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69644A - 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69644A
CN118269644A CN202410068368.5A CN202410068368A CN118269644A CN 118269644 A CN118269644 A CN 118269644A CN 202410068368 A CN202410068368 A CN 202410068368A CN 118269644 A CN118269644 A CN 118269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rea
air outlet
heat dissipation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83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昭
上官郑伟
王峰
赵自强
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69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69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该前舱冷却系统包括散热装置和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具有至少部分通过导流件围成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具有朝向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口,所述导流件通过改变自身位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件能够根据散热需求以改变自身位置而调节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进而以引导气体流向散热装置,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风阻以降低耗能,实现高效散热、降低风阻和节能的兼顾。

Description

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包、乘员舱等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前舱冷却模块排出,并通过从前保进气格栅进入前舱的冷却空气将废热散发到环境空气。前保进气格栅开口面积的大小影响着前舱冷却模块的散热性能,同时也影响着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动力经济性能以及前保造型美观性等。
相关技术中,汽车前舱冷却系统通常包括固定开口的格栅与固定尺寸的散热器,这种格栅开口与散热器的尺寸是根据整车的最大热负荷来设计的。然而,在很多工况下(例如城市低速行驶工况、原地发电工况),汽车的瞬时热负荷较小,这样就会造成前舱冷却系统的性能冗余,同时尺寸过大的格栅开口和散热器使得进入前舱的空气流量增多,整车风阻增大,影响汽车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该前舱冷却系统能够兼顾高效散热、降低风阻以及降低能耗,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前舱冷却系统,包括:
散热装置;和
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具有至少部分通过导流件围成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具有朝向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口,所述导流件通过改变自身位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具有设计散热区域和控制机构,所述设计散热区域包括有效散热区域,所述有效散热区域用于供冷却工质流通,以能够与流经所述有效散热区域的外界气体热交换,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有效散热区域占所述设计散热区域的比例,所述导流件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散热区域占所述设计散热区域的比例以调节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有效散热区域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导风板之间,所述导流件构造为能够调节相对于所述导风板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或者,
所述气流通道位于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所述导流件构造为能够调节相对于另一所述导流件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导风板为所述壳体的一部分,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所述气流通道和避让空间,所述壳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所述出风口,所述避让空间用于避让所述导流件的调节路径,以通过调节所述出风口占所述出口的比例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和遮挡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连接有所述遮挡件,或者,所述遮挡件覆盖且连接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
其中,各所述支撑件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或者,
各所述支撑件中与所述进口相邻的支撑件固连于所述壳体,其余的支撑件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遮挡件为弹性膜。
可选地,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各所述支撑件,或者,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其余的支撑件,或者,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各所述支撑件中与所述散热装置相邻的支撑件,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相连的所述支撑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支撑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前舱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口处的进气格栅。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分水管、集水管以及并排连接在所述分水管和所述集水管之间的多根中间管,所述分水管上设置有冷却工质进口,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冷却工质出口,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水管和所述集水管中的至少一者内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分水管或所述集水管,以用于调节连通在所述冷却工质进口和所述冷却工质出口之间的所述中间管的数量,其中,所述分水管、所述集水管以及各所述中间管限定所述设计散热区域,连通在所述冷却工质进口和所述冷却工质出口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分水管、至少部分所述集水管以及所述中间管限定所述有效散热区域。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器,所述多个散热器共面且并排布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各所述散热器独立地启闭的启闭机构,所述多个散热器共同限定所述设计散热区域,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散热器限定所述有效散热区域。
可选地,所述多根中间管沿Z向并排布置,或者,所述多个散热器沿Z向并排布置,所述导流件用于沿Z向扩大或缩小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所述前舱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的冷却工质出口下游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以及所述导风机构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有效散热区域占所述设计散热区域的比例以及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前舱冷却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前舱冷却系统的导流件能够根据散热需求以改变自身位置,进而以能够引导外界气体流向散热装置并与冷却工质热交换,具体地,导风机构具有至少部分通过导流件围成的气流通道,以能够止挡外界气体逸出,从而使外界气体全部流向散热装置以参与换热,此外通过导流件位置的改变,气流通道的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可以改变,因而尤其是在散热需求较小时,导流件位置改变以减小出风面积,进而减小风阻。由此,该前舱冷却系统可以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风阻以降低耗能,实现高效散热、降低风阻和节能的兼顾。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前舱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装置;11、设计散热区域;12、有效散热区域;13、散热器;131、分水管;132、集水管;133、中间管;134、冷却工质进口;135、冷却工质出口;2、控制机构;21、止挡件;3、导风机构;31、导流件;311、支撑件;3111、支撑杆;312、遮挡件;3121、弹性膜;32、气流通道;321、出风口;33、导风板;4、壳体;41、进口;42、出口;43、顶板;44、底板;45、侧板;5、避让空间;6、引导部;61、引导槽;7、进气格栅;8、散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部与外部;“远、近”是指相应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在空间位置上的远、近。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前舱冷却系统,包括散热装置1和导风机构3,导风机构3具有至少部分通过导流件31围成的气流通道32,气流通道32具有朝向散热装置1的出风口321,导流件31通过改变自身位置以调节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前舱冷却系统的导流件31能够根据散热需求以改变自身位置,进而以能够引导外界气体流向散热装置1并与冷却工质热交换,具体地,导风机构3具有至少部分通过导流件31围成的气流通道32,以能够止挡外界气体逸出,从而使外界气体全部流向散热装置1以参与换热,此外通过导流件31位置的改变,气流通道32的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可以改变,因而尤其是在散热需求较小时,导流件31位置改变以减小出风面积,进而减小风阻。由此,该前舱冷却系统可以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风阻以降低耗能,实现高效散热、降低风阻和节能的兼顾。
在一种示例性应用场景中,例如,该前舱冷却系统够可以用于车辆,当车辆的热负荷较低(例如城市低速行驶工况、原地发电工况)而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过强时,会导致车辆的工作温度小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影响整车的动力经济型,对于此,本申请公开的前舱冷却系统的散热装置1具有设计散热区域11和控制机构2,设计散热区域11包括有效散热区域12,有效散热区域12用于供冷却工质流通,以能够与流经有效散热区域12的外界气体热交换,控制机构2用于控制有效散热区域12占设计散热区域11的比例,导流件31用于根据有效散热区域12占设计散热区域11的比例以调节出风口321朝向有效散热区域12的出风面积。这样,控制机构2可以控制散热装置1的参与换热的部分区域即有效散热区域12占散热装置1的总散热区域即设计散热区域11的比例,以使得散热装置1的其中一部分散热区域参与换热,以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同时,该前舱冷却系统可以通过导流件31自身位置的改变,以能够引导外界气体流向有效散热区域12并与冷却工质热交换,这样,外界气体经过有效散热区域12即部分散热装置1,迎风面积较小,因而风阻较小,控制外界气体集中流经有效散热区域12,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实现高效散热的同时节约散热装置1的耗能。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道32相应地具有供外界气体流入的进风口,这样,外界气体经由进风口流入气流通道32内并经由出风口321流向有效散热区域12,以能够与冷却工质热交换,完成冷却散热工作。其中,有效散热区域12的迎风侧的迎风面积可以表示散热装置1的参与换热部分区域的面积,该有效散热区域12内流通有冷却工质,此外,导流件31可以通过自身位置的改变来调节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由此,控制机构2根据散热需求调节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即迎风面积,并在该有效散热区域12内流通冷却工质,与外界气体进行热交换,同时导流件31改变自身位置调节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适应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即迎风面积的改变,使外界气体集中经过有效散热区域12并止挡外界气体流向散热装置1的其它区域,那么,改变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气流通道32的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实现耦合联动,能够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前提下减小迎风面积以降低风阻,兼顾散热和节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导风机构3包括导风板33,气流通道32可以位于导流件31和导风板33之间,导流件31构造为能够调节相对于导风板33的位置以调节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例如,导流件31可以朝向导风板33移动以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或者,导流件31可以远离导风板33移动以增大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可以理解的是,在附图未示出的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气流通道32位于两个导流件31之间,导流件31构造为能够调节相对于另一导流件31的位置以调节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例如,可以使其中一导流件31保持静止,另一导流件31位置可调节,这样,位置可调节的导流件31可以朝向保持静止的导流件31移动以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或者,位置可调节的导流件31可以远离保持静止的导流件31移动以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此外,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变形方式中,两导流件31均位置可调节,这样,两导流件31可以相向移动以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或者,两导流件31可以相背移动以增大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导风机构3可以包括壳体4,导风板33可以为壳体4的一部分,导流件31设置在壳体4中,以将壳体4内部分隔为气流通道32和避让空间5,壳体4具有进口41和出口42,进口41与气流通道32连通,导流件31与壳体4共同围成出风口321,这样,壳体4内部的进口41与出口42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以能够使经过进口41流入气流通道32的外界气体,全部自出风口321流向有效散热区域12并与冷却工质热交换,以使得外界气体均能够参与换热,提高对外界气体冷却作用的利用率,提高前舱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此外,避让空间5用于避让导流件31的调节路径,根据散热需求,可以通过调节导流件31的位置以调节出风口321占出口42的比例来调节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例如,在低负荷工况下,不需要散热装置1整体参与换热,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机构2减小散热装置1的有效散热区域12,并可以通过调节导流件31的位置以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这样,能够在高效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风阻,以实现散热和节能的兼顾。可以理解的是,在高负荷工况下,需要散热装置1更多地甚至整体参与换热,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机构2相应地增大散热装置1的有效散热区域12直至等同设计散热区域11,并可以通过调节导流件31的位置以增大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这样,可以实现前舱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的自适应调节,减小能耗,提高经济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壳体4可以包括相对布置的顶板43和底板44以及连接在顶板43和底板44之间的两侧板45,顶板43、底板44以及两侧板45共同围成进口41和出口42,其中,底板44可以为导风板33,导风板33与导流件3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32,顶板43与导流件31之间形成避让空间5,散热装置1至少部分地位于出口42处,这样,导流件31可以在顶板43与底板44之间调节自身位置,以改变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同时,顶板43的至少部分板体自进口41朝向出口42且沿远离底板44的方向延伸,以能够减小壳体4的安装空间,并能够为导流件31提供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前舱冷却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进口41处的进气格栅7,其中,进气格栅7包括可调节开闭的百叶窗式叶片,以控制穿过进气格栅7的外界气体的流量,例如,在低负荷工况下,百叶窗式叶片关闭,在高负荷工况下,百叶窗式叶片开启,此时,外界气体经由进气格栅7流入气流通道32,并自出风口321流向有效换热区域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冷却降温。其中,进气格栅7可以采用主动进气格栅(AGS,Active grillesystem),该主动进气格栅可以与导风机构3、控制机构2耦合联动,以进一步达到节能、降低风阻以及高效散热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导流件3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311和遮挡件312,至少两个支撑件311沿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支撑件311沿垂直于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延伸,这样,壳体4的内部被至少两个支撑件311和遮挡件312分隔为相互不连通的气流通道32和避让空间5,外界气体可以全部通过气流通道32流向有效散热区域12进行换热,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311和遮挡件312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例如,遮挡件31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件311之间连接有遮挡件312,其中,本公开示例性地示出支撑件311的数量设置为五个,那么遮挡件312的数量相应地设置为四个,由此可以提高支撑件311和遮挡件312对外界气体引导时的平稳性。或者,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变形方式中,遮挡件31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同时遮挡件312覆盖且连接于至少两个支撑件311,这样,遮挡件312构造为一整体,并且沿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间隔地连接有多个支撑件311,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导流件31在壳体4的内部位置的改变是通过各支撑件311的移动来实现的,由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可以改变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的前提下,各支撑件311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移动,例如,各支撑件311可以均可移动地连接于壳体4,例如,各支撑件311可以均可移动地连接于壳体4,或者,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变形方式中,各支撑件311中与进口41相邻的支撑件311可以固连于壳体4,其余的支撑件311均可移动地连接于壳体4,这样,在散热需求改变以需要对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进行改变时,各支撑件311中的至少部分可以移动以相应的增大或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满足散热需求,本公开不限于此。
其中,遮挡件312可以为弹性膜3121,以能够适应性地配合支撑件311的移动而发生弹性形变,而不影响对外界气体的引导作用,弹性膜3121可以选用例如天然乳胶膜,硅胶膜,聚氨酯薄膜等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导风机构3还包括用于驱动支撑件311移动的驱动机构,可以理解的是,依据各支撑件311的移动形式,驱动机构可以以任意合适的形式与支撑件311驱动连接,例如,当各支撑件311均可移动地连接于壳体4时,驱动机构可以驱动连接于各支撑件311,这样,驱动机构可以分别地驱动每个支撑件311移动以调节位置。当各支撑件311中与进口41相邻的支撑件311固连于壳体4,其余的支撑件311的沿自身延伸方向相对的两端均可移动地连接于壳体4时,驱动机构可以驱动连接除与进口41相邻的支撑件311外其余的支撑件311,以分别地驱动每个支撑件311移动以调节位置。此外,驱动机构也可以仅驱动连接与散热装置1相邻的支撑件311,这样,在需调节各支撑件311的位置以改变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与出口42相邻的支撑件311移动,并通过遮挡件312带动其余的各支撑件311移动,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驱动机构可以构造为气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等,以上述说明中驱动机构仅驱动连接与散热装置1相邻的支撑件311为例,驱动机构构造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滑块驱动连接支撑件311,以能够带动支撑件311移动,例如,直线电机可以安装在壳体4上,滑块可以与支撑件311的沿自身延伸方向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此外,直线电机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其中一直线电机的滑块可以与支撑件311的沿自身延伸方向的其中一端相连接,另一直线电机的滑块可以与支撑件311的沿自身延伸方向的另一端相连接,以提高直线电机驱动支撑件311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壳体4上可以设置有引导部6,引导部6用于引导支撑件311移动,以提高支撑件311移动时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引导部6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其中一种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引导部6可以包括引导槽61,引导槽61形成于壳体4并沿垂直于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和支撑件311的延伸方向延伸,支撑件311构造为支撑杆3111,支撑杆3111沿垂直于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端部可滑动地连接于引导槽61,这样,在支撑件311需依据散热需求调节位置时,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杆3111沿引导槽61移动,以提高支撑杆3111移动时的稳定性,并限制支撑杆3111的沿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的移动,保障气流通道32的密封性,即外界气体不会经由因靠近散热装置1的支撑杆3111的沿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而产生的空隙自气流通道32内逸出,提高对外界气体的利用率。在附图未示出的一些其它可能的变形方式中,引导部6也可以包括导向杆,导向杆连接于壳体4并沿垂直于气流通道32的延伸方向和支撑件311的延伸方向延伸,同时穿设支撑杆3111,由此,支撑杆3111可以沿导向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散热装置1包括散热器13,散热器13包括分水管131、集水管132以及并排连接在分水管131和集水管132之间的多根中间管133,分水管131上设置有冷却工质进口134,集水管132上设置有冷却工质出口135,其中,冷却工质进口134处进入的是较高温度的冷却介质,在与外界气体进行热交换后,自冷却工质出口135流出的是较低温度的冷却介质。控制机构2包括设置在分水管131和集水管132中的至少一者内的止挡件21,止挡件21可移动地连接于分水管131或集水管132,以用于调节连通在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之间的中间管133的数量,其中,分水管131、集水管132以及各中间管133限定设计散热区域11,连通在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之间的至少部分分水管131、至少部分集水管132以及中间管133限定有效散热区域12。具体地,本公开以分水管131和集水管132中均设置有止挡件21为例进行说明,在散热需求改变以需要对有效散热区域12的限定做出改变时,例如在低负荷工况下,分水管131和集水管132中的止挡件21朝向靠近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移动,以使得连通在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之间的分水管131部分、集水管132部分以及中间管133的数量减少,以能够减小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进而实现高效散热。可以理解的是,止挡件21可以构造为塞块,塞块可以是例如橡胶材质,同时,止挡件21的移动可以构造为气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等,例如,直线电机的滑块驱动连接止挡件21,以能够带动止挡件21移动,例如,直线电机可以安装在分水管131和集水管132的远离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的一端,滑块可以与止挡件21例如塞块相连接,这样,直线电机可以驱动塞块移动以限定有效散热区域12,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散热装置1可以包括多个散热器13,多个散热器13共面且并排布置,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各散热器13独立地启闭的启闭机构,多个散热器13共同限定设计散热区域11,处于开启状态的散热器13限定有效散热区域12。这样,在散热需求改变以需要对有效散热区域12的限定做出改变时,例如在低负荷工况下,可以通过启闭机构仅开启其中部分散热器13以完成对有效散热区域12面积的限定的适应性改变,其中,启闭机构可以是例如PLC控制系统或者温度开关等,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多根中间管133沿Z向并排布置,或者,多个散热器13沿Z向并排布置,导流件31用于沿Z向扩大或缩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由此,在散热需求改变以需要对有效散热区域12的限定做出改变时,有效散热区域12的沿Z向的其中至少一边界会移动,包括但不限于止挡件21的移动以改变连通在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之间的分水管131部分、集水管132部分以及中间管133的数量,或者,通过启闭机构仅开启其中部分散热器13,此时可以通过导流件31沿Z向扩大或缩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使得外界气流在导流件31的作用下流向有效散热区域12,高效散热的同时降低风阻,以兼顾散热和节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前舱冷却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沿Z向并排布置的散热风机8,一个或多个散热风机8位于散热装置1的背离导风机构3的一侧,散热风机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外界气体流向散热装置1或者说有效散热区域12,并能够将完成热交换的外界气体排出前舱冷却系统。其中,散热风机8的数量并不取决于散热装置1所包括的散热器13的数量,例如,散热装置1包括多个散热器13,散热风机8可以适应性的设置为与散热器13一一对应的多个,也可以仅设置为一个,或者,散热装置1包括一个散热器13,散热风机8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前舱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散热装置1的冷却工质出口135下游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控制机构2以及导风机构3连接,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有效散热区域12占设计散热区域11的比例以及调节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其中,待冷却部件的适宜工作温度为Temp_Ref±ΔT,由此温度传感器预先设置冷却工质参考温度为Temp_Ref,温度传感器对自冷却工质出口135流出的冷却工质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值为Temp_Mea。当Temp_Ref-ΔT<Temp_Mea<Temp_Ref+ΔT时,进气格栅7的开度、散热风机8的转速、止挡件21和导流件31的位置均保持不变,因而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的相应地不变,可以满足散热需求。当Temp_Mea>Temp_Ref+ΔT时,需要增加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及外界气体的进量,控制器信号传递至控制机构2,控制机构2增大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导流件31改变自身位置,增大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同时进气格栅7的开度增大,散热风机8的转速增大,以提高前舱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当Temp_Mea<Temp_Ref-ΔT时,需要减小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及外界气体的进量,控制器信号传递至控制机构2,控制机构2减小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导流件31改变自身位置,以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同时进气格栅7的开度减小,散热风机8的转速减慢,以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前舱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在此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冷却工质出口135的冷却工质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控制器信号传递至控制机构2和导风机构3,或者控制器也可以信号传递至控制机构2,而后导流件31配合止挡件21的移动以进行位置的改变,进而适应性地完成对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的相应地增大或减小的改变,实现散热的可调节以及更好地节能。其中,控制器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系统、PLC控制系统等。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前舱冷却系统,该车辆具有上述前舱冷却系统的所有有益效果,其中,前舱冷却系统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前舱中,以用于对发动机、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包及乘员舱等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冷却。
本公开示例性地示出前舱冷却系统的使用过程。
待冷却部件的适宜工作温度为Temp_Ref±ΔT,由此温度传感器预先设置冷却工质参考温度为Temp_Ref,温度传感器对自冷却工质出口135流出的冷却工质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值为Temp_Mea。当Temp_Ref-ΔT<Temp_Mea<Temp_Ref+ΔT时,进气格栅7的开度、散热风机8的转速、止挡件21和导流件31的位置均保持不变,因而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的相应地不变,可以满足散热需求。当Temp_Mea>Temp_Ref+ΔT时,需要增加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及外界气体的进量,控制器信号传递至控制机构2,止挡件21远离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移动,以使得连通在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之间的分水管131部分、集水管132部分以及中间管133的数量增加,以能够增大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导流件31改变自身位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件311移动,调节各支撑件311的位置以增大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同时进气格栅7的开度增大,散热风机8的转速增大,以提高前舱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当Temp_Mea<Temp_Ref-ΔT时,需要减小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和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以及外界气体的进量,控制器信号传递至控制机构2,以使得止挡件21靠近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移动,以使得连通在冷却工质进口134和冷却工质出口135之间的分水管131部分、集水管132部分以及中间管133的数量减少,以能够减小有效散热区域12的面积,导流件31改变自身位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件311移动,调节各支撑件311的位置以减小出风口321的出风面积,同时进气格栅7的开度减小,散热风机8的转速减慢,以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前舱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装置;和
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具有至少部分通过导流件围成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具有朝向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口,所述导流件通过改变自身位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具有设计散热区域和控制机构,所述设计散热区域包括有效散热区域,所述有效散热区域用于供冷却工质流通,以能够与流经所述有效散热区域的外界气体热交换,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有效散热区域占所述设计散热区域的比例,所述导流件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散热区域占所述设计散热区域的比例以调节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有效散热区域的出风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导风板之间,所述导流件构造为能够调节相对于所述导风板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或者,
所述气流通道位于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所述导流件构造为能够调节相对于另一所述导流件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导风板为所述壳体的一部分,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所述气流通道和避让空间,所述壳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所述出风口,所述避让空间用于避让所述导流件的调节路径,以通过调节所述出风口占所述出口的比例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和遮挡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连接有所述遮挡件,或者,所述遮挡件覆盖且连接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
其中,各所述支撑件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或者,
各所述支撑件中与所述进口相邻的支撑件固连于所述壳体,其余的支撑件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为弹性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各所述支撑件,或者,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其余的支撑件,或者,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各所述支撑件中与所述散热装置相邻的支撑件,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相连的所述支撑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支撑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口处的进气格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分水管、集水管以及并排连接在所述分水管和所述集水管之间的多根中间管,所述分水管上设置有冷却工质进口,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冷却工质出口,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水管和所述集水管中的至少一者内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分水管或所述集水管,以用于调节连通在所述冷却工质进口和所述冷却工质出口之间的所述中间管的数量,其中,所述分水管、所述集水管以及各所述中间管限定所述设计散热区域,连通在所述冷却工质进口和所述冷却工质出口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分水管、至少部分所述集水管以及所述中间管限定所述有效散热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器,所述多个散热器共面且并排布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各所述散热器独立地启闭的启闭机构,所述多个散热器共同限定所述设计散热区域,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散热器限定所述有效散热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中间管沿Z向并排布置,或者,所述多个散热器沿Z向并排布置,所述导流件用于沿Z向扩大或缩小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的冷却工质出口下游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以及所述导风机构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有效散热区域占所述设计散热区域的比例以及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舱冷却系统。
CN202410068368.5A 2024-01-16 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 Pending CN118269644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69644A true CN118269644A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4484B1 (en) Grille shutter device
JP6512158B2 (ja) 車両用冷却システム
CN102312715A (zh) 燃料高效的动力系冷却系统和散热器模块
US11639097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10641273B (zh) 一种车用主动进气格栅
US4976309A (en) Air conditioner for a vehicle
CN112797819B (zh) 一种对自然风聚集和引流的风冷换热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53184A (zh) 一种新能源车多功能空调冷却系统
CN118269644A (zh) 前舱冷却系统及车辆
CN10875903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32468A (zh) 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
CN105737253B (zh) 散热器的气流调节装置
CN115087277A (zh) 飞轮储能系统
CN21318579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散热器
CN209991540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电梯轿厢空调系统
JPH04163230A (ja) 冷却装置
CN208247960U (zh) 发动机机舱的散热系统
CN213056683U (zh) 一种汽车用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
CN220180556U (zh) 汽车的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及汽车
CN115370460B (zh) 一种主动控制的冷却系统
CN221283611U (zh) 送风设备
CN210733823U (zh) 一种动力舱及工程车辆
CN219191901U (zh) 一种兼具导流及防护功能的冷却导风管
CN203310275U (zh) 一种通流面积可调节的片式消声器
CN220653899U (zh) 一种器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