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801135A - 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801135A CN118801135A CN202410405563.2A CN202410405563A CN118801135A CN 118801135 A CN118801135 A CN 118801135A CN 202410405563 A CN202410405563 A CN 202410405563A CN 118801135 A CN118801135 A CN 1188011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device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network device
- pin
- connection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属于网络存储技术领域。存储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存储介质和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的内部,存储介质和第一电连接部件通过电路板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件用于与网络设备电连接。本公开的存储设备能够固定于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机械连接的稳定性,减小了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本公开要求于2023年10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311421107.9、发明名称为“存储设备、家庭网络设备和家庭网络设备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公开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一些网络设备能够外接存储设备,以实现简易的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功能。用户终端能够通过网络设备与存储设备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将照片和视频等数据发送至存储设备存储,并能够远程访问这些数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所述存储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组件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固定于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存储介质和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的内部,存储介质和第一电连接部件通过电路板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件用于与网络设备电连接。
其中,壳体为存储设备的结构件,用于支撑和保护存储设备内部的各个器件。电路板用于承载存储设备内部的电器件,并用于实现各个电器件之间的电连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数据。第一电连接部件用于实现存储介质与网络设备的电连接,用于在存储介质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并用于承载网络设备向存储介质传输的电能。网络设备可以为家庭网络设备。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存储设备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存储介质和第一电连接部件通过电路板实现电连接。这样,存储介质能够通过第一电连接部件实现与网络设备的电连接。并且,存储设备能够固定于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存储设备意外碰撞脱落的可能性,还使得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紧密安装在一起使用,降低分开放置的占用空间。在网络设备挂墙安装场景中,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一起挂装在墙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或电接口。第一电连接部件通过线缆或者直接与网络设备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电接头的一部分伸出壳体。电接头用于插接在网络设备的电接口中。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存储设备能够通过电接头插接在网络设备的电接口中,而无需使用电连接线缆,这提高了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连接后的整体性,使得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紧密安装在一起使用,降低分开放置的占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的情况,存储设备可以依靠电接头固定在网络设备上,也即,电接头实现了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口。电接口通过线缆与网络设备连接。其中,当电接口的物理形态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时,电连接线缆为USB线缆。当电接口的物理形态为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连接器时,电连接线缆为SATA线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第一机械连接结构设置于壳体,存储设备通过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固定于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与网络设备卡接。
其中,当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为卡扣时,网络设备上设置有卡孔。当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为卡孔时,网络设备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伸入至卡孔中实现卡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电接头的一部分伸出壳体。卡接结构为卡扣,卡扣和电接头相对于壳体的同一侧凸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为螺钉孔,用于与网络设备打螺钉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为导槽或葫芦钉/孔,用于与网络设备对应导槽或葫芦孔/钉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包括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机械连接的稳定性。其中,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不包括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则存储设备可以通过粘接、磁吸或依靠电接头,实现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介质为固态硬盘/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disk/solid-state drive,SSD)或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HDD)。其中,SSD具有成本低、读写速度快(一般在100MB/S以上)和容量大等优点。SSD的存储容量为256GB、512GB、1TB或2TB及更大容量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存储介质与连接器对接,且存储介质通过连接器实现与电路板的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介质具有M.2接口,连接器为M.2连接器。M.2接口与M.2连接器对接。其中,M.2的接口协议可以是外围部件互联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PCIe)协议,也可以是SATA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介质具有USB接口,连接器为USB连接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触发件,触发件通过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连接。触发件被配置为,在被触发时,通过第一电连接部件发送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对存储设备执行掉电保护操作。其中,掉电保护操作包括停止对存储介质进行读写操作等。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触发件触发网络设备对存储设备执行掉电保护操作,能够降低存储介质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件位于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的解锁路径上。在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的解锁过程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触发触发件。其中,解锁路径是指第一机械连接结构解除与网络设备的固定的运动路径。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在拔出存储设备之前,必须先操作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以解除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固定状态。而在操作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的过程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会发生运动(沿着解锁路径移动)。由于触发件位于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的解锁路径上,所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会挤压到触发件。触发件被挤压后,通过第一电连接部件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对存储设备执行掉电保护操作。这样,当用户解锁完成之后,网络设备已经执行完掉电保护操作,之后再拔出存储设备,不会损坏存储介质。
可见,本公开通过将触发件设置在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的解锁路径上,使得用户在拔出存储设备的过程中(或称为在解除存储设备与网络设备的机械连接状态的过程中),会自动触发网络设备执行掉电保护操作。这种触发方式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的侧壁具有开孔,触发件与开孔相对。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为卡扣,卡扣位于开孔处,且当卡扣被按压时,卡扣挤压触发件,并使得触发件通过电接头发送指示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扣的一端与开孔的孔壁连接,另一端相对于壳体的底壁凸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扣具有凸起,凸起用于与触发件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件为按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件相对于电路板的边缘向着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凸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件位于电路板朝向壳体的底壁的一面。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按压卡扣时,卡扣的各部分的移动的行程是不同的。具体的,距离卡扣与开孔的孔壁连接的一端越远,则卡扣的这部分的行程越大。本公开通过将触发件设置在电路板朝向壳体的底壁的一面,与将触发件设置在电路板背向壳体的底壁的一面相比,使得与触发件相对部分的移动行程较大,有利于提高卡扣挤压触发件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按键,触发件位于按键的按压路径上。在按键被按压时,按键触发触发件。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在取下存储设备之前,需要先按压按键。之后,用户再解锁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再将存储设备取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上拉电阻,第一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掉电保护管脚。上拉电阻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电连接。触发件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电连接。触发件被配置为,在非触发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在触发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电连接,以将第一掉电保护管脚接地。其中,指示消息为第一掉电保护管脚处于低电平状态。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非触发状态下,触发件将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则在供电电源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掉电保护管脚处于高电平状态。在触发状态下,触发件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则第一掉电保护管脚接地,使得第一掉电保护管脚处于低电平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下拉电阻。第一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掉电保护管脚。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电连接。触发件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电连接。触发件被配置为,在非触发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在触发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以将第一掉电保护管脚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其中,指示消息为第一掉电保护管脚处于高电平状态。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非触发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第一掉电保护管脚接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处于低电平状态。在触发状态下,触发件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则第一掉电保护管脚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并使得第一掉电保护管脚处于高电平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用于指示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初始化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执行掉电保护操作的状态和断电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灯控制管脚。指示灯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灯控制管脚电连接。指示灯通过第一灯控制管脚接收用于指示指示灯的状态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外围部件互联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协议。这样,使得第一电连接部件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使得存储设备的读写速率较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USB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SATA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与USB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一致。
其中,USB电连接部件为USB Type A、USB Type B、USB Type C或micro USB电连接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和第一复位管脚。其中,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均为差分信号管脚,均以成对的形式存在,第一发送信号管脚为一对、两对或更多对,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为一对、两对或更多对。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用于将存储介质存储的数据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用于将网络设备的数据向存储介质发送。第一复位管脚用于传输复位信号,复位信号用于指示存储介质复位。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与USB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一致,能够减小第一电连接部件的尺寸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USB电连接部件物理形态的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定义为符合PCIe协议或SATA协议,不需要使用USB转PCIe接口芯片或USB转SATA接口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其中,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以成对的形式存在。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用于传输时钟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一在位检测管脚。其中,第一在位检测管脚用于检测存储介质是否在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一版本号管脚。其中,第一版本号管脚用于传输存储介质的版本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为金手指连接器。其中,金手指连接器用于与网络设备中的PCIe接口对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为双边缘连接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包括多个存储介质。这样,能够提高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或者,能够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在电路板的两面。这样,便于多个存储介质的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在电路板的同一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电连接部件,多个第一电连接部件分别与多个存储介质电连接。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包括多个存储介质。存储设备还包括多路复用模块,多路复用模块的公共端与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连接,多路复用模块的多组分支端分别与多组存储介质电连接。
其中,多路复用模块能够将多个存储介质通过第一电连接部件的同一组管脚与网络设备电连接。并且,多路复用模块能够决定将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至哪一个存储介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路复用模块为PCIe桥片、USB Hub芯片或SATA扩展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和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和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与多路复用模块的公共端电连接,多路复用模块的多组分支端分别与多个存储介质的发送信号管脚对、接收信号管脚对和时钟信号管脚对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路复用模块被配置为,将通过第一电连接部件接收的数据同时向多个存储介质发送,以实现数据的备份存储。网络设备经过第一电连接部件和多路复用模块,可以同时对多个存储介质进行读写数据,既能做双盘或多盘备份,又能做双盘或多盘扩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路复用模块被配置为,将通过第一电连接部件接收的数据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分别向多个存储介质发送,以实现数据的备份存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路复用模块被配置为,将通过第一电连接部件接收的数据发送至第一个存储介质。并且,当第一个存储介质存满数据之后,将数据发送至第二个存储介质。这样,能够充分利用两个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提高存储设备总的存储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设备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组。单刀双掷开关组被配置为,将两个存储介质中的一个与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连接,并切换与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连接的存储介质。其中,单刀双掷开关组用于将一个存储介质与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连接,且将另一个存储介质与第一电连接部件断开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组能够切换与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连接的存储介质。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主板和第二电连接部件,第二电连接部件与主板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件用于与存储设备电连接,且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PCIe协议、SATA协议或USB协议。网络设备与存储设备相固定。其中,该存储设备可以为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为家庭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PCIe协议,物理形态遵循USB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与USB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一致,且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和第二复位管脚。
其中,USB电连接部件为USB Type A、USB Type B、USB Type C或micro USB电连接部件。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和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均为差分信号管脚,均以成对的形式存在,可以为一对也可以为两对或更多对。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用于与存储设备的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对接,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和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用于将存储介质存储的数据向网络设备传输。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用于与存储设备的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对接,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和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用于将网络设备的数据向存储介质传输。第二复位管脚用于与存储设备的第一复位管脚对接,第二复位管脚和第一复位管脚用于传输复位信号,复位信号用于指示存储介质复位。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与USB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一致,能够减小第二电连接部件的尺寸和成本,以及,存储设备中的第一电连接部件的尺寸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USB物理形态的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定义为符合PCIe协议或SATA协议,不需要使用USB转PCIe接口芯片或USB转SATA接口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其中,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位差分信号管脚,以成对的形式存在。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用于与存储设备的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对接,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和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用于传输时钟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在位检测管脚。其中,第二在位检测管脚用于与存储设备的第一在位检测管脚对接,第二在位检测管脚和第一在位检测管脚用于检测存储介质是否在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版本号管脚。其中,第二版本号管脚用于与存储设备的第一版本号管脚对接,第一版本号管脚和第二版本号管脚用于传输存储介质的版本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用于接收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主板对存储设备执行掉电保护操作。其中,掉电保护操作包括停止对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掉电保护管脚,指示消息为第二掉电保护管脚由高电平状态切换为低电平状态,或者,由低电平状态切换为高电平状态。其中,第二掉电保护管脚用于与存储设备的第一掉电保护管脚对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灯控制管脚,第二灯控制管脚用于控制存储设备的指示灯的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初始化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执行掉电保护操作的状态和断电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具有指示灯,指示灯用于指示存储设备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连接部件为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包括转接器,转接器包括第三电连接部件、多路复用模块和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多路复用模块的公共端与第三电连接部件电连接,多路复用模块的多组分支端分别与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电连接。第三电连接部件用于与网络设备的第二电连接部件电连接,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用于与多个存储设备电连接。其中,网络设备经过转接器能够与多个存储设备电连接,并能够对多个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数据,实现备份或扩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具有第二机械连接结构,第二机械连接结构与存储设备相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机械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其中,当第二机械连接结构为卡扣时,存储设备上设置有卡孔。当第二机械连接结构为卡孔时,存储设备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伸入至卡孔中实现卡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机械连接结构为螺钉孔,用于与存储设备打螺钉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机械连接结构为导槽或葫芦孔/钉,用于与存储设备对应导槽或葫芦钉/孔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光纤到房间(fiber to the room,FTTR)设备、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设备或路由器。其中,FTTR设备包括主FTTR设备和从FTTR设备。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组件。网络设备组件包括第一方面的存储设备,和/或,第二方面的网络设备。其中,网络设备组件还可以称为家庭网络设备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内部的电器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存储设备内部的电器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接头的管脚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正面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的电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的电路图;
图2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的电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器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存储设备;
11、壳体,111、下壳,1111、底壁,1112、电接头穿孔,1113、第一避让槽,1114、支撑板,112、上壳,1121、侧壁,11211、开孔,11212、散热孔,113、第一螺钉;
12、电路板,121、第二避让槽;
13、存储介质;
14、电接头,140、第一灯控制管脚,141、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2、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3、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4、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5、第一复位管脚,146、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7、第一版本号管脚,148、第一供电管脚,149、第一接地管脚;
15、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1、按压部,152、卡勾部,153、凸起;
16、触发件;
17、上拉电阻;
18、下拉电阻;
19、电源管理芯片;
20、PCIe桥片;
21、单刀双掷开关组,211、单刀双掷开关;
22、连接器;
23、散热器;
24、第二螺钉;
25、按键;
26、指示灯;
2、网络设备,200、主板,201、电接口,2010、第二灯控制管脚,2011、第二掉电保护管脚,2012、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3、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4、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5、第二复位管脚,2016、第二在位检测管脚,2017、第二版本号管脚,2018、第二供电管脚,2019、第二接地管脚;
202、第二机械连接结构;
203、转接器,2031、第三电连接部件,2032、第四电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一些网络设备能够外接存储设备,以实现简易的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功能。用户终端能够通过网络设备与存储设备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将照片和视频等数据发送至存储设备存储,并能够远程访问这些数据。其中,该网络设备可以为家庭网络设备。
其中,网络设备一般包括光纤到房间(fiber to the room,FTTR)设备、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设备和路由器。FTTR设备包括主FTTR设备和从FTTR设备。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固态硬盘/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 disk/solid-statedrive,SSD)作为存储设备的存储介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转接线实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存储设备内部设置有电容,并通过电容储能实现掉电保护功能。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第一,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通过USB转接线实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连接稳定性较差,且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整体性较差。尤其是在网络设备挂墙安装的场景中,存储设备很难进行固定。
第二,电容的体积较大,使得存储设备的体积较大,无法实现存储设备的小型化。
第三,SSD一般符合外围部件互联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express,PCIe)协议,而USB转接线符合USB协议。因此,存储设备内部需要增加USB转PCIe接口芯片,这增加了存储设备的成本。并且,受限于USB转接线的传输速率,存储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使得SSD的读写速率降低。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1。该存储设备1能够解决上述多个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1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存储设备1包括壳体11、电路板12、存储介质13、电接头14和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电路板12固定于壳体11的内部,存储介质13和电接头14位于电路板12,且通过电路板12电连接。电接头14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电接头14用于与网络设备2对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与壳体11连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用于与网络设备2锁止。
其中,壳体11为存储设备1的结构件,用于支撑和保护存储设备1内部的各个器件。电路板12用于承载存储设备1内部的电器件,并用于实现各个电器件之间的电连接。
存储介质13可以为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SSD,SSD具有成本低、读写速度快(一般在100MB/S以上)和容量大等优点。存储介质13的存储容量为256GB、512GB、1TB或2TB等。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连接器22,连接器22固定于电路板12,存储介质13与连接器22对接,且存储介质13通过连接器22实现与电路板12的电连接。示例性的,连接器22为M.2连接器。其中,M.2的接口协议可以是PCIe协议,也可以是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协议。在另一些示例中,存储介质13具有USB接口,连接器22为USB连接器。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存储介质13通过第二螺钉24锁止在电路板12上。
电接头14用于实现存储介质13与网络设备2的电连接,用于在存储介质13和网络设备2之间传输数据,并用于承载网络设备2向存储介质13传输的电能。
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还可以称为第一锁止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存储设备1的壳体11内部设置有电路板12,存储介质13和电接头14通过电路板12实现电连接,电接头14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这样,存储设备1能够通过电接头14插接在网络设备2的电接口201中,而无需使用USB转接线。这提高了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连接后的整体性。并且,存储设备1还具有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与壳体11连接,且能够与网络设备2锁止。从而,实现了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的机械连接,提高了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存储设备1意外碰撞脱落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在网络设备2挂墙安装场景中,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能够一起挂装在墙上。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接头14也可以不从壳体11伸出,而是嵌入在壳体11中,并通过线缆与网络设备2对接。另外,电接头14也可以替换为电接口。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1的电接口用于供网络设备2的电接头插入。在另一些示例中,电接口用于通过线缆与网络设备2对接。
上述电接头14和电接口可以统称为第一电连接部件。也即,存储设备1包括第一电连接部件,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14或电接口,第一电连接部件用于通过线缆或者直接与网络设备2电连接。其中,当第一电连接部件为USB连接器(接头或接口)时,线缆为USB线缆。当第一电连接部件为SATA连接器时,电连接线缆为SATA线缆。
下文中,将以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14为例,对电接头14的相关特征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有关电接头14的相关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口的情况。
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1不包括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也即,存储设备1依靠电接头14插接在网络设备2上,电接头14实现了存储设备1与网络设备2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或者,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口,网络设备2的电接头直接伸入至存储设备1的电接口中,以实现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或者,存储设备1以粘接或磁吸的方式固定于网络设备2。再或者,网络设备2上设置有容纳槽,存储设备1被限位于网络设备2的容纳槽中。
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类型、数量和排布方式等均不作限定。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为卡扣。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和电接头14相对于壳体11的底壁1111凸出。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用于与网络设备2卡接。当然,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还可以为螺钉或螺钉孔等其它结构。或者,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为导槽或葫芦钉/孔,用于与网络设备2对应的导槽或葫芦孔/钉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卡扣包括按压部151和卡勾部152,按压部151用于供用户按压,卡勾部152用于与网络设备2卡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存储设备1包括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位于壳体11的两端。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11包括下壳111和上壳112,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与上壳112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下壳111和上壳112通过多个第一螺钉113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为提高存储设备1的散热能力,存储设备1还包括散热器23,散热器23与存储介质13接触。另外,在上壳112的侧壁1121还设置有散热孔1120。
为了实现存储设备1的掉电保护功能,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的内部设置有电容,电容能够存储电能,并能够在存储设备1拔出时,为存储设备1短暂供电,以实现掉电保护功能。
除了采用电容实现掉电保护功能的技术方案之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掉电保护机制,该掉电保护机制可以替代电容的使用,也可以与电容一起使用,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下面,对该新型的掉电保护机制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触发件16。触发件16位于电路板12,且通过电路板12与电接头14电连接。触发件16位于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解锁路径上。在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解锁过程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用于挤压触发件16,以使得触发件16通过电接头14发送指示消息。
其中,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2对存储设备1执行掉电保护操作。掉电保护操作包括停止对存储介质13进行读写操作等。解锁路径是指的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接触与网络设备2的固定时的运动路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存在,使得用户在拔出存储设备1之前,必须先操作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以解除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的锁止状态。在操作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过程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会沿着解锁路径移动,而触发件16位于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解锁路径上,所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会挤压到触发件16。触发件16被挤压后,通过电接头14向网络设备2发送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2对存储设备1执行掉电保护操作。这样,当用户解锁完成之后,网络设备2已经执行完掉电保护操作,之后再拔出存储设备1,则不会损坏存储介质13。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触发件16设置在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解锁路径上,使得用户在拔出存储设备1的过程中(或称为在解除存储设备1与网络设备2的锁止状态的过程中),会自动触发网络设备2执行掉电保护操作。这种触发方式无需设置电容,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为卡扣,当用户按压卡扣时,卡扣会挤压触发件16,从而,能够自动实现存储介质13的掉电保护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壳体11的侧壁1121具有开孔11121,触发件16与开孔11121相对。卡扣位于开孔11121处,且当卡扣被按压时,卡扣挤压触发件16。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图8所示,卡扣的一端与开孔11121的孔壁连接,另一端相对于壳体11的底壁1111凸出。其中,开孔11121为卡扣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下壳111对应开孔1112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避让槽1113,第一避让槽1113用于防止下壳111与卡扣发生干扰。卡扣与壳体11可以一体成型。
在另一些示例中,卡扣也可以与开孔1112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按压方向。存储设备1还包括弹性件(如弹簧或扭簧等),弹性件与卡扣相抵,并驱动卡扣处于锁止状态。用户按压卡扣时,需要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卡扣具有凸起153,凸起153朝向触发件16,并用于与触发件16接触。通过设置凸起153,使得卡扣不需要具有太大的按压行程,也能够挤压触发件16。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触发件16相对于电路板12的边缘向着卡扣凸出。这样,能够避免卡扣在按压过程中与电路板12发生干涉,而使得卡扣无法挤压触发件16。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电路板12具有第二避让槽121,第二避让槽121的槽口朝向卡扣。触发件16相对于第二避让槽121的槽底向着卡扣凸出。
本公开实施例对触发件16的形态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触发件16为按键,则当用户按压卡扣时,卡扣按下按键。当用户松开卡扣时,按键自动弹起。
本公开实施例对触发件16的位置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所示,触发件16位于电路板12朝向壳体11的底壁1111的一面。
其中,用户在按压卡扣时,卡扣的各部分的移动行程是不同的。具体的,越靠近卡扣与开孔11121的孔壁连接的一端则移动行程越小。因此,通过将触发件16设置在电路板12朝向底壁1111的一面,与将触发件16设置在电路板12背向底壁1111的一面相比,卡扣与触发件16相对的部分的移动行程更大,提高了卡扣挤压触发件16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由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触发触发件16之外,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21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按键25,触发件16位于按键25的按压路径上。这样,在按键25被按压时,按键25与触发件16接触,并触发触发件16。对于这种实现方式,用户在拆下存储设备1时,需要先按压按键25,之后再解除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与网络设备的固定连接状态,以降低存储设备1损坏的可能性。
用户在按压按键25之后,网络设备2接收到指示消息,并对存储设备1执行掉电保护操作。之后,用户拔出存储设备1,不会损坏存储设备1。或者,如果用户按下按键25之后,并未拔出存储设备1,则网络设备2可以对存储设备1执行断电处理。当后续用户想要使用存储设备1时,再次按压存储设备1,则网络设备2对存储设备1再次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对按键25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1所示,按键25设置在壳体11的顶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触发触发件16的方式,和由按键25触发触发件16的方式,还可以同时存在。也即,触发件16既能够被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触发,也能够被按键25触发。
下面,对触发件16通过电接头14发送指示消息的电路部分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上拉电阻17。电接头14具有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上拉电阻17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电连接。触发件16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电连接。
触发件16被配置为,在非受压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则在供电电源的作用下,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处于高电平状态。在受压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则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接地,并使得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处于低电平状态。其中,指示消息为第一掉电保护管脚为141处于低电平状态。也即,当网络设备2检测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处于低电平状态时,相当于接收到了指示消息,则后续会执行掉电保护操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上拉电阻17直接与电接头14的第一供电管脚148电连接。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4所示,上拉电阻17与电源管理芯片19的输出电路电连接,则网络设备2通过第一供电管脚148输入的电能先输入至电源管理芯片19,并由电源管理芯片19调整后,再输出给存储介质13和上拉电阻17。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下拉电阻18。电接头14具有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下拉电阻18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电连接。触发件16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电连接。
触发件16被配置为,在非受压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则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接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处于低电平状态。在受压状态下,将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则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并使得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处于高电平状态。其中,对于这种实现方式,指示消息为第一掉电保护管脚为141处于高电平状态。也即,当网络设备2检测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处于高电平状态时,相当于接收到了指示消息,则后续会执行掉电保护操作。触发件16的第一端可以直接与电接头14的第一供电管脚148电连接,也可以与电源管理芯片19的输出电路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1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指示灯26,指示灯26用于指示存储设备1的工作状态。其中,存储设备1的工作状态包括初始化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执行掉电保护操作的状态和断电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当用户触发触发件16之后,网络设备2对存储设备1执行掉电保护操作,并控制提示灯26进入第一状态。当掉电保护操作执行完成之后,网络设备2控制提示灯26进入第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可以为任意两种不同的状态。例如,第一状态为闪烁状态,第二状态为常灭状态。则在用户按压按键25,并观测到指示灯26由闪烁状态切换为常灭状态时,说明掉电保护操作执行完成,则用户再拆下存储设备1。
在另一些示例中,当存储设备1刚上电并初始化过程中,指示灯26进入第三状态。当存储设备1正常工作时,指示灯26进入第四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状态和第一状态相同均为闪烁状态,第二状态为常灭状态,第四状态为常亮状态。当然,上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还能够采用其它形式,只要能够被用户观测到并区分开即可。
下面,对指示灯26的相关电路进行示例性说明。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一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灯控制管脚140。指示灯26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灯控制管脚140电连接。指示灯26通过第一灯控制管脚140接收用于指示指示灯26的状态的消息。其中,供电电源可以为电源管理芯片19。
示例性的,当网络设备2需要控制指示灯26常亮时,网络设备2将第一灯控制管脚140置于低电位,由于供电电源为高电位,所以指示灯26所在的电路导通,指示灯26发光。当网络设备2需要控制指示灯26常灭时,网络设备2将第一灯控制管脚140置于高电位,则指示灯26的两侧均为高电位,指示灯26熄灭。当网络设备2需要控制指示灯26闪烁时,网络设备2将第一灯控制管脚140在低电位和高电位之间不断切换。
如前所述,相关技术中的存储设备通过USB转接线与网络设备连接,则需要在存储设备内部增设USB转PCIe接口芯片。这不仅提高了存储设备的成本,也降低了存储设备的读写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设置电接头14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PCIe协议。这样,存储设备1内部不需要增设USB转PCIe接口芯片,降低了成本。并且,PCIe协议的传输速率较高,使得存储设备的读写速率较高。下面,对使得电接头14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PCIe协议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电接头14为金手指连接器,网络设备2上设置有Mini PCIe接口,金手指连接器用于插入至Mini PCIe接口中。其中,由于Mini PCIe接口的管脚的信号定义原本就符合PCIe协议,因此,金手指连接器采用符合PCIe协议的标准连接器即可。
在另一些示例中,电接头14为双边缘连接器。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1所示,设置电接头14的物理形态与USB Type-C接头的物理形态一致。这样,能够减小电接头14的尺寸和成本。然而,由于标准USB Type-C接头的管脚的信号定义不符合PCIe协议。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对USB Type-C接头物理形态的电接头14的管脚重新进行了定义。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图14所示,设置电接头14的管脚包括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和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
其中,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和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均为差分信号管脚,均以成对的形式存在。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用于将存储介质13中的数据向网络设备2传输。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用于将网络设备2的数据向存储介质13传输。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用于传输时钟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图14所示,电接头14的管脚还包括第一复位管脚145。第一复位管脚145用于传输复位信号,复位信号用于指示存储介质13复位。例如,当存储介质13存在故障时,网络设备2能够通过第一复位管脚145向存储介质13发送复位信号,以使得存储介质13恢复正常。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图14所示,电接头14的管脚还包括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网络设备2用于通过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检测存储介质13是否在位。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图14所示,电接头14的管脚还包括第一版本号管脚147,第一版本号管脚147用于传输存储介质13的版本号信息。
另外,如图11-图14所示,电接头14的管脚还包括第一供电管脚148,第一供电管脚148用于为存储介质13供电。第一供电管脚148的供电电压可以为3.3V、5V和12V等,第一供电管脚148可以为多个。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多个第一供电管脚148直接为存储介质13供电。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4所示,多个第一供电管脚148与电源管理芯片19电连接,并由电源管理芯片19为存储介质13供电。
如图11-图14所示,电接头14还包括第一接地管脚149,第一接地管脚149用于进行信号屏蔽,并用于提供参考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和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的两侧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地管脚149。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USB Type-C接头的管脚不包括时钟信号管脚对、复位管脚、在位检测管脚和版本号管脚。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USB Type-C接头的管脚重新定义,在USBType-C接头的物理形态不变的前提下,使得USB Type-C接头的管脚的信号定义更改为了符合PCIe协议。从而,使得电接头14兼具较小的尺寸和较高的传输速率。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能够实现掉电保护的场景,如图11-图14所示,电接头14的管脚还包括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标准的USB Type-C接头是可以盲插的,也即,标准的USBType-C接头不区分正反面。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接头14由于更改了管脚的信号定义,所以,电接头14不再具备盲插的能力。为了避免用户将电接头14以错误的方式插入至网络设备2的电接口201中,本公开实施例设置电接头14只能以一种姿态插入至网络设备2的电接口201中。
例如,如图4所示,设置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和电接头14在底壁1111的投影为非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的,设置两个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和电接头14呈三角形排布,这样,还能够提高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连接的稳定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电连接部件(如电接头14)的物理形态还可以与USB TypeA、USB Type B、USB Type C或micro USB等其它USB电连接部件(接头或接口)的物理形态一致。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第一电连接部件(如电接头14)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SATA协议的情况,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和第一复位管脚145,而可以不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第一电连接部件(如电接头14)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USB协议的情况,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和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而可以不包括第一复位管脚145和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其中,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和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可以为一对(如USB3.0协议),也可以为两对(如USB3.2协议)或更多对。
本公开实施例对存储设备1包括的存储介质13的数量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1包括一个存储介质13,该存储介质13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2的任一面。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5、图7和图10所示,存储设备1包括两个存储介质13。在另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1包括两个以上的存储介质13。
本公开实施例对两个存储介质13的排布方式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图7和图10所示,两个存储介质13分别位于电路板12的两面。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两个存储介质13也可以位于电路板12的同一面。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所示,由于两个存储介质13均需要通过第二螺钉24锁止在电路板12上,而为了避免两个第二螺钉24干涉,设置两个存储介质13在电路板12上错开排布,以使得两个第二螺钉24错开。
另外,为使得电路板12和下壳111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存储介质13,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下壳11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1114,多个支撑板1114支撑电路板12,并使得电路板12和下壳111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存储设备1包括两个存储介质13,能够提高存储设备1的存储容量。或者,能够提高存储设备1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例如,两个存储介质13互为主备,使得数据备份存储在两个存储介质13中,当一个存储介质13损坏时,另一个存储介质13仍然保存有完整的数据,大大降低了数据丢失的情况。
当然,上述两种效果可以同时存在,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某些重要数据存储在两个存储介质13中,而对于一些不重要的数据,存储在任一存储介质13中。其中,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与网络设备2交互,来控制数据的存储模式。
下面,对两个存储介质13与电接头14的连接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1)在一些示例中,电接头14具有两个管脚组,且两个管脚组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对上述两个管脚组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如果一个电接头14具有足够数量的管脚(例如,电接头14为金手指连接器或双边缘连接器的情况),则该两个管脚组可以设置在同一电接头14上,存储设备1具有一个电接头14即可。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果一个电接头14具有的管脚的数量不足(例如,电接头14的物理形态为USB Type-C接头)的情况,该两个管脚组可以设置在两个不同的电接头14上,存储设备1需要具有两个电接头14。这种实现方式还可以表述为,存储设备1包括两个电接头14,两个电接头14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2)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PCIe桥片20,PCIe桥片20的公共端与电接头14电连接,PCIe桥片20的两组(或两组以上)分支端分别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储介质13电连接。其中,PCIe桥片20能够将两个存储介质13通过电接头14的同一组管脚与网络设备2电连接。并且,PCIe桥片20能够决定将网络设备2的数据发送至哪一个存储介质13。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PCIe桥片20还能够替换为USB Hub芯片或SATA扩展芯片,PCIe桥片20、USB Hub芯片和SATA扩展芯片可以统称为多路复用模块。下面,以多路复用模块是PCIe桥片20为例,对多路复用模块的功能进行示例性说明。
PCIe桥片20可以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下,PCIe桥片20将通过电接头14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任一个存储介质13存储。
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下,PCIe桥片20以时分复用的方式或者同时发送的方式,将通过电接头14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两个存储介质13。这样,两个存储介质13存储有相同的数据,实现了数据的备份存储,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PCIe桥片20的公共端与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和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电连接。PCIe桥片20的两组分支端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的发送信号管脚对、接收信号管脚对和时钟信号管脚对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电接头14具有两个第一复位管脚145,两个第一复位管脚145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电接头14具有两个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两个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当然,由于一般不会出现一个存储介质13在位,而另一个存储介质13不在位的情况,则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也可以为一个,并与任一存储介质13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由于两个存储介质13的版本号一般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版本号管脚147可以为一个,并与任一存储介质13电连接。当然,第一版本号管脚147也可以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第一供电管脚148为多个,并分别为两个存储介质13和PCIe桥片20供电。其中,在图15示出的电路中,第一供电管脚148与存储介质13、PCIe桥片20电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供电管脚148也可以与电源管理芯片19电连接,并由电源管理芯片19为两个存储介质13和PCIe桥片20供电。
(3)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存储设备1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组21。单刀双掷开关组21被配置为,将两个存储介质13中的一个与电接头14电连接,并能够切换与电接头14电连接的存储介质13。其中,单刀双掷开关组21包括多个单刀双掷开关211。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单刀双掷开关组21用于将一个存储介质13与电接头14电连接,且当该存储介质13存满数据之后,再将另一存储介质13与电接头14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电接头14包括两个第一复位管脚145,两个第一复位管脚145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电接头14包括两个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两个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当然,由于一般不会出现一个存储介质13在位,而另一个存储介质13不在位的情况,则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也可以为一个,并与任一存储介质13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由于两个存储介质13的版本号一般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版本号管脚147可以为一个,并与任一存储介质13电连接。当然,第一版本号管脚147也可以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供电管脚148为多个,并分别为两个存储介质13和单刀双掷开关组21供电。其中,在如图16和图17示出的电路中,第一供电管脚148与存储介质13、单刀双掷开关组21电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供电管脚148也可以与电源管理芯片19电连接,并由电源管理芯片19为两个存储介质13和单刀双掷开关组21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2。如图1、图2、图18、图19和图20所示,网络设备2包括主板200和电接口201,电接口201与主板200电连接。电接口201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电接头14对接,且电接口201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PCIe协议。
其中,网络设备2可以为家庭网络设备。网络设备2为FTTR设备、ONT设备、ONU设备或路由器。FTTR设备为主FTTR设备或从FTTR设备。
主板200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CPU与电接口201的管脚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网络设备2的电接口201的信号定义符合PCIe协议,使得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使得存储设备1的读写速率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电接口201可以直接与存储设备1的电接头14对接,也可以通过线缆与存储设备1电连接。电接口201也可以替换为电接头。在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2的电接头用于插入至存储设备1的电接口中,以实现存储设备1和网络设备2的电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2的电接头用于通过线缆与存储设备1电连接。其中,上述电接口201或电接口可以统称为第二电连接部件。也即,网络设备2包括第二电连接部件,第二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口201或电接头,第二电连接部件用于通过线缆或者直接与存储设备1电连接。
另外,电接口201的管脚的信号定义也可以符合USB协议或SATA协议。
下面,以第二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口201为例,对第二电连接部件进行更加详细的示例性说明。以下关于第二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口201的相关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二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的情况。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电接口201的物理形态与USB Type-C接口的物理形态一致,且电接口201的管脚包括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4和第二复位管脚2015。
其中,如图20所示,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和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4均为差分信号管脚,均以成对的形式存储。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对接,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和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用于将存储介质13存储的数据向网络设备2传输。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对接,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和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用于将网络设备2的数据向存储介质13传输。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4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对接,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和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4用于传输时钟信号。第二复位管脚2015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复位管脚145对接,第二复位管脚2015和第一复位管脚145用于传输复位信号,复位信号用于指示存储介质13复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电接口201的物理形态与USBType-C接口的物理形态一致,能够减小电接口201的尺寸和成本,以及,存储设备1中的电接头14的尺寸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USB Type-C接口物理形态的电接口的管脚定义为符合PCIe协议,相较于原本的USB协议,提高了电接口201的传输速率,也提高了存储介质13的读写速率。并且,还不需要使用USB转PCIe接口芯片或USB转SATA接口芯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二电连接部件(如电接口201)的物理形态还可以与USBType A、USB Type B、USB Type C或micro USB等其它USB电连接部件(接头或接口)的物理形态一致。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第二电连接部件(如电接口201)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SATA协议的情况,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和第二复位管脚2015,而可以不包括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4。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第二电连接部件(如电接口201)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USB协议的情况,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和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而可以不包括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4和第二复位管脚2015。其中,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和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可以为一对(如USB3.0协议),也可以为两对(如USB3.2协议)或更多对。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0所示,电接口201的管脚还包括第二在位检测管脚2016。其中,第二在位检测管脚2016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对接,第二在位检测管脚2016和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用于检测存储介质13是否在位。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0所示,电接口201的管脚还包括第二版本号管脚2017。其中,第二版本号管脚2017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版本号管脚147对接,第一版本号管脚147和第二版本号管脚2017用于传输存储介质13的版本号。
在一些示例中,电接口201用于接收指示消息,指示消息用于指示主板200对存储设备1执行掉电保护操作。其中,掉电保护操作包括停止对存储设备1进行读写操作等。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0所示,电接口201的管脚还包括第二掉电保护管脚2011,指示消息为第二掉电保护管脚2011由高电平状态切换为低电平状态,或者,由低电平状态切换为高电平状态。其中,第二掉电保护管脚2011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对接。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和第二掉电保护管脚2011的电平状态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3所示,第二电连接部件(如电接口201)的管脚还包括第二灯控制管脚2010,第二灯控制管脚2010用于控制存储设备1的指示灯26的状态,指示灯26用于指示存储设备1的工作状态。其中,第二灯控制管脚2010用于与第一灯控制管脚140对接。存储设备1的工作状态包括初始化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执行掉电保护操作的状态和断电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2具有指示灯26,指示灯26与主板200电连接,指示灯26用于指示存储设备1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0所示,电接口201的管脚还包括第二供电管脚2018和第二接地管脚2019,第二供电管脚2018和第二接地管脚2019分别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供电管脚148、第一接地管脚149对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2可与一个存储设备1电连接,也可以与多个存储设备1电连接,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2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接口201。其中,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电接口201用于与一个存储设备1的多个电接头14对接。在另一些示例中,多个电接口201用于与多个存储设备1的电接头14对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4所示,网络设备2还包括转接器203,转接器203包括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多路复用模块(如PCIe桥片20、USB Hub芯片或SATA扩展芯片)和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多路复用模块的公共端与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电连接,多路复用模块的多组分支端分别与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电连接。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用于与网络设备2的第二电连接部件电连接,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用于与多个存储设备1电连接。
其中,转接器203用于将网络设备2对外的一个第二电连接部件转换为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从而,使得网络设备2能够对接更多数量的存储设备1。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和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可以为电接头,也可以为电接口。示例性的,如图24所示,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为电接头,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为电接口。
在一些示例中,电接头14为金手指连接器,则电接口201为PCIe接口。
在一些示例中,电接头14为双边缘连接器,则电接口201也为双边缘连接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9所示,网络设备2还具有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用于与存储设备1的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配合锁止。其中,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还可以称为第二锁止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9所示,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为卡接口。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为螺钉,则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为螺钉孔。
本公开实施例对电接口201和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设置的位置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电接口201和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位于网络设备2的顶部、背部(如图1和图19所示)或侧部等。也即,存储设备1能够安装在网络设备2的顶部、背部或侧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组件。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组件包括上述存储设备1,和/或,上述网络设备2。其中,网络设备组件还可以成为家庭网络设备组件。
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1的电接头14与网络设备2的电接口201对接。
在一些示例中,存储设备1的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与网络设备2的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配合锁止。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接器203,有关转接器203的相关内容请参加前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4)
1.一种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固定于网络设备(2),所述存储设备(1)包括壳体(11)、电路板(12)、存储介质(13)和第一电连接部件;
所述电路板(12)固定于所述壳体(11)的内部,所述存储介质(13)和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电路板(12)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与网络设备(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14)或电接口,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通过线缆或者直接与所述网络设备(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还包括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设置于所述壳体(11),所述存储设备(1)通过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固定于所述网络设备(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为卡接结构,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与所述网络设备(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为电接头(14),所述电接头(14)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11);
所述卡接结构为卡扣,所述卡扣和所述电接头(14)相对于所述壳体(11)的同一侧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还包括触发件(16),所述触发件(16)通过所述电路板(1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电连接;
所述触发件(16)被配置为,在被触发时,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发送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2)对所述存储设备(1)执行掉电保护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还包括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设置于所述壳体(11),所述存储设备(1)通过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固定于所述网络设备(2);
所述触发件(16)位于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解锁路径上,在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的解锁过程中,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触发所述触发件(16);
其中,所述解锁路径是指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解除与所述网络设备(2)的固定时的运动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1121)具有开孔(11211),所述触发件(16)与所述开孔(11121)相对;
所述第一机械连接结构(15)为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开孔(11211)处,且当所述卡扣被按压时,所述卡扣挤压所述触发件(16)。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还包括按键(25),所述触发件(16)位于所述按键(25)的按压路径上,在所述按键(25)被按压时,所述按键(25)触发所述触发件(16)。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还包括上拉电阻(17),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
所述上拉电阻(17)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电连接;
所述触发件(16)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电连接;
所述触发件(16)被配置为,在非触发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断开,在触发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141)接地;
其中,所述指示消息为所述第一掉电保护管脚为(141)处于低电平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还包括指示灯(26),所述指示灯(26)用于指示所述存储设备(1)的工作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灯控制管脚(140);
所述指示灯(26)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灯控制管脚(140)电连接;
所述指示灯(26)通过所述第一灯控制管脚(140)接收用于指示所述指示灯(26)的状态的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外围部件互联总线PCIe协议、通用串行总线USB协议或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协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与通用串行总线USB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一致。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包括第一发送信号管脚对(142)、第一接收信号管脚对(143)和第一复位管脚(145)。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管脚对(144)。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一在位检测管脚(146)。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包括多个存储介质(13);
所述存储设备(1)包括多个第一电连接部件,所述多个第一电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多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1)包括多个存储介质(13);
所述存储设备(1)还包括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件(14)电连接,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多组分支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存储介质(13)电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为PCIe桥片、USBHub芯片或SATA扩展芯片。
2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2)包括主板(200)和第二电连接部件,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与所述主板(200)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与存储设备(1)电连接,且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的信号定义符合外围部件互联总线PCIe协议、通用串行总线USB协议或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协议;
所述网络设备(2)与所述存储设备(1)相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与通用串行总线USB电连接部件的物理形态一致。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至少包括第二接收信号管脚对(2012)、第二发送信号管脚对(2013)和第二复位管脚(2015)。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时钟信号管脚对(2014)。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在位检测管脚(2016)。
26.根据权利要求21-2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用于接收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主板(200)对所述存储设备(1)执行掉电保护操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掉电保护管脚(2011),所述指示消息为所述第二掉电保护管脚(2011)由高电平状态切换为低电平状态,或者,由低电平状态切换为高电平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的管脚还包括第二灯控制管脚(2010),所述第二灯控制管脚(2010)用于控制所述存储设备(1)的指示灯(26)的状态,所述指示灯(26)用于指示所述存储设备(1)的工作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1-2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件为多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1-2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2)还包括转接器(203),所述转接器(203)包括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多路复用模块和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
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电连接,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多组分支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件(2031)用于与所述网络设备(2)的第二电连接部件电连接,所述多个第四电连接部件(2032)用于与多个存储设备(1)电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1-3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2)还具有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所述网络设备(2)通过所述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与所述存储设备(1)相固定。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连接结构(202)为卡接结构。
33.根据权利要求21-32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2)为光纤到房间FTTR设备、光网络终端ONT、光网络单元ONU或路由器。
34.一种网络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1),和/或,如权利要求21-3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4/103880 WO2025086715A1 (zh) | 2023-10-27 | 2024-07-05 | 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211079 | 2023-10-27 | ||
CN202311421107 | 2023-10-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801135A true CN118801135A (zh) | 2024-10-18 |
CN118801135B CN118801135B (zh) | 2025-07-18 |
Family
ID=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9409A (zh) * | 2014-08-14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基座、连接器组件及应用连接器组件的网络设备 |
CN211699017U (zh) * | 2020-04-28 | 2020-10-16 | 深圳市晶封半导体有限公司 | 半导体微型Type-C移动存储模块装置 |
CN113422258A (zh) * | 2021-08-24 | 2021-09-21 |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CN113851896A (zh) * | 2020-06-28 | 2021-12-28 |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以及其适配和解适配的方法 |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9409A (zh) * | 2014-08-14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基座、连接器组件及应用连接器组件的网络设备 |
CN211699017U (zh) * | 2020-04-28 | 2020-10-16 | 深圳市晶封半导体有限公司 | 半导体微型Type-C移动存储模块装置 |
CN113851896A (zh) * | 2020-06-28 | 2021-12-28 |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以及其适配和解适配的方法 |
CN113422258A (zh) * | 2021-08-24 | 2021-09-21 |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5086715A1 (zh) | 2025-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58913B2 (en) | Data storage drive module carrier assembly | |
US6981887B1 (en) | Universal fit USB connector | |
TW200919320A (en) | Card-type peripheral device | |
CN102375699A (zh) | 一种存储器系统 | |
TW201503504A (zh) | Usb連接器與microsd快閃記憶卡連接器組合件 | |
CN213365380U (zh) | 一种服务器主板及服务器 | |
US7958297B2 (en) | Card-type peripheral device | |
CN114816935A (zh) | 一种服务器日志收集装置和服务器 | |
TWI694335B (zh) | 轉接組件及記憶卡裝置 | |
JP2019061660A (ja) | Ssdのためのアセンブリ、及びssdアセンブリ | |
CN118801135A (zh) | 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 | |
US20140047132A1 (en) | Stacking electronic system | |
US9141311B2 (en) | Multi-use adapters, solid state storage modules and high capacity storage systems | |
CN118801135B (zh) | 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组件 | |
JP3125336U (ja) | Usbメモリカードを備えた電子装置 | |
US9465765B2 (en) | All-in-one SATA interface storage device | |
CN213518082U (zh) | 硬盘转接装置、硬盘组件和电子设备 | |
US12174768B2 (en) | PCI-E bus standard compliant multifunctional interface board | |
US10477705B1 (en) | Storage device | |
CN219497006U (zh) | 一种vnx固态盘模块和存储数据销毁系统 | |
CN113050760A (zh) | 转接装置及网络卡模块 | |
TWI767364B (zh) | 轉接裝置 | |
CN211827094U (zh) | 一种扩展卡、扩展卡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204834052U (zh) | 可移动存储装置 | |
CN114121051A (zh) | M.2固态硬盘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