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60024A -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60024A
CN118160024A CN202280002974.6A CN202280002974A CN118160024A CN 118160024 A CN118160024 A CN 118160024A CN 202280002974 A CN202280002974 A CN 202280002974A CN 118160024 A CN118160024 A CN 118160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module seat
module
gear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29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媛媛
青威
张俊
张磊
王志会
游传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60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60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机构(10),应用于显示装置(100),包括包覆件(20)和至少一个铰链组件(30),包覆件(20)的承载槽(21)具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轴线L1。铰链组件(30)包括:设置于承载槽(21)内的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相对设置于第一轴线L1两侧的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及张力模块(40),第一模块座(31)与包覆件(20)相固定,第二模块座(32)可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第二方向Y往复滑动,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垂直。第一支撑板(33)与第一模块座(31)相连接,第二支撑板(34)与第二模块座(32)相连接。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可以使显示装置(100)展开或折叠。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张力模块(40)用于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以使第二支撑板(34)远离第一支撑板(33)。

Description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的发展,显示装置的形态越来越丰富。其中,可折叠显示装置能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能满足用户对于大尺寸显示的要求。可折叠显示装置更是成了各大厂商研发能力的象征。
发明内容
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应用于显示装置,折叠机构包括:包覆件和至少一个铰链组件。包覆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所述至少一个铰链组件中的每个铰链组件包括:第一模块座、第二模块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张力模块。
所述第一模块座和所述第二模块座设置于所述承载槽内,所述第一模块座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第二模块座可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第二方向往复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模块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模块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围绕第一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二模块座沿围绕第二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以使所述显示装置展开或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安装柔性显示面板。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张力模块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组件还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同动齿轮,用于携带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联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力模块包括:弹簧和凸轮组件,所述弹簧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弹簧的第一端相对所述包覆件固定,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座相抵。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第 二端的张力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所述凸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远离所述弹簧第二端的一侧,所述凸轮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装置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在所述凸轮组件的作用力下,使得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推动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在所述显示装置由展开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在所述凸轮组件的作用力下,使得所述第二模块座压缩所述弹簧,所述第二模块座向靠近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同动齿轮轴和凸轮套环,所述凸轮套环与所述第二模块座相固定。所述同动齿轮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多个同动齿轮中的一个同动齿轮同轴固定,所述同动齿轮轴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凸轮套环,所述同动齿轮轴可相对所述凸轮套环转动。所述同动齿轮轴贯穿所述凸轮套环的部分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沿所述同动齿轮轴的轴向延伸。
所述凸轮套环包括:本体部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凸轮套环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本体部连接处形成凸起块,所述凸起块朝向所述凸轮套环的内侧,所述凸起块与所述凹陷槽相配合。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凸起块,在弹簧的伸展作用力下,使得所述凸起块卡合至所述凹陷槽内,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或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时,所述凹陷槽脱离所述凸起块,所述第二模块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至靠近所述第一模块座,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力模块还包括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第一导向件用于引导所述弹簧沿所述第二方向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止档板和与所述止档板固定设置的导向轴,所述止档板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导向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弹簧同轴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止档板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块座上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同动齿轮包括:偶数个依次啮合设置的同动 齿轮,且偶数个所述同动齿轮相对所述第一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同动齿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齿轮组还包括:齿轮座、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所述齿轮座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同动齿轮可相对所述齿轮座沿所述同动齿轮的轴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相对所述第一轴线对称设置。偶数个所述同动齿轮中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两个同动齿轮分别为第一同动齿轮和第二同动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同动齿轮的外缘相固定,所述第一齿轮杆的第二端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齿轮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同动齿轮的外缘相固定,所述第二齿轮杆的第二端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轮杆用于携带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一齿轮杆移动。所述第二齿轮杆用于携带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二齿轮杆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座上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模块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模块座和所述第二模块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模块座通过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模块座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模块座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于所述第一模块座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模块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二导轨槽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导轨槽可沿所述第二导轨往复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座上固定有支撑托架,所述支撑托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模块座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托架位于所述凸轮套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支撑托架用于支撑所述同动齿轮轴,且所述同动齿轮轴可相对所述支撑托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座的第二侧壁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凸轮套环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当所述显示装置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时,所述凸轮套环向靠近所述避让槽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齿轮杆携带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一齿轮杆移动。和/或,所述第二齿轮杆和所 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二齿轮杆携带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二齿轮杆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卡孔、第一腰型孔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齿轮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一齿轮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齿轮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与所述第一卡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一卡孔和所述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可相对所述第一腰型孔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卡孔、第二腰型孔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齿轮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齿轮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齿轮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与所述第二卡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二卡孔和所述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轴可相对所述第二腰型孔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呈弧形。所述包覆件包括:第一端板面、第二端板面和侧壁板面,所述第一端板面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端板面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另一端,所述侧壁板面位于所述第一端板面和所述第二端板面之间;所述第一端板面、所述第二端板面和所述侧壁板面固定连接,且围合而成所述承载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模块座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件,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三导向件与所述第一模块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围绕所述第一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模块座之间设置有第四导向件,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四导向件与所述第二模块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二模块座沿围绕所述第二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件包括:第一凸台、第三导轨和第三导轨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模块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三导轨槽,所述第三导轨槽在延伸方向上呈半圆形,所述第一模块座朝向所述第三导轨槽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三导轨槽配合设置,所述第三导轨可沿所述第三导轨槽滑动。
所述第四导向件包括:第二凸台、第四导轨和第四导轨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模块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所述第四导轨槽,所述第四导轨槽在延伸方向上呈半圆形,所述第二模块座朝向所述第四导轨槽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第四导轨,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四导轨槽配合设置,所述第四导轨可沿所述第四导轨槽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轴线为半圆形的所述第三导轨槽所在的虚拟圆的轴线;所述第二虚拟轴线为半圆形的所述第四导轨槽所在的虚拟圆的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铰链组件包括两个铰链组件,一个所述铰链组件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的一端,另一个所述铰链组件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另一端。两个所述铰链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所述第一中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被配置为所述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中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折叠机构和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折叠机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折叠机构的承载面上,所述承载面包括: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展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展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机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展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6为根据图3所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结构图沿剖切线BB得到的截面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模块座、张力模块和齿轮组的结构图;
图8为根据图6所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结构图沿剖切线BB得到的截面图的A处放大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折叠机构处于基于图8所示的A位置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1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模块座和第二模块座的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1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模块座和第一支撑板的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13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模块座和第二支撑板的分解状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大致”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平行”、“垂直”、“相等”包括所阐述的情况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平行”包括绝对平行和近似平行,其中近似平行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可以是5°以内偏差;“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也可以是5°以内偏差。“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可以是相等的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其中任一者的5%。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折叠手机产品主要有水滴型和U型内折产品。消费者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折痕。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折叠手机,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柔性显示面板50(即屏幕)弯折处Z区域会形成凹陷,在柔性显示面板50上表现为折痕。
产生折痕的原因主要为:柔性显示面板50使用的材质中有很多高分子材料,这些高分子材料在静态弯折时会发生蠕变损伤,以及在动态弯折过程中发生疲劳损伤,造成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存留在柔性显示面板50里。
但因折叠屏幕中的高分子材料要同时保证光学、机械强度、弯折能力等多方面要求,所以对于高分子材料的改善空间非常有限。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机构10,如图2所示,应用于显示装置100。如图3和图4所示,折叠机构10包括:包覆件20和至少一个铰链组件30。包覆件20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承载槽21,承载槽21具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轴线L1。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折叠机构10包括包覆件20和两个铰链组件30。在另一些示例中,根据显示装置100的宽度的大小,可以设置三个铰链组件30或四个铰链组件30等,此处并不设限。其中,显示装置100的宽度即为显示装置1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d1。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包覆件20设置于沿显示装置100长度方向的中部,显示装置100在铰链组件30的控制下进行折叠或者展开。其中,显示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与显示装置100的宽度所在的第一方向X相垂直。
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铰链组件30中的每个铰链组件30包括:第一模块座31、第二模块座32、第一支撑板33、第二支撑板34和张力模块40。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设置于承载槽21内,第一模块座31与包覆件20相固定,第二模块座32可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第二方向Y往复滑动。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垂直,且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在平面,与显示装置100(参见图2)处于展开状态时所在平面平行。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承载槽21内设置的铰链组件30均具有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第一模块座31与包覆件20相固定,第二模块座32可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第二方向Y往复滑动,也就是说,第二模块座32可沿显示装置100(参见图2)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相对设置于第一轴线L1的两侧,第一支撑板33与第一模块座31相连接,第二支撑板34与第二模块座32相连接,第一支撑板33可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围绕第一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第二支撑板34可相对第二模块座32沿围绕第二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以使显示装置100展开或折叠。第一 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被配置为安装柔性显示面板50(参见图5)。
关于第一虚拟轴线和第二虚拟轴线的位置的介绍,参见后续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用于安装柔性显示面板50,由于第一支撑板33与第一模块座31相连接,第二支撑板34与第二模块座32相连接,当第二模块座32在第二方向Y(即显示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上远离第一模块座31时,会携带第二支撑板34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一支撑板33。从而实现将安装于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上的柔性显示面板50,位于第一轴线L1位置处的Z区域拉开展平的功能,以使折痕消失(如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角度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一般来说,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即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即0°,第一支撑板33围绕第一虚拟轴线转动,同时,第二支撑板34围绕第二虚拟轴线转动,直至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相贴合,即90°。也就是说,预设角度范围为0°~90°。
如图4所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张力模块40用于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以使第二支撑板34远离第一支撑板33。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张力模块40可以实现的功能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张力模块40可以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也就是说,张力模块40的设置,仅在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实现柔性显示面板50位于第一轴线L1位置处的Z区域被拉开展平的目的(如图5所示)。
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张力模块40,在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以使第二模块座32在第二方向Y滑动远离第一模块座,并带动与第二模块座32连接的第二支撑板34远离第一支撑板33,达到将柔性显示面板50的折痕拉紧展开的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消除屏幕折痕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各模块的占用空间,实现显示装置100的小尺寸设计,符合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成本较低。该技术方案与常规技术相比,铰链组件30比常规的铰链成本降低20%。
而且,该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柔性显示面板50在长期使用后仍能够保持平整,无折痕,使用寿命较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铰链组件30还包括齿轮组60,齿轮组60包括:多个同动齿轮61,多个同动齿轮61用于携带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联动。
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联动是指:齿轮组60包括的同动齿轮61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同时转动,即第一支撑板33围绕第一虚拟轴线转动展开时,第二支撑板34围绕第二虚拟轴线转动展开。或者,同时向折叠的状态转动,且转动的角度和速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张力模块40包括:弹簧41和凸轮组件42,弹簧41的轴向与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弹簧41的第一端41a相对包覆件20固定,弹簧41的第二端41b与第二模块座32相抵,弹簧4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41第二端41b的张力用于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
凸轮组件42设置于弹簧41的第一端41a远离弹簧41第二端41b的一侧,凸轮组件42被配置为:
在显示装置100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在凸轮组件42的作用力下,使得弹簧41的第二端41b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以使第二支撑板34远离第一支撑板33。在显示装置100由展开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在凸轮组件42的作用力下,使得第二模块座32压缩弹簧41,第二模块座32向靠近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以使第二支撑板34靠近第一支撑板33。
在一些示例中,图6为沿弹簧41的轴向的截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弹簧41的左侧,即弹簧的41的第一端41a的远离弹簧41第二端41b的一侧,设置有凸轮组件42,在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凸轮组件42可以控制弹簧41的压缩状态。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弹簧41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此时,弹簧41的第二端41b具有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的趋势(即存在张力),但是,由于凸轮组件42的作用力,限制了弹簧41的第二端41b推动第二模块座32滑动的可能性,阻挡了第二模块座32的滑动。那么,此时为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相距较近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模块座31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33和与第二模块座32相 连接的第二支撑板34相距较近,此状态对柔性显示面板50没有施加额外的拉伸作用力,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张力模块40对柔性显示面板50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面板50的寿命。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弹簧41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此时,弹簧41的第二端41b具有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的趋势(即存在张力),并且,此时由于凸轮组件42的设置,使得弹簧41的第二端41b可以推动第二模块座32滑动。那么,此时为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相距较远的状态。例如,与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相比,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的距离可增加0.1mm~1mm。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之间的间距也会增加0.1mm~1mm,会将柔性显示面板50处于Z区域的部分拉开展平(参见图5),消除折痕。
因此,在显示装置100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以及,在显示装置100由展开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凸轮组件42具有控制弹簧41第二端41b的张力是否推动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支撑板33与第一模块座31相连接,第二支撑板34与第二模块座32相连接,因此,第二模块座32远离第一模块座31时,可以同时理解为第二支撑板34远离第一支撑板33。同理,第二模块座32靠近第一模块座31时,可以同时理解为第二支撑板34靠近第一支撑板33。
并且,如图6所示,为了更清楚的理解第二模块座32、第一模块座31、弹簧41和凸轮组件42的相对位置关系,图中没有显示第一支撑板33和第一支撑板33。关于第一支撑板33和第一支撑板33的位置的理解可以参照图4所示。
关于凸轮组件42的具体结构见下述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凸轮组件42包括:同动齿轮轴43和凸轮套环45,凸轮套环45与第二模块座32相固定。同动齿轮轴43的第一端与多个同动齿轮61中的一个同动齿轮61同轴固定,同动齿轮轴43的第二端贯穿凸轮套环45,同动齿轮轴43可相对凸轮套环45转动。同动齿轮轴43贯穿凸轮套环45的部分设置有凹陷槽44,凹陷槽44沿同动齿轮轴43的轴向延伸。
也就是说,同动齿轮轴43与其同轴相连接的同动齿轮61同时转动,那么,同动齿轮轴43上的凹陷槽44会随着同动齿轮轴43的转动为转动,凹陷槽44的槽口会朝向不同的方向。
如图8和图9所示,凸轮套环45包括:本体部451和突出部452,突出 部452设置于凸轮套环45远离弹簧41的一侧,突出部452与本体部451连接处形成凸起块453,凸起块453朝向凸轮套环45的内侧,凸起块453与凹陷槽44相配合。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9所示,凹陷槽44朝向凸起块453,在弹簧41的伸展作用力下,使得凸起块453卡合至凹陷槽44内,第二模块座32向远离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方向Y滑动,以使第二支撑板34远离第一支撑板33。当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或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时,如图8所示,凹陷槽44脱离凸起块453,第二模块座32沿第二方向Y滑动至靠近第一模块座31,以使第二支撑板34靠近第一支撑板33。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或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时,同动齿轮轴43在凸轮套环45的本体部451所在区域转动,凸轮套环45的本体部451的环可以设计为圆形环。同动齿轮轴43与凸轮套环45的本体部451的环间隙配合。由于弹簧41的张力的存在,同动齿轮轴43远离弹簧41的一侧会紧贴本体部451的环的内壁。此时,凸轮套环45具有阻挡第二模块座32向右侧滑动的作用。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当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时,由于弹簧41的张力的存在,与第二模块座32相固定的凸轮套环45与第二模块座32一起向右滑动,同动齿轮轴43处于凸轮套环45的本体部451和突出部452之间的区域,凸起块453卡合至凹陷槽44内。使得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在第二方向Y上的间隙M增大。使得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之间的间距增加,会将柔性显示面板50处于Z区域的部分拉开展平(参见图5)。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设计的凹陷槽44的大小,调节在显示装置100相对展平状态折叠多大角度范围内,以使弹簧41推动第二模块座32相对远离第一模块座31。例如,在垂直同动齿轮轴43轴向的平面内,将凹陷槽44的槽口两侧边缘处与同动齿轮轴43之间形成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为60°,此时,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0在折叠大约0°~20°的范围内,实现弹簧41推动第二模块座32相对远离第一模块座31。在折叠角度大于5°~30°后,在凸轮组件42的作用力下,弹簧41不能推动第二模块座32。
因此,本申请通过弹簧41和凸轮组件42的设置,实现了显示装置100在展开状态时,将柔性显示面板50处于Z区域的部分拉开展平(参见图5)的目的。并且,当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或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时,弹簧41和凸轮组件42不会对柔性显示面板50施加拉紧 的作用力,提高了显示装置100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张力模块40还包括第一导向件46,第一导向件46与包覆件20相固定,第一导向件46用于引导弹簧41沿第二方向Y伸缩。
第一导向件46的设置,可以对弹簧41张力的方向提供导向的作用,防止弹簧41的张力向远离第二方向Y的其他方向偏移。同时,也对弹簧41的位置具有限位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导向件46包括:止档板461和与止档板461固定设置的导向轴462,止档板461与包覆件20相固定。导向轴462的轴向与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弹簧41同轴套设于导向轴462上,弹簧41的第一端41a与止档板461相抵。
示例性的,止档板461与包覆件20相固定,弹簧41的第一端41a与止档板461相抵,由于弹簧41为压缩状态,所述弹簧41的第一端41a相对包覆件20为固定状态。
导向轴462的轴向与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弹簧41同轴套设于导向轴462上,以实现对弹簧41张力的方向提供导向的作用,防止弹簧41的张力向远离第二方向Y的其他方向偏移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二模块座32上设置有第一容纳腔321,第一导向件46和弹簧41设置于第一容纳腔321内。
第一容纳腔321可以理解为一个贯穿第二模块座32的一个腔体空间,第一导向件46和弹簧41设置于第二模块座32的第一容纳腔321内,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减小张力模块40所占的体积,有利于显示装置100的小型化。
并且,可以使得弹簧41的第二端41b更加方便的紧抵在第二模块座32上,方便对第二模块座32施加沿第二方向Y的张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同动齿轮61包括:偶数个依次啮合设置的同动齿轮61,且偶数个同动齿轮61相对第一轴线L1对称设置,同动齿轮61的轴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设置。
示例性的,偶数个同动齿轮61为四个同动齿轮61,四个同动齿轮61依次啮合。其中两个同动齿轮61设置于第一轴线L1的一侧,两外两个同动齿轮61设置于第一轴线L1的另一侧。
如图3所示,齿轮组60还包括:齿轮座62、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齿轮座62与包覆件20相固定,同动齿轮61可相对齿轮座62沿同动 齿轮61的轴向转动。
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相对第一轴线L1对称设置,偶数个同动齿轮61中相对远离第一轴线L1的两个同动齿轮61分别为第一同动齿轮61a和第二同动齿轮61b,第一齿轮杆63的第一端与第一同动齿轮61a的外缘相固定,第一齿轮杆63的第二端沿垂直第一方向X的方向延伸。第二齿轮杆64的第一端与第二同动齿轮61b的外缘相固定,第二齿轮杆64的第二端沿垂直第一方向X的方向延伸,第一齿轮杆63用于携带第一支撑板33转动,且第一支撑板33可相对第一齿轮杆63移动。第二齿轮杆64用于携带第二支撑板34转动,且第二支撑板34可相对第二齿轮杆64移动。
示例性的,偶数个同动齿轮61的设置,使得相对远离第一轴线L1的两个同动齿轮61实现联动。并且,当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联动时,实现显示装置100的展开和折叠。
当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相对第一轴线L1对称的相对展开时,在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的携带下,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相对展开,实现显示装置100的展开。
当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相对第一轴线L1对称的相对合拢时,在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的携带下,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相对折叠,实现显示装置100的折叠。
示例性的,同动齿轮轴43的第一端与第一同动齿轮61a同轴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与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的相对位置,可以参照图10所示。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在第一齿轮杆63携带第一支撑板33转动时,第一支撑板33与第一齿轮杆63的位置并不是相对固定的,第一支撑板33的运动轨迹受第一模块座31的限制,具体见下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同理,第二齿轮杆64携带第二支撑板34转动时,第二支撑板34与第二齿轮杆64的位置并不是相对固定的,第二支撑板34的运动轨迹受第二模块座32的限制,具体见下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模块座31上设置有第二容纳腔311,第二模块座32设置于第二容纳腔311内。
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件70,第二模块座32通过第二导向件70与第一模块座31滑动连接,以使第二模块座32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第二方向Y往复滑动。
示例性的,第二容纳腔311可以为一个U型的缺口,第二模块座32放置 于该缺口中,这样设计使得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方便第一模块座31和第二模块座32的配合。
并且,第二导向件70限定了第一模块座31相对第二模块座32滑动的方向,以使第二模块座32只能相对第一模块座31在第二方向Y上滑动,避免向其他方向偏移引起柔性显示面板50的扭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导向件70包括:第二导轨72和第二导轨槽71,第二导轨72固定于第一模块座31朝向第二容纳腔311的第一侧壁311a上,第一侧壁311a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二导轨7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模块座3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槽71,第二导轨槽71与第二导轨72配合设置,第二导轨槽71可沿第二导轨72往复滑动。
通过滑动连接的第二导轨72和第二导轨槽71,可以实现第二模块座32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第二方向Y往复滑动的目的。
示例性的,相配合的第二导轨72和第二导轨槽71可以设计两组,即两组第二导向件70,两组第二导向件70可以设计在第一模块31朝向第二容纳腔31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例如,第一侧壁311a以及与第一侧壁311a相对的侧壁,以实现第二模块座32和第一模块座31稳定的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模块座31上固定有支撑托架312,支撑托架312固定于第一模块座31朝向第二容纳腔311的第二侧壁311b上,第二侧壁311b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如图3所示,支撑托架312位于凸轮套环45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支撑托架312用于支撑同动齿轮轴43,且同动齿轮轴43可相对支撑托架312转动。
示例性的,第二容纳腔311为一个U型的缺口,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侧壁为第二侧壁311b,该第二侧壁311b位于,弹簧41的第一端41a远离弹簧41第二端41b的一侧。这样可以实现同动齿轮轴43的第一端与同动齿轮61同轴固定,同动齿轮轴43的第二端通过支撑托架312进行支撑和限位,使得同动齿轮轴43运行更平稳,提高显示装置100的装配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模块座31的第二侧壁311b上还设置有容纳凸轮套环45的避让槽313,避让槽313与第二容纳腔311连通。
当显示装置100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凸轮套环45向靠近避让槽313的第二方向Y移动,以使第二支撑板34靠近第一支撑板33。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二模块座32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第一模块座31的一侧固定有凸轮套环45,凸轮套环45和第二模块座32同时移动,在第一模块座31上设计避让槽313,可以避免第一模块座31对第二模块座32的 移动产生阻挡,方便第二模块座32的滑动,实现第二支撑板34向靠近第一支撑板33滑动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齿轮杆63和第一支撑板3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80,通过第一连接件80,以使第一齿轮杆63携带第一支撑板33转动,且第一支撑板33可相对第一齿轮杆63移动。
第二齿轮杆64和第二支撑板3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85,通过第二连接件85,以使第二齿轮杆64携带第二支撑板34转动,且第二支撑板34可相对第二齿轮杆64移动。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连接件80的设置,使得第一齿轮杆63对第一支撑板33的转动具有带动的作用,通过第二连接件85的设置,使得第二齿轮杆64对第二支撑板34的转动具有带动的作用,实现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的联动。但是,第一齿轮杆63和第二齿轮杆64并不影响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件80包括:第一卡孔81、第一腰型孔82和第一连接轴83,第一齿轮杆6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孔81,第一卡孔81的轴向与第一齿轮杆63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一支撑板33朝向第一齿轮杆6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腰型孔82,第一腰型孔82与第一卡孔81对应设置。第一连接轴83贯穿第一卡孔81和第一腰型孔82,第一连接轴83可相对第一腰型孔82移动。
通过第一卡孔81、第一腰型孔82和第一连接轴83的设置实现第一齿轮杆63和第一支撑板33的连接,以使第一齿轮杆63携带第一支撑板33转动。第一支撑板33上设置的第一腰型孔82,使得第一连接轴83可相对第一腰型孔82在第一腰型孔82的延伸方向上滑动。或者,使得第一连接轴83可相对第一腰型孔82转动,实现第一齿轮杆63在携带第一支撑板33转动的同时,避免对第一支撑板33产生限制。
因此,此处第一连接轴83可相对第一腰型孔82移动,包括转动和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连接件85包括:第二卡孔86、第二腰型孔87和第二连接轴88,第二齿轮杆6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孔86,第二卡孔86的轴向与第二齿轮杆64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二支撑板34朝向第二齿轮杆6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腰型孔87,第二腰型孔87与第二卡孔86对应设置,第二连接轴88贯穿第二卡孔86和第二腰型孔87,第二连接轴88可相对第二腰型孔87移动。
通过第二卡孔86、第二腰型孔87和第二连接轴88的设置实现第二齿轮 杆64和第二支撑板34的连接,以使第二齿轮杆64携带第二支撑板34转动。第二支撑板34上设置的第二腰型孔87,使得第二连接轴88可相对第二腰型孔87在第二腰型孔87的延伸方向上滑动。或者,使得第二连接轴88可相对第二腰型孔87转动,实现第二齿轮杆64在携带第二支撑板34转动的同时,避免对第二支撑板34产生限制。
因此,第二连接轴88可相对第二腰型孔87移动,包括转动和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包覆件20沿第二方向Y的截面呈弧形。包覆件20包括:第一端板面22、第二端板面23和侧壁板面24,第一端板面22设置于包覆件20沿第一轴线L1方向的一端,第二端板面23设置于包覆件20沿第一轴线L1方向的另一端,侧壁板面24位于第一端板面22和第二端板面23之间。第一端板面22、第二端板面23和侧壁板面24固定连接,且围合而成承载槽21。
示例性的,包覆件20的侧壁板面24为弧形,使得显示装置100在折叠状态时外形更圆滑,具有更好流线性。包覆件20同时还具有承载铰链组件30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支撑板33与第一模块座31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件90,第一支撑板33通过第三导向件90与第一模块座31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撑板33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围绕第一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例如,预设角度范围为0°~90°。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为0°,当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支撑板33通过第三导向件90在第一模块座31上转动90°。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三导向件90包括:第一凸台91、第三导轨93和第三导轨槽92,第一支撑板33的第二表面33b固定有第一凸台91,第一支撑板33的第二表面33b和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为第一支撑板33相对的表面。第一模块座31上还设置有第三容纳腔314,第一凸台91位于第三容纳腔314内。第一凸台91上设置有第三导轨槽92,第三导轨槽92在延伸方向上呈半圆形,第一模块座31朝向第三导轨槽92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导轨93,第三导轨93与第三导轨槽92配合设置,第三导轨93可沿第三导轨槽92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清楚的展示第一支撑板33和第一模块座31的结构,图12将第一支撑板33和第一模块座31处于拆开状态放置。当第一支撑板33和第一模块座31连接组装后,第一支撑板33会盖合在第一模块座31 上,并且,第一凸台91放置于第三容纳腔314内。第三导轨93配合装配在第三导轨槽92中。当第一支撑板33转动时,第三导轨槽92会沿着弧形的第三导轨93转动。实现第一支撑板33相对第一模块座31沿围绕第一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第一虚拟轴线为半圆形的第三导轨槽92所在的虚拟圆Q1的轴线LL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支撑板34与第二模块座32之间设置有第四导向件95,第二支撑板34通过第四导向件95与第二模块座32转动连接,以使第二支撑板34相对第二模块座32沿围绕第二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例如,当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二支撑板34通过第四导向件95在第二模块座32上转动90°,并且,在齿轮组60的控制下,第二支撑板34与第一支撑板33处于联动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四导向件95包括:第二凸台96、第四导轨97和第四导轨槽98,第二支撑板34的第二表面34b固定有第二凸台96,第二支撑板34的第二表面34b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为第二支撑板34相对的表面。第二凸台96位于第二模块座32的第一容纳腔321内。第二凸台96上设置有第四导轨槽98,第四导轨槽98在延伸方向上呈半圆形,第二模块座32朝向第四导轨槽98的侧壁上固定有第四导轨97,第四导轨97与第四导轨槽98配合设置,第四导轨97可沿第四导轨槽98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清楚的展示第二支撑板34和第二模块座32的结构,图13将第二支撑板34和第二模块座32处于拆开状态放置。当第二支撑板34和第二模块座32连接组装后,第二支撑板34会盖合在第二模块座32上,并且,第二凸台96放置于第二模块座32的第一容纳腔321内。第四导轨97配合装配在第四导轨槽98中。当第二支撑板34转动时,第四导轨槽98会沿着弧形的第四导轨97转动。实现第二支撑板34相对第二模块座32沿围绕第二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第二虚拟轴线为半圆形的第四导轨槽98所在的虚拟圆Q2的轴线LL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虚拟轴线和第二虚拟轴线位于第一轴线L1相对的两侧。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第二凸台96位于第二模块座32的第一容纳腔321内,且结合图7所示,弹簧41也位于第一容纳腔321内。例如,第二凸 台96包括间隔的两部分,第一部分96a和第二部分96b,当第二支撑板34会盖合在第二模块座32上后,第一部分96a放置于弹簧41一侧的第一子容纳腔区域321a,第二部分96b放置于弹簧41另一侧的第二子容纳腔区域321b,即弹簧夹合在第一部分96a和第二部分96b之间。
上述设置,相配合的第一部分96a和第二部分96b设置于弹簧41外侧,在弹簧41的外侧具有限位导向作用。而结合图6,第一导向件46的导向轴462对弹簧41的内侧具有限位导向作用。这样可以保证弹簧41张力方向的精准性,确保第二模块座32向对第一模块座31沿第二方向Y滑动。
示例性的,第一部分96a和第二部分96b可以各设置一个第四导轨槽98,第一模块座31对应设置相应的第四导轨97。使得第四导向件95的导向作用更稳定。
通过第三导向件90和第四导向件95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板33在预定方向及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使得第二支撑板34在预定方向及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以使柔性显示面板50保持表面的平展性,即使在显示装置100由展开至折叠的过程中,在保证运行的稳定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柔性显示面板50的扭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至少一个铰链组件30包括两个铰链组件30,一个铰链组件30设置于包覆件20沿第一轴线L1的一端,另一个铰链组件30设置于包覆件20沿第一轴线L1的另一端。两个铰链组件30的第一支撑板33位于第一轴线L1的同一侧。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一个折叠机构10包括两个铰链组件30,两个铰链组件30设置于包覆件20的两端。并且,两个铰链组件30的第一支撑板33位于第一轴线L1的同一侧,那么,两个铰链组件30的第二支撑板34位于第一轴线L1的另一侧。
设置两个铰链组件30,两个铰链组件30包括两个张力模块40,两个张力模块40的推动作用更有利于张力在柔性显示面板50上的均匀性,以使柔性显示面板50的平整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折叠机构10还包括:第一中框101和第二中框102,第一中框101与第一支撑板33固定连接,第一中框101的第一表面101a被配置为支撑柔性显示面板50。第一中框101的第一表面101a与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处于同一平面。
第二中框102与第二支撑板34固定连接,第二中框102的第一表面102a被配置为支撑柔性显示面板50,第二中框102的第一表面102a与第二支撑板 34的第一表面34a处于同一平面。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中框101的第一表面101a、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第二中框102的第一表面102a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处于同一平面。
也就是说,第二中框102可以随着第二支撑板34沿第二方向Y的移动而移动。当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中框102远离第一中框101,柔性显示面板50位于Z区域的部分会被拉开展平,消除折痕。例如,第二中框102相对第一中框101移动0.1mm~1mm。此距离可以使得柔性显示面板50展平,但是对于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外型不会造成影响。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折叠机构10和柔性显示面板50,折叠机构10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折叠机构10。柔性显示面板50设置于折叠机构10的承载面上,承载面包括:第一中框101的第一表面101a、第一支撑板33的第一表面33a、第二中框102的第一表面102a和第二支撑板34的第一表面34a。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手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折叠机构10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 一种折叠机构,应用于显示装置,包括:
    包覆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
    至少一个铰链组件,所述至少一个铰链组件中的每个铰链组件包括:
    第一模块座和第二模块座,设置于所述承载槽内;所述第一模块座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第二模块座可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第二方向往复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在平面平行;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模块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模块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围绕第一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二模块座沿围绕第二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以使所述显示装置展开或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被配置为安装柔性显示面板;
    张力模块,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铰链组件还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同动齿轮,用于携带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联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张力模块包括:弹簧和凸轮组件,所述弹簧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弹簧的第一端相对所述包覆件固定,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模块座相抵;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第二端的张力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所述凸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远离所述弹簧第二端的一侧,所述凸轮组件被配置为:
    在所述显示装置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在所述凸轮组件的作用力下,使得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推动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
    在所述显示装置由展开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在所述凸轮组件的作用力下,使得所述第二模块座压缩所述弹簧,所述第二模块座向靠近所 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同动齿轮轴和凸轮套环,所述凸轮套环与所述第二模块座相固定;
    所述同动齿轮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多个同动齿轮中的一个同动齿轮同轴固定,所述同动齿轮轴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凸轮套环,所述同动齿轮轴可相对所述凸轮套环转动;所述同动齿轮轴贯穿所述凸轮套环的部分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沿所述同动齿轮轴的轴向延伸;
    所述凸轮套环包括:本体部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凸轮套环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本体部连接处形成凸起块,所述凸起块朝向所述凸轮套环的内侧,所述凸起块与所述凹陷槽相配合: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凸起块,在弹簧的伸展作用力下,使得所述凸起块卡合至所述凹陷槽内,所述第二模块座向远离所述第一模块座的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或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第三状态时,所述凹陷槽脱离所述凸起块,所述第二模块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至靠近所述第一模块座,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张力模块还包括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第一导向件用于引导所述弹簧沿所述第二方向伸缩。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止档板和与所述止档板固定设置的导向轴,所述止档板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导向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弹簧同轴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止档板相抵。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座上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多个同动齿轮包括:偶数个依次啮合设置的同动齿轮,且偶数个所述同动齿轮相对所述第一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同动齿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齿轮组还包括:
    齿轮座,与所述包覆件相固定,所述同动齿轮可相对所述齿轮座沿 所述同动齿轮的轴向转动;
    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相对所述第一轴线对称设置;偶数个所述同动齿轮中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两个同动齿轮分别为第一同动齿轮和第二同动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同动齿轮的外缘相固定,所述第一齿轮杆的第二端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齿轮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同动齿轮的外缘相固定,所述第二齿轮杆的第二端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轮杆用于携带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一齿轮杆移动;所述第二齿轮杆用于携带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二齿轮杆移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座上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模块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所述第一模块座和所述第二模块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模块座通过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模块座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模块座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滑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于所述第一模块座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模块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二导轨槽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导轨槽可沿所述第二导轨往复滑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座上固定有支撑托架,所述支撑托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模块座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
    所述支撑托架位于所述凸轮套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支撑托架用于支撑所述同动齿轮轴,且所述同动齿轮轴可相对所述支撑托架转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座的第二侧壁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凸轮套环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当所述显示装置由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凸轮套环向靠近所述避让槽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
  13. 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齿轮杆携带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一支撑 板可相对所述第一齿轮杆移动;和/或,
    所述第二齿轮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二齿轮杆携带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可相对所述第二齿轮杆移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卡孔、第一腰型孔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齿轮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一齿轮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齿轮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与所述第一卡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一卡孔和所述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可相对所述第一腰型孔移动;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卡孔、第二腰型孔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齿轮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齿轮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齿轮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与所述第二卡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二卡孔和所述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轴可相对所述第二腰型孔移动。
  15. 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呈弧形;
    所述包覆件包括:第一端板面、第二端板面和侧壁板面,所述第一端板面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端板面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另一端,所述侧壁板面位于所述第一端板面和所述第二端板面之间;所述第一端板面、所述第二端板面和所述侧壁板面固定连接,且围合而成所述承载槽。
  16. 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模块座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件,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三导向件与所述第一模块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模块座沿围绕所述第一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模块座之间设置有第四导向件,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四导向件与所述第二模块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二模块座沿围绕所述第二虚拟轴线的方向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
    所述第三导向件包括:第一凸台、第三导轨和第三导轨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模块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三导轨槽,所述第三导轨槽在延伸方向上呈半圆形,所述第一模块座朝向所述第三导轨槽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三导轨槽配合设置,所述第三导轨可沿所述第三导轨槽滑动;和/或,
    所述第四导向件包括:第二凸台、第四导轨和第四导轨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模块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所述第四导轨槽,所述第四导轨槽在延伸方向上呈半圆形,所述第二模块座朝向所述第四导轨槽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第四导轨,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四导轨槽配合设置,所述第四导轨可沿所述第四导轨槽滑动。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虚拟轴线为半圆形的所述第三导轨槽所在的虚拟圆的轴线;
    所述第二虚拟轴线为半圆形的所述第四导轨槽所在的虚拟圆的轴线。
  19. 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铰链组件包括两个铰链组件,一个所述铰链组件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的一端,另一个所述铰链组件设置于所述包覆件沿所述第一轴线的另一端;
    两个所述铰链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同一侧。
  20. 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所述第一中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第二中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被配置为所述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2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折叠机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
    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折叠机构的承载面上,所述承载面包括: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第一支撑板的第一表面、第二中框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一表面。
CN202280002974.6A 2022-08-31 2022-08-31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81600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16190 WO2024045038A1 (zh) 2022-08-31 2022-08-31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60024A true CN118160024A (zh) 2024-06-07

Family

ID=9009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2974.6A Pending CN118160024A (zh) 2022-08-31 2022-08-31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60024A (zh)
WO (1) WO20240450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6694B1 (ko) * 2017-05-02 2022-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958337B (zh) * 2019-11-30 2021-08-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屏的转轴机构、折叠屏组件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214413192U (zh) * 2020-02-20 2021-10-15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1343310B (zh) * 2020-03-06 2021-04-20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936551A (zh) * 2020-06-29 2022-01-1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滑动机构、可弯折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4076144A (zh) * 2020-08-20 2022-02-22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可弯折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436537B (zh) * 2021-06-30 2023-06-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689789B (zh) * 2021-08-13 2023-05-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627760B (zh) * 2022-02-24 202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5038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2196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US11336759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240069604A1 (en) Fold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293094A1 (en) Hinge for mobile terminal having an inwardly bendable flexible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an inwardly bendable flexible screen
AU2021292086B2 (en) Fold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366927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80000048A1 (en) Hinge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9057131A5 (zh)
CN115076218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CN114076144A (zh) 转轴机构、可弯折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US20220261046A1 (en) Hing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device having same
CN118160024A (zh)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CN218760886U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70707B (zh)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CN114627760A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5705074A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EP4239988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US20240056517A1 (en) Hinge
US11977420B2 (en) Slidable hing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device having same
CN219655079U (zh) 一种转轴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4027489A1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202972U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WO2023231938A1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838702A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4550580A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