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92608A -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92608A
CN118092608A CN202410527323.XA CN202410527323A CN118092608A CN 118092608 A CN118092608 A CN 118092608A CN 202410527323 A CN202410527323 A CN 202410527323A CN 118092608 A CN118092608 A CN 118092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hassis
server
main body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273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升福
刘广志
王羽茜
李晓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5273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92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92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92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其中,服务器模块组件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主体架和扩展安装架,主体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扩展安装架位于第二侧,并与主体架可拆卸连接;主元器件,主元器件由第一侧安装至机架内;扩展器件,扩展器件通过扩展安装架安装在机架内,扩展器件具有扩展接口,主元器件具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与扩展接口可插接配合,并将主元器件与扩展器件电连接,主元器件还具有用于与服务器的器件插接配合的对接插头。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GPU模组的易维护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图形处理器(GPU)在服务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GPU装入机箱大多通过支架固定的形式来实现,这种安装方式需要接口支架、扩展卡、线缆和GPU等零件之间的配合来实现。由于GPU模组是服务器中较重要且成本较高的部件,因而需要对GPU模组定期进行运维保障。但是目前GPU模组安装在机箱中,运维时需要设备断电,将GPU模组与机箱主板等部件之间的线缆拆除,然后才能将GPU模组从机箱上拆下,对GPU模组进行运维后将运维完成的GPU重新安装到机箱中,将线缆重新插上。例如,传统通用服务器的4GPU配置,每个GPU需要连接2根电源线、2根MCIO线缆、1根I2C线,且组装方式较为繁琐,狭小空间内维护性较差,如果某个GPU需要维护,需要将4个GPU都拆掉。整个运维拆卸过程较为繁琐,其生产组装效率低,客户端易维护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GPU模组的易维护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模块组件,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主体架和扩展安装架,主体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扩展安装架位于第二侧,并与主体架可拆卸连接;主元器件,主元器件由第一侧安装至机架内;扩展器件,扩展器件通过扩展安装架安装在机架内,扩展器件具有扩展接口,主元器件具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与扩展接口可插接配合,并将主元器件与扩展器件电连接,主元器件还具有用于与服务器的器件插接配合的对接插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且二者均与机架在服务器上的运动方向平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机架还包括开合架,开合架与主体架活动连接,并位于第一侧,开合架具有避让主元器件拆卸的打开状态和遮挡主元器件的关闭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合架的第一端与主体架可转动连接,开合架的第二端具有锁紧结构,开合架通过锁紧结构与主体架锁紧配合。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锁紧结构包括可轴向移动的锁紧件,主体架具有锁紧孔,开合架位于关闭状态时锁紧结构位于锁紧孔内,锁紧件朝向主体架的一端具有斜面,开合架由打开状态切换关闭状态时主体架挤压斜面并带动锁紧件轴向移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锁紧结构包括定位孔和定位柱,定位孔和定位柱中的一者位于主体架,定位孔和定位柱中的另一者位于开合架,开合架位于关闭状态时定位柱位于定位孔并与定位孔锁定配合。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合架的第一端相比于第二端靠近服务器的外部,且第二端和对接插头位于机架的同一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元器件安装在机架内时位于扩展安装架的拆卸路径上并阻碍扩展安装架的拆卸。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主体架和扩展安装架之间具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限制扩展安装架的第一端相对于主体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第二固定结构限制扩展安装架的第二端相对于主体架沿第二方向的运动,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形成夹角。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孔和第一固定件中的一者位于主体架的第二侧,第一固定孔和第一固定件中的另一者位于扩展安装架,扩展安装架相对于主体架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第一固定件位于第一固定孔内并与第一固定孔锁定配合;和/或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孔和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孔和第二固定件中的一者位于主体架的第二侧,第二固定孔和第二固定件中的另一者位于扩展安装架,扩展安装架相对于主体架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二固定孔内并与第二固定孔锁定配合。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元器件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架,且主元器件的安装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主元器件位于主体架内时遮挡扩展安装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机箱和上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服务器模块组件可移动地与机箱连接,并能够伸出或缩回机箱。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包括位于机箱内的连接器,连接器具有对接插口,机架进入服务器的机箱时,服务器模块组件的主元器件的对接插头与对接插口插接,主元器件与连接器电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具有多个对接插口,服务器模块组件为多个,且至少两个服务器模块组件内的主元器件通过不同的对接插口与同一个连接器电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组件的机架与机箱之间具有导向结构,且机箱相对的两侧均具有导向结构,两侧的导向结构非对称设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滑道和导向柱,导向滑道和导向柱中的一者位于机架上,导向滑道和导向柱中的另一者位于机箱上,导向柱位于导向滑道内,并在导向滑道内运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机箱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侧板与底板连接且底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导向滑道位于侧板上,并沿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侧的侧板上的导向滑道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不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机架和机箱中的一者具有定位凹部,机架和机箱中的另一者具有定位凸起,机架缩回机箱内时,定位凸起位于定位凹部内。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定位凸起具有导向斜面,且沿机架缩回机箱的方向,导向斜面向靠近机箱内部的方向倾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机箱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侧板与底板连接,侧板和底板围成多个安装区域,服务器模块组件为多个,且各安装区域内分别安装有服务器模块组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主元器件和扩展器件之间设置扩展接口和连接接头,从而使得二者在配合时只需要在安装主元器件和扩展器件时将二者直接插接在一起即可,二者之间不必设置线缆等部件,这样使得服务器模块组件形成模块化的组件结构,同样地,通过在主元器件上设置对接插头,使得模块化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在安装到服务器机箱内时可以直接插接到服务器的对应器件上,这样,一方面使得主元器件在运维需要拆下时可以直接将服务器模块组件整体直接从服务器机箱上拔下即可,可以进行热插拔,另一方面在进行热插拔时直接将服务器模块组件整体进行拔插即可,当多个主元器件时,只需要将对应主元器件的服务器模块组件进行拔插即可,其他不检修的主元器件不需要进行操作。而且,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扩展安装架,扩展安装架主要用于与扩展器件相配合,从而使得扩展器件安装于扩展安装架上,扩展安装架与主体架之间也采用可拆卸连接的配合方式,这样,需要维护扩展器件时也可以将扩展器件进行拆卸。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整体上简化了运维拆卸,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复杂程度,提高了GPU服务器在产线生产组装效率和客户端易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服务器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P处的放大图;
图3是主元器件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Q处的放大图;
图6是扩展安装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扩展安装架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本申请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M处的放大图;
图14是主元器件与连接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N处的放大图;
图17是服务器模块组件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架;11、主体架;12、开合架;13、扩展安装架;20、主元器件;21、连接接头;22、对接插头;31、扩展接口;41、锁紧件;42、锁紧孔;43、定位孔;44、定位柱;51、第一固定孔;52、第一固定件;53、第二固定孔;54、第二固定件;60、机箱;61、底板;62、侧板;70、连接器;71、对接插口;81、导向滑道;82、导向柱;91、定位凹部;92、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GPU模组的易维护性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如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服务器模块组件,包括机架10、主元器件20和扩展器件,机架10包括主体架11和扩展安装架13,主体架11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扩展安装架13位于第二侧,并与主体架11可拆卸连接,主元器件20由第一侧安装至机架10内;扩展器件通过扩展安装架13安装在机架10内,扩展器件具有扩展接口31,主元器件20具有连接接头21,连接接头21与扩展接口31可插接配合,并将主元器件20与扩展器件电连接,主元器件20还具有用于与服务器的器件插接配合的对接插头22。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在主元器件20和扩展器件之间设置扩展接口31和连接接头21,从而使得二者在配合时只需要在安装主元器件20和扩展器件时将二者直接插接在一起即可,二者之间不必设置线缆等部件,这样使得服务器模块组件形成模块化的组件结构,同样地,通过在主元器件20上设置对接插头22,使得模块化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在安装到服务器机箱60内时可以直接插接到服务器的对应器件上,这样,一方面使得主元器件20在运维需要拆下时可以直接将服务器模块组件整体直接从服务器机箱60上拔下即可,可以进行热插拔,另一方面在进行热插拔时直接将服务器模块组件整体进行拔插即可,当多个主元器件20时,只需要将对应主元器件20的服务器模块组件进行拔插即可,其他不检修的主元器件20不需要进行操作。而且,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扩展安装架13,扩展安装架13主要用于与扩展器件相配合,从而使得扩展器件安装于扩展安装架13上,扩展安装架13与主体架11之间也采用可拆卸连接的配合方式,这样,需要维护扩展器件时也可以将扩展器件进行拆卸。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整体上简化了运维拆卸,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复杂程度,提高了GPU服务器在产线生产的组装效率和客户端易维护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服务器模块组件主要以GPU模块组件为例,此时主元器件20即为GPU,扩展器件可以是与GPU相配合的扩展部件。当然,服务器模块组件的主元器件20可以是其他部件,扩展部件为与主元器件20相对应配合的部件即可。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扩展器件拆卸的次数一般小于主元器件20,因而采用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的方式,这样,配合前述主元器件20由第一侧安装至机架10内、扩展器件位于第二侧的设置方式,使得主元器件20的拆卸可以直接从机架10的第一侧进行,而第二侧的扩展器件则不会影响主元器件20的拆卸,从而使得服务器模块组件整体拆卸后再对主元器件20进行单独拆卸时也能够方便进行,从而提高拆装效率,进一步提高易维护性。
考虑到机架10一般是沿一个方向推入或者拉出机箱60,因而机架10朝向机箱60内的一侧和朝向机箱60外的一侧不适合用来拆装主元器件20,因此,本实施例上述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二者与机架10在服务器上的运动方向平行,也就是说,第一侧和第二侧并非是朝向机箱60内的一侧和朝向机箱60外的一侧,而是另外的两侧,这样,机架10安装到机箱60内时,第一侧被机箱60内的部件遮挡,从而使得主元器件20能够稳定在机架10上,保证主元器件20的稳定性,避免振动导致意外脱出等情况。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还包括开合架12,前述的主架体为机架10的主体部分,主架体的中间具有容纳区域,主元器件20和扩展器件均安装在主体架11的容纳区域内,其中,容纳区域的四个周侧中的三个周侧被遮挡,而第一侧的位置则开口设置,从而使得主元器件20能够从第一侧安装到容纳区域内。开合架12即位于容纳区域第一侧的开口处,并且开合架12与主体架11活动连接,开合架12具有避让主元器件20拆卸的打开状态和遮挡主元器件20的关闭状态。这样开合架12运动时即可在遮挡和避让主元器件20的拆装路径的状态之间切换,在需要安装或者拆下主元器件20时,将开合架12调整至打开状态,从而使得开合架12避让第一侧,主元器件20即可由第一侧安装到容纳区域内,而当安装完成后,将开合架12调整至关闭状态,开合架12遮挡第一侧的开口,从而使得主元器件20保持在容纳区域内而不会随意脱出,从而保证主元器件20安装、插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开合架12呈长条状,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开合架12的第一端与主体架11可转动连接,开合架12的第二端具有锁紧结构,开合架12切换状态时,开合架12整体绕第一段进行转动,从而遮挡或者避让第一侧的开口,而开合架12处于关闭状态时,其第二端的锁紧结构能够与主架体相配合,从而使得此时的开合架12能够通过锁紧结构与主体架11锁紧配合,实现开合架12位置的稳定,进而实现对主元器件20的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开合架12的第一端相比于第二端靠近服务器的外部,且第二端和对接插头22位于机架10的同一侧。也就是说,机架10除了第一侧和第二侧外,还具有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三侧为机架10朝向服务器外的一侧,而第四侧则为机架10朝向服务器内的一侧,这样,机架10推入到服务器内时第四侧最先进入到服务器内,而第三侧最后进入到服务器,基于此,第一端实质上位于第三侧,第二端实质上位于第四侧,同时,由于对接插头22由于需要与服务器内的部件相配合,因而对接插头22也是位于靠内的第四侧,从而使得第二端及其上的锁紧结构和对接插头22均位于机架10朝向服务器内的第四侧,这样,既可以保证对接插头22插接的可靠性,避免外露导致意外情况,又能够避免锁紧结构被随意操作,提高安全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结构包括可轴向移动的锁紧件41,锁紧件41穿设在开合架12的第二端端部,相应地,主体架11具有锁紧孔42,开合架12位于关闭状态时锁紧结构位于锁紧孔42内。本实施例的锁紧件41采用快拆柱,其轴向可移动地穿设在开合架12的第二端,且其轴向方向与机架10推入机箱60的方向平行,这样,当开合架12处于关闭状态时,锁紧件41即可与锁紧孔42对齐,锁紧件41轴向移动即可伸入到锁紧孔42内,从而使得开合架12的第二端与主体架11之间锁定在一起,开合架12无法转动从而保持在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在锁紧件41朝向主体架11的一端,也就是锁紧件41朝向锁紧孔42与锁紧孔42相配合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斜面,这样,当开合架12由打开状态切换关闭状态时,主架体位于锁紧件41跟随开合架12一同转动的运动路径上,由于斜面的设置,使得此时的主架体能够与斜面抵接,并且随着开合架12的转动,主体架11挤压推动斜面使得锁紧件41向运动主体架11的方向轴向移动,直到锁紧件41在开合架12的带动下转动至与锁紧孔42对齐的位置,此时锁紧件41即可伸入到锁紧孔42内实现锁紧。这样上述关闭过程时,锁紧件41不需要进行操作,其可以自行改变轴向位置从而实现自动锁紧,人员只需要转动开合架12即可,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锁紧件41和锁紧孔42的配合实现开合架12的锁定外,本实施例的锁紧结构还包括定位孔43和定位柱44,定位孔43和定位柱44中的一者位于主体架11,定位孔43和定位柱44中的另一者位于开合架12,本实施例的定位孔43位于主体架11上,定位柱44位于开合架12上,定位孔43的周向一侧与外部连通,定位柱44可以采用工字钉等部件,这样,当开合架12转动到关闭位置时,定位柱44通过定位孔43一侧伸入到定位孔43内,然后人员即可操作定位柱44实现与定位孔43之间的锁定配合。这样,本实施例的开合架12与主体架11之间通过锁紧件41和锁紧孔42、定位孔43和定位柱44两组部件相配合共同实现开合架12与主体架11之间的锁紧效果,从而可以保证开合架12在关闭状态时的可靠性。当然,实际设计时也可以根据需要仅设置上述两组部件中的任意一组,或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其他的结构作为锁紧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开合架12与主体架11之间的锁定并且兼顾方便快捷即可。
本实施例的开合架12并非是一字型结构,而是包括顺次弯折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一段的长度与主体架11第一侧的长度基本相同,其作为遮挡容纳区域第一侧开口的主要部件,而第二段则位于第一段的第二端,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锁紧件41即穿设在第二段上,相应地,锁紧孔42位于主体架11远离机箱60的一侧,这样开合架12转动至关闭状态时锁紧件41即可与锁紧孔42相配合实现锁紧。而定位柱44则位于第一段的底端,具体而言,在第一段的底端具有横向的伸出段,伸出段与第一段之间也是相垂直的设置的,定位柱44即位于伸出段上,相应地,定位孔43位于主体架11第一侧底部的边缘处,这样定位柱44即可与定位孔43相配合实现锁定配合。
本实施例的主元器件20采用横向安装到机架10内的方式,由于扩展安装架13安装在第二侧的内壁处,而扩展安装架13的拆卸需要远离第二侧内壁,因而当主元器件20安装在机架10内时,主元器件20对扩展安装架13远离第二侧内壁方向的运动进行遮挡,也就是说,此时的主元器件20位于扩展安装架13的拆卸路径上,这样,主元器件20起到了阻碍扩展安装架13拆卸的效果,使得扩展安装架13拆卸之前需要将主元器件20进行拆卸。
本实施例的主体架11和扩展安装架13之间具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实现扩展安装架13与主体架11之间的安装固定。与前述锁紧件41和锁紧孔42、定位孔43和定位柱44两组部件分别独立进行锁定的方式不同,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二者并非是独立进行锁定的,而是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扩展安装架13与主体架11之间的锁定。具体而言,第一固定结构限制扩展安装架13的第一端相对于主体架11沿第一方向的运动,第二固定结构限制扩展安装架13的第二端相对于主体架11沿第二方向的运动,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形成夹角。这样,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分别限制扩展安装架13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运动,从而使得扩展安装架13两个方向的运动均受到限制,配合主元器件20对扩展安装架13的遮挡使得扩展安装架13能够稳定安装在主体架11上。
如图6至图11所示,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孔51和第一固定件52,第一固定孔51和第一固定件52中的一者位于主体架11的第二侧,第一固定孔51和第一固定件52中的另一者位于扩展安装架13,本实施例将第一固定孔51设置在主体架11上,第一固定件52设置在扩展安装架13上,第一固定孔51采用类似锁紧孔42的结构形式,而第一固定件52采用工字钉的结构形式,并且第一固定孔51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基本平行,第一固定孔51的周向位置与外部连通,这样,扩展安装架13相对于主体架11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第一固定件52即可沿第一固定孔51的径向伸入到第一固定孔51内,然后即可通过拧紧第一固定件52实现与第一固定孔51的锁定配合。这样,在锁定后,由于第一固定孔51对于第一固定件52的限位使得扩展安装架13的第一端无法沿第一方向运动,若要解除第一固定孔51与第一固定件52之间的锁定配合需要使扩展安装架13沿第二方向运动。
为了对上述第二方向及其相反的方向进行限位,本实施例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具体包括第二固定孔53和第二固定件54,第二固定孔53和第二固定件54中的一者位于主体架11的第二侧,第二固定孔53和第二固定件54中的另一者位于扩展安装架13,本实施例将第二固定孔53设置在主体架11上,第二固定件54设置在扩展安装架13上,第二固定孔53为通孔,第二固定件54为快拆柱,第二固定孔53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基本平行,这样,扩展安装架13相对于主体架11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第二固定件54即可沿第二固定孔53的轴向伸入到第二固定孔53内,然后通过拧紧第二固定件54即可将其与第二固定孔53锁定配合。这样,在锁定后,由于第二固定孔53对于第二固定件54的限位使得扩展安装架13的第二端无法沿第二方向及其反方向运动,若要解除第二固定孔53与第二固定件54之间的锁定配合需要使扩展安装架13沿第一方向运动。而沿第一方向及其反方向的运动被第一固定孔51与第一固定件52、主架体、主元器件20阻挡,从而使得扩展安装架13锁定在主体架1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虽然是限制了扩展安装架13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方向的运动,但是其并不会出现无法拆卸的情况,是因为本实施例将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分别设置在扩展安装架13的两端,具体而言,扩展安装架13实质上有移动和转动两个方向的运动,在安装时,先将扩展安装架13放置在主体架11的第二侧,然后将扩展安装架13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固定件52伸入到第一固定孔51内,由于此时第一固定件52并未锁紧,因而扩展安装架13此时可以绕第一端有小范围的横向转动,然后将扩展安装架13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反方向运动,使得扩展安装架13整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件54伸入到第二固定孔53内,此时第二固定孔53与第二固定件54的配合限制了扩展安装架13整体沿第二方向的移动,也就使得第一固定件52无法从第一固定孔51内脱出,然后再拧紧第一固定件52和第二固定件54,使得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完全锁紧,这样,即可实现扩展安装架13安装到主体架11第二侧的目的。拆卸时,将第一固定件52和第二固定件54仅拧松,将扩展安装架13的第二端向第一方向拉动,使得扩展安装架13整体发生微小的转动,第二固定件54即可脱出第二固定孔53,然后将扩展安装架13沿第二方向拉动,即可使得第一固定件52脱出第一固定孔51,从而将扩展安装架13及其上的扩展器件整体拆下进行运维检修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扩展安装架13拆卸时的方向,如图9所示,上述的第一方向为图中右上到左下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图中右下到左上的方向。相应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反方向即为安装时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两组固定结构自身外,主元器件20也对扩展安装架13的拆装起到限制作用。具体而言,主元器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架11,且主元器件20的安装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也就是前述的横向方向,这样,配合扩展安装架13位于主体架11内的第二侧的设置方式,使得主元器件20位于主体架11内时,主元器件20会对扩展安装架13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起到遮挡作用,从而使得此时的扩展安装架13无法沿第一方向拆下,拆卸时只有先将主元器件20拆卸后才能够对扩展安装架13进行拆卸操作。
当然,上述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上述的设置方式,其可以根据需要相应调整,而且其具体的第一固定孔51和第一固定件52、第二固定孔53和第二固定件54的所在位置和部件也可以相互交换。
本实施例的服务器模块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分别与主元器件20连接,主元器件20的两端通过支撑架与机架10支撑配合,从而提高主元器件20安装在机架10内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晃动导致损坏等情况。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机箱60和上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服务器模块组件可移动地与机箱60连接,并能够伸出或缩回机箱60。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服务器还包括位于机箱60内的连接器70,连接器70可以与机箱60内的主板等部件连接,连接器70具有对接插口71,对接插口71与主元器件20的对接插头22配合,当机架10进入服务器的机箱60时,服务器模块组件的主元器件20的对接插头22与对接插口71插接,主元器件20与连接器70电连接,这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机架10推入到机箱60内即可,对接插头22能够自动插入到对接插口71内,从而实现自动插接,整个过程不需要特别注意,可实现盲插。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70具有多个对接插口71,服务器模块组件为多个,且至少两个服务器模块组件内的主元器件20通过不同的对接插口71与同一个连接器70电连接。这样使得不同的主元器件20可以通过同一个连接器70与主板等部件实现连接,从而可以减少连接器70的数量需求,节省空间和部件成本。
本实施例在主元器件20上还设置有导向引脚,相应地,连接器70上设置有导向孔,当主元器件20与连接器70对接时,导向引脚先插入到导向孔内,从而为主元器件20后续的运动提供方向,保证主元器件20的对接插头22与连接器70的对接插口71之间盲插配合的可靠性。对接插头22、连接接头21可以采用金手指。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组件的机架10与机箱60之间具有导向结构,且机箱60相对的两侧均具有导向结构,从而使得机架10两侧受力平衡。本实施例将两侧的导向结构非对称设置,这样,在安装机架10时只能够将机架10按照预定的方向安装到机箱60内,若机架10安装方向倒置,则导向结构无法装配成功,从而可以提醒人员安装方向错误,实现防呆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非对称设置是指机架10的沿平行于机架10安装到机箱60内方向的中间纵向横截面为对称面,该对称面两侧的导向结构位置不对称。
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滑道81和导向柱82,导向滑道81和导向柱82中的一者位于机架10上,导向滑道81和导向柱82中的另一者位于机箱60上,本实施例将导向滑道81设置在机箱60侧壁上,导向柱82设置在机架10的外侧壁上,导向柱82位于导向滑道81内,并在导向滑道81内运动,从而使得机架10只能够沿导向滑道81推入到机箱60内,这样可以保证主元器件20与连接器70插接配合的可靠性,保证盲插的效果。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机箱60整体卧式放置为例,即机箱60的底面横向放置,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沿横向延伸,机箱60的高度方向沿纵向延伸。此时,两侧的导向结构非对称设置实质上也就是机架10两侧的导向柱82的高度不同,相应地机箱60两侧的导向滑道81的高度也不相同,这样,左右两侧的导向结构形成非对称的结构形式,从而实现防呆设计。
本实施例的机箱60包括底板61和多个侧板62,底板61横向设置,侧板62立置,并且侧板62与底板61的上表面连接,底板61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62,导向滑道81位于侧板62上,并沿侧板62的长度方向延伸,机箱60即位于侧板62之间,从而使得机架10上的导向柱82能够与导向滑道81配合,实现机架10能够推入和拉出机箱60。基于上述的结构形式,两侧的导向柱82和导向滑道81的高度不同实质上也就是两侧的导向柱82和导向滑道81与底板61之间的距离不同。机架10一侧的导向柱8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相应设置,在机箱60的一侧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导向柱82均可,本实施例为了保证平稳性在机箱60的两侧均设置有四个导向柱82。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和机箱60中的一者具有定位凹部91,机架10和机箱60中的另一者具有定位凸起92,本实施例在机箱60上设置有定位凹部91,机架10上设置定位凸起92,本实施例的定位凹部91位于机箱60侧板62朝向人员的一端处,相应地,定位凸起92位于机架10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靠近人员的一端处,这样,当机架10缩回机箱60内到位时,定位凸起92即可伸入到定位凹部91内,从而实现对接定位,保证机架10位置的稳定准确。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定位凸起92采用楔形结构,其外侧形成有导向斜面,且沿机架10缩回机箱60的方向,导向斜面向靠近机箱60内部的方向倾斜,这样,在将机架10推入到机箱60内时,不必将机架10的位置完全对齐,只需要大致对齐即可,当机架10即将运动到位时,导向凸起与导向凹部配合,导向凹部会与导向凸起的导向斜面抵接,并挤压推动导向斜面使得机架10整体的方向微调,直到机架10推入完全到位,此时机架10位置调整完成,从而保证机架10位置的准确性,保证主元器件20与连接器70之间盲插配合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机架10朝向人员一侧可以设置用于对服务器模块组件进行拉出操作的把手等部件,本实施例将把手与定位凸起92等部件集成在一起,共同安装在侧板62朝向人员的一端。
可选地,侧板6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相应设置,每两个侧板62之间即可形成一个安装区域,根据侧板62数量的不同,安装区域的数量也不尽相同。本实施例优选设置有至少三个侧板62,侧板62与底板61之间围成多个安装区域,相应地,服务器模块组件为多个,且各安装区域内分别安装有服务器模块组件。这样,一个机箱60内可以安装有多个主元器件20,从而满足多元件的使用需求,在进行元器件的拆卸时,只需要将需要拆卸的元器件的服务器模块组件整体拉出,然后对其上的主元器件20、扩展器件拆卸接口进行运维检修,整个过程快捷方便,极大提高了运维效率。当有多个服务器模块组件时,连接器7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相应增加,本实施例采用连接器70的数量与服务器模块组件的数量相等且其一一对应配合,当然,也可以将连接器70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器件,其具有多个对接插口71,可以同时与多个服务器模块组件插接配合。
由于安装区域有多个,因而两个安装区域共用的侧板62上的导向滑道81的数量比非共用的侧板62上的导向滑道81的数量多,以设置三个侧板62为例,三个侧板62形成两个安装区域,其中,最边上的两个侧板62上的导向滑道81分别设置有两条,则中间的侧板62上的导向滑道81则设置有四条,从而满足与两个机架10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扩展器件上的扩展接口31与扩展器件之间、连接器70与主板之间均可以采用直接焊接在一起的方式,这样不需要设置线缆,直接使用插接配合的方式即可完成电连接,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实施例摆脱了传统GPU通过线缆实现信号连接的方式,给出一种新型的GPU电信号和MCIO(多通道输入输出)信号连接思路,电信号线缆直接焊接到扩展器件通过连接器70与GPU供电端口相连,MCIO信号通过扩展器件的金手指与焊接在板卡上的连接器70实现信号互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相关技术中GPU模组的易维护性差的问题;
2、主元器件在运维需要拆下时可以直接将服务器模块组件整体直接从服务器机箱上拔下即可,可以进行热插拔;
3、简化了运维拆卸,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复杂程度,提高了GPU服务器在产线生产组装效率和客户端易维护性;
4、避免元器件在机架内随意脱出,保证元器件安装、插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主元器件与连接器配合,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机架推入到机箱内即可,对接插头能够自动插入到对接插口内,从而实现自动盲插。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所述机架(10)包括主体架(11)和扩展安装架(13),所述主体架(11)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扩展安装架(13)位于所述第二侧,并与所述主体架(11)可拆卸连接;
主元器件(20),所述主元器件(20)由所述第一侧安装至所述机架(10)内;
扩展器件,所述扩展器件通过所述扩展安装架(13)安装在所述机架(10)内,所述扩展器件具有扩展接口(31),所述主元器件(20)具有连接接头(21),所述连接接头(21)与所述扩展接口(31)可插接配合,并将所述主元器件(20)与所述扩展器件电连接,所述主元器件(20)还具有用于与服务器的器件插接配合的对接插头(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且二者均与所述机架(10)在服务器上的运动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还包括开合架(12),所述开合架(12)与所述主体架(11)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开合架(12)具有避让所述主元器件(20)拆卸的打开状态和遮挡所述主元器件(20)的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架(1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架(11)可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架(12)的第二端具有锁紧结构,所述开合架(12)通过所述锁紧结构与所述主体架(11)锁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可轴向移动的锁紧件(41),所述主体架(11)具有锁紧孔(42),所述开合架(12)位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锁紧结构位于所述锁紧孔(42)内,所述锁紧件(41)朝向所述主体架(11)的一端具有斜面,所述开合架(12)由所述打开状态切换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主体架(11)挤压所述斜面并带动所述锁紧件(41)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定位孔(43)和定位柱(44),所述定位孔(43)和所述定位柱(44)中的一者位于所述主体架(11),所述定位孔(43)和所述定位柱(44)中的另一者位于所述开合架(12),所述开合架(12)位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定位柱(44)位于所述定位孔(43)并与所述定位孔(43)锁定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架(12)的第一端相比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服务器的外部,且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对接插头(22)位于所述机架(10)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元器件(20)安装在所述机架(10)内时位于所述扩展安装架(13)的拆卸路径上并阻碍所述扩展安装架(13)的拆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1)和所述扩展安装架(13)之间具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限制所述扩展安装架(13)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主体架(11)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限制所述扩展安装架(13)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主体架(11)沿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形成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孔(51)和第一固定件(52),所述第一固定孔(51)和所述第一固定件(52)中的一者位于所述主体架(11)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固定孔(51)和所述第一固定件(52)中的另一者位于所述扩展安装架(13),所述扩展安装架(13)相对于所述主体架(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固定件(5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51)内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1)锁定配合;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孔(53)和第二固定件(54),所述第二固定孔(5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4)中的一者位于所述主体架(11)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固定孔(5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4)中的另一者位于所述扩展安装架(13),所述扩展安装架(13)相对于所述主体架(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固定件(5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53)内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53)锁定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元器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架(11),且所述主元器件(20)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主元器件(20)位于所述主体架(11)内时遮挡所述扩展安装架(1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60)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模块组件,所述服务器模块组件可移动地与所述机箱(60)连接,并能够伸出或缩回所述机箱(6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位于所述机箱(60)内的连接器(70),所述连接器(70)具有对接插口(71),所述机架(10)进入所述服务器的机箱(60)时,所述服务器模块组件的主元器件(20)的对接插头(22)与所述对接插口(71)插接,所述主元器件(20)与所述连接器(70)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0)具有多个所述对接插口(71),所述服务器模块组件为多个,且至少两个所述服务器模块组件内的主元器件(20)通过不同的所述对接插口(71)与同一个所述连接器(70)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模块组件的机架(10)与所述机箱(60)之间具有导向结构,且所述机箱(60)相对的两侧均具有所述导向结构,两侧的所述导向结构非对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滑道(81)和导向柱(82),所述导向滑道(81)和所述导向柱(82)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机架(10)上,所述导向滑道(81)和所述导向柱(82)中的另一者位于所述机箱(60)上,所述导向柱(82)位于所述导向滑道(81)内,并在所述导向滑道(81)内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60)包括底板(61)和多个侧板(62),所述侧板(62)与所述底板(61)连接且所述底板(61)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侧板(62),所述导向滑道(81)位于所述侧板(62)上,并沿所述侧板(6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侧的所述侧板(62)上的导向滑道(81)与所述底板(61)之间的距离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和所述机箱(60)中的一者具有定位凹部(91),所述机架(10)和所述机箱(60)中的另一者具有定位凸起(92),所述机架(10)缩回所述机箱(60)内时,所述定位凸起(92)位于所述定位凹部(91)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92)具有导向斜面,且沿所述机架(10)缩回所述机箱(60)的方向,所述导向斜面向靠近所述机箱(60)内部的方向倾斜。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60)包括底板(61)和多个侧板(62),所述侧板(62)与所述底板(61)连接,所述侧板(62)和所述底板(61)围成多个安装区域,所述服务器模块组件为多个,且各所述安装区域内分别安装有所述服务器模块组件。
CN202410527323.XA 2024-04-29 2024-04-29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Pending CN118092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27323.XA CN118092608A (zh) 2024-04-29 2024-04-29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27323.XA CN118092608A (zh) 2024-04-29 2024-04-29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92608A true CN118092608A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5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527323.XA Pending CN118092608A (zh) 2024-04-29 2024-04-29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926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00656B1 (en) System structure for fast service access in a rack/cabinet
US8897017B2 (en) Serviceable hard disk drive trays for a server rack
US662501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tuating a disk drive
US4967311A (en) Electronic modul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5808871A (en) Modular computer tower assembly
US927454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backplane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US20030193781A1 (en) System structure for convenient service access in a rack/cabinet
US10433451B1 (en) Mounting device
US5774343A (en) Hinged front panel assembly for circuit cards
US20160286678A1 (en) Housing for expansion cards
WO2015105351A1 (ko) 안테나 장치
TWI475394B (zh) 用來擴充主機模組之傳輸功能之傳輸埠模組及其電腦系統
TWI776266B (zh) 將轉接卡固定在電腦機箱中的齒輪組件及方法
WO2012141526A2 (ko) Led 디스플레이 고정프레임
WO2015196945A1 (zh) 一种电路板安全连接装置、电路板及即插、即锁工控机架
US7453690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 and assembly
US6621974B1 (en) Fiber converter box
CN111128041A (zh) 一种轻薄led显示箱体及led显示屏
CN118092608A (zh) 服务器模块组件和服务器
CN210628559U (zh) 一种可插拔式模块结构
JP6717987B2 (ja) サーバシステム
CN110022657B (zh) 机架服务器系统
EP2034386A1 (de) Computergehäuse mit Steckkartenmodul
US11888763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laceable elements within network switches
CN216752384U (zh) 接口组件及电控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