植入通道、保险机构连接,用于将引流导管经所述植入通道推出并植入至手术部位;
所述保险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通道包括外管5、外管座6、内管7、内管座8;所述外管座6、所述内管座8均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外管5一端与所述外管座6连接,所述内管7的一端经所述外管5、所述外管座6与所述内管座8的前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座8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中心轴位置且可沿轴向旋转;所述内管座8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内管座8沿中心轴线前后移动,从而将引流导管推出并植入至手术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座8上设有第二凸起803,所述壳体上设有异形槽106;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凸起803在所述异形槽106中旋转,控制所述内管座8沿轴向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4、内管推杆10、内芯13、内芯推杆9;所述齿轮4与所述内管推杆10、内芯推杆9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内管推杆10、内芯推杆9的伸缩;所述内管推杆10与所述内管座8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内管座8沿中心轴线前后移动;所述内芯推杆9与所述内芯13连接,所述内芯13用于经所述内管座8伸入所述内管7并与引流导管接触,所述内芯推杆9,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内芯13控制引流导管推出并植入至手术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4上设置第一导轨401、第二导轨402,所述齿轮4包括有齿部分和无齿部分;所述内管推杆10的前端与所述内管座8连接,所述内管推杆10的后端上设有齿条1002,用于与所述有齿部分的齿子403配合;所述第一导轨401用于限制所述内芯推杆9的位置,所述第二导轨402及齿子403用于限制所述内管推杆10的位置;所述内芯推杆9上设有第一卡点901、第二卡点902,第一卡点901、第二卡点902分别运行在所述第一导轨401中,所述内管推杆10的卡点1001运行在所述第二导轨402中;当旋转所述齿轮4时,所述齿轮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内芯推杆9、内管推杆10的线性运动;当正向旋转所述齿轮4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的第一卡点901、第二卡点902在所述第一导轨401运动时,所述无齿部分与所述内管推杆10对应,从而保持所述内管推杆10不动同时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向前运动;当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齿子403与所述内管推杆10上的齿条1002接触,从而驱动内管推杆10向后运动且所述内芯推杆9不再运动;当反向旋转所述齿轮4时,所述齿子403接触所述齿条1002,驱动所述内管推杆10向前运动且所述内芯推杆9不产生运动;当所述齿子403脱离所述齿条1002后,所述内管推杆10不再运动,且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向前运动直至回归原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上壳1、下壳2组成,所述上壳1设有用于定位的槽102;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保险3,所述保险3上设有卡爪301和长条结构303,所述卡爪301用于卡入槽102形成卡扣结构,且卡爪301可在槽102内沿植入系统的轴向移动;所述长条结构303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齿轮4的旋转。
进一步的,槽10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爪301的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为圆形凹槽,所述卡爪301上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配合的圆形凸起302;当所述凸起302固定在所述槽102内近端的第二凹槽104时,所述长条结构303抵在所述齿轮4的两个齿子之间,从而限制所述齿轮4的转动;当所述凸起302固定在所述槽102内远端的第一凹槽103时,所述长条结构303移出所述齿轮4的两个齿子中间的间隙,允许齿轮4旋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堵头11、保护套12,所述堵头11与所述内管7的前端为轴孔过盈配合,所述保护套12与所述外管座6为轴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端外表面设置防滑结构101;所述防滑结构101为凹凸间隔的条纹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植入系统,用于将青光眼引流导管植入到手术部位,植入系统包括由上壳、下壳组装形成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握持部,保险机构、植入通道、传动机构和保护机构;
其中,握持部的前端表面有防滑结构;
其中,保险机构包括保险、上壳。保险上有卡爪结构,上壳上有定位结构,卡爪结构与定位结构一同组成卡扣结构,从而可以将保险与上壳组装在一起形成保险机构;
其中,上壳的定位结构由一些分离的槽组成,保险的卡爪可以在这些槽内滑动;
其中,上壳的槽上有定位结构,这可以将保险固定;
其中,植入通道包括外管、外管座、内管、内管座;
其中,外管与外管座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外管座固定在上、下壳之间;
其中,内管与内管座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内管座固定在壳体的中央通道;
其中,内管座的外径与上、下壳的中央通道的内径接近,且是间隙配合,从而将内管座约束在上、下壳的中心轴位置,由于是间隙配合,所以内管座可以沿轴向旋转;
其中,内管座通过卡扣结构与内管推杆相连,内管座可以随内管推杆沿上、下壳的中心轴线移动;
其中,植入通道可以有另外一种变形,部件仍然包括外管、外管座、内管、内管座。其中,外管不是直的,而是有一定弯折角度的,比如3~30°之间的任意角度。其中,外管是刚性的,可以通过旋转外管座来调节外管的角度,以使外管尖端可撑起手术部位的眼组织,内管、内芯是柔性的,可以随着外管的转变而转变,从而方便引流导管的植入。
其中,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内管推杆、内芯、内芯推杆;
其中,齿轮上有两处导轨,第一处导轨可以限制内芯推杆的移动,第二处导轨可以限制内管推杆的移动;
其中,第一处导轨与第二处导轨的尺寸存在一定的相对关系,这可以使得内芯推杆与内管推杆的移动存在一定的相对关系,这种移动关系是实现引流导管植入所必需的;
其中,齿轮的轮齿不是整圈都有的,轮齿的位置及个数与第一、第二处导轨的位置有关系,这种关系是实现内芯推杆与内管推杆移动的相互关系所必需的;
其中,第一处导轨在齿轮上的位置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这个范围可以确保旋转齿轮时的阻力不会那么大;
其中,齿轮的轮齿与内管推杆上齿条的齿子相配合,旋转齿轮可以移动内管推杆,以此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线性运动;
其中,内芯推杆的外径与上壳限位结构的内径、内管推杆限位结构的内径接近,且是间隙配合,所以内芯推杆可以沿植入系统的中心轴线做线性运动;
其中,内管推杆的外径与上壳限位结构的内径接近,且是间隙配合,所以内管推杆可以沿植入系统的中心轴线做线性运动;
其中,下壳的限位结构可以限制内管推杆沿植入系统中心轴线做线性运动的距离;
其中,内芯与内芯推杆固定在一起,并可随着内芯推杆一起运动,内管座与内管推杆固定在一起,并可随着内管推杆一起运动;
其中,上、下壳上有用于固定二者相对位置的定位柱、定位孔;
其中,保护机构包括堵头、保护套,堵头与内管尖端为轴孔过盈配合,保护套与外管座为轴孔过盈配合;
其中,保护套在装配至外管座上的同时,保护套会接触堵头,并限制堵头在上下壳轴线方向的移动,防止堵头在运输过程脱落,进而防止引流导管从植入通道中掉出来。
本发明的关键点包括:
1、实现引流导管推送功能的,方便的、一步操作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内芯、内芯推杆、内管推杆,所述内管推杆有齿条结构,所述齿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齿轮的第一导轨可以限制内芯推杆的位置,所述齿轮的第二导轨及齿子可以限制内管推杆的位置,所述齿轮的旋转运动可以转换为内芯推杆、内管推杆的具备一定相互关系的线性运动,所述内芯与内芯推杆固定在一起,并可随着内芯推杆一起运动,内管座8与内管推杆10连接,通过控制内管座8的移动,带动内管7的移动。内管7向后运动,这样会缩进到外管5中,这会使得引流导管14外露得更多,便于14从植入通道中脱落;内管7向前运动是复位的动作,当然这个复位不能将引流导管复位,因为引流导管不与其他部件连接,与内芯13仅仅是接触的关系,内芯13只能向前顶着引流导管前进,不能向后拉扯引流导管撤退。
2、与植入系统组装为一个整体的、可沿植入系统轴向方向实现单手解锁/上锁的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有卡爪结构,所述上壳有定位结构,所述卡爪结构上有用于固定的、优选为圆柱形的凸起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上有用于固定的、优选为圆柱形的凹槽结构。所述保险的卡爪结构与所述上壳的定位结构装配成卡扣结构,使得保险可以在上壳上移动并通过所述凸起与凹槽结构的配合实现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解锁/上锁功能。
3、防止针尖后退的防止产品误激发的结构。在保险处于解锁状态下,当对针尖施加轴向力,比如穿刺阻力的情况下,针尖不会后退。所述结构包括齿轮、内管推杆,所述齿轮有第二导轨,所述内管推杆有卡点结构,在不手动旋转齿轮的情况下,所述齿轮的第二轨道可以限制内管推杆卡点的轴向位移,进而实现防止产品误激发的目的。
4、实现精准定位的限位结构。下壳上有可以限制内管推杆线性移动距离的定位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是通过旋转传动机构的齿轮以达到推送引流导管的目的的,而现有技术是靠推动推钮实现的。齿轮旋转行程相对推钮推动行程所覆盖的活动区域更少,更便于操作;且现有技术的推钮较大,在推动过程中可能会抵触握持手的某些部位,而不得不改变握持的状态,然后再继续进行推动,这将会延长手术时间。
2、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保险与植入系统组装为一个整体,且是平行于植入系统轴向进行解锁,方便单手操作。现有技术的保险与植入系统是分离的,手术前需要沿垂直植入系统轴线的方向拔掉,此操作不方便单手进行。
3、除了相对现有技术有改善的方面外,本发明同时具有防止产品误激发、准确定位引流导管、内管角度可调、撤回植入系统时防止损伤眼组织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植入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险、上壳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险、上壳、齿轮装配以后的剖视图。
图4为外管、外管座装配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上壳、下壳卡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管、内管座装配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内管尖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外管、外管座、内管、内管座、上壳、下壳装配以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齿轮、内芯推杆、内管推杆、内管座装配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内芯推杆、内芯、内管推杆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内管推杆、内管座装配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堵头、保护套、外管、内管、外管座、上壳、下壳的局部剖视图,以及保护套、堵头、内芯、内管、外管、引流导管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外管、外管座、标准针头(包含内管、内管座)、上壳、下壳装配以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标准针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壳1、下壳2近端握持部表面有防滑结构101,优选地,防滑结构101是凹凸间隔的条纹状,防滑结构101也可以是一个大的曲线轮廓等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2~图3所示,图2是保险3、上壳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优选地,保险3的锁紧结构为如图所示形状的卡爪301,上壳1的定位结构为如图所示的槽102,卡爪301可以卡入槽102从而形成卡扣结构,由于槽102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卡爪301可以在槽102内沿植入系统的轴向移动。
槽102上有可以固定卡爪301的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优选地,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是圆形的,卡爪301上有与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配合的圆形凸起302。优选地,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的直径尺寸大于凸起302的直径尺寸,当凸起302位于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中时,卡爪301处于一种松弛状态,这会避免植入系统长期放置以后保险3的作用失效。
图3是保险3、上壳1、齿轮4装配以后的剖面图。当保险3的凸起302固定在槽102内近端的第二凹槽104时,保险3的长条结构303会抵在齿轮4的两个齿子之间,从而限制齿轮4的转动,这即为植入系统的上锁状态。当保险3的凸起302固定在槽102内远端的第一凹槽103时,保险3的长条结构303会移出齿轮4的两个齿子中间的间隙,这样,齿轮4可以旋转,这即为植入系统的解锁状态。
如图4~图6所示,图4是外管5、外管座6,上壳1、下壳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外管5、外管座6、内管7、内管座8、上壳1、下壳2装配以后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外管5与外管座6通过孔轴配合连接在一起,优选地,如图6所示,外管座6的外管座凸起601对外管5的插入深度进行了限制,这将方便于生产工艺中外管5在外管座6中的定位,从而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优选地,上壳1、下壳2上有用于固定二者相对位置的定位柱107、定位孔205,定位柱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六边形)、定位结构也可以是卡扣或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外管座6的圆周凹槽602会嵌入上壳1的上壳凸起104及下壳2的下壳凸起201中,第一圆周凸起603与凹槽105、202亦然,从而使得外管座6被固定在上壳1及下壳2中。
图5是内管7、内管座8及上壳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内管7与内管座8通过孔轴连接在一起,优选地,如图6所示,内管座8的第一凸起801对内管7的插入深度进行了限制,这将方便于生产工艺中内管7在内管座8中的定位,从而可以提升生产效率。
内管7的针尖角度703的设置有助于减小穿刺阻力,同时有助于在穿刺过程中贴合组织结构,优选地,角度值为5~30°。
内管7的针尖两侧有倒角704处理,这将有助于减小穿刺阻力。
内管座8的轴径802与外管座6的孔径604接近,且为间隙配合,这将避免内管座8在沿植入系统轴向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偏离中轴线太多,可以降低产品操作的阻力。
内管座8的第二凸起803可以在上壳1的异形槽106的1061中旋转,内管7的斜口701伴随着可以一起旋转不同的角度,以方便于手术。
如图6中所示,内管7的内腔702为引流导管14提供了植入通道。在用内管7穿刺的过程中,套在内管7外侧的外管5为内管7提供了一定的刚性保护。在将引流导管14放置至手术部位后,内管7会退入外管5的内腔501中,避免了在撤回植入系统的过程中内管7的斜口701对眼组织造成损伤。
如图7~8所示,图7是齿轮4、内芯推杆9、内管推杆10、内管座8装配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内芯推杆9、内芯13、内管推杆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内芯推杆9的卡点901、902被限制在齿轮4的第一导轨401中,内管推杆10的卡点1001被限制在齿轮4的第二导轨402中,内芯13通过胶粘或注塑或者其他方式固定于内芯推杆9的孔903中,当旋转齿轮4时,齿轮4的旋转运动可以转化为内芯推杆9、内管推杆10的线性运动,且它们的线性运动存在一定的相对关系,当齿轮4旋转到一定角度后,齿轮4的齿子403会接触内管推杆10的齿条1002,从而推动内管推杆10向相反方向运动(相对内芯推杆9的运动方向);当正向旋转所述齿轮4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的第一卡点901、第二卡点902在所述第一导轨401运动时,所述无齿部分与所述内管推杆10对应,从而保持所述内管推杆10不动同时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向前运动;当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齿子403与所述内管推杆10上的齿条1002接触,从而驱动内管推杆10向后运动且所述内芯推杆9不再运动;当反向旋转所述齿轮4时,所述齿子403接触所述齿条1002,驱动所述内管推杆10向前运动且所述内芯推杆9不产生运动;当所述齿子403脱离所述齿条1002后,所述内管推杆10不再运动,且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向前运动直至回归原位。上述所有的齿轮4、内型推杆9、内管推杆10的运动是植入引流导管14所必需的。引流导管14是从内管7的尖端装配进内腔702的,使用时,是内芯推杆9带着内芯向前运动,将引流导管14向前推出去的。
优选的,内芯推杆9的运动距离为1~5mm,内管推杆10的移动距离为3~12mm。
优选的,内芯推杆9的孔903的深度是固定的,内芯13只需插入至底固定即可,不需要额外的定位,这将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优选,孔903的深度是2~6mm。
优选的,内芯13的尖端可以做成圆头1301,这将减少对引流导管14的损伤的概率。
图4中,下壳2的限位结构203、204可以限制内管推杆10前后移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实现精确定位。
图9是内管推杆10、内管座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内管推杆10的通槽1003与内管座8的第三凸起804一起组成了卡扣结构,且内管座8可以沿周向旋转。
如图10所示,是堵头11、保护套12、外管5、内管7、外管座6的局部剖视图,以及保护套12、堵头11、内芯13、内管7、外管5、引流导管14的局部放大图。堵头11是一根细长针,可以插入内管7的内腔702,保护套12可以插入外管座6的尖端604并与第二圆周凸起605形成过盈配合,同时保护套12在内部1201可以抵住堵头11的尖端1101,防止产品在转运过程中堵头11的脱落,进而可以防止引流导管14的脱落。
方便产品加工的情况下,内管7与内管座8的组件可以是标准针头15(包含内管7、内管座8),标准针头15的内管座8通过卡扣结构与角度调节器18连接在一起,角度调节器18通过类似804的卡扣结构与内管推杆10的1003结构连接在一起。此设计可以减少内管7与内管座8的粘接连接工艺,提升产品效率。由于标准针头15的体积较大,所以外管座6的尺寸应相应减小,外管座6,内管座8的内部有用于定位外管5、内管7的结构601、801,如附图11、图12所示。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目的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植入通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保险机构、传动机构;
所述植入通道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前端连接,用于为引流导管提供容腔;
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植入通道、保险机构连接,用于将引流导管经所述植入通道推出并植入至手术部位;
所述保险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通道包括外管(5)、外管座(6)、内管(7)、内管座(8);所述外管座(6)、所述内管座(8)均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外管(5)一端与所述外管座(6)连接,所述内管(7)的一端经所述外管(5)、所述外管座(6)与所述内管座(8)的前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座(8)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中心轴位置且可沿轴向旋转;所述内管座(8)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内管座(8)沿中心轴线前后移动,从而将引流导管推出并植入至手术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座(8)上设有第二凸起(803),所述壳体上设有异形槽(106);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凸起(803)在所述异形槽(106)中旋转,控制所述内管座(8)沿轴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4)、内管推杆(10)、内芯(13)、内芯推杆(9);所述齿轮(4)与所述内管推杆(10)、内芯推杆(9)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内管推杆(10)、内芯推杆(9)的伸缩;所述内管推杆(10)与所述内管座(8)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内管座(8)沿中心轴线前后移动;所述内芯推杆(9)与所述内芯(13)连接,所述内芯(13)用于经所述内管座(8)伸入所述内管(7)并与引流导管接触,所述内芯推杆(9),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内芯(13)控制引流导管推出并植入至手术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4)上设置第一导轨(401)、第二导轨(402),所述齿轮(4)包括有齿部分和无齿部分;所述内管推杆(10)的前端与所述内管座(8)连接,所述内管推杆(10)的后端上设有齿条(1002),用于与所述有齿部分的齿子(403)配合;所述第一导轨(401)用于限制所述内芯推杆(9)的位置,所述第二导轨(402)及齿子(403)用于限制所述内管推杆(10)的位置;所述内芯推杆(9)上设有第一卡点(901)、第二卡点(902),第一卡点(901)、第二卡点(902)分别运行在所述第一导轨(401)中,所述内管推杆(10)的卡点(1001)运行在所述第二导轨(402)中;当旋转所述齿轮(4)时,所述齿轮(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内芯推杆(9)、内管推杆(10)的线性运动;当正向旋转所述齿轮(4)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的第一卡点(901)、第二卡点(902)在所述第一导轨(401)运动时,所述无齿部分与所述内管推杆(10)对应,从而保持所述内管推杆(10)不动同时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向前运动;当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齿子(403)与所述内管推杆(10)上的齿条(1002)接触,从而驱动内管推杆(10)向后运动且所述内芯推杆(9)不再运动;当反向旋转所述齿轮(4)时,所述齿子(403)接触所述齿条(1002),驱动所述内管推杆(10)向前运动且所述内芯推杆(9)不产生运动;当所述齿子(403)脱离所述齿条(1002)后,所述内管推杆(10)不再运动,且驱动所述内芯推杆(9)向前运动直至回归原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壳(1)、下壳(2)组成,所述上壳(1)设有用于定位的槽(102);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保险(3),所述保险(3)上设有卡爪(301)和长条结构(303),所述卡爪(301)用于卡入槽(102)形成卡扣结构,且卡爪(301)可在槽(102)内沿植入系统的轴向移动;所述长条结构(303)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齿轮(4)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槽(10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爪(301)的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为圆形凹槽,所述卡爪(301)上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配合的圆形凸起(302);当所述凸起(302)固定在所述槽(102)内近端的第二凹槽(104)时,所述长条结构(303)抵在所述齿轮(4)的两个齿子之间,从而限制所述齿轮(4)的转动;当所述凸起(302)固定在所述槽(102)内远端的第一凹槽(103)时,所述长条结构(303)移出所述齿轮(4)的两个齿子中间的间隙,允许齿轮(4)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堵头(11)、保护套(12),所述堵头(11)与所述内管(7)的前端为轴孔过盈配合,所述保护套(12)与所述外管座(6)为轴孔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外表面设置防滑结构(101);所述防滑结构(101)为凹凸间隔的条纹结构。
CN202310862239.9A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Pending CN119302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2239.9A CN119302792A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2239.9A CN119302792A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302792A true CN119302792A (zh) 2025-01-14

Family

ID=94185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2239.9A Pending CN119302792A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3027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3853B2 (en) Guidewire adjuster and delivery-system control handle
EP3546009B1 (en) Steerable catheter suitable for left-hand operation
EP3247443B1 (en) Guide catheter with steering mechanisms
US12082843B2 (en) Step needle for intraosseous access device
US10589062B2 (en) Adjustable curved medical cathete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10779807B2 (en) Steerable sheath tube and method for occluding atrial septal defect
JP5448389B2 (ja) トリガ機構を備える安全デバイス
US20080234695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ed endoscopic penetration of injection needle
EP2305339A1 (en) Telescopic guide device for catheters to facilitate their insertion into the human cardiovascular system
JP2015513979A (ja) 骨ねじおよび自己保持型ドライバ
JP4450873B2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操作補助器具
EP4082491B1 (en) Implant delivery system
EP0824894A1 (en) Needle assemblies
CN108371574B (zh) 自膨支架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手柄
US20230113525A1 (en) Intravitreal injector
CN117084763B (zh) 皮下隧穿工具
CN109173027B (zh) 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
JP5360912B2 (ja) 回転カッターを具備する外科用ステイプラーヘッド機構部
US5817127A (en) Combined dilator-urethrotome
CN220824295U (zh)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CN119302792A (zh) 一种青光眼导管植入系统
CN115708921B (zh)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
CN116942365A (zh)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CN209221308U (zh) 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
WO2017019631A1 (en) Subdermal applic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