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28174B -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28174B
CN119028174B CN202411030279.8A CN202411030279A CN119028174B CN 119028174 B CN119028174 B CN 119028174B CN 202411030279 A CN202411030279 A CN 202411030279A CN 119028174 B CN119028174 B CN 119028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flict
point
ramp
p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0302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028174A (zh
Inventor
马艳丽
向路
赵之祎
陈柯
徐兰钰
卢明
张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0302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028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902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28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028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28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6Anti-collision systems
    • G08G1/166Anti-collision systems for active traffic, e.g. moving vehicles, pedestrians, bik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5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responding to signals from another vehicle, e.g. emergency vehic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方法未考虑车辆尺寸及主线车辆与匝道车辆冲突角度等对合流风险的影响,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建立车辆行车风险场来评估合流区主线车辆与匝道车辆的冲突状况,并借助车路协同技术实现对合流区驾驶员的实时预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车辆的行车安全,降低能耗,提高整个合流区的通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合流区包括匝道、加速车道以及主线路段,属于高速公路系统的瓶颈路段,极易导致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开展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冲突识别预警研究,对于提高高速公路合流区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合流区预警系统的研究中,大多数未考虑车辆尺寸及主线车辆与匝道车辆冲突角度等对合流风险的影响,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方法未考虑车辆尺寸及主线车辆与匝道车辆冲突角度等对合流风险的影响,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合流区的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以及车辆位置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能见度;
步骤二:利用车辆位置信息,对合流区内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得到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以及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θ;
步骤三: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能见度以及夹角θ,得到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和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表示为:
其中,(xj,yj)表示车辆j的质心坐标,(xi,yi)表示车辆i的质心坐标,rij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向量,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放大向量,Mi表示车辆i的等效质量,Si表示车辆i向地面的投影面积,Vi表示车辆i的行驶速度,αi表示Vi与rij的夹角,Zi表示(xi,yi)处的道路条件影响因子,G、k1、k2为常数项;
步骤四:获取合流区内所有PET值,进而得到PET累计频率曲线,之后按照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对PET累计频率进行区域划分;
步骤五: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
步骤六: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
步骤七:利用Eij、E'ij、E1、E2、E3、E'1、E'2和E'3进行冲突风险识别,具体步骤为:
当Eij>E1或E'ij>E'1时,存在严重冲突;
当E2<Eij<E1或E'2<E'ij<E'1时,存在一般冲突;
当E3<Eij<E2或E'3<E'ij<E'2时,存在轻微冲突;
当E3>Eij或E'3>E'ij时,不存在冲突;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中冲突识别结果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车辆信息通过激光雷达、视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环境信息通过数字摄像能见度仪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分别为:15%、50%和85%。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θ表示为:
其中,(xc,yc)表示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xa,ya)表示主线车辆的坐标,(xb,yb)表示匝道车辆的坐标;
所述表示为:
a=Vi·ttcb
b=τ
其中,a和b分别表示车辆行车风险场纵向和横向形状控制因子,ttcb表示安全边界阈值,τ表示车辆安全圆半径;
所述Mi表示为:
Mi=Mi(mi,Ti,Vi)=mi·Ti·g(Vi)
其中,mi表示车辆质量,Ti表示车辆i的类型,g(Vi)表示车辆i的速度函数;
所述Zi表示为:
Zi=ψu·ψρ·ψξ·ψσ·ψδ
其中,ψu表示路面附着系数,ψρ表示道路曲率,ψξ表示道路坡度,ψσ表示道路宽度,ψδ表示道路能见度;
所述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为:
其中,d表示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v表示车辆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直线行驶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八中发送预警信号通过设置在车内的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进行,其中灯光报警模块通过LED灯实现,语音报警模块通过语音播报设备实现;
所述步骤八中的预警信号根据步骤七的冲突识别结果分为4个等级,具体为:
当存在严重冲突时,发送一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一般冲突时,发送二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轻微冲突时,发送三级预警信号;
当不存在冲突时,不发送预警信号。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以及车载预警子系统;
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合流区的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以及车辆位置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能见度;
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包括运动轨迹预测模块、车辆行车风险场计算模块及冲突判断模块;
所述运动轨迹预测模块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对合流区内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得到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以及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θ;
所述车辆行车风险场计算模块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能见度以及夹角θ,得到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和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表示为:
其中,(xj,yj)表示车辆j的质心坐标,(xi,yi)表示车辆i的质心坐标,rij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向量,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放大向量,Mi表示车辆i的等效质量,Si表示车辆i向地面的投影面积,Vi表示车辆i的行驶速度,αi表示Vi与rij的夹角,Zi表示(xi,yi)处的道路条件影响因子,G、k1、k2为常数项;
所述冲突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合流区内所有PET值,进而得到PET累计频率曲线,之后按照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对PET累计频率进行区域划分,之后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之后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之后利用Eij、E'ij、E1、E2、E3、E'1、E'2和E'3进行冲突风险识别,具体步骤为:
当Eij>E1或E'ij>E'1时,存在严重冲突;
当E2<Eij<E1或E'2<E'ij<E'1时,存在一般冲突;
当E3<Eij<E2或E'3<E'ij<E'2时,存在轻微冲突;
当E3>Eij或E'3>E'ij时,不存在冲突;
所述车载预警子系统用于根据冲突识别结果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信息通过激光雷达、视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环境信息通过数字摄像能见度仪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分别为:15%、50%和85%。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θ表示为:
其中,(xc,yc)表示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xa,ya)表示主线车辆的坐标,(xb,yb)表示匝道车辆的坐标;
所述表示为:
a=Vi·ttcb
b=τ
其中,a和b分别表示车辆行车风险场纵向和横向形状控制因子,ttcb表示安全边界阈值,τ表示车辆安全圆半径;
所述Mi表示为:
Mi=Mi(mi,Ti,Vi)=mi·Ti·g(Vi)
其中,mi表示车辆质量,Ti表示车辆i的类型,g(Vi)表示车辆i的速度函数;
所述Zi表示为:
Zi=ψu·ψρ·ψξ·ψσ·ψδ
其中,ψu表示路面附着系数,ψρ表示道路曲率,ψξ表示道路坡度,ψσ表示道路宽度,ψδ表示道路能见度;
所述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为:
其中,d表示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v表示车辆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直线行驶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预警信号通过设置在车内的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进行,其中灯光报警模块通过LED灯实现,语音报警模块通过语音播报设备实现;
所述步骤八中的预警信号根据步骤七的冲突识别结果分为4个等级,具体为:
当存在严重冲突时,发送一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一般冲突时,发送二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轻微冲突时,发送三级预警信号;
当不存在冲突时,不发送预警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建立车辆行车风险场来评估合流区主线车辆与匝道车辆的冲突状况,并借助车路协同技术实现对合流区驾驶员的实时预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车辆的行车安全,降低能耗,提高整个合流区的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信息采集设备布设位置及预测轨迹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卷积神经网络工作机制图;
图4为本申请的车辆行车风险场分级图;
图5为本申请的4级冲突风险预警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车载预警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7为小型车与小型车冲突效果图;
图8为大型车与小型车冲突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合流区的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以及车辆位置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能见度;
步骤二:利用车辆位置信息,对合流区内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得到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以及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θ;
步骤三: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能见度以及夹角θ,得到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和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表示为:
其中,(xj,yj)表示车辆j的质心坐标,(xi,yi)表示车辆i的质心坐标,rij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向量,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放大向量,Mi表示车辆i的等效质量,Si表示车辆i向地面的投影面积,Vi表示车辆i的行驶速度,αi表示Vi与rij的夹角,Zi表示(xi,yi)处的道路条件影响因子,G、k1、k2为常数项;
步骤四:获取合流区内所有PET值,进而得到PET累计频率曲线,之后按照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对PET累计频率进行区域划分;
步骤五: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
步骤六: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
步骤七:利用Eij、E'ij、E1、E2、E3、E'1、E'2和E'3进行冲突风险识别,具体步骤为:
当Eij>E1或E'ij>E'1时,存在严重冲突;
当E2<Eij<E1或E'2<E'ij<E'1时,存在一般冲突;
当E3<Eij<E2或E'3<E'ij<E'2时,存在轻微冲突;
当E3>Eij或E'3>E'ij时,不存在冲突;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中冲突识别结果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号。
步骤一、采集合流区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
通过布设在合流区的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信息采集设备包括激光雷达、视频采集设备和数字摄像能见度仪,采集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类型、车辆尺寸、车辆位置信息,采集的环境信息为能见度。
步骤二、对车辆运动轨迹进行预测:
根据采集的车辆历史运动轨迹数据,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主线车辆A及匝道车辆B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得到主线车辆A与匝道车辆B运动轨迹的交点C,交点C则为主线车辆A与匝道车辆B的潜在冲突点。
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3个模块,卷积层中的卷积核对输入车辆位置信息进行短时特性提取;池化层聚集并减少从卷积层提取的序列特征的组合维数,保留重要局部特征,降低算法复杂度;全连接层借助非线性激活函数将提取的特征映射处理后输出车辆的轨迹预测数据:
式中:(x,y)表示车辆的位置坐标,m代表不同的车辆,tn代表时刻点。
通过轨迹预测数据,可以得到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xc,yc),根据主线车辆A的坐标(xa,ya)及匝道车辆B的坐标(xb,yb),可以计算得到两车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θ:
步骤三、计算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
车辆i在周围产生的行车风险场的大小与车辆的质量、尺寸、运行速度以及点到车辆质心点距离相关。车辆i在其周围产生的行车风险场函数公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矢量Eij为位于点(xi,yi)的车辆i产生的行车风险场在点(xj,yj)的场强矢量,场强越大,行车风险越高,(xi,yi)为车辆i的质心坐标,rij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向量,场强方向与rij方向相同,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放大向量,Mi为车辆i的等效质量,Si为车辆i向地面的投影面积,Vi为车辆i的行驶速度,αi为Vi与rij的夹角,Zx为(xi,yi)处的道路条件影响因子,G、k1为常数项。
相对距离放大向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a和b分别是车辆行车风险场纵向和横向形状控制因子,用于改变车辆行车风险场在纵向和横向方向的影响大小和范围,其中纵向方向为车辆前进方向,横向方向为与之垂直方向。则a和b的值可确定为:
a=Vi·ttcb,b=τ (5)
式中:ttcb为安全边界阈值,τ为车辆安全圆半径。
车辆i的等效质量Mi计算公式为:
Mi=Mi(mi,Ti,Vi)=mi·Ti·g(Vi) (6)
式中:Mi为车辆等效质量,mi为车辆质量,Ti为车辆i的类型,g(Vi)为车辆i的速度函数。
道路条件影响因子Zi的计算公式为:
Zi=ψu·ψρ·ψξ·ψσ·ψδ (7)
式中:ψu为路面附着系数,ψρ为道路曲率,ψξ为道路坡度,ψσ为道路宽度,ψδ为道路能见度。
对于合流区而言,匝道车辆的汇入条件会影响整个合流区的交通状况。通过步骤二对车辆运动轨迹预测得到主线车辆A、匝道车辆B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夹角为θ,当夹角θ越大时,主线车辆与匝道车辆发生冲突时造成的损失越大,即车辆的风险越大,令主线车辆的风险场不变,则匝道车辆在其周围产生的行车风险场场强变大,因此需对匝道车辆的行车风险场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行车风险场函数公式为:
式中:k2为常数项,θ为主线车辆A、匝道车辆B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
步骤四、PET值划分:
基于合流区统计数据,得到PET累计频率曲线,按照15%、50%和85%分位值对PET累计频率进行划分,当PET<PET15%时为严重冲突,当PET15%<PET<PET50%时为一般冲突,当PET50%<PET<PET85%时为轻微冲突,当PET>PET85%时为无效冲突。
步骤五:计算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临界值:
当车辆速度为v,加速度为a,直线行驶t时间后车辆到达潜在冲突点C,则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为:
根据PET值的划分,通过式(9)可分别计算出当t为PET15%、PET50%和PET85%时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5%、d50%、d85%,通过式(3)可以计算出主线车辆在离质心点相应距离的行车风险场场强临界值,分别记为E1、E2、E3和E'1、E'2、E'3
步骤六:计算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临界值:
根据PET值的划分,通过式(9)可分别计算出当t为PET15%、PET50%和PET85%时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5%、d50%、d85%,通过式(3)和式(8)可以计算出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在离质心点相应距离的行车风险场场强临界值,分别记为E1、E2、E3和E'1、E'2、E′3
步骤七:利用Eij、E'ij、E1、E2、E3、E'1、E'2和E'3进行冲突识别:
(1)当车辆在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行车风险场场强Eij或E'ij满足:Eij>E1或E'ij>E'1,即车辆位于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Ⅰ区域,此时存在严重冲突;
(2)当车辆在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行车风险场场强Eij或E'ij满足:E2<Eij<E1或E'2<E'ij<E'1,即车辆位于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Ⅱ区域,此时存在一般冲突;
(3)当车辆在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行车风险场场强Eij或E'ij满足:E3<Eij<E2或E'3<E'ij<E'2,即车辆位于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Ⅲ区域,此时存在轻微冲突;
(4)当车辆在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行车风险场场强Eij或E'ij满足:E3>Eij或E'3>E'ij,即车辆位于主线车辆或匝道车辆的Ⅳ区域,此时为无效冲突。
步骤八、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
驾驶员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为让驾驶员能够更好的接受到预警信息,在车内设置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进行冲突预警。灯光报警模块通过LED灯实现,语音报警模块通过语音播报设备实现。
预警信号根据步骤七的冲突识别结果分为4个等级,具体为:
(1)当存在严重冲突时,发送一级预警信号;
(2)当存在一般冲突时,发送二级预警信号;
(3)当存在轻微冲突时,发送三级预警信号;
(4)当不存在冲突时,不发送预警信号;
各级预警信号对应的预警信息为:
本申请还可以以系统形式实现,具体如下: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以及车载预警子系统;
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合流区的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以及车辆位置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能见度;
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包括运动轨迹预测模块、车辆行车风险场计算模块及冲突判断模块;
所述运动轨迹预测模块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对合流区内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得到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以及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θ;
所述车辆行车风险场计算模块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能见度以及夹角θ,得到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和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表示为:
其中,(xj,yj)表示车辆j的质心坐标,(xi,yi)表示车辆i的质心坐标,rij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向量,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放大向量,Mi表示车辆i的等效质量,Si表示车辆i向地面的投影面积,Vi表示车辆i的行驶速度,αi表示Vi与rij的夹角,Zi表示(xi,yi)处的道路条件影响因子,G、k1、k2为常数项;
所述冲突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合流区内所有PET值,进而得到PET累计频率曲线,之后按照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对PET累计频率进行区域划分,之后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之后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之后利用Eij、E'ij、E1、E2、E3、E'1、E'2和E'3进行冲突风险识别,具体步骤为:
当Eij>E1或E'ij>E'1时,存在严重冲突;
当E2<Eij<E1或E'2<E'ij<E'1时,存在一般冲突;
当E3<Eij<E2或E'3<E'ij<E'2时,存在轻微冲突;
当E3>Eij或E'3>E'ij时,不存在冲突;
所述车载预警子系统用于根据冲突识别结果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号。
实施例:
以下结合图7和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某高速公路合流区主线为双向四车道,限速120km/h,匝道为单车道,限速60km/h。根据合流区PET累计频率曲线得PET15%、PET50%和PET85%值分别为1.56s,3.39s,5.80s,通过式(9)可分别计算出当t为PET15%、PET50%和PET85%时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5%、d50%、d85%
如图7所示,主线车辆A和匝道车辆B都为小型车,由式(3)和式(8)分别计算出两车在离质心点距离为d15%、d50%、d85%的行车风险场场强临界值E1、E2、E3和E'1、E'2、E'3,根据两车行车风险场交互情况可知,主线车辆A位于匝道车辆B的Ⅱ区域,此时匝道车辆B的预警信息为:LED灯状态为橙色闪烁,语音提示为存在一般冲突,请注意;匝道车辆B位于主线车辆A的Ⅲ区域,所以主线车辆的预警信息为:LED灯状态为黄色闪烁,语音提示为存在轻微冲突,请注意。如图8所示,主线车辆A为大型车,匝道车辆B为小型车,主线车辆A由于车身质量大、尺寸大等因素,其在周围产生的行车风险场场强更大,此时主线车辆A的预警信息为:LED等状态为黄色闪烁,语音提示为存在轻微冲突,请注意;匝道车辆B的预警信息为:LED灯状态为橙色闪烁,语音提示为存在一般冲突,请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解释和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权利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做的仅仅是局部改变的,仍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合流区的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以及车辆位置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能见度;
步骤二:利用车辆位置信息,对合流区内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得到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以及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θ;
步骤三: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能见度以及夹角θ,得到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和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表示为:
其中,(xj,yj)表示车辆j的质心坐标,(xi,yi)表示车辆i的质心坐标,rij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向量,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放大向量,Mi表示车辆i的等效质量,Si表示车辆i向地面的投影面积,Vi表示车辆i的行驶速度,αi表示Vi与rij的夹角,Zi表示(xi,yi)处的道路条件影响因子,G、k1、k2为常数项;
步骤四:获取合流区内所有PET值,进而得到PET累计频率曲线,之后按照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对PET累计频率进行区域划分;
步骤五: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
步骤六: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
步骤七:利用Eij、E'ij、E1、E2、E3、E'1、E'2和E'3进行冲突风险识别,具体步骤为:
当Eij>E1或E'ij>E'1时,存在严重冲突;
当E2<Eij<E1或E'2<E'ij<E'1时,存在一般冲突;
当E3<Eij<E2或E'3<E'ij<E'2时,存在轻微冲突;
当E3>Eij或E'3>E'ij时,不存在冲突;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中冲突识别结果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车辆信息通过激光雷达、视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环境信息通过数字摄像能见度仪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分别为:15%、50%和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表示为:
其中,(xc,yc)表示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xa,ya)表示主线车辆的坐标,(xb,yb)表示匝道车辆的坐标;
所述表示为:
a=Vi·ttcb
b=τ
其中,a和b分别表示车辆行车风险场纵向和横向形状控制因子,ttcb表示安全边界阈值,τ表示车辆安全圆半径;
所述Mi表示为:
Mi=Mi(mi,Ti,Vi)=mi·Ti·g(Vi)
其中,mi表示车辆质量,Ti表示车辆i的类型,g(Vi)表示车辆i的速度函数;
所述Zi表示为:
Zi=ψu·ψρ·ψξ·ψσ·ψδ
其中,ψu表示路面附着系数,ψρ表示道路曲率,ψξ表示道路坡度,ψσ表示道路宽度,ψδ表示道路能见度;
所述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为:
其中,d表示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v表示车辆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直线行驶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发送预警信号通过设置在车内的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进行,其中灯光报警模块通过LED灯实现,语音报警模块通过语音播报设备实现;
所述步骤八中的预警信号根据步骤七的冲突识别结果分为4个等级,具体为:
当存在严重冲突时,发送一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一般冲突时,发送二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轻微冲突时,发送三级预警信号;
当不存在冲突时,不发送预警信号。
6.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以及车载预警子系统;
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合流区的车辆信息和环境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以及车辆位置信息,所述环境信息为能见度;
所述信息处理子系统包括运动轨迹预测模块、车辆行车风险场计算模块及冲突判断模块;
所述运动轨迹预测模块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对合流区内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得到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的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以及主线车辆和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之间的夹角θ;
所述车辆行车风险场计算模块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尺寸、能见度以及夹角θ,得到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和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ij,表示为:
其中,(xj,yj)表示车辆j的质心坐标,(xi,yi)表示车辆i的质心坐标,rij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向量,表示点(xi,yi)和点(xj,yj)之间的相对距离放大向量,Mi表示车辆i的等效质量,Si表示车辆i向地面的投影面积,Vi表示车辆i的行驶速度,αi表示Vi与rij的夹角,Zi表示(xi,yi)处的道路条件影响因子,G、k1、k2为常数项;
所述冲突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合流区内所有PET值,进而得到PET累计频率曲线,之后按照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对PET累计频率进行区域划分,之后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主线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主线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之后分别计算t为第一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1、t为第二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2以及t为第三分位值对应的PET时匝道车辆与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d'3,令d=|rij|,得到d'1、d'2和d'3对应的匝道车辆行车风险场场强E'1、E'2和E'3,之后利用Eij、E'ij、E1、E2、E3、E'1、E'2和E'3进行冲突风险识别,具体步骤为:
当Eij>E1或E'ij>E'1时,存在严重冲突;
当E2<Eij<E1或E'2<E'ij<E'1时,存在一般冲突;
当E3<Eij<E2或E'3<E'ij<E'2时,存在轻微冲突;
当E3>Eij或E'3>E'ij时,不存在冲突;
所述车载预警子系统用于根据冲突识别结果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息通过激光雷达、视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环境信息通过数字摄像能见度仪采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位值、第二分位值以及第三分位值分别为:15%、50%和8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表示为:
其中,(xc,yc)表示潜在冲突点C的坐标,(xa,ya)表示主线车辆的坐标,(xb,yb)表示匝道车辆的坐标;
所述表示为:
a=Vi·ttcb
b=τ
其中,a和b分别表示车辆行车风险场纵向和横向形状控制因子,ttcb表示安全边界阈值,τ表示车辆安全圆半径;
所述Mi表示为:
Mi=Mi(mi,Ti,Vi)=mi·Ti·g(Vi)
其中,mi表示车辆质量,Ti表示车辆i的类型,g(Vi)表示车辆i的速度函数;
所述Zi表示为:
Zi=ψu·ψρ·ψξ·ψσ·ψδ
其中,ψu表示路面附着系数,ψρ表示道路曲率,ψξ表示道路坡度,ψσ表示道路宽度,ψδ表示道路能见度;
所述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为:
其中,d表示车辆距离潜在冲突点C的距离,v表示车辆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直线行驶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预警信号通过设置在车内的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进行,其中灯光报警模块通过LED灯实现,语音报警模块通过语音播报设备实现;
所述步骤八中的预警信号根据步骤七的冲突识别结果分为4个等级,具体为:
当存在严重冲突时,发送一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一般冲突时,发送二级预警信号;
当存在轻微冲突时,发送三级预警信号;
当不存在冲突时,不发送预警信号。
CN202411030279.8A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9028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30279.8A CN119028174B (zh)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30279.8A CN119028174B (zh)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28174A CN119028174A (zh) 2024-11-26
CN119028174B true CN119028174B (zh) 2025-04-25

Family

ID=9353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030279.8A Active CN119028174B (zh)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02817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1714A (ja) * 2007-12-21 2009-07-09 Kenwood Corp 車載器、情報の出力方法およ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09191868A (zh) * 2018-10-22 2019-01-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地磁检测器的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预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1714A (ja) * 2007-12-21 2009-07-09 Kenwood Corp 車載器、情報の出力方法およ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09191868A (zh) * 2018-10-22 2019-01-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地磁检测器的高速公路合流区车辆预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28174A (zh) 202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1949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мощи при вождении
US20220036735A1 (en) Real-time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method employing equivalent force and device thereof
CN108550262B (zh)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城市交通感知系统
CN113720346B (zh) 基于势能场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Nobe et al. An over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utomated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vehicle controls
CN112258841B (zh) 一种基于它车辆轨迹预测的智能车辆风险评估方法
CN110077398B (zh) 一种用于智能驾驶的危险处理方法
CN115206087A (zh) 一种高速公路关键路段交通风险动态预警系统及研判方法
CN114419874B (zh) 基于路侧感知设备数据融合的目标行车安全风险预警方法
CN111448596A (zh) 驾驶控制方法以及驾驶控制装置
CN117864165B (zh) 一种基于车辆智能监控的预警方法
CN113119945B (zh) 一种基于环境模型的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Stojčić Application of ANFIS model in road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from 1993 to 2018
Zheng et al. A novel intelligent vehicle risk assessment method combined with multi-sensor fusion in dense traffic environment
CN112650064A (zh) 一种适应于混杂道路的智能汽车汇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30825A (zh) 基于st‑mrf模型的电动自行车与汽车交通冲突检测方法
CN119296376A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物联感知的公路风险模拟避让系统及方法
CN114064656A (zh) 一种基于路端感知系统的自动驾驶场景识别与转化方法
CN115810291A (zh) 一种关联目标识别方法、装置、路侧设备及车辆
CN119028174B (zh) 一种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合流区冲突识别预警方法及系统
Hegazy et al. Classifying aggressive drivers for better traffic signal control
CN111391828A (zh) 一种行人过街工况下车辆避撞轨迹的规划方法
CN116564084A (zh) 一种基于纯路端感知的网联式辅助驾驶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070108B (zh) 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车辆换道行为预测方法
Hassan et al. Application of On-Road Surveillance Cameras for Traffic Light Opti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