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37697A -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37697A
CN118137697A CN202410260676.8A CN202410260676A CN118137697A CN 118137697 A CN118137697 A CN 118137697A CN 202410260676 A CN202410260676 A CN 202410260676A CN 118137697 A CN118137697 A CN 118137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p
rectangular groove
pole
magnetic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06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137697B (zh
Inventor
高明玲
颜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4102606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3769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26067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8137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8137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37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137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37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23Rotor cores with windings and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包括前端盖、后端盖、机壳、混合励磁转子和定子,混合励磁转子由凸极电励磁转子和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组成,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包括轴、转子铁芯、永磁钢和隔磁气隙;转子铁芯上均布有偶数个T字形凸极,定子缠绕在T字型凸极的极身上,永磁钢安装在T字型凸极上的槽内。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采用的非对称转子结构,改变了传统对称转子的磁路分布,使得每段极弧对应的磁场由不同的永磁钢或励磁绕组提供,使得磁场分布均匀,提高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同时相邻凸极内的组合式磁极互不对称的结构,使得电机运行平稳,提高驱动电机输出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机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上采用的永磁驱动电机的转子大多采用多重组合式径向永磁结构,如现有技术,电动汽车内置双径向永磁钢合成磁场驱动电机(申请号:201610306656.5),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每极包括两组径向永磁体,而且每组永磁体都由两块永磁钢构成,多极永磁体沿转子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于转子铁芯靠近外缘侧。每极磁场由四块永磁钢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增强,但磁场分布不够均匀,气隙磁密正弦性差,齿槽转矩大,运行不平稳,而且目前已公开的关于凸极混合励磁电机的结构,永磁钢或者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覆盖整个凸极表面,导致磁场利用率不高,因此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磁场分布不够均匀,气隙磁密正弦性差,齿槽转矩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包括前端盖、后端盖、机壳、混合励磁转子和定子,混合励磁转子由凸极电励磁转子和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组成,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包括轴、转子铁芯、永磁钢和隔磁气隙;转子铁芯上均布有偶数个T字形凸极,定子缠绕在T字型凸极的极身上,永磁钢安装在T字型凸极上的槽内。
优选地,转子铁芯压装在轴上。
优选地,偶数个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的外边均为圆弧且在同一圆周上,偶数个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的内边均为直线且与同一圆周相切。
优选地,偶数个T字形凸极为依次相邻的N极和S极;隔磁气隙的宽度小于T字型凸极上槽的宽度;T字型凸极上的槽深度、隔磁气隙的深度贯穿转子铁芯;隔磁气隙与T字形凸极的外边不连通;若干槽之间、若干隔磁气隙之间均连通。
优选地,第一N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一端与第一隔磁气隙连通,第一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一N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与第一矩形槽、第一隔磁气隙对称的第二矩形槽和第二隔磁气隙。
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一隔磁气隙之间设有呈倒“八”形的两个第三矩形槽。
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二矩形槽之间设有第四矩形槽,第四矩形槽一端与第三隔磁气隙相连通,第三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三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外边的部分为长方形槽,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N磁极中心线重合。
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二隔磁气隙之间设有第五矩形槽,第五矩形槽与第二隔磁气隙、第三隔磁气隙之间均不连通;第五矩形槽与第四矩形槽之间设有第四隔磁气隙,第四隔磁气隙与第五矩形槽、第四矩形槽之间均连通。
优选地,第一N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一S磁极。
第一S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五隔磁气隙,第五隔磁气隙一端与第六矩形槽连通,第六矩形槽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一S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第七矩形槽,第七矩形槽与第五隔磁气隙之间不连通,第七矩形槽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五隔磁气隙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第八矩形槽与第七矩形槽相邻,第八矩形槽、第七矩形槽均与第六隔磁气隙连通,第六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一S磁极中心线与第六矩形槽之间设有第九矩形槽,第九矩形槽一端与第七隔磁气隙连通,第七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七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的外边的部分为长方形槽且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S磁极中心线重合。
优选地,第一S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二N磁极。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十矩形槽,第十矩形槽一端与第八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八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二N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第十一矩形槽,第十一矩形槽与第十矩形槽位于同一直线上;第十一矩形槽一端与第九隔磁气隙相连通,第九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与第八隔磁气隙之间设有第十二矩形槽,第十二矩形槽与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八隔磁气隙均不连通;第十二矩形槽一端与第十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隔磁气隙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的部分为长方形槽,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二N磁极中心线重合。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与第九隔磁气隙之间设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与第十隔磁气隙、第九隔磁气隙、T字形凸极的外边均不连通。
优选地,第二N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二S磁极。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十三矩形槽,第十三矩形槽一端与第十一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一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二S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第十四矩形槽,第十四矩形槽一端与第十二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四矩形槽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二隔磁气隙与第十三矩形槽不连通,第十二隔磁气隙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十三矩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与第十一隔磁气隙之间设有第十五矩形槽,第十五矩形槽与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一隔磁气隙之间均不连通。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与第十四矩形槽之间设有第十六矩形槽,第十五矩形槽一端与第十六矩形槽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十六矩形槽一端与第十三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三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三隔磁气隙与第十四矩形槽之间不连通。
优选地,偶数个T字形凸极的顺时针方向按照第一N磁极、第一S磁极、第二N磁极、第二S磁极的顺序和结构依次排列。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采用的非对称转子结构,改变了传统对称转子的磁路分布,使得每段极弧对应的磁场由不同的永磁钢或励磁绕组提供,使得磁场分布均匀,提高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且每个组合式磁极产生的磁场走向受对应隔磁气隙的约束,聚磁能力强,相比于对称式转子结构,该结构的气隙磁密畸变率下降8%以上,磁密基波幅值提升10%以上;
(2)本发明采用相邻凸极内的组合式磁极互不对称的结构,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在确保该混合励磁转子的转矩密度不降低的前提下,齿槽转矩降低20%以上,驱动电机运行平稳;
(3)单个组合式磁极关于磁极中心线不对称,改变了原有的d轴和q轴的磁路,提高电机的磁阻转矩;
(4)电励磁绕组缠绕在T字型凸极的极身上,永磁钢安装在转子铁芯T字型凸极上的槽内,气隙内的磁场由电励磁绕组和永磁钢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大,功率密度高且磁场可调,电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经过永磁钢下端与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下边之间的转子铁芯,不通过永磁钢,降低了永磁钢产生不可逆退磁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转子剖面图。
附图标记
1、后端盖;2、轴;3、机壳;4、转子铁芯;5、第一矩形永磁钢;6、第二矩形永磁钢;7、第十三矩形永磁钢;8、第十五矩形永磁钢;9、前端盖;10、第一隔磁气隙;11、第三矩形永磁钢;12、第三隔磁气隙;13、第四矩形永磁钢;14、第四隔磁气隙;15、第五矩形永磁钢;16、第二隔磁气隙;17、第六矩形永磁钢;18、第五隔磁气隙;19、第九矩形永磁钢;20、第七隔磁气隙;21、第七矩形永磁钢;22、第六隔磁气隙;23、第八矩形永磁钢;24、第八隔磁气隙;25、第十矩形永磁钢;26、第十二矩形永磁钢;27、第十隔磁气隙;28、第十一矩形永磁钢;29、半圆形永磁钢;30、第九隔磁气隙;31、第十一隔磁气隙;32、第十二隔磁气隙;33、第十六矩形永磁钢;34、第十三隔磁气隙;35、第十四矩形永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前端盖9、后端盖1、机壳3、混合励磁转子和定子。混合励磁转子由凸极电励磁转子和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组成。
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包括轴2、转子铁芯4、矩形永磁钢、半圆形永磁钢和隔磁气隙。
如图2所示,转子铁芯4上均布有8个T字型凸极,所有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的上边均为圆弧且在同一圆周上,所有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的下边均为直线且与同一圆周相切。
在第一N磁极中心线左侧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一矩形槽,在第一矩形槽的左端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一隔磁气隙10。第一隔磁气隙10下端与第一矩形槽下端连通且第一隔磁气隙10的宽度小于第一矩形槽的宽度,第一隔磁气隙10上端向外延伸到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
第一N磁极中心线右侧设有与第一矩形槽、第一隔磁气隙10对称的第二矩形槽和第二隔磁气隙16,第二矩形槽的左端与第一矩形槽的右端不连通。
在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一隔磁气隙10上端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形成倒“八”形的两个第三矩形槽,两个第三矩形槽之间、第三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之间、第三矩形槽与转子铁芯4外圆均不连通。
第一N磁极中心线右侧且在转子铁芯4外圆与第二矩形槽上端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四矩形槽,第四矩形槽左端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三隔磁气隙12,第三隔磁气隙12下端与第四矩形槽左端连通且第三隔磁气隙12的宽度小于第四矩形槽的宽度。第三隔磁气隙12上端向外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第三隔磁气隙12上端向外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的部分为长方形槽且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N磁极中心线重合。
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二隔磁气隙16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五矩形槽,第五矩形槽上端与转子铁芯4外圆、第二隔磁气隙16、第三隔磁气隙12之间均不连通,在第五矩形槽下端与第四矩形槽右端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四隔磁气隙14,第四隔磁气隙14与第五矩形槽下端、第四矩形槽右端均连通且第四隔磁气隙14宽度均小于第五矩形槽的宽度和第四矩形槽的宽度。
第一N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另外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一S磁极,第一S磁极中心线左侧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五隔磁气隙18。第五隔磁气隙18左端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六矩形槽,第六矩形槽下端与第五隔磁气隙18左端连通且第五隔磁气隙18的宽度小于第六矩形槽的宽度,第六矩形槽上端向外延伸到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
第一S磁极中心线右侧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七矩形槽,第七矩形槽与第五隔磁气隙18之间不连通,第七矩形槽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五隔磁气隙18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第七矩形槽右端纵向设置第八矩形槽,第八矩形槽下端与第六隔磁气隙22相连通,第六隔磁气隙22与第七矩形槽右端相连通。第六隔磁气隙22的宽度均小于第八矩形槽和第七矩形槽的宽度,第六隔磁气隙22上端向外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
第一S磁极中心线与第六矩形槽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九矩形槽,第九矩形槽上端与转子铁芯4外圆、第六矩形槽上端均不连通,第九矩形槽下端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七隔磁气隙20。第七隔磁气隙20下端与第九矩形槽下端连通且第七隔磁气隙20宽度小于第九矩形槽的宽度,第七隔磁气隙20上端向外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第七隔磁气隙20上端与第六隔磁气隙22上端不连通,第七隔磁气隙20上端向外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的部分为长方形槽且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S磁极中心线重合。
第一S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二N磁极,第二N磁极中心线上方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矩形槽,第十矩形槽一端与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八隔磁气隙24相连通。第八隔磁气隙24的宽度小于第十矩形槽的宽度,第八隔磁气隙24上端向外延伸到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下侧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一矩形槽,第十一矩形槽与第十矩形槽不连通,第十一矩形槽与第十矩形槽位于同一直线上。在第十一矩形槽一端与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九隔磁气隙30相连通,第九隔磁气隙30的宽度小于第十一矩形槽的宽度,第九隔磁气隙30一端向外延伸到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与第八隔磁气隙24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二矩形槽,第十二矩形槽与转子铁芯4外圆、第八隔磁气隙24均不连通。第十二矩形槽下端与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隔磁气隙27相连通,第十隔磁气隙27宽度小于第十二矩形槽的宽度。第十隔磁气隙27一端向外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第十隔磁气隙27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的部分为长方形槽且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二N磁极中心线重合。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与第九隔磁气隙30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半圆形槽,半圆形槽与第十隔磁气隙27、第九隔磁气隙30、转子铁芯4外圆均不连通。
第二N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二S磁极,第二S磁极中心线上方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三矩形槽,第十三矩形槽与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一隔磁气隙31相连通,第十一隔磁气隙31的宽度小于第十三矩形槽的宽度,第十一隔磁气隙31一端向外延伸到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下方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四矩形槽,第十四矩形槽与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二隔磁气隙32相连通。第十二隔磁气隙32的宽度小于第十四矩形槽的宽度,第十四矩形槽上端向外延伸到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第十二隔磁气隙32与第十三矩形槽不连通,第十二隔磁气隙3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十三矩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与第十一隔磁气隙31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五矩形槽,第十五矩形槽与转子铁芯4外圆、第十一隔磁气隙31之间均不连通。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与第十四矩形槽之间设有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六矩形槽,第十五矩形槽与第十六矩形槽之间不连通。第十五矩形槽一端与第十六矩形槽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十六矩形槽一端与贯穿转子铁芯4厚度的第十三隔磁气隙34相连通,第十三隔磁气隙34宽度小于第十六矩形槽的宽度。第十三隔磁气隙34一端向外延伸至转子铁芯4外圆且与转子铁芯4外圆不连通,第十三隔磁气隙34与第十四矩形槽之间不连通。
上述第一矩形槽~第十五矩形槽内安装矩形永磁钢,具体包括:
将上端面为N极的第一矩形永磁钢5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一矩形槽内。
将上端面为N极的第二矩形永磁钢6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二矩形槽内。
将完全相同的两片内侧面均为N极的第三矩形永磁钢11分别安放在转子铁芯4上形成倒“八”字形的两个第三矩形槽内。
将上端面为N极的第四矩形永磁钢13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四矩形槽内。
将左侧面为N极的第五矩形永磁钢15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五矩形槽内。
将右侧面为S极的第六矩形永磁钢17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六矩形槽内。
将上端面为S极的第七矩形永磁钢21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七矩形槽内。
将左侧面为S极的第八矩形永磁钢23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八矩形槽内。
将内侧面为S极的第九矩形永磁钢19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九矩形槽内。
将上端面为N极的第十矩形永磁钢25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十矩形槽内。
将上端面为N极的第十一矩形永磁钢28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十一矩形槽内。
将内侧面为N极的第十二矩形永磁钢26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十二矩形槽内。
将内圆弧面为N极的半圆形永磁钢29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半圆形槽内。
将上端面为S极的第十三矩形永磁钢7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十三矩形槽内。
将左侧面为S极的第十四矩形永磁钢35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十四矩形槽内。
将内侧面为S极的第十五矩形永磁钢8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十五矩形槽内。
将上端面为S极的第十六矩形永磁钢33安放在转子铁芯4的第十六矩形槽内,形成N极、S极间隔排列的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转子铁芯4压装在轴2上。
第二S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T字形凸极分别为:与第一N磁极对称的第三N磁极,与第一S磁极对称的第三S磁极,与第二N磁极对称的第四N磁极,与第二S磁极对称的第四S磁极。
电励磁绕组缠绕在T字型凸极的极身上,永磁钢安装在转子铁芯T字型凸极上的槽内,气隙内的磁场由电励磁绕组和永磁钢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大,功率密度高且磁场可调,电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经过永磁钢下端与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下边之间的转子铁芯,不通过永磁钢,降低了永磁钢产生不可逆退磁的风险。
采用的非对称转子结构,改变了传统对称转子的磁路分布,使得每段极弧对应的磁场由不同的永磁钢或励磁绕组提供,磁场分布均匀,且每个组合式磁极产生的磁场走向受对应隔磁气隙的约束,聚磁能力强,相比于对称式转子结构,该结构的气隙磁密畸变率下降8%以上,磁密基波幅值提升10%以上。在确保该混合励磁转子的转矩密度不降低的前提下,齿槽转矩降低20%以上,驱动电机运行平稳。
本发明的转子结构相邻组合式磁极之间互不对称,每个组合式磁极关于磁极中心线不对称,改变了原有的d轴和q轴的磁路,通过改变永磁钢的位置,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后端盖、机壳、混合励磁转子和定子,混合励磁转子由凸极电励磁转子和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组成,非对称磁极永磁转子包括轴、转子铁芯、永磁钢和隔磁气隙;转子铁芯上均布有偶数个T字形凸极,定子缠绕在T字型凸极的极身上,永磁钢安装在T字型凸极上的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铁芯压装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偶数个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的外边均为圆弧且在同一圆周上,偶数个T字型凸极横向部分的内边均为直线且与同一圆周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偶数个T字形凸极为依次相邻的N极和S极;
隔磁气隙的宽度小于T字型凸极上槽的宽度;
T字型凸极上的槽深度、隔磁气隙的深度贯穿转子铁芯;
隔磁气隙与T字形凸极的外边不连通;
若干槽之间、若干隔磁气隙之间均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N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一端与第一隔磁气隙连通,第一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一N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与第一矩形槽、第一隔磁气隙对称的第二矩形槽和第二隔磁气隙;
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一隔磁气隙之间设有呈倒“八”形的两个第三矩形槽;
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二矩形槽之间设有第四矩形槽,第四矩形槽一端与第三隔磁气隙相连通,第三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三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外边的部分为长方形槽,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N磁极中心线重合;
第一N磁极中心线与第二隔磁气隙之间设有第五矩形槽,第五矩形槽与第二隔磁气隙、第三隔磁气隙之间均不连通;第五矩形槽与第四矩形槽之间设有第四隔磁气隙,第四隔磁气隙与第五矩形槽、第四矩形槽之间均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N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一S磁极;
第一S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五隔磁气隙,第五隔磁气隙一端与第六矩形槽连通,第六矩形槽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一S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第七矩形槽,第七矩形槽与第五隔磁气隙之间不连通,第七矩形槽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五隔磁气隙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第八矩形槽与第七矩形槽相邻,第八矩形槽、第七矩形槽均与第六隔磁气隙连通,第六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一S磁极中心线与第六矩形槽之间设有第九矩形槽,第九矩形槽一端与第七隔磁气隙连通,第七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七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的外边的部分为长方形槽且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S磁极中心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S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二N磁极;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十矩形槽,第十矩形槽一端与第八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八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二N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第十一矩形槽,第十一矩形槽与第十矩形槽位于同一直线上;第十一矩形槽一端与第九隔磁气隙相连通,第九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与第八隔磁气隙之间设有第十二矩形槽,第十二矩形槽与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八隔磁气隙均不连通;第十二矩形槽一端与第十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隔磁气隙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的部分为长方形槽,长方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二N磁极中心线重合;
第二N磁极中心线与第九隔磁气隙之间设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与第十隔磁气隙、第九隔磁气隙、T字形凸极的外边均不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二N磁极沿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一个T字型凸极为第二S磁极;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一侧设有第十三矩形槽,第十三矩形槽一端与第十一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一隔磁气隙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
第二S磁极中心线另一侧设有第十四矩形槽,第十四矩形槽一端与第十二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四矩形槽一端延伸到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二隔磁气隙与第十三矩形槽不连通,第十二隔磁气隙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十三矩形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与第十一隔磁气隙之间设有第十五矩形槽,第十五矩形槽与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一隔磁气隙之间均不连通;
第二S磁极中心线与第十四矩形槽之间设有第十六矩形槽,第十五矩形槽一端与第十六矩形槽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十六矩形槽一端与第十三隔磁气隙相连通,第十三隔磁气隙延伸至T字形凸极的外边,第十三隔磁气隙与第十四矩形槽之间不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偶数个T字形凸极的顺时针方向按照第一N磁极、第一S磁极、第二N磁极、第二S磁极的顺序和结构依次排列。
CN202410260676.8A 2024-03-07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Active CN118137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0676.8A CN118137697B (zh) 2024-03-07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0676.8A CN118137697B (zh) 2024-03-07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37697A true CN118137697A (zh) 2024-06-04
CN118137697B CN118137697B (zh) 2024-09-27

Family

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991A (zh) * 2016-05-11 2016-08-31 山东理工大学 电磁与隐形组合式永磁磁极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05914989A (zh) * 2016-05-11 2016-08-31 山东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増程器电磁与内嵌组合式永磁极复合励磁发电装置
CN114567100A (zh) * 2022-04-02 2022-05-31 山东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用非对称磁极永磁与凸极混联磁路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CN116526794A (zh) * 2023-05-16 2023-08-01 山东理工大学 极内交替偏转双磁路独立式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16742857A (zh) * 2023-07-03 2023-09-12 山东理工大学 少稀土非对称磁极稀土永磁驱动电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991A (zh) * 2016-05-11 2016-08-31 山东理工大学 电磁与隐形组合式永磁磁极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05914989A (zh) * 2016-05-11 2016-08-31 山东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増程器电磁与内嵌组合式永磁极复合励磁发电装置
CN114567100A (zh) * 2022-04-02 2022-05-31 山东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用非对称磁极永磁与凸极混联磁路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CN116526794A (zh) * 2023-05-16 2023-08-01 山东理工大学 极内交替偏转双磁路独立式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16742857A (zh) * 2023-07-03 2023-09-12 山东理工大学 少稀土非对称磁极稀土永磁驱动电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杰文: "电动汽车增程器用凸极电磁与永磁复合磁极混合励磁起动发电机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15 February 2023 (2023-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014B2 (en) Driving motor with asymmetric magnetic pole type of permanent magnet and claw pole electric excitation for electric automobile
EP1643618B1 (en) Ro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7902700B1 (en) Low harmonic loss brushless motor
CN104882978A (zh) 一种低转矩脉动高效率永磁电机定转子结构
CN110994839B (zh) 电机转子和交替极电机
JP7230185B2 (ja) ロータ及び永久磁石モータ
CN113809851B (zh) 一种不等极弧系数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CN109962551B (zh) 一种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
CN111711292A (zh) 转子结构、电机及压缩机
CN106357025B (zh) 电机转子以及永磁电机
CN110138165B (zh) 一种复合磁路定子分割式轴向永磁电机
CN113346705B (zh) 一种表贴式低谐波混合永磁记忆电机
CN118137697A (zh) 一种极弧分段变永磁极的混合励磁驱动电机
CN212435453U (zh) 转子结构、电机及压缩机
CN114301203A (zh) 一种高转矩密度磁路串联型转子结构
CN112688458A (zh) 一种大轴径内置式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及其电机
CN206313561U (zh) 永磁同步电机
CN110797993A (zh) 一种定子轭分段拼块式电机
CN221574983U (zh) 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
CN219477687U (zh) 一种具有不等距辅助齿结构的单极电机
CN211377722U (zh) 一种减小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的转子
CN214543842U (zh) 一种大轴径内置式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及其电机
CN218549595U (zh) 转子、电机及压缩机
CN216564666U (zh) 马达
CN102868276B (zh) 一种v型径向磁场式定子斜槽混合励磁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