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8340A -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18340A CN118118340A CN202410234200.7A CN202410234200A CN118118340A CN 118118340 A CN118118340 A CN 118118340A CN 202410234200 A CN202410234200 A CN 202410234200A CN 118118340 A CN118118340 A CN 1181183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board
- chip
- mapping table
-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一网板发起的配置请求,根据所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从获取到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板;所述第一网板针对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确定所述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中网板侧和业务板侧可以通过各自的聚合接口进行通信,通过聚合接口,可以实现被聚合的多个物理接口同时工作,提供更高的总带宽。在面对配置网板侧聚合接口的场景,为了保证网板侧与业务板侧的聚合连接兼容,网板侧需要基于业务板侧的接口类型和接口数量,选择相应的接口聚合方案进行接口聚合。
然而,网板侧的接口聚合方案可能受到业务板侧的接口类型和接口数量的限制,而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如果业务板侧的需求或者配置发生变更,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变更的业务板,重新设计网板侧的接口聚合方案,从而增加了维护网板侧的接口聚合方案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口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至少一个业务板、至少一个网板和至少一个连接器,其中任一业务板包括至少一个交换芯片,第一业务板中的第一交换芯片的多个交换接口连接至第一网板的多个网板接口,其中每一交换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上的中间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网板上相应的网板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一网板发起的配置请求,根据所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从获取到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板;
所述第一网板针对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确定所述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板中的第一交换芯片的多个交换接口连接至第一网板的多个网板接口,其中每一交换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上的中间接口连接至第一网板上相应的网板接口;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以及,响应于第一网板发起的配置请求,根据配置请求中包含的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从获取到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第一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第一网板;第一网板针对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确定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各个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
可见,本申请在网络设备中引入了用于连接业务板和网板的连接器,并基于业务板、连接器和网板之间的连接情况,提出了针对网板侧接口的自动聚合方案。具体而言,以第一网板为例,该网板可以基于获取到的第一接口映射表,将各个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即使业务板侧的需求或者配置发生变更,第一网板仍可以根据重新获得的变更后的第一接口映射表,重新配置网板侧的聚合接口。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业务板、主控板以及第一网板的三方交互图。
图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口配置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接下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包括业务板11、业务板12、业务板13、连接器14、连接器15、连接器16、连接器17、连接器18、主控板19、网板20以及网板21。任一业务板包括至少一个交换芯片。例如业务板11包括交换芯片111以及交换芯片112。又例如业务板12包括交换芯片121。需要说明的是,如a1所示的业务板接口、如L1所示的中间接口以及如b2所示的网板接口,均为物理接口;而对目标网板接口进行配置得到的聚合接口则为逻辑接口(或称虚拟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涉及到的“第一”可以是“任一”的含义。例如,“第一业务板”可以是网络设备1中的任一业务板,“第一交换芯片”可以是“第一业务板”所包含的任一交换芯片,“第一交换接口”可以是“第一交换芯片”上的任一交换接口,“第一连接器”可以是网络设备1中与“第一交换芯片”相连的任一连接器,以及“第一网板”可以是网络设备1中第一交换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所连接的任一网板等等。
以业务板11为“第一业务板”,交换芯片111为“第一交换芯片”,连接器14为“第一连接器”以及网板20为“第一网板”为例,说明网络设备1中的任一业务板的任一交换芯片的多个交换接口与任一网板的多个网板接口如何通过连接器建立连接通道。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a1通过连接器14的中间接口L1连接至网板20的网板接口b2。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c1通过连接器14的中间接口L2连接至网板20的网板接口d2。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2的交换接口e1通过连接器15的中间接口L3连接至网板20的网板接口f2。
如图2所示,对于连接器14而言,连接器14的两侧可以分别布置多个对外接口,两侧布置的对外接口可以用于分别连接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以及网板20的网板接口,连接器14两侧的每一组对外接口通过电路连接,通过电路相连的一组对外接口构成连接器的中间接口。例如,连接器14的一侧布置有对外接口a2以及对外接口c2,连接器14的另一侧布置有对外接口b1以及对外接口d1。对外接口a2与对外接口b1可以分别与电路141连接,对外接口c2与对外接口d1可以分别与电路142连接。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a1在通过连接器14的中间接口L1与网板20的网板接口b2连接时,可以是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a1连接到连接器14的对外接口a2,网板20的网板接口b2连接到连接器14的对外接口b1。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c1在通过连接器14的中间接口L2与网板20的网板接口d2连接时,可以是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c1连接到连接器14的对外接口c2,网板20的网板接口d2连接到连接器14的对外接口d1。
对于网络设备1中的其他业务板的交换芯片的交换接口与任一网板的网板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
网络设备1中各个业务板的类型可以不同。例如,业务板11包含有交换芯片111和交换芯片112,而业务板12仅包含有一个交换芯片121。又例如,交换芯片111的交换接口个数为2个,而业务板13的每个交换芯片的交换接口个数均为1个。
如图3所示,图3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的网络设备1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业务板、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一网板已置于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业务板的任一交换芯片的交换接口、连接器的中间接口以及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三者的连接情况生成第一接口映射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可以是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板身份的标识符或者标识码。例如,若该网络设备为框式设备,则该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可以用业务板所在框式设备中的槽位的槽位编号表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可以是用于标识第一业务板的第一交换芯片的标识符或者标识码。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可以具备全局唯一性,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可以与网络设备中的任一交换芯片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可以是用于标识第一连接器的不同中间接口的标识符或者标识码。例如,第一连接器具有两个中间接口,则两个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可以为L1以及L2。
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可以是用于标识第一网板的标识符或者标识码。例如,若该网络设备为框式设备,则该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可以用第一网板所在框式设备中的槽位的槽位编号表示。
接下来,以图1中的业务板11为“第一业务板”,交换芯片111为“第一交换芯片”,连接器14为“第一连接器”以及网板20为“第一网板”为例说明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的相关实施例:
参见表1,表1中的任一表项均记录了业务板11的业务板标识、业务板11的各个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各个连接器的中间接口编号以及网板20的网板标识。例如,第一行表项的含义为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1通过中间接口L1与网板20连接。类似地,第三行表项的含义为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2通过中间接口L3与网板20连接。
表1
业务板标识 | 芯片标识 | 中间接口编号 | 网板标识 |
11 | 111 | L1 | 20 |
11 | 111 | L2 | 20 |
11 | 112 | L3 | 20 |
可以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建立针对其他业务板的接口映射表,建立方式与建立第一接口映射表的方式相同,本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板可以根据自身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将该第二接口映射表发送至主控板,主控板接收第一业务板发送的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在第二接口映射表的各个表项中新增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以得到第一接口映射表。针对第一业务板上连接至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的第一交换接口,第二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
具体地,第一业务板可以根据自身每一交换芯片的交换接口、连接器的中间接口以及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三者的实际连接情况,确定第二接口映射表。
例如,参见表2,表2中的任一表项均记录了芯片标识、中间接口编号以及网板标识。例如,第一行表项的含义为交换芯片111通过中间接口L1与网板20连接。类似地,第三行表项的含义为交换芯片112通过中间接口L3与网板20连接。
表2
第一业务板可以将第二接口映射表上传至主控板,若主控板通过识别发送第二接口映射表的发送方为第一业务板,则在第二接口映射表的各个表项中新增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以得到第一接口映射表。例如,业务板111将表2上传至主控板,若主控板通过识别发送表2的发送方为业务板111,则在表2的各个表项中新增业务板111的业务板标识,以得到表1。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同样可以接收到其他业务板上传的接口映射表,通过识别发送该接口映射表的业务板身份,可以为该接口映射表的各个表项中新增该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板可以根据自身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第一接口映射表,主控板可以接收第一业务板向主控板上传的第一接口映射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板可以向主控板发起芯片标识获取请求,该请求包含指定的芯片个数。例如,指定的芯片个数可以与第一业务板所包含的交换芯片个数相同。主控板响应于芯片标识获取请求,为芯片个数对应的第一业务板所包含的相应交换芯片分配全局唯一的芯片标识,该芯片标识被用于生成第一接口映射表。具体地,主控板可以在本地维护芯片标识列表,从未分配的芯片标识列表中选择芯片标识随机分配给请求的业务板,并避免向不同的业务板分配相同的芯片标识,造成不同交换芯片具有相同的芯片标识的问题。业务板在获取到芯片标识后,可以将该芯片标识与交换芯片进行绑定。例如,业务板11在接收到芯片标识a和芯片标识b后,可以将芯片标识a与交换芯片111进行绑定,以及将芯片标识b与交换芯片112进行绑定,芯片标识a和芯片标识b被用于生成第一接口映射表。
步骤302:响应于所述第一网板发起的配置请求,根据所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从获取到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板。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板可以在设备启动阶段,向主控板发起配置请求。为了区分不同网板发送的配置请求,主控板可以根据配置请求中所包含的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从不同业务板上传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对应于第一网板的第一接口映射表。
步骤303:所述第一网板针对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确定所述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板可以维护有自身所包含各个网板接口的网板接口编号与各个网板接口分别连接的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之间的第一接口对应关系。第一网板针对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中的任一表项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从第一接口对应关系中确定该中间接口编号所对应的网板接口编号,并将该网板接口编号确定为目标网板接口编号。
例如,如下是网板20维护的自身所包含各个网板接口的网板接口编号与各个网板接口分别连接的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之间的接口对应关系:
网板接口编号 | 中间接口编号 |
b2 | L1 |
d2 | L2 |
f2 | L3 |
... | ... |
再次参见表1,表1中包含芯片标识111的多个表项中的任一表项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为L1、L2。表1中包含芯片标识112的多个表项中的任一表项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为L3。从第一接口对应关系中可以确定L1、L2所对应的网板编号为b2、d2,可以将网板接口编号b2和d2确定为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该目标网板接口b2和d2配置为用于与交换芯片111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类似地,从第一接口对应关系中可以确定L3所对应的网板编号为f2,可以将网板接口编号f2确定为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该目标网板接口f2配置为用于与交换芯片112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网板启动后但未收到第一接口映射表的阶段,第一网板可以生成初始接口聚合表,初始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第一业务板标识,及其所对应初始接口聚合组的标识,与第一业务板相连的各个网板接口归属于该初始接口聚合组,该初始接口聚合表被第一网板用于与第一业务板进行数据交互。
例如,表3为网板20生成的初始接口聚合表。初始接口聚合表的第一个表项的含义是网板20在向业务板11转发流量时,可以通过初始接口聚合组A的接口成员进行转发。而初始接口聚合组A的接口成员是与业务板11相连的各个网板接口。
表3
业务板标识 | 初始接口聚合组标识 |
11 | A |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板可以针对已确定的目标网板接口,为其生成相应的接口聚合表。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及其所对应接口聚合组的标识,各个目标网板接口归属于接口聚合组,该接口聚合表被第一网板用于与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例如,在确定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1与网板20的目标网板接口b2、d2的对应关系后,可以将目标网板接口b2以及目标网板接口d2归属于对应于交换芯片111的接口聚合组B。在确定业务板11的交换芯片112与网板20的目标网板接口f2的对应关系后,可以将目标网板接口f2归属于对应于交换芯片112的接口聚合组C。具体见表4:
表4
芯片标识 | 接口聚合组标识 |
111 | B |
112 | C |
在一实施例中,接口聚合表可以在初始接口聚合表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在第一网板接收到第一接口映射表后,可以基于第一接口映射表,更新初始接口聚合表。若第一网板确定只需要建立一个接口聚合组,则可以将最新的芯片标识以及接口聚合组标识更新至初始接口聚合表,并替换初始接口聚合表原先的内容。若第一网板确定需要建立多个接口聚合组,则可以在替换初始接口聚合表原先的内容之后,继续创建新的接口聚合组,并对初始接口聚合表进行更新,以得到最新的接口聚合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板可以确定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与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之间的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并将该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发送至主控板,以使得主控板根据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匹配第一接口映射表中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与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的对应关系。
例如,网板20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口连接情况确定第二接口对应关系:
业务板标识 | 中间接口编号 |
11 | L1 |
11 | L2 |
11 | L3 |
... | ... |
网板20将上述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发送至主控板后,主控板根据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匹配表1中业务板11的业务板标识与中间接口编号的对应关系。若匹配失败,则产生告警信息,以提醒用户为第一网板配置的针对业务板11的接口聚合表配置失败。
本方案在网络设备中引入了用于连接业务板和网板的连接器,并基于业务板、连接器和网板之间的连接情况,提出了针对网板侧接口的自动聚合方案。具体而言,以第一网板为例,该网板可以基于获取到的第一接口映射表,将各个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即使业务板侧的需求或者配置发生变更,第一网板仍可以根据重新获得的变更后的第一接口映射表,重新配置网板侧的聚合接口。
如图4所示,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业务板41、主控板42以及第一网板43的三方交互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业务板41根据自身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主控板42。针对第一业务板41上连接至第一网板43的网板接口的第一交换接口,第二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第一网板43的网板标识。
步骤402:主控板42接收第一业务板41发送的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在第二接口映射表的各个表项中新增第一业务板41的业务板标识,以得到第一接口映射表。
步骤403:第一网板43生成初始接口聚合表。初始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第一业务板标识,及其所对应初始接口聚合组的标识,与第一业务板41相连的各个网板接口归属于初始接口聚合组,初始接口聚合表被第一网板43用于与第一业务板41进行数据交互。
步骤404:第一网板43向主控板42发起配置请求。
步骤405:主控板42响应于第一网板43发起的配置请求,根据配置请求中包含的第一网板43的网板标识,从获取到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第一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第一网板43。
步骤406:第一网板43针对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确定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生成接口聚合表。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及其所对应接口聚合组的标识,各个目标网板接口归属于接口聚合组,接口聚合表被第一网板43用于与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本方案在网络设备中引入了用于连接业务板和网板的连接器,并基于业务板、连接器和网板之间的连接情况,提出了针对网板侧接口的自动聚合方案。具体而言,以第一网板为例,该网板可以基于获取到的第一接口映射表,将各个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即使业务板侧的需求或者配置发生变更,第一网板仍可以根据重新获得的变更后的第一接口映射表,重新配置网板侧的聚合接口。
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装置及其所应用的终端的实施例。
如图5所示,图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硬件层面,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02、内部总线504、网络接口506、内存5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基于软件方式来实现,比如由处理器5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508中然后运行。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模块,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如图6所示,图6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口配置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如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中,以实现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602,用于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一网板发起的配置请求,根据所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从获取到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板。
聚合模块604,用于所述第一网板针对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确定所述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上传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所述第一业务板根据自身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板,针对所述第一业务板上连接至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的第一交换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所述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包括: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板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在所述第二接口映射表的各个表项中新增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以得到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
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602,具体用于所述主控板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板根据自身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芯片标识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所述第一业务板向所述主控板发起芯片标识获取请求,该请求包含指定的芯片个数;所述主控板响应于所述芯片标识获取请求,为所述芯片个数对应的所述第一业务板所包含的相应交换芯片分配全局唯一的芯片标识,所述芯片标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板维护有自身所包含各个网板接口的网板接口编号与所述各个网板接口分别连接的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之间的第一接口对应关系,所述聚合模块604具体用于针对所述多个表项中的任一表项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从所述第一接口对应关系中确定该中间接口编号所对应的网板接口编号,并将该网板接口编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网板接口编号。
可选地,所述聚合模块604,具体用于生成接口聚合表,所述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及其所对应接口聚合组的标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归属于所述接口聚合组,所述接口聚合表被所述第一网板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初始化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生成初始接口聚合表,所述初始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板标识,及其所对应初始接口聚合组的标识,与所述第一业务板相连的各个网板接口归属于所述初始接口聚合组,所述初始接口聚合表被所述第一网板用于与所述第一业务板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匹配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所述第一网板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与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之间的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主控板,以使得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匹配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与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的对应关系。
对应于前文实施例,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前述任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适合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媒介和存储器设备,例如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盘)、磁光盘以及CD ROM和DVD-ROM盘。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口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至少一个业务板、至少一个网板和至少一个连接器,其中任一业务板包括至少一个交换芯片,第一业务板中的第一交换芯片的多个交换接口连接至第一网板的多个网板接口,其中每一交换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上的中间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网板上相应的网板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一网板发起的配置请求,根据所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从获取到的各个接口映射表中确定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一网板;
所述第一网板针对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包含相同芯片标识的多个表项,确定所述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并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业务板根据自身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板,针对所述第一业务板上连接至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的第一交换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映射表中对应于所述第一交换接口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和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标识;
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包括: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板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口映射表,并在所述第二接口映射表的各个表项中新增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以得到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获取根据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第一接口映射表,包括:
所述主控板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板根据自身接口的连接情况生成的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业务板向所述主控板发起芯片标识获取请求,该请求包含指定的芯片个数;
所述主控板响应于所述芯片标识获取请求,为所述芯片个数对应的所述第一业务板所包含的相应交换芯片分配全局唯一的芯片标识,所述芯片标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维护有自身所包含各个网板接口的网板接口编号与所述各个网板接口分别连接的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之间的第一接口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网板确定所述多个表项分别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各自对应的目标网板接口的目标网板接口编号,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表项中的任一表项包含的中间接口编号,从所述第一接口对应关系中确定该中间接口编号所对应的网板接口编号,并将该网板接口编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网板接口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的聚合接口,包括:
生成接口聚合表,所述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芯片标识及其所对应接口聚合组的标识,各个所述目标网板接口归属于所述接口聚合组,所述接口聚合表被所述第一网板用于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初始接口聚合表,所述初始接口聚合表的表项包括所述第一业务板标识,及其所对应初始接口聚合组的标识,与所述第一业务板相连的各个网板接口归属于所述初始接口聚合组,所述初始接口聚合表被所述第一网板用于与所述第一业务板进行数据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板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与所述第一网板的网板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之间的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主控板,以使得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第二接口对应关系匹配所述第一接口映射表中所述第一业务板的业务板标识与所述第一交换接口所连接中间接口的中间接口编号的对应关系。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34200.7A CN118118340A (zh) | 2024-02-29 | 2024-02-29 |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234200.7A CN118118340A (zh) | 2024-02-29 | 2024-02-29 |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18340A true CN118118340A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11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234200.7A Pending CN118118340A (zh) | 2024-02-29 | 2024-02-29 |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18340A (zh) |
-
2024
- 2024-02-29 CN CN202410234200.7A patent/CN11811834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74218B2 (ja)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 |
US7340538B2 (en) | Method for dynamic assignment of slot-dependent static port addresses | |
CN111934918A (zh) | 对同一容器集群内的容器实例的网络隔离方法和装置 | |
CN108881512B (zh) | Ctdb的虚拟ip均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6789168B (zh) | 一种数据中心服务器管理网络的部署方法及架顶式交换机 | |
EP1361514B1 (de) |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Verwalten von Ressourcen von tragbaren Ressourcenmodulen | |
CN114448937A (zh) | 访问请求的响应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 |
CN106060131B (zh) | 一种分配dns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933192A (zh) | 局域网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 |
CN111064786B (zh) | 账户标识管理方法及设备 | |
CN117215374A (zh) | 盘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11522772A (zh) | 一种业务板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7978811A (zh) |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2231251B (zh) | 板卡槽位识别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118340A (zh) |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339927B (zh) | 设备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0784510A (zh) | 目标服务节点接入总线的方法、服务节点的信息交互方法 | |
CN116455985A (zh) | 一种分布式服务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468458B (zh) | 一种基于neutron分层机制的调度方法 | |
CN107493181B (zh) | 虚拟扩展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 |
CN111683164B (zh) | 一种ip地址的配置方法及vpn服务系统 | |
CN104852858B (zh) | 一种流量转发方法和设备 | |
CN110377548B (zh) | 一种地址空间复用方法、装置及多路复用器 | |
CN114785745A (zh) | 一种配置设备资源的方法和交换机 | |
CN111491039A (zh) |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ip分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