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39493A - 变焦驱动用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变焦驱动用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39493A
CN118339493A CN202380013244.0A CN202380013244A CN118339493A CN 118339493 A CN118339493 A CN 118339493A CN 202380013244 A CN202380013244 A CN 202380013244A CN 118339493 A CN118339493 A CN 118339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guide space
optical axis
actuator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132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铁顺
延济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339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39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载体,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引导空间,并以壳体为基准沿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主体部以作为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暴露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插入而成型,所述第一引导空间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侧;以及第二载体,包括第二支撑部件、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引导空间,所述第二主体部以作件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暴露的方式使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插入而成型,所述第二引导空间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引导空间引导,所述第二部分被所述第一引导空间引导。

Description

变焦驱动用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驱动用致动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根据透镜的扩大的移动距离来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变焦驱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于图像处理的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用于图像拍摄等的用户需求增加,自动对焦(AF,Auto Focus)、光学图像稳定(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等功能已实现于在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等这样的移动终端中安装的相机模块等以及独立的相机装置。
此外,近来也公开了能够通过放大功能(Zoom-in)和缩小(Zoom-out)功能等以各种方式改变被摄体的尺寸等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根据实施方式,也公开了根据实施方式组合地应用多个透镜(透镜组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来更多样地实现AF和/或变焦功能的致动器。
在这种变焦驱动用致动器的情况下,沿光轴方向移动的变焦透镜的移动距离(也被称为行程(stroke))比普通透镜延长或扩大,并且根据实施方式应用多个载体,因此与普通致动器相比,伴有长度和宽度等体积相对增加。
然而,在现有的致动器的情况下,仅通过单独地确保多个载体各自的独立的移动空间的方法来实现,因此空间利用率不高,可以说难以使得最优化于便携式终端。
此外,在变焦驱动用致动器的情况下,不仅搭载有透镜的载体的移动距离增加,而且根据实施方式为了搭载多个透镜而延长载体自身的长度,因此在持续暴露于环境变化、外部冲击等的情况下,可能会因载体自身的扭曲、倾斜、线性破坏等而发生驱动性能降低的情况。
考虑到近来用于提供各种功能的结构逐渐增加的移动终端的趋向,可以说移动(便携式)终端内空间限制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在诸如用于连续变焦的致动器这样的复杂且相对大的致动器的情况下,空间利用率不仅成为更重要的问题,而且可能称为能够显著地提高移动终端内应用可能性的核心因素。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背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驱动用致动器,该变焦驱动用致动器不仅能够更稳定地保持载体驱动,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致动器的空间利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将通过以下说明而理解,并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变得更加清楚。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结构和其结构的组合来实现。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构成为,包括:第一载体,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引导空间,并以壳体为基准沿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主体部以作为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暴露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插入而成型,所述第一引导空间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侧;以及第二载体,包括第二支撑部件、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引导空间,所述第二主体部以作件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暴露的方式使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插入而成型,所述第二引导空间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引导空间引导,所述第二部分被所述第一引导空间引导。
具体地,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载体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贴装机,多个透镜分别搭载于所述多个第一贴装机,所述多个第一贴装机以光轴方向为基准彼此隔开,本发明的所述第二载体可以构成为包括搭载有透镜的m个第二贴装机,所述m为1以上的自然数,所述第二贴装机中的一个以上的第二贴装机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贴装机之间。
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载体可以包括第一搭载部,所述第一搭载部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侧侧面,并搭载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面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线圈,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引导空间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贴装机与所述第一搭载部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所述第二载体可以包括第二搭载部,所述第二搭载部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侧面,并搭载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面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线圈,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二引导空间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贴装机与所述第二搭载部之间。
进一步,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引导空间和所述第二引导空间可以构成为开放部位的方向性以上下部为基准彼此相反。
根据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载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或所述第二载体与所述壳体之间中的一个以上中布置的滚珠。
另外,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可以构成为,通过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引导空间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引导空间之间的相互引导,移动区间中的一部分重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以载体的一部分彼此交叉或重叠的形态改善物理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确保多个载体各自的独立移动,而且能够以空间更密集的形态实现装置整体的结构和形状,从而能够使整个空间的最小化以及基于此的移动终端的小型化等进一步最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了提高载体的耐久性等,以插入的支撑部件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的方式在多个载体分别形成结构等,并通过形成于一个载体的暴露结构交替地放置在另一个载体的引导空间的方式布置多个载体,从而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工艺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不仅能够通过插入的支撑部件来有效地提高载体的耐久性,而且还能够通过在搭载透镜的贴装机与搭载磁体的搭载部之间形成各载体的引导空间,从根本上消除物理干涉的结构,从而更稳定地实现载体的独立驱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中所附的以下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后述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一同起到使得更有效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不应解释为限定于这样的附图所记载的事项。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例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和相机模块的总体构造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例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载体和与其相关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载体等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载体等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结合的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结合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所附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之前,不能将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者单词解释为常用或者字典上限定的含义,基于发明人为了将自己的发明以最佳的方式进行说明能够适当地定义用语的概念的原则,应当解释成符合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
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仅仅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一实施例,并不能代表本发明的整个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对于本申请而言可以存在能够代替它们的多种同等物和变形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例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以下称为“致动器”)100和相机模块1000的整体构造的图。
本发明的致动器100可以以自身由单个装置实现,或者如图1所示,可以由包括反射系统模块200等在内的相机模块1000实现。
如下所述,本发明的致动器100相当于使搭载有透镜(透镜组件)的一个以上的载体沿光轴方向线性移动来实现自动对焦(AF,Auto Focus)或变焦(Zoom,continuous Zoom)等功能的致动器。
可以设置在致动器100的前方或上部(光轴方向、附图基准的Z轴方向基准)的反射系统模块200执行将被摄体的光(light)路Z1反射或折射成镜头方向的路径Z的功能。如此沿光轴方向反射或折射的光经过设置于载体120、130的透镜(透镜组件)被引入到诸如CMOS、CCD等这样的图像传感器30中。
改变光的路径的反射系统模块200可以包括反射系统210,该反射系统210可以由选自反射镜(mirror)或棱镜(prism)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构成。该反射系统210可以由能够将从外部系统引入的光变更为光轴方向的多种部件构成,但为了提高光学性能,可以优选地由玻璃(glass)材质构成。
包括反射系统模块200等在内的本发明的相机模块1000以使光的路径折射而向镜头方向引入光的方式构成,因此可以将装置本身沿便携式终端(智能电话等)的长度方向设置,而不是沿厚度方向设置,从而不会增加便携式终端的厚度,能够使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或纤薄化等最优化。
根据实施方式,反射系统210可以构成为,通过磁体和线圈C3(参见图2)这样的产生磁力的驱动单元和位置感知传感器等而旋转移动。
若如此反射系统210移动或旋转移动,则通过反射系统210反射(折射)的被摄体的光在±Y方向和/或±X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实现基于手抖动等的X轴和/或Y轴方向校正。
由反射系统模块200反射的被摄体的光向以光轴方向(Z轴)为基准进行线性移动的一个以上的载体120、130中搭载的一个以上的透镜R2-1、R2-1、R2-2、R1-2等入射,并且一个以上的透镜的位置(光轴方向基准)通过本发明的致动器100被组合地调节,从而实现变焦或AF等功能。
附图中图示了将壳体110作为相对的固定体沿光轴方向移动的两个载体120、130,但这仅仅是一个示例,不仅可以设置与此不同数量的载体,也可以根据光学规格或性能等而在壳体110等具备固定透镜。
在以下本发明的描述中,将向透镜等引入光的路径对应的方向轴定义为光轴(Z轴),将与该光轴(Z轴)垂直的两个轴定义为X轴及Y轴。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例的致动器100的整体构造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载体120、130及与其相关的构造的图。
本发明的致动器100相当于致动器100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收容内部结构的壳体110、第一载体120、第二载体130等。
第一载体120和/或第二载体130相当于以光轴方向(Z轴方向)为基准线性移动的移动体,从与之对应的相对角度来看,壳体110相当于固定体。根据实施方式,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也能够均在光轴方向上以独立的方式移动,或者仅其中一个载体构成为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
如下所述,可以在第一载体120搭载用于光轴方向驱动的第一磁体M1,并且形成有安装第一透镜R1-1、R1-2的第一贴装机123、124(参见图4)。在壳体110上布置第一线圈C1,该第一线圈C1面对第一磁体M1而向第一磁体M1提供驱动力。
优选地,如附图所例示的那样,上述第一线圈C1由沿光轴方向上下布置的多个线圈C11、C12实现,以能够对应于第一载体120的扩大的可移动区域/可移动区间(行程,stroke)。
若通过驱动器(未示出)的控制向第一线圈C1施加适当大小及方向的电力,则在第一线圈C1与第一磁体M1之间产生电磁力,第一载体120通过该产生的电磁力沿光轴方向进行进退(forward and backward)移动。
若如此第一载体120沿光轴方向线性移动,则搭载于第一载体的第一透镜R1-1、R1-2也沿光轴方向线性移动,因此通过透镜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实现AF或变焦功能等。
可以在面对第一磁体M1的第一线圈C1的相反方向上具备金属材质的轭板,以防止在第一线圈C1产生的电磁力向外部泄漏并使得进一步集中于第一磁体M1方向。
第一霍尔传感器H1利用霍尔效应(hall effect)来感知在相对方向上的第一磁体M1产生的磁场的强度及方向,并向驱动器输出与之相应的信号。
驱动器对从第一霍尔传感器H1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以向第一线圈C1施加与该结果对应的大小及方向的电力的方式进行控制。
优选地,第一霍尔传感器H1的感知及驱动器的控制处理以通过反馈控制循环地应用的方式构成,以通过呈时间序列且连续的控制来进一步提高驱动精度。
驱动器可以由独立的电子部件、元件等实现,但也可以以通过SOC(片上系统)等而与第一霍尔传感器H1等集成的单一电子部件(芯片)的形态实现,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第一线圈C1、第一霍尔传感器H1等可以安装在与外部模块、电源部、外部装置等电/信号连接(interfacing)的电路板150(FPCB)上,这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实施方式,如附图所例示的那样,可以具备沿光轴线性移动的多个载体120、130。关于第一载体120的线性移动等前述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作为其他载体的第二载体130的线性移动相关的结构(第二线圈C2、第二霍尔传感器H2、第二磁铁M2等),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优选地,在第一载体120与壳体110之间布置滚珠B,以使第一载体120能够以最小化的摩擦力更灵活地线性移动。
优选地,在设置于第一载体120的下部的第一导轨126(参见图4)与设置于壳体110的底面的槽轨111之间布置滚珠B,以有效地引导第一载体120的线性移动。
在该情况下,为了实现对线性移动的有效的引导,优选的是,滚珠B构成为其一部分收容于槽轨111和/或第一导轨126中的一个以上中的形态。
在如此设置滚珠B的情况下,通过滚珠的滚动(rolling)、移动(moving)、旋转(rotation)、与面对物体的点接触(point-contact)等引起的最小化的摩擦力,第一载体120能够更加灵活地线性移动,能够具有减小噪音及最小化驱动力以及提高驱动精度等的优点。
从与之对应的相对角度来看,也可以在设置于第二载体130的下部的第二导轨136(参见图4)与壳体110的槽轨111之间布置滚珠B,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均实现独立的驱动的情况下,以图3所示的实施例为基准,若第一载体120沿光轴方向线性移动,则搭载于第一载体120的第一透镜R1-1、R1-2沿光轴方向移动,若第二载体130移动,则搭载于第二载体130的第二透镜R2-1、R2-2沿光轴方向移动。
以在第二载体130仅具备位于在第一载体120搭载的第一透镜R1-1、R1-2之间(光轴方向基准)的第二透镜R2-2的形态为例,根据实施方式,搭载于第一载体120或第二载体130的透镜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与附图中例示的数量不同,这是不言而喻的。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载体120等的详细构造的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载体120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支撑部件121,由金属等这样的高强度材料制成,以提高第一载体120的耐久性等;以及第一主体部122,由该第一支撑部件121插入而成型(注射成型等)。
根据实施方式,第一支撑部件121也可以形成为包括多个单元的形态,但优选地,如图所示一体地形成,以提高耐久性和组装成型的效率等。
第一载体120、具体地形成第一载体120的整体形状或结构等的第一主体部122可以通过上述第一支撑部件121插入的注射成型等方法来实现,如图所示,以作为第一支撑部件121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121a暴露的方式构成。根据实施方式,第一载体120可以具有供第一部分121a暴露的第一空间125。
第一部分121a作为面对第二载体130的部分,是第一支撑部件121中向外部暴露的部分,从而能够减小面对第二载体130的部分的厚度或体积。
另外,第一载体120包括第一引导空间120A,该第一引导空间120A以光轴为基准形成在第一部分121a或第一空间125的相反侧。如下所述,该第一引导空间120A作为与属于第二载体130的第二支撑部件131的第二部分131a对应的空间而引导第二部分131a。
第一载体120包括沿光轴方向彼此隔开的一个以上的第一贴装机123、124,在该第一贴装机123、124以单个或多个第一透镜R1-1、R1-2彼此隔开设置的方式搭载第一透镜R1-1、R1-2。
第一贴装机123、124可以由第一主体部122所形成的空间构成,根据实施方式,也可以由基于第一主体部122的部分和第一支撑部件121暴露的部分一同所形成的空间构成。
如图所示,在第一贴装机123、124的底面(X轴基准)由第一支撑部件121所暴露的部分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高度(X轴基准),因此能够减小致动器100自身的厚度方向尺寸(便携式终端的厚度)。
如上所述,在第一载体120的下部(X轴基准)形成用于布置滚珠B的第一导轨126,根据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吸力磁体Ma,该吸力磁体Ma与设置于壳体110的金属材质的轭板(未示出)产生引力。
第一载体120可以包括第一搭载部127,该第一搭载部127以光轴为基准形成在第一部分121a的相反方向侧面,并搭载第一磁体M1,该第一磁体M1面对在壳体110设置的第一线圈C1。
在该情况下,如图4的下图所示,第一引导空间120A优选地形成在第一搭载部127与第一贴装机123之间。
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不仅可以分别独立地移动,而且即使不应用用于引导的额外的物理结构也可以实现为各自的一部分结构相互交叉或重叠/层叠的形态的物理结构,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载体130等的详细构造的图。
第二载体130构成为整体上具有与上述的第一载体120对应的结构,并具有与第一载体120在整体上对称的结构或形状。
具体地,第二载体130包括第二支撑部件131和第二主体部132,该第二主体部132是以作为上述第二支撑部件131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131a暴露的方式由上述第二支撑部件131插入而成型。
通过第二空间135等暴露的第二支撑部件131的第二部分131a作为面对前述的第一载体120的部分,构成为第二支撑部件131直接暴露于外部,因此能够减小面对第一载体120的部分的厚度或体积。
另外,第二载体130包括第二引导空间130A,该第二引导空间130A形成在第二部分131a的相反方向(Y轴基准),并引导第一载体120的第一部分121a。
上述第二载体130的第二部分131a和第二引导空间130A位于分别与前述的第一载体120的第一部分121a和第一引导空间120A相反的方向。
例如,在第一载体120的第一部分121a位于第一载体120的左侧(Y轴方向基准)的情况下,引导通过第一空间125等暴露的第一部分121a的第二载体130的第二引导空间130A也位于左侧方向。
此外,在该情况下,第一载体120的第一引导空间120A位于第一载体120的右侧(Y轴方向基准)方向,该第一引导空间120A对作为属于第二载体130的结构通过第二空间135等暴露的第二支撑部件131的第二部分131a进行引导。
上述第二载体130构成为包括搭载透镜的m个(m是1以上的自然数)第二贴装机133、134,上述第二贴装机133、134中的一个以上贴装机位于上述多个第一贴装机123、124之间(光轴方向(Z轴)基准)。
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第二透镜R2-1、R2-2中的一个以上透镜位于以保持相同间隔的状态一同移动的多个第一透镜(例如,R1-1、R1-2)之间,因此实现基于多个透镜的移动的各种组合应用。
第二贴装机133、134可以由第二主体部132所形成的空间构成,根据实施方式,也可以由基于第二主体部132的部分和第二支撑部件131暴露的部分一同所形成的空间构成。
如图所示,在第二贴装机133、134的底面(X轴基准)由第二支撑部件131所暴露的部分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高度(X轴基准),因此能够减小致动器100自身的厚度方向尺寸(便携式终端的厚度)。
在第二载体120的下部(X轴基准)形成用于布置滚珠B的第二导轨136,根据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吸力磁体Ma,该吸力磁体Ma与设置于壳体110的金属材质的轭板(未示出)产生引力。
第二载体130可以包括第二搭载部137,该第二搭载部137形成在第二部分131a的相反方向(Y轴基准)侧面,并搭载第二磁体M2,该第二磁体M2面对在壳体110设置的第二线圈C2。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优选地,第二引导空间130A形成在第二搭载部137与第二贴装机134之间。
图6是示出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结合的状态的图,图7及图8是示出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结合的关系的图。
图6示出了致动器100的实施例,其中,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均独立地沿光轴方向移动,并在各载体120、130设置有多个透镜。
如图6所示,在第一载体120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以所设计的距离物理隔开的多个第一透镜R1-1、R1-2保持隔开的距离的同时沿光轴方向移动。
若与此独立地第二载体130沿光轴方向进退移动,则以适当的距离隔开的多个第二透镜R2-1、R2-2沿光轴方向移动。根据这样的各载体的独立移动,应用基于第一透镜R1-1、R1-2以及第二透镜R2-1、R2-2的相对距离的各种组合,由此实现连续变化的倍率的变焦功能。
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并非占据独立的仅自身的独立空间,而是构成为通过前述的本发明的结构应用而使大部分空间相互重叠或交叉。
即,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构成为通过上述第一部分121a与上述第二引导空间130A之间以及第二部分131a与第一引导空间直之间的相互引导而使移动空间中一部分重叠。
另外,由于第一载体120和第二载体130具有如第一部分121a和第二部分131a那样比注射结构物相对更薄的个体及与此对应的结构彼此面对的构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图7及图8所例示的那样,属于第一载体120的第一支撑部件121的第一部分121a放置在第二载体130的第二引导空间130A,在该过程中,属于第二载体130的第二支撑部件131的第二部分131a能够被引入到第一载体120的第一引导空间120A。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如此相互对应的结构,可以构成为第一引导空间120A和第二引导空间130A中的一个空间具有上部(X轴基准)被阻挡且下部开放的形状,而另一个空间具有与此相反地上部开放且下部被阻挡的形状。
在附图中,作为其一例,图示了第一载体120位于第二载体130的上部的实施例。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载体120的第一部分121a位于第二载体130的第二引导空间130A、第一载体120的第一引导空间120A位于第二载体130的第二部分131a并且使第一载体120向第二载体130方向结合的简单的方法,来组装两个载体,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工艺的效率。
在如此组装的情况下,作为插入的结构体的一部分比注射物薄很多的第一部分121a和第二部分131a通过彼此不同的载体的对应的第二引导空间130A及第一引导空间120A而彼此面对,因此还能够减小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适应性。
此外,第一载体120和/或第二载体130由插入的支撑部件物理地支撑,该支撑部件具有诸如金属材质这样的高刚性,因此不仅能够增强载体自身的刚性,而且还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各载体的物理变形或光轴上的倾斜(tilting)等。
以上,本发明虽然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说明中,第一、第二等这样的限定词只是为了相对地区分相互之间的构成要素而使用的工具概念的属于,因此应解释为并非用于表示特定的顺序、优先顺序等的术语。
本发明的说明及为了示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示而附的附图等是为了强调或突出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稍微夸张的形态进行图示,但应解释为,考虑上述内容和附图所示的事项等而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水平上可以进行多种形态的变形应用例,这是不言而喻的。

Claims (7)

1.一种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载体,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引导空间,并以壳体为基准沿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主体部以作为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一部分暴露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插入而成型,所述第一引导空间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侧;以及
第二载体,包括第二支撑部件、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引导空间,所述第二主体部以作件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暴露的方式使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插入而成型,所述第二引导空间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
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引导空间引导,所述第二部分被所述第一引导空间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体包括多个第一贴装机,多个透镜分别搭载于所述多个第一贴装机,所述多个第一贴装机以光轴方向为基准彼此隔开,
所述第二载体包括搭载有透镜的m个第二贴装机,所述m为1以上的自然数,所述第二贴装机中的一个以上的第二贴装机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贴装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载体包括第一搭载部,所述第一搭载部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侧侧面,并搭载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面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线圈,
所述第一引导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贴装机与所述第一搭载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载体包括第二搭载部,所述第二搭载部以光轴为基准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侧面,并搭载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面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线圈,
所述第二引导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二贴装机与所述第二搭载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空间和所述第二引导空间的开放部位的方向性以上下部为基准彼此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载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或所述第二载体与所述壳体之间中的一个以上中布置的滚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驱动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引导空间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引导空间之间的相互引导,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的移动区间中的一部分重叠。
CN202380013244.0A 2022-04-19 2023-02-27 变焦驱动用致动器 Pending CN1183394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47917 2022-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39493A true CN118339493A (zh) 2024-07-1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4442B2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optical-reflector for OIS with multi-axial structure
JP6912296B2 (ja) レンズ駆動モジュール
US10921552B1 (en) Autofocus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788519B (zh) 镜头致动器
CN112198621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CN111596433A (zh) 镜头驱动模块
US11333951B2 (en) Actuator for camera
US11971652B2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500776B (zh) 摄像模组、镜头组件和其驱动马达以及电子设备
KR101729543B1 (ko) 듀얼 렌즈용 싱글 액츄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3050340B (zh) 相机模块
CN220064580U (zh) 变焦驱动致动器
KR102423685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CN215682428U (zh) 变焦驱动致动器
CN118339493A (zh) 变焦驱动用致动器
CN117616764A (zh)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KR20230148928A (ko) 줌 구동용 액추에이터
CN117769680A (zh) 混合变焦驱动致动器
CN217063837U (zh) 变焦驱动致动器
CN219514145U (zh) 相机模块
EP4220296A1 (en) Zoom driving actuator and position control method for zoom driving
KR20230157042A (ko) 카메라용 액추에이터
KR102490115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CN116261023A (zh) 防抖摄像模组
KR20230140031A (ko) 카메라용 액추에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