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93102A -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93102A
CN118293102A CN202310001004.0A CN202310001004A CN118293102A CN 118293102 A CN118293102 A CN 118293102A CN 202310001004 A CN202310001004 A CN 202310001004A CN 118293102 A CN118293102 A CN 118293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rc
air
sectio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10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璐琼
何洋
王小婷
吴佳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10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93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8293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93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2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 F04D17/04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of transverse-flo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7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f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083Seal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6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adjusting flow cross-section, otherwise than by using adjustable stat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蜗壳组件包括周围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围板,周围板连接于两个侧围板之间共同围成风道,周围板包括第一围板段和第二围板段,且第一围板段和第二围板段位于风道气流方向的两侧,第二围板段沿气流方向包括直线段和连接于直线段且外凸设置的弧线段,弧线段为弹性段;蜗壳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弧线段连接,用于驱动弧线段沿其径向发生形变。该蜗壳组件能够确保空调器的输风量,进而确保空调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果。

Description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广泛用于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其空调内机中风机的输风量直接决定空调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果,然而现有风机的风道均为固定结构,随着风机挡位的增大,受风道过风空间的限制,风道输风量的增大量要小于风机挡位的增大程度,从而导致风机的输风量达不到要求,而影响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风机的输风量不达标而影响空调器温度调节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蜗壳组件,包括周围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围板,所述周围板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围板之间共同围成风道,所述周围板包括第一围板段和第二围板段,且所述第一围板段和所述第二围板段位于所述风道气流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围板段沿气流方向包括直线段和连接于所述直线段且外凸设置的弧线段,所述弧线段为弹性段;
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弧线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弧线段沿其径向发生形变。
本发明提供的蜗壳组件中的弧线段作为弹性段,可以根据风机的风挡,通过第一驱动部件改变弧线段沿其径向向外的形变程度,以使风道进风段的过风空间与该风挡下叶轮驱动进入风道进风段的风量相适应,从而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的增大而有效增大;采用该蜗壳组件的风机应用于空调器时,也能够确保空调器的输风量,进而确保空调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果。
可选地,所述弧线段为弹性膜,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弧线段的连接位置沿所述气流方向间隔排布。在增大风道进风段过风空间的基础上,确保弧线段对进入气流的顺畅导风作用,从而确保风道进风段的有效过风空间,且减少气流流经弧线段弯折处容易形成漩涡,影响风道进风段的过风量并产生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所述弧线段为弧形板体,所述弧线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段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线段的第二端能够相对所述侧围板滑动。在确保风机的有效输风量的基础上,采用上述弧形板体进行形变的过程中,弧形板体在自身抗形变作用下始终能够保持圆滑过渡的弧形,从而能够对其内的气流进行平滑导向,以提高其输风效率,减少气流于其内产生漩涡和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和连接于所述弧线段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弧线段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弧线段的径向移动。支撑杆能够带动弧线段相应位置宽度方向的所有区域随支撑杆进行径向形变,从而保证弧线段宽度方向的形变一致性,相应确保风道进风段宽度方向所有区域进风空间的变化一致性,进而确保风机宽度方向所有区域输风量的有效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还包括主连接臂和多个辅助连接臂,多个所述辅助连接臂均连接于所述主连接臂与所述支撑杆之间,且多个所述辅助连接臂沿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连接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连接臂沿所述弧线段的径向移动。实现驱动件对支撑杆延伸方向多个位置的同步驱动,相应实现对弧线段宽度方向多个位置沿其径向形变的同步驱动,减少支撑杆仅单点受力容易弯曲形变而导致弧线段宽度方向形变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位于所述风道外侧。在实现对风道进风段进风空间调节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第一驱动部件位于风道内部对气流流通造成阻碍,影响其输风量且容易产生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所述弧线段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弹性密封边,且所述弹性密封边背离所述弧线段的一侧抵接于相应的所述侧围板;或,所述弧线段宽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弹性密封膜连接于相应的所述侧围板。确保风道的气密性,减少气流经弧线段与侧围板之间的缝隙外泄,而影响风机输风量且气流于缝隙处产生啸叫情况的发生,相应确保风机的有效输风量并提高风机的使用静音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风叶、第二驱动部件和上述蜗壳组件,所述风叶安装于所述蜗壳组件的风道内,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风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风叶转动。
可选地,所述风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蜗壳组件的第一驱动部件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能够精确、快速地根据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挡位控制不同位置的第一驱动部件对相应位置的弧线段进行设定的驱动行程,从而使得弧线段的形变能够快速、精确地适配于风机的挡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包括设有输风口的外壳和上述风机,所述外壳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同时作为所述风机中蜗壳组件的两个侧围板,所述蜗壳组件的第一围板段自所述输风口的上边缘向内延伸、第二围板段自所述输风口的下边缘向内延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包括外壳和上述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外机和上述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外机与所述空调内机之间通过工质管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空调器中蜗壳组件的风道进行调节,该方法包括:
获取风机中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
根据所述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对弧线段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对弧线段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的步骤中,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行程随所述运行挡位的增大而增大,且沿风道气流方向的多个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行程中,自弧线段中部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能够执行上述控制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机中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对弧线段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均具备上述蜗壳组件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为第一形式时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为第二形式时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中第二围板段与外壳连接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中第二围板段与外壳连接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调节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调节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叶;20-外壳;21-左侧板;22-右侧板;100-周围板;110-第一围板段;111-蜗舌;120-第二围板段;121-直线段;122-弧线段;200-风道;210-进风口;220-出风口;300-第一驱动部件;310-驱动件;320-连杆;330-固定座;340-销轴;350-支撑杆;81-获取模块;82-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蜗壳组件,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示,包括周围板100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围板,周围板100连接于两个侧围板之间共同围成风道200,周围板100包括第一围板段110和第二围板段120,且第一围板段110和第二围板段120位于风道200气流方向的两侧,第二围板段120沿气流方向包括直线段121和连接于直线段121且外凸设置的弧线段122,弧线段122为弹性段;蜗壳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300,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端与弧线段122连接,用于驱动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风叶10、第二驱动部件和上述蜗壳组件,风叶10安装于蜗壳组件的风道200内,第二驱动部件与风叶10连接,用于驱动风叶10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组件及风机,其中,蜗壳组件包括共同围成风道200的侧围板和周围板100,周围板100中第二围板段120的弧线段122作为弹性段能够在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作用下沿其径向发生形变,以改变风道200的过风空间;其中,风机包括上述形成风道200的蜗壳组件和用于驱动气流流经风道200的风叶10及第二驱动部件。
该蜗壳组件中,侧围板和周围板100围成的风道200具有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具体地,第二围板段120中直线段121背离弧线段122的一端与第一围板段110、两个侧围板围成出风口220,进风口210位于侧围板或侧围板背离进风口210的一端,则沿第二围板段120的延伸方向即为风道200的气流方向,且弧线段122与相应的第一围板段110、两个侧围板之间围成供气流进入的风道200进风段,直线段121与相应的第一围板段110、两个侧围板之间围成供气流流出的风道200出风段。
风机运行时,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叶轮转动,叶轮驱动进风口210一侧的气流经进风口210进入风道200进风段,当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叶轮的转速较小时,即风机的风挡较小时,叶轮驱动进入风道200进风段的风量较小,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能够满足气流的完全通过,且为了保证气流的流动速度,弧线段122可以处于未发生形变的初始位置,如图1中的s1弧线所在位置,处于初始位置的弧线段122以其圆滑过渡的弧形内壁面能够将流入的气流平稳快速的导流入风道200出风段内,气流随后经风道200出风段流出,完成风机的输风;当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叶轮的转速增大时,即风机的风挡增大,叶轮驱动进入风道200进风段的风量随之增大,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小于进入的风量时,无法满足气流非完全通过,此时启动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向外发生形变至图1中的s2弧线所在位置,弧线段122的内壁向外凸起的程度增大,相应地,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增大,以确保在叶轮驱动下进入进风口210的气流均能够经过风道200进风段进入风道200出风段,从而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增大而有效增大,减少风机的风挡虽然增大,但是受风道200进风段过风空间的限制,进入风道200进风段内的气流无法全部进入风道200出风段,而导致输风量增大程度小于风挡相应的理论输风量甚至仍保持原有的输风量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地,随着风机风挡的继续增大,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继续向外凸起形变到达图1中的s3弧线所在位置,以进一步增大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相应使得叶轮驱动的更大量的气流能够经过风道200进风段进入风道200出风段并输出,确保风机的有效输风量;类似地,随着风机风挡的继续增大,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向外凸起形变的驱动行程更大,以适应于风机的风挡,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的增大而有效增大。
即该蜗壳组件中的弧线段122作为弹性段,可以根据风机的风挡,通过第一驱动部件300改变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向外的形变程度,以使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与该风挡下叶轮驱动进入风道200进风段的风量相适应,从而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的增大而有效增大;采用该蜗壳组件的风机应用于空调器时,也能够确保空调器的输风量,进而确保空调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果。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周围板100中,设置蜗舌111的一侧为第一围板段110,与蜗舌111相对的一侧为第二围板段12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弧线段122为弹性膜,第一驱动部件300为多组,多组第一驱动部件300与弧线段122的连接位置沿气流方向间隔排布。这里是弧线段122的其中一种形式,弧线段122为弹性膜,多组第一驱动部件300能够于弧线段122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对其施力,以驱动弧线段122沿其延伸方向保持一定外凸程度的弧形;当风机的风挡较小时,多个第一驱动部件300通过不同的驱动行程使得弧线段122位于第二围板段120的初始母线所在位置;当风机风挡增大时,多个第一驱动部件300可以同时改变对弧线段122相应位置的驱动行程,以使弧线段122向外凸起的程度整体增大,相应使得弧线段122的内壁在外凸的基础上能够保持较高的圆滑过渡程度,相应在增大风道200进风段过风空间的基础上,确保弧线段122对进入气流的顺畅导风作用,从而确保风道200进风段的有效过风空间,且减少气流流经弧线段122弯折处容易形成漩涡,影响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量并产生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示意性地,如图1所示,弧线段122沿其延伸方向的a1、a2、a3、a4和a5五个位置各设一组第一驱动部件300,五组第一驱动部件300通过改变其驱动行程,使得弧线段122a1-a5五个位置向外凸起的程度不同,从而实现弧线段122整体向外凸起程度的改变且能够保持一定的圆滑过渡程度。
较佳地,随着风机风挡的增大,多组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相应位置向外凸起的驱动行程均增大,且多个驱动行程于弧线段122延伸方向的中部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小,即针对风机风挡的增大,多组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向外凸起的驱动行程均增大,且弧线段122延伸方向的中部位置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的改变量最大,弧线段122延伸方向中部位置向两侧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的改变量逐渐减小,弧线段122的中部位置向外凸起程度大于其他区域,不仅能够有效增大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还能够确保弧线段122对气流导流转向的区域位于其中部位置,且保证弧线段122对气流导向的平滑过渡性,从而减少弧线段122形变后靠近两端的区域向外凸出程度较大,而导致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的有效增大程度较小,且气流在导流转向处转折较大容易湍流而影响气流顺畅度且产生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示意性地,如图1所示,五组第一驱动部件300一一对应弧线段122a1-a5五个位置,当风机风挡较低时,弧线段122在五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作用下位于s1弧线所在位置;随着风机风挡的增大,五组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向外凸起至s2弧线所在位置,其中,位于弧线段122中部位置的a3向外凸起的改变量最大,即a3处的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的a3位置的驱动行程改变量最大;弧线段122位于a3两侧的a2和a4向外凸起的改变量小于a3处的改变量,即a2和a4处的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的a2和a4位置的驱动行程改变量小于a3处的驱动行程改变量;类似地,弧线段122位于a2上侧的a1向外凸起的改变量小于a2,即a1处的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的a1位置的驱动行程改变量小于a2处的驱动行程改变量;弧线段122位于a4下侧的a5向外凸起的改变量小于a4,即a5处的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的a5位置的驱动行程改变量小于a4处的驱动行程改变量。进一步地,当风机风挡继续增大时,弧线段122在五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作用下到达s2弧线所在位置,其中,a3处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的改变量最大,a2和a4处驱动行程的改变量次之,a1和a5处驱动行程的改变量最小。
具体地,弧线段122可以选用TPE或TPU弹性材料制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风机还包括控制器,第二驱动部件及蜗壳组件的第一驱动部件300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运行过程中,第二驱动部件在用户的控制下处于一定挡位,第二驱动部件能够将其挡位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二驱动部件的挡位信号控制第一驱动部件300以相应的驱动行程驱动弧线段122进行径向形变,尤其当第一驱动部件300为多个时,控制器能够精确、快速地根据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挡位控制不同位置的第一驱动部件300对相应位置的弧线段122进行设定的驱动行程,从而使得弧线段122的形变能够快速、精确地适配于风机的挡位。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部件300包括驱动件310和连接于弧线段122的支撑杆350,支撑杆350沿弧线段122的宽度方向延伸;驱动件310连接于支撑杆350,用于驱动支撑杆350沿弧线段122的径向移动。这里是第一驱动部件300的其中一种具体形式,弧线段122需要形变以改变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时,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支撑杆350沿弧线段122的径向移动,则支撑杆350能够带动弧线段122相应位置宽度方向的所有区域随支撑杆350进行径向形变,从而保证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形变一致性,相应确保风道200进风段宽度方向所有区域进风空间的变化一致性,进而确保风机宽度方向所有区域输风量的有效增大。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件310可以选用马达,支撑杆350背离弧线段12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330,固定座330通过销轴340铰接有连杆320,连杆320背离固定座330的一端与马达的转轴固定连接,则马达启动时驱动连杆320转动,连杆320的第二端向外拉扯固定座330和支撑杆350,从而驱动弧线段122的相应位置沿其径向向外形变。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组第一驱动部件300也可以包括多个驱动件310,多个驱动件310沿弧线段122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使用时,可以通过同组的多个驱动件310对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进行同步驱动,以确保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形变一致性,进而确保风机宽度方向所有区域输风量的有效增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300还可以包括主连接臂和多个辅助连接臂,多个辅助连接臂均连接于主连接臂与支撑杆350之间,且多个辅助连接臂沿支撑杆35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驱动件310与主连接臂连接,用于驱动主连接臂沿弧线段122的径向移动。弧线段122需要形变时,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主连接臂沿弧线段122的径向移动,主连接臂带动多个辅助连接臂随其同步移动,多个辅助连接臂能够带动支撑杆350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随其同步移动,从而实现驱动件310对支撑杆350延伸方向多个位置的同步驱动,相应实现对弧线段122宽度方向多个位置沿其径向形变的同步驱动,减少支撑杆350仅单点受力容易弯曲形变而导致弧线段122宽度方向形变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弧线段122除上述弹性膜的形式外,本实施例中,弧线段122还可以为弧形板体,弧线段122的第一端与直线段1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弧线段122的第二端能够相对侧围板滑动。弧形板体能够向垂直于其板面的两侧弯曲形变以改变其弧形弯曲程度,且弯曲后能够在自身作用下或外力作用下保持弯曲后的形状,如图2所示,当风机风挡较小时,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的第二端滑动至a6所在位置,弧线段122位于s4弧线所在位置,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能够保证气流的顺畅通过;当风机风挡增大时,第一驱动部件300可以驱动弧线段122的第二端滑动至a7所在位置,则弧线段122整体向外凸起的程度变大,相应地,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随之增大,以适应于进入其内气流量的增大,从而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的增大而有效增大;类似地,当风机的风挡进一步增大时,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的第二端滑动至a8所在位置,以进一步增大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相应确保风机的有效输风量。此外,采用上述弧形板体进行形变的过程中,弧形板体在自身抗形变作用下始终能够保持圆滑过渡的弧形,从而能够对其内的气流进行平滑导向,以提高其输风效率,减少气流于其内产生漩涡和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部件300位于风道200外侧。第一驱动部件300于风道200外侧驱动弧线段122进行径向形变,在实现对风道200进风段进风空间调节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第一驱动部件300位于风道200内部对气流流通造成阻碍,影响其输风量且容易产生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相应的侧围板之间可以无直接连接,以确保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形变时相对侧围板的位置移动。较佳地,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弹性密封边,且弹性密封边背离弧线段122的一侧抵接于相应的侧围板,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形变移动时,其两端的弹性密封边随弧线段122形变并相对侧围板发生位置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弹性密封边朝向侧围板的一端能够始终抵接于侧围板,从而确保风道200的气密性,减少气流经弧线段122与侧围板之间的缝隙外泄,而影响风机输风量且气流于缝隙处产生啸叫情况的发生,相应确保风机的有效输风量并提高风机的使用静音性。
当然,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除采用上述弹性密封边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也可以均通过弹性密封膜连接于相应的侧围板。具体地,弹性密封膜连接于弧线段122端部与侧围板之间的长度可以大于弧线段122端部相对侧围板的移动行程,以确保弧线段122端部相对侧围板的位移,且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连接,相应确保风道200的气密性;或者,弹性密封膜可以选用弹性指数较高的密封膜,弧线段122端部相对侧围板移动的过程中,弹性密封膜能够受弧线段122端部的作用形变,且仅对弧线段122端部施加较小的弹性力,在确保弧线段122端部与侧围板连接气密性的基础上,减少弹性密封膜对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负荷的增加。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设有输风口的外壳20和上述风机,外壳20的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两者同时作为风机中蜗壳组件的两个侧围板,蜗壳组件的第一围板段110自输风口的上边缘向内延伸、第二围板段120自输风口的下边缘向内延伸。风机应用于壁挂式空调内机时,风机的蜗壳组件与空调内机共用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且蜗壳组件的出风口220与外壳20的输风口为同一风口,使用时,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叶轮转动,叶轮驱动外部空气进入外壳20内,气流与外壳20内的换热器换热后经进风口210进入蜗壳组件的风道200内,进而经出风口220向外输出,从而完成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其中,该空调内机的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其蜗壳组件中的弧线段122作为弹性段,可以根据风机的风挡,通过第一驱动部件300改变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向外的形变程度,以使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与该风挡下叶轮驱动进入风道200进风段的风量相适应,从而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的增大而有效增大,相应确保空调内机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率。具体地,该空调内机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内机。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包括外壳20和上述风机,风机安装于外壳20内。风机位于立式空调内机的外壳20内部,风机运行时,能够驱动室内空气进入外壳20内,经过与换热器的换热后流经风机的风道200,且第一驱动部件300可以根据风机的风挡调节对弧线段122径向形变的驱动行程,以使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适配于风挡的输风量,从而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的增大而有效增大,相应确保立式空调内机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率。具体地,该空调内机可以为立式空调内机或移动时空调内机。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外机和上述空调内机,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之间通过工质管连通。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通过工质管形成热量传输循环,工质管内的工质能够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之间进行热量传递,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且该空调器具备上述空调内机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空调器中蜗壳组件的风道200进行调节,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出的,该方法包括:
S61获取风机中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
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决定了叶轮的转速,相应决定了叶轮驱动气流进入风道200进风段的气流量,获取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即可得出风道200的理论输风量。
S62根据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
该蜗壳组件中的弧线段122作为弹性段,可以根据风道200的理论输风量,通过第一驱动部件300改变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向外的形变程度,以使风道200进风段的过风空间适配于该理论输风量,从而确保风机的输风量随其风挡的增大而有效增大,相应确保空调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有效调节。
对于S62根据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的步骤中,包括:控制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随运行挡位的增大而增大,且沿风道200气流方向的多个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中,自弧线段122中部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小。针对第一驱动部件300运行挡位的增大,多组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向外凸起的驱动行程均增大,且弧线段122延伸方向的中部位置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的改变量最大,弧线段122延伸方向中部位置向两侧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的改变量逐渐减小,弧线段122的中部位置向外凸起程度大于其他区域,不仅能够有效增大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还能够确保弧线段122对气流导流转向的区域位于其中部位置,且保证弧线段122对气流导向的平滑过渡性,从而减少弧线段122形变后靠近两端的区域向外凸出程度较大,而导致风道200进风段的进风空间的有效增大程度较小,且气流在导流转向处转折较大容易湍流而影响气流顺畅度且产生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出的,该方法包括:
S71获取风机中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
S72控制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随运行挡位的增大而增大,且沿风道200气流方向的多个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中,自弧线段122中部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能够执行上述控制方法,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风机中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控制模块82,用于根据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该控制装置包含上述空调器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周围板(100)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围板,所述周围板(100)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围板之间共同围成风道(200),所述周围板(100)包括第一围板段(110)和第二围板段(120),且所述第一围板段(110)和所述第二围板段(120)位于所述风道(200)气流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围板段(120)沿气流方向包括直线段(121)和连接于所述直线段(121)且外凸设置的弧线段(122),所述弧线段(122)为弹性段;
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300),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端与所述弧线段(12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段(122)为弹性膜,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与所述弧线段(122)的连接位置沿所述气流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段(122)为弧形板体,所述弧线段(122)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段(1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线段(122)的第二端能够相对所述侧围板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包括驱动件(310)和连接于所述弧线段(122)的支撑杆(350),所述支撑杆(350)沿所述弧线段(122)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件(310)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50),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350)沿所述弧线段(122)的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还包括主连接臂和多个辅助连接臂,多个所述辅助连接臂均连接于所述主连接臂与所述支撑杆(350)之间,且多个所述辅助连接臂沿所述支撑杆(35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驱动件(310)与所述主连接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连接臂沿所述弧线段(122)的径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位于所述风道(200)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蜗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弹性密封边,且所述弹性密封边背离所述弧线段(122)的一侧抵接于相应的所述侧围板;
或,所述弧线段(122)宽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弹性密封膜连接于相应的所述侧围板。
8.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叶(10)、第二驱动部件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蜗壳组件,所述风叶(10)安装于所述蜗壳组件的风道(200)内,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风叶(1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风叶(10)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及所述蜗壳组件的第一驱动部件(300)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10.一种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输风口的外壳(20)和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风机,所述外壳(20)的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两者同时作为所述风机中蜗壳组件的两个侧围板,所述蜗壳组件的第一围板段(110)自所述输风口的上边缘向内延伸、第二围板段(120)自所述输风口的下边缘向内延伸。
11.一种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0)和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外壳(20)内。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外机和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外机与所述空调内机之间通过工质管连通。
13.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中蜗壳组件的风道(200)进行调节,该方法包括:
获取风机中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
根据所述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的步骤中,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随所述运行挡位的增大而增大,且沿风道(200)气流方向的多个第一驱动部件(300)的驱动行程中,自弧线段(122)中部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小。
15.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控制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风机中第二驱动部件的运行挡位;
控制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挡位调节蜗壳组件中第一驱动部件(300)对弧线段(122)沿其径向外凸的驱动行程。
CN202310001004.0A 2023-01-03 2023-01-03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8293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1004.0A CN118293102A (zh) 2023-01-03 2023-01-03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1004.0A CN118293102A (zh) 2023-01-03 2023-01-03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93102A true CN118293102A (zh) 2024-07-05

Family

ID=91678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1004.0A Pending CN118293102A (zh) 2023-01-03 2023-01-03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931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6316B (zh) 贯流风机、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风口控制方法
CN203857566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182278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JPH0311200A (ja) 熱交換器用ファンステータ集合体
CN2113455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风道组件
CN104456761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222722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6293917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8293102A (zh)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9549211U (zh) 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202972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05578344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空调扇和空气净化器及空调
WO2024113902A1 (zh) 一种基于通风机的风量、风压调节装置及方法
JPWO2018163574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587219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51805U (zh) 贯流风机、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25517867A (ja) エア・ダクト・アセンブリ、横流ファン及び空気調整デバイス
CN115707872A (zh) 风机和家用电器
CN114263987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EP1245908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indoor unit therefor
CN208671180U (zh) 空调器
CN115707909A (zh) 风机和家用电器
CN217952667U (zh) 一种空调风机及空调
CN217482853U (zh) 风道装置和空调器
CN216346643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Applicant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Applicant before: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