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98651A -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98651A
CN118098651A CN202410171806.0A CN202410171806A CN118098651A CN 118098651 A CN118098651 A CN 118098651A CN 202410171806 A CN202410171806 A CN 202410171806A CN 118098651 A CN118098651 A CN 118098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nuclear power
power platform
partition member
reactor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18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
邵慧超
帅剑云
芮旻
张浩坤
赵崇邦
张立德
陈冠村
张守杰
刘青松
李权彰
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718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98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9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98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包括第一分隔构件、第二分隔构件、第三分隔构件;所述第一分隔构件水平设置在反应堆舱内,将所述反应堆舱分隔成上部空间以及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分隔构件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为第二空间以及安装空间;所述第三分隔构件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隔构件连接,以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抑压池空间及至少一个角空间;所述抑压池空间围设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所述角空间位于所述抑压池空间远离所述安装空间的外侧。本发明可以使得反应堆舱结构更加紧凑、有效地减少反应堆舱结构重量,减少制造难度。

Description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舱布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堆舱是海上核电平台的核心,主要布置一回路系统及其核辅助系统与专设安全系统等,包含整套一回路主设备、部分辅助设备和专设安全设备,其系统功能实现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核安全。反应堆舱位于平台中部,其尺寸、重量和重心直接影响平台的造价和性能,是平台稳性、吃水、航速等总体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陆上大型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布置一般采用圆筒形布置结构,对于海上核电平台,若采用陆上反应堆厂房的布置方式则存在如下问题:
结构实现困难,海上核电平台船舱一般采用平板钢结构,采用圆筒形设计会增大加工制造的难度;布置不够紧凑,陆上核电站场地较大,布置空间无特殊限制,而海上核电平台布置空间有限,需要尽可能采用紧凑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屏蔽实现困难,陆上核电站一般通过足够厚度的混凝土结构实现辐射屏蔽功能,而海上核电平台无法使用混凝土,辐射防护措施设计存在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包括:
第一分隔构件,所述第一分隔构件水平设置在反应堆舱内,以将所述反应堆舱分隔成上部空间以及位于所述上部空间下方的第一空间;
第二分隔构件,所述第二分隔构件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为第二空间以及用于安装主设备的安装空间;以及
第三分隔构件,所述第三分隔构件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隔构件连接,以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抑压池空间及至少一个角空间;
其中,所述抑压池空间围设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周向上,所述角空间位于所述抑压池空间远离所述安装空间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构件中部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上部空间相连通的让位通道,所述第二分隔构件包括连接板及基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的内周缘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分隔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板分隔构件界定出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安装腔室、压力容器容置槽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所述基板的部分壁面向下凹陷形成分隔构件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位于所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中轴线处,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以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板界定出所述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分别与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室包括稳压器腔室及呈菱形的主腔室,所述主腔室与所述稳压器腔室相连通,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均与所述主腔室相连通,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形成于所述主腔室的其中一个对角线上;
所述主设备包括稳压器、压力容器、两个蒸汽发生器及两个主泵;所述压力容器及所述蒸汽发生器均设置于所述主腔室,且至少部分分别伸入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及所述蒸汽发生器容置槽;所述主泵设置于所述主腔室内,且以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为中心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腔室的其中另一个对角线上;所述稳压器设置于所述稳压器腔室内,且所述稳压器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反应堆舱的其中一个对称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压池空间内存储有抑压池水,抑压池水的水面将所述抑压池空间分隔为水空间以及气空间,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抑压池水面与所述安装腔室的下端面齐平,使所述水空间围设于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的周向上;所述气空间的上端面与所述安装腔室的上端面齐平,使所述气空间围设于所述安装腔室的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通过管道与所述抑压池空间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空间包括主空间以及与所述主空间相连通的人员通道,所述人员通道位于所述主空间的上方并与所述主空间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主设备穿设于所述屏蔽罩上,所述屏蔽罩的水平截面与所述安装腔室的水平截面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的上端面,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栅格平台,所述栅格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以及所述屏蔽罩上,其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的上端面以及所述屏蔽罩的上端面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多个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所述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内部形成有布置堆外探测器的纵长通道,所述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的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空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角空间沿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中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和/或,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向一回路补水的安注系统,所述安注系统包括再循环过滤器,所述再循环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抑压池空间的池水内;
和/或,所述角空间布置有对高度没有要求的中压安注箱、再生式热交换器;
和/或,所述角空间内设有供工作人员移动至所述上部空间的梯子。
构造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包括船舱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设置于所述船舱内。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构造一种抑压池围设于安装空间周向上的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可以使得反应堆舱结构更加紧凑;且抑压池水环绕反应堆布置,对堆芯形成了一次屏蔽,可减少屏蔽重量;同时抑压池空间与反应堆舱共享部分壁面,可以有效地减少反应堆舱结构重量,减少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墙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P部位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墙壁以及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底”、“内”、“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部分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可应用于海上核电平台。该海上核电平台包括船舱,反应堆舱设置于船舱内。
该反应堆舱整体呈方体状,包括第一分隔构件101、第二分隔构件102以及第三分隔构件103。其中该第一分隔构件101水平设置于该反应堆舱内,将该反应堆舱分隔为上部空间40以及位于上部空间40下方的第一空间。该第二分隔构件102与第一分隔构件101连接且位于该第一空间内,并将该第一空间分隔为第二空间以及安装空间10。该第三分隔构件103位于第二空间内,且与该第一分隔构件101和/或第二分隔构件102连接,以将该第二分隔空间分隔为抑压池空间20以及至少一个角空间30。
其中,该安装空间10位于该反应堆舱的中心,用于布置安装主设备50。该抑压池空间20围设于安装空间10的周向上,用于容置抑压池水。该角空间30位于抑压池空间20远离安装空间10的外侧,用于布置如中压安注箱、再生式热交换器等对高度没有要求的其他设备。该上部空间40位于安装空间10、抑压池空间20以及角空间30的上方,并与安装空间10以及角空间30相连通,用于容置高度较高所延伸至上部空间40的部分主设备50,以及布置如安全壳热量导出热交换器、风管、电缆桥架等需要高位布置的设备。
需要理解的是,该第一分隔构件101、第二分隔构件102以及第三分隔构件103均设置于由墙壁所围设形成的舱体内,且与舱体相互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分隔构件101、第二分隔构件102以及第三分隔构件103可以是墙体、板状件等分隔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反应堆舱为一个方体状舱体。
反应堆舱内设置有主设备50、屏蔽罩60、栅格平台70、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等构件,该主设备50、屏蔽罩60、栅格平台70以及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均固定于第一分隔构件101和/或第二分隔构件102和/或第三分隔构件103上,以提高反应堆舱的稳定性,便于吊运安装、以及在海浪拍打等摇摆冲击的工况下运行。
该主设备50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51、稳压器54、两个蒸汽发生器52以及两个主泵53,该反应堆压力容器51、稳压器54、两个蒸汽发生器52以及两个主泵53均布置于安装空间10内,且每个设备的上端部均延伸于上部空间40内。
该第一分隔构件101呈板状,其中部形成有用于将安装空间10与上部空间40相连通的让位通道,以便于主设备50中各个设备器材的上端部可以延伸至上部空间40。
该第二分隔构件102包括基板1021以及连接板1022,该连接板1022呈竖直延伸的筒状,其上端部与第一分隔构件101的内周缘相连接,下端部(即连接板1022远离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一端)与基板1021相连接,该基板1021与连接板1022一道界定出该安装空间10。
该安装空间10包括安装腔室11、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其中该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由基板1021的部分壁面向下凹陷形成的。该基板1021的上端面与连接板1022一道界定出该安装腔室11,该安装腔室11分别与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相连通。
该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均呈圆柱状,反应堆压力容器51至少部分布置于压力容器容置槽12内,两个蒸汽发生器52的至少部分分别布置于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内。
具体地,一同参阅图3,该压力容器容置槽12形成于该反应堆舱的中轴线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以该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为中心呈对称设置。两个主泵53均布置于安装腔室11内,且也以该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为中心呈对称设置。以保证该反应堆舱的重心处于中轴线上,避免在运行过程中海浪的拍打导致海上核电平台大幅度摇摆甚至倾翻。
再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腔室11包括主腔室111,其中主腔室111呈菱形,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均与该主腔室111相连通。且该反应堆压力容器51位于该菱形的主腔室111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两个蒸汽发生器52均位于该菱形的主腔室111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上,两个主泵53以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为中心对称设置于该菱形的主腔室111的其中另一条对角线上。此种布置方式可以解决蒸汽发生器52布置间距较大,需较大布置空间的问题,可以使得反应堆舱的尺寸减小约30%,使反应堆舱更加紧凑,同时减少了反应堆舱在海浪拍打的摇摆工况下的力臂,提高海上核电平台的稳定性。
该安装腔室11还包括用于容置稳压器54的稳压器腔室112,该稳压器腔室112位于该主腔室111的一侧,且与主腔室111相连通。该稳压器腔室112的设置位置使得位于该稳压器腔室112内的稳压器5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该反应堆舱的其中一个对称线上。以进一步确保该海上核电平台的稳定性。
该抑压池空间20围设于安装空间10的周向上,使得抑压池空间20内的抑压池水可以环绕反应堆布置,以作为反应堆的一次屏蔽,减少屏蔽重量。
具体地,该抑压池空间20内的抑压池水的水面将抑压池空间20分隔为了具有水的水空间21以及没有水的气空间22,该气空间22与水空间21相连通,且位于水空间21的上方。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下,该抑压池的水面与安装腔室11的下端面齐平,该气空间22的上端面(抑压池空间20的上端面)与安装腔室11的上端面齐平。使得水空间21围设于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的周向上,气空间22围设于安装腔室11的周向上。水空间21与堆芯(或压力容器容置槽12)高度重叠,抑压池水还具有了对堆芯活性段进行一次屏蔽的作用,减少了屏蔽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水空间21与气空间22其实为一个相连通的空间,此处的“初始状态”仅代表在没有摇摆晃动的工况下该抑压池水面的高度状态,以对抑压池空间20的结构进行解释说明,不代表在摇摆工况下也全部满足上述描述。
该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安注系统,用于在一回路发生破口之后向一回路进行补水,以防止温度过高的堆芯发生熔化。该安注系统包括再循环过滤器,用于在取水过程中过滤掉向一回路所补充的水的杂质碎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再循环过滤器设置于该抑压池空间20的水空间21内,可以实现安注系统直接从抑压池水内进行取水。当一回路产生破口时,高温高压水自一回路泄漏,泄漏出来后变成水蒸气,降温冷凝之后回流至抑压池,抑压池内的水则通过再循环过滤器注入一回路,整个过程利用水蒸汽上升冷凝成水后通过重力回流的原理,以非能动的方式实现了反应堆水的再循环流通,大幅度减少了安全壳的占位空间与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与抑压池空间20的水空间21通过管道相连通,使得抑压池可以与堆内熔融物滞留技术(In-Vessel Retention,以下简称IVR)相融合,以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与反应堆压力容器51之间的空隙作为堆芯淹没空间,由于该水空间21围设于压力容器容置槽12的周向上,故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与抑压池空间20的水空间21通过管道相连通可实现抑压池水引入堆腔,实现堆芯淹没。使得抑压水池实现了IVR功能,具有空间紧凑、重量轻等优点,同时使抑压池水具备带走反应堆的散热的能力,缓解了反应堆舱通风系统的压力。
再如图1及图2所示,该角空间30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角空间30在反应堆舱内沿其中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以保证该反应堆舱的重心,提高海上核电平台的稳定性。每个角空间30均包括主空间31以及人员通道32,其中人员通道32位于主空间31的上方,且上下两端部分别与主空间31以及上部空间40相连通(图中未示出与上部空间40相连通),用于供工作人员在反应堆舱内各空间进行移动。
具体地,两个角空间30均位于该反应堆舱的直角边处,且两个角空间30的竖直投影位于该反应堆舱竖直投影的对角线上。该主空间31的水平截面呈L形,该人员通道32的水平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该主空间31的上端面(或人员通道32与主空间31的连接面)与抑压池在没有摇摆情况下的水面(或水空间21的上端面、或安装腔室11的下端面)相齐平。该人员通道32的上端部与安装腔室11的上端面(或气空间22的上端面、或抑压池空间20的上端面)相齐平,并可操作地与上部空间40相连通。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可操作地与上部空间40相连通”,可以为通过可开关的闸门可操作地连通,也可以是通过一直敞开的通口相连通,在此不做限定。
综上,该水空间21、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22、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主空间31高度相同,且几者结合后整体形成的空间呈方体状。该气空间22、安装腔室11以及两个人员通道32高度相同,且几者结合后整体形成的空间也呈方体状。并且上述两个方体状的空间水平截面相适配。
虽角空间30设置于抑压池空间20远离安装空间10的外侧,但由于角空间30没有全部围设于抑压池空间20外的周向上,故抑压池空间20与安全壳(即反应堆舱整体的外壁)共享大部分墙壁,可以有效地减少反应堆舱的结构重量,同时提高了抑压池与安全壳的结构强度。
该抑压池空间20整体围设于安装空间10的周向上,除具有屏蔽堆芯、减少结构重量的作用外,还使得具有抑压池水的水空间21可以有效地作为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的支撑载体,有利于支撑结构的设计。且由于抑压池空间20与安全壳共享墙壁,可以实现主设备50的载荷向安全壳结构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梯子90,该梯子90自主空间31向上伸入人员通道32,且上端部与人员通道32的上端部相适配,以确保工作人员可通过梯子90自主空间31经过人员通过、穿过抑压池空间20的上壁(图中未示出)进入上部空间40。在本实施例中,该梯子9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梯子90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角空间30内。
如图1所示,该屏蔽罩60设置于安装腔室11内,用于对位于安装腔室11内的部分主设备结构进行屏蔽,该反应堆压力容器51、蒸汽发生器52、主泵53以及稳压器54等主设备50均穿设于屏蔽罩60内,下端部延伸出屏蔽罩60外分别设置于安装腔室11的下端面上或压力容器容置槽12和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内,上端部延伸出屏蔽罩60外伸入上部空间40内。有利于屏蔽生根,简化了屏蔽罩60及其支撑结构,进一步减少屏蔽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屏蔽罩60的水平截面与安装腔室11的水平截面相适配。该屏蔽罩60的上端面略高于该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上端面,以便于固定栅格平台70。
该栅格平台70包括平台本体71以及固定于平台本体71上的多个横梁72,该栅格平台70设置于第一分隔构件101上以及屏蔽罩60上,其下端部分别与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上端面以及屏蔽罩60的上端面相连接。
具体地,该平台本体71呈板状,设置于屏蔽罩60的上端面上。多个横梁72分别与平台本体71的下端面以及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上端面相连接,使得平台本体71与第一分隔构件101相固定。使得该栅格平台70的横梁72可以同时作为加强筋生根于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上端面,在满足抑压池以及栅格平台70两者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减少了构件数量,降低了制造与安装难度。
一同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横梁72上沿厚度方向形成有数个通孔721,用于供管道穿设,有利于管道的布置。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多个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每个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均呈纵长设置,中间形成有用于布置探测器的纵长通道。该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沿平行于反应堆舱中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于该压力容器容置槽12的周向上。
具体地,该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基板1021相固定。且该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的上端部略高于该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上端面,下端部与压力容器容置槽12的下端部相适配。简化了堆外探测器通道的支撑结构,有利于实现探测器的安装与拆除,降低了吊运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三路线缆桥梁,可以在狭小空间内方式共因失效。实验堆一回路主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增加了反应堆舱布置实体隔离的挑战。反应堆舱总体布置提出了“A、B列分别沿左右舷侧壁布置,保护三组电缆桥架沿舱段顶部布置,最终汇至专用仪控系统转接箱”的主电缆桥架规划技术,实现了狭小空间三路电缆桥架的最大程度的实体隔离,降低了共因失效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采用了“吊点矩阵+移动式悬臂吊”的组合吊运技术,吊点矩阵起吊重量大,但覆盖范围有限,移动式悬臂吊移动灵活,吊运覆盖范围大,但起吊重量不足,二者相结合可以高效的解决反应堆舱紧凑空间包括主泵在内的设备、屏蔽的吊运问题,立体式的覆盖反应堆舱内所有需吊运的物项。
本发明还构造了一种海上核电平台,该海上核电平台包括船舱以及上述任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该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设置于船舱内。
可以理解地,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隔构件(101),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水平设置在反应堆舱内,以将所述反应堆舱分隔成上部空间(40)以及位于所述上部空间(40)下方的第一空间;
第二分隔构件(102),所述第二分隔构件(102)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为第二空间以及用于安装主设备(50)的安装空间(10);以及
第三分隔构件(103),所述第三分隔构件(103)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和/或所述第二分隔构件(102)连接,以将所述第二空间分隔为抑压池空间(20)及至少一个角空间(30);
其中,所述抑压池空间(20)围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的周向上,所述角空间(30)位于所述抑压池空间(20)远离所述安装空间(10)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中部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安装空间(10)与所述上部空间(40)相连通的让位通道,所述第二分隔构件(102)包括连接板(1022)及基板(1021),所述连接板(1022)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的内周缘连接,所述基板(1021)与所述连接板(1022)远离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1021)与所述连接板(1022)分隔构件界定出所述安装空间(10);
所述安装空间(10)包括安装腔室(11)、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所述基板(1021)的部分壁面向下凹陷形成分隔构件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位于所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中轴线处,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以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基板(1021)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板(1022)界定出所述安装腔室(11),所述安装腔室(11)分别与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室(11)包括稳压器腔室(112)及呈菱形的主腔室(111),所述主腔室(111)与所述稳压器腔室(112)相连通,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均与所述主腔室(111)相连通,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形成于所述主腔室(111)的其中一个对角线上;
所述主设备(50)包括稳压器(54)、压力容器(51)、两个蒸汽发生器(52)及两个主泵(53);所述压力容器(51)及所述蒸汽发生器(52)均设置于所述主腔室(111),且至少部分分别伸入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及所述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所述主泵(53)设置于所述主腔室(111)内,且以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为中心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腔室(111)的其中另一个对角线上;所述稳压器(54)设置于所述稳压器腔室(112)内,且所述稳压器(5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反应堆舱的其中一个对称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压池空间(20)内存储有抑压池水,抑压池水的水面将所述抑压池空间(20)分隔为水空间(21)以及气空间(2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抑压池水面与所述安装腔室(11)的下端面齐平,使所述水空间(21)围设于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以及所述两个蒸汽发生器容置槽(13)的周向上;所述气空间(22)的上端面与所述安装腔室(11)的上端面齐平,使所述气空间(22)围设于所述安装腔室(11)的周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通过管道与所述抑压池空间(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空间(30)包括主空间(31)以及与所述主空间(31)相连通的人员通道(32),所述人员通道(32)位于所述主空间(31)的上方并与所述主空间(3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屏蔽罩(60),所述屏蔽罩(6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11)内,所述主设备(50)穿设于所述屏蔽罩(60)上,所述屏蔽罩(60)的水平截面与所述安装腔室(11)的水平截面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60)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上端面,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栅格平台(70),所述栅格平台(70)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以及所述屏蔽罩(60)上,其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隔构件(101)的上端面以及所述屏蔽罩(60)的上端面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多个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所述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内部形成有布置堆外探测器的纵长通道,所述堆外探测器布置构件(80)间隔设置于所述压力容器容置槽(12)的周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空间(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角空间(30)沿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的中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和/或,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还包括向一回路补水的安注系统,所述安注系统包括再循环过滤器,所述再循环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抑压池空间(20)的池水内;
和/或,所述角空间(30)布置有对高度没有要求的中压安注箱、再生式热交换器;
和/或,所述角空间(30)内设有供工作人员移动至所述上部空间(40)的梯子(90)。
11.一种海上核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舱以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所述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设置于所述船舱内。
CN202410171806.0A 2024-02-05 2024-02-05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Pending CN118098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1806.0A CN118098651A (zh) 2024-02-05 2024-02-05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1806.0A CN118098651A (zh) 2024-02-05 2024-02-05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98651A true CN118098651A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59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1806.0A Pending CN118098651A (zh) 2024-02-05 2024-02-05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986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80256A (en) Nuclear reactor apparatus
US4210614A (en) Passive containment system
CN103850483A (zh) 一种核电厂主厂房群布置方法
KR101366218B1 (ko) 원자로 및 원자로의 반응로 코어 냉각 방법
CN102005252B (zh) 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用乏燃料贮存格架
CN101465167A (zh) 核反应堆安全壳及使用了其的核能发电设备
KR20140103333A (ko) 핵연료를 위한 저장 시스템
JP2003014878A (ja) 水没型発電所および方法
US3909351A (en) Nuclear reactor
CN107533869A (zh) 反应器模块支撑结构
KR20010066821A (ko) 원자로
KR101397311B1 (ko) 원자력 시설 건물의 기초판 및 원자력 시설
CN102479560A (zh)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格架
JPS5945115B2 (ja) 圧力容器と蒸気発生器を有する原子力ボイラ−の支持装置
JP6550479B2 (ja) 原子力発電所の使用済燃料乾式貯蔵用の廃熱排出換気システム
CN118098651A (zh) 海上核电平台及海上核电平台反应堆舱布置结构
JPH05196780A (ja) 液体金属冷却原子炉の受動冷却系
US10650933B2 (en) Rack for underwater 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CN109979627B (zh) 一种乏燃料组件吊篮
CN217008664U (zh) 一种共用反应堆厂房的核能供热堆布置结构
CN209674898U (zh) 一种乏燃料地质贮存罐
EP0349014A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nuclear reactor
ES2809158T3 (es) Conjunto para la construcción de un reactor nuclear y procedimientos correspondientes
GB2157880A (en) An improved nuclear reactor plant construction
JP2004085234A (ja) 原子炉格納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