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75202A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75202A
CN118075202A CN202211496624.8A CN202211496624A CN118075202A CN 118075202 A CN118075202 A CN 118075202A CN 202211496624 A CN202211496624 A CN 202211496624A CN 118075202 A CN118075202 A CN 118075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gestion
messag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field
network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66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彤
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966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752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75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75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所述通信方法包括:UPF网元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一传输方向为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该方法可以使得服务器能够区分网络拥塞的类型,从而采用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控制网络拥塞,以达到较好的缓解拥塞效果。且UPF网元通过转发携带第一拥塞反馈的第二报文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无需经过空口调度,降低了拥塞反馈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拥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发生拥塞时,会引起丢包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送端确定网络发生拥塞,会调整发送速率以及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CWND)以缓减网络拥塞情况。发送端可基于显式拥塞通知(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ECN)机制的反馈确定网络发生拥塞。
然而网络拥塞包括多种,例如,网络拥塞可能是空口拥塞,也可能是固网拥塞。由于ECN机制中只有一个代表网络拥塞的码位,无法区分网络拥塞是何种类型的拥塞,从而难以针对性地采用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缓解网络拥塞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区分网络拥塞的类型,从而可以采用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控制网络拥塞,以达到较好的缓解拥塞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通信装置执行,该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或者为设置在UPF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或者为用于实现UPF网元的功能的其他部件。为方便描述,下面以所述通信装置为UPF网元本身为例,描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UPF网元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其中,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一传输方向为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第一报文是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报文,第二报文是终端设备发送给服务器的报文。固网转发设备为服务器和UPF网元之间的固定网络传输路径上的转发设备,例如路由器或交换机等。固网转发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向UPF网元转发第一报文时,通过添加第一拥塞标记指示第一传输方向发生固网拥塞。相应的,UPF网元在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第二报文时,通过添加第一拥塞反馈将第一拥塞反馈传递给服务器。通过该方法,服务器根据第一拥塞反馈可明确第一传输方向上发生固网拥塞,从而采用与固网拥塞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来缓解固网拥塞,能够达到较好的缓解拥塞效果。且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时通过添加第一拥塞反馈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发生固网拥塞,无需经过空口调度,降低了拥塞反馈时延。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UPF网元将第一拥塞反馈添加至第二报文。也就是,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时,将第一拥塞反馈添加到第二报文之后,再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第二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通信装置执行,该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为UPF网元,或者为设置在UPF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或者为用于实现UPF网元的功能的其他部件。为方便描述,下面以所述通信装置为UPF网元本身为例,描述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其中,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隧道信息或第一拥塞反馈。第一隧道信息或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第一传输方向为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以UPF网元作为锚点,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给服务器的第二报文,向服务器上报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使得服务器明确第一传输方向上的拥塞为空口拥塞,从而可采用与空口拥塞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来缓解固网拥塞,以达到较好的缓解效果。另外,第一拥塞反馈无需先通过第一报文进行标记,而是由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二报文上报给UPF网元,再由UPF网元反馈给服务器。这样可以避免额外的空口调度时延,降低拥塞反馈的时延。
在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隧道信息,在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UPF网元将第一拥塞反馈添加到第二报文。如果第二报文通过第一隧道信息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UPF网元可将第一拥塞反馈添加到第二报文,再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以通过第一拥塞反馈向服务器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三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通信装置执行,该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为UPF网元,或者为设置在UPF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或者为用于实现UPF网元的功能的其他部件。为方便描述,下面以所述通信装置为UPF网元本身为例,描述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UPF网元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向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报文。其中,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二传输方向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确定固网转发设备在第二传输方向上存在空口拥塞,以UPF网元作为锚点,基于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一报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使得终端设备明确第二传输方向上的拥塞为固网拥塞,从而可采用与固网拥塞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来缓解固网拥塞,以达到较好的缓解效果。
第四方面,提供第四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通信装置执行,该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为UPF网元,或者为设置在UPF网元中的芯片系统,或者为用于实现UPF网元的功能的其他部件。为方便描述,下面以所述通信装置为UPF网元本身为例,描述第四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其中,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该第二拥塞标记或该第二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第二传输方向为终端设备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或第二隧道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确定在第二传输方向上存在空口拥塞,以UPF网元作为锚点,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给服务器的第二报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使得终端设备明确第二传输方向上的拥塞为固网拥塞,从而可采用与固网拥塞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来缓解固网拥塞,以达到较好的缓解效果。且,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的反馈无需经过固网转发设备,因此可降低拥塞反馈时延。
在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P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UPF网元将第二拥塞反馈或第二隧道信息添加到第一报文。
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意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拥塞标记和第一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一字段,该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意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拥塞标记和第二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意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第二报文包括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
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意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为已有的字段,该已有的字段的比特位被重新定义,包括ECN字段、区分服务编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字段或者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6,IPv6)的流标识字段;或者,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为新定义的第一域,该第一域包括IPv6扩展头、实时传输协议(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扩展头、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扩展选项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扩展选项。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字段,所述方法还包括:UPF网元在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一支持标记,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拥塞反馈。
在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字段,所述方法还包括:UPF网元在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第一报文之后,可以删除第一报文中的第一字段;或者,将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缺省标记,该第一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UPF网元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字段删除或者将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缺省标记,无需终端设备具有支持显式指示拥塞反馈的能力,降低了对终端设备的能力要求。该方法无需拥塞反馈的各个网元均支持第一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适用范围更广。
在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所述方法还包括:UPF网元在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将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该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在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二报文不包括第二字段,UPF网元在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为第二报文添加第二字段,并将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支持标记,该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或者,如果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缺省标记,UPF网元将第二缺省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第二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意方面方法实施例中行为的功能。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意方面的方法的相应手段(means)或模块。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有时也称为处理模块或处理器)和/或收发单元(有时也称为收发模块或收发器)。收发单元可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也可以理解为,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是同一个功能模块。或者,收发单元也理解为是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统称,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这些单元(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意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方面中的UPF网元,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收发模块可用于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以及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其中,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该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一传输方向为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处理模块可用于在收发模块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前,将第一拥塞反馈添加至第二报文。
又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方面中的UPF网元,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收发模块可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其中,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还包括第一隧道信息或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隧道信息或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该第一传输方向为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处理模块可用于确定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
又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三方面中的UPF网元,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实现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收发模块可用于: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向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其中,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该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二传输方向为终端设备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处理模块可用于确定第一报文。
又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四方面中的UPF网元,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能够实现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其中,收发模块可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其中,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第二传输方向为终端设备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或第二隧道信息,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处理模块可用于确定第一报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五方面的通信装置,或者为设置在第五方面中的通信装置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由UPF网元所执行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逻辑电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中所述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实现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相关功能的UPF网元、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当然,所述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或者其他功能网元,例如固网转发设备。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中的方法被执行。
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十一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对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ECN反馈网络拥塞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EF网元和AF网元反馈网络拥塞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网络承载流量较大,例如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packet)的数量较多,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当出现网络拥塞时,容易出现数据传输时延增加、数据丢失、网络设备吞吐量下降等问题,影响网络传输性能。发送端可判断网络是否存在拥塞,在存在拥塞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的方式来缓解拥塞。
以传输层协议是TCP为例,传输路径上各个转发设备已经发生拥塞,造成丢包时,鉴于TCP本身的可靠性机制,也会调整发送速率,但是这样可能会降低带宽利用率。ECN机制作为一种网络拥塞反馈机制,当转发设备根据缓存区被占用的比例感知网络快要发生拥塞时,基于ECN机制通知给发送端,使得发送端能够提前调整发送速率,降低丢包概率,提高传输的可靠性。ECN是TCP/IP的一个扩展。ECN可以用来在不丢弃报文的情况下通知发送端是否发生了网络拥塞。ECN需要通信双方以及传输路径上所有的转发设备支持的情况下才可以起作用。ECN主要应用在传输层协议是TCP或UDP的应用(application)中。
具体来讲,ECN通过IP报文头部中的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TOS)字段的最后2比特的保留(reserved,res)字段实现拥塞反馈。该2比特被重新定义为ECN字段,ECN字段有四个状态值:00、01、10和11。其中,00代表该报文并不支持传输ECN(Not ECN-capabletransport,Not-ECT),这种情况下,转发设备将该报文按照原始非ECN报文处理即可。01和10对于转发设备来说是一样的,都表示该报文支持ECN。11表示发生拥塞(congestionencountered,CE),如果发生拥塞,则将ECN字段的取值设置为11。其中,ECN字段的四个状态值,也可以认为,ECN有4个码位:Not-ECT、ECT(1)、ECT(0)和CE,其中,Not-ECT对应00、ECT(1)对应01,ECT(0)对应10,CE对应11。
ECN的基本原理:当转发设备在早期发生拥塞时,例如,转发设备的缓冲队列深度超过某阈值时,转发设备不是将数据丢弃,而是对数据进行标记,即将ECN字段的取值设置为11。ECN通过显示的通知发送端网络内发生拥塞,可以减少因丢包和重传造成的网络延迟。
例如,请参见图1,为TCP连接的ECN标记和反馈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TCP连接的ECN标记和反馈流程包括如下S101-S104。
S101、发送端向转发设备发送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的IP头部的ECN码位为ECT(0)或ECT(1)。
发送端支持ECN反馈,可在数据报文的IP头部中的ECN字段标记为ECT(0)或ECT(1),以指示该报文支持ECN反馈。
S102、转发设备发生拥塞,向接收端转发所述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的IP头部的ECN码位为CE。
发生拥塞的转发设备在转发该数据报文时,将数据报文的IP头中的ECN字段标记为CE,表示网络中发生拥塞。
S103、接收端向转发设备发送携带拥塞指示回传(ECN-Echo,ECE)的确认(acknowledgement,ACK)。
接收端收到携带CE码位的数据报文后,在要发送的ACK中标记TCP头中的ECE比特位,再将标记ECE比特位的ACK发送给发送端。
S104、发送端根据携带ECE标记的ACK,减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
发送端接收到携带ECE标记的ACK时,通过减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以响应拥塞。
需要说明的是,当传输层使用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时,接收端一般通过特定的数据报文类型向发送端反馈不同ECN码位的计数值,发送端通过CE码位计数值的增长判断网络内是否发生拥塞。所述特定的数据报文类型,例如包括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CP)中的带有反馈的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视听配置文件(RTP audio-visualprofile with feedback,RTP/AVPF)、和RTCP扩展报告(RTCP extended report,RTCP XR),以及基于UDP的低时延的互联网传输层协议(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QUIC)协议中的ACK帧。
针对低时延低丢包高吞吐量(low latency,low loss,scalable throughput,L4S),在ECN机制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即将ECT(1)码位定义为L4S数据流的标识码位。转发设备根据ECT(1)将L4S数据流与其他数据流分流至不同的缓冲队列进行调度。
网络拥塞的类型有多种,例如,固网拥塞、空口拥塞等,其中,固网拥塞指的是经过设备间固定传输路径的拥塞。空口拥塞指的是基站和终端设备间传输路径的拥塞。ECN的四种码位中只有“11”标识网络拥塞,只能指示网络内是否存在拥塞,无法指示网络拥塞的具体类型。这就导致发送端无法采用具体类型的网络拥塞相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缓解拥塞效果较差。另外,图1所示的流程,发送端需要综合一段时间内接收的拥塞反馈结果(即ECE比特)响应拥塞。例如,发送端根据一个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RTT)接收的ACK中携带ECE标记的比例来响应拥塞。如果一段时间接收的拥塞反馈结果所指示的拥塞程度的精确度较低,导致发送端调整一次拥塞窗口或降低一次发送速率之后,可能还是存在较为严重的拥塞。
拥塞反馈是转发设备基于携带码位CE的数据报文经过接收端后,由接收端携带ECE标记的ACK反馈给发送端,整个反馈过程耗时接近1个RTT,耗时较长。且如果当前链路已经发生拥塞,接收端将携带ECE标记的ACK反馈给发送端时,需要排队,耗时更长,导致发送端响应拥塞滞后。尤其是当传输路径包括空口时,空口时延在RTT中占据比例较高,当空口是发生拥塞的瓶颈时,无法及时针对空口拥塞进行控制。
且,ECN要求传输路径上的所有参与设备都具有支持ECN机制的能力。如果传输路径上存在不支持ECN机制的设备,就无法实现基于ECN机制反馈拥塞,应用场景有限。例如,传输路径上涉及的设备有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如果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不支持ECN机制,那么基于ECN机制无法反馈该传输路径上的拥塞。
另一种拥塞反馈机制是基于网络中的功能网元反馈拥塞。例如,请参见图2,为基于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和应用功能(applicationfunction,AF)网元反馈拥塞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该架构还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和数据面网元,例如UPF网元。可选地,该架构还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元,例如,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rvice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function,PCF)网元。
RAN或UPF网元可以获取网络拥塞信息,例如RAN或UPF网元可以监测网络状态以及数据流等,从而确定网络拥塞信息。RAN或UPF网元可将网络拥塞信息反馈给NEF网元,由NEF网元提供给AF网元。其中,网络拥塞信息可以通过控制面网元反馈给NEF网元,也可以通过数据面网元反馈给NEF网元。例如,RAN可将网络拥塞信息发送给AMF网元,AMF网元将网络拥塞信息转发给SMF网元,SMF网元将网络拥塞信息发送给PCF网元,PCF网元将网络拥塞信息转发给NEF网元。又例如,UPF网元将网络拥塞信息转发给SMF网元,SMF网元将网络拥塞信息发送给PCF网元,PCF网元将网络拥塞信息转发给NEF网元。又例如,RAN可将网络拥塞信息发送给UPF网元,UPF网元可将从RAN接收的网络拥塞信息以及UPF网元自身收集的网络拥塞信息发送给NEF网元。
图2所示架构,基于NFF网元和AF网元反馈网络拥塞,需要在应用提供商部署较多的AF网元,这会引入额外的部署和运维开销。尤其是,应用提供商通过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接入移动网络,需要针对每个运营商分别部署AF网元,使得部署和运维开销更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得发送端明确网络拥塞是何种类型的网络拥塞,从而采用与具体类型的网络拥塞相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以更好地缓解网络拥塞。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等,只要是该通信系统中涉及网络拥塞控制即可。
此外,所述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图3所述的网络包括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传输网络(transmission network,TN)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Uu口(也称为空口)通信,接入网设备基于N3接口与用户面功能网元进行通信,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N6接口与TN通信。
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装置,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或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号。终端设备可包括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有时也称为终端、接入站、UE站、远方站、无线通信设备、或用户装置等等。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连接人,物,机器等,可广泛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蜂窝通信、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到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IoT、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无人驾驶(self driving)、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智能电网(smart grid)、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smart city)、无人机、机器人等场景。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城市空中交通工具(如无人驾驶机、直升机等)、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CPE),CPE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发给其他终端设备。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设备。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或远程通信模组(也就(telematics box,T-box)。
终端设备可以作为整车,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车辆探测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本身为例进行描述。以下以UE作为终端设备本身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后续任意地方出现的UE也可以替换为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其它示例。
RAN是运营商网络的子网络,是运营商网络中业务节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终端设备要接入运营商网络,首先是经过RAN,进而可通过RAN与运营商网络的业务节点连接。本申请中的RAN设备,是一种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RAN设备也称为接入网设备。本申请中的RAN设备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为方便说明,以下以RAN作为接入网设备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后续任意地方出现的RAN也可以替换为接入网设备或基站的其它示例。
用户面功能网元是由运营商提供的网关,主要负责用户数据的转发和接收,可以从数据网络接收用户数据,通过接入网络设备传输给UE;还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从UE接收用户数据,转发至数据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3GPP网络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在LTE中,用户面网元可以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PGW)网元或服务器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网元;在5G中,用户面网元可以是UPF网元;在未来通信如6G中,用户面网元仍可以是UP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实现,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通过WiFi路由器实现,即WiFi路由器集成有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当然,该WiFi路由器还可以实现其他设备的功能,例如该WiFi路由器也可以集成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如果WiFi路由器集成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和接入网设备的功能,那么其他设备与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接入网设备交互,实际上是与WiFi路由器交互。
DN,也可以称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是位于运营商网络之外的网络,可以提供多种业务。运营商网络可以接入多个DN,DN上可部署多种业务,可为终端设备提供数据和/或语音等服务。例如,DN是某智能工厂的私有网络,智能工厂安装在车间的传感器可为终端设备,DN中部署了传感器的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可为传感器提供服务。传感器可与控制服务器通信,获取控制服务器的指令,根据指令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传送给控制服务器等。又例如,DN是某公司的内部办公网络,该公司员工的手机或者电脑可为终端设备,员工的手机或者电脑可以访问公司内部办公网络上的信息、数据资源等。DN还可以是服务器,包括互联网应用,共有云、内容供应商的数据中心或者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中的服务器。
TN,为连接移动核心网和数据网络中服务器的固定传输网络,包含若干个网络中间转发设备,也可以称为固网转发设备,例如路由器或交换机。
上述网元或者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上述网元或者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拥塞控制方法。在下文的介绍中,以该拥塞控制方法适用于图3所示的系统为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只是以通过图3所示的系统为例,并不限制于这种场景。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对应的附图中,凡是用虚线表示的步骤均为可选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另一实施例中”等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传输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区别是,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例如传输可以包括发送和/或接收,可以为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十多个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报文,而并不是表示这两个报文的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和“若”可替换,如无特殊说明,“当…时”与“在…的情况”可替换。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拥塞包括第一传输方向的拥塞和第二传输方向的拥塞。应理解,第一传输方向和第二传输方向是相对而言的,例如,从第一通信装置到第二通信装置的传输方向为第一传输方向,那么从第二通信装置到第一通信装置的传输方向为第二传输方向。本申请实施例以数据网络(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为第一传输方向,终端设备到数据网络(服务器)的传输方向为第二传输方向为例。“第一传输方向”也称为下行传输,“第二传输方向”也称为上行传输。第一传输方向的拥塞包括固定网络上的拥塞(也简称为固网拥塞)和空口拥塞。第二传输方向的拥塞也包括固网拥塞和空口拥塞。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拥塞有如下四种: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以及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指示具体的拥塞类型,例如上述四种拥塞中的何种,从而使得发送端采用与网络拥塞相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以达到较好的拥塞缓解效果。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如无特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PF网元与用户面功能网元可替换,固网转发设备与TN可以替换,服务器与DN可替换。其中,固网转发设备包括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等用于转发的设备。
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传输方向上各个网元发送的报文统称为第一报文,将第二传输方向上各个网元发送的报文统称为第二报文。以图3所示系统为例,第一传输方向是DN→TN→UPF网元→RAN→终端设备。第一报文是DN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报文,该第一报文依次经过TN、UPF网元和RAN到达终端设备。相对地,第二传输方向是终端设备→RAN→UPF网元→TN→DN。第二报文是终端设备要发送给DN的报文,该第二报文依次经过RAN、UPF网元和TN到达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发报文”指转发该报文所包括的数据内容。“转发报文”包括接收报文后,直接发送所接收的报文。“转发报文”也包括接收报文后,对接收的报文进行处理,发送处理后的报文。因此,不同的网元所转发的报文包括的内容可能不同。下文中涉及的各个实施例可能以图3中的部分网元执行为例,也可能以图3中的全部网元执行为例。需要说明的是,以图3中的部分网元执行为例,不代表报文不经过另一部分网元。例如,所述另一部分网元接收报文之后,不对该报文进行处理,直接转发该报文,因此,有些实施例并未示出另一部分网元。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第一种通信方法针对第一传输方向的固网拥塞进行控制。下面以第一种通信方法由UPF网元、固网转发设备和服务器执行为例。
S401、服务器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相应的,固网转发设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支持标记,该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拥塞反馈。
第一报文可以是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报文的封装协议不作限制,例如第一报文可以是IP层报文。第一支持标记可以承载于第一报文的某个字段。以第一报文是IP层报文为例,第一支持标记可承载于第一报文的头部的ECN字段,第一支持标记为“01”或者“10”。服务器通过第一支持标记通知固网转发设备,第一报文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的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S402、固网转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一报文,相应的,UPF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该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固网转发设备接收第一报文,根据第一支持标记确定第一报文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的显式指示拥塞反馈。当固网转发设备确定即将发生固网拥塞或者已经发生固网拥塞,固网转发设备可以在第一报文中添加一种新的标记,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例如,固网转发设备可以在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拥塞标记,以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固网转发设备将携带第一拥塞标记的第一报文转发给UPF网元,从而UPF网元接收到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根据第一拥塞标记,可以确定第一传输方向上发生固网拥塞。可选地,第一支持标记和第一拥塞标记可以承载于第一报文的同一个报文域的不同比特位或者码位。
UPF网元接收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关于UPF网元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将在下文介绍,此处暂不作介绍。
S403、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以及第一拥塞反馈,相应的,固网转发设备接收UPF发送的第二报文和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UPF网元接收携带第一拥塞标记的第一报文之后,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在第二报文添加第一拥塞反馈,再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拥塞反馈的第二报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网元通过转发携带第一拥塞反馈的第二报文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发生固网拥塞,相较于图1所示的ECN机制反馈网络拥塞来说,无需经过空口调度,因此耗时更少,从而使得服务器更快地缓解第一传输方向上的固网拥塞。
第一拥塞反馈和第一支持标记可承载于第一报文的相同域的不同比特位或码位。例如,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字段,第一支持标记可承载于第一字段,第一拥塞标记也可承载于第一字段。第二报文包括第一字段,第一拥塞反馈可承载于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A-1至方式A-2。
方式A-1,第一字段是已定义的字段(即已有的字段)。这种情况下,可对已定义的字段的比特位重新定义,即已定义的字段的比特位被重新定义。示例性的,该已定义的字段可以是ECN字段、区分服务编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字段或者IPv6流标识字段。
以第一字段是ECN字段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对ECN码位重新定义,使得基于ECN机制可以反馈具体类型的拥塞。例如,请参见表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ECN码位的定义。
表1
如表1,与传统ECN码位的定义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N码的取值为“11”,表示第一传输方向发生拥塞。用于第一传输方向的拥塞反馈时,ECN码的第一位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是否发生固网拥塞。ECN码的第二位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是否发生空口拥塞,如表2所示。
表2
需要说明的是,表1和表2仅是以ECN码的第一位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是否发生固网拥塞,ECN码的第二位用于指示是否发生第一传输方向是否发生空口拥塞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以此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ECN码的第一位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是否发生空口拥塞,ECN码的第二位可用于指示是否发生下行传输方向是否发生固网拥塞。
服务器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的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一支持标记可以承载于ECN字段,该ECN字段的码位为“01”或“10”。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给UPF网元的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标记可以承载于ECN字段,该ECN字段的码位为“11”。UPF网元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的第二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反馈可以承载于ECN字段,该ECN码字段的码位为“1*”,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方式A-2,第一字段可以是新定义的域(例如称为第一域)。
示例性的,第一域可以是专用的IP选项。第一域可以占用多个比特,这多个比特中除了承载第一支持标记、第一拥塞标记或第一拥塞反馈之外的比特还可以用于指示更多内容。
以第一域是IPv6扩展头为例,该IPv6扩展头可占用至少8比特,其中,这至少8个比特中的2比特用于承载第一支持标记、第一拥塞标记或第一拥塞反馈。例如,对于第一传输方向,第一支持标记可对应这2比特的第一状态值,第一拥塞标记对应该2比特的第二状态值。服务器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的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一支持标记承载于IPv6扩展头的2比特,该2比特的状态值为第一取值。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给UPF网元的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标记承载于该2比特,该2比特的状态值为第二取值。UPF网元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的第二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反馈承载于该2比特,该2比特的状态值为预定义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网转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一报文时,除了向UPF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发生固网拥塞,还可以向UPF网元指示其他信息,例如,固网拥塞的程度(或等级)、数据的丢包率等。例如,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给UPF网元的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标记承载于IPv6扩展头的2比特,该IPv6扩展头除该2比特之外剩余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可用于指示固网拥塞的程度(等级)。UPF网元确定固网拥塞程度,也可以向服务器指示拥塞反馈时,还可以指示固网拥塞程度、数据的丢包率等,从而辅助服务器采用匹配的控制拥塞策略,更好地缓解拥塞。例如,UPF网元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的第二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反馈承载于IPv6扩展头的2比特,该IPv6扩展头除该2比特之外剩余比特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固网拥塞的程度。另外,该IPv6扩展头除该2比特之外剩余比特较多的情况下,还可以指示固网拥塞等其他相关信息,以提高固网拥塞的反馈精度,便于服务器更为精准控制固网拥塞。通过方式A-2实现的第一字段由于还可以指示固网拥塞的程度等信息,服务器根据固网拥塞的程度来调整拥塞窗口或发送速率,通过较少次的调整即可实现较好的拥塞缓解效果。
示例性的,第一域也可以是定义的专用的其他选项。例如,第一域是所定义的IPv6扩展头、RTP扩展头、TCP选项、UDP选项等。
S404、固网转发设备向服务器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服务器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服务器接收第二报文之后,解析第二报文。如果第二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反馈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服务器响应该固网拥塞,可以调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以缓解固网拥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网转发设备发现下行传输方向存在固网拥塞,通过UPF网元向服务器反馈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以便服务器采用与固网拥塞相匹配的拥塞控制策略来控制拥塞,以达到较好的拥塞缓解效果。
如前述,UPF网元接收到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会将该第一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UPF网元可以将第一报文转发给接入网设备,由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UPF网元转发第一报文之前,将该第一报文中与第一传输方向拥塞反馈的相关信息删除,以指示不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拥塞反馈,如图4中的S400所示。对于终端设备来说,接收到来自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之后,可确定第一报文不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这样即使终端设备不支持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也能够通过UPF网元实现显式指示拥塞反馈。即不要求传输路径上的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一种示例,UPF网元可将第一报文中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缺省标记,以指示不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例如,第一字段为ECN字段,ECN字段的取值为“00”。
作为另一种示例,UPF网元可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字段删除,从而指示不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字段以上述的方式A-2实现,例如第一字段是IP选项或者TCP选项等。当第一报文中没有其他的IP选项,将第一字段从第一报文删除时,可以将用于填充作用的选项一并删除。例如,还可以将用于填充作用的无操作(no operation,NOP)选项或选项列表终止(end of option list,EOL)选项。或者,可以将第一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拥塞标记或第一支持标记的比特替换为EOL选项或者在报文头部加入EOL选项,以保证报文头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删除第一字段之后,需要重新计算第一报文的头部的校验和以及长度和第一报文的长度等。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UPF网元转发给终端设备的第一报文不包括第一字段,UPF网元接收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也可能不包括第一字段。这种情况下,UPF网元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可为第二报文添加第一字段,且将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拥塞反馈,之后,UPF网元将包括第一字段的第二报文转发给固网转发设备,由固网转发设备再转发给服务器。例如,第一字段以上述的方式A-1实现,UPF网元将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拥塞反馈,再将携带第一拥塞反馈的第二报文转发给固网转发设备。又例如,第一字段以上述的方式A-2实现,UPF网元将第一字段添加到第二报文,将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拥塞反馈。如果第二报文的头部需要填充,第二报文还为第二报文添加NOP选项和EOL选项。添加第一字段之后,重新计算第二报文的头部的校验和以及长度和第二报文的长度等。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第二种通信方法针对第一传输方向上的空口拥塞进行控制。下面以第二种通信方法由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UPF网元和固网转发设备执行为例。下行传输方向上的空口拥塞的指示方式有如下三种方式,即方式B-1-方式B-3。其中,方式B-1包括步骤S501a-S503a,方式B-2包括步骤S501b-S503b,方式B-3包括步骤S501c-S503c。其中,方式B-1-方式B-3无需全部执行,可执行其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下面分别介绍B-1-方式B-3。
方式B-1
S501a、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第二报文为终端设备要向服务器发送的报文,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可经过接入网设备转发。即终端设备首先将第二报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包括第一字段,该第一字段承载第一支持标记,以指示支持第一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S502a、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可将第二报文转发给UPF网元。如果接入网设备确定在第一传输方向上存在拥塞,接入网设备在接收的第二报文中添加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的第一隧道信息。
该第二报文可以是隧道协议报文,例如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的用户面隧道协议(tunnelling protocol for the user plane,GTP-U)报文。换句话说,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报文之后,可以通过GTP-U重新封装第二报文,将第一隧道信息承载于GTP-U扩展头,以实现将拥塞反馈映射到具体的数据流。其中,接入网设备可对所有数据流进行拥塞反馈,也可以根据不同数据流的优先级、调度权重等信息对部分数据流进行拥塞反馈。
S503a、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固网转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存在空口拥塞。
UPF网元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报文,根据第一隧道信息可确定第二传输方向存在空口拥塞。这种情况下,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第二报文之前,可在第二报文中的第一字段添加第一拥塞反馈,以指示第一传输方向存在空口拥塞。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添加了第一拥塞反馈的第二报文。
S504、固网转发设备向服务器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服务器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固网转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二报文,将该第二报文转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第二报文之后,解析第二报文。如果第二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反馈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服务器响应该空口拥塞,可以调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以缓解空口拥塞。
在方式B-1中,第一拥塞反馈无需先通过第一报文进行标记,而是由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二报文上报给UPF网元,再由UPF网元反馈给服务器,可以避免额外的空口调度时延,从而降低拥塞反馈的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方式B-1对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是否支持第一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不作限制。如果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不支持第一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可能不包括第一字段,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也可能不包括第一字段。这种情况下,UPF网元接收接入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之后,可为第二报文添加第一字段,再在第一字段承载第一拥塞反馈,以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或者,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包括第一字段,但是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缺省标记。这种情况下,UPF网元可将第二报文中的第一缺省标记更改为第一拥塞反馈。
方式B-2
S501b、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拥塞反馈。
S501b的具体实现同S501a的具体实现,具体可参考S501a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502b、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可将第二报文转发给UPF网元。如果接入网设备确定在第一传输方向上存在拥塞,接入网设备将接收的第二报文的第一字段设置为第一拥塞反馈,再将携带第一拥塞反馈的第二报文发送给UPF网元。例如,该第二报文为IP层报文,第一字段是ECN字段。根据表2,第一拥塞反馈为“*1”,以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S503b、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固网转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UPF网元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报文,根据第一字段承载的第一拥塞反馈可确定下行传输方向存在空口拥塞。这种情况下,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第二报文时,不改变第二报文包含的第一字段中用于指示空口拥塞的第一拥塞反馈的相应比特位。固网转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二报文,将该第二报文转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第二报文之后,解析第二报文。如果第二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反馈指示表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服务器响应该空口拥塞,可以调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以缓解空口拥塞。
与方式B-1类似,方式B-2中,第一传输方向上针对空口拥塞的反馈标记无需先通过第一报文进行标记,而是由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二报文上报给UPF网元,再由UPF网元反馈给服务器,可以避免额外的空口调度时延,从而降低拥塞反馈的时延。
方式B-3,与方式B-1和方式B-2不同,方式B-3可使得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发生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在方式B-3中,第一传输方向显式拥塞反馈的标记可由服务器传递到UPF网元,如前述S401-S402所示,之后执行S501c-S503c。
S501c、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UPF网元发送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根据S402可知,UPF网元从固网转发设备接收的第一报文中的第一字段的取值可能是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下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这种情况下,UPF网元从固网转发设备接收第一报文之后,可将第一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一支持标记,以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沿用表1或表2的例子,以第一字段是ECN字段为例,UPF网元从固网转发设备接收的第一报文的ECN字段的取值为“11”,UPF网元可将“11”修改为“01”或“10”。UPF网元将携带第一支持标记的第一报文转发给接入网设备。这样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从接收的第一报文并不知道第一传输方向上存在固网拥塞。相当于,第一传输方向存在固网拥塞对于接入网设备是未知的,从而可以使得固网拥塞和空口拥塞独立。
S502c、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存在空口拥塞。
接入网设备从UPF网元接收第一报文之后,如果确定第一传输方向存在空口拥塞,则在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拥塞标记,以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存在空口拥塞。沿用表1或表2的例子,以第一字段是ECN字段为例,接入网设备从UPF网元接收的第一报文的ECN字段的取值为“01”或“10”,接入网设备可将“01”或“10”修改为“11”。
S503c、终端设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相应的,固网转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拥塞反馈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终端设备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报文之后,根据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一拥塞标记可确定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第二报文时,将第二报文中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拥塞反馈,以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沿用上述表2的例子,第一字段为ECN字段,终端设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中第一字段的取值为“*1”。
方式B-3中,通过UPF网元将从固网转发设备接收的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拥塞标记重新设置为第一支持标记,可使得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方向上的拥塞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字段以方式A-2实现,例如,第一字段为IPv6扩展头,该IPv6扩展头除承载第一拥塞标记(或第一支持标记或第一拥塞反馈)的2比特之外剩余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空口拥塞的程度(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通过UPF网元可向服务器反馈下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以便服务器采用控制空口拥塞的拥塞控制策略,达到较好的拥塞缓解效果。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第三种通信方法针对第二传输方向上的固网拥塞进行控制。下面以第三种通信方法由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UPF网元、固网转发设备和服务器执行为例。
S601、UPF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相应的,固网转发设备接收UPF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该第二报文为终端设备要向服务器转发的报文。终端设备可先将第二报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由接入网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UPF网元,再由UFP网元将第二报文转发给固网转发设备。如果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发送的第二报文携带第二拥塞标记,例如,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拥塞标记。这种情况下,UPF网元可将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再将携带第二支持标记的第二报文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以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如果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发送的第二报文不包括第二字段,接入网设备可为第二报文添加第二字段,将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支持标记。或者,如果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发送的第二报文的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缺省标记,UPF网元将第二缺省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再将携带第二支持标记的第二报文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对于固网转发设备来说,从接收的第二报文并不知道第二传输方向上存在空口拥塞。相当于,第二传输方向存在空口拥塞对于固网转发设备是未知的,从而可以使得固网拥塞和空口拥塞独立。
其中,第二字段的具体实现类似前述第一字段的具体实现,例如,采用定义第一字段的类似方式复用DSCP字段中的最后2比特定义第二字段。举例来说,如表3所示,示出了DSCP字段和ECN字段。其中,DSCP字段占用比特0-比特5,ECN字段占用比特6和比特7。比特4和比特5可用来指示是否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拥塞反馈。比特4和比特5的定义类似ECN字段的定义,此处不再赘述。相应的,UPF网元将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拥塞标记重新设置为第二支持标记,可以将DSCP字段的最后2比特从“11”修改为“01”或者“10”。
表3
需要说明的是,从表1和表2可知,ECN字段中的各个码位被定义用作第一传输方向,为了区分第一传输方向和第二传输方向,第二字段与第一字段需要使用不同的比特位。例如,第二字段可复用DSCP字段中的最后2比特指示是否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第一字段可为ECN字段,指示是否支持第一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本申请实施例以此为例)。或者,也可以以定义第一字段的类似方式复用DSCP字段中的最后2比特定义第二字段。例如,第一字段可复用DSCP字段中的最后2比特指示是否支持第一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第二字段可为ECN字段,指示是否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报文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接收第一报文的设备可能需要处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类似地,第二报文也可以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接收第二报文的设备可能需要处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如果第二字段以上述第一字段的方式A-2实现,例如,第二字段为IPv6扩展头,该IPv6扩展头可占用至少8比特。与第一字段的不同之处在于,该IPv6扩展头除该承载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支持标记或第二拥塞反馈)的2比特之外剩余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可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的程度(等级)。
S602、固网转发设备向服务器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服务器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固网拥塞。
固网转发设备从UPF网元接收第二报文后,如果确定第二传输方向存在拥塞或者即将发生拥塞,可向服务器指示第二传输方向固网拥塞。例如,固网转发设备可将第二拥塞标记添加到接收的第二报文的第二字段,再将第二报文转发给服务器。从而服务器接收第二报文,根据第二拥塞标记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S603、服务器向UPF网元发送第一报文,相应的,UPF网元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该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第一报文为服务器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报文,服务器可通过UPF网元以及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当服务器根据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拥塞标记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服务器向UPF网元发送第一报文时,可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例如,服务器可向第一报文添加第二拥塞反馈,再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例如,第一报文可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承载第二拥塞反馈。
UPF网元确定第二传输上固网拥塞,可向终端设备反馈,以便终端设备即使调整拥塞窗口或者发送速率,缓解第二传输方向上的固网拥塞。UPF网元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包括如下四种方式,即方式C-1-方式C-4。其中,方式C-1-方式C-4无需全部执行,可执行其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下面分别介绍C-1-方式C-4。
方式C-1
S604a、UPF网元向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该第二拥塞反馈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UPF网元可先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由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报文之后,解析第一报文。如果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二拥塞反馈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终端设备响应该固网拥塞,可以调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以缓解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方式C-2
S604b、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该第二隧道信息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UPF网元从服务器接收包括第二拥塞反馈的第一报文,确定第二传输方向固网拥塞,可利用数据面隧道协议(例如GTP-U协议)向接入网设备提供第二隧道信息,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报文,解析第一报文,可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需要说明的是,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一报文之前,可对第一报文进行处理,以使得第一报文指示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对于终端设备来说,接收到来自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之后,可确定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从而无需终端设备支持显式拥塞反馈,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一种示例,UPF网元可将第一报文中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缺省标记,以指示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例如,第二字段为DSCP字段,DSCP字段的最后2比特的取值为“00”,即第二缺省标记的取值为“00”。
作为另一种示例,UPF网元可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二字段删除,从而指示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二字段以上述类似方式A-2实现,例如第二字段是IP选项或者TCP选项等,第一报文中没有其他的IP选项,将第二字段从第一报文删除时,可以将用于填充作用的选项(例如,NOP选项或EOL选项)一并删除。或者,可以将第二字段用于承载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支持标记的比特替换为EOL选项或者在报文头部加入EOL选项,以保证报文头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删除第二字段之后,需要重新计算第一报文的头部的校验和以及长度和第一报文的长度等。
S605b、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拥塞反馈指示,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拥塞反馈指示,该拥塞反馈指示可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该拥塞反馈指示可承载于信道信令,例如,接入网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该PDCCH承载拥塞反馈指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承载拥塞反馈指示的信令不作限制。
方式C-3
S604c、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该第二隧道信息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S604c同S604b,具体参考前述S604b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与方式C-2类似,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一报文之前,可对第一报文进行处理,以使得第一报文指示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例如,UPF网元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二字段删除,或者UPF网元将第一报文中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缺省标记,具体可参考前述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605c、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可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第一报文可基于用户面协议封装,例如可基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封装第一报文。
方式C-4
S604d、UP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三报文,该第三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该第二拥塞反馈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与方式C-2类似,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一报文之前,可对第一报文进行处理,以使得第一报文指示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例如,UPF网元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二字段删除,或者UPF网元将第一报文中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缺省标记,具体可参考前述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与方式C-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方式C-4中,UPF网元可通过控制面网元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例如,UPF网元可将携带第二拥塞反馈的第三报文通过SMF网元、AMF网元转发给接入网设备,再由接入网设备转发给终端设备。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第四种通信方法针对第二传输方向上的空口拥塞进行控制。下面以第四种通信方法由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UPF网元执行为例。
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时,可先将第二报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由接入网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服务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报文可包括第二支持标记,以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报文的封装协议不作限制,例如第二报文可以是IP层报文,该第二报文可包括第二字段,第二支持标记承载于第二字段。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二支持标记确定第二报文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的显式拥塞反馈。
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报文,根据第二支持标记确定第二报文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的显式拥塞反馈。当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可向UPF网元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由UPF网元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包括如下四种方式,即方式D-1-方式D-4。下面分别介绍方式D-1-方式D-4。
方式D-1
S701a、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
当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接入网设备可以在第二报文中添加第二拥塞标记,以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例如,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的第二报文中的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支持标记,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二支持标记更改为第二拥塞标记。接入网设备将携带第二拥塞标记的第二报文转发给UPF网元,从而UPF网元接收到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根据第二拥塞标记,可以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发生空口拥塞。UPF网元确定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可反馈给终端设备,以使得终端设备及时调整拥塞窗口或降低发送速率,缓解空口拥塞。
或者,当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某种隧道协议上报第二隧道信息,该第二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例如,接入网设备可通过数据面协议(例如GTP-U协议)向UPF网元发送携带第二隧道信息的第二报文。例如,接入网设备将第二隧道信息作为新的GTP-U扩展头。UPF网元接收到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根据第二隧道信息,可以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发生空口拥塞。UPF网元确定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可反馈给终端设备,以使得终端设备及时调整拥塞窗口或降低发送速率,缓解空口拥塞。第二隧道信息的具体实现类似第一隧道信息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第一隧道信息的具体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S702a、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或第二拥塞反馈。
第一报文是服务器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报文。服务器可将该第一报文发送给固网转发设备,由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给UPF网元。当UPF网元确定第二报文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且第二传输方向上存在空口拥塞,UPF网元向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时,可将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反馈给终端设备。
例如,第二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UPF网元可将第二隧道信息添加到第一报文,再转发给终端设备。示例性的,UPF网元可通过GTP-U协议将携带第二隧道信息的第一报文重新封装,再转发给接入网设备,由接入网设备转发给终端设备。
又例如,UPF网元所接收的第一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支持标记。这种情况下,UPF网元将第二支持标记更改为第二拥塞反馈,再将携带第二拥塞反馈的第一报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由接入网设备转发给终端设备。
又例如,UPF网元接收的第一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的取值为指示固网拥塞的第二拥塞反馈。这种情况下,UPF网元转发第一报文时,不改变第一报文包含的第二字段中用于指示固网拥塞的第二拥塞反馈的相应比特位。
S703a、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该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
如果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报文,根据第二隧道信息确定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接入网设备可在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二拥塞反馈,再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报文中的第二字段添加第二拥塞反馈,以指示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如果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报文之后,解析第一报文。如果第一报文携带的第二拥塞反馈表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终端设备响应该空口拥塞,可以调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以缓解该空口拥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通信方法中,针对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的反馈无需经过固网转发设备,因此可降低拥塞反馈时延。接入网设备先向UPF网元指示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便于UPF网元对拥塞反馈进行再处理,例如UPF网元可根据拥塞反馈对数据流的优先级或服务质量分类指示(QoS class identifier,QCI)等级等进行重新配置。
方式D-1所示的流程以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为例。在可能的场景中,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可能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拥塞反馈。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根据从UPF网元接收的第一报文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可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即方式D-2-方式D-4。
方式D-2,接入网设备通过信道信令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S701b、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
S701b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S701a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702b、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该第二隧道信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S702b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S702a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703b、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拥塞反馈指示,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拥塞反馈指示,该拥塞反馈指示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
该拥塞反馈指示可承载于信道信令,例如,接入网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该PDCCH承载拥塞反馈指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承载拥塞反馈指示的信令不作限制。
方式D-3,接入网设备通过数据面协议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拥塞反馈。
S701c、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
S701c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S701a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702c、UP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该第二隧道信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S702c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S702a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703c、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拥塞反馈指示,可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第一报文可基于数据面协议封装,例如可基于SDAP封装第一报文。
方式D-4,UPF网元通过控制面信息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S701d、接入网设备向UPF网元转发第二报文,相应的,UPF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隧道信息。
S701d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S701a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702d、UP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UPF网元转发的第三报文,该第三报文包括拥塞反馈指示,可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方式D-4中,UPF网元可通过控制面网元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例如,例如,UPF网元可将携带拥塞反馈指示的第三报文通过SMF网元、AMF网元转发给接入网设备,再由接入网设备转发给终端设备。
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第五种通信方法针对上行传输方向上的空口拥塞进行控制。第五种通信方法,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的反馈无需上报UPF网元,可进一步降低拥塞反馈的时延。下面以第五种控制方法由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执行为例。
S801、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支持标记,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拥塞反馈。
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报文时,可先将第二报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由接入网设备将第二报文转发给服务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报文可包括第二支持标记,以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报文的封装协议不作限制,例如第二报文可以是IP层报文,该第二报文可包括第二字段,第二支持标记承载于第二字段。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二支持标记确定第二报文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的显式拥塞反馈。
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报文,根据第二支持标记确定第二报文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的显式拥塞反馈。当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可向终端设备反馈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S802、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
第一报文是服务器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报文。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报文之前,可在第一报文添加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可用于承载第二拥塞反馈。
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传输方向即将发生空口拥塞或者已经发生空口拥塞,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之前,可将第二字段设置为第二拥塞反馈,以指示第二传输方向空口拥塞。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报文之后,解析第一报文。如果第一报文携带的拥塞反馈指示表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终端设备响应该空口拥塞,可以调小拥塞窗口和/或降低发送速率,以缓解该空口拥塞。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UPF网元、固网转发设备、服务器等中的多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UPF网元、固网转发设备、服务器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实现上述方法的通信装置。因此,上文中的内容均可以用于后续实施例中,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910和收发模块920。可选地,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代码或者程序)和/或数据。处理模块910和收发模块920可以与该存储单元耦合,例如,处理模块91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代码或者程序)和/或数据,以实现相应的方法。上述各个模块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集成。
作为一种示例,通信装置9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第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中UPF网元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900可以为UPF网元,也可以为应用于UPF网元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UPF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
例如,收发模块920用于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以及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该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一传输方向为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该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处理模块910用于在收发模块920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前,将第一拥塞反馈添加至所接收的报文。
作为一种示例,通信装置9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第二种通信方法实施例中UPF网元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900可以为UPF网元,也可以为应用于UPF网元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UPF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
例如,收发模块902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隧道信息或第一拥塞反馈,第一隧道信息或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第一传输方向为服务器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处理模块910用于确定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
作为一种示例,若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隧道信息,处理模块910还用于在收发模块920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之前,将第一拥塞反馈添加到第二报文。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9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第三种通信方法实施例中UPF网元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900可以为UPF网元,也可以为应用于UPF网元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UPF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
例如,收发模块920用于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向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报文。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该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第二传输方向为终端设备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处理模块910用于确定第一报文。
作为一种示例,通信装置9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第四种通信方法实施例中UPF网元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900可以为UPF网元,也可以为应用于UPF网元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UPF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
例如,收发模块920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其中,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第二传输方向为终端设备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或第二隧道信息,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处理模块910用于确定第一报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910还用于在收发模块920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之前,将第二拥塞反馈或第二隧道信息添加到第一报文。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一拥塞标记和第一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二拥塞标记和第二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二字段,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第二报文包括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为已有的字段,所述已有的字段的比特位被重新定义,所述已有的字段包括ECN字段、DSCP字段或者IPv6的流标识字段;或者,第一字段和/或第二字段为新定义的第一域,第一域包括IPv6扩展头、RTP扩展头、TCP扩展选项或者UDP扩展选项。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字段,处理模块910还用于:在收发模块920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一支持标记,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拥塞反馈。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一报文包括第一字段,处理模块910还用于:在收发模块920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第一报文之后,删除第一报文中的第一字段;或者,将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缺省标记,该第一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处理模块910还用于:在收发模块920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将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该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作为前述示例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二报文不包括第二字段,处理模块910还用于为第二报文添加第二字段,并将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支持标记,该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或者,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缺省标记,处理模块910还用于将第二缺省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该第二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9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第五种通信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9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
例如,处理模块910用于确定第二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承载第二支持标记。收发模块920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以及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该第一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承载有第二拥塞反馈。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900能够对应实现上述第五种通信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行为和功能,通信装置900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
例如,收发模块92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该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承载第二支持标记。第一报文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承载有第二拥塞反馈。处理模块910用于确定第一报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9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收发模块92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或者通信接口实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其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UPF网元,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UPF网元的功能。通信装置10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UPF网元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应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实现本文描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设备(例如,独立的集成电路,手机等),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中的一部分(例如,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通信装置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可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UPF网元的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也可以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UPF网元的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处理器1020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或处理模块,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处理器10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所述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10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和/或处理数据。不同的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上。
可选地,通信装置100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030,用以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1020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存储器1030和处理器1020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认为存储器1030和处理器10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020可能和存储器1030协同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1030不是必须的,所以在图10中以虚线进行示意。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1030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03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其中,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1020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020用于执行存储器1030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至第五种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方法。
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010,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如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有线接入网等通信。该通信接口1010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通信装置10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当该通信装置1000为UPF网元时,该其它设备为固网转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处理器1020可以利用通信接口1010收发数据。通信接口1010具体可以是收发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010、处理器1020以及存储器10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0中以存储器1030、处理器1020以及通信接口1010之间通过总线1040连接,总线在图10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UPF网元可以是电路,也可以是应用于UPF网元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UPF网元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当通信装置是具有上述UPF网元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当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处理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收发模块或通信接口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或接口电路。例如,接口电路可以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可以用于接收代码指令(代码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以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也可以经过其他器件从存储器读取)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又例如,接口电路也可以为通信处理器与收发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电路。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类的装置或者电路时,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和/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具体的,通信系统包括UPF网元,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示例性的,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述图4至图8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图的相关功能的UPF网元,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或固网转发设备。具体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至图8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图中UPF网元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至图8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图中UPF网元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UPF网元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式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式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所述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为所述服务器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所述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拥塞反馈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
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隧道信息或第一拥塞反馈,其中,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或所述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为所述服务器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拥塞反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隧道信息,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拥塞反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拥塞反馈添加到所述第二报文。
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终端设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所述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所述第二拥塞标记或所述第二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拥塞反馈或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所述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拥塞反馈或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拥塞标记和所述第一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一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拥塞标记和所述第二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二字段,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为已有的字段,所述已有的字段的比特位被重新定义,其中,所述已有的字段包括显式拥塞通知ECN字段、区分服务编码点DSCP字段或者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流标识字段;或者,
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为新定义的第一域,所述第一域包括IPv6扩展头、实时传输协议RTP扩展头、传输控制协议TCP扩展选项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扩展选项。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一支持标记,所述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拥塞反馈。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第一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字段;或者,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缺省标记,所述第一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二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所述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报文不包括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二报文添加所述第二字段,并将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支持标记,所述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或者,
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缺省标记,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缺省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所述第二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所述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以及向所述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一拥塞标记,所述第一拥塞标记用于指示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为所述服务器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一拥塞反馈,所述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前,将所述第一拥塞反馈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
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第一拥塞反馈,其中,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一隧道信息或所述第一拥塞反馈,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或所述第一拥塞反馈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为所述服务器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向所述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拥塞反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隧道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向固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拥塞反馈之前,将所述第一拥塞反馈添加到所述第二报文。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向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报文包括第二拥塞反馈,所述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固网拥塞,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报文。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是服务器,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拥塞标记或第二隧道信息,所述第二拥塞标记或所述第二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为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服务器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二拥塞反馈或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所述第二拥塞反馈用于指示第二传输方向上空口拥塞;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报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之前,将所述第二拥塞反馈或所述第二隧道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报文。
22.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拥塞标记和所述第一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一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23.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拥塞标记和所述第二拥塞反馈承载于第二字段,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是否拥塞。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为已有的字段,所述已有的字段的比特位被重新定义,所述已有的字段包括显式拥塞通知ECN字段、区分服务编码点DSCP字段或者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流标识字段;或者,
所述第一字段和/或所述第二字段为新定义的第一域,所述第一域包括IPv6扩展头、实时传输协议RTP扩展头、传输控制协议TCP扩展选项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扩展选项。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固网转发设备转发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报文之后,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一支持标记,所述第一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拥塞反馈。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字段,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固网转发设备发送的来自第一报文之后,删除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字段;或者,将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一缺省标记,所述第一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所述第一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包括第二字段,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收发模块接收接入网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报文之后,将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二拥塞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所述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报文不包括所述第二字段,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第二报文添加所述第二字段,并将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设置为第二支持标记,所述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或者,
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缺省标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缺省标记更改为第二支持标记,所述第二缺省标记用于指示不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所述第二支持标记用于指示支持所述第二传输方向上显式指示拥塞反馈。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者,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496624.8A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80752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6624.8A CN118075202A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6624.8A CN118075202A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75202A true CN118075202A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0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6624.8A Pending CN118075202A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752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175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280871A1 (en)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received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formation
KR100608844B1 (ko) VoIP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
CN102598833B (zh) 用于增强上行链路通信的传输网络拥塞控制的方法和节点
JP2022095657A (ja) 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マルチテクノロジ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アーキテクチャ
JP2017103804A (ja) ビデオアウェアの(video aware)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432873B2 (en) Differentiation of traffic flow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TW201334470A (zh) 封包微分方法及系統
US11088956B2 (en) Aggregate rate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581778A (zh) 一种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2030382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11657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826364A (zh) 用于侧链路的协作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GB2551485A (en) Providing service data flow description
US20130258867A1 (e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4979839A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702868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状态的报告、确定传输数据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73121B (zh) 用于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7014951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807520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32211A1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EP408083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ath transmission
US2024003186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153989A1 (ja) 通信制御方法
WO2024097064A1 (en) Base station user plane congestion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