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66814A -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66814A
CN118166814A CN202410436114.4A CN202410436114A CN118166814A CN 118166814 A CN118166814 A CN 118166814A CN 202410436114 A CN202410436114 A CN 202410436114A CN 118166814 A CN118166814 A CN 118166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pressure
pipe
short pipe
pure 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361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德峰
张轩
吴文杰
黄超
林晓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361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668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66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66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2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damming or interrupting the passage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damming or interrupting the passage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placing or applying sealing sub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索口涌水封堵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1)、采用跟管钻进施工形成锚孔,锚孔中套设有套管;2)、在锚孔中同步下入锚索、一次常压注浆长管、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一次注浆短管以及二次注浆短管;一次常压注浆长管的底部及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的底部延伸至锚孔的底部,一次注浆短管的底部及二次注浆端部的底部延伸至自由段;3)、通过一次常压注浆长管往锚孔中注入纯水泥浆;4)、将套管拔出;5)、通过一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中注入纯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混合形成的混合浆;6)、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7)、通过二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或混合浆。

Description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锚索口涌水封堵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越来越大。桩锚支护结构形式由于其强度高、安全性好、变形小及经济优越性、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沿海地区水位较高,在深厚的富水砂层锚索成孔由于深层地下水压过大,成孔后的锚索孔口出现大量涌水,不同程度引起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下降。锚索涌水如不采取措施及时封堵,会导致周边管线、建构筑物等不同程度的沉降。同时也会带走锚索孔中的水泥浆液,降低锚索施工质量,使锚索锚固力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给基坑安全带来隐患。
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注浆或简单封堵材料的使用,往往难以完全阻止锚索孔口的涌水现象,涌水可能会从封堵材料的缝隙中渗出,或者在注浆过程中浆液未能充分渗透到细小裂隙中,导致封堵不严密,进而使得地下水继续从锚索孔口涌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封堵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采用跟管钻进施工形成锚孔,所述锚孔中套设有套管;沿着所述锚孔自内而外的方向,所述锚孔依序包括锚固段以及自由段;
2)、在所述锚孔中同步下入锚索、一次常压注浆长管、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一次注浆短管以及二次注浆短管;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的底部及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的底部穿过锚固段,延伸至锚孔的底部,所述一次注浆短管的底部及二次注浆端部的底部延伸至自由段;
3)、通过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往锚孔中注入纯水泥浆,直至纯水泥浆由锚孔的孔口溢出,所述纯水泥浆在锚固段形成锚固体,所述锚固体与锚索连接为一体;
4)、将所述套管拔出;
5)、通过所述一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中注入混合浆,所述混合浆为纯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混合形成,直至所述混合浆溢出锚孔,所述混合浆在自由段形成封堵体;
6)、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直至所述纯水泥浆由孔口溢出;
7)、通过所述二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或混合浆。
可选的,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的外周封闭,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的底部具有长管底部注浆口,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纯水泥浆由长管底部注浆口喷出后,由所述锚孔的底部持续上返流动,直至所述纯水泥浆溢出孔口设定时间后,停止注入纯水泥浆;
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5)中,所述一次注浆短管注入混合浆的注浆压力为0.4MPa~0.6MPa。
可选的,所述一次注浆短管的外周封闭,所述一次注浆短管的底部具有短管底部注浆口;所述施工步骤5)中,所述混合浆由短管底部注浆口喷出后,沿着所述自由段持续上返,直至所述混合浆溢出孔口。
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5)中,所述一次注浆短管在注入混合浆的过程中,当所述混合浆溢出孔口,且发生凝结反应后,停止注入混合浆。
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6)中,当所述锚固体发生初凝且未终凝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MPa~3MPa。
可选的,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的底部封闭,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的下部的外周设有多个长管侧部注浆口,利用胶带将多个所述长管侧部注浆口暂时封闭;所述施工步骤5)中,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的过程中,所述纯水泥浆高压冲破长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后,再侧向喷出注入锚固体中。
可选的,所述二次注浆短管的底部封闭,所述二次注浆短管的外周设有多个短管侧部注浆口,多个所述短管侧部注浆口遍布整个二次注浆短管,利用胶带将多个所述短管侧部注浆口暂时封闭;
所述施工步骤7)中,当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后,所述孔口出现渗漏水现象时,通过所述二次注浆短管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所述纯水泥浆冲破短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后,再往所述二次注浆短管高压劈裂注入混合液;
所述施工步骤7)中,当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后,所述孔口未出现渗漏水现象时,通过所述二次注浆短管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所述纯水泥浆冲破短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注入在自由段中。
可选的,所述锚索包括多个固定架以及多个钢绞绳,所述固定架中设有多个中间孔以及多个外周凹槽,多个所述中间孔环绕着固定架的中心位置间隔环绕布置,多个所述外周凹槽沿着固定架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固定架沿着钢绞绳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施工步骤2)中,多个所述钢绞绳分别对应穿过多个外周凹槽,且与所述固定架相对固定,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一次注浆短管以及二次注浆短管分别对应嵌入在多个中间孔中,且与固定架相对固定;
所述固定架的外周具有位于相邻的外周凹槽的外周壁,所述固定架的外周形成多个所述外周壁,多个所述外周壁沿着固定架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金属制成且弹性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内端对接在外周壁上,所述弹性片的外端背离固定架朝外弯曲延伸布置;相邻的所述外周壁上的弹性片的弯曲方向相异;
所述施工步骤2)中,当所述固定架置于锚孔中后,所述弹性片的外端抵接在锚孔的内侧壁上,将所述固定架相对固定在锚孔中;多个所述钢绞线与锚孔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布置。
可选的,所述弹性片的外端背离固定架朝外弯曲延伸布置,形成倾斜状的抵接面;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一次注浆短管以及二次注浆短管之间围合形成围合区域,所述固定架的中心位置具有中心位;相邻的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位于围合区域中,所述固定条的端部固定对接在中心位上,与相邻的两个固定架之间相对固定;所述固定条与多个钢绞绳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所述施工步骤2)中,当所述固定架置于锚孔中后,所述抵接面抵接在锚孔的内侧壁上,将所述固定架相对固定在锚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通过底部延伸至锚孔底部的一次常压注浆长管注入纯水泥浆,使锚固段形成锚固体,与锚索紧密结合,形成坚固的固体。这有助于增强锚索与周围土体的连接,提高锚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接着,通过一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中注入纯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混合形成的混合浆,使自由段中形成封堵体,水玻璃中的硅酸钠成分与纯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钙胶,这种胶能够迅速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使水泥浆体更加密实,从而加速凝结过程,同时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能够显著提高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因此,封堵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强度,实现有效地封堵涌水及纯水泥浆外泄。
而后,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通过高压劈裂注浆,进一步强化了锚固体与周围岩土体的结合,提高了其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高压劈裂注浆使纯水泥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岩土体的微小裂隙中,从而进一步提高锚固体对涌水的封堵效果。接着,二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或混合浆,来避免高压劈裂注浆时,将已经凝固的注浆体劈裂,进而导致地下水沿裂缝重新渗透至孔外。通过二次注浆短管高压劈裂注浆彻底杜绝二次高压注浆隐患,同时,使封堵体能够在自由段形成更加有效的密封,进一步提高对涌水的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固定架与锚索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固定架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采用跟管钻进施工形成锚孔100,锚孔100中套设有套管;沿着锚孔100自内而外的方向,锚孔100依序包括锚固段以及自由段101;
2)、在锚孔100中同步下入锚索、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一次注浆短管310以及二次注浆短管410;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的底部及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的底部穿过锚固段,延伸至锚孔100的底部,一次注浆短管310的底部及二次注浆端部的底部延伸至自由段101;
3)、通过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往锚孔100中注入纯水泥浆,直至纯水泥浆由锚孔100的孔口溢出,纯水泥浆在锚固段形成锚固体,锚固体与锚索连接为一体;
4)、将套管拔出;
5)、通过一次注浆短管310往自由段101中注入混合浆,混合浆为纯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混合形成,直至混合浆溢出锚孔100,混合浆在自由段101形成封堵体;
6)、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直至纯水泥浆由孔口溢出;
7)、通过二次注浆短管410往自由段101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或混合浆。
上述提供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通过底部延伸至锚孔100底部的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注入纯水泥浆,使锚固段形成锚固体,与锚索紧密结合,形成坚固的固体。这有助于增强锚索与周围土体的连接,提高锚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接着,通过一次注浆短管310往自由段101中注入纯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混合形成的混合浆,使自由段101中形成封堵体,水玻璃中的硅酸钠成分与纯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钙胶,这种胶能够迅速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使水泥浆体更加密实,从而加速凝结过程,同时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能够显著提高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因此,封堵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强度,实现有效地封堵涌水及纯水泥浆外泄。
而后,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通过高压劈裂注浆,进一步强化了锚固体与周围岩土体的结合,提高了其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高压劈裂注浆使纯水泥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岩土体的微小裂隙中,从而进一步提高锚固体对涌水的封堵效果。接着,二次注浆短管410往自由段101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或混合浆,来避免高压劈裂注浆时,将已经凝固的注浆体劈裂,进而导致地下水沿裂缝重新渗透至孔外。通过二次注浆短管410高压劈裂注浆彻底杜绝二次高压注浆隐患,同时,使封堵体能够在自由段101形成更加有效的密封,进一步提高对涌水的封堵效果。
具体的,该封堵材料以纯水泥浆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而成,其中,以纯水泥浆为基准,纯水泥浆占封堵材料体积的55~60%,水玻璃溶液占封堵材料体积的40~45%。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熟料,强度≥42.5MPa,比表面积400m2/kg,水灰比0.40~0.70。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玻璃模数≥3.1~3.4。
进一步的,首先进行浆液试配试验。确定“水玻璃:水稀释”的体积比=1:(1~4),“水玻璃溶液:纯水泥浆”的体积比=(0.8~1):1。
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的外周封闭,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的底部具有长管底部注浆口,施工步骤3)中,纯水泥浆由长管底部注浆口喷出后,由锚孔100的底部持续上返流动,直至纯水泥浆溢出孔口设定时间后,停止注入纯水泥浆;
施工步骤5)中,一次注浆短管310注入混合浆的注浆压力为0.4MPa~0.6MPa。这样,通过其较低的注浆压力,保证混合浆不破坏锚孔100周边结构,同时,长管底部开口形成长管底部注浆口的设计使得纯水泥浆能够由下至上反流至孔口,这种反流作用有助于浆液在锚孔100内均匀分布,减少注浆盲区,提高注浆效果。同时,反流过程还可以对错孔进行冲刷和填充,进一步增强锚孔100的稳定性。
一次注浆短管310的外周封闭,一次注浆短管310的底部具有短管底部注浆口;施工步骤5)中,混合浆由短管底部注浆口喷出后,沿着自由段101持续上返,直至混合浆溢出孔口。这样,短管底部注浆口的设计使得混合浆能够由下至上反流至孔口,这种反流作用有助于混合浆在锚孔100内均匀分布,减少注浆盲区,提高注浆效果。同时,反流过程还可以对错孔进行冲刷和填充,进一步增强锚孔100的稳定性。
具体的,施工步骤5)中,一次注浆短管310在注入混合浆的过程中,当混合浆溢出孔口,且发生凝结反应后,停止注入混合浆。这样,保证封堵体密封效果。
具体的,施工步骤6)中,当锚固体发生初凝且未终凝的过程中,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MPa~3MPa。这样,通过较高的注浆压力使纯水泥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岩土体的微小裂隙中,从而进一步提高锚固体对涌水的封堵效果。
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的底部封闭,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的下部的外周设有多个长管侧部注浆口,利用胶带将多个长管侧部注浆口暂时封闭;施工步骤5)中,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的过程中,纯水泥浆高压冲破长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后,再侧向喷出注入锚固体中。这样,通过将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的底部封闭,使纯水泥浆高压快速的从多个长管侧部注浆口喷出,即朝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的四周喷出,进而渗透到锚固体四周的岩土体的微小裂隙中,进一步提高锚固体对涌水的封堵效果。其中,通过预先设计的胶带,避免在其注浆前砂石、纯水水泥等进入至长管侧部注浆口中。
具体的,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通过底部弯折来封死底部开口,且管末端1/3区域,设置长管侧部注浆口,孔间距取500~800mm。
二次注浆短管410的底部封闭,二次注浆短管410的外周设有多个短管侧部注浆口,多个短管侧部注浆口遍布整个二次注浆短管410,利用胶带将多个短管侧部注浆口暂时封闭;
施工步骤7)中,当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后,孔口出现渗漏水现象时,通过二次注浆短管410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纯水泥浆冲破短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后,再往二次注浆短管410高压劈裂注入混合液;
施工步骤7)中,当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后,孔口未出现渗漏水现象时,通过二次注浆短管410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纯水泥浆冲破短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注入在自由段101中。这样,通过将二次注浆短管410的底部封闭,使纯水泥浆或混合浆高压快速的从多个短管侧部注浆口喷出,即朝二次注浆短管410的四周喷出,进而渗透到封堵体四周的岩土体的微小裂隙中,进一步提高封堵体对涌水、纯水泥浆的封堵效果。其中,通过预先设计的胶带,避免在其注浆前砂石、纯水水泥、混合浆等进入至短管侧部注浆口中。
具体的,二次注浆短管410通过底部弯折封死,短管侧部注浆口开孔范围为全部管身,孔间距取500~800mm。
具体的,锚索包括多个固定架500以及多个钢绞绳,固定架500中设有多个中间孔501以及多个外周凹槽502,多个中间孔501环绕着固定架500的中心位置间隔环绕布置,多个外周凹槽502沿着固定架500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固定架500沿着钢绞绳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施工步骤2)中,多个钢绞绳分别对应穿过多个外周凹槽502,且与固定架500相对固定,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一次注浆短管310以及二次注浆短管410分别对应嵌入在多个中间孔501中,且与固定架500相对固定;这样,即锚索相对于上述四种注浆管来说布置在外周四侧,注浆时,高压注浆时,纯水泥浆或混合浆能朝向四周喷浆,保证均匀渗透到周围土层岩层中。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500的外周具有位于相邻的外周凹槽502的外周壁,固定架500的外周形成多个外周壁,多个外周壁沿着固定架500的周向间隔布置;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金属制成且弹性的弹性片510,弹性片510的内端对接在外周壁上,弹性片510的外端背离固定架500朝外弯曲延伸布置;相邻的外周壁上的弹性片510的弯曲方向相异;
施工步骤2)中,当固定架500置于锚孔100中后,弹性片510的外端抵接在锚孔100的内侧壁上,将固定架500相对固定在锚孔100中;多个钢绞线与锚孔100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布置。这样,通过固定架500的作用,将多个锚索以及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一次注浆短管310以及二次注浆短管410定位安装,而通过弹性片510的作用实现弹性固定固定架500在锚孔100中,避免其翻倒等,导致整体易位。
弹性片510的外端背离固定架500朝外弯曲延伸布置,形成倾斜状的抵接面;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一次注浆短管310以及二次注浆短管410之间围合形成围合区域,固定架500的中心位置具有中心位;相邻的固定架500之间设有固定条520,固定条520位于围合区域中,固定条520的端部固定对接在中心位上,与相邻的两个固定架500之间相对固定;固定条520与多个钢绞绳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施工步骤2)中,当固定架500置于锚孔100中后,抵接面抵接在锚孔100的内侧壁上,将固定架500相对固定在锚孔100中。这样,通过多个固定条520的作用,使多个固定架500之间可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形成的整体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出现固定架500受力不均导致的翻倒,导致整体结构易位,确保多个锚索位于四周,一次常压注浆长管300、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400、一次注浆短管310以及二次注浆短管410位于锚孔100中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采用跟管钻进施工形成锚孔,所述锚孔中套设有套管;沿着所述锚孔自内而外的方向,所述锚孔依序包括锚固段以及自由段;
2)、在所述锚孔中同步下入锚索、一次常压注浆长管、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一次注浆短管以及二次注浆短管;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的底部及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的底部穿过锚固段,延伸至锚孔的底部,所述一次注浆短管的底部及二次注浆端部的底部延伸至自由段;
3)、通过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往锚孔中注入纯水泥浆,直至纯水泥浆由锚孔的孔口溢出,所述纯水泥浆在锚固段形成锚固体,所述锚固体与锚索连接为一体;
4)、将所述套管拔出;
5)、通过所述一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中注入混合浆,所述混合浆为纯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混合形成,直至所述混合浆溢出锚孔,所述混合浆在自由段形成封堵体;
6)、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直至所述纯水泥浆由孔口溢出;
7)、通过所述二次注浆短管往自由段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或混合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的外周封闭,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的底部具有长管底部注浆口,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纯水泥浆由长管底部注浆口喷出后,由所述锚孔的底部持续上返流动,直至所述纯水泥浆溢出孔口设定时间后,停止注入纯水泥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5)中,所述一次注浆短管注入混合浆的注浆压力为0.4MPa~0.6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注浆短管的外周封闭,所述一次注浆短管的底部具有短管底部注浆口;所述施工步骤5)中,所述混合浆由短管底部注浆口喷出后,沿着所述自由段持续上返,直至所述混合浆溢出孔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5)中,所述一次注浆短管在注入混合浆的过程中,当所述混合浆溢出孔口,且发生凝结反应后,停止注入混合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6)中,当所述锚固体发生初凝且未终凝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MPa~3MP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的底部封闭,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的下部的外周设有多个长管侧部注浆口,利用胶带将多个所述长管侧部注浆口暂时封闭;所述施工步骤5)中,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的过程中,所述纯水泥浆高压冲破长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后,再侧向喷出注入锚固体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注浆短管的底部封闭,所述二次注浆短管的外周设有多个短管侧部注浆口,多个所述短管侧部注浆口遍布整个二次注浆短管,利用胶带将多个所述短管侧部注浆口暂时封闭;
所述施工步骤7)中,当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后,所述孔口出现渗漏水现象时,通过所述二次注浆短管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所述纯水泥浆冲破短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后,再往所述二次注浆短管高压劈裂注入混合液;
所述施工步骤7)中,当通过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往锚固体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后,所述孔口未出现渗漏水现象时,通过所述二次注浆短管高压劈裂注入纯水泥浆,所述纯水泥浆冲破短管侧部注浆口上的胶带,注入在自由段中。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多个固定架以及多个钢绞绳,所述固定架中设有多个中间孔以及多个外周凹槽,多个所述中间孔环绕着固定架的中心位置间隔环绕布置,多个所述外周凹槽沿着固定架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固定架沿着钢绞绳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施工步骤2)中,多个所述钢绞绳分别对应穿过多个外周凹槽,且与所述固定架相对固定,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一次注浆短管以及二次注浆短管分别对应嵌入在多个中间孔中,且与固定架相对固定;
所述固定架的外周具有位于相邻的外周凹槽的外周壁,所述固定架的外周形成多个所述外周壁,多个所述外周壁沿着固定架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金属制成且弹性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内端对接在外周壁上,所述弹性片的外端背离固定架朝外弯曲延伸布置;相邻的所述外周壁上的弹性片的弯曲方向相异;
所述施工步骤2)中,当所述固定架置于锚孔中后,所述弹性片的外端抵接在锚孔的内侧壁上,将所述固定架相对固定在锚孔中;多个所述钢绞线与锚孔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的外端背离固定架朝外弯曲延伸布置,形成倾斜状的抵接面;所述一次常压注浆长管、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长管、一次注浆短管以及二次注浆短管之间围合形成围合区域,所述固定架的中心位置具有中心位;相邻的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位于围合区域中,所述固定条的端部固定对接在中心位上,与相邻的两个固定架之间相对固定;所述固定条与多个钢绞绳之间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所述施工步骤2)中,当所述固定架置于锚孔中后,所述抵接面抵接在锚孔的内侧壁上,将所述固定架相对固定在锚孔中。
CN202410436114.4A 2024-04-11 2024-04-11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81668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36114.4A CN118166814A (zh) 2024-04-11 2024-04-11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36114.4A CN118166814A (zh) 2024-04-11 2024-04-11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66814A true CN118166814A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6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36114.4A Pending CN118166814A (zh) 2024-04-11 2024-04-11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668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7899A (zh) 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渗漏钻孔埋嘴高压灌浆堵漏处理方法
CN109798140B (zh) 千米深井软岩劈裂注浆加固支护方法
CN108166535A (zh) 一种囊式堵漏的施工方法
CN108951648A (zh) 明挖隧道砂层涌水涌砂基坑加固方法
CN110374653A (zh) 一种围岩破碎带中空注浆锚索封孔装置及其封孔方法
CN113153396A (zh) 一种巷道淋水区锚索孔的封孔注浆堵水加固方法
CN112900512A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冲裂加固修复施工方法
CN110130324B (zh) 一种钢管微型桩及其施工方法
CS205052B2 (en) Method of improving strength and impermeability of crumbled material and/or solid products
CN110158589A (zh) 富水地层地下连续墙的锚索孔的封水方法及其封水结构
CN118166814A (zh) 锚索口涌水封堵施工方法
CN101929343B (zh) Smw工法型钢拔除注浆方法
KR100475416B1 (ko) 강관 보강 마이크로 실리카 그라우팅 공법
CN111779495A (zh) 抑制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量的施工方法
CN118273368A (zh) 锚索孔涌水封堵施工结构
CN204199324U (zh)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连接钢筋笼用工字钢
CN105781580A (zh) 隧洞裂缝修补的方法
CN206467661U (zh) 二次劈裂注浆的抗压连接结构
CN114108694B (zh) 一种微扰动抗浮地下圆筒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949527U (zh) 一种巷道淋水区锚索孔的封孔注浆堵水加固装置
CN211368723U (zh) 一种新型注浆管
CN209670134U (zh) 装配式墙体直角连接结构
CN209468762U (zh) 一种新型注浆装置
CN219953344U (zh) 盾构始发钢套筒用密封装置
CN216810334U (zh) 一种含有穿墙管道的混凝土墙体防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