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68933A -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68933A
CN118168933A CN202410255996.4A CN202410255996A CN118168933A CN 118168933 A CN118168933 A CN 118168933A CN 202410255996 A CN202410255996 A CN 202410255996A CN 118168933 A CN118168933 A CN 118168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essel
tested
determining
defect depth
hydrostatic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559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小飞
聂照宇
鲁治诚
程钢
刘伯欢
刘攀
徐晓
金挺
李心刚
孔晨光
冉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559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68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68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68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材料韧性值;根据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水压试验压力,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周向应力;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应力强度因子函数;以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确定通过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核电站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核电站机组的压力容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苛刻的运行环境(高温高压)可能会对设备产生一定损伤,如产生裂纹、渗漏,进而对核安全构成挑战。因此,核电机组定期会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测、检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根据核安全相关规定,为保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需要进行十年定期水压试验。
然而,通过水压试验来检测设备的结构完整性,只能针对设备出现较大缺陷,打压时候出现泄露才可以发现设备异常,并且对于已经出现可容忍缺陷的设备,带来疲劳损伤和裂纹扩展的风险,超出设计压力的水压试验还会对阀门等设备造成影响,降低了核电站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能够无需进行水压试验,便可发现压力容器的异常,提高了核电站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所述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所述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所述缺陷深度变量与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所述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所述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包括: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根据所述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其中,所述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
将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所述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
根据所述初始应力函数和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
根据修正因子、所述塑性区半径、所述缺陷深度变量和所述初始应力函数,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修正因子、所述塑性区半径、所述缺陷深度变量和所述初始应力函数,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塑性区半径和所述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所述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塑性区半径与所述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修正因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包括:
若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
若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韧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应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所述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所述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函数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缺陷确定模块,用于以所述缺陷深度变量与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所述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所述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必要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无损可检出缺陷深度,对所述水压试验的检出能力进行评估。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所述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所述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所述缺陷深度变量与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所述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所述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所述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所述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所述缺陷深度变量与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所述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所述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所述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所述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所述缺陷深度变量与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所述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所述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上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通过根据对待测压力容器需要进行的水压试验,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和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进一步计算出待测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可检出的最大缺陷深度,相当于提前评估了水压试验对待测压力容器实际的打压效果;进一步的,结合最大缺陷深度,通过考虑参考缺陷深度,即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可检测出的缺陷深度,以评估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便于在无损检测技术可检出的情况下,无须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减少了水压试验对待测压力容器造成的伤害,节约了对待测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机组的运行效率、安全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修正因子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核电站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修复的应用环境中。该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可以通过服务器或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终端执行。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其中,核电站的压力容器指的是核电站中承受巨大运行压力的密闭容器,例如,核电站的压力容器为核电站机组一回路主设备。待测压力容器为需要进行水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材料属性信息指的是构成压力容器的材料的属性参数,例如可以是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组成信息等。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指的是预先设置的水压试验中水的温度。材料韧性值用于表征材料在受到外部应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可选的,材料韧性值越大表征容器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强。
可选的,可以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的分析方法,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的函数关系式;将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带入所构建的函数关系式中,即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S102,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其中,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指的是预先设置的水压试验中的水的压力。
可选的,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进行测量。基于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以及测量得到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通过以下公式(1)和公式(2)来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1)
(2)
其中,表示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表示水压试验的 水压试验压力;表示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表示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内径;表 示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
S103,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可以是待测压力容器上产生的裂纹。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指的是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周向内表面向外延伸的最远距离;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以变量形式呈现,即缺陷深度变量。待测压力容器的管径指的是待测压力容器内直径的长度。
可选的,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方法中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表达式,将缺陷深度变量作为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变量,以及将待测压力容器的管径和周向应力作为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常量,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S104,以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其中,第一固定数值和第二固定数值均为一个固定的常数;其中第二固定值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第二固定值可以设置为1。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下的最大缺陷深度指的是水压试验可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指的是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延周向内表面周向延伸的最大距离。
可选的,在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的约束下,调整应力强度因子函数中缺陷深度变量的取值和缺陷长度变量的取值;当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时,该缺陷深度变量的取值便可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下的最大缺陷深度。
S105,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其中,无损检测为现有的能够检测压力容器缺陷深度的无损检测技术;参考可检出缺陷深度为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缺陷深度。
可选的,将最大缺陷深度与参考缺陷深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具体的,若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即使用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就能够达到水压试验的检测效果,此时便没有必要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若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考虑最大缺陷深度和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在确定无需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压试验对待测压力容器的损害。
上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中,通过根据对待测压力容器需要进行的水压试验,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和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进一步计算出待测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可检出的最大缺陷深度,相当于提前评估了水压试验对待测压力容器实际的打压效果;进一步的,结合最大缺陷深度,通过考虑参考缺陷深度,即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可检测出的缺陷深度,以评估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便于在无损检测技术可检出的情况下,无须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减少了水压试验对待测压力容器造成的伤害,节约了对待测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机组的运行效率、安全和社会效益。
可选的,为了提高确定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的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其中,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指的是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在老化效应下从韧性状态过渡到脆性状态的温度。
可选的,基于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例如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组成成分,来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S202,根据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其中,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可选的,可以根据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分别通过以下公式(3)和公式(4)来确定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3)
(4)
其中,表示材料断裂韧性值;表示材料止裂韧性值;表示水压试验的水压 试验温度;表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进一步的,通过比较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5)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5)
本实施例中,通过引入参考转变温度,可以灵活、准确地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可选的,由于在老化效应的影响下,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转变温度会提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的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
可选的,对于待测压力容器的筒体,会受到中子辐射的影响,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转变温度会升高,升高的部分即为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6)确定:
(6)
其中,表示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表示待测压 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如果 <0.08,则取0.08;表示待测压力容 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磷含量,如果<0.008,则取0.008;表示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 属性信息中中子注量。
S302,将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可选的,将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影响转变温度相加,并将相加得到的和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7)确定:
(7)
其中,表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表示待测 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充分考虑了老化效应的影响,提高了确定的待测压力容器参考转变温度的准确性。
可选的,为了保证确定的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下的最大缺陷深度的准确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
其中,初始应力函数指的是未进行修正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可选的,以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作为初始应力函数的变量,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具体如以下公式(8)和公式(9)所示:
(8)
(9)
其中,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表示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 力下的周向应力;表示待测压力容器的管径;为初始应力函数中的中间变量,具体表示 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和管径之间的关系。
S402,根据初始应力函数和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
其中,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指的是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可选的,由于当裂纹在受载后裂纹尖端出现小范围屈服的情况,裂纹尖端附近的实际应力应变场与弹性断裂力学所描述的裂尖场发生差异,塑性区之外的应力得到增大,为此需要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使线弹塑性断裂力学计算出的应力应变场与实际更为接近。可以通过确定塑性区的形状与尺寸来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
具体的,可以根据初始应力函数和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通过以下公式(10)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
(10)
其中,表示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
S403,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可选的,可以根据修正因子,并基于塑性区半径和缺陷深度变量,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便可构建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具体的,为了保证对初始应力函数修正的准确性,还可以根据塑性区半径和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1)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11)
其中,表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表示修正因子;表 示修正后的修正因子。
本实施例中,通过引入塑性区半径和修正因子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保证了确定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与实际更加接近。
可选的,为了更准确地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修正因子的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01,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计算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具体如以下公式(12)所示:
(12)
其中,表示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
S502,根据塑性区半径与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修正因子。
可选的,可以通过比较塑性区半径和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选择修正因子。具体的,若塑性区半径小于或等于0.05倍的差值,则将修正因子设置为1;若塑性区半径在0.05倍差值和0.085倍差值之间,则可以根据塑性区半径和差值,来确定修正因子,具体如以下公式(13)所示:
(13)
本实施例中,通过引入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结合塑性区半径和差值,来灵活确定修正因子,保证了所确定的修正因子更为精准。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的可选实例。结合图6,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S601,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
S602,将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S603,根据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其中,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S604,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S605,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
S606,根据初始应力函数和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
S607,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可选的,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根据塑性区半径与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修正因子。进一步的,根据塑性区半径和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S608,以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S609,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可选的,若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若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
上述S601-S609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的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1,包括:韧性确定模块10、应力确定模块20、函数构建模块30、缺陷确定模块40和必要性确定模块50,其中:
韧性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应力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函数构建模块30,用于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缺陷确定模块40,用于以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必要性确定模块50,用于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上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通过根据对待测压力容器需要进行的水压试验,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和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进一步计算出待测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可检出的最大缺陷深度,相当于提前评估了水压试验对待测压力容器实际的打压效果;进一步的,结合最大缺陷深度,通过考虑参考缺陷深度,即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可检测出的缺陷深度,以评估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便于在无损检测技术可检出的情况下,无须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减少了水压试验对待测压力容器造成的伤害,节约了对待测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机组的运行效率、安全和社会效益。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7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韧性确定模块10包括:
温度确定单元11,用于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韧性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其中,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确定单元11具体用于: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将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函数构建模块30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
半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初始应力函数和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构建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塑性区半径和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1还包括:
差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
因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塑性区半径与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修正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必要性确定模块50具体用于:
若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若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
上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简称I/O)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根据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其中,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将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根据初始应力函数和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塑性区半径和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根据塑性区半径与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修正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若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根据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其中,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将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根据初始应力函数和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塑性区半径和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根据塑性区半径与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修正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若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缺陷深度变量与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根据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其中,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将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根据初始应力函数和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修正因子、塑性区半径、缺陷深度变量和初始应力函数,构建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塑性区半径和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根据塑性区半径与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修正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根据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的必要性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若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所述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所述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以所述缺陷深度变量与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所述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所述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包括:
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根据所述参考转变温度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其中,所述材料韧性值包括材料断裂韧性值和材料止裂韧性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中铜含量、磷含量和中子注量,确定老化效应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影响转变温度;
将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转变温度和所述影响转变温度之和,作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老化效应下的参考转变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初始应力函数;
根据所述初始应力函数和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屈服强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塑性区半径;
根据修正因子、所述塑性区半径、所述缺陷深度变量和所述初始应力函数,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修正因子、所述塑性区半径、所述缺陷深度变量和所述初始应力函数,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塑性区半径和所述缺陷深度变量,对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采用修正后的修正因子,对所述初始应力函数进行修正,得到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厚度和缺陷深度变量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塑性区半径与所述差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修正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确定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的必要性,包括:
若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小于通过无损检测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无需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
若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参考缺陷深度,则确定需要对所述待测压力容器进行所述水压试验。
8.一种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韧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核电站的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属性信息和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温度,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材料韧性值;
应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容器半径和容器厚度,以及所述水压试验的水压试验压力,确定所述待测压力容器在所述水压试验压力下的周向应力;
函数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深度变量、管径和周向应力,构建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应力强度因子函数;
缺陷确定模块,用于以所述缺陷深度变量与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缺陷长度变量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一固定数值为限制条件,以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的函数值与所述材料韧性值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固定值为目标,根据所述应力强度因子函数,确定通过所述水压试验能够检出的所述待测压力容器的最大缺陷深度;
必要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缺陷深度和无损可检出缺陷深度,对所述水压试验的检出能力进行评估。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410255996.4A 2024-03-06 2024-03-06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8168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5996.4A CN118168933A (zh) 2024-03-06 2024-03-06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5996.4A CN118168933A (zh) 2024-03-06 2024-03-06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68933A true CN118168933A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5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55996.4A Pending CN118168933A (zh) 2024-03-06 2024-03-06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689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839B (zh) 考虑eifs不确定性使用超声检测数据的概率疲劳寿命预测
Guan et al. Life time extension of turbine rotating components under risk constraint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and case study
CN110146128A (zh) 核电管道监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Straub et al. System effects in generic risk-based inspection planning
Wang et al. Creep damage characterization of UNS N10003 alloy based o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the Norton creep law and Kachanov–Rabotnov creep damage model
CN106997410B (zh) 一种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损伤发生的判断方法
CN115047064A (zh) 管道缺陷量化方法、处理器和管道缺陷量化装置
Muscat et al. Elastic-shakedown analysis of axisymmetric nozzles
CN111948059B (zh) 一种水压试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17176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储氢瓶健康状态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Hui et al. Plastic limit load analysis for steam generator tubes with local wall-thinning
Chattopadhyay et al. Improved integrity assessment equations of pipe bends
CN118168933A (zh) 水压试验的必要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Smith et al. The Impact of Key Simulation Variables on Predicted Residual Stresses in Pressuriser Nozzle Dissimilar Metal Weld Mock-Ups: Part 2—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s
CN114397072B (zh) 一种结构静力试验和热强度试验的现场损伤评估方法
Park et al. Cyclic Ramberg–Osgood Parameters of 316SS Weld Metal Under In-Air and PWR-Water Environments
CN111859259B (zh) 一种完好管道极限内压承载力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Yoo et al. Collapse pressure estimat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 partial safety factor to cylinders subjected to external pressure
Abdalla A novel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he elastic shakedown limit loads via computing the plastic work dissipation
KR101131996B1 (ko) 증기발생기 전열관 외경축 균열에 대한 모터구동 회전 탐촉자 와전류 탐상검사방법
Kontermann et al. On the Evalu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Fracture Mechanical Notch Support Within a Creep-Fatigue Lifetime Assessment
JP2014142304A (ja)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の寿命評価方法
Chattopadhyay et al. Plastic collapse moment equations of throughwall axially cracked elbows subjected to in-plane bending moment
Liu et al. Vibration-based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for cylindrical shells using modified transfer entropy theory
Mohanty et al. Study the Cyclic Plasticity Behavior of 508 LAS Under Constant, Variable and Grid-Load-Following Loading Cycles for Fatigue Evaluation of PWR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