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66678A -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966678A
CN118966678A CN202411037457.XA CN202411037457A CN118966678A CN 118966678 A CN118966678 A CN 118966678A CN 202411037457 A CN202411037457 A CN 202411037457A CN 118966678 A CN118966678 A CN 118966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equipment
power supply
coefficient
supply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0374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鉴航
周瑞
于泽泳
闫星宇
徐海达
袁硕
裴钰
王洋
高书晗
张博淞
吕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yu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linshe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
Original Assignee
Liaoyu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linshe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yu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linshe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 filed Critical Liaoyu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linshe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24110374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966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966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66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力资源分配领域,公开了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包括:S1,计算调度范围内的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包括:S1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损坏参数;S20,基于历史损坏参数计算第一抢修系数;S3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S40,基于检测图像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第二抢修系数;S50,基于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S2,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生成各个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S3,将抢修人员集合分发至各个供电所。本发明提高了对电力设备受到损坏的概率的估计的准确程度,实现了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调度。

Description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力资源分配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灾害预防应对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提前为各个供电所分配人力资源,以便于在灾害的易发时间段内(例如易发生台风的时间段或雨季等),发生导致室外的电力设备受损的事件时,能够及时地对电力设备进行抢修。由于不同的供电所所在的位置,发生电力设备受损的事件的数量和可能性都不同,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以管辖范围内,历史上发生电力设备受损次数来作为的供电所配备用于抢修的人力资源的指标。但是,这种人力资源的调度方式存在这样的缺点,由于历史数据仅能够用于参考,而并不代表电力设备后续被灾害损坏的概率,这样就可能导致基于历史数据来作为人力资源调度的指标时,所得到的调度方案与实际发生的电力设备损坏事件之间的匹配程度相差较大。例如,实际发生电力设备损坏的情况较高的供电所,由于配备的用于抢修的人力过少,从而导致较多的受到损坏的电力设备无法及时被进行抢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解决如何提高电力设备受损的概率的估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分配的准确性,进而造成电力设备无法及时被抢修的事件的出现概率过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包括:
S1,计算调度范围内的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
S2,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生成各个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
S3,将抢修人员集合分发至各个供电所;
其中,计算调度范围内的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包括:
S1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损坏参数;
S20,基于历史损坏参数计算第一抢修系数;
S3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
S40,基于检测图像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第二抢修系数;
S50,基于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
优选地,历史损坏参数包括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管辖范围内被灾害损坏的电力设备的数量和电力设备被灾害损坏的概率。
优选地,基于历史损坏参数计算第一抢修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抢修系数:
emereph,1表示供电所h的第一抢修系数,numdam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被灾害损坏的电力设备的数量,numrun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的总数,prodam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被灾害损坏的概率,distmax表示设定的时间段内,处于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的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splu表示处于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之外的所有电力设备中,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小于distmax的电力设备的集合,disti表示splu中的电力设备i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numsplu表示splu中的电力设备的数量,w1、w2和w3分别表示设置的数量权重、概率权重和距离权重。
优选地,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各个供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
分别对每个供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外观进行拍摄,得到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
优选地,基于检测图像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第二抢修系数,包括:
对于供电所h,用aerimguh表示供电所h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
分别获取aerimguh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
基于aerimguh中的所有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计算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
优选地,分别获取aerimguh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包括:
对于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b,用imgcolb表示电力设备b对应的检测图像的集合;
分别获取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中包含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
基于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
优选地,分别获取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中包含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包括:
分别将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输入到提前训练好的缺陷检测模型中进行识别,由缺陷检测模型输出每张检测图像中存在的缺陷的类型和每个缺陷的位置。
优选地,基于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
defcefb表示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numdefb表示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总数,numpxb表示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单张检测图像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的最大值,numd表示imgcolb中的检测图像的总数。
优选地,基于aerimguh中的所有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计算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二抢修系数:
emereph,2表示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defcefj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j的缺陷系数,naerimgu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j的总数,varaerimgu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的标准差,defcefmax和defcefmid分别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的最大值和中位数;δ1和δ2分别表示平均值权重和标准差权重。
优选地,基于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包括:
对于供电所h,其对应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emereph,1和emereph,2分别表示供电所h的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eleequ表示调度范围内的所有供电所的集合,emerepk,1和emerepk,2分别表示供电所k的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
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仅依靠电力设备的历史损坏数据来作为表示电力设备受损的概率的大小的依据的,然后基于历史损坏数据来进行用于抢修的人脸资源的调度方式相比,本发明不仅仅是基于历史数据来对电力设备的受损的概率的大小进行表示,而是还加入了最新的,通过拍摄得到的检修图像来计算第二抢修系数,然后综合第二抢修系数和第一抢修系数来得到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提高了对电力设备受到损坏的概率的估计的准确程度,接着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来为调度范围内的供电所进行抢修人员的分配。这样,由于电力设备收到损坏的概率的准确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从而实现了更加有效的用于电力抢修的人力资源的调度,大幅度降低了受损的电力设备无法被及时进行抢修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的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包括:
S1,计算调度范围内的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
S2,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生成各个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
S3,将抢修人员集合分发至各个供电所;
其中,如图2所示,计算调度范围内的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包括:
S1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损坏参数;
S20,基于历史损坏参数计算第一抢修系数;
S3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
S40,基于检测图像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第二抢修系数;
S50,基于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
上述的人力资源调度过程,不仅仅是基于历史数据来对电力设备的受损的概率的大小进行表示,而是还加入了最新的,通过拍摄得到的检修图像来计算第二抢修系数,然后综合第二抢修系数和第一抢修系数来得到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提高了对电力设备受到损坏的概率的估计的准确程度,接着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来为调度范围内的供电所进行抢修人员的分配。这样,由于电力设备收到损坏的概率的准确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从而实现了更加有效的用于电力抢修的人力资源的调度,大幅度降低了受损的电力设备无法被及时进行抢修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电力设备指的是处于室外的一次设备,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参与电能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设备,它们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与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直接接触。
一次设备主要包括: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变压器:用于升高或降低电压的设备。
断路器: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保护电路不受过载或短路损害。
隔离开关:用于在无负荷的情况下切换电路。
母线:用于连接各个电力设备的导体。
电缆和输电线路:用于传输电能。
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用于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稳定性。
优选地,调度范围指的是地级市的电力公司所管辖的范围。
优选地,历史损坏参数包括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管辖范围内被灾害损坏的电力设备的数量和电力设备被灾害损坏的概率。
电力设备被灾害损坏的概率由灾害损坏的电力设备的数量除以供电所管辖范围内电力设备的总数得到。
优选地,设定的时间段为最近五年。
例如,在运行本发明时,日期是2024年6月1日,则设定的时间段为从2019年6月1日到2024年6月1日。
优选地,基于历史损坏参数计算第一抢修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抢修系数:
emereph,1表示供电所h的第一抢修系数,numdam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被灾害损坏的电力设备的数量,numrun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的总数,prodam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被灾害损坏的概率,distmax表示设定的时间段内,处于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的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splu表示处于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之外的所有电力设备中,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小于distmax的电力设备的集合,disti表示splu中的电力设备i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numsplu表示splu中的电力设备的数量,w1、w2和w3分别表示设置的数量权重、概率权重和距离权重。
本发明的第一抢修系数从发生的损坏的数量、发生损坏的概率以及与其他的供电所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这三个方向来综合计算得到,当发生损坏的数量越大、损坏的概率越大、以及与另外的供电所的管辖范围内的供电设备之间的距离越近时,则第一抢修系数越大,表示该供电所面临的抢修压力越大,该供电所需要通过调度得到更多的抢修人员。与一般的计算方式不同,本发明在计算用于反应供电所面临的抢修压力的第一抢修系数时,还加入了与管辖范围之外的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情况,这样,当真实发生灾害时,本供电所的管辖范围内的抢修压力较小,而相邻的供电所的抢修眼里较大时,由于本发明通过调度过程将抢修人员调度到了距离受到灾害影响的电力设备更近的位置中,从而能提对被灾害影响的电力设备的正常的抢修效率。
优选地,数量权重、概率权重和距离权重分别为
在本发明中,管辖范围指的是在电力方面的具有管辖权限的区域。
优选地,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各个供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
分别对每个供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外观进行拍摄,得到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
在本发明中,进行检测图像的获取可以通过无人机等手段实现。获取的时间可以是需要获得用于抢修的人力资源调度方案之前的一周。
优选地,对电力设备的外观进行拍摄时,通过拍摄相邻位置之间存在一定重叠比例的多张检测图像,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外观的全覆盖。
优选地,重叠比例为10%。
优选地,获取各个供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包括:
对于供电所h,获取供电所h中属于一次设备的电力设备的集合elemahh
获取包含供电所h的完整管辖范围的平面地图Ph
在Ph中,标出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的边缘构成的封闭区域cloareh
在Ph中获取cloareh的最小外接矩形bourech
将bourech分为多个预设大小的第一范围,并将不包含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的第一范围删除;
分别获取每个第一范围的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
基于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对第一范围进行合并,得到第二范围;
分别获取每个第二范围的范围内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
将所有的第二范围的范围内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保存到供电所h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
由于不同的供电所的管辖范围、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受到灾害影响的电力设备的数量也不同,若仅依据管辖范围的大小或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的数量来作为检测图像的拍摄依据,则很容易出现电力设备受损的概率低的区域拍摄过多的无效的检测图像,导致影响检测图像的获取效率的情况。因此,本发明通过获取第一范围,然后基于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来获取第二范围,从而避免了对所有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测图像的拍摄,提高了拍摄的效率,另外,也避免了仅依据电力设备的数量和管辖范围的大小来确定需要进行拍摄的电力设备的数量,提高了根据拍摄得到的检测图像进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时,计算结果的代表性。
优选地,将bourech分为多个预设大小的第一范围,包括:
分别用Lh和Wh表示bourech的长度和宽度;
将bourech分为多个大小为的第一范围。
H为提前设置的正整数,与调度范围内的所有供电所的管辖范围的面积的最大值有关,最大值越大,则H越大。
优选地,H为20。
优选地,分别获取每个第一范围的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包括:
对于第一范围z;
获取处于z的范围内的且属于elemahh的电力设备的集合elemhz
分别获取elemhz中的每个电力设备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的运维记录,运维记录包括电力设备的发生的故障的类型以及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
将在设定的时间段内,elemhz中的所有电力设备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故障,以及发生故障次数最多的月份作为z的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
获取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的目的是为了后续获取第二范围,当多个位置相邻的第一范围的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相似时,仅从其中获取一个电力设备作为检测图像的拍摄目标即可,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减少需要拍摄的检测图像的数量,另一个方面也能够提高检测图像的代表性,使得本发明可以更快地确定不同的供电所的检修压力。
优选地,基于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对第一范围进行合并,得到第二范围,包括:
第一步,将所有的第一范围存到集合firloc;
第二步,从firloc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一范围作为当前范围,将当前范围保存到第二范围临时集合;
第三步,将firloc中与当前范围相邻的所有第一范围保存到相邻集合;
第四步,判断相邻集合是否为空集,若是则进入第五步,若否,则进入第七步;
第五步,新建一个第二范围集合,将第二范围临时集合中元素保存到第二范围集合,将第二范围临时集合中的元素从firloc删除,将第二范围临时集合清空,将相邻集合清空;
第六步,判断firloc是否为空集,若是,则输出所有的第二范围集合,分别由每个第二范围集合中的元素组成一个第二范围;若否,则进入第二步;
第七步,基于电力设备受损特征系数分别计算相邻集合中的每个第一范围与当前范围之间的相似度;
第八步,判断相似度的最大值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相似度,若是,则进入第九步,若否,则进入第十二步;
第九步,将相似度的最大值所对应的第一范围保存到第二范围临时集合,将相似度的最大值所对应的第一范围从firloc删除;
第十步,判断firloc是否为空集,若是,输出所有的第二范围集合,分别由每个第二范围集合中的元素组成一个第二范围,若否,则进入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将相似度的最大值所对应的第一范围作为新的当前范围,将相邻集合清空,进入第三步;
第十二步,新建一个第二范围集合,将第二范围临时集合中元素保存到第二范围集合,将第二范围临时集合清空,将相邻集合清空;
第十三步,判断firloc是否为空集,若是,则输出所有的第二范围集合,分别由每个第二范围集合中的元素组成一个第二范围,若否,则进入第二步。
在上述合并过程中,本发明实现了电力设备受损特征参数相似的第一区域的合并,从而减少了需要进行拍摄的电力设备的数量。另外,本发明在合并的过程中,不断地基于相似度来进行第二范围的范围的扩大,避免了第二范围的内部出现空洞,提高了后续基于第二范围获取需要进行拍摄检测图像的电力设备的有效性。
优选地,基于电力设备受损特征系数分别计算相邻集合中的每个第一范围与当前范围之间的相似度,包括:
对于相邻集合中的第一范围A以及当前范围B;
A和B之间的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simA,B表示A和B之间的相似度,jugA,B表示故障类型的判断值,若A和B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故障的类型相同,则jugA,B为1,否则,jugA,B为11,monA和monB分别表示A和B中发生故障次数最多的月份。
相似度从故障的类型以及发生故障最多的月份这两个角度计算得到,当故障的类型相同,发生故障次数最多的月份月接近时,相似度越高,表示这两个第一范围中的电力设备受到灾害影响的概率接近。
优选地,预先设置的相似度为0.8。
优选地,分别获取每个第二范围的范围内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包括:
计算电力设备的获取系数;
将获取系数最大的电力设备作为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
在本发明中,第二范围中的电力设备的抢修压力能够通过一个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来进行有效表示,减少了检测图像的拍摄数量,提高了获得调度方案的速度。
优选地,获取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obtcofv表示电力设备v的获取系数,desyearv表示电力设备v的更换周期的年数,wrkyear表示电力设备v已经运行的年数,distzsv表示电力设备v和第二范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istzsmax表示第二范围的中心与第二范围的边缘之间的最远距离。
电力设备已经运行的年数越小,与第二范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越大,则被选出作为检测图像的拍摄对象的概率越小。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检测图像的代表性。
优选地,基于检测图像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第二抢修系数,包括:
对于供电所h,用aerimguh表示供电所h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
分别获取aerimguh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
基于aerimguh中的所有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计算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
优选地,分别获取aerimguh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包括:
对于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b,用imgcolb表示电力设备b对应的检测图像的集合;
分别获取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中包含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
基于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
优选地,预设类型的缺陷包括锈蚀、异物附着、裂缝、凹陷和弯曲等。
优选地,分别获取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中包含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包括:
分别将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输入到提前训练好的缺陷检测模型中进行识别,由缺陷检测模型输出每张检测图像中存在的缺陷的类型和每个缺陷的位置。
通过检测模型,能够准确输出缺陷的类型和缺陷的位置。
优选地,提前训练好的缺陷检测模型为R-CNN模型。
优选地,基于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
defcefb表示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numdefb表示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总数,numpxb表示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单张检测图像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的最大值,numd表示imgcolb中的检测图像的总数。
当缺陷的数量越多时,缺陷系数越大,表示抢修的压力越大。
优选地,基于aerimguh中的所有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计算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二抢修系数:
emereph,2表示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defcefj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j的缺陷系数,naerimgu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j的总数,varaerimgu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的标准差,defcefmax和defcefmid分别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的最大值和中位数;δ1和δ2分别表示平均值权重和标准差权重。
第二抢修系数在计算时,分别从缺陷系数的均值和缺陷系数的方差两个方向进行计算,能够避免个别缺陷系数过大的电力设备影响最终得到的第二抢修系数,造成第二抢修系数过大,从而降低了对供电所的管辖范围呢的电力设备的抢修压力的表示的准确程度。
优选地,平均值权重和标准差权重分别为
优选地,基于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包括:
对于供电所h,其对应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eleemereph的计算公式为:
emereph,1和emereph,2分别表示供电所h的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eleequ表示调度范围内的所有供电所的集合,emerepk,1和emerepk,2分别表示供电所k的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
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综合了基于历史数据得到的第一抢修系数和基于最新的检测图像得到的第二抢修系数,使得对供电所的管辖范围内发生电力设备受损时间的概率表示更加准确,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分配的准确性,减少电力设备无法及时被抢修的时间的出现概率。
优选地,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生成各个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包括:
用eleequ表示调度范围内的所有供电所的集合,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分别计算eleequ中每个供电所分到的抢修人员数量;
分别对调度范围内的每个供电所进行如下计算,得到每个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
对于供电所h,用numcalh表示供电所h分配到的抢修人员的数量,用numorih表示供电所h原本存在的抢修人员的数量;
将供电所h原本存在的抢修人员保存到供电所h的抢修人员集合;
若numcalh小于numorih,则将电所h的抢修人员集合中的numorih-numcalh名抢修人员存入临时人员集合;
若numcalh大于numorih,则从临时人员集合中,选出numcalh-numorih名抢修人员,加入到供电所h的抢修人员集合中;
若numcalh等于numorih,则保持电所h的抢修人员集合不变。
上述调度过程,基于本发明计算得到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来进行控制,提高了调度的准确性。
优选地,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分别计算eleequ中每个供电所分到的抢修人员数量,包括:
用numpeo表示eleequ中的所有供电所的存在的抢修人员的总数;
对于供电所h,其分到的抢修人员数量numdish的计算公式为:
eleemerepk表示供电所k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
优选地,将抢修人员集合分发至各个供电所,包括:
将所有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分发到每个供电所。
供电所在接收到所有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之后,首先获取本供电所对应的抢修人员集合,若原本存在的抢修人员刚好全部都在抢修人员集合中,则表示该供电所的抢修人员不需要进行调度;
若原本存在的抢修人员中,部分抢修人员不在本供电所对应抢修人员集合中,则通过查询其他所的抢修人员集合来确定这部分抢修人员的调度方案;即确定这部分抢修人员每个分别都被调度到了哪个供电所。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计算调度范围内的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
S2,基于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生成各个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集合;
S3,将抢修人员集合分发至各个供电所;
其中,计算调度范围内的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包括:
S1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损坏参数;
S20,基于历史损坏参数计算第一抢修系数;
S30,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
S40,基于检测图像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第二抢修系数;
S50,基于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历史损坏参数包括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管辖范围内被灾害损坏的电力设备的数量和电力设备被灾害损坏的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历史损坏参数计算第一抢修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抢修系数:
emereph,1表示供电所h的第一抢修系数,numdam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被灾害损坏的电力设备的数量,numrun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的总数,prodamh表示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被灾害损坏的概率,distmax表示设定的时间段内,处于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设备的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splu表示处于供电所h的管辖范围之外的所有电力设备中,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小于distmax的电力设备的集合,disti表示splu中的电力设备i与供电所h之间的距离,numsplu表示splu中的电力设备的数量,w1、w2和w3分别表示设置的数量权重、概率权重和距离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包括:
获取各个供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
分别对每个供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外观进行拍摄,得到电力设备的检测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检测图像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第二抢修系数,包括:
对于供电所h,用aerimguh表示供电所h对应的需要进行检测图像获取的电力设备的集合;
分别获取aerimguh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
基于aerimguh中的所有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计算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获取aerimguh中的每个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包括:
对于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b,用imgcolb表示电力设备b对应的检测图像的集合;
分别获取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中包含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
基于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获取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中包含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包括:
分别将imgcolb中的每张检测图像输入到提前训练好的缺陷检测模型中进行识别,由缺陷检测模型输出每张检测图像中存在的缺陷的类型和每个缺陷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
defcefb表示电力设备b的缺陷系数,numdefb表示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总数,numpxb表示imgcolb中所有的检测图像中,单张检测图像存在的预设类型的缺陷的数量的最大值,numd表示imgcolb中的检测图像的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aerimguh中的所有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计算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包括:
使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二抢修系数:
emereph,2表示供电所h的第二抢修系数,defcefj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j的缺陷系数,naerimgu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j的总数,varaerimgu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的标准差,defcefmax和defcefmid分别表示aerimguh中的电力设备的缺陷系数的最大值和中位数;δ1和δ2分别表示平均值权重和标准差权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计算各个供电所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包括:
对于供电所h,其对应的电力设备抢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emereph,1和emereph,2分别表示供电所h的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eleequ表示调度范围内的所有供电所的集合,emerepk,1和emerepk,2分别表示供电所k的第一抢修系数和第二抢修系数。
CN202411037457.XA 2024-07-31 2024-07-31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Pending CN118966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37457.XA CN118966678A (zh) 2024-07-31 2024-07-31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37457.XA CN118966678A (zh) 2024-07-31 2024-07-31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66678A true CN118966678A (zh) 2024-11-15

Family

ID=9339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037457.XA Pending CN118966678A (zh) 2024-07-31 2024-07-31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96667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8877A (zh) * 2020-07-13 2020-11-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提升电网恢复速度的灾前抢修人员预部署方法
CN116993553A (zh) * 2023-06-13 2023-11-03 大唐滑县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灾害天气应急预防方法及装置
CN117289084A (zh) * 2023-10-18 2023-12-26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高电压配电网线路断线故障的识别方法
CN117613888A (zh) * 2023-12-02 2024-02-27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面向极端天气配电网弹性可移动应急资源协同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8877A (zh) * 2020-07-13 2020-11-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提升电网恢复速度的灾前抢修人员预部署方法
CN116993553A (zh) * 2023-06-13 2023-11-03 大唐滑县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灾害天气应急预防方法及装置
CN117289084A (zh) * 2023-10-18 2023-12-26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高电压配电网线路断线故障的识别方法
CN117613888A (zh) * 2023-12-02 2024-02-27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面向极端天气配电网弹性可移动应急资源协同优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1784B (zh) 一种基于多光谱图像的设备检测系统
CN109521327B (zh)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原因综合概率分析方法
CN110567964B (zh) 一种检测变电设备缺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95661B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缺相故障抢修方法
CN114386632A (zh)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电运维系统
CN106651128A (zh) 一种输变电系统风险预警方法
CN116170283B (zh) 基于网络通信故障体系的处理方法
CN112164086A (zh) 一种精细化的图像边缘信息确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738617A (zh) 一种强降雨天气下变电站风险评估方法与预警系统
CN115980621A (zh) 一种直流电网漏电监控系统
CN117767567A (zh) 一种智能微电网的防雷调度系统
CN111242420A (zh) 一种综合性能多维度评估方法
CN112432667A (zh)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状态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CN116151776B (zh) 配电线路保供电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792437B (zh) 一种避雷器数字化监测方法与系统
CN118790090A (zh) 一种基于车辆信息的充电桩智能充电方法
CN117543827A (zh) 一种变电站电缆沟综合智能预警和治理系统
CN118966678A (zh) 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调度及分发方法
CN111157531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电站设备缺陷识别方法
CN103197200B (zh) 输电网线路故障测距信息快速采集与传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36682A (zh) 一种频繁停电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1555163A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10kV开关设备智能化运检系统及方法
CN119448928A (zh)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光伏电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77152A (zh) 一种配电中心数据处理系统
CN118378832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调度负荷数据分析提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