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94829A - 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94829A CN118094829A CN202410082508.4A CN202410082508A CN118094829A CN 118094829 A CN118094829 A CN 118094829A CN 202410082508 A CN202410082508 A CN 202410082508A CN 118094829 A CN118094829 A CN 1180948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val
- grid structure
- line
- distribution line
- wiring diagr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8000009429 electrical wi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40 design plan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4—Power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进行区间调整;将电气接线图进行整合;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本发明能够实现配电网路网架结构的设计规划和可视化呈现,并能够根据配电网路网架薄弱点识别情况和用户的需求进行网架结构的动态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配电网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变电站、主干电缆线路、配电房、终端用户和控制中心等组成部分,其中变电站和配电房是电网的两个重要节点,负责电能的转换和分配;主干电缆线路承担输电任务,传输电能;终端用户是用电需求的最终消费者,需要得到良好的用电保障;控制中心则是配电网运行的核心部分,负责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配电线路网架的控制质量,确保各项网架规划指标符合要求,对电网规划的要求逐年提高。申请号为201911073154.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网架结构的配置方法,包括网架路径、发电设备、变电站设备、区域分界线的配置,并对各配置对应配置相应的属性设置,可对各属性进行修改,通过属性配置能够有条理、有层次对网架结构进行规划布置,清晰展现网架设备所在的位置,直观了解网架整体情况及线路走向,发电设备、变电站、供电线路的相关基础数据进行归类存储,能够便于电力企业根据具体实际布局的需要按照该配置方法实现配电网的规划设计。
虽然上述方法实现了配电线路网架结构的设计和动态配置,但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无法直接对接并利用现有的配电网数据。而且,该方法仅适用于配电网的规划设计阶段,无法满足配电网投入使用后的动态调整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配电网路网架结构的设计规划和可视化呈现,并能够根据配电网路网架薄弱点识别情况和用户的需求进行网架结构的动态调整。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所述显示数据配置包括配置区间内线路的粗细和色彩、标识自动化开关的电流数据;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将电气接线图进行整合,生成电气接线集合图;
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
进一步,所述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包括:
利用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地理坐标;
将相邻两杆塔之间的配电线路设为馈线段;
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提取线路拓扑连接图,获得杆塔之间的连接关系,按照各杆塔坐标、杆塔连接关系、各馈线段的长度和延伸方向,生成电气接线图。
进一步,所述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包括:
利用预设营销系统实时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流。
进一步,所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包括:
在电气接线图上根据以自动化开关为边界形成的最小区域,将电气接线图划分为多个区间;
根据电气接线图的拓扑流向,通过依次计算每个区间内所有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之和,作为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进一步,所述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包括:
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和区间内线路的线径、材质及绞线方式,设置区间内馈线段的粗细度和馈线段颜色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包括:
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每个区间内主干线上相邻两个自动化开关之间的配电线路的长度;
当所述长度大于预设长度阈值时,该区间视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则通过在主干线上相邻的两个自动化开关之间增加自动化开关重新划分区间;
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每个区间内馈线段颜色的深度值;
当馈线段颜色的深度值大于预设深度阈值时,该区间视为负载异常,则通过在相应馈线段上增加自动化开关程序划分区间。
进一步,所述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包括:
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获取相应的预设线路区域、待接入的新用户信息和待切改的用户信息;
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标识预设线路区域、待接入的新用户和待切改的用户的坐标;
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按照标识的坐标信息生成最优电气接线图,并根据需求设置自动化开关。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系统,包括:
接线图获取模块,配置用于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
负载容量计算模块,配置用于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属性配置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所述显示数据配置包括配置区间内线路的粗细和色彩、标识自动化开关的电流数据;
动态调整模块,配置用于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
整合模块,配置用于将电气接线图进行整合,生成电气接线集合图;
新建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利用电气接线图对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进行可视化呈现,根据配电线路上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结合其电力参数,对电气接线图进行显示属性配置,从而实现了配电线路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各区间的整体运行情况,根据标准自动筛选出网架的薄弱点,并进行网架结构的动态调整,以优化配电线路的布局。另外,本发明还具备新建线路的规划设计功能,能够直接根据新建线路的相关参数生成最优的电气线路和自动化开关布置方案,实现了配电网的动态规划和设计。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图中,1、接线图获取模块;2、负载容量计算模块;3、属性配置模块;4、动态调整模块;5、整合模块;6、新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利用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地理坐标;并将相邻两杆塔之间的配电线路设为馈线段。然后,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提取线路拓扑连接图,获得杆塔之间的连接关系,按照各杆塔坐标、杆塔连接关系、各馈线段的长度和延伸方向,生成与实际地理位置成比例的电气接线图。其中,杆塔连接关系可通过线路拓扑连接图的拓扑走向确定。
S2: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利用预设营销系统实时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流。此时,在电气接线图上根据以自动化开关为边界形成的最小区域,将电气接线图划分为多个区间。由于线路电压一般稳定在较小区间内,所以可以根据电气接线图的拓扑流向,通过依次计算每个区间内所有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之和,作为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S3: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所述显示数据配置包括配置区间内线路的粗细和色彩、标识自动化开关的电流数据。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和区间内线路的线径、材质及绞线方式,设置区间内馈线段的粗细度和馈线段颜色的深度。具体来说,用馈线段粗细和颜色深浅渐变直观表示容量大小,其中,馈线段对应线路的电流值决定该馈线段的粗细度,电流值越大馈线段越粗。另外,相邻的两条馈线段,电流值越大颜色越深。馈线段颜色的深度还受到线路设计承载容量影响,设计承载容量由线路线径、材质、绞线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线路投运前数据已给定。同时,电流数据还会标注在接线图对开关上。
S4: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每个区间内主干线上相邻两个自动化开关之间的配电线路的长度。当所述长度大于预设长度阈值时,说明线路该区域自动化开关分布太稀疏,应酌情增设自动化开关以切割供电区间。因此,该区间视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则需要通过在主干线上相邻两个自动化开关增加自动化开关重新划分区间。
同时,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每个区间内馈线段颜色的深度值。当馈线段颜色的深度值大于预设深度阈值时,说明该区域用户密集或者大用户较多,应酌情增设分界开关,避免区间内某用户故障时影响较多负荷。因此,该区间视为负载异常区间,则通过在相应馈线段上增加自动化开关程序划分区间。
利用本步骤,不仅电网人员可以通过这种直观方式发现网架薄弱点,也可通过系统来判定,设定判定标准,系统根据标准自主筛选生成网架薄弱区间明细,提醒配网人员进行网架优化整改。
S5:将电气接线图进行整合,生成电气接线集合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系统界面勾选多个或所有配电线路组合生成电气接线集合图,即将所选线路的电气接线图按照地理坐标缩放绘制到同一个图内,依旧采用线段颜色粗细表示容量变化和数值标注的方式,为线路切改、新线路规划等工作提供直观参照。
S6: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首先获取相应的预设线路区域、待接入的新用户信息和待切改的用户信息;然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标识预设线路区域、待接入的新用户和待切改的用户的坐标;最后,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按照标识的坐标信息生成最优电气接线图,并根据需求设置自动化开关。其中,最小生成树算法可采用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在本步骤中,对于新建线路,能根据预设线路区域、需要接入的新用户和待切改用户等条件,按照坐标生成最优电气走线和自动化开关布置方案,还可人为标注不可设杆跨线区域,动态更新方案。
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各区间的整体运行情况,根据标准自动筛选出网架的薄弱点,并进行网架结构的动态调整,以优化配电线路的布局。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系统,包括:接线图获取模块1、负载容量计算模块2、属性配置模块3、动态调整模块4、整合模块5和新建模块6。
接线图获取模块1,配置用于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
负载容量计算模块2,配置用于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属性配置模块3,配置用于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所述显示数据配置包括配置区间内线路的粗细和色彩、标识自动化开关的电流数据。
动态调整模块4,配置用于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
整合模块5,配置用于将电气接线图进行整合,生成电气接线集合图。
新建模块6,配置用于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
本实施例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装置,还可以包括:
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外界导入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并将获取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保存至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用于获取外界终端设备传输的各种指令和参数,并传输至处理器中,以便处理器利用上述各种指令和参数展开相应的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接口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行接口、语音输入接口、指纹输入接口、硬盘读取接口等。
输出接口,用于将处理器产生的各种数据输出至与其相连的终端设备,以便于与输出接口相连的其他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到处理器产生的各种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接口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行接口等。
通讯单元,用于在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装置和外部服务器之间建立远程通讯连接,以便于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装置能够将镜像文件挂载到外部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中,通讯单元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无线通讯技术或有线通讯技术的远程通讯单元。
键盘,用于获取用户通过实时敲击键帽而输入的各种参数数据或指令。
显示器,用于运行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鼠标,可以用于协助用户输入数据并简化用户的操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这里所说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硬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实现配电网路网架结构的设计规划和可视化呈现,并能够根据配电网路网架薄弱点识别情况和用户的需求进行网架结构的动态调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同理,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处理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处理单元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所述显示数据配置包括配置区间内线路的粗细和色彩、标识自动化开关的电流数据;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将电气接线图进行整合,生成电气接线集合图;
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包括:利用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地理坐标;
将相邻两杆塔之间的配电线路设为馈线段;
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提取线路拓扑连接图,获得杆塔之间的连接关系,按照各杆塔坐标、杆塔连接关系、各馈线段的长度和延伸方向,生成电气接线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包括:
利用预设营销系统实时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包括:
在电气接线图上根据以自动化开关为边界形成的最小区域,将电气接线图划分为多个区间;
根据电气接线图的拓扑流向,通过依次计算每个区间内所有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之和,作为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包括:
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和区间内线路的线径、材质及绞线方式,设置区间内馈线段的粗细度和馈线段颜色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包括:
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每个区间内主干线上相邻两个自动化开关之间的配电线路的长度;
当所述长度大于预设长度阈值时,该区间视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则通过在主干线上相邻的两个自动化开关之间增加自动化开关重新划分区间;
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每个区间内馈线段颜色的深度值;
当馈线段颜色的深度值大于预设深度阈值时,该区间视为负载异常,则通过在相应馈线段上增加自动化开关程序划分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包括:
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获取相应的预设线路区域、待接入的新用户信息和待切改的用户信息;
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标识预设线路区域、待接入的新用户和待切改的用户的坐标;
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按照标识的坐标信息生成最优电气接线图,并根据需求设置自动化开关。
8.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图获取模块,配置用于获取配电线路各杆塔的坐标信息,根据配电线路拓扑连接图生成电气接线图;
负载容量计算模块,配置用于利用预设营销系统获取配电线路上每个配电设备的电力参数,基于自动化开关的布局对电气接线图进行区间划分,并计算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
属性配置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每个区间的负载容量,对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进行显示属性配置;所述显示数据配置包括配置区间内线路的粗细和色彩、标识自动化开关的电流数据;
动态调整模块,配置用于实时检测电气接线图上的区间分布信息和区间负载信息,当检测到任意区间为网架结构薄弱区间或区间存在负载异常时,通过增设自动化开关进行区间调整;
整合模块,配置用于将电气接线图进行整合,生成电气接线集合图;
新建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收到新建线路请求后,基于电气接线集合图生成新建线路的电气接线图。
9.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所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82508.4A CN118094829A (zh) | 2024-01-19 | 2024-01-19 | 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82508.4A CN118094829A (zh) | 2024-01-19 | 2024-01-19 | 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94829A true CN118094829A (zh) | 2024-05-28 |
Family
ID=9114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82508.4A Withdrawn CN118094829A (zh) | 2024-01-19 | 2024-01-19 | 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94829A (zh) |
-
2024
- 2024-01-19 CN CN202410082508.4A patent/CN11809482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66000B (zh) | 一种配电网电压越限原因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5373655A (zh) | 一种有机关联智能化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连接图的方法 | |
CN107292003A (zh) | 一种电网厂站接线图自动生成方法 | |
EP2458467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 industrial system | |
CN103715767B (zh) | 智能电网信息集成与展示平台 | |
CN106992517A (zh) | 电力线损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5404967B (zh) | 配电网自动化规划方法和系统 | |
CN110889237B (zh) | 环网图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220052552A1 (en) | System for designing a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at a secondary unit substation | |
CN102193551B (zh)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用电潮流优化管理方法 | |
CN104361184B (zh) | 一种电力电网自动布局布线系统及方法 | |
KR20130005968A (ko) | Gis 기반 전력 계통 정보의 시각화 장치 | |
CN111026900A (zh) | 配电网接线组生成及网架拓扑图生成方法和装置 | |
CN105093047A (zh) | 电力线路载流量监测预警系统 | |
KR101064509B1 (ko) | 지리 정보 기반 전력 계통 데이터의 전력 계통 해석 시스템 및 해석 방법 | |
CN102542122B (zh) | 一种停电区域渲染方法和装置 | |
CN115842342A (zh) |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拓扑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9447466B (zh) | 一种基于配电网通信网络建设的全过程可视化管控系统 | |
US9454143B2 (en) | Electrical transfer capacity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 |
CN114996635A (zh) | 一种配电网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038332B (zh) | 一种面向未来态电网的在线图模快速生成方法 | |
CN118094829A (zh) | 一种配电线路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6881352A (zh) | 基于台账可视化的配电线路优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5719199A (zh) | 一种基于潮流法的高压输电网络线损信息检测方法 | |
Ortjohann et al. | Integration of clustering power systems approach and data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for smart gri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40528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