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93433A -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93433A
CN118193433A CN202410368041.XA CN202410368041A CN118193433A CN 118193433 A CN118193433 A CN 118193433A CN 202410368041 A CN202410368041 A CN 202410368041A CN 118193433 A CN118193433 A CN 118193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port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680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波
张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680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934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93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934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处理装置运行第一系统,第一连接装置连接能够运行第二系统的第二电子设备,由第二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一处理装置和第一连接装置,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通过第一通路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如大屏显示设备、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通常会配置多种通用总线设备,如触摸屏、摄像头、麦克风、USB接口、扩展接口等硬件设备,满足电子设备的多种应用需求。
以大屏显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外接笔记本电脑、OPS微型电脑等主机设备,将大屏显示设备中的各通用总线设备作为主机设备的从设备,满足主机设备的应用扩展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系统与外接第二电子设备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装置,运行第一系统;
第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二系统;
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三系统;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二通路,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通过第三通路实现所述第二系统与所述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三通路能够基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形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端口,其中:
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一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
优选的,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接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三连接装置,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三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三连接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二通路;
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分别能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形成第三通路,通过所述第三通路实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连接模块具有多个连接端口,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一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连接,实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断开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断开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二通路。
优选的,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四连接端口连接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所述电子设备集成的第一硬件设备和独立的第二硬件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形成第四通路,通过所述第四通路实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形成第五通路,通过所述第五通路实现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其中: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形成第三通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支持特定通信功能,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支持所述特定通信功能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实现多个未配置系统的第四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相连接是指:
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的第一处理装置运行第一系统;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二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二系统;
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将来自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功能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系统;
由所述第一系统响应所述目标功能控制信号,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功能进行相应操作;所述目标功能是指仅受控于所述第一系统的任一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一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二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四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适用于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一可选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五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适用于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可选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六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七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八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九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选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一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记为第一电子设备100,以区别于其他电子设备(如下文的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等),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体机电脑、不同类型的显示器或其他大屏显示设备等任一终端,本申请对第一电子设备100的产品类型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该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处理装置110、第一连接装置120和第二连接装置130,其中:
第一处理装置110可以运行第一系统,如安卓操作系统等,该第一系统类型可以依据第一电子设备100的配置需求确定,本申请对第一处理装置110如何运行第一系统,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00配置的各种应用功能的执行步骤流程不做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110可以是SOC(System on Chip,系统芯片),即一个有专用目标的集成电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统并有嵌入软件的全部内容,其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中央处理CPU、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通讯芯片、内存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微控制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一种或多种组合,可以依据实际功能需求确定,本申请对第一处理装置110的组成结构不做限制。
第一连接装置120可以用于连接第二电子设备200,该第二电子设备200能够运行第二系统,第二系统可以是与第一系统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如安卓系统或windows系统等,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如第一系统为安卓系统,第二系统为windows系统等。第二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终端,还可以是其他主机类终端,如会议机、台式电脑或工控主机等,可以依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
其中,对于第一电子设备100与第二电子设备200之间的不同通信方式,如各种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等,可以具有支持相应通信方式的第一连接装置120。因此,为了支持有线通信方式,第一连接装置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端口,如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A端口、USB-B端口、USB-C端口、USB2.0、USB3.0和其他型号的USB端口等之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是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端口)转USB端口(即一种实现HDMI信号与USB信号之间相互转换传输的连接器,以实现未配置HDMI端口或USB端口的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等,可以依据实际通信需求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实现与多种第二电子设备200通信连接,第一连接装置120可以包括大部分电子设备都配置的通用连接端口,以使用具有相匹配的数据线的不同端口分别连接第一电子设备100与第二电子设备200,实现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本申请仅以第一连接装置120为USB-A端口或USB-B端口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为了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00与第二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第一连接装置120还可以包括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如无线宽度wifi、蓝牙、超宽带或其他短距离通信模块等,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200配置的相应类型的连接装置,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00与第二电子设备200之间的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实现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连接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第二连接装置130可以用于分别与第一处理装置110和第一连接装置120相连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能够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形成第一通路,通过第一通路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际应用中,需要第一电子设备100连接第二电子设备200使用时,按照上文描述的方法实现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为了提高设备协作体验,希望能够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00与第二电子设备200之间的系统级的通信,也就是说,在第一电子设备100运行第一系统,第二电子设备200运行第二系统的情况下,实现这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示例性的,能够由第二系统运行的应用(如管理软件),实现对第一系统运行应用软件或硬件设备的配置参数等关键设置的管理,如通过第二系统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参数(如亮度或对比度等)的调整等。
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电子设备100中部署第二连接装置130,在其分别连接第一处理装置110和第一连接装置120,使得第一连接装置120经过第二连接装置13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形成物理连接通道,并在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的场景下,第二电子设备200能够依次经过第一连接装置120、第二连接装置13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形成第一通路,这样,第二电子设备200运行的第二系统,就能够通过该第一通路与第一处理装置运行的第一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如实现这两个电子设备运行的系统之间的如控制指令或待传输数据等任一类型数据的传输,本申请对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传输数据类型不做限制,可以依据应用场景需求确定。
需要说明,在第二连接装置130分别与第一处理装置110和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的状态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一连接装置120之间并不一定形成通路,可以依据第二连接装置130的内部结构以及及其连接状态,确定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一连接装置120之间是否形成通路。
例如,若确定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可以调整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状态(如处于第一状态),使得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一连接装置120之间形成通路,从而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能够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形成第一通路。若确定第一连接装置120未连接有任一电子设备,说明此时不需要使用第一连接装置120,可以调整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状态(如处于第二状态),使得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一连接装置120之间断路,可以不影响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二连接装置130之间的数据传输。关于第一通路的形成或断开的控制,并不局限于本示例描述的这种基于第二连接装置130的不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方法,且本申请对本示例描述的第二连接装置130的不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的实现方法不做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一连接装置120之间的通路可以固定不变,这样,在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第二电子设备200时,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就形成了第一通路,支持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结构不同,按照上文各实施例实现相应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不同,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上下文实施例描述的实现方式,且依据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变化,可以适应性调整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结构和/或第一电子设备100中其他装置的结构,本申请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详述。
结合上文实施例描述的电子设备,下面将对其中的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结构,以及不同结构下如何实现第一通路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并不局限于下文实施例描述的实现方式。
在上文实施例描述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基础上,参照图2所示的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二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第二连接装置130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端口,本申请对这多个连接端口的数量和端口类型不做限制,可以依据实际通信需求确定。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装置130包含的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一连接端口131可以与第一处理装置110连接,其中的第二连接端口132可以与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
这样,在第二连接端口能够与第一连接端口相连接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的连接状态,将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形成第一通路,那么,对于第一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系统才能够设置/配置的应用功能,如对第一电子设备100集成的硬件设备的某些属性值(如显示屏的亮度或对比度等)的调整,为了提高电子设备协作范围,用户可以直接操作第二电子设备200完成对第一电子设备100的该应用功能的设置/配置,第二系统获得针对该应用功能的控制指令数据后,可以通过第一通路将该控制指令数据传输至第一系统,由第一系统响应该控制指令数据,完成对该应用功能的设置/配置。关于上述如何操作第二电子设备200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数据的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限制,可以依据相应应用功能的设置/配置方法确定。
示例性的,以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的亮度设置场景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200执行输入操作,第二系统将由此得到的输入指令数据通过第一通路传输至第一系统,由第一系统响应该输入指令数据,控制第一电子设备100输出显示屏的属性配置界面,在该属性配置界面显示多种属性各自的属性值,用户可以使用第二电子设备200对任一属性的属性值进行调整操作,由第二系统将所得调整指令数据通过第一通路传输至第一系统,第一系统响应该调整指令数据,完成对相应属性的属性值的调整操作,得到调整后的属性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在第二电子设备200上完成对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的目标属性的属性值调整操作,由第二系统将包含调整后的目标属性值的控制指令数据通过第一通路传输至第一系统,第一系统响应该控制指令数据,基于该目标属性值,完成对显示屏的目标属性的属性值调整,使其显示屏具有目标属性值。可以理解的是,关于通过第二系统控制第一系统,完成第一电子设备100自身应用功能的设置/配置等操作的实现方法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描述的几种实现方式,可以依据实际应用功能的工作原理进行适应性调整,本申请不做一一举例详述。
另外,上文示例是以第二电子设备200作为主设备,第一电子设备100作为从设备描述的第二系统与第一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场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会由第一电子设备100作为主设备,第二电子设备200作为从设备,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如通过第一系统控制第二系统,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200自身应用功能的控制,或者对第二电子设备200外接的其他扩展设备的控制等,实现过程与上文示例过程类似,本申请不再举例详述。可见,在多个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实际场景需求,将其中的某一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其他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通过相应电子设备之间形成的通路,实现不同电子设备各自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提高多电子设备协作的体验感,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和便利性。
综合上文实施例二对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相关描述,在一种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装置130可以是具有多个连接端口的集线器HUB(可以称为分线器),其作为硬件网络底层设备,按照上文描述的连接方式实现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中相应端口以及第一连接装置120相应端口的物理连接,本申请相应连接的端口类型不做限制。优选的,第二连接装置130可以为USB HUB,其包含的多个连接端口可以是多个USB端口,其可以是相同型号的多个USB端口,也可以是不同型号的USB端口,如USB-A、USB-B、USB-C、USB2.0、USB3.0或其他规格等,每一种型号可以包括至少一个USB端口,可以依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通信连接需求确定。
可选的,由于电子设备的不同应用功能所支持的数据类型(也可以是信号类型)可能不同,除了USB数据外,还可能有其他类型的数据,如HDMI数据、串行数据(如串口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或其他类型数据等,在相连接的两个装置未配置有对应数据类型的端口情况下,可以配置支持相应数据格式转换功能的连接器,如HDMI转USB端口等,因此,第二连接装置130中的部分连接端口可以为支持不同类型数据转换功能的连接器,或者配置多种类型的连接端口,以满足多种类型数据的传输需求,也就是说,第二连接装置130包括的多个连接端口可以是多种类型的连接端口,每一类型连接端口可以为至少一个,本申请对这连接端口的多种类型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提出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0还可能同时连接多个主机类电子设备,以通过从中确定的主设备,实现对其他从设备的不同控制需求。对此,参照图3所示的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第一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装置140,第三连接装置140可以用于连接第三电子设备300,该第三电子设备300能够运行第三系统,其可以是区别于上文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操作系统,也可以是与第一系统和/或第二系统相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可视情况而定,本申请对第三系统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不做举例详述。
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装置130还可以用于连接第三连接装置140,在第三连接装置14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相连接,且该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第三电子设备300能够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形成第二通路,通过该第二通路能够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通过第一通路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装置120是否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都不影响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可见,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子设备100按照上文方式连接第三电子设备300的场景下,第二电子设备200可以不连接第一电子设备100,即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三个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
同理,在第一连接装置120通过第二连接装置130与第三连接装置140相连接的状态下,第二电子设备200经过该状态下的连接通路与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通路,以通过该通路,实现了第二系统与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在该场景中,第一电子设备100作为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的数据传输桥梁(即数据传输设备)使用,满足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处理装置110经过第二连接装置130分别与第一连接装置120和第三连接装置140相连接的状态下,若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结合上文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基于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二电子设备200之间形成的第一通路,以及该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形成的第二通路,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经过第一电子设备100与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形成第三通路,从而通过第三通路实现第二系统与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这种情况下,第一处理装置110运行的第一系统可以作为第二系统和第一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桥梁,直接转发接收数据(来自第二系统或第三系统的数据)或输出对接收数据的处理结果,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可选的,依据上述分析,为了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00与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连接,参照图4所示的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四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可以由第二连接装置130包含的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三连接端口133与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该第三连接端口133能够与第一连接端口131相连接,在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形成第二通路。
且,在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第三连接端口133和第二连接端口132分别能与第一连接端口131相连接,将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第一处理装置110和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形成第三通路,通过第三通路实现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的数据传输,满足相应的应用需求。
其中,对于第二连接装置130中不同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如图2所示的直接物理连接方式,也可以如图4所示配置通信总线(图4仅以粗实线表示该通信总线),使得各连接端口均连接到该通信总线上,以通过该通信总线实现任意两个或更多个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等,本申请对第二连接装置130中不同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其连接或断开的控制方法不做限制。
示例性的,参照图5所示的场景示意图,上述第三电子设备300为OPS(OpenPluggable Specification,一种计算模块插件格式,可以用于为平板显示器增加计算能力)电脑,其运行的第三系统可以是嵌入式系统,第三连接装置140可以包括OPS接口,可以采用插拔方式实现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三连接装置140之间的连接或断开,但并不局限于这种连接方式。在如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下,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100或第二电子设备200或OPS电脑300任一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将另外两个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由主设备使用至少一个从设备的应用功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或者实现对任一从设备的各种关键参数(如从设备自身的系统所控制的配置参数,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文描述的显示屏的显示参数等)的访问控制,实现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对于上文描述的第一电子设备100,为了实现其支持的多种应用功能,如图像采集功能、音视频播放功能或内容显示功能等,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集成多种第一硬件设备150,如内置摄像头、显示屏、麦克风、拾音器和USB-A/B端口等一种或多种组合,参照图6所示的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五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第一硬件设备150可以与第二连接装置130包含的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四连接端口134相连接,以使得第一处理装置110、第二电子设备200和/或第三电子设备300能够与第一硬件设备150之间形成通路,实现对该第一硬件设备150的访问控制,如通过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相应的应用功能。
结合上文对各通路形成及其控制的实现方法,如图6所示,在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的情况下,若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第二连接端口132、第二连接端口132与第四连接端口134相连接,第四连接端口134与第一硬件设备150相连接,将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一硬件设备150之间形成第四通路,以通过该第四通路实现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一硬件设备150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第二电子设备200可以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0的内置摄像头,满足图像采集需求;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扬声器,实现音频播放功能等;使用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实现内容投屏显示功能等,本申请对第一硬件设备150作为第二电子设备200的扩展设备使用的控制过程不做详述。
同理,如图6所示,在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若第三连接装置140与第三连接端口133相连接,第三连接端口133与第四连接端口134相连接,将使得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一硬件设备150之间形成第五通路,以通过该第五通路实现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一硬件设备150之间的数据传输。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装置130中不同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实现方法及其连接或断开连接的控制方法,可以参照但并不局限于上下文相应部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二电子设备200和/或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一硬件设备150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过程,还可以经由第一处理装置110实现,即上述第四通路和第五通路经过该第一处理装置110实现,第二连接装置130会将来自第二电子设备200和/或第三电子设备300的针对第一硬件设备150的控制数据传输至第一处理装置110,由第一处理装置110运行的第一系统执行该控制数据,实现对相应第一硬件设备150的控制。本申请对第一电子设备100自身的第一系统如何实现对自身的第一硬件设备150的控制方法不做详述。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外接第二硬件设备400,如音箱、外置摄像头、打印设备、存储设备(如USB闪存盘、移动硬盘或其他磁盘等)或其他扩展设备,如图6所示,第二硬件设备400可以与第二连接装置130包含的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五连接端口135相连接,以在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的情况下,实现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硬件设备400之间的数据传输;在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实现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二硬件设备400之间的数据传输,关于这两个电子设备与第二硬件设备400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方法,与上文这两个电子设备与第一硬件设备150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类似,本申请不做详述。
由此可见,参照图7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在第二电子设备200或第三电子设备300或连接的其他主机类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一电子设备100作为从设备的情况下,该第一电子设备100集成的各第一硬件设备150,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00外接的各第二硬件设备(用于扩展电子设备的应用功能)都可以作为从设备,被主设备访问控制,利用任一从设备具有的应用功能,满足主设备的应用需求,本申请对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的应用功能及其控制实现方法不做详述,且依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随时调整第一电子设备100所连接的第二硬件设备400,提高多设备协作的体验感。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上述第二硬件设备400与第一电子设备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图6所示的连接方式,参照图8所示的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六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第一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四连接装置160,其可以用于连接第二硬件设备400,该第四连接装置160可以与第二连接装置130中的第五连接端口135连接,以通过第二连接装置130中不同相应连接端口之间的相连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200或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二硬件设备400之间的数据传输,但并不局限于图6和图7所示的两种连接实现方式。
其中,对于上文第四连接装置160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至少一个USB端口,为了提高第一电子设备100的功能扩展性,可以配置多个USB端口,这多个USB端口可以是不同型号,以满足不同第二硬件设备400的通信连接需求。当然,第四连接装置160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端口,如HDMI端口或串口或其他类型扩展端口,可以依据第一电子设备100的产品类型及其应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对第四连接装置160的结构不做限制。
对于第一电子设备100中的第二连接装置130,并不局限于上文各实施例描述的组成结构,在本申请提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装置130可以具有多种状态,通过多种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实现第二连接装置130中相应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或断开,形成不同的通路,满足连接该第二连接装置130的不同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基于此,参照图9,为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七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第二连接装置130可以包括连接模块136和控制模块137,连接模块136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端口,这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一连接端口P1与第一处理装置110连接,第二连接端口P2与控制模块137连接。控制模块137用于分别与第一连接装置120和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实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
这样,在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控制模块137处于第一状态,第一连接装置120与第二连接端口P2相连接,且第三连接装置140与第二连接端口P2断开连接,若第二连接端口P2与第一连接端口P1相连接(其连接实现方法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第二连接装置130中多个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如直接物理连接,或通过连接通信总线实现连接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将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形成第一通路,通过第一通路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同理,在控制模块137处于第二状态,第一连接装置120与第二连接端口P2断开连接,且第三连接装置140与第二连接端口P2相连接,若第二连接端口P2与第一连接端口P1相连接,将使得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一处理装置110之间形成第二通路,通过第二通路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关于不同电子设备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及其应用,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可选的,关于上述控制模块137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可以通过响应于来自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指令数据实现,如通过检测第一连接装置120和第三连接装置140的连接状态信号,确定其是否连接有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200和第三电子设备300,如检测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表示连接有相应电子设备,若为低电平信号表示未连接相应电子设备,但并不局限于这种检测实现方法。
其中,对于上述连接状态信号的检测,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100中配置的相应检测装置实现,此时该检测装置可以连接控制模块137,以使得控制模块137依据接收到的连接状态信号实现状态切换控制;或者,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连接状态信号发送至第一处理装置110或其他处理模块,由其控制该控制模块137进入相应的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等。在其他实现方法中,也可以由第一连接装置120和第三连接装置140将各自的连接状态信号上报(其可以由其他连接通路实现)至第一处理装置110,再第一处理装置110控制该控制模块137进入相应的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满足相应第二电子设备200或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第一电子设备100各自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优选的,上述控制模块137可以是开关元件,如至少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或继电器模块等,如图10所示,以控制模块137为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模块136为集线器HUB为例进行说明,单刀双掷开关的固定端口连接HUB的第二连接端口P2,两个选择端口可以分别连接第一连接装置120和第三连接装置140,选择元件的一端连接固定端口,另一端可以选择两个选择端口中的一个连接,如图10中实线状态可以表示第一状态,虚线状态可以表示第二状态。
其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连接模块136和控制模块137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元件,该元件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图10所示的元件类型,可以使用能够实现上文描述的通信连接功能的其他元件,本申请不做一一举例详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模块136和控制模块137也可以集成在同一个元件中,即上述第二连接装置130可以是多端口选择器,通过其具有的不同连接端口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00中其他装置的连接,由其中的选择元件实现任意两个或更多个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以使得相应装置之间形成通路,进而形成如上文描述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或其他通路等,关于各通路的形成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连接装置130还可以具有第三状态,如图9所示的结构,控制模块137可以具有第三状态,在上文描述的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的基础上,还可以用于实现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从而实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其中,在第三状态下,第一连接装置120与连接装置136的第二连接端口P2相连接,且第三连接装置140也可以与该第二连接端口P2相连接,这样,在第一连接装置120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第三连接装置140连接有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第二电子设备200、第一处理装置110和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形成第三通路,以通过第三通路实现第二系统和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该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对第三通路的相关部分的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结构下,如图10所示,其中的连接装置136中的第四连接端口可以连接硬件设备,如第一电子设备100集成的第一硬件设备150和/或第一电子设备100外接的独立的第二硬件设备400,关于第二硬件设备400与第一电子设备100之间的连接实现方法,可以参照上文如图6或图8对应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这种情况下,在控制模块137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二电子设备200能够与该硬件设备(第一硬件设备150和/或第二硬件设备400)之间形成第四通路,通过第四通路实现第二电子设备200与相应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控制模块137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三电子设备300能够与该硬件设备(第一硬件设备150和/或第二硬件设备400)之间形成第五通路,通过第五通路实现第三电子设备300与相应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过程本实施例不做详述。
示例性的,参照图7所示的应用场景,以会议场景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是大屏显示设备,第二电子设备20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其他类型的第二电子设备200的控制过程类似),第三电子设备300可以是OPS电脑,结合上文任一实施例描述的结构,将第二电子设备200和第三电子设备300分别与第一电子设备100物理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100确定连接第二电子设备200和/或第三电子设备300后,按照任一实施例描述的第二连接装置130的硬件结构,在物理层实现第一处理装置110与第二电子设备200和/或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的通路。
之后,可以基于第一电子设备100与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200和/或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的预先协商并配置统一的通信协议(本申请对该通信协议内容及其配置实现方法不做限制,可以依据实际通信需求确定),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提高了多设备协作的多样性。例如,若将笔记本电脑作为主设备,大屏显示设备100作为从设备,用户可以启动笔记本电脑的管理软件,通过形成的第一通路,实现对大屏显示设备100的第一处理装置110(如SOC)所支持的关键参数设置/配置,如将来自第二系统的控制数据(管理软件输出的控制数据,如针对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的显示参数等)可以通过第一通路传输至第一系统,由第一系统执行控制数据,实现对大屏显示设备100的管理。
此外,笔记本电脑也可以通过第一通路或的其他通路实现对大屏显示设备100集成的各第一硬件设备或外接的第二硬件设备的访问控制。例如,笔记本电脑使用大屏显示设备的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的场景下,摄像头输出的视频数据发送至第一系统,由第一系统按照通信协议进行处理,如转换成笔记本电脑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或者通信协议设定好的统一数据格式等,将处理得到的视频数据按照第一通路传输至笔记本电脑,由其第二系统将其发送至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进行视频播放,或发送至存储设备进行存储等,但并不局限于这种数据传输路径。
在又一些场景示例中,如将笔记本电脑使用大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希望将待显示内容投屏到该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即将来自第二系统的待显示内容通过第一通路发送至第一系统,由第一系统将其发送至大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进行显示,以供在场参会人员同时观看。可选的,会议主讲人还可以直接对针对大屏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内容进行操作,由第一系统响应对显示内容的输入操作,更新显示内容或显示状态等,该输入操作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使用大屏显示设备的任一输入设备(如鼠键、触控笔或手指等)完成。
其中,上述显示屏可以是具有感应触摸显示面板上的触摸事件的触摸感应单元的触摸显示屏,操作者(如上述会议主讲人)直接基于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对该显示屏对应触控区域进行触控操作。可选的,该显示屏还可以是感应式显示屏,可以通过发射微波、射频等通信信号,感应操作位置,响应该操作位置,实现对显示内容或状态等任一功能的操作,这样,操作者无线碰触显示屏,也能够完成对显示内容的各种输入操作,实现原理本申请不做详述。当然,对于显示屏的类型及其输入操作方法,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几种实现方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关于OPS电脑作为主设备,对大屏显示设备这一从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可以参照上文笔记本电脑与大屏显示设备的SOC和各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本申请不做赘述。此外,在大屏显示设备同时连接笔记本电脑和OPS电脑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数据中转设备,实现笔记本电脑与OPS电脑之间的通信,通信过程可以基于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描述的硬件结构及其连接控制方法实现,本实施例不做详述。
综合上文各实施例描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的第一处理装置110可以支持特定通信功能,如基于OTG(On-The-Go)技术实现的通信功能,该OTG技术支持在没有主机Host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基于此,参照图11所示的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可选实施例九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支持该特定通信功能的连接器170,如OTG连接线等,该连接器170能够实现多个未配置系统的第四电子设备(如非主机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这样,上述第二连接装置130与第一处理装置120连接具体是指连接器170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处理装置120连接,连接器170的第二端口与第二连接装置130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第一处理装置120支持的特定通信功能可以维持在启用状态,这样,按照图11所示的硬件结构,第一电子设备100连接第二电子设备200和/或第三电子设备300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相应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可选的,对于第一处理装置120的该特定通信功能能够处于启用状态(Enable)或禁用状态(Disable),若在处于禁用状态下,第一处理装置110即便通过连接器170与第二连接装置130物理连接,会因第一处理装置110的特定通信功能处于禁用状态,无法实现与第二电子设备200和第三电子设备300之间的数据传输,相当于通信断路。可选的,第一处理装置120的该特定通信功能的不同状态可以是其中连接该连接器170的端口的输出状态,启动状态下该端口可以传输数据,但在禁用状态下该端口禁止传输数据。
关于第一处理装置110的特定通信功能的启用状态和禁用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可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实现。如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100中针对该特定通信功能的状态控制按钮(如物理按键或虚拟功能按键等)进行触控/按压操作等,控制第一处理装置110的特定通信功能进入启用状态和禁用状态;当然,也可以采用语音控制方式或特定设备姿态或手势等方式,或者是通过软件Disable(禁用)或Enable(启用)该特定通信功能,实现第一处理装置110的特定通信功能的不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
对于上文提出的自动控制方式,可以是在第一电子设备100检测到连接第二电子设备200或第三电子设备300等主机类设备时,可以控制第一处理装置110的特定通信功能进入启用状态;若检测到未连接任一主机类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处理装置110的特定通信功能进入禁用状态,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这两种设备方法。关于上述是否连接主机类设备的检测方法,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
综合上文各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电子设备100的电路结构,下面将对第一电子设备100连接第二电子设备200或第三电子设备300或其他主机类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以满足主设备对从设备关键参数的管理需求。但在该连接场景下,并不局限于这种管理需求。参照图12,为本申请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选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上文描述的第一电子设备100,如图12所示,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21,电子设备的第一处理装置运行第一系统;
步骤S122,如果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第一处理装置和第一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二连接装置相连接,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二系统;
步骤S123,通过第一通路实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关于上述步骤S121-步骤S123的实现过程,可以结合上文任一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的相应部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综合上述分析,在第一电子设备100各自外置的连接装置连接有第二电子设备200或第三电子设备300等任一主机类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这三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一电子设备可以作为主设备,其他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由主设备使用从设备具有的硬件设备,如内置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显示屏、存储器或其他外接的第二硬件设备,满足主设备的应用需求,如上文示例描述的会议场景下的视频采集、内容投屏显示等,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
除此之外,本申请的第一电子设备100运行的第一系统,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实现了与外接的第二电子设备200运行的第二系统或第三电子设备300运行的第三系统之间的通信,在不同电子设备各自的系统都运行的情况下,基于相应的通路,由主设备系统执行的应用软件,实现对从设备的系统负责的关键参数的管理,如实现显示屏的亮度或对比度等显示参数的跨系统调整。
基于此,在如上文可选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下,上述步骤S123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形成的第一通路,可以将来自第二系统的目标功能控制数据(如上述调整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参数的控制数据)传输至第一系统,由第一系统响应目标功能控制数据,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目标功能(如显示屏的显示参数的调整功能)进行相应操作(如显示屏的显示参数的调整操作);目标功能是指仅受控于第一系统的任一功能,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文示例描述的显示屏的显示参数调整功能,还可以包括由第一系统实现的其他关键参数的管理功能,本申请不做一一举例详述。
可见,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的管理,除了能够由第一电子设备运行的第一系统实现外,可以通过外接的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运行的系统发送控制数据,经过相应的通路传输至第一系统,由第一系统响应控制数据,完成对第一电子设备相应功能的管理,提高了多设备间协作的多样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调用并加载,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上文任一实施例描述的控制方法,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实施例中,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本申请涉及到的术语诸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与另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单元、操作或模块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电子设备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装置,运行第一系统;
第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二系统;
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三系统;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二通路,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通过第三通路实现所述第二系统与所述第三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三通路能够基于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端口,其中:
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一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接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三连接装置,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三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三连接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二通路;
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分别能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形成第三通路,通过所述第三通路实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连接模块具有多个连接端口,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一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连接,实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断开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断开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二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多个连接端口中的第四连接端口连接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所述电子设备集成的第一硬件设备和独立的第二硬件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形成第四通路,通过所述第四通路实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形成第五通路,通过所述第五通路实现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之间的切换控制,其中: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形成第三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支持特定通信功能,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支持所述特定通信功能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实现多个未配置系统的第四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相连接是指:
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
9.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的第一处理装置运行第一系统;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二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运行第二系统;
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实现所述第一系统与所述第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将来自所述第二系统的目标功能控制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一系统;
由所述第一系统响应所述目标功能控制数据,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功能进行相应操作;所述目标功能是指仅受控于所述第一系统的任一功能。
CN202410368041.XA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81934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68041.XA CN118193433A (zh)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68041.XA CN118193433A (zh)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93433A true CN118193433A (zh) 2024-06-14

Family

ID=9139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68041.XA Pending CN118193433A (zh) 2024-03-28 2024-03-28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934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5852B2 (en) Configurable connector for system-level communication
CN108459982B (zh) 通信设备和usb与串口的切换方法
US92448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izing hardware dongle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KR20130073262A (ko) 휴대 단말에서 외부 디스플레이 기기로의 화면 표출 방법 및 그 휴대 단말
US9529758B1 (en) Multiple port configuration
US10380049B2 (en) Multi-host supported universal serial bus hub and automobile head unit using the same
KR102335903B1 (ko) 전자 장치들 간에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17030A (ko)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WO2023273639A1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TW202218449A (zh) 無縫交接通訊之方法、行動裝置及配件
JP2018510395A (ja) 状態切替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24021736A1 (zh) 蓝牙多媒体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US10445105B2 (en) Scheme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dongle device and/or electronic device to enter waiting state of device pairing in which the dongle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exchange/share pairing information
US1136285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113306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22039887A (ja) モバイル機器ドック
CN118193433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US1179747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496166B (zh) 使用移动通信终端耳机插孔的usb通信设备及其方法
TWI621950B (zh) 電子裝置群連接系統及方法
US20240207724A1 (en) Universal Mobile Game Controller
WO2022170861A1 (zh) 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接口电路
US119974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audio inpu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3312227B (zh) Otg功能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WO2018236337A1 (en) PROCESSORS OF AUDIO, VIDEO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