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00734A -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 Google Patents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00734A
CN118200734A CN202410418591.8A CN202410418591A CN118200734A CN 118200734 A CN118200734 A CN 118200734A CN 202410418591 A CN202410418591 A CN 202410418591A CN 118200734 A CN118200734 A CN 118200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mage
preset
shooting
photome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185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勇
谭坤
郑文辉
刘靖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185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007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8200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007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设备,拍摄方法包括: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且重叠的取景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拍摄设备识别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能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拍摄设备的迭代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不同种类和功能的拍摄设备已在工业、智能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在使用拍摄设备进行拍摄时,通常需要通过改变拍摄设备的姿态以获取不同的取景区域所对应的图像。
然而,采用相关技术的拍摄方法进行拍摄,在同一拍摄场景下拍摄设备的拍摄姿态发生变化时所拍摄的图像的亮度随之发生变化,导致重叠的部分取景区域在不同的图像中的亮度不一致,存在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不足等问题,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设备,所述拍摄方法包括:
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且重叠的取景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包括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第一地平线信息、第一重力方向信息、第一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
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所述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所述拍摄设备在同一拍摄场景下的不同姿态。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朝向不同。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平行或者呈夹角。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若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呈夹角;和/或,
在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有默认测光表;
所述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至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第一姿态变化量;
基于所述第一姿态变化量,移动或转换所述默认测光表,得到更新测光表;
基于所述更新测光表,拍摄所述第一图像。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之前,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所述第二图像。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响应所述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亮度均对应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包括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第二地平线信息、第二重力方向信息、第二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
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所述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和所述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包括预设测光表,所述预设测光表用于表征所述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
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一测光表,所述第一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所述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测光权重;
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二测光表,所述第二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所述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二测光权重。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测光区域中心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大于位于所述测光区域边缘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和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一转换信息,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
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和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二转换信息,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
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预设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水平方向。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和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用于表征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与姿态变化后的测光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转换信息和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信息包括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将各所述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所述第二转换信息包括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将各所述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一亮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一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亮度值,确定第一曝光参数集合,所述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一曝光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对所述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一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亮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亮度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亮度值,确定第二曝光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二曝光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户的预设自定义操作,确定所述预设测光信息;或者,
基于用户的预设选择操作,确定多个初始测光信息中的一个作为所述预设测光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包括:
镜头组件;
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用于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且重叠的取景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拍摄设备识别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能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拍摄设备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第二图像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预设测光表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测光表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测光表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拍摄设备的框图。
图中:
10-镜头组件;20-拍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近年来,随着拍摄设备的快速迭代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例如相机、手机等不同种类和功能的拍摄设备已在工业、智能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并且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记录美好时刻。在使用拍摄设备进行拍摄时,通常需要通过改变拍摄设备的姿态以获取不同的取景区域所对应的图像。
相关技术中,由于拍摄设备的姿态发生变化时其拍摄模组的光学中心随之变化,将会使得拍摄设备在同一场景下的测光数据和曝光参数发生改变。
然而,采用相关技术的拍摄方法进行拍摄,即使不同拍摄姿态下所拍摄的图像存在部分重叠的取景区域,仍会导致这部分重叠的取景区域图像在不同的图像中的亮度不一致,存在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不足等问题,不利于通过不同拍摄姿态下的多张图像进行例如全景图像合成、目标追踪等后续处理,用户体验差。
基于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在拍摄设备识别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能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例如相机、手机等拍摄设备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拍摄设备获取拍摄设备进行第一拍摄触发操作的识别,并通过拍摄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方位信息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示例性地,相机例如可以为全景相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设备,拍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相机、手机等具有用于拍摄的镜头组件和拍摄模块的设备。参考图1所示,拍摄方法包括:
S100、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且重叠的取景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第一拍摄触发操作为用户针对拍摄设备做出的控制拍摄设备进行图像拍摄的操作,示例性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例如可以为用户按下拍摄按钮或点击交互界面中的拍摄控件等操作。
拍摄设备在识别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一方位信息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第一方位信息用于表征拍摄设备基于参照信息,在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时的当前姿态,第一方位信息例如可以为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坐标空间内的拍摄姿态的相关信息,此时的参照物信息可以为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内的标定姿态的相关信息,第一方位信息还可以为拍摄设备与预设参照物的相对姿态的相关信息,此时的参照物信息可以为预设参照物的相关信息,当拍摄设备处于不同的拍摄姿态时拍摄设备的第一方位信息同步发生改变。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前已经完成了第二图像的拍摄,例如可以在第一图像拍摄前根据第二方位信息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参考图2所示,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时拍摄设备的拍摄姿态与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时拍摄设备的拍摄姿态不同,拍摄设备在两种拍摄姿态下的取景区域部分重叠,重叠的取景区域A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分别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根据第一方位信息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能够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的图像亮度大致相同,从而使得重叠的取景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亮度大致相同,亮度大致相同例如可以代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图像亮度的差值小于预设亮度差值。
本实施例中,在拍摄设备识别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能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利于通过不同拍摄姿态下的多张图像进行例如全景图像合成、目标追踪等后续处理,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位信息包括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第一地平线信息、第一重力方向信息、第一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如前所述,第一方位信息能够表征拍摄设备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时的当前姿态,第一方位信息例如可以为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第一相机姿态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坐标内的拍摄姿态,例如可以通过获取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并基于预设的标定姿态即陀螺仪的标定姿态实现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的确定。
第一方位信息还可以为第一地平线信息,第一地平线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取景区域中地平线的位置,能够将地平线作为参照物通过第一地平线信息表征拍摄设备与地平线的相对姿态,以使得第一地平线信息能够作为第一方位信息表征拍摄设备的当前姿态。
第一方位信息还可以为第一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一前进方向信息,第一重力方向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与重力方向的空间旋转变化量,第一前进方向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前进方向即水平方向的空间旋转变化量,能够分别将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作为参照方向以通过第一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一前进方向信息表征拍摄设备与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的相对姿态,以使得第一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一前进方向信息能够作为第一方位信息表征拍摄设备的当前姿态。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第一地平线信息、第一重力方向信息、第一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作为第一方位信息,能够通过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坐标内的拍摄姿态以及与预设参照物或预设参照方向的相对姿态的相关信息表征拍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为第一图像的拍摄提供了依据,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确定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第一地平线信息。
可以通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识别得到第一地平线信息,示例性地,例如可以通过AI技术对拍摄第一图像时的取景区域对应的预览画面进行图像画面识别,以确定出预览画面中的地平线,再根据预览画面中地平线的位置得到第一地平线信息。
还可以根据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确定第一地平线信息,示例性地,例如可以通过获取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并基于陀螺仪的标定姿态确定出拍摄设备的第一相机姿态信息,以通过第一相机姿态信息表征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坐标内的姿态。拍摄设备在出厂前针对预设姿态还具有预设姿态信息和预设地平线信息,能够根据第一相机姿态信息与预设姿态信息的变化对预设地平线信息进行转换,以得到第一地平线信息。
还可以直接对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进行分析,以通过分析结果确定第一地平线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根据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或第一相机姿态信息得到第一地平线信息,实现了第一地平线信息的获取,能够将第一地平线信息作为第一方位信息表征拍摄设备的当前姿态,为第一图像的拍摄提供依据,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一前进方向信息同样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的方式进行获取,例如可以通过AI技术对拍摄第一图像时的取景区域对应的预览画面进行图像画面识别,以确定出预览画面中的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并根据此时拍摄设备与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的空间旋转变化量实现第一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一前进方向信息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拍摄设备在同一拍摄场景下的不同姿态。
拍摄设备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时的拍摄姿态与拍摄设备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时的拍摄姿态为拍摄设备在同一拍摄场景下的不同姿态,即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是在同一拍摄场景下进行拍摄的,使得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和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能够存在部分重叠,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拍摄时的环境亮度未发生较大变化,并且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能够通过各自对应的拍摄姿态对相同的待拍摄目标以不同的拍摄角度进行拍摄。
示例性地,参考图2所示,例如可以在相同的拍摄场景下,通过沿特定方向旋转拍摄设备以改变拍摄设备的姿态,以使得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拍摄设备在同一拍摄场景下的不同姿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拍摄设备在同一拍摄场景下的不同姿态,能够获取同一拍摄场景下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使得同一拍摄场景的不同拍摄姿态下的重叠的取景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具有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保证了同一拍摄场景下的成片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朝向不同。
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具有不同的拍摄角度。示例性地,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表征拍摄设备的镜头朝向的空间单位向量不同。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朝向不同,能够以不同的镜头朝向拍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使得不同的镜头朝向下的重叠的取景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具有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保证了不同镜头朝向时的成片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平行或者呈夹角。
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可以为平行设置,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在进行拍摄时拍摄设备的镜头的朝向可以相同,但拍摄设备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示例性地,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空间坐标不同,但表征拍摄设备的光轴的方向的空间单位向量相同。可以通过保持拍摄设备的镜头的朝向并沿特定方向移动拍摄设备,以使得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镜头的光轴平行。
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可以为呈夹角设置,即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在进行拍摄时拍摄设备的镜头朝向不相同,但拍摄设备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示例性地,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空间坐标相同,但表征拍摄设备的光轴的方向的空间单位向量不相同。可以通过保持拍摄设备的位置并沿特定方向旋转拍摄设备,以使得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平行设置或呈夹角设置,能够以平行或呈夹角的镜头的光轴进行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并使得重叠的取景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具有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保证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发生变化时的成片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若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
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若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为呈夹角设置,则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示例性地,参考图2所示,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设置,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B相对水平面向上方倾斜,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C相对水平面向下方倾斜。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的两种拍摄姿态作为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能够得到分别相对水平面方向不同方向倾斜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使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位于水平面方向的两侧,并使得重叠的取景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具有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保证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时的成片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呈夹角,或者,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还可以是,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呈夹角,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
参考图3所示,实际的物理坐标空间具有XYZ坐标系,重力方向为Z方向,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为P,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P与重力方向呈夹角设置,则镜头的光轴P在XYZ坐标系内的单位空间向量可以为(1,0,1)。
参考图4所示,实际的物理坐标空间具有相同的XYZ坐标系,重力方向为Z方向,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为P,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P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则镜头的光轴P在XYZ坐标系内的单位空间向量可以为(1,0,0)。
可以理解的是,当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呈夹角,且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时,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并且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水平面大致平行。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通过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呈夹角设置,并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通过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设置,能够使得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并且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水平面大致平行。可以将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作为拍摄设备正常使用时的标准姿态,从而能够以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对应的方位信息作为标准的方位信息,并根据标准的方位信息和第一方位信息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以使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有默认测光表,测光表用于进行测光以根据测光结果确定图像拍摄时的曝光参数。如前所述,当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通过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设置,能够使得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水平面大致平行,可以将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作为拍摄设备正常使用时的标准姿态,即拍摄设备在标准姿态下对应有默认测光表。
参考图5所示,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S110、基于第一方位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第一姿态变化量。
在步骤S110中,根据第一方位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第一姿态变化量,第一姿态变化量能够表征拍摄设备由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调整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量,使得第一姿态变化量能够代表拍摄设备由标准姿态调整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量,示例性地,第一姿态变化量例如可以为旋转变化量。
S120、基于第一姿态变化量,移动或转换默认测光表,得到更新测光表。
在步骤S120中,可以根据第一姿态变化量,对默认测光表进行移动或转换,对默认测光的移动代表以第一姿态变化量为依据,在相同的测光范围内对默认测光表中的测光权重进行平移替换,对默认测光表的转换代表以第一姿态变化量为依据,对默认测光表中的测光权重进行一定对应关系的转换,得到测光权重更新后的更新测光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是根据第一姿态变化量对标准姿态对应的默认测光表进行移动或转换得到更新测光表,能够使得重叠的取景区域在默认测光表和更新测光表中具有大致相同的测光权重,进而能够保证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S130、基于更新测光表,拍摄第一图像。
在步骤S130中,可以将更新测光表作为第一图像拍摄时的测光表进行测光,并根据更新测光表对应的测光结果确定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曝光参数,再根据确定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方位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第一姿态变化量,并根据第一姿态变化量对默认测光表进行移动或转换,得到更新测光表,能够根据更新测光表实现第一图像的拍摄。以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作为标准姿态,通过标准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第一姿态变化量对默认的测光表进行移动或转换,能够使得重叠的取景区域在默认测光表和更新测光表中对应的测光权重大致相同,实现了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之前,拍摄方法还包括: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第二图像。
第二拍摄操作与第一拍摄操作相同,均为用户针对拍摄设备做出的控制拍摄设备进行图像拍摄的操作,示例性地,第二拍摄触发操作例如可以为用户按下拍摄按钮或点击交互界面中的拍摄控件等操作。
拍摄设备在识别到第二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二方位信息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第二方位信息用于表征拍摄设备基于参照物信息,在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时的当前姿态,第二方位信息例如可以为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坐标空间内的拍摄姿态的相关信息,此时的参照物信息可以为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内的标定姿态的相关信息,第二方位信息还可以为拍摄设备与预设参照物的相对姿态的相关信息,此时的参照物信息可以为预设参照物的相关信息,当拍摄设备处于不同的拍摄姿态时拍摄设备的第二方位信息同步发生改变。
如前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在第一图像的拍摄之前进行,拍摄设备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取景区域部分重叠,重叠的取景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分别对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根据第二方位信息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后再根据第一方位信息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能够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的图像亮度大致相同,从而使得重叠区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亮度大致相同。
本实施例中,在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之前,当识别到第二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二方位信息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能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利于通过不同拍摄姿态下的多张图像进行例如全景图像合成、目标追踪等后续处理,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第二图像,包括: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调整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第二图像。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调整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第一图像;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亮度均对应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
当根据第二方位信息拍摄第二图像时,可以根据第二方位信息调整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当前曝光参数例如可以包括曝光时间或曝光增益等影响曝光效果的参数,调整前的当前曝光参数的参数值例如可以为预设值或上一次拍摄时的参数值。当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调整后,能够使得第二图像的图像亮度与调整后的曝光参数相对应。
当根据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时,可以根据第一方位信息调整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调整前的当前曝光参数例如可以为预设值或拍摄第二图像时的参数值。当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调整后,能够使得第一图像的图像亮度与调整后的曝光参数相对应。
分别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第一方位信息调整当前曝光参数得到了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能够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的亮度均对应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示例性地,拍摄设备在标准姿态下所拍摄的图像能够与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对应,且拍摄设备在标准姿态下具有对应的曝光参数的参数值,可以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第一方位信息分别确定标准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和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量,并根据第一方位信息和第二方位信息所确定的姿态变化量确定如何调整当前曝光参数,最终保证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的亮度均对应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分别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第一方位信息调整当前曝光参数得到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能够通过当前曝光参数的调整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的亮度均对应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并且使得重叠的取景区域的亮度能够与真实的拍摄场景保持一致,提升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成像效果和还原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位信息包括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第二地平线信息、第二重力方向信息、第二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第二方位信息能够表征拍摄设备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时的当前姿态,第二方位信息例如可以为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第二相机姿态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坐标内的拍摄姿态,例如可以通过获取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并基于预设的标定姿态即陀螺仪的标定姿态实现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的确定。
第二方位信息还可以为第二地平线信息,第二地平线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取景区域中地平线的位置,能够将地平线作为参照物通过第二地平线信息表征拍摄设备与地平线的相对姿态,以使得第二地平线信息能够作为第二方位信息表征拍摄设备的当前姿态。
第二方位信息还可以为第二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二前进方向信息,第二重力方向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与重力方向的空间旋转变化量,第二前进方向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与前进方向即水平方向的空间旋转变化量,能够分别将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作为参照方向以通过第二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二前进方向信息表征拍摄设备与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的相对姿态,以使得第二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二前进方向信息能够作为第二方位信息表征拍摄设备的当前姿态。
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第二地平线信息、第二重力方向信息、第二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作为第二方位信息,能够通过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坐标内的拍摄姿态以及与预设参照物或预设参照方向的相对姿态的相关信息表征拍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第二图像的拍摄提供了依据,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确定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第二地平线信息。
可以通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识别得到第二地平线信息,示例性地,例如可以通过AI技术对拍摄第二图像时的取景区域对应的预览画面进行图像画面识别,以确定出预览画面中的地平线,再根据预览画面中地平线的位置得到第二地平线信息。
还可以根据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确定第二地平线信息,示例性地,例如可以通过获取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并基于陀螺仪的标定姿态确定出拍摄设备的第二相机姿态信息,以通过第二相机姿态信息表征拍摄设备在实际物理空间坐标内的姿态。拍摄设备在出厂前针对预设姿态还具有预设姿态信息和预设地平线信息,能够根据第二相机姿态信息与预设姿态信息的变化对预设地平线信息进行转换,以得到第二地平线信息。
还可以直接对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进行分析,以通过分析结果确定第一地平线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根据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或第二相机姿态信息得到第二地平线信息,实现了第二地平线信息的获取,能够将第二地平线信息作为第二方位信息表征拍摄设备的当前姿态,为第二图像的拍摄提供依据,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二前进方向信息同样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的方式进行获取,例如可以通过AI技术对拍摄第二图像时的取景区域对应的预览画面进行图像画面识别,以确定出预览画面中的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并根据此时拍摄设备与重力方向或前进方向的空间旋转变化量实现第二重力方向信息或第二前进方向信息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第二图像,包括:
S200、基于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在步骤S200中,当识别到用户做出的第二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均为拍摄设备用于进行测光以确定曝光参数的相关信息,预设测光信息例如可以对应有预设姿态信息。示例性地,预设测光信息例如可以包括预设测光表,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测光表,预设测光表可以在拍摄设备制备出厂前根据测光需求或经验提前进行设定。
S300、基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
在步骤S300中,可以根据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以得到与第二方位信息对应的第二图像,实现了根据第二方位信息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由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是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而成,能够使得预设测光信息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之间的测光信息的变化与预设姿态信息与第二方位信息之间所表征的当前姿态的变化相对应。
示例性地,第二方位信息为第二地平线信息,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时的取景区域如图7所示,图中的虚线代表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中的地平线,可以根据第二地平线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测光表,并根据第一测光表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
参考图8所示,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S400、基于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在步骤S400中,当识别到用户做出的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均为拍摄设备用于进行测光以确定曝光参数的相关信息,示例性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测光表。
S500、基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
在步骤S500中,可以根据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以得到与第一方位信息对应的第一图像,实现了根据第一方位信息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由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是根据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而成,能够使得预设测光信息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之间的测光信息的变化与预设姿态信息与第一方位信息之间所表征的当前姿态的变化相对应。
示例性地,第一方位信息为第一地平线信息,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时的取景区域如图9所示,图中的虚线代表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中的地平线,可以根据第一地平线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测光表,并根据第二测光表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预设测光信息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之间的测光信息的变化与预设姿态信息与第二方位信息之间所表征的当前姿态的变化相对应,且预设测光信息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之间的测光信息的变化与预设姿态信息与第一方位信息之间所表征的当前姿态的变化相对应,即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的确定均以相同的预设修正测光信息为依据,能够保证重叠的取景区域的所对应的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大致相同,进而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并根据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以得到与第二方位信息对应的第二图像,再根据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并根据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以得到与第一方位信息对应的第一图像,实现了分别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的确定均以相同的预设修正测光信息为依据,能够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测光信息包括预设测光表,预设测光表用于表征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一测光表,第一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测光权重。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二测光表,第二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二测光权重。
预设测光信息包括预设测光表,预设测光表能够表征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为拍摄设备在测定曝光时所选取的特定区域,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可以与拍摄设备的成像区域相同,预设测光权重代表初始测定曝光时对应测光子区域对最终曝光参数的影响程度。示例性地,参考图10所示,预设测光表可以包括5*5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测光子区域,各测光子区域具有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
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一测光表,第一测光表能够表征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测光权重,第一测光权重代表进行第二图像的拍摄前测定曝光时对应测光子区域对最终曝光参数的影响程度。示例性地,若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与预设姿态相同,根据第二方位信息确定的第一测光表与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的对应关系如图11所示。
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二测光表,第二测光表能够表征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二测光权重,第二测光权重代表进行第一图像的拍摄前测定曝光时对应测光子区域对最终曝光参数的影响程度。示例性地,若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发生变化,根据第一方位信息确定的第二测光表与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的对应关系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中,预设测光信息、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分别包括预设测光表、第一测光表和第二测光表,并且预设测光表、第一测光表和第二测光表能够分别表征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第一测光权重和第二测光权重,能够分别通过第一测光权重和第二测光权重表征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拍摄前进行测定曝光时各测光子区域对最终曝光参数的影响程度,为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的测定曝光提供了依据,从而实现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的拍摄,并且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测光区域中心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大于位于测光区域边缘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
参考图10所示,位于测光区域中心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大于位于测光区域边缘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即测光子区域越靠近测光区域的中心位置,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越大,代表初始测定曝光时靠近中心位置的测光子区域对最终曝光参数的影响程度越大。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位于测光区域中心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设置为大于位于测光区域边缘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能够使得初始测定曝光时靠近中心位置的测光子区域对最终曝光参数的影响程度越大。保证拍摄设备在标准的预设姿态下能够以取景区域中心位置对应的测光结果作为确定最终曝光参数的依据,从而保证预设姿态下进行拍摄时的图像亮度能够与取景区域中心位置对应的环境亮度保持一致,使得预设测光表作为确定第一测光表和第二测光表的依据时能够提升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3所示,基于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S210、基于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一转换信息,第一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
在步骤S210中,预设测光信息具有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预设姿态信息用于表征拍摄设备的预设姿态,拍摄设备的预设姿态为拍摄设备正常使用时的标准姿态,可以根据拍摄设备的使用需求或适用的拍摄场景自行设定,并在拍摄设备出厂前设定与预设姿态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示例性地,预设姿态信息可以为预设地平线信息,预设地平线信息可以表征拍摄设备在预设姿态下的标准取景区域中地平线的位置。
可以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一转换信息,第一转换信息能够表征标准的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以及姿态变化方式。示例性地,第一转换信息可以表征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是平移变化、旋转变化或平移变化与旋转变化的结合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并且能够表征平移变化的方向、旋转变化所围绕的旋转轴以及平移变化量和旋转变化量。
S220、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一转换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在步骤S220中,可以根据第一转换信息,对预设测光信息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示例性地,当第一转换信息表征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旋转的姿态变化方式以及对应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时,可以根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对预设测光表所表征的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测光权重,从而实现第一测光表的确定。
参考图14所示,基于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S410、基于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二转换信息,第二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
在步骤S410中,可以根据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二转换信息,第二转换信息能够表征标准的预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以及姿态变化方式。示例性地,第二转换信息可以表征预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是平移变化、旋转变化或平移变化与旋转变化的结合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并且能够表征平移变化的方向、旋转变化所围绕的旋转轴以及平移变化量和旋转变化量。
S420、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二转换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在步骤S420中,可以根据第二转换信息,对预设测光信息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示例性地,当第二转换信息表征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旋转的姿态变化方式以及对应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时,可以根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对预设测光表所表征的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二测光权重,从而实现第二测光表的确定。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一转换信息,能够根据第一转换信息对预设测光信息进行修正,得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根据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二转换信息,能够根据第二转换信息对预设测光信息进行修正,得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实现了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的确定。以第一转换信息和第二转换信息分别作为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的依据,使得不同拍摄姿态下测光信息的修正过程能够对应与预设姿态之间的姿态变化,从而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设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水平方向。
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水平方向时的姿态作为拍摄设备的预设姿态,预设姿态信息、预设测光信息均与该预设姿态相对应。在该预设姿态下,预设地平线信息所表征的地平线例如可以位于取景区域中的中间位置,当对待拍摄目标进行拍摄时能够使得大部分待拍摄目标位于取景区域的中心区域。若将位于测光区域中心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设置为大于位于测光区域边缘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则可以保证待拍摄目标在该预设姿态下所拍摄的图像中亮度效果。
本实施例中,将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水平方向时的姿态作为拍摄设备的预设姿态,使得预设姿态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均与该预设姿态相对应,保证了预设测光信息的适用性和成像效果,从而使得根据预设测光信息所确定的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能够分别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和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相适配,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一转换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基于第一转换信息和与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预设配置信息用于表征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与姿态变化后的测光信息的对应关系。
预设测光信息具有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预设配置信息能够表征预设测光信息在经过一定的姿态变化程度以及姿态变化方式的姿态变化后所对应的测光信息,预设配置信息包括不同姿态变化程度以及姿态变化方式与测光信息的映射关系,示例性地,预设配置信息例如可以为考虑地平线畸变情况下的特定算法。可以根据第一转换信息所表征的姿态变化程度以及姿态变化方式,通过预设配置信息确定拍摄设备经过由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后,对预设测光信息进行修正后得到的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二转换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基于第二转换信息和与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可以根据第二转换信息所表征的姿态变化程度以及姿态变化方式,通过预设配置信息确定拍摄设备经过由预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后,对预设测光信息进行修正后得到的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和第一转换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并根据预设配置信息和第二转换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实现了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的确定,为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的曝光提供了依据。预设配置信息能够表征姿态变化方式以及姿态变化程度与修正后的测光信息的对应关系,使得修正后的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能够与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相适配,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能够与预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相适配,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换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一转换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如前所述,第一转换信息可以表征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姿态变化方式,当姿态变化方式为平移变化且姿态变化量为位移量时,第一转换信息可以包括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当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即拍摄设备由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在沿第一预设方向的位移量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时,可以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对应的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方向例如可以为重力方向,当拍摄设备沿重力方向向下移动且拍摄设备沿重力方向的位移量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则可以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重力方向的反方向即竖直向上的方向进行平移替换,使得每一个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修正为该测光子区域相邻下方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作为该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测光权重,得到第一测光表。
第二转换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二转换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当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即拍摄设备由预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在沿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移量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时,可以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与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对应的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可以为相同的方向,第一预设范围与第二预设范围可以为相同的起始值和终止值。
本实施例中,当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可以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对应的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当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可以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与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对应的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实现了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修正测光信息的确定,为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的曝光提供了依据。通过对预设测光权重进行平移替换,能够使得重叠的取景区域具有大致相同的测光权重,从而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5所示,基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包括:
S310、基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一亮度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一亮度值,第一亮度信息用于表征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
在步骤S310中,第一亮度信息用于表征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第一亮度信息表征的亮度数据的数量例如可以与测光子区域的数量相同,当测光区域划分为5*5个测光子区域时,第一亮度信息表征的亮度数据可以为5*5个,第一亮度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拍摄设备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获取。
可以根据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一亮度信息,通过自动曝光算法计算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一亮度值,第一亮度值例如可以为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当前亮度值luma,通过确定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完成了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测定曝光过程。
S320、基于第一亮度值,确定第一曝光参数集合,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一曝光参数。
在步骤S320中,可以根据第一亮度值,通过自动曝光算法确定第一曝光参数集合,通过确定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完成了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曝光参数的确定过程,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一曝光参数。
S330、基于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对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
在步骤S330中,根据得到的第一曝光参数集合作为图像曝光的依据,对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完成了第二图像的图像曝光即拍摄过程。
参考图16所示,基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包括:
S510、基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亮度信息,确定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第二亮度信息用于表征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
在步骤S510中,第二亮度信息用于表征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第二亮度信息表征的亮度数据的数量例如可以与测光子区域的数量相同,当测光区域划分为5*5个测光子区域时,第二亮度信息表征的亮度数据可以为5*5个,第二亮度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拍摄设备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获取。
可以根据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亮度信息,通过自动曝光算法计算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第二亮度值例如可以为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当前亮度值luma,通过确定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完成了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测定曝光过程。
S520、基于第二亮度值,确定第二曝光参数集合,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二曝光参数。
在步骤S520中,可以根据第二亮度值,通过自动曝光算法确定第二曝光参数集合,通过确定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完成了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曝光参数的确定过程,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二曝光参数。
S530、基于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对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
在步骤S530中,根据得到的第二曝光参数集合作为图像曝光的依据,对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完成了第一图像的图像曝光即拍摄过程。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分别根据对应的测光信息和亮度信息确定对应的亮度值,并根据对应的亮度值确定对应的曝光参数集合,能够通过对应的曝光参数进行图像曝光以分别实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通过确定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的曝光参数集合,能够通过不同的曝光参数集合改变不同姿态下的曝光效果,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方法还包括:基于用户的预设自定义操作,确定预设测光信息,或者,基于用户的预设选择操作,确定多个初始测光信息中的一个作为预设测光信息。
预设测光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预设自定义操作进行确定,示例性地,用户可以通过预设自定义操作,对预设测光表所表征的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进行定义,以实现预设测光信息的确定,使得预设测光信息能够与预设姿态下的测光需求相适配。预设测光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预设选择操作进行确定,示例性地,拍摄设备具有相同的预设姿态下能够适用于不同测光需求或拍摄场景的初始测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预设选择操作,在多个初始测光信息中进行选择,以选择多个初始测光信息中的一个初始测光信息作为预设测光信息,实现预设测光信息的确定,使得预设测光信息能够与预设姿态下的测光需求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预设自定义操作或者预设选择操作确定预设测光信息,使得用户能够根据测光需求对预设测光信息进行定义或选择,可以根据拍摄场景适应性调整预设测光信息以保证预设测光信息能够与当前拍摄场景的预设姿态下的测光需求相适配,从而保证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成像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设备,参考图17所示,拍摄方法包括:
S1、基于用户的预设自定义操作或预设选择操作,确定预设测光表;
S2、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地平线信息和预设测光表对应的预设地平线信息,确定第一转换信息;
S3、基于预设测光表和第一转换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表;
S4、基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一亮度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一亮度值;
S5、基于第一亮度值,确定第一曝光参数集合;
S6、基于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对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
S7、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地平线信息和预设测光表对应的预设地平线信息,确定第二转换信息;
S8、基于预设测光表和第二转换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表;
S9、基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亮度信息,确定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
S10、基于第二亮度值,确定第二曝光参数集合;
S11、基于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对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本实施例中,在拍摄设备识别到第二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二地平线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在拍摄设备识别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一地平线信息拍摄第一图像,能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参考图18所示,拍摄设备包括:镜头组件10和拍摄模块20,拍摄模块20用于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且重叠的取景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本实施例中,在拍摄设备识别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时,通过拍摄模块20根据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能够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保证了重叠的取景区域在不同图像中的曝光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实施例中,第一方位信息包括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第一地平线信息、第一重力方向信息、第一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一实施例中,第一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确定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第一地平线信息。
一实施例中,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拍摄设备在同一拍摄场景下的不同姿态。
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朝向不同
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平行或者呈夹角。
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若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
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呈夹角;和/或,在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
一实施例中,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有默认测光表;拍摄模块20还用于:基于第一方位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第一姿态变化量;基于第一姿态变化量,移动或转换默认测光表,得到更新测光表;基于更新测光表,拍摄第一图像。
一实施例中,在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之前,拍摄模块20还用于: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第二图像。
一实施例中,拍摄模块20还用于: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调整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第二图像;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调整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第一图像;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亮度均对应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
一实施例中,第二方位信息包括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第二地平线信息、第二重力方向信息、第二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一实施例中,第二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确定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基于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第二地平线信息。
一实施例中,拍摄模块20还用于:基于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基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基于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基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
一实施例中,预设测光信息包括预设测光表,预设测光表用于表征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一测光表,第一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测光权重;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二测光表,第二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二测光权重。
一实施例中,位于测光区域中心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大于位于测光区域边缘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
一实施例中,拍摄模块20还用于:基于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一转换信息,第一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一转换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基于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二转换信息,第二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基于预设测光信息和第二转换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一实施例中,在预设姿态下,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水平方向。
一实施例中,拍摄模块20还用于:基于第一转换信息和与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预设配置信息用于表征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与姿态变化后的测光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第二转换信息和与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换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拍摄模块20还用于: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一实施例中,第二转换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拍摄模块20还用于: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将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一实施例中,拍摄模块20还用于:基于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一亮度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一亮度值,第一亮度信息用于表征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基于第一亮度值,确定第一曝光参数集合,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一曝光参数;基于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对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二图像;基于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亮度信息,确定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第二亮度信息用于表征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基于第二亮度值,确定第二曝光参数集合,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二曝光参数;基于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对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第一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设备还包括确定模块,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预设自定义操作,确定预设测光信息;或者,基于用户的预设选择操作,确定多个初始测光信息中的一个作为预设测光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地,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3)

1.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方法包括:
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且重叠的取景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包括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第一地平线信息、第一重力方向信息、第一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
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第一相机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所述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地平线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为所述拍摄设备在同一拍摄场景下的不同姿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朝向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平行或者呈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若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夹角,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呈夹角;和/或,
在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与重力方向大致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有默认测光表;
所述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至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第一姿态变化量;
基于所述第一姿态变化量,移动或转换所述默认测光表,得到更新测光表;
基于所述更新测光表,拍摄所述第一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之前,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所述第二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响应所述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曝光参数,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亮度均对应当前拍摄场景的亮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包括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第二地平线信息、第二重力方向信息、第二前进方向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多个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
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到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第二相机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或者,
基于所述拍摄设备的陀螺仪数据确定所述第二地平线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第二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二方位信息拍摄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和所述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包括预设测光表,所述预设测光表用于表征所述拍摄设备的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
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一测光表,所述第一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所述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一测光权重;
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第二测光表,所述第二测光表用于表征各个所述测光子区域对应的第二测光权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测光区域中心的测光子区域对应的预设测光权重大于位于所述测光区域边缘的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和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一转换信息,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
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和预设测光信息,确定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和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姿态信息,确定第二转换信息,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用于表征预设姿态至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的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
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姿态下,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呈水平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和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预设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用于表征姿态变化程度和/或姿态变化方式与姿态变化后的测光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转换信息和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对应的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包括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一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一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将各所述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
所述第二转换信息包括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测光信息和所述第二转换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包括:
所述拍摄设备沿第二预设方向的姿态变化量若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将各所述测光子区域的预设测光权重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平移替换,得到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一亮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一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亮度值,确定第一曝光参数集合,所述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一曝光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曝光参数集合,对所述第二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二图像;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一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修正测光信息和第二亮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对应的第二亮度值,所述第二亮度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姿态下测光区域划分成的多个测光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亮度值,确定第二曝光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用于进行图像曝光的第二曝光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曝光参数集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区域进行图像曝光,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户的预设自定义操作,确定所述预设测光信息;或者,
基于用户的预设选择操作,确定多个初始测光信息中的一个作为所述预设测光信息。
23.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包括:
镜头组件;
拍摄模块,所述拍摄模块用于响应第一拍摄触发操作,基于第一方位信息拍摄第一图像,以使得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图像的第二区域亮度大致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姿态不同,且重叠的取景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CN202410418591.8A 2024-04-09 2024-04-09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Pending CN118200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8591.8A CN118200734A (zh) 2024-04-09 2024-04-09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8591.8A CN118200734A (zh) 2024-04-09 2024-04-09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00734A true CN118200734A (zh) 2024-06-14

Family

ID=91396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18591.8A Pending CN118200734A (zh) 2024-04-09 2024-04-09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007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905B (zh) 图像处理设备、拍摄控制方法和程序
US8659667B2 (en) Recipe based real-time assistance for digital image capture and other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s
US11277544B2 (en) Camera-specific distortion correction
US11431950B2 (en) Photographic directional light reference for articulating devices
EP2993894B1 (en)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4023231A1 (zh) 宽视场超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13436113A (zh) 防抖动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578062A (zh) 测光模式的选择方法与其图像获取装置
CN109166076B (zh) 多相机拼接的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CN111246100A (zh) 防抖参数的标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948511B (zh) 图像亮度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图像亮度处理设备
CN112753047A (zh) 摄像头的硬件在环标定、靶点设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0365910B (zh) 一种自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8200734A (zh) 拍摄方法及拍摄设备
US20160156825A1 (en) Outdoor exposure control of still image capture
CN112446925B (zh) 摄像设备参数标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612574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车载环视相机全景鸟瞰图标定及转换拼接方法
CN109191396B (zh) 人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5196252A (ja) 目標物領域検出装置、撮影装置、目標物領域検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0736565B1 (ko) 파노라마 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이동통신단말기
WO2021026782A1 (zh) 手持云台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手持云台及存储介质
JP2020036091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WO2023066331A1 (zh) 一种自动标定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27040A1 (zh) 视频增稳方法、成像装置、手持云台、可移动平台及存储介质
JP705443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