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56713A - 载具和底座 - Google Patents

载具和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56713A
CN118056713A CN202311519879.6A CN202311519879A CN118056713A CN 118056713 A CN118056713 A CN 118056713A CN 202311519879 A CN202311519879 A CN 202311519879A CN 118056713 A CN118056713 A CN 118056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carrier
base
pivoting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198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征文
赵广辉
张小健
陈玉彬
李如意
张锟
莫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PCT/EP2023/0822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105243A2/en
Publication of CN118056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56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载具和底座,该载具包括乘载本体和枢转部,该枢转部能够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乘载本体并具有连接车辆座椅的锁定钩。所述载具还包括与所述枢转部联动设置的档位调节结构。所述档位调节结构能被操作以将所述枢转部相对于所述乘载本体锁定在多个枢转位置的其中之一。本公开的载具能够将锚定组件固定在多个枢转位置,从而便于储藏并且能够方便地锁定锚定角度。

Description

载具和底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载具和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儿安全提篮具有ISOFIX等锚定组件。有些ISOFIX锚定组件不能通过旋转而收折。这样,在不需ISOFIX锚定组件时,ISOFIX锚定组件不能收折以减小储存体积。这会显得ISOFIX锚定组件的外形突兀,不仅影响外观,还影响使用操作。虽然有些婴儿安全提篮的ISOFIX锚定组件可以旋转,但其旋转完全是自由的,没有档位限定。这样,在需要将ISOFIX锚定组件调节到特定角度时,无法将ISOFIX锚定组件锁定到该特定角度,从而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的现有技术说明仅提供背景技术,并未承认上文的现有技术构成本公开的现有技术,且上文的现有技术的任何说明均不应作为本公开的任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载具,包括乘载本体和相对于所述乘载本体枢转的枢转部,其中,所述载具还包括与所述枢转部联动设置的档位调节结构,所述档位调节结构能被操作以将所述枢转部相对于所述乘载本体锁定在多个枢转位置的其中之一。
本公开又提出一种安置前述的载具的底座,所述底座能够连接至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载具包括两个枢转部,在所述两个枢转部之间连接有前连接轴,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接合件,在所述底座上被设置成能够在接合位置与非接合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底座接合件在所述接合位置时能够与所述前连接轴接合,所述底座接合件在所述非接合位置时能够与所述前连接轴脱离接合;底座操作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被设置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驱动所述底座接合件朝向所述非接合位置运动。
本公开另外提出了一种能够与载具连接的载具应用装置,包括应用保持部,所述应用保持部能够与所述载具上的载具保持部相接合,从而使得所述载具被安置于所述载具应用装置。
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抵顶结构,能将第一物件抵顶到第二物件。所述抵顶结构包括:基部,设置到所述第一物件;抵顶件,安装到所述基部,且能相对于所述基部围绕第一枢转轴线在收合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枢转且抵顶到所述第二物件;以及偏压件,安装到所述抵顶件,且抵靠在所述基部以将所述抵顶件推压向所述伸出位置。
本公开又提出了一种承载装置,包括:座椅本体;承载部;根据本申请的抵顶结构,设置在所述承载部;其中所述第一物件是所述承载装置,所述第二物件是车辆座椅。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公开的载具能够将锚定组件固定在多个枢转位置,从而便于储藏并且能够方便地锁定锚定角度。并且,仅需要操作一侧的驱动部即可解锁位于承载本体两侧的枢转部。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前述及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含于本文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下面的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理念。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的线A-A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线B-B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同步连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侧视图,其中驱动部未被致动。
图11是沿图10的线C-C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侧视图,其中一个驱动部被致动。
图13是沿图12的线D-D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0的线E-E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沿图12的线F-F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立体图。
图19A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19B是图19A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正视平面图。
图21A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俯视平面图。
图21B是图2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2A是沿图21A的线G-G截取的剖视图。
图22B是图22A的局部放大图。
图23A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立体图。
图23B是图23A的局部放大图。
图24A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仰视平面图。
图24B是图24A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仰视立体图。
图26A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侧视平面图,其中枢转部处于第一枢转位置。
图26B是图26A中的载具的俯视图。
图26C是沿图26B的线H-H截取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27A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侧视平面图,其中枢转部处于第二枢转位置。
图27B是图27A中的载具的俯视图。
图27C是沿图27B的线H-H截取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28A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侧视平面图,其中枢转部处于第三枢转位置。
图28B是图28A中的载具的俯视图。
图28C是沿图28B的线H-H截取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载具的侧视平面图和局部放大图,其中枢转部和卡合件被移除。
图30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的卡合件的立体图。
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的枢转部和连接轴的立体图。
图32A是安装有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型的载具的俯视图。
图32B是图32A的局部放大图。
图33是图32A所示的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型和枢转部的立体图。
图34是安装有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载具的俯视图。
图35是图34所示的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和枢转部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5所示的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其中,铰接结构安置座被移除。
图37A是载具被安置在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37B是图37A所示的载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38是图37A所示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39是图38所示的底座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0是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底座接合件和底座操作件的示意图。
图41是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俯视图和沿线T-T截取的侧向剖视图。
图42是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俯视图和沿线U-U截取的侧向剖视图。
图43是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仰视图,其中,底盖被移除。
图44是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另一角度的仰视图,其中,底盖被移除。
图45是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仰视图,其中,底盖被安装就位。
图46是安装有驱动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载具的立体图,其中,枢转部处于收纳枢转位置。
图47至图49是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50是图46所示的载具在枢转部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其中,外盖被去除。
图51是图50所示的载具的枢转部和档位调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52和图53分别是驱动部枢转件的枢转件推压段的从两个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图54是驱动部枢转件的枢转件按压段的示意图。
图55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的枢转部的示意图,其中一个枢转部的本体件和内盖被移除。
图56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的枢转部的示意图,其中一个枢转部的本体件被移除。
图57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的枢转部的外盖的立体图。
图58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的枢转部的示意图,其中两个卡合件通过第三连杆和铰接结构彼此联动。
图59是图58所示的枢转部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示意图和局部放大图,其中一个卡合件被移除。
图60是安装有驱动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载具的侧向示意图,其中,枢转部处于收纳枢转位置。
图61和图62是图60所示的载具的立体图,其中,图61示出了驱动部枢转按钮未朝向第三枢转方向转动时的状态,图62示出了驱动部枢转按钮朝向第三枢转方向转动后的状态。
图63是图60所示的载具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其中,外盖被去除。
图64是图60所示的载具的枢转部和部分档位调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5是图60所示的载具的枢转部和部分档位调节结构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立体图。
图66是根据本公开的底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7是图66所示的底座的一种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68是具有图67所示的内部结构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69是沿图68中的线V-V剖开的侧向剖视图。
图70是沿图68中的线W-W剖开的侧向剖视图。
图71是沿图68中的线X-X剖开的侧向剖视图。
图72是图66所示的底座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3是具有图72所示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74是沿图73中的线Y-Y剖开的侧向剖视图。
图75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应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向示意图。
图76是图75所示的载具应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77是图75所示的载具应用装置连接有载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
图78是图75所示的载具应用装置连接有载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
图79是图75所示的载具应用装置连接有载具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
图80是图75所示的载具应用装置连接有载具的示意图。
图81是图75所示的载具应用装置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图82是根据本公开的载具应用装置的应用保持部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3是图82所示的应用保持部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图84是能够安置于载具应用装置的载具的一种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
图85是能够安置于载具应用装置的载具的一种实施例的正向示意图,其中,凸起部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柱体。
图86是具有能够伸缩的凸起部的载具的一种实施例的正向示意图,其中,凸起部处于伸出位置。
图87是图86所示的载具的正向示意图,其中,凸起部处于缩回位置。
图88是安装有根据本公开的接合组件的载具的立体图。
图89是图88所示的载具的立体图,其中,提手被移除。
图90是图89所示的载具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其中,第一释锁按钮被移除。
图91是根据本公开的接合组件的第一接合构件的第一释锁按钮的立体图。
图92是图89所示的载具的侧视图和沿线V-V截取的剖视图,其中第一释锁按钮处于非工作位置。
图92A是图92中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93是图89所示的载具的侧视图和沿线V-V截取的剖视图,其中第一释锁按钮处于工作位置。
图93A是图93中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94是图89所示的载具的正视图和沿线W-W截取的剖视图,其中第一释锁按钮处于非工作位置。
图94A是图94中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95是图89所示的载具的正视图和沿线W-W截取的剖视图,其中第一释锁按钮处于工作位置。
图95A是图95中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96是根据本公开的接合组件的第二接合构件的立体图。
图97是根据本公开的接合组件的第一接合构件的第一锁定件的正向示意图。
图98是图97所示的第一锁定件的后向示意图。
图99是根据本公开的接合组件的第一接合构件的第一锁定件弹性体的正向示意图。
图100是根据本申请的承载装置的侧视图;
图101是根据本申请的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还示出了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图102是根据本申请的承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103是根据本申请的承载装置的立体图,其中以部分分解状态示出了抵顶结构;
图104是图103中的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5是根据本申请的承载装置的立体图,其中以分解状态示出了抵顶结构;
图106是图105中的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7至图110分别是该抵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且抵顶结构从伸出位置到收合位置逐渐过渡;
图111A至图111C分别以不同角度示出两个抵顶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载具
1A 前缘
1F 提手
1F1 提手安装座
1F2 提手转动按钮
1F3 提手固定件
1G 横向载具保持部
1G1 凸起部
1H 纵向载具保持部
20 锚定接头
100 枢转部
100A 档位指示标记
108 载具接合件,载具接合杆
108A 前载具接合件
108B 后载具接合件
110、110’ 驱动部
111 卡扣部
112 驱动部枢转件
112A 枢转件推压段
112A1 推压斜面
112A2 枢转件轴孔
112A3 固定凸部
112B 枢转件按压段
112B1 按压凸缘
112B2 固定凹部
113 驱动部推动件
113A 推动件推压端
113B 推动件推杆
113B1 推杆卡钩
114 驱动部枢转按钮
114A 按钮按压部
114B 按钮转动部
114C 按钮连接部
115 驱动部转动盘
115A 转动盘推压倾斜体
115B 转动盘枢转部
115C 转动盘连接部
116 驱动部移动件
116A 移动件推压倾斜体
116B 移动件推杆
116B1 推杆阻挡钩
117 转动连接件
120 外盖
121 基部
121A 外盖槽口
122 延伸部
123 容置槽
124 孔
125 外盖枢转部
126 枢转部阻挡件
130 本体件
131 基部
132 延伸部
133 中心孔
134 孔
135 锁定钩
140 内盖
141 基部
142 延伸部
143 中心孔
144 第二卡槽
144A 第二缺齿部
144B 第三缺齿部
144C 第二卡槽内齿
150 卡合件
151 外齿
151A 档位调节外齿
151B1,151B2 相邻外齿
152 中心孔
153 容置槽
154 卡合件连接结构
155 外齿连接部
160 复位件
170 第一卡槽
171 第一缺齿部
172 第一卡槽内齿
180 连接轴
180A 前连接轴
180B 后连接轴
200 同步连杆组件
210 第一连杆
211 卡合部
212 插销
213 敞开端
214 穿孔
220 第二连杆
221 滑槽
222 敞开端
222 穿孔
220A 第一部分
220B 第二部分
230 铰接件
231 穿孔
232 连接销
300 乘载本体
300A 档位标记
310 容置槽
320 空腔
330 侧部
340 凹部
350 导引槽
400 档位调节结构
500 同步解锁组件
510 固定座
520 固定件
530 线部件
530A 第一线部件
530B 第二线部件
531 外套
531A 第一外套
531B 第二外套
532 芯部
532A 第一芯部
532A1,532A2 第一露出部
532A3 第一钢线头
532A4 第一钢线头连接件
532B 第二芯部
532B1,532B2 第二露出部
532B3 第二钢线头
532B4 第二钢线头连接件
540 铰接结构
541 铰接销
550 第三连杆
560 铰接结构安置座
561 安置座固定件
600 第一接合构件
610 第一构件本体
611 第一按钮安装槽
612 安装槽保持部
620 第一锁定件
621 锁定件顶推部
622 锁定件安装柱
630 第一释锁按钮
631 按钮保持部
632 按钮弹性臂
633 按钮顶推部
640 第一锁定件弹性体
641 第一端
642 第二端
700 第二接合构件
710 第二锁定件
720 第二构件推压部
3000连接钩
4000底座
4100 底座接合件,底座接合钩
4100A 前底座接合件,前底座接合钩
4100B 后底座接合件,后底座接合钩
4110 接合钩固定座
4120 接合件驱动销
4130 接合件斜面
4140 接合件配重
4140A 前接合件配重
4140B 后接合件配重
4150 接合件枢转轴
4150A 前接合件枢转轴
4150B 后接合件枢转轴
4200 底座操作件
4210 操作件本体
4210A 操作件长槽
4220 操作件延伸部
4220A 操作件驱动槽
4220B 操作件限位槽
4230 操作件转动部
4230A 转动部连动槽
4240 操作件驱动部
4240A 驱动部连动槽
4240B 驱动部驱动槽
4240C 驱动部长槽
4240D 驱动部复位弹性件
4250 操作件转动轴
4260 转动部驱动轴
4270 操作件连动部
4270A 连动部接触端
4270B 连动部长槽
4270C 连动部转动轴
4280 连动部驱动轴
4300 底座凸起部
4310 底座凹槽
4400 底座连动件
4500 底座弹性件
4600 底座凸柱
4700 底盖
4800 避让空间
4810 连接柱避让槽
4820 凹入部分
4910 底座限位柱
4920 底座限位肋
5000 载具应用装置
5100 横向应用保持部
5110 凹入部
5120 保持部接合端
5130 保持部连接端
5200 车手
5300 纵向应用保持部
J1 第一物件(承载装置)
J100 抵顶结构
J110 抵顶件
J111 抵顶部
J112 枢转部
J113 枢转孔
J113a 第一壁
J113b 第二壁
J114 肋部
J120 偏压件
J121 安装部
J122 安装孔
J123 抵靠部
J130 基部
J131 开孔
J132 斜面部
J140 第一接合件
J150 第二接合件
J200 接合结构
J300 座椅本体
J400 承载部
J2 第二物件(车辆座椅)
JA1 第一枢转轴线
I1,I2 水平面
P1 前底座接合件的重心
P2 后底座接合件的重心
R1 第一转动方向
R2 第二转动方向
R3 第三转动方向
R4 第四转动方向
X1 前底座接合件的重心与前接合件枢转轴之间的距离
X2 后底座接合件的重心与后接合件枢转轴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载具1。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附图中示出的载具1是婴儿安全提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载具1可以用于承载人、承载动物或承载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婴儿安全提篮或儿童安全提篮、睡箱、安全座椅、载动物装置或载物装置等。载具1可用于设置在交通工具内。载具1可用于被锚定到汽车座椅(未示出)上如锚定接口的对应配件。
为了将载具1安全且可靠地连接于车辆座椅,载具1上可以设有锚定组件。
锚定组件能够与车辆座椅上的连接杆、连接环、锚定接口等对应配件直接接合,从而可以不需要附加的底座,这使得载具1在车辆座椅上的连接更为方便,且结构更为简单。
出于方便描述的目的,本文以载具1是婴儿提篮为例,而且,将婴儿在提篮1中面对的方向定义为前,背对的方向定义为后,将婴儿在提篮1中的左右方向定位为横向,将提篮1的承载婴儿的一侧定义为提篮1的内侧,相反的一侧定义为提篮1的外侧。其他形式的载具1的结构可以与婴儿提篮相似或不同。
载具1可包括乘载本体300和相对于乘载本体300枢转的枢转部100。
乘载本体300可用于承载婴儿或儿童。枢转部100可包括锚定组件,用于可操作地连接于车辆座椅。锚定组件可以是ISOFIX接头,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当用户准备将载具1连接至车辆座椅时,其可以先将枢转部100调整到合适的枢转位置(后文将描述),然后将锚定组件与车辆座椅上的对应配件接合;或者,也可以先将锚定组件与车辆座椅上的对应配件接合,然后再根据车辆座椅的椅背、椅座表面与载具1的位置情况,将枢转部100调整到合适的枢转位置;最终使得载具1的前缘1A(参见图1至图4)紧紧抵靠于车辆座椅的椅背,从而确保载具1被安全且可靠地连接于车辆座椅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载具1可包括一个乘载本体300、两个枢转部100、两个档位调节结构400和一个连接轴180。乘载本体300可包括空腔320和两个侧部330。空腔320形成在乘载本体300的前部(将载具1安装在一汽车座椅上时,靠近该汽车座椅的靠背的部分)。两个侧部330分别形成在乘载本体300的两侧,并可形成为大致竖向的肋的形状,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空腔320。空腔320的前部是敞开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枢转部100设置为分别位于两个侧部330的内侧,并设置于乘载本体300的前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枢转部100设置为分别位于两个侧部330的外侧,并设置于乘载本体300的前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枢转部100可经由连接轴180联动设置,使得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载具1可不包括连接轴180,使得两个枢转部100可彼此独立地枢转。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载具1可包括一个乘载本体300、两个枢转部100、两个档位调节结构400和一个同步连杆组件200。两个枢转部100可分别位于两个侧部330的外侧,并经由同步连杆组件200联动设置,使得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并且使得两个档位调节结构400各自的卡合件15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枢转部100可分别位于两个侧部330的内侧,并经由同步连杆组件200联动设置,使得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并且使得两个档位调节结构400各自的卡合件15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枢转部
虽然本公开的载具1可具有两个枢转部100,但以下将仅描述一个枢转部100。可以理解,两个枢转部100可具有彼此对称的结构。
在本公开中,载具1的枢转部100可相对于乘载本体300枢转。如图1-图3所示,乘载本体300的两侧分别可具有一个枢转部10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枢转部10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或者根据法规的要求而设置。枢转部100可位于婴儿或儿童所乘坐的位置的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枢转部100可包括外盖120、本体件130和内盖140。外盖120和内盖140共同包围一空间,且本体件130位于该空间内。
外盖120可位于内盖140的外侧,即远离乘载本体300的一侧。
外盖120可包括基部121、延伸部122、容置槽123以及孔124。
外盖120的基部121可大体形成为圆形。延伸部122可设于基部121的边缘。于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容置槽123居中地形成在基部121上,并且与基部121形成为同心圆。容置槽123从基部121的外表面向内凹入。容置槽123的底壁可形成有孔124。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槽123的底壁可形成有四个孔124,四个孔124可两两相面对地设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四个孔124可沿容置槽123的周向均匀地设置在容置槽123的底壁的外边缘,即,相邻的两个孔之间沿周向间隔9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内盖140可包括基部141、延伸部142和中心孔143。
内盖140的基部141可大体形成为圆形。延伸部142可设于基部141的边缘。于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孔143居中地形成在基部141上,并且与基部141形成为同心圆。
外盖120和内盖140具有彼此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彼此卡扣配合和/或借助紧固件(例如,螺钉)彼此结合。延伸部142的长度可以小于延伸部122的长度。外盖120和内盖140可均由塑料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本体件130可设置在外盖120和内盖140之间,且可包括基部131、延伸部132、中心孔133和孔134。
本体件130的基部131可大体形成为圆形。延伸部132可设于基部131的边缘。于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孔133居中地形成在基部131上,并且与基部131形成为同心圆。本体件130的中心孔133可小于内盖140的中心孔143。中心孔133的外侧可形成有孔134。
本体件130的孔134可形成在与外盖120的孔124对应的位置。四个孔134可两两相面对地设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四个孔134可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基部131上,即,相邻的两个孔之间沿周向间隔90°。孔134的数量可以与孔124的数量相同。也就是说,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体件130可形成有四个孔134。
本体件130可由金属(例如,钢铁)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本体件130可具有锁定钩135。锁定钩135可设置在延伸部132临近自由端处。枢转部100可通过锁定钩135锚定到车辆座椅。换言之,锁定钩135锚定到车辆座椅的对应配件。
载具1可具有使锁定钩135解锁的锁定钩解锁部(未示出)。锁定钩解锁部可以是释锁钢线,释锁钢线的一端可直接地或间接地与锁定钩135连接,而释锁钢线的另一端可直接地或间接地与便于拉动释锁钢线的操作件连接,设置操作件,以方便操作释锁锁定钩135,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轴180可沿载具1的横向贯穿载具1的乘载本体300。连接轴180的两端分别穿过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而伸出。连接轴180可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自由旋转。连接轴180的每一端可耦接到一个枢转部100的本体件130,使得枢转部100与连接轴180同步旋转。连接轴180可以由铁管形成。
连接轴180的中间部分位于空腔32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的内侧的两个枢转部100可位于空腔320内。
在载具1具有两个枢转部100的情况下,两个枢转部100分别耦接到连接轴180的两端。这样,两个枢转部100将同步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枢转部100分别位于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的内侧,此时,两个枢转部100可分别耦接到连接轴180的中间部分。
档位调节结构
载具1还包括与枢转部100联动设置的档位调节结构400。档位调节结构400能被操作以将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锁定在多个枢转位置的其中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转部100的枢转角度可以是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转部100在水平面以上的枢转角度可大于或等于枢转部100在水平面以下的枢转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转部100在水平面以上的枢转角度可小于枢转部100在水平面以下的枢转角度。
作为示例,枢转部100可以从水平面以上60.96度旋转到水平面以下59.04°,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乘载本体300的前部可设置有凹部3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到图3所示,该凹部340的形状可以与枢转部100的轮廓相对应,以在不使用枢转部100时能收纳枢转部100,让枢转部100在长度方向及横向方向均不凸出于乘载本体300,且该凹部340限制枢转部100的枢转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凹部的形状可以与枢转部100的轮廓不对应,且面积大于枢转部100的面积,以形成避让枢转部100枢转的空间,从而让枢转部100可以完整地枢转一圈。
档位调节结构400可包括:第一卡槽170,形成在乘载本体300;第二卡槽144,形成在枢转部100;以及卡合件150,能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卡槽170与第二卡槽144之间,并且能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让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被锁定于其中一枢转位置。卡合件150能被致动以与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以允许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自由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件150能被致动以与第一卡槽170脱离卡合,以允许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自由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件150能被致动以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均脱离卡合,以允许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自由枢转。
可以理解,卡合件150只要能被致动到允许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自由枢转的位置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卡合件150不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则枢转部100可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自由枢转。
参见图2,乘载本体300可包括容置槽310。在一个实施例中,乘载本体300的两侧分别包括一个容置槽31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枢转部100位于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的外侧,此时容置槽310形成为从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的外侧凹入,并且容置槽310的位置可以与枢转部100的位置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枢转部100位于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的内侧,此时容置槽310形成为从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的内侧凹入,并且容置槽310的位置可以与枢转部100的位置对应。
连接轴180可穿过容置槽310的中心。容置槽310可形成为圆形,且容置槽310的外轮廓的尺寸对应于外盖120的基部121和内盖140的基部141的外轮廓的尺寸。
继续参见图2,第一卡槽170包括内齿轮,该内齿轮可形成在容置槽310。内齿轮可接触容置槽310的内周和底壁,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见图2和图3,卡合件150可包括外齿151、中心孔152和容置槽153。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件150为锁定齿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卡合件150形成为外齿轮,使得其可与具有内齿轮的第一卡槽170啮合。也就是说,卡合件150可被容置槽310接纳。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件150为可以伸入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的凸块。
为了防止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或第二卡槽144意外地脱离接合,可具体地设定卡合件150的厚度、尺寸和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件150的材质为塑钢(POM)。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件150的厚度为14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时,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的卡合厚度分别为7mm。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的每一个的深度可大于或等于卡合件150的厚度,从而确保卡合件150可被致动以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的任意一个完全脱离。
参见图26A到图28C,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为锁定齿轮的卡合件150具有多个外齿。枢转部100可具有三个枢转位置(即,枢转部100可被保持在三个枢转角度),分别是第一枢转位置(图26A所示的收纳枢转位置),第二枢转位置(图27A所示的中间枢转位置),第三枢转位置(图28A所示的最大枢转位置)。例如,第二枢转位置(中间枢转位置)与第三枢转位置(最大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可小于第二枢转位置(中间枢转位置)与第一枢转位置(收纳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具体来说,第一枢转位置(收纳枢转位置)与第三枢转位置(最大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可以为120°,且第二枢转位置(中间枢转位置)与第三枢转位置(最大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可以为2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枢转位置(收纳枢转位置)可用于枢转部100的收纳,其中,枢转部100可枢转到凹部340(参见图26A)内,以便于收纳,而能在不使用枢转部100时能收纳枢转部100。枢转部100的三个枢转位置可以通过调整内盖140的第二卡槽144的形状,和/或通过第一卡槽170的形状来实现,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为了便于用户识别和确认枢转部100是否到达某个指定的枢转位置,枢转部100上可以设有一个档位指示标记100A(参见图60至图62,其中,档位指示标记100A设置在枢转部100的外周处),乘载本体300的靠近枢转部100的位置处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档位标记300A(参见图60至图62,其中,档位标记300A为1、2、3三个)。当枢转部100枢转到一个指定的枢转位置时,档位指示标记100A将与其中一个档位标记300A对准,从而辅助用户调整枢转部100的档位。
为了实现枢转部100可以在三个枢转位置之间调整并锁定,在图26A至图31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卡合件150能被致动而与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的方案为例,本公开对卡合件150、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进行了如下设置。
如图30所示,形成为外齿轮的卡合件150的两个连续的外齿151被设置成在其之间具有外齿连接部155。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其间具有外齿连接部155的两个连续的外齿151定义为档位调节外齿151A。外齿连接部155可以与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一体形成,或者分开形成以后再结合在一起。另外,外齿连接部155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填充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之间的空间。
如图29所示,第一卡槽170的内齿轮具有多个内齿,其可以称为第一卡槽内齿172。在卡合件150能被致动而与图31所示的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的方案中,如图29所示,第一卡槽170的内齿轮设有第一缺齿部171,所述第一缺齿部171缺少一个第一卡槽内齿172,使得其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两个连续的外齿151。由此,第一缺齿部171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换言之,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仅可以与第一卡槽170的第一缺齿部171接合。
第二卡槽144的内齿轮具有多个内齿,其可以称为第二卡槽内齿144C。第二卡槽144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和第一卡槽170的第一卡槽内齿172在形状和尺寸上都与卡合件150的外齿151相对应。
如图31所示,第二卡槽144的内齿轮设有彼此隔开至少一个第二卡槽内齿144C(图31中示出隔开三个第二卡槽内齿144C)的第二缺齿部144A和第三缺齿部144B。在第二卡槽内齿144C的数量固定的前提下,位于第二缺齿部144A与第三缺齿部144B之间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的数量将影响到第一枢转位置(收纳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中间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差,若该数量较大,则该角度差也较大,若该数量较小,则该角度差也较小。
在图3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缺齿部144A缺少两个连续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使得其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三个连续的外齿151。第三缺齿部144B缺少一个第二卡槽内齿144C,使得其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两个连续的外齿151。由此,缺少一个第二卡槽内齿144C的第三缺齿部144B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缺少两个连续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的第二缺齿部144A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以及与之相邻的一个相邻外齿151B1(一侧)或151B2(另一侧)。换言之,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仅可以与第二缺齿部144A或第三缺齿部144B接合。
基于上述设置,卡合件150一直与第一卡槽170保持卡合,所以,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被容纳于第一卡槽170的第一缺齿部171。当卡合件150与第二卡槽144卡合时,由于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仅可以被容纳于第二卡槽144的第二缺齿部144A或第三缺齿部144B,所以第二卡槽144与卡合件150可以卡合在三个枢转位置,其中,第二缺齿部144A提供了两个枢转位置(即,第二枢转位置和第三枢转位置,亦即,中间枢转位置和最大枢转位置),第三缺齿部144B提供了一个枢转位置(即,第一枢转位置,亦即,收纳枢转位置),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由此,可以使得形成第二卡槽144的枢转部100只能调整至并锁定于三个枢转位置。
当然,上述卡合件150、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的设置仅是一种示例,本公开不限于此。
卡合件150的外齿轮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档位调节外齿151A,与之对应地,第一卡槽170的第一缺齿部171可以缺少一个以上的连续的第一卡槽内齿172,第二卡槽144的第二缺齿部144A可以缺少两个以上的连续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第二卡槽144的第三缺齿部144B可以缺少一个以上的连续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由此,第二缺齿部144A将可以提供两个以上的枢转位置,再加上第三缺齿部144B提供的一个枢转位置,使得第二卡槽144与卡合件150可以卡合在三个以上的枢转位置。
具体而言,例如,当卡合件150的外齿轮具有N+1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时,与之对应地,第一卡槽170的第一缺齿部171可以缺少N个连续的第一卡槽内齿172(当N是1时,第一缺齿部171缺少一个第一卡槽内齿172),第二卡槽144的第二缺齿部144A可以缺少N+M个连续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第二卡槽144的第三缺齿部144B可以缺少N个连续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当N是1时,第三缺齿部144B缺少一个第二卡槽内齿144C),其中,N和M是大于零的整数。由此,当卡合件150与第二卡槽144卡合,且第二缺齿部144A将卡合件150的N+1个档位调节外齿155A以及与其相邻的M个外齿151都容纳其中以后,卡合件150能够与第二卡槽144卡合在M+1个不同的枢转位置,使得第二缺齿部144A能够让枢转部100位于M+1个不同的枢转位置。再加上第三缺齿部144B提供的一个枢转位置,使得第二卡槽144与卡合件150可以卡合在M+2个不同的枢转位置。
图26A至图28C示出了本公开实现枢转部100的三个枢转位置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前述的N和M都是1,即,卡合件150的外齿轮具有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第一卡槽170的第一缺齿部171缺少一个第一卡槽内齿172,第二卡槽144的第二缺齿部144A缺少两个连续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第二卡槽144的第三缺齿部144B缺少一个的第二卡槽内齿144C。
如图26A至图26C所示,第二卡槽144与卡合件150卡合在第一枢转位置,使得枢转部100位于第一枢转位置(即,收纳枢转位置)。该第一枢转位置可以设置成,枢转部1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乘载本体300的凹部340(参见图26A)内,处于收纳位置。
如图26C所示,当枢转部100位于第一枢转位置时,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被容纳于第二卡槽144的能够容纳两个连续的外齿151的第三缺齿部144B。
再如图27A至图28C所示,第二卡槽144与卡合件150卡合在第二枢转位置和第三枢转位置,使得枢转部100相应地位于第二枢转位置(即,中间枢转位置)和第三枢转位置最大枢转位置)。该第二枢转位置和第三枢转位置可以设置成,枢转部100处于两个工作位置,使得枢转部100的锚定组件能够以两个角度连接至车辆座椅。
如图28C所示,当枢转部100位于第三枢转位置时,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以及位于其一侧的一个相邻外齿151B1都被容纳于第二卡槽144的可容纳三个连续的外齿151的第二缺齿部144A。
如图27C所示,当枢转部100位于第二枢转位置时,卡合件150的两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以及位于其另一侧的另一个相邻外齿151B2都被容纳于第二卡槽144的可容纳三个连续的外齿151的第二缺齿部144A。
由此,可以使得枢转部100仅在三个枢转位置之间枢转并锁定。第一档位可以用于将枢转部100收纳于载具1。通过设定三个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例如,如前所述,第二枢转位置与第三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小于第二枢转位置与第一枢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差,第二枢转位置和第三枢转位置可以确保载具1通过锚定组件以合适的安置角度连接至车辆座椅,从而避免载具1发生倾翻等意外情况。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种方案中,卡合件150能被致动而与第一卡槽170脱离卡合。因而,卡合件150、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的设置需进行相应地修改。具体而言,第二卡槽144的内齿轮仅设有第一缺齿部,使得其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N+1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第一卡槽170的内齿轮设有彼此隔开至少一个齿的第二缺齿部和第三缺齿部,使得缺少N个连续的内齿的第三缺齿部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N+1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缺少N+M个连续的内齿的第二缺齿部可以容纳卡合件150的N+1个档位调节外齿151A以及与之相邻的M个外齿,其中N和M是大于零的整数。所以第一卡槽170可以与卡合件150卡合在M+1个不同的枢转位置。由此,同样可以使得形成第二卡槽144的枢转部100能够调整至并锁定于M+1个枢转位置。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卡合件150的外齿轮上可以不设置外齿连接部155,即,不设置档位调节外齿151A。由此,卡合件150的外齿轮可以与第一卡槽170及第二卡槽144的内齿轮卡合在多个枢转位置,因而枢转部100可以在多个枢转位置之间调整并锁定。
例如,在图30所示的实施例中,卡合件150可以具有18个外齿151,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具有与之对应的内齿,在卡合件150的外齿轮上不设置外齿连接部155的情况下,枢转部100每转动一个齿的枢转位置的角度差是20°。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卡合件150可以具有12个外齿151,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样具有与之对应的内齿,在卡合件150的外齿轮上不设置外齿连接部155的情况下,枢转部100每转动一个齿的枢转位置的角度差是30°。
应当明白,卡合件150可具有其他数量的齿,例如,10个、11个、13个、14个、15个、16个,等等。但应明白,卡合件150的齿数越多,则每个齿的强度和能够承受的作用力越小,枢转部100的承载能力越弱,而且制造成本也越高。所以,应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卡合件150的齿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齿轮高度为1.025mm。
连接轴180可穿过卡合件150的中心孔152。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槽153形成在卡合件150的外侧(远离乘载本体300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槽153形成在卡合件150的内侧(靠近乘载本体300的一侧)。
中心孔152和容置槽153均可居中地形成在卡合件150上。中心孔152和容置槽153可形成为同心圆,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档位调节结构400还可包括复位件160。
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件160是螺旋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复位件160是弹性体。
在一实施例中,复位件160是磁体。在本公开中,磁体可以指可以提供磁力的材料。相应地,卡合件150可以是磁体或铁质部件,从而能够被形成为磁体的复位件致动。形成为磁体的复位件160可固定在第一卡槽170的底壁。
在一实施例中,复位件160设置在第一卡槽170与卡合件150之间,并且抵接第一卡槽170和卡合件150以提供趋于使卡合件150与第二卡槽144卡合的回复力(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卡合件150可被致动以与第二卡槽144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复位件160设置在内盖140与卡合件150之间,并且抵接内盖140和卡合件150以提供趋于使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卡合的回复力(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卡合件150可被致动以与第一卡槽170脱离。
复位件160的一端可位于卡合件150的容置槽153内,且复位件160的另一端可位于乘载本体300的容置槽310内或者位于内盖140上的一容置槽(未示出)内。
如图3所示,第二卡槽144包括内齿轮。第二卡槽144可形成在内盖140的内侧(面向乘载本体300的一侧)。
卡合件150的厚度可设置为能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
参见图2到图3,档位调节结构400还可包括驱动部110。驱动部110可活动地设置在枢转部100,并且能被致动以引起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或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
驱动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形成为按钮。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形成为拉动部件,例如,拉环、钩、握持件,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盖120的容置槽123内。驱动部110的外侧(远离乘载本体300的一侧)可被暴露,从而可以被人的一部分(例如,手)接触。
驱动部110可包括卡扣部111。卡扣部111可形成为直杆的形状,从驱动部110的主体部分向内侧延伸。卡扣部111的自由端可形成为钩形。驱动部110可对应外盖120的四个孔124及本体件130的四个孔134而包括四个卡扣部111,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见图4到图6,卡扣部111可穿过外盖120的孔124、本体件130的孔134以及内盖140的中心孔143而抵接卡合件150。
本体件130的孔134并不正好对准卡扣部111的钩形的自由端。这样,当卡扣部111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时,卡扣部111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当卡扣部111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之后,本体件130的孔134的周围部分将阻挡卡扣部111的钩形的自由端反向再次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因此,卡扣部111阻止驱动部110从枢转部100分离。
当驱动部110未被致动时,卡合件150同时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卡合,使得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被锁定于其中一枢转位置而无法围绕连接轴180枢转。
在驱动部110未被致动时,驱动部110的外侧表面与外盖120的基部121的外侧表面齐平,从而具有较好的外观以及操作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盖120的基部121的外侧表面可不凸出于乘载本体300的侧部330的外表面,以使载具1具有平整的外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110能沿垂直于枢转部100的枢转平面的方向被致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部110被致动(例如,沿朝向乘载本体300的方向按压驱动部110)时,驱动部110的卡扣部111致动卡合件150朝向与第二卡槽144脱离的方向运动。该过程需要克服复位件160的回复力。当卡合件150与第二卡槽144完全脱离时,枢转部100可绕连接轴180枢转。当枢转部100枢转到所需的角度,解除对驱动部110的致动,使得卡合件150再次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以避免枢转部100的不期望的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部110被致动(例如,沿远离乘载本体300的方向拉出驱动部110)时,由于驱动部110的一端连接到卡合件150,驱动部110可带动卡合件150朝向与第一卡槽170脱离的方向运动。该过程需要克服复位件160的回复力。当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完全脱离时,枢转部100可绕连接轴180枢转。当枢转部100枢转到所需的角度,解除对驱动部110的致动,使得卡合件150再次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以避免枢转部100的不期望的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时致动乘载本体300的两侧的枢转部100的驱动部110,以解锁两个枢转部100,并且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连接轴180,这样,在解锁两个枢转部100之后,两个枢转部100可以彼此独立地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可形成为旋钮、拨钮或拉手。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可形成在外盖120的基部121和/或内盖140的基部141的外周部上,且驱动部110可被沿径向(运动方向指向枢转部100的连接轴)致动。在该实施例中,枢转部100可在载具1的横向上凸出于所述承载本体300的侧部330。枢转部100可包括一楔形件(未示出),该楔形件与驱动部110配合,以将驱动部110的径向运动转化为楔形件的轴向运动,使得当按压驱动部110时,楔形件致动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或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该实施例可以使解锁枢转部100的旋转的操作更加方便,即,只需要单手同时按压驱动部110和转动枢转部100。
驱动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46至图5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驱动部11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前面参照图2至图6描述的驱动部11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驱动部110’包括两个部件,即,驱动部枢转件112和驱动部推动件113,通过这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用户只需要对驱动部110’的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外力,不仅可以使枢转部100解锁,而且可以使枢转部100进行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1所示,驱动部110’的驱动部枢转件112能够枢转地设置于枢转部100,驱动部推动件113能够移动地设置于驱动部枢转件112与卡合件150之间。而且,驱动部枢转件112被设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能经由驱动部推动件113而驱动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或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
也就是说,通过驱动部枢转件112和驱动部推动件113的相互作用,能够将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枢转运动转变成卡合件150的移动。
驱动部枢转件112被设置成其枢转平面与枢转部100的枢转平面相同或平行,使得驱使驱动部枢转件112进行枢转的相同方向的外力也能够驱使枢转部100进行枢转,由此可以大大方便用户的操作。
在本文中,“枢转平面”是指一个部件在枢转过程中所占据的平面,例如,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枢转平面是指驱动部枢转件112在枢转过程中所占据的平面,枢转部100的枢转平面是指枢转部100在枢转过程中所占据的平面。
下面,首先对驱动部枢转件112进行详细描述。
在图50、图52和图53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部枢转件112包括枢转件推压段112A,所述枢转件推压段112A上设有推压斜面112A1。推压斜面112A1被设置成倾斜于驱动部推动件113的移动方向。具体而言,推压斜面112A1与其所在的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从推压斜面112A1的一侧沿着枢转方向朝向另一侧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造成推压斜面112A1倾斜于其所在的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侧面,并倾斜于驱动部推动件113的移动方向,这种结构使得当驱动部枢转件112枢转时,推压斜面112A1能够推压与其抵靠的驱动部推动件113沿着与枢转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驱动部推动件113驱动卡合件150。
在图51至图54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件推压段112A呈片状或板状,推压斜面112A1设置在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侧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2和图53所示,由于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厚度较薄,所以在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推压斜面112A1时,另一侧表面也会产生与推压斜面112A1对应的斜面形状。
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枢转件推压段112A可以呈块状或柱状,只要其能够枢转,且其上的面对驱动部推动件113的一侧能够设置推压斜面112A1即可。
枢转件推压段112A具有枢转件枢转部112A2,驱动部枢转件112围绕该枢转件枢转部112A2进行枢转。在图52和图53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件枢转部112A2是一个枢转孔。但是,应当明白,枢转件枢转部112A2也可以是一个枢转轴。
为了便于用户对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外力,在图50和图51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部枢转件112还可以包括枢转件按压段112B。枢转件按压段112B从枢转件推压段112A沿着远离枢转件枢转部112A2的方向延伸,用于供用户操作。枢转件按压段112B的存在使得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最远受力点与枢转件枢转部112A2的距离更远,因而作用于最远受力点的相同的外力所产生的使驱动部枢转件112枢转的力矩更大,用户操作更为轻松。
如图54所示,枢转件按压段112B上可以设有供外力作用在其上的按压凸缘112B1。按压凸缘112B1一般设置在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最远受力点所在处,以使得用户仅需要对枢转件按压段112B施加较小的外力,就可以致动驱动部枢转件112。当然,按压凸缘112B1可以设置在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最远受力点以外的其他部位处。
枢转件按压段112B可以与枢转件推压段112A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枢转件按压段112B可以视为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一部分。也可以说,驱动部枢转件112不包括单独的枢转件按压段112B。
枢转件按压段112B也可以与枢转件推压段112A形成为两个单独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枢转件按压段112B和枢转件推压段112A可以各自成型,然后再组装在一起。
在图53和图54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件推压段112A上设有两个固定凸部112A3,枢转件按压段112B上设有与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固定凸部112A3对应的固定凹部112B2,通过固定凸部112A3和固定凹部112B2的接合,使得枢转件推压段112A和枢转件按压段112B连接在一起。
应当明白,本公开不限于此。固定凸部112A3可以设置在枢转件按压段112B上,固定凹部112B2可以设置在枢转件推压段112A上。或者,固定凸部112A3和固定凹部112B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或者,枢转件推压段112A和枢转件按压段112B可以采取彼此套接或螺纹连接或铆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如前所述,枢转部100包括外盖120、本体件130和内盖140,如图51所示。外盖120和内盖140共同包围一空间,本体件130位于该空间内。
在图51、图55至图59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盖120的基部121的周向壁上可以设有供驱动部枢转件112穿过其中的外盖槽口121A,所述外盖槽口121A沿外盖120的基部121的周向延伸,从而使得驱动部枢转件112外露于枢转部100,以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操作。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驱动部枢转件112可以枢转地设置在外盖120的基部121的端壁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基部121的端壁需要设置一通孔,以供位于基部121的内部的驱动部推动件113穿过该通孔而与驱动部枢转件112接触。
另外,如图55和图57所示,外盖120的内端壁设有外盖枢转部125,所述外盖枢转部125与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枢转件枢转部112A2相配合,从而允许驱动部枢转件112能够枢转。在图55和图57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盖枢转部125是一个枢转轴。但是,应当明白,当与之配合的枢转件枢转部112A2是一个枢转轴时,外盖枢转部125也可以是一个枢转孔。
进一步地,如图55所示,外盖枢转部125的端部可以设置枢转部阻挡件126,用以阻止驱动部枢转件112脱离外盖枢转部125。枢转部阻挡件126例如可以是螺纹连接至外盖枢转部125的端部的螺钉,或者可以是横向插入外盖枢转部125的端部的销钉等。
接下来,对驱动部推动件113进行详细描述。
驱动部推动件113设置于驱动部枢转件112与卡合件150之间,其一方面受到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推压而产生移动,另一方面驱动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或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
为了使枢转件推压段112A上的推压斜面112A1推压驱动部推动件113的效果更好,如图51所示,驱动部推动件113可以设有推动件推压端113A,所述推动件推压端113A抵靠于推压斜面112A1。
为了使驱动部推动件113驱动卡合件150的效果更好,驱动部推动件113可以设有至少一个推动件推杆113B,所述推动件推杆113B可以呈直杆的形状,其抵靠于卡合件150,使得一旦推动件推杆113B发生移动,其将会驱动卡合件150。
在图51和图55所示的实施例中,推动件推杆113B沿着平行于卡合件150移动的方向或平行于连接轴180的方向延伸,从而更好地驱动卡合件150。当然,应当明白,推动件推杆113B可以沿着倾斜于卡合件150移动的方向延伸。
如图51、图56和图59所示,驱动部推动件113的推动件推杆113B可以穿过本体件130和内盖140而抵靠于卡合件150。
为了便于推动件推杆113B穿过本体件130,本体件130上设有与推动件推杆113B对应的孔134(参见图51)。
为了防止推动件推杆113B从本体件130的孔134退出而造成驱动部推动件113与本体件130意外分离,在图51、图56和图59所示的实施例中,推动件推杆113B的抵靠于卡合件150的端部可以设置推杆卡钩113B1,所述推杆卡钩113B1被设置成在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以后,能够被孔134的孔壁阻挡而不能退出孔134。
另外,推杆卡钩113B1还能够限制推动件推杆113B的移动行程。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体件130的孔134不是正好对准推动件推杆113B的推杆卡钩113B1。这样,当推杆卡钩113B1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时,推动件推杆113B会发生弹性变形;当推杆卡钩113B1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之后,推动件推杆113B弹性恢复原位,于是本体件130的孔134的孔壁将阻挡推杆卡钩113B1而使其不能退出本体件130的孔134。因此,推杆卡钩113B1可以防止驱动部推动件113与本体件130意外分离。
当需要将驱动部推动件113与本体件130拆解时,用户只要对推杆卡钩113B1施加作用力,迫使推动件推杆113B发生弹性变形,当推杆卡钩113B1与本体件130的孔134对准时,推杆卡钩113B1就能够退出孔134,从而实现驱动部推动件113与本体件130分离。
随后,对包括驱动部枢转件112和驱动部推动件113的驱动部11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当驱动部110’未被致动时,卡合件150如图5所示那样同时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卡合,使得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被锁定于其中一枢转位置(例如,图46至图49所示的收纳位置)而无法围绕连接轴180枢转。
当需要使枢转部100从收纳位置或某一个工作位置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枢转到另一个工作位置时,用户对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使其枢转的外力,驱动部枢转件112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参见图46至图49)进行枢转。于是,参见图48、图51和图53,驱动部枢转件112在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枢转的过程中,其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推压斜面112A1将推压驱动部推动件113,使得驱动部推动件113沿着与枢转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驱动部推动件113驱动卡合件150朝向与第二卡槽144脱离的方向运动。
当卡合件150与第二卡槽144完全脱离时,枢转部100解锁并可以绕连接轴180枢转。于是,在用户施加的相同方向的外力作用下,枢转部100同样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参见图46至图49)进行枢转,直到枢转部100到达所需的枢转角度(即,另一个工作位置)。
随后,用户可以解除对驱动部110’的致动,即,用户不再对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外力,卡合件150在复位件160(参见图2、图3、图5、图6和图8)的作用下再次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从而将枢转部100锁定在该枢转角度。与此同时,驱动部枢转件112也会例如因复位件160的作用力而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参见图46至图49)进行枢转,从而回到初始位(下文将描述)。
由此,在采用了根据本公开的驱动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110’的情况下,用户只需要例如用拇指对驱动部110’的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外力,不仅可以使驱动部枢转件112进行枢转而对枢转部100解锁,而且可以使枢转部100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进行枢转,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当需要使枢转部100从某一个工作位置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枢转到另一个工作位置或收纳位置时,用户同样对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使其枢转的外力,驱动部枢转件112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进行枢转,直到枢转部100解锁并可以绕连接轴180枢转。随后,用户再对枢转部100施加相反方向的外力,使得枢转部100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进行枢转,直到枢转部100到达所需的枢转角度(即,另一个工作位置或收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用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驱动部枢转件112而使其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枢转来解锁枢转部100,然后用其余手指拨动枢转部100而使其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进行枢转,从而用一只手就能够完成枢转部100的枢转,同样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部枢转件112可以设置成不是朝向第三转动方向R3枢转来解锁枢转部100,而是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枢转来解锁枢转部100。在这种实施例中,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推压斜面112A1的倾斜方向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推压斜面112A1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使得驱动部枢转件112在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枢转的过程中,其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推压斜面112A1能够推压驱动部推动件113沿着与枢转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
与之对应地,驱动部枢转件112上可以设置拉动凸缘(未图示),以便于用户拉动驱动部枢转件112在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枢转。
在上述另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只需要对驱动部110’的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外力,不仅可以使驱动部枢转件112进行枢转而对枢转部100解锁,而且可以使枢转部100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进行枢转,同样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枢转部100到达所需的枢转角度以后,用户不再对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外力,此时,在前述复位件160的回复力作用下,驱动部枢转件112将回到初始位。
具体而言,用户不再对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外力时,复位件160的回复力将迫使卡合件150朝向第二卡槽144移动并与第二卡槽144卡合,从而使得枢转部100锁定在该枢转角度处。在这个过程中,卡合件150将驱使与之抵靠的驱动部推动件113朝向驱动部枢转件112移动。于是,驱动部推动件113进而推压枢转件推压段112A的推压斜面112A1,由此使得枢转件推压段112A、即驱动部枢转件112朝向第四转动方向R4(参见图46至图49)进行枢转而回到初始位。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可以设置驱动部复位件(未图示)。当驱动部枢转件112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驱动部复位件将驱使驱动部枢转件112回到初始位。驱动部复位件可以采用围绕驱动部枢转件112的枢转件枢转部112A2设置的扭簧,也可以采用能够对驱动部枢转件112施加弹性力的弹簧或拉簧等其他弹性体。
在载具1具有两个枢转部100的情况下,两个枢转部100分别耦接到连接轴180的两端,可以在两个枢转部100处分别设置一个驱动部110’(即,驱动部枢转件112),如图46至图49、图55、图56、图58、图59所示。
驱动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60至图6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驱动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110”,其包括驱动部枢转按钮114、驱动部转动盘115和驱动部移动件116。驱动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110”与前面参照图46至图59描述的驱动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110’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驱动部110”中的能够一起转动的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替代了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驱动部枢转件,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驱动部110”中的驱动部移动件116替代了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驱动部推动件。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驱动部110”中,通过驱动部转动盘115和驱动部移动件116的相互作用,使得用户只需要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外力,不仅可以使枢转部100解锁,而且可以使枢转部100进行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4和图65所示,驱动部110”中的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能够一起转动地设置于枢转部100,驱动部移动件116能够移动地设置于驱动部转动盘115与卡合件150(未示出)之间。而且,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被设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能经由驱动部转动盘115和驱动部移动件116而驱动卡合件150(未示出)与乘载本体300上的第一卡槽170(未示出)或枢转部100上的第二卡槽144(参见图64和图65)脱离卡合。
也就是说,通过驱动部转动盘115和驱动部移动件116的相互作用,能够将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转动转变成卡合件150的移动。
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被设置成其转动平面与枢转部100的枢转平面相同或平行,使得驱使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进行枢转的相同方向的外力也能够驱使枢转部100进行枢转,由此可以大大方便用户的操作。
在本文中,“转动平面”的含义和前述的“枢转平面”的含义类似,是指一个部件在转动过程中所占据的平面,例如,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转动平面是指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在转动过程中所占据的平面。
下面,首先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进行详细描述。
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设有按钮转动部114B,使得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能够围绕按钮转动部114B进行转动。在图64和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按钮转动部114B是一个转动孔。但是,应当明白,按钮转动部114B也可以是一个转轴。
为了便于用户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外力,在图64和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还可以设有供外力作用在其上的按钮按压部114A。按钮按压部114A一般设置在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最远离按钮转动部114B的最远受力点所在处,以使得用户仅需要对按钮按压部114A施加较小的外力,就可以致动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当然,按钮按压部114A也可以设置在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最远受力点以外的其他部位处。
驱动部转动盘115设有转动盘枢转部115B,使得驱动部转动盘115能够围绕转动盘枢转部115B进行转动。在图64和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动盘枢转部115B是一个转动孔。但是,应当明白,转动盘枢转部115B也可以是一个转轴。
驱动部转动盘115可以设置成如图64和图65所示的圆盘状,也可以设置成多边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
为了使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能够一起转动,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按钮转动部114B和驱动部转动盘115的转动盘枢转部115B应设置成相互对应,使得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转动轴线与驱动部转动盘115的转动轴线重叠,从而实现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围绕同一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在一种方式中,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可以连接在一起。例如,驱动部枢转按钮114上设有按钮连接部114C,驱动部转动盘115上设有转动盘连接部115C,按钮连接部114C和转动盘连接部115C通过转动连接件117连接。
在图64和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按钮连接部114C可以是一通孔,转动盘连接部115C可以是一螺纹孔,转动连接件117可以是一螺钉。通过将转动连接件117穿过按钮连接部114C,并螺纹连接于转动盘连接部115C,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被连接在一起。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
例如,按钮连接部114C可以是一通孔,转动盘连接部115C可以是穿过该通孔的带有螺纹的连接销,转动连接件117可以是螺母。驱动部转动盘115上的连接销穿过驱动部枢转按钮114上的通孔以后,通过将作为转动连接件117的螺母螺纹连接到驱动部转动盘115上的连接销上,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被连接在一起。
再例如,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可以采取彼此套接或铆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又一实施例中,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可以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可以视为驱动部转动盘115的一部分。
在另一种方式中,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可以不必连接在一起,而是设置成沿转动方向抵靠在一起,使得一者的转动可以驱使另一者的转动。
例如,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可以设置成杆状,驱动部转动盘115可以设有容纳杆状的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容纳部,从而实现两者能够一起转动。
如图64所示,枢转部100包括外盖120、本体件130和内盖140。外盖120和内盖140共同包围一空间,本体件130位于该空间内。
在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盖120的基部121的周向壁上可以设有供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穿过其中的外盖槽口121A,所述外盖槽口121A沿外盖120的基部121的周向延伸,从而使得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外露于枢转部100,以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操作。
另外,如图65所示,外盖120的内端壁设有外盖枢转部125,所述外盖枢转部125与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按钮转动部114B及驱动部转动盘115的转动盘枢转部115B相配合,从而允许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能够围绕外盖枢转部125转动。在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盖枢转部125是一个枢转轴,按钮转动部114B和转动盘枢转部115B是转动孔。但是,应当明白,当按钮转动部114B或转动盘枢转部115B是一个枢转轴时,外盖枢转部125也可以是一个枢转孔。
进一步地,如图65所示,外盖枢转部125的端部可以设置枢转部阻挡件126,用以阻止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和驱动部转动盘115脱离外盖枢转部125。枢转部阻挡件126例如可以是螺纹连接至外盖枢转部125的端部的螺钉,或者可以是横向插入外盖枢转部125的端部的销钉等。
接下来,对驱动部移动件116进行详细描述。
驱动部移动件116可以设置成如图64和图65所示的圆盘状,也可以设置成多边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
驱动部移动件116可以设置于驱动部转动盘115与卡合件150之间,其一方面受到驱动部转动盘115的推压而产生移动,另一方面驱动卡合件150与第一卡槽170或第二卡槽144脱离卡合。
为了使驱动部转动盘115的转动能够驱使驱动部移动件116进行移动,驱动部转动盘115设有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驱动部移动件116设有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而且,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和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被设置成能够相互作用,使得当驱动部转动盘115转动时,通过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推压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驱动部移动件116发生移动并驱动卡合件150。
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部转动盘115上的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可以是设置于驱动部转动盘115的侧表面上的凸出部或凹入部。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可以设置成沿着驱动部转动盘115的转动方向倾斜于驱动部转动盘115的侧表面。具体而言,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与其所在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的一侧沿着转动方向朝向另一侧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造成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倾斜于其所在的侧表面,并倾斜于驱动部移动件116的移动方向。
与之对应地,驱动部移动件116上的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也可以是设置于驱动部移动件116上的侧表面上的凸出部或凹入部,其位置与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相对应。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可以设置成沿着驱动部转动盘115的转动方向倾斜于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的侧表面。具体而言,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与其所在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从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的一侧沿着驱动部转动盘115的转动方向朝向另一侧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造成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倾斜于其所在的侧表面,并倾斜于驱动部移动件116的移动方向。
这种结构使得当驱动部转动盘115转动时,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能够推压与其抵靠的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使得驱动部移动件116沿着与驱动部转动盘115的枢转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驱动部移动件116驱动卡合件150。
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和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可以分别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以构成相互配合的一组或多组。在图64和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和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三组。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和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多组,可以使得驱动部移动件116可以更平稳地被驱动。
为了使驱动部移动件116驱动卡合件150的效果更好,驱动部移动件116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移动件推杆116B,所述移动件推杆116B可以呈直杆的形状,其抵靠于卡合件150,使得一旦移动件推杆116B发生移动,其将会驱动卡合件150。
在图64和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移动件推杆116B沿着平行于卡合件150移动的方向或平行于连接轴180的方向延伸,从而更好地驱动卡合件150。当然,应当明白,移动件推杆116B可以沿着倾斜于卡合件150移动的方向延伸。
另外,驱动部移动件116的移动件推杆116B可以穿过本体件130和内盖140而抵靠于卡合件150。
为了便于移动件推杆116B穿过本体件130,本体件130上设有与移动件推杆116B对应的孔134(参见图64和图65)。
为了防止移动件推杆116B从本体件130的孔134退出而造成驱动部移动件116与本体件130意外分离,在图64和图65所示的实施例中,移动件推杆116B的抵靠于卡合件150的端部可以设置推杆阻挡钩116B1,所述推杆阻挡钩116B1被设置成在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以后,能够被孔134的孔壁阻挡而不能退出孔134。
另外,推杆阻挡钩116B1还能够限制移动件推杆116B的移动行程。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体件130的孔134不是正好对准移动件推杆116B的推杆阻挡钩116B1。这样,当推杆阻挡钩116B1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时,移动件推杆116B会发生弹性变形;当推杆阻挡钩116B1穿过本体件130的孔134之后,移动件推杆116B弹性恢复原位,于是本体件130的孔134的孔壁将阻挡推杆阻挡钩116B1而使其不能退出本体件130的孔134。因此,推杆阻挡钩116B1可以防止驱动部移动件116与本体件130意外分离。
当需要将驱动部移动件116与本体件130拆解时,用户只要对推杆阻挡钩116B1施加作用力,迫使移动件推杆116B发生弹性变形,当推杆阻挡钩116B1与本体件130的孔134对准时,推杆阻挡钩116B1就能够退出孔134,从而实现驱动部移动件116与本体件130分离。
随后,对包括驱动部枢转按钮114、驱动部转动盘115和驱动部移动件116的驱动部11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当驱动部110”未被致动时,卡合件150如图5所示那样同时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卡合,使得枢转部100相对于乘载本体300被锁定于其中一枢转位置(例如,图46至图49所示的收纳位置)而无法围绕连接轴180枢转。
当需要使枢转部100从收纳位置或某一个工作位置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枢转到另一个工作位置时,用户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使其转动的外力,驱动部枢转按钮114从图60和图61所示的按钮初始位置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转动到图62所示的按钮终止位置,并带动驱动部转动盘115一起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转动。于是,驱动部转动盘115在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将推压驱动部移动件116上的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使得驱动部移动件116沿着与转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驱动部移动件116驱动卡合件150朝向与第二卡槽144脱离的方向运动。
当卡合件150与第二卡槽144完全脱离时,枢转部100解锁并可以绕连接轴180枢转。于是,在用户施加的相同方向的外力作用下,枢转部100同样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参见图60至图62)进行枢转,直到枢转部100到达所需的枢转角度(即,另一个工作位置)。
随后,用户可以解除对驱动部110”的致动,即,用户不再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外力,卡合件150在复位件160(参见图2、图3、图5、图6和图8)的作用下再次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从而将枢转部100锁定在该枢转角度。与此同时,驱动部枢转按钮114也会例如因复位件160的作用力而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参见图60至图62)进行枢转,从而回到初始位(下文将描述该过程)。
由此,在采用了根据本公开的驱动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110”的情况下,用户只需要例如用拇指对驱动部110”的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外力,不仅可以使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进行转动而对枢转部100解锁,而且可以使枢转部100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进行枢转,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当需要使枢转部100从某一个工作位置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枢转到另一个工作位置或收纳位置时,用户同样可以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使其转动的外力,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进行枢转,直到枢转部100解锁并可以绕连接轴180枢转。随后,用户再对枢转部100施加相反方向的外力,使得枢转部100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进行枢转,直到枢转部100到达所需的枢转角度(即,另一个工作位置或收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用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而使其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转动来解锁枢转部100,然后用其余手指拨动枢转部100而使其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进行枢转,从而用一只手就能够完成枢转部100的枢转,同样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可以设置成不是朝向第三枢转方向R3转动来解锁枢转部100,而是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转动来解锁枢转部100。在这种实施例中,驱动部转动盘115上的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和驱动部移动件116上的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可以设置成,使得驱动部转动盘115在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转动的过程中,其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能够推压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由此驱使驱动部移动件116沿着与转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
与之对应地,驱动部枢转按钮114上可以设置拉动凸缘(未图示),以便于用户拉动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枢转。
在上述另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只需要对驱动部110”的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外力,不仅可以使驱动部枢转按钮114进行转动而对枢转部100解锁,而且可以使枢转部100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进行枢转,同样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枢转部100到达所需的枢转角度以后,用户不再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外力,此时,在前述复位件160的回复力作用下,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将回到初始位。
具体而言,用户不再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外力时,复位件160的回复力将迫使卡合件150朝向第二卡槽144移动并与第二卡槽144卡合,从而使得枢转部100锁定在该枢转角度处。在这个过程中,卡合件150将驱使与之抵靠的驱动部移动件116朝向驱动部转动盘115移动。于是,驱动部移动件116上的移动件推压倾斜体116A进而推压驱动部转动盘115上的转动盘推压倾斜体115A,由此使得驱动部转动盘115朝向第四枢转方向R4(参见图60至图62)进行转动而回到初始位。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部110”可以设置驱动部复位件(未图示)。当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驱动部复位件将驱使驱动部枢转按钮114回到初始位。驱动部复位件可以采用围绕驱动部枢转按钮114的按钮转动部114B设置的扭簧,也可以采用能够对驱动部枢转按钮114施加弹性力的弹簧或拉簧等其他弹性体。
在载具1具有两个枢转部100的情况下,两个枢转部100分别耦接到连接轴180的两端,可以在两个枢转部100处分别设置一个驱动部110”,如图60至图65所示。
当然,应该明白,两个枢转部100之间可以不设置连接轴180,这样,在通过驱动部110’解锁两个枢转部100之后,两个枢转部100可以彼此独立地枢转。
另外,如图58和图59所示,载具1可包括由铰接结构540和两个第三连杆550构成的同步解锁组件500(下文将描述),使得两个卡合件150可以彼此联动。
同步连杆组件
参见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载具1可包括同步连杆组件200。同步连杆组件200可替代连接轴180,用于连接两个枢转部100。同步连杆组件200用于使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并且使两个卡合件150彼此联动。
参见图8到图15,同步连杆组件200可包括:铰接件230,铰接件230的中间部枢转地设置于乘载本体300;两根第一连杆210,两根第一连杆210的一端分别枢转地连接到铰接件230的两端,并且两根第一连杆210的另一端分别耦接于两个卡合件150;以及第二连杆220,第二连杆220的两端分别耦接于两个本体件130。
铰接件230可形成为片体。铰接件230可将两根第一连杆210的内端铰接在一起,形成联动。
第一连杆210可具有弯折的形状。这样,第一连杆210可以方便地同时与第二连杆220和铰接件230进行连接,并且可以将铰接件230的枢转转化为第一连杆210的直线运动。两根第一连杆210关于铰接件230的枢转轴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
第一连杆210的远离铰接件230的一端可具有卡合部211,该卡合部211卡合于卡合件150。第一连杆210的远离铰接件230的一端穿过乘载本体300的容置槽310和卡合件150的中心孔152。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211形成为缺口,该缺口211可夹住卡合件150。
具体地,第一连杆210的卡合部211可夹住中心孔152的外缘,使得第一连杆210的外端耦接到卡合件150。
替代地,第一连杆210与卡合件150可通过铆钉、螺钉或者其他连接件进行耦接。
这样,当乘载本体300的一侧的卡合件150运动(例如,沿载具1的横向运动)时,该运动经由一根第一连杆210、铰接件230和另一根第一连杆210而传递到乘载本体300的另一侧的卡合件150,使得乘载本体300的两侧的两个卡合件15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在本公开中,由于第一连杆210关于铰接件230的枢转轴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因此两侧的两个卡合件15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仅需要致动一个卡合件150即可实现两个枢转部100同时被解锁。
参见图9,第二连杆220可包括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彼此对称,且可连接到一起。替代地,第二连杆220可一体地形成。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可分别形成为例如框体的形状。该框体具体地可以是缺少一个边的矩形框体。
参见图9和图16,第二连杆220上可设有滑槽221。滑槽221可以沿着第二连杆220的长度方向形成为长形。第一连杆210可经由插销212被限位于滑槽221内,使得滑槽221可以引导第一连杆210的运动。由于第二连杆220形成为框体,第二连杆220的上部和下部可分别形成有位置彼此对准的一个滑槽22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连杆220可以沿着载具1的横向布置,且滑槽221可以沿着第二连杆220的长度方向形成为长形,第二连杆220的滑槽221引导第一连杆210沿着载具1的横向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上分别设有一个滑槽221,两个第一连杆210分别经由插销212被限位于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上的滑槽22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槽221可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承载本体300上,只要滑槽221的设置能实现让第一连杆210带动卡合件150直线运动。
参见图9,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中的每一个可形成为类似字母“C”的矩形框体。换言之,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中的每一个的形状具有矩形的三个边,且缺失矩形的第四个边,从而形成一敞开端22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均可通过板材弯折而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中的一个的靠近敞开端222的位置可以向内收窄,以允许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的敞开端222能够插入到彼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部分220A的靠近敞开端222的位置向内收窄。
替代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部分220B的靠近敞开端222的位置向内收窄。
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上均可形成有穿孔223。具体地,第一部分220A和第二部分220B的每一个上可形成有位置彼此对准的两个穿孔223。
类似地,每根第一连杆210上可形成有位置彼此对准的两个穿孔214。
铰接件230的中心和两端分别形成有穿孔231。
铰接件230的中心的穿孔231、第一部分220A的穿孔223以及第二部分220B的穿孔223经由一连接销232而枢轴连接。
铰接件230的两个侧部的穿孔231分别与两根第一连杆210上的穿孔214经由一连接销232而枢轴连接。
第二连杆220依次穿过乘载部300的第一卡槽170、卡合件150的中心孔152、内盖140的中心孔143,最终卡合到本体件130的中心孔133。
参见图9、图14和图15,第二连杆220可形成为框架结构,第一连杆210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在第二连杆220内部,从而节省同步连杆组件200所需的空间。
第二连杆220的两端可连接于两个本体件130(例如,借助铆钉、螺钉,或者通过焊接),使得乘载本体300两侧的两个本体件130同步枢转,进而带动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
参见图11和图14,当驱动部110未被致动时,卡合件150同时与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卡合,使得枢转部100被固定到乘载本体300而无法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3和图15,当乘载本体300的一侧的一个驱动部110被致动(例如,压入驱动部110)时,该驱动部110的卡扣部111致动同一侧的卡合件150朝向与同一侧的第二卡槽144脱离的方向运动。该卡合件150的运动带动同一侧的第一连杆210运动,第一连杆210的运动引起铰接件230的枢转,并且铰接件230的枢转带动另一个第一连杆210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乘载本体300的另一侧的卡合件150朝向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0和/或第二卡槽144脱离的方向运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110例如可形成为按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乘载本体300的一侧的一个驱动部110被致动(例如,拉出驱动部110)时,该驱动部110可致动同一侧的卡合件150朝向与同一侧的第一卡槽170脱离的方向运动(例如,驱动部110的一端连接到卡合件150)。该卡合件150的运动带动同一侧的第一连杆210运动,第一连杆210的运动引起铰接件230的枢转,并且铰接件230的枢转带动另一个第一连杆210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乘载本体300的另一侧的卡合件150朝向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0脱离的方向运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110例如可形成为拉手或拉环。
致动驱动部110需要该克服复位件160的回复力。当乘载本体300两侧的卡合件150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0和/或第二卡槽144完全脱离时,乘载本体300两侧的枢转部100可同步地枢转。此时,通过第二连杆220连动,能带动两边的枢转部100同步枢转至适合当前的车辆座椅形态的位置,以使本申请的载具1能适应不同的车辆类型。当两个枢转部100枢转到所需的角度,解除对上述一个驱动部110的致动,使得乘载本体300两侧的卡合件150再次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0和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以避免枢转部100的不期望的枢转。也就是说,枢转部100在枢转之后能被锁定在特定的枢转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仅需要致动一个驱动部110即可以实现两个枢转部100的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载具1可仅在一侧设有驱动部110,从而可以节省驱动部110的数量,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载具1可在两侧均设有驱动部110,从而可以选择驱动哪一侧的驱动部110,以具有更好的操作便利性。
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18到图19A,在一个实施例中,载具1可包括同步解锁组件500。在该实施例中,载具1不包括如图7所示的同步连杆组件200,并且包括两个连接轴180A、180B。参见图25,两个连接轴180A、180B中的前连接轴180A用于连接两个枢转部100。两个连接轴180A、180B中的后连接轴180B在乘载本体300的底部连接两个侧部330。上述两个连接轴180A、180B中的前连接轴180A用于使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并且同步解锁组件500使两个卡合件150彼此联动。同步解锁组件500可基本位于乘载本体300的内部。两个连接轴180A、180B可选择地卡合于外加的底座4000(参见图37A,下文将描述)。
参见图19B、图21B和图22B,同步解锁组件500可包括固定座510、固定件520和线部件530。两个固定座510可借助两个固定件520分别固定到两个卡合件150上。两个固定件520可分别将线部件530上的两个部分固定到两个固定座510上,且各固定件520穿过对应的固定座510而与对应的卡合件150固定。这样,线部件530上的两个部分分别与两个卡合件150连接(联动设置)。可选地,固定座510与卡合件150一体形成。可选地,固定座510与卡合件150分别地形成。可以理解,线部件530可借助其他方式连接到卡合件150。也就是说,固定座510和固定件520可被替换或省略。
参见图19A和图19B,线部件530可包括外套531和芯部532。芯部532可以在外套531内滑动。芯部532可在两个位置处暴露于外套531之外。两个固定件520可分别将芯部532的位于上述两个位置(即,暴露于外套531之外的两个位置)处的部分固定到两个固定座510。也就是说,芯部532的暴露于外套531之外的两个位置分别与两个卡合件150联动。
参见图19B及21B,在一个实施例中,芯部532可以是钢线。芯部532可包括两个钢线头5321。两个钢线头5321可暴露于外套531之外。两个钢线头5321可分别被两个固定件520固定在两个固定座510上,使得各固定座510的运动可经由对应的钢线头5321传递给芯部532。
参见图21A到图23B,线部件530可形成为环形并且以数字“8”方式弯曲(即,一个环形的一部分被扭转18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这样,一个卡合件150向一个方向的运动被传递到芯部532,使得芯部532在外套531内滑动,并且引起另一个卡合件150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线部件530可形成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在一个卡合件150被致动后,芯部532带动另一个卡合件150沿着与前述一个卡合件150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参见图19B和图21B,承载本体300可包括两个导引槽350。两个固定座510可分别位于两个导引槽350内,使得每个固定座510(以及固定座510上的固定件520)可在对应的导引槽350内移动。每个导引槽350的长度可大于或等于卡合件150可移动的距离。两个导引槽350可以分别导引两组固定座510和固定件520的移动方向,进而能导引两个卡合件150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固定件520可以是螺钉,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见图19A和图19B,当左侧的驱动部110被致动后,左侧的卡合件150被推压并脱离左侧的枢转部100的内盖140上的第二卡槽144。同时,芯部532的固定在左侧的卡合件150上的部分带动芯部532运动。该运动通过芯部532传递到右侧的卡合件150(因为芯部532的另一个部分被固定在右侧的卡合件150上)。因此,右侧的卡合件150会与左侧的卡合件150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同步地移动。当右侧的驱动部110被致动后,以上各构件将沿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这样,通过致动一个驱动部110,即可实现两侧的枢转部100同步地解锁,从而简化了载具1的操作。
参见图19A和图19B,在本实施例中,档位调节结构400可包括两个驱动部110,两个驱动部110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两个枢转部10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档位调节结构400可只包括一个驱动部110,该一个驱动部110可活动地设置在两个枢转部100中的一个。通过同步解锁组件500,致动一个驱动部110,即可实现两侧的枢转部100同步地解锁。
外套531能够使线部件530在芯部532运动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外套531可以是柔性的,且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芯部532能够在刚性的外套531内滑动和改变形状。芯部532可以是柔性的,且由金属制成,具体地,由不锈钢制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见图24A至图25,与其他实施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同步解锁组件500的机构相对简化,占用较少体积,使同步解锁组件500大部分能被位容纳于乘载本体300的内部,从载具1的下方不能看见或者仅能较少地看见同步解锁组件500的线部件530,即使有少部分的线部件530露出于乘载本体300的外部,也能以座布盖住,这提升了载具1的整体的美观性。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线部件530是单根构件。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如图32A至图33所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线部件530可以包括第一线部件530A和第二线部件530B。也就是说,线部件530可以由两根构件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32B和图33所示,第一线部件530A包括第一外套531A和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外套531A的内部的第一芯部532A。第一芯部532A具有暴露于第一外套531A之外的两个第一露出部532A1、532A2。
而且,第一外套531A被设置成不会随着第一芯部532A运动。例如,第一外套531A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固定于乘载本体300。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外套531A的露出两个第一露出部532A1、532A2的端部被固定于乘载本体300。
与之相同地,第二线部件530B包括第二外套531B和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外套531B的内部的第二芯部532B。第二芯部532B具有暴露于第二外套531B之外的两个第二露出部532B1、532B2。
而且,第二外套531B被设置成不会随着第二芯部532B运动。例如,第二外套531B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固定于乘载本体300。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外套531B的露出两个第二露出部532B1、532B2的端部被固定于乘载本体300。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线部件530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例如,线部件530可以仅具有芯部,在乘载本体300上设有至少一个诸如引导槽、引导钩或引导环等线部件引导结构(未图示),该线部件引导结构被设置成引导线部件530的运动,使得线部件530的两个端部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在图32B和图33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露出部532A1、532A2被两个固定件520分别固定到两个固定座510,两个第二露出部532B1、532B2也被两个固定件520分别固定到两个固定座510。由于固定座510设置于卡合件150,所以第一芯部532A和第二芯部532B的运动将分别经由两个固定座510传递至两个卡合件150,从而带动两个卡合件150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如前所述,固定座510可以与卡合件150一体形成,或者分别地形成。在固定座510与卡合件150分别地形成的情况下,两个固定件520可以将两个固定座510分别固定到两个卡合件150。
为了便于将第一芯部532A和第二芯部532B固定到两个固定座510,参见图33,两个第一露出部532A1、532A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有第一钢线头532A3,该第一钢线头532A3可以被固定件520固定至固定座510上(参见图33中的左侧的第一钢线头532A3),也可以通过第一钢线头连接件532A4固定至固定座510上(参见图33中的右侧的第一钢线头532A3)。第一钢线头连接件532A4可以呈套筒状,如图33所示,其通过将第一钢线头连接件532A3和固定座510套接在一起而将两者固定。应当明白,第一钢线头连接件532A4可以采取其他结构,只要其能够将第一钢线头连接件532A3和固定座510固定在一起即可。
两个第二露出部532B1、532B2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设有第二钢线头532B3,该第二钢线头532B3可以被固定件520固定至固定座510上(参见图33中的右侧的第二钢线头532B3),也可以通过第二钢线头连接件532B4固定至固定座510上(参见图33中的左侧的第二钢线头532B3)。第二钢线头连接件532B4可以采取与第一钢线头连接件532A4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取不同的结构,只要其能够将第二钢线头532B3和固定座510固定在一起即可。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两个第一露出部532A1、532A2可以分别被直接地连接至两个卡合件150。两个第二露出部532B1、532B2也可以分别被直接地连接至两个卡合件150。由此可以省略两个固定座510。
下面,对第一线部件530A发挥联动作用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32B和图33所示,当左侧的卡合件150被驱动部110致动而朝向图中的右方运动时,左侧的卡合件150上的固定座510同样沿着左侧的导引槽350(参见图32B)朝向右方运动。于是,第一线部件530A发挥联动作用,第一线部件530A的连接至左侧的固定座510的第一露出部532A1被固定座510带动而朝向右方运动。由于第一外套531A不会随着第一芯部532A运动,所以左侧的第一露出部532A1朝向右方更多地伸出第一外套531A。左侧的第一露出部532A1的运动将引起第一芯部532A在第一外套531A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得右侧的第一露出部532A2朝向图中的左方更多地缩入第一外套531A。也就是说,第一线部件530A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其中一个第一露出部532A1伸出第一外套531A的伸出方向与另一个第一露出部532A2缩入第一外套531A的缩入方向相反。由此,右侧的第一露出部532A2带动右侧的固定座510沿着右侧的导引槽350(参见图32B)朝向左方运动,从而带动右侧的卡合件150朝向左方运动。这样,就实现了左侧的卡合件150可以带动右侧的卡合件150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同步地移动,使得两侧的枢转部100被同步地解锁。
如图33所示,连接于两个枢转部100之间的前连接轴180A可以使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
另一方面,当左侧的卡合件150不再受到驱动部110的致动时,左侧的卡合件150将在左侧的复位件16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左方运动,同时,右侧的卡合件150将在右侧的复位件16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右方运动。于是,左侧的第一露出部532A1朝向左方更多地缩入第一外套531A,右侧的第一露出部532A2朝向右方更多地伸出第一外套531A;右侧的第二露出部532B1朝向右方更多地缩入第二外套531B,左侧的第二露出部532B2朝向左方更多地伸出第二外套531B。最终,两个卡合件150再次与各自的第一卡槽170、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从而实现两个枢转部100同步地锁定。
与之类似的,如图32B和图33所示,当右侧的卡合件150被驱动部110致动而朝向左方运动时,右侧的卡合件150上的固定座510同样沿着右侧的导引槽350(参见图32B)朝向左方运动。于是,第二线部件530B发挥联动作用。第二线部件530B的工作过程与第一线部件530A的工作过程基本上相同,只是相关部件的运动方向相反,这里不再赘述。
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34至图3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载具的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前面参照图18至图25以及图32A至图33描述的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用连杆结构替代了线部件。
如图34至图36所示,同步解锁组件500包括铰接结构540和两个第三连杆550。铰接结构540可形成为片状、杆状或块状。
具体而言,铰接结构540能够转动地设置于乘载本体300。在图34和图35所示的实施例中,同步解锁组件500包括铰接结构安置座560,其例如通过安置座固定件561固定于乘载本体300,铰接结构540能够转动地设置于铰接结构安置座560。例如,铰接结构540的中部连接有铰接销541,铰接销541的两个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铰接结构安置座560。
应当明白,铰接结构540可以直接地设置于乘载本体300,在这种情况下,铰接销541的两个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乘载本体300。
两个第三连杆550的一端分别枢接于铰接结构540的两端,使得两个第三连杆550形成联动。
两个第三连杆550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两个卡合件150,使得第三连杆550与卡合件150之间的运动可以互相传递。
在图36所示的实施例中,卡合件150上设有卡合件连接结构154,第三连杆550的另一端与卡合件连接结构154枢接。卡合件连接结构154可以通过固定件520固定到卡合件150。
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铰接结构540和两个第三连杆550发挥联动作用的工作过程与前述的铰接件230和两根第一连杆210的的工作过程大致相同。
当乘载本体300的一侧的卡合件150被驱动部110致动而朝向另一侧的卡合件150运动(例如,沿载具1的横向运动)时,该运动经由一个第三连杆550、铰接结构540和另一个第三连杆550而传递到另一侧的卡合件150。由于铰接结构540在围绕其中部的铰接销541转动时,其两个端部的运动切线方向相反,所以使得与所述两个端部枢接的两个第三连杆550也具有方向相反的运动分量,由此,另一侧的第三连杆550带动与之枢接的另一侧的卡合件150朝向前述一侧的卡合件150同步地移动,从而实现两侧的枢转部100被同步地解锁。
另外,由于两个第三连杆550关于铰接结构540的转动轴(例如,铰接销541)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因此两侧的两个卡合件15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仅需要致动一个卡合件150即可实现两个枢转部100同步地解锁。
如图35和图36所示,连接于两个枢转部100之间的前连接轴180A可以使两个枢转部100同步枢转。
另一方面,当一侧的卡合件150不再受到驱动部110的致动时,两个卡合件150将在各自的复位件16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最终,两个卡合件150再次与各自的第一卡槽170、第二卡槽144同时卡合,从而实现两个枢转部100同步地锁定。
在同步解锁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由于同步解锁组件500的大部分能够被容纳于乘载本体300的内部,而且同步解锁组件500的露出于乘载本体300的部分也能以座布盖住,所以提升了载具1的整体的美观性。
安置载具的底座
为了方便用户将载具1连接于车辆座椅,本公开还提供了另一种方案,即,如图37A所示,借助于一底座4000将载具1连接至车辆座椅。
根据本公开的底座4000可以通过安全带或ISOFIX等常规的方式提前连接至车辆座椅。这样,当载具1被连接至或移离底座4000时,也就是说,载具1被连接至或移离车辆座椅,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将载具1连接至或移离车辆座椅的便捷性。
根据本公开的底座4000可以用于安置如前所述的包括枢转部100的载具1。为了便于描述,如前所述,将婴儿在载具1中面对的方向定义为前,背对的方向定义为后,将婴儿在载具1中的左右方向定位为横向,如图37A至图40所示。应理解,“前”、“后”和“横向”之类的位置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的清楚和方便,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38和图39所示,底座4000设有避让空间4800,其可以设置在底座4000的前侧内部,对应于载具1的枢转部100的位置处,使得当载具1被安置在底座4000上时,避让空间4800能够容置载具1的枢转部100。例如,避让空间4800可以是形成于底座4000的前部的两个侧壁与两个底座凸起部4300(后文将描述)以及底座4000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为了确保避让空间4800的宽度足以容纳枢转部100,如图39所示,形成避让空间4800的底座4000的侧壁上可以形成凹入部分4820,该凹入部分4820从侧壁的顶部向下延伸至侧壁的中部。这样,当载具1被安置在底座4000上时,避让空间4800能够容置载具1的枢转部100。在载具1被安置在底座4000上之前,可以根据避让空间4800的情况,将枢转部100调整至合适的枢转位置,例如可以调整至收纳枢转位置。
图37A至图4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安置载具1的底座4000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8和图3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底座4000包括底座接合件4100和底座操作件4200。其中,底座接合件4100用于接合载具1,底座操作件4200用于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
下面,首先对底座接合件4100及其相关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8、图39和图40至图42所示,底座接合件4100在底座4000上被设置成能够在接合位置与非接合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底座接合件4100在接合位置时能够与设置于载具1的前连接轴180A接合,从而将载具1连接至底座4000;底座接合件4100在非接合位置时能够与前连接轴180A脱离接合,从而允许载具1移离底座4000。
如图40所示,底座接合件4100在底座操作件4200的驱动下运动到非接合位置以后,可以借助于底座弹性件4500返回接合位置。底座弹性件4500被设置成驱使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接合位置运动。在图40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弹性件4500是扭簧。然而,底座弹性件4500可以采取压簧、液压杆等其他形式的弹性件,只要其能够驱使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接合位置运动即可。另外,应当理解,该底座弹性件4500不是本公开必须的,底座接合件4100可以设置成在底座操作件4200的驱动下返回接合位置。
为了使载具1更稳固地安置在底座4000中,在图38至图42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接合件4100可以包括沿底座4000的前后方向隔开一定距离的前底座接合件4100A和后底座接合件4100B,其中,前底座接合件4100A位于底座4000的前部,后底座接合件4100A位于底座4000的后部。
与之相应地,如图25所示,载具1除了包括前连接轴180A,还可以包括后连接轴180B。后连接轴180B在乘载本体300的底部连接乘载本体300的两个侧部330,而且后连接轴180B沿载具1的前后方向与前连接轴180A隔开一定距离,使得前底座接合件4100A能够与前连接轴180A接合或脱离接合,后底座接合件4100B能够与后连接轴180B接合或脱离接合。这样的配置结构可以避免载具1在底座4000上发生前后方向上的翻转。
在用户将载具1安置到底座4000的过程中,为了方便用户不必操作底座操作件4200就能够使底座接合件4100运动到非接合位置,前底座接合件4100A和后底座接合件4100B设置了一端部结构。在图38至图40所示的实施例中,前底座接合件4100A和后底座接合件4100B具有相同的端部结构,这里以前底座接合件4100A为例来描述。前底座接合件4100的与前连接轴180A接合的端部设有接合件斜面4130,所述接合件斜面4130被设置成,当前底座接合件4100A与前连接轴180A准备接合时,前连接轴180A能够顶靠接合件斜面4130,从而推动前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从而使得用户更为方便。
如图2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底座接合件4100可以是枢转地设置于底座4000的底座接合钩。底座接合件4100可以包括前底座接合钩4100A和后底座接合钩4100B(参见图38至图40)。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0所示,前底座接合钩4100A(下文将描述)的与图25所示的前连接轴180A接合的端部设有接合件斜面4130,该接合件斜面4130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使得当前底座接合钩4100A与前连接轴180A准备接合时,前连接轴180A能够顶靠接合件斜面4130,从而对前底座接合钩4100A产生枢转力矩,推动前底座接合钩4100A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1枢转而到达非接合位置。与之类似地,如图40所示,后底座接合钩4100B(后文将描述)的与后连接轴180B接合的端部同样可以设有接合件斜面4130,该接合件斜面4130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使得当后底座接合钩4100B与后连接轴180B准备接合时,后连接轴180B能够顶靠接合件斜面4130,从而对后底座接合钩4100B产生枢转力矩,推动后底座接合钩4100B朝向第二转动方向R2枢转而到达非接合位置。应当明白,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前底座接合钩4100A朝向非接合位置枢转的方向(即,第一转动方向R1)不同于后底座接合钩4100B朝向非接合位置枢转的方向(即,第二转动方向R2),所以前底座接合钩4100A的接合件斜面4130的倾斜方向也不同于后底座接合钩4100B的接合件斜面4130的倾斜方向。但是,若前底座接合钩4100A和后底座接合钩4100B被设置成朝向非接合位置枢转的方向相同,那么前底座接合钩4100A的接合件斜面4130的倾斜方向可以设置成与后底座接合钩4100B的接合件斜面4130的倾斜方向相同。
在图40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接合钩4100枢转地连接于一接合钩固定座4110,接合钩固定座4110固定于底座4000。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接合钩4100也可以直接地连接于底座4000。另外,底座接合钩4100不限于枢转,也可以采取滑动的方式。
为了使载具1更好地安置在底座4000中,在图38和图39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4000可以在其与载具1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底座凸起部4300,底座凸起部4300上设有能够容置前连接轴180A和后连接轴180B的底座凹槽4310。而且,底座接合钩4100至少部分被活动地设置在底座凹槽4310内并设置成,底座接合钩4100在接合位置时能够将前连接轴180A和后连接轴180B锁定在底座凹槽4310内;底座接合件4100在非接合位置时允许前连接轴180A和后连接轴180B进入或离开底座凹槽4310。
接下来,对底座操作件4200及其相关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在根据本公开的底座4000中,底座操作件4200活动地设置于底座4000上,并被设置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
在图38至图42所示的底座接合件4100包括前底座接合件4100A和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实施例中,底座操作件4200可以设置成直接地驱动后底座接合件4100B朝向如图40所示的第二转动方向R2枢转(即,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并同时通过一底座连动件4400间接地驱动前底座接合件4100A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1枢转(即,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在该实施例中,前底座接合件4100A的枢转方向R1和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枢转方向R2相反。但是,应当明白,前底座接合件4100A的枢转方向R1和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枢转方向R2可以设置成相同,例如,后底座接合件4100B可以设置成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1枢转而到达非接合位置。
底座连动件4400可以是各种材质的丝、线、绳等挠性构件,也可以是杆状、板状或块状的刚性构件。其用于将底座操作件4200的运动传递至前底座接合件4100A。
更具体而言,如图39至图44所示,底座操作件4200包括:操作件本体4210,其被设置成能够从底座4000的外部对其进行操作;操作件延伸部4220,从操作件本体4210朝向底座4000的内部延伸,以能够接触并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
在图40、图43、图44所示的实施例中,操作件本体4210设有沿底座400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操作件长槽4210A,底座4000设有穿过操作件长槽4210A的底座凸柱4600(参见图43和图44),使得底座操作件4200相对于底座4000能够运动。而且,由于底座凸柱4600只能在操作件长槽4210A内滑动,所以底座操作件4200相对于底座4000的位置和运动的行程受到限制,从而避免底座操作件4200意外脱离底座4000。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0、图43、图44所示,操作件延伸部4220设有沿底座400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操作件限位槽4220B,底座4000设有穿过操作件限位槽4220B的底座限位柱4910。该配置结构同样能够使得底座操作件4200相对于底座4000的运动受到限制。该配置结构可以与前述操作件长槽4210A及底座凸柱4600的配置结构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地使用。
为了使底座操作件4200相对于底座4000的运动更加稳定,底座4000可以设有U形的底座限位肋4920,操作件延伸部4220可以设置成能够穿过底座限位肋4920并能够沿着底座限位肋4920运动。该配置结构可以与前述操作件长槽4210A及底座凸柱4600的配置结构或操作件限位槽4220B及底座限位柱4910的配置结构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地使用。
另外,底座操作件4200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
在图40和图41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操作件4200的操作件延伸部4220设有长形的操作件驱动槽4220A;底座接合件4100设有接合件驱动销4120(参见图41),接合件驱动销4120穿过操作件驱动槽4220A。而且,操作件驱动槽4220A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底座操作件4200的运动方向,使得当底座操作件4200相对于底座4000移动时,操作件驱动槽4220A驱使接合件驱动销4120在其内进行滑动,而接合件驱动销4120在操作件驱动槽4220A内的滑动方向同样将倾斜于底座操作件4200的运动方向,所以底座接合件4100将发生枢转或移动,由此实现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
如图40所示,在底座操作件4200被操作而移动时,其操作件延伸部4220同步移动,通过操作件延伸部4220的操作件驱动槽4220A对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接合件驱动销4120(见图41)进行驱动,使得后底座接合件4100B朝向第二转动方向R2(即,朝向非接合位置)枢转。与此同时,与操作件延伸部4220连接的底座连动件4400将底座操作件4200的移动传递至前底座接合件4100A,并驱动前底座接合件4100A朝向第一转动方向R1(即,朝向非接合位置)枢转。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底座操作件4200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例如,在底座操作件4200的运动方向与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的方向相同的实施例中,底座操作件4200可以与底座接合件4100固定在一起或形成为一体,从而实现同步运动。或者,底座操作件4200与底座接合件4100之间可以设置一个类似底座连动件4400的中间构件,通过该中间构件,将底座操作件4200的运动传递至底座接合件4100。或者,底座操作件4200的操作件延伸部4220不仅延伸到后底座接合件4100B,而且延伸到前底座接合件4100A,从而使得底座操作件4200的操作件延伸部4220可以同时地驱动后底座接合件4100B和前底座接合件4100A朝向同一方向枢转,由此可以省略底座连动件4400。
为了避免底座操作件4200暴露于外而带来不美观或内部构件容易损坏的问题,底座4000还包括底盖4700,如图45所示,底盖4700固定于底座4000并部分地覆盖底座操作件4200。底盖4700部分地覆盖底座操作件4200不仅保护了内部构件,而且使得用户能够从底座4000的外部接触和操作底座操作件4200。
安置载具的底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66至图7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安置载具1的底座400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前面参照图37至图45描述的底座400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底座操作件4200是由单个部件构成,用户通过操作该单个部件进行平移来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而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底座操作件4200是由多个部件构成,用户通过操作其中一个部件进行转动来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
具体而言,在底座400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底座操作件4200包括操作件转动部4230和操作件驱动部4240。
如图67和图69所示,操作件转动部4230能够转动地连接于底座4000。
操作件转动部4230被设置成能够从底座4000的外部对其进行操作而使其转动。操作件转动部4230可以采取块状、板状、杆状或其他特殊设计的结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底座操作件4200可以包括操作件转动轴4250,操作件转动部4230围绕该操作件转动轴4250转动。
应当明白,操作件转动轴4250可以与操作件转动部4230形成为一体,也可以是独立于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单独部件,底座4000上可以形成有供操作件转动轴4250在其中旋转的轴孔(未图示)。或者,操作件转动轴4250可以与底座4000形成为一体,操作件转动部4230上可以形成有供操作件转动轴4250在其中旋转的轴孔。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底座操作件4200可以不包括操作件转动轴4250,而是在底座4000上形成弧形导轨(未图示),操作件转动部4230可以沿着该弧形导轨进行转动。
操作件转动部4230在底座4000上进行转动而使得底座操作件4200不必像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那样伸出底座4000,这对于操作空间小的应用环境是有利的。
操作件驱动部4240能够移动地连接于底座4000,并能够接触并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转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从而驱动底座接合件4100。
应当明白,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底座接合件4100可以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描述的底座接合件4100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相同。因此,如图67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件驱动部4240可以采取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件延伸部4220相似的结构。
例如,操作件驱动部4240可以设有长形的驱动部驱动槽4240B(参见图67),其类似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件驱动槽4220A,用于与底座接合件4100上的接合件驱动销4120(参见图67)相配合,使得当操作件驱动部4240相对于底座4000移动时,操作件驱动槽4240B驱使接合件驱动销4120在其内进行滑动,而接合件驱动销4120在操作件驱动槽4240B内的滑动方向同样将倾斜于操作件驱动部4240的运动方向,所以底座接合件4100将发生枢转或移动,由此实现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
再例如,操作件驱动部4240可以设有沿底座400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驱动部长槽4240C(参见图67),其类似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件长槽4210A,用于与底座4000上的底座凸柱4600(参见图43和图44)配合,使得操作件驱动部4240相对于底座4000的运动受到限制。
下面,参照图66至图71来描述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转动直接地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操作件转动部4230直接地作用于操作件驱动部4240。
为了使操作件转动部4230与操作件驱动部4240连动,如图69所示,操作件转动部4230设有长形的转动部连动槽4230A,操作件驱动部4240设有长形的驱动部连动槽4240A,一操作件驱动轴4260同时地穿过转动部连动槽4230A和驱动部连动槽4240A,使得操作件转动部4230能够借助于操作件驱动轴4260来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
更具体而言,操作件转动部4230在用户的操作下进行转动时,操作件转动部4230上的转动部连动槽4230A将随之转动,由此,转动部连动槽4230A会带动穿过其的操作件驱动轴4260发生运动。由于操作件驱动轴4260同时也穿过操作件驱动部4240上的驱动部连动槽4240A,所以当运动中的操作件驱动轴4260抵接到驱动部连动槽4240A的一端以后,操作件驱动轴4260将带动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由此实现操作件转动部4230借助于操作件驱动轴4260来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
如图69所示,载具1可以设有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所述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被设置成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朝向初始位置运动,使得一旦用户不再作用于操作件转动部4230时,操作件驱动部4240将会在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的弹性力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同时,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而会借助于操作件驱动轴4260驱使操作件转动部4230返回初始位置。
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可以采用弹簧、扭簧、液压杆等各种合适的弹性件。
应当理解,虽然在图69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被设置成直接作用于操作件驱动部4240。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也可以被设置成直接作用于操作件转动部4230,使得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驱使操作件转动部4230返回初始位置,操作件转动部4230进而借助于操作件驱动轴4260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返回初始位置。
另外,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不是必须的,操作件转动部4230可以设置成在用户的操作下返回初始位置,进而借助于操作件驱动轴4260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返回初始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72至图74来描述操作件转动部4230间接地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的实施例。与前述参照参照图66至图71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操作件转动部4230间接地作用于操作件驱动部4240。
如图72和图74所示,底座操作件4200还包括操作件连动部4270,所述操作件连动部4270被设置成将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转动传递到操作件驱动部4240,以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
图72和图74示出了操作件连动部4270的一种实施例,其能够转动地连接于底座4000,并设有连动部接触端4270A。连动部接触端4270A抵接于操作件转动部4230,使得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转动能够驱使所述操作件连动部4270进行转动。
为了使操作件连动部4270与操作件驱动部4240连动,操作件连动部427还设有长形的连动部长槽4270B,一连动部驱动轴4280同时地穿过连动部长槽4270B和驱动部连动槽4240A,使得操作件连动部4270能够借助于连动部驱动轴4280来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
更具体而言,操作件转动部4230在用户的操作下进行转动时,操作件连动部4270的抵接于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连动部接触端4270A受到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顶推而运动,从而使得操作件连动部4270转动。于是,操作件连动部4270上的连动部长槽4270B将随之转动,由此,连动部长槽4270B会带动穿过其的连动部驱动轴4280发生运动。由于连动部驱动轴4280同时也穿过操作件驱动部4240上的驱动部连动槽4240A,所以当运动中的连动部驱动轴4280抵接到驱动部连动槽4240A的一端以后,连动部驱动轴4280将带动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由此实现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运动先传递到操作件连动部4270,然后操作件连动部4270再借助于连动部驱动轴4280来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
为了实现操作件连动部4270的转动,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2和图74所示,操作件连动部4270可以包括连动部转动轴4270C,操作件连动部4270围绕该连动部转动轴4270C转动。
应当明白,连动部转动轴4270C可以与操作件连动部4270形成为一体,也可以是独立于操作件连动部4270的单独部件,底座4000上可以形成有供连动部转动轴4270C在其中旋转的轴孔(未图示)。或者,连动部转动轴4270C可以与底座4000形成为一体,操作件连动部4270上可以形成有供连动部转动轴4270C在其中旋转的轴孔。
另外,在图74所示的实施例中,连动部长槽4270B设置在操作件连动部4270的与连动部接触端4270A相对的另一端。但是,应当明白,连动部长槽4270B可以设置在操作件连动部4270上的其他位置,只要其能够传递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运动即可。
虽然以上参照图72和图74描述了操作件连动部4270的一种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操作件连动部4270可以采取其他的结构。例如,操作件连动部4270可以采取丝、线、绳等挠性构件,其一端连接到操作件转动部4230,另一端连接到操作件驱动部4240,从而使得操作件连动部4270能够将操作件转动部4230的转动传递到操作件驱动部4240,以驱使操作件驱动部4240进行移动。
在图74所示的实施例中,载具1同样可以设有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所述驱动部复位弹性件4240D的设置方式和作用与前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在底座400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6至图74所示,底座接合件4100可以包括沿底座4000的前后方向隔开一定距离的前底座接合件4100A和后底座接合件4100B,其中,前底座接合件4100A位于底座4000的前部,后底座接合件4100B位于底座4000的后部。而且,操作件驱动部4240可以设置成直接地驱动后底座接合件4100B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并同时通过一底座连动件(未图示)间接地驱动前底座接合件4100A朝向非接合位置运动。
如图67、图70、图71和图72所示,在底座接合件4100于底座4000上能够围绕接合件枢转轴4150枢转的情况下,为了使底座接合件4100更稳定地保持在接合位置,底座接合件4100可以设有接合件配重4140,所述接合件配重4140被设置成使得底座接合件4100趋于朝向接合位置枢转。例如,接合件配重4140在底座接合件4100上的位置可以是在载具1的前后方向上与接合件枢转轴4150相距一定距离处,并且使得底座接合件4100的重心在载具1的前后方向上位于接合件配重4140与接合件枢转轴4150之间,由此有利于产生使底座接合件4100朝向接合位置枢转的力矩。
在本公开中,接合件配重4140可以采用柱状、块状等各种合适的配重部件,只要其尺寸和重量能够与底座接合件4100配合即可。
具体而言,在图70所示的实施例中,后底座接合件4100B设有后接合件配重4140B。后接合件配重4140B可以设置成使得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重心P2在载具1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后接合件配重4140B与后接合件枢转轴4150B之间。由此,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重心P2将产生使得后底座接合件4100B朝向接合位置枢转的力矩。
在一种实施例中,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重心P2与后接合件枢转轴4150B的中心线在载具1的前后方向上相距的距离X2等于4毫米。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重心P2可以被设置成与后接合件枢转轴4150B的中心线实质上处于同一水平面I2上。例如,可以将后接合件配重4140B设置成使得后接合件配重4140B的重心与后接合件枢转轴4150B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I2上。在这种配置下,当车辆运行时,若遇到意外刹车或追撞加速等突发状况,后底座接合件4100B的重心P2不会因这些突发状况而产生使后底座接合件4100B朝向非接合位置枢转的力矩,从而有效地防止后底座接合件4100B与载具1的后载具接合件108B(载具接合件108中的一个,见图37B)意外地脱离接合。
可选地,在图71所示的实施例中,前底座接合件4100A设有前接合件配重4140A。前接合件配重4140A可以设置成使得前底座接合件4100A的重心P1在载具1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前接合件配重4140A与前接合件枢转轴4150A之间。由此,前底座接合件4100A的重心P1将产生使得前底座接合件4100A朝向接合位置枢转的力矩。
在一种实施例中,前底座接合件4100A的重心P1与前接合件枢转轴4150A的中心线在载具1的前后方向上相距的距离X1等于17毫米。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前底座接合件4100A的重心P1可以被设置成与前接合件枢转轴4150A的中心线实质上处于同一水平面I1上。例如,可以将前接合件配重4140A设置成使得前接合件配重4140A的重心与前接合件枢转轴4150A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I1上。在这种配置下,当车辆运行时,若遇到意外刹车或追撞加速等突发状况,前底座接合件4100A的重心P1不会因这些突发状况而产生使前底座接合件4100A朝向非接合位置枢转的力矩,从而有效地防止前底座接合件4100A与载具1的前载具接合件108A(载具接合件108中的一个,见图37B)意外地脱离接合。
应当明白,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合件配重4140是结合底座400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来描述的,但是,接合件配重4140同样可以应用于底座400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
载具应用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75至图8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载具应用装置5000的一种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载具应用装置5000是指载具1能够被安置或应用的装置。虽然附图中示出的载具应用装置5000是婴儿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载具应用装置5000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承载婴儿的婴儿椅、承载儿童的儿童车或承载物品或动物的推车、或者能够连接至车辆座椅的底座等。
另外,虽然附图中示出的载具1是婴儿提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载具1可以用于承载人、承载动物或承载物品,包括但不限于睡箱、安全座椅、载动物装置或载物装置等。
载具1可以具有多种实施例,例如,载具1的第一种实施例具有可枢转的锚定接头20(见图77),载具1的第二种实施例具有可伸缩的锚定接头20(见图78),载具1的第三种实施例不具有锚定接头20(见图79)。
出于方便描述的目的,下文以载具应用装置5000是婴儿车、载具1是婴儿提篮为例。
而且,本文将婴儿在婴儿车5000中面对的方向定义为前,背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见图75、图77至图79),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定义为婴儿车5000的横向T(见图76、图80和图81)。其他形式的载具应用装置5000的结构可以与婴儿车相似或不同。
为了将婴儿提篮1安全且可靠地连接于婴儿车5000,婴儿车5000包括应用保持部,其能够与婴儿提篮1上的载具保持部相接合,从而使得婴儿提篮1被安置于婴儿车5000。
在图75至图81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用保持部包括沿婴儿车5000的横向T设置的两个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与之对应地,如图84至图86所示,婴儿提篮1的载具保持部包括与两个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相接合的两个横向载具保持部1G。
为了实现应用保持部与载具保持部之间的接合,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设有凹入部5110(见图76、图81、图82),横向载具保持部1G设有凸起部1G1(见图84至图86),所述凹入部5110和所述凸起部1G1能够接合。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横向载具保持部1G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以确保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与横向载具保持部1G更好地接合),所以在将婴儿提篮1安置于婴儿车5000的时候,横向载具保持部1G的凸起部1G1比较难以进入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的凹入部5110。
为了方便凸起部1G1进入凹入部5110,在图86和图84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凸起部1G1设置成能够被操作而伸出或缩回婴儿提篮1。如图86所示,当凸起部1G1伸出婴儿提篮1、即处于伸出位置时,婴儿提篮1的两侧的凸起部1G1之间的距离大于婴儿车5000的两侧的凹入部5110之间的距离,这使得婴儿提篮1难以到达与婴儿车5000连接的位置。再如图87所示,当凸起部1G1缩回婴儿提篮1、即处于缩回位置时,婴儿提篮1的两侧的凸起部1G1之间的距离变得小于婴儿车5000的两侧的凹入部5110之间的距离,这使得婴儿提篮1能够容易地到达与婴儿车5000连接的位置。这样,用户在将婴儿提篮1安置于婴儿车5000的时候,可以先操作凸起部1G1而使其缩回婴儿提篮1,使得婴儿提篮1能够容易地到达与婴儿车5000连接的位置。然后,在凸起部1G1对准凹入部5110以后,再操作凸起部1G1而使其伸出婴儿提篮1并进入凹入部5110,从而轻易地完成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与横向载具保持部1G之间的接合,以将婴儿提篮1保持在与婴儿车5000连接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能够伸出或缩回婴儿提篮1的凸起部1G1可以采用连接柱。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
能够伸出或缩回婴儿提篮1的凸起部1G1可以采取其他结构来实现凸起部1G1的伸缩。例如,在婴儿提篮1设置一个与凸起部1G1连动的按钮(未图示),通过按压该按钮,使得凸起部1G1缩回婴儿提篮1。
另外,婴儿车5000的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可以设有凸出部,婴儿提篮1的横向载具保持部1G可以设有凹入部。而且,婴儿车5000的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可以设有能够被操作而伸出或缩回婴儿车5000的凸出部。
此外,除了这种凹凸配合的接合方式以外,本公开还可以采取导轨和导槽相配合等其他的接合方式。
两个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可以由婴儿车5000的一部分构成,也可以由安装在婴儿车5000上的单独部件构成。
在图75至图81所示的实施例中,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由安装在婴儿车5000上的单独部件构成。在该实施例中,由单独部件构成的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包括保持部接合端5120和保持部连接端5130。
如图82所示,保持部接合端5120设有凹入部5110,用于与设置于横向载具保持部1G的凸起部1G1相接合。
保持部连接端5130可以连接至婴儿车5000的车手5200(见图75至图81)。
更具体而言,如图82和图83所示,保持部连接端5130呈套筒状并套设于婴儿车的车手5200。
为了防止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沿着车手5200上下滑动,可以在车手5200和保持部连接端5130的连接部分形成贯穿两者的通孔(见图82),并用螺钉或销钉穿设在该通孔处,以阻止保持部连接端5130相对于车手5200移动。
虽然图中示出的车手5200是下车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保持部连接端5130可以套设于婴儿车的上车手。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部连接端5130可以连接至婴儿车5000的座位等其他部位。
通过使位于婴儿车5000两侧的凹入部5110和位于婴儿提篮1两侧的凸起部1G1相接合,婴儿车5000与婴儿提篮1之间能够实现两点式连接。
在这种两点式连接的情况下,婴儿提篮1可以前向地安置于婴儿车5000,即,婴儿在婴儿提篮1中的面对的方向与婴儿车5000的向前方向一致,从而使得婴儿的视野方向与看护者的视野方向一致;另外,婴儿提篮1也可以后向地安置于婴儿车5000,即,婴儿在婴儿提篮1中的面对的方向与婴儿车5000的向后方向一致(见图77至图79),从而使得看护者更方便地观察婴儿在婴儿提篮1中的状况。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种实施例中,应用保持部可以包括沿婴儿车5000的前后方向设置的两个纵向应用保持部(未图示)。与之对应地,婴儿提篮1的载具保持部可以包括与两个纵向应用保持部相接合的两个纵向载具保持部(未图示)。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应用保持部可以是设置于婴儿车5000上的一个竖向支柱(未图示),载具保持部可以是设置于婴儿提篮1的一个竖向槽孔(未图示),通过竖向支柱和竖向槽孔的接合,婴儿提篮1被安置于婴儿车5000。
在上述两点式连接的情况下,为了使婴儿提篮1在安置于婴儿车5000以后能够保持前后方向的平衡,婴儿提篮1上的两个横向载具保持部1G可以在婴儿提篮1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婴儿提篮1的中部。也就是说,两个横向载具保持部1G可以设置成在婴儿提篮1的前后方向上尽量靠近婴儿提篮1的重心,以减轻婴儿提篮1沿前后方向发生倾翻的趋势。
为了确保婴儿提篮1在安置于婴儿车5000以后不会沿前后方向发生倾翻,本公开还提供了以下方案。
在第一方案中,凹入部5110和凸起部1G1在形状和尺寸上相对应,并设置成使得凸起部1G1在凹入部5110内不能转动。
例如,应用保持部的凹入部5110可以具有四边形的开口(见图82),载具保持部的凸起部1G1相应地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柱体(见图84和图85)。而且,两者的尺寸也相对应,即,载具保持部的凸起部1G1的尺寸略小于应用保持部的凹入部5110。这样,当凸起部1G1插入到凹入部5110的内部以后,凸起部1G1在凹入部5110的内部不能转动,从而阻止婴儿提篮1相对于婴儿车5000沿前后方向发生倾翻。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应用保持部的凹入部5110和载具保持部的凸起部1G1还可以是底面为各种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柱体,只要能够保证凸起部1G1在凹入部5110的内部不能转动即可。
在第二方案中,应用保持部可以包括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所述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与两个横向应用保持部5100沿婴儿车5000的纵向隔开。与之对应地,载具保持部包括能够与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相接合的纵向载具保持部1H。
在图77至图80所示的实施例中,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可以是婴儿车的扶手,纵向载具保持部1H能够与扶手5300接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纵向载具保持部1H被设置成能够被操作而在与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相接合的连接位置以及与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脱离接合的非连接位置之间运动。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能够被操作而在连接位置与非连接位置之间运动的纵向载具保持部1H可以采用连接钩3000(见图84)。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可以采用婴儿车5000上的其他部件,或者可以在婴儿车5000上单独设置一个部件来作为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
同样地,纵向载具保持部1H可以采用婴儿提篮1上的其他部件,或者在婴儿提篮1上单独设置一个部件来作为纵向载具保持部1H。
通过婴儿车5000两侧的凹入部5110和婴儿提篮1两侧的凸起部1G1相接合,以及婴儿车5000的纵向应用保持部5300和婴儿提篮1的纵向载具保持部1H相接合,婴儿车5000与婴儿提篮1之间能够实现三点式连接,从而确保婴儿车5000与婴儿提篮1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本公开中,上述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可以仅采用其中一种方案,也可以两种方案一起采用。
载具与载具应用装置的接合组件
婴儿提篮等载具1不仅可以卡合至汽车座椅上使用,还可以卡合至儿童推车上使用。例如,儿童推车的车架上会设有诸如适配器等接合构件,载具1上设有与该接合构件能够锁定的另一接合构件。同时,载具1上需要设置使两个接合构件释锁的释锁部件,例如释锁按钮。
在一种实施例中,释锁方式需要用户弯腰并双手一直按压释锁按钮,再向上提拉载具1,使得载具1与车架脱离。此种释锁方式需要弯腰且需双手操作,并且在释锁时需要双手同时一直按压释锁按钮,再向上提载具1,才可将载具1与车架释锁并分离,其操作复杂,且不便利,影响用户体验。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载具1与载具应用装置的接合组件,其能够使得载具1与载具应用装置500的拆装操作更为简单且便利。
下面,参照图88至图99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载具1与载具应用装置的接合组件。
如前所述,根据本公开的载具1可以用于承载人、承载动物或承载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婴儿提篮、睡箱、安全座椅、载动物装置或载物装置等。根据载具应用装置是指载具1能够被安置或应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承载婴儿的婴儿车、婴儿椅、承载儿童的儿童车或承载物品或动物的推车、或者能够连接至车辆座椅的底座等。
为了便于描述,如图88至图95所示的实施例以载具1是具有枢转部100的婴儿提篮为例。
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显示接合组件,图88至图95未示出载具应用装置,仅示出了可以设置于载具应用装置上的接合构件。但是,应理解,载具1经由接合组件能够拆卸地安装于载具应用装置。
如图88至图95所示,接合组件包括能够相互接合(例如,插拔)且能够分离地锁定的第一接合构件600和第二接合构件700。其中,第一接合构件600和第二接合构件700中的一者设置于载具1,另一者设置于载具应用装置。通过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的接合和分离,来实现载具1与载具应用装置之间的接合和分离。
在图88至图95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第一接合构件600设置于载具1、第二接合构件700设置于载具应用装置为例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明白,第一接合构件600可以设置于载具应用装置,第二接合构件700可以设置于载具,这同样能够实现载具1可拆卸地安装于载具应用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接合构件600可以包括第一构件本体610、第一锁定件620、第一释锁按钮630和第一保持件。
其中,第一构件本体610被设置成能够容置第二接合构件700的一部分,例如,第一构件本体610为一开放式的腔体结构,从而实现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的接合,以确保载具1能够稳固地安装于载具应用装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8所示,第一构件本体610的外侧可以安装提手1F的提手安装座1F1,以便于用户通过提手1F提起载具1。
如图92A和图93A所示,通过将例如螺栓或铆钉等提手固定件1F3依次地穿过提手安装座1F1和第一锁定件620,并固定至载具1上,可以将提手安装座1F1和第一接合构件600固定至载具1。
另外,如图88所示,提手安装座1F1上可以设有提手转动按钮1F2。用户在按压提手转动按钮1F2以后,可以调整提手1F相对于载具1的转动角度。
第一锁定件620用于实现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的锁定和释锁,从而使得载具1与载具应用装置之间也能够锁定和释锁,以确保载具1能够稳固地安置于载具应用装置且能够方便地移离。
具体而言,如图94至图95A所示,第一锁定件620能够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构件本体610。而且,第一锁定件620具有与设置于第二接合构件700的第二锁定件710锁定的锁定位置(见图94A)以及与所述第二锁定件(710)释锁的释锁位置(见图94B)。
如图94A和图95A所示,第一构件本体610上可以开设有与其中的腔体结构连通的缺口,第一锁定件620呈面对该缺口布置。
在图94至图95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锁定件710是设置于第二接合构件700的锁定柱,第一锁定件620是枢接于第一构件本体610并能够勾住锁定柱710的锁定钩。例如,第二接合构件700的内部设有供锁定钩620插入其中的连接腔,锁定柱710可以设置于该连接腔中。锁定钩620在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相接合时插入该连接腔而与锁定柱710相挂持锁定。
如图94A所示,当锁定钩(即,第一锁定件)620处于锁定位置时,其勾住锁定柱(即,第二锁定件)710,从而使得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锁定。
如图95A所示,当锁定钩(即,第一锁定件)620处于释锁位置时,其与锁定柱(即,第二锁定件)710脱离,从而使得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释锁。此时,用户只要通过提手1F向上提起载具1,使得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分离,就能够将载具1移离载具应用装置。
为了避免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意外释锁而造成危险,同时为了省去用户使第一锁定件620朝向锁定位置运动的操作,第一接合构件600可以包括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其被设置成驱使第一锁定件620运动到锁定位置,即趋于使第一锁定件620朝向锁定位置运动。
由此,在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彼此接合的情况下,第一锁定件620将在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的作用力下运动到锁定位置并保持在锁定位置,直到用户对第一锁定件620施加作用力而使其克服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并运动到释锁位置。
在图94A和图95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620具有锁定件安装柱622(见图98),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是围绕锁定件安装柱622设置的扭簧。扭簧640的第一端641(见图99)抵靠于第一锁定件620的内壁623(见图98),第二端642(见图99)抵靠于第一构件本体610的内壁。
如图98所示,第一锁定件620的锁定件安装柱622中设有供前述提手固定件1F3穿过其中的贯穿孔,使得第一锁定件620能够围绕提手固定件1F3枢转。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可以是拉簧或液压柱等其他弹性构件,只要其能够驱使第一锁定件620运动到锁定位置即可。
或者,第一接合构件600可以不设置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而采取例如借助第二接合构件700的第二构件推压部720(后文将描述)推压第一锁定件620等其他方式来驱使第一锁定件620运动到锁定位置。
另外,第一锁定件620和第二锁定件710也可以采用锁定钩和锁定柱以外的其他配合结构,例如可以采用锁定销和锁定孔的配合结构。
此外,第一锁定件620相对于第一构件本体610的运动也可以是滑移运动、或者枢转运动与滑移运动的合成运动。
为了便于用户对第一锁定件620施加作用力而使其运动到释锁位置,第一释锁按钮630能够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构件本体610并与第一锁定件620相互作用,使得第一释锁按钮630能够驱动第一锁定件620运动至释锁位置。即,第一释锁按钮630与第一锁定件620连动布置。所以,第一释锁按钮630具有允许第一锁定件620位于锁定位置的非工作位置(见图92A)和使第一锁定件620位于释锁位置的工作位置(见图93A)。其中,当第一释锁按钮630位于非工作位置时,其对第一锁定件620不施加作用力,所以第一锁定件620可以在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的作用力下保持在锁定位置。当第一释锁按钮630朝向工作位置运动时,其对第一锁定件620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锁定件620克服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而朝向锁定位置运动。
在图91、图94A、图95A、图97和图9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620具有锁定件顶推部621,第一释锁按钮630具有按钮顶推部633。按钮顶推部633被设置成能够对锁定件顶推部621施加作用力,以驱使第一锁定件620枢转至释锁位置。
当用户向下按压第一释锁按钮630而使其朝向工作位置运动时,按钮顶推部633对锁定件顶推部621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锁定件620枢转至释锁位置(见图95A)。于是,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释锁。
当用户不再向下按压第一释锁按钮630时,若第一接合构件600包括有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第一锁定件620将会在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枢转至锁定位置。于是,锁定件顶推部621将会对按钮顶推部633施加作用力,从而驱使第一释锁按钮630向上运动至非工作位置(见图94A)。
然而,用户一旦不再向下按压第一释锁按钮630,第一锁定件620就会在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枢转至锁定位置,这会使得用户在释锁时必须双手同时一直按压第一释锁按钮630,再向上提起载具1,才可将载具1移离载具应用装置,其操作复杂,且不便利,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该问题,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接合构件600还包括第一保持件。第一保持件被设置成能够将第一释锁按钮630保持在工作位置,以使第一锁定件620保持在释锁位置。
在图89至图93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构件本体610上设有供第一释锁按钮630在其中运动的第一按钮安装槽611。第一按钮安装槽611贯穿第一构件本体610,使得第一释锁按钮630的一部分能够露出于第一构件本体610,以便用户对其进行按压等操作,另一部分插入第一构件本体610的内部而能够与第一锁定件620相互抵靠。如图91、图94A和图95A所示,第一释锁按钮630的插入第一构件本体610的内部的那一部分的截面积可以形成为大于第一按钮安装槽611的槽口截面积,例如按钮顶推部633可以形成为扩大的喇叭口形状,以防止第一释锁按钮630从第一按钮安装槽611意外脱离。
第一保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按钮安装槽611内的安装槽保持部612和设置于第一释锁按钮630的按钮保持部631。按钮保持部631被设置成能够被安装槽保持部612弹性地阻挡,使得第一释锁按钮630保持在工作位置。
在本文中,“弹性地阻挡”是指,当驱动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的作用力增大到使得彼此顶靠的安装槽保持部612和按钮保持部631中的至少一者弹性地向后退让时,按钮保持部631能够越过安装槽保持部612,从而允许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到所需的位置;当用户驱动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的作用力不足以使得彼此顶靠的安装槽保持部612和按钮保持部631中的至少一者向后退让时,按钮保持部631无法越过安装槽保持部612,从而可以限制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到所需的位置。
在图90和图91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槽保持部612是设置于第一按钮安装槽611的内壁上的限位肋,按钮保持部631是设置于第一释锁按钮630的按钮弹性臂632上的保持凸起。其中,第一释锁按钮630的按钮弹性臂632使得作为按钮保持部的保持凸起631能够弹性地向后退让,从而实现按钮保持部631能够被安装槽保持部612弹性地阻挡。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按钮保持部631可以是设置于第一释锁按钮630的外壁上的保持凸起,安装槽保持部612可以是设置于第一按钮安装槽611的内壁上的弹簧片,该弹簧片能够与保持凸起彼此顶靠,以限制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到所需的位置。但是,当用户驱动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的作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作为安装槽保持部612的弹簧片将退让而使得保持凸起越过弹簧片,从而允许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到所需的位置。
接下来,对根据本公开的包括第一保持件的第一接合构件600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95A所示,当用户准备将载具1移离载具应用装置时,其需要释锁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的锁定,对处于非工作位置的第一释锁按钮630施加向下的按压力。于是,第一释锁按钮630向下移动,使得按钮保持部631和安装槽保持部612彼此顶靠。当用户按压第一释锁按钮630的作用力增大到使得按钮弹性臂632上的按钮保持部631弹性地向后退让时,按钮保持部631能够越过安装槽保持部612,从而允许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到工作位置。在此过程中,向下运动的第一释锁按钮630将驱动第一锁定件620克服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而运动至释锁位置,从而实现第一接合构件600和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的释锁。
随后,当用户不再向下按压第一释锁按钮630时,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会驱使第一锁定件620朝向锁定位置运动。于是,第一锁定件620将反过来驱使第一释锁按钮630向上运动,使得按钮保持部631和安装槽保持部612再次彼此顶靠。然而,由于第一锁定件弹性体640的弹性力不足以使得按钮弹性臂632上的按钮保持部631弹性地向后退让,所以按钮保持部631无法越过安装槽保持部612,从而可以限制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保持在工作位置,因而第一锁定件620保持在释锁位置,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保持释锁。这样,用户无需一直按压第一释锁按钮630,仅需向上提起载具1,使得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脱离接合,就可以将载具1移离载具应用装置。
在将载具1移离载具应用装置以后,用户需要使第一锁定件620回到锁定位置,以便为载具1下一次次安置并锁定到载具应用装置上做好准备。由于此时第一接合构件600与第二接合构件700之间脱离接合,所以第一接合构件600的第一锁定件620暴露于外,这使得用户可以用手拨动第一锁定件620而驱使其朝向锁定位置运动。于是,第一锁定件620将驱使第一释锁按钮630向上运动,使得按钮保持部631和安装槽保持部612彼此顶靠。当用户对第一锁定件620施加作用力足以使得按钮弹性臂632上的按钮保持部631弹性地向后退让时,按钮保持部631能够越过安装槽保持部612,从而允许第一锁定件620运动到锁定位置。同时,第一释锁按钮630在第一按钮安装槽611中运动到非工作位置。
为了避免用户在将载具1移离载具应用装置以后忘记操作第一锁定件620以使其回到锁定位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需用户特意操作就能促使第一锁定件620回到锁定位置的辅助机构。在图94A、图95A和图9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合构件700可以设有第二构件推压部720,该第二构件推压部720被设置为从第二接合构件700的内壁朝向第一锁定件620凸出的凸起部,其能够在第一接合构件600和第二接合构件700分离的过程中(即,在载具1被移离载具应用装置的过程中)作用于第一锁定件620而使其枢转至锁定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锁定件620的锁定件顶推部621会对第一释锁按钮630的按钮顶推部633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锁定件620驱动第一释锁按钮630返回非工作位置。
抵顶结构和承载装置
在使用中,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等载具需要被稳定设置在诸如汽车中,通常设置在车辆座椅上。为此,现有部分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等载具设有诸如ISOFIX(标准固定件)的接合结构,以便将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接合到车辆座椅。然而,由于各汽车的尺寸差别,在接合结构接合到车辆座椅之后,儿童安全座椅与车辆座椅的背靠之间,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与车辆座椅的背靠之间可能存在距离,这会引起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等载具晃动或翻转的问题,产生安全隐患。
为此,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抵顶结构以及包括该抵顶结构的承载装置。
参照图100至图102整体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承载装置(第一物件J1,例如载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物件J1是婴儿汽车安全座椅,其能够被安装到诸如汽车座椅等车辆座椅(第二物件J2)中,也能够被单独使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物件J1可以是儿童安全座椅、睡箱或其它适当形式的承载装置或载具。本申请也可以应用于有底座的结构,其中抵顶结构J100可以设置在底座部分或者座椅部分。
第一物件J1包括座椅本体J300和设置在座椅本体J300上方的承载部J400,座椅本体J300由较坚硬的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制成,承载部J400由较柔软的材料制成,例如由发泡材料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座椅本体J300和承载部J400可以是一个部件。至少一个接合结构J200设置在座椅本体J300,以便将第一物件J1接合到第二物件J2,至少一个抵顶结构J100设置在座椅本体J300或承载部J400,以填充座椅本体J300或承载部J400与第二物件J2之间的间隙。更具体地,抵顶结构J100设置在第一物件J1的后部上端处,以临近第二物件J2的背靠部,即图101中所示的第二物件J2的竖向部分。参见图10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抵顶结构J100分别设置在第一物件J1的横向两侧。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仅设有一个抵顶结构J100或设有多于两个抵顶结构J100。
如图101所示,由于第二物件J2的背靠部可能具有不同的角度或形状,因此座椅本体J300或承载部J400与第二物件J2之间的间隙是可变的。本申请的抵顶结构J100能够适应不同的间隙,将第一物件J1抵顶到第二物件J2的背靠部上,避免第一物件J1与第二物件J2之间的晃动或翻转,从而提升婴儿或儿童乘坐于第一物件J1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应理解,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接合结构J200和抵顶结构J100都设置在座椅本体J300,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抵顶结构J100可以设置在座椅本体J300或承载部J400,接合结构J200也可以设置在座椅本体J300或承载部J400。
参照图103至图106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抵顶结构J100。抵顶结构J100包括基部J130、抵顶件J110、偏压件J120、第一接合件J140、第二接合件J150。
基部J130设置到第一物件J1与第一物件J1形成为一体,也即基部J130相对于第一物件J1固定。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部J130设置在第一物件J1的后侧上端处,以稳定地将抵顶件J110抵靠在第二物件J2上。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基部J130也可以为独立部件且组装到第一物件J1。
基部J130包括开孔J131和斜面部J132。开孔J131是供第一接合件J140插入固定的部分,且开孔J131的轴向朝向上方倾斜延伸。应理解,开孔J131的轴向可以也可以沿其它方向延伸或设置为其它适当形式,只要能供第一接合件J140插入固定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第一接合件J140,因此基部J130上相应地开设有两个开孔J131。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孔J131数量可以根据第一接合件J140的数量相应变化。
斜面部J132沿大致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JA1(抵顶件J110的枢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更具体地,斜面部J132从开孔J131(或者从两个开孔J131之间的位置)朝向第一物件J1的承载部J400的内侧延伸,且沿着朝向承载部J400的内侧方向逐渐向下延伸,也即逐渐远离抵顶件J110延伸。。应理解斜面部J132也可以设置为其它适当形式,只要能作为抵靠部J123的抵靠表面即可。
抵顶件J110安装到基部J130,且能相对于基部J130围绕第一枢转轴线JA1在收合位置(图110)与伸出位置(图107)之间枢转且抵顶到第二物件J2。应理解,抵顶件J110可以在收合位置、伸出位置、或收合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处抵顶第二物件J2。
参照图105至图108以及图111A至图111C描述抵顶件J110的具体结构。抵顶件J110呈大致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JA1的方向延伸的板状,且包括抵顶部J111、枢转部J112、枢转孔J113、肋部J114。更具体地,抵顶件J110从基部J130朝向第二物件J2的方向延伸。抵顶件J110的两端分别为枢转部J112和抵顶部J111,枢转部J112通过第一接合件J140枢转连接到基部J130,抵顶部J111与枢转部J112相对且抵顶第二物件J2。
在本实施例中,抵顶部J111设置为弯折的形状,即抵顶部J111在延伸到最远离承载部J400的位置之后,再反向朝向承载部J400延伸,从而形成为圆弧形。这样,抵顶部J111的圆滑表面暴露在外部,避免意外伤害使用者。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抵顶部J111也可以设置为任何适当形状,只要能够抵顶第二物件J2即可。
枢转部J112开设有轴向大致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JA1的枢转孔J113,第一接合件J140穿过枢转孔J113安装到基部J130,枢转孔J113设置为允许抵顶件J110围绕第一枢转轴线JA1枢转。枢转孔J113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壁J113a和第二壁J113b。
第一接合件J140插置在枢转孔J113中,并且固定到第一物件J1,因而允许抵顶件J110相对于第一接合件J140(即相对于第一物件J1或抵顶结构J100的基部J130)围绕第一枢转轴线JA1枢转。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抵顶件J110的枢转功能。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接合件J140也可以被其它枢转结构替代,即抵顶件J110也可以通过诸如枢轴等枢转结构连接到第一物件J1。
第一壁J113a和第二壁J113b分别大致沿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JA1的方向延伸,第一壁J113a与第二壁J113b之间围绕第一枢转轴线JA1形成夹角。更具体地,第一壁J113a与第二壁J113b在靠近抵顶部J111处彼此相距较远,在远离抵顶部J111处彼此相距较近。第一壁J113a和第二壁J113b分别能抵靠第一接合件J140以限定抵顶件J110相对于基部J130的枢转位置。第一壁J113a相对于第二壁J113b更靠近第一物件J1的内部,第二壁J113b相对于第一壁J113a更靠近第一物件J1的外部。当抵顶件J110枢转到收合位置和展开位置时,第一接合件J140分别抵靠在第一壁J113a和第二壁J113b上,以阻止抵顶件J110的过度旋转。
参照图105至图108描述偏压件J120的具体结构。偏压件J120安装到抵顶件J110,且抵靠在基部J130以将抵顶件J110推压向伸出位置。更具体地,偏压件J120呈大致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JA1的方向延伸的板状,且包括彼此相对的安装部J121和抵靠部J123。安装部J121通过第二接合件J150连接到抵顶件J110。安装部J121上开设有安装孔J122。第二接合件J150穿过安装孔J122将安装部J121连接到抵顶件J110。更具体地,第二接合件J150安装到抵顶件J110的枢转部J112处。在本实施例中,抵顶结构J100沿第一枢转轴线JA1设有两个第一接合件J140,且偏压件J120在两个第一接合件J140之间安装到抵顶件J110。
抵靠部J123抵靠在基部J130上。更具体地,抵靠部J123是沿大致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JA1的方向延伸的片状部,其抵靠在基部J130的斜面部J132上。偏压件J120能弹性形变以将抵顶件J110推压向伸出位置,例如安装部J121、抵靠部J123各自能够弹性形变,且二者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改变。
肋部J114沿着抵顶件J110的内表面设置在抵顶部J111与枢转部J112之间,从而加强抵顶件J110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偏压件J120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将抵顶件J110推压向伸出位置的效果。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偏压件J120可以呈其它形式,例如压缩弹簧、扭转弹簧或其它弹性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件J140是沿大致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JA1的方向插接到基部J130的螺栓。第二接合件J150是固定到抵顶件J110的螺栓。应理解,第一接合件J140和第二接合件J150可以被其它常见接合件替代。
参照图107至图110描述抵顶结构J100的操作。
在图107中,抵顶件J110接近伸出位置,即枢转到最远离承载部J400的位置。此时,偏压件J120的弯折程度较小。图107所示的抵顶件J110的位置适用于第一物件J1与第二物件J2之间的间隙最大的情况。
随着图107到图110的过渡,抵顶部J111逐渐朝向承载部J400枢转。在图110中,抵顶部J111最靠近收合位置。此时,偏压件J120的弯折程度最大。图110所示的抵顶件J110的位置适用于第一物件J1与第二物件J2之间的间隙最小的情况。
应理解,根据第一物件J1与第二物件J2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当抵顶件J110抵顶到第二物件J2时,抵顶件J110可能处于图108至图110之间的任何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抵顶结构,其能够自动调整以填充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的间隙。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抵顶结构和该接合结构的承载装置。
本申请的抵顶结构能够将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稳定地抵顶在车辆座椅上,以防儿童安全座椅晃动或翻转。同时,本申请的抵顶结构根据儿童安全座椅与车辆座椅之间的间隙,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与车辆座椅之间的间隙自动调整抵顶结构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间距大小,从而适应不同类型、尺寸的车辆座椅,提升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汽车安全座椅的使用广泛性。
在代表性的示例的以上描述中,方向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横向”,等等)是为了便于参照附图而使用。然而,应清楚地理解的是,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在此描述的任何特定的方向。
由于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多种形式来体现本公开的特征,所以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不局限于以上描述的任何细节,除非另外注明,而应该宽泛地解释为处于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界限或者这种范围和界限的等效方案内的所有修改和改型都应该为所附权利要求涵盖。

Claims (51)

1.一种载具,包括:
乘载本体;和
枢转部,能够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乘载本体并具有连接车辆座椅的锁定钩;
其中,所述载具还包括与所述枢转部联动设置的档位调节结构,所述档位调节结构能被操作以将所述枢转部相对于所述乘载本体锁定在多个枢转位置的其中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档位调节结构包括:
第一卡槽,形成在所述乘载本体;
第二卡槽,形成在所述枢转部;以及
卡合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同时卡合,所述卡合件能被致动以与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槽脱离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枢转部包括ISOFIX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档位调节结构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枢转部,并且能被致动以引起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槽脱离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档位调节结构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卡合件之间,并且抵接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卡合件以提供回复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卡合件具有容置槽,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复位件是螺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包括内齿轮,所述卡合件形成为与所述内齿轮卡合的外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枢转部包括外盖、本体件和内盖,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共同包围一空间,所述本体件位于所述空间内且包括所述锁定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具,包括连接轴,所述枢转部借助所述连接轴相对于所述乘载本体枢转,
其中,所述卡合件具有中心孔,且所述内盖具有中心孔,并且
其中,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卡合件的中心孔和所述内盖的中心孔,且耦接到所述本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包括一个乘载本体、两个枢转部、两个档位调节结构和一个连接轴,其中,所述两个枢转部位于所述乘载本体上,并经由所述连接轴联动设置,使得所述两个枢转部同步枢转,
其中,所述两个档位调节结构中的每一个包括驱动部,每一个所述驱动部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枢转部,并且在两个所述驱动部均被致动时,所述两个枢转部能相对于所述乘载本体枢转。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载具包括一个所述乘载本体、两个所述枢转部、两个所述档位调节结构和一个同步连杆组件,其中,两个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乘载本体上,并经由所述同步连杆组件联动设置,使得两个所述枢转部同步枢转并且使得两个所述档位调节结构各自的卡合件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所述同步连杆组件包括:
铰接件,所述铰接件枢转地设置于所述乘载本体;
两根第一连杆,所述两根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铰接件的两端,并且所述两根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分别卡合于两个所述档位调节结构的卡合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同步连杆组件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耦接于其中一所述枢转部的本体件,使得两个所述本体件同步枢转,以带动两个所述枢转部同步枢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经由插销被限位于所述滑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驱动部能沿垂直于所述枢转部的枢转平面的第一方向被致动,所述驱动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抵接所述卡合件并且阻止所述驱动部从所述枢转部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中,包括一个所述乘载本体、两个所述枢转部、两个所述档位调节结构和一个同步解锁组件,其中,所述两个档位调节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驱动部,每一个所述驱动部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枢转部,其中所述同步解锁组件使两个所述卡合件彼此联动,使得在至少一个所述驱动部被致动时,所述两个档位调节结构各自的卡合件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两个枢转部通过连接轴相对于所述一个承载本体同步枢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同步解锁组件包括线部件,所述线部件为柔性件,所述线部件形成为“8”字的形状并且与所述两个档位调节结构的卡合件联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线部件包括外套和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套内部的芯部,
其中,所述芯部在两个位置处暴露于所述外套之外,所述同步解锁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座和两个固定件,所述两个固定座分别被固定到所述两个档位调节结构的卡合件,所述两个固定件分别将所述芯部的位于所述两个位置处的部分固定到所述两个固定座。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同步解锁组件包括:
铰接结构,所述铰接结构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乘载本体;
两个第三连杆,所述两个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所述铰接结构的两端,并且所述两个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两个所述卡合件。
20.根据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驱动部是按钮、旋钮、拨钮或拉手。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载具包括婴儿安全提篮、睡箱、安全座椅、载动物装置或载物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乘载本体的前部可设置有凹部,所述枢转部具有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其中,当所述枢转部位于第一枢转位置时,所述枢转部的所述锁定钩位于所述凹部内,当所述枢转部位于第二枢转位置时,所述枢转部的所述锁定钩位于所述凹部外。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载具,其中,当所述枢转部位于第一枢转位置时,所述锁定钩位于所述枢转部的枢转轴的上方;当所述枢转部位于第二枢转位置时,所述锁定钩位于所述枢转部的枢转轴的下方。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枢转部还具有第三枢转位置,并且所述第三枢转位置与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之间的枢转角度差大于所述第二枢转位置与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之间的枢转角度差,当所述枢转部位于第二枢转位置时,所述锁定钩高于所述载具的底部最低处;当所述枢转部位于第三枢转位置时,所述锁定钩低于所述载具的底部最低处。
2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具,其中,
形成为所述外齿轮的所述卡合件的N+1个连续的外齿构成N+1个档位调节外齿,其中,在所述N+1个档位调节外齿之间设有外齿连接部,
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的一者的内齿轮设有第一缺齿部,所述第一缺齿部缺少N个连续的内齿,
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的另一者的内齿轮设有彼此隔开至少一个内齿的第二缺齿部和第三缺齿部,所述第二缺齿部缺少N+M个连续的内齿,所述第三缺齿部缺少N个连续的内齿,
其中,N和M是大于零的整数,
其中,所述乘载本体的前部可设置有凹部,
所述第三缺齿部被设置成,使得当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同时卡合,所述N+1个档位调节外齿被容纳于所述第三缺齿部以后,所述枢转部位于第一枢转位置,所述枢转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第二缺齿部被设置成,使得当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同时卡合,且所述第二缺齿部将所述卡合件的N+1个档位调节外齿以及与其相邻的M个外齿都容纳其中以后,所述卡合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的另一者卡合在M+1个不同的枢转位置,使得所述枢转部能够位于M+1个不同的枢转位置。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枢转部具有能够锁定的第一枢转位置、第二枢转位置和第三枢转位置,其中,所述第三枢转位置与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之间的枢转角度差大于所述第二枢转位置与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之间的枢转角度差,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位置时,所述枢转部的所述锁定钩收纳于所述乘载本体;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二枢转位置时,所述枢转部的所述锁定钩伸出所述乘载本体外,以连接车辆座椅。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枢转部上设有档位指示标记,所述乘载本体的靠近所述枢转部的位置处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枢转位置、所述第二枢转位置和所述第三枢转位置的档位标记,使得当所述枢转部枢转到一个指定的枢转位置时,所述档位指示标记与其中一个所述档位标记对准。
29.根据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部枢转件和驱动部推动件,其中,
所述驱动部枢转件能够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枢转部,
所述驱动部推动件能够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部枢转件与所述卡合件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部枢转件被设置成能经由所述驱动部推动件而驱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槽脱离卡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驱动部枢转件包括具有枢转件枢转部的枢转件推压段,
其中,所述枢转件推压段上设有推压斜面,所述推压斜面被设置成倾斜于所述驱动部推动件的移动方向,使得当所述驱动部枢转件枢转时,所述推压斜面能够推压所述驱动部推动件进行移动,由此所述驱动部推动件驱动所述卡合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驱动部枢转件还包括枢转件按压段,从所述枢转件推压段沿着远离所述枢转件枢转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枢转件按压段上设有供外力作用在其上的按压凸缘,
其中,所述枢转件推压段和所述枢转件按压段中的一者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凸部,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凸部对应的固定凹部,通过所述固定凸部和所述固定凹部的接合,使得所述枢转件推压段和所述枢转件按压段连接在一起。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驱动部推动件设有至少一个推动件推杆,所述推动件推杆抵靠于所述卡合件,
其中,所述枢转部包括外盖、本体件和内盖,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共同包围一空间,所述本体件位于所述空间内,
其中,所述推动件推杆穿过所述本体件和所述内盖而抵靠于所述卡合件,
其中,所述推动件推杆的端部设有推杆卡钩,所述推杆卡钩被设置成在穿过所述本体件的孔以后,能够被所述孔的孔壁阻挡而不能退出所述孔。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外盖的基部的周向壁上设有供驱动部枢转件穿过其中的外盖槽口,
其中,所述外盖的内端壁设有外盖枢转部,所述外盖枢转部与所述驱动部枢转件的枢转件枢转部相配合,
其中,所述外盖枢转部的端部设有枢转部阻挡件,用以阻止所述驱动部枢转件脱离所述外盖枢转部。
34.如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部枢转按钮、驱动部转动盘和驱动部移动件,其中,
所述驱动部枢转按钮和所述驱动部转动盘能够一起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部,
所述驱动部移动件能够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部转动盘与所述卡合件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部枢转按钮被设置成在外力的作用下能经由所述驱动部转动盘和所述驱动部移动件而驱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槽脱离卡合,
其中,所述驱动部转动盘设有转动盘推压倾斜体,所述驱动部移动件设有移动件推压倾斜体,
其中,所述转动盘推压倾斜体和所述移动件推压倾斜体被设置成能够相互作用,使得当所述驱动部转动盘转动时,通过所述转动盘推压倾斜体推压所述移动件推压倾斜体,所述驱动部移动件发生移动并驱动所述卡合件。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载具经由接合组件能够拆卸地安装于载具应用装置,所述接合组件包括能够相互接合且能够分离地锁定的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载具,另一者设置于所述载具应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包括:
第一构件本体,所述第一构件本体被设置成具有容置腔,以容置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一部分,
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能够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本体的容置腔内,而且,所述第一锁定件具有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第二锁定件锁定的锁定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锁定件释锁的释锁位置,
第一释锁按钮,所述第一释锁按钮能够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本体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释锁按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运动至释锁位置,而且,所述第一释锁按钮具有允许所述第一锁定件位于锁定位置的非工作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一锁定件位于释锁位置的工作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还包括第一保持件,所述第一保持件被设置成能够将所述第一释锁按钮保持在工作位置。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第一构件本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释锁按钮在其中运动的第一按钮安装槽,
保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按钮安装槽内的安装槽保持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释锁按钮的按钮保持部,所述按钮保持部设置成能够被所述安装槽保持部弹性地阻挡,使得所述第一释锁按钮能够保持在工作位置,其中,所述安装槽保持部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按钮安装槽的内壁上的限位肋,所述按钮保持部是设置于所述第一释锁按钮的按钮弹性臂上的保持凸起。
37.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第一锁定件枢接于所述第一构件本体并具有锁定件顶推部,所述第一释锁按钮具有按钮顶推部,所述按钮顶推部被设置成能够对所述锁定件顶推部施加作用力,以驱使所述第一锁定件枢转至释锁位置。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载具,其中,第二锁定件是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锁定柱,所述第一锁定件是能够勾住所述锁定柱的锁定钩;
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包括第一锁定件弹性体,所述第一锁定件弹性体被设置成驱使所述第一锁定件运动到锁定位置。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设有第二构件推压部,所述第二构件推压部被设置为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内壁凸出的凸起部,其能够在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接合或者分离的过程中抵顶所述第一锁定件,而使其枢转至锁定位置。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载具应用装置是婴儿推车。
4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载具包括一种抵顶结构,其能将第一物件抵顶到第二物件,所述抵顶结构包括:
基部,设置到所述第一物件;
抵顶件,安装到所述基部,且能相对于所述基部围绕第一枢转轴线在收合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枢转且抵顶到所述第二物件;以及
偏压件,安装到所述抵顶件,且抵靠在所述基部以将所述抵顶件推压向所述伸出位置。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抵顶件包括:
枢转部,枢转连接到所述基部;以及
抵顶部,与枢转部相对且抵顶所述第二物件。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枢转部通过第一接合件枢转连接到所述基部。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枢转部开设有轴向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枢转孔,所述第一接合件穿过所述枢转孔安装到所述基部,所述枢转孔设置为允许所述抵顶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件枢转。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枢转孔包括:
第一壁和第二壁,分别大致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围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分别能抵靠所述第一接合件以限定所述抵顶件相对于所述基部的枢转位置。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第一接合件沿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插接到所述基部;
所述抵顶结构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设有两个第一接合件,所述偏压件在两个所述第一接合件之间安装到所述抵顶件。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偏压件包括:
安装部,通过第二接合件连接到所述抵顶件;以及
抵靠部,抵靠在所述基部上;
所述偏压件能弹性形变以将所述抵顶件推压向所述伸出位置。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第二接合件是固定到所述抵顶件的螺栓。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抵靠部是沿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片状部,其抵靠在所述基部的斜面部上;
所述斜面部沿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延伸,且沿着朝向所述第一物件的内侧方向远离所述抵顶件延伸。
50.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载具,其中:
所述基部与所述第一物件形成为一体。
51.一种安置根据权利要求1-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载具的底座,所述底座能够连接至车辆座椅,其中,
所述载具包括两个枢转部,在所述两个枢转部之间连接有前连接轴,
所述底座包括:
底座接合件,在所述底座上被设置成能够在接合位置与非接合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底座接合件在所述接合位置时能够与所述前连接轴接合,所述底座接合件在所述非接合位置时能够与所述前连接轴脱离接合;
底座操作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被设置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驱动所述底座接合件朝向所述非接合位置运动,
所述载具设有载具接合件,所述底座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被设置成,当所述载具被安置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避让空间能够容置所述载具的锚定组件。
CN202311519879.6A 2022-11-18 2023-11-14 载具和底座 Pending CN1180567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23/082223 WO2024105243A2 (en) 2022-11-18 2023-11-17 Carrier and b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8788 2022-11-18
CN2022114487883 2022-11-18
CN202211669458 2022-12-23
CN2022116694587 2022-12-23
CN2023101136949 2023-02-10
CN202310113694 2023-02-10
CN202310163348 2023-02-23
CN2023101633481 2023-02-23
CN202310311655X 2023-03-27
CN202310311655 2023-03-27
CN202310434047 2023-04-20
CN2023104340478 2023-04-20
CN202310528822 2023-05-10
CN2023105288226 2023-05-10
CN2023105564885 2023-05-16
CN202310556488 2023-05-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6713A true CN118056713A (zh) 2024-05-21

Family

ID=91069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19879.6A Pending CN118056713A (zh) 2022-11-18 2023-11-14 载具和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567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3678B2 (en) Infant child restraint system
CN110386179B (zh) 儿童推车
US7686322B2 (en) Foldable stroller with memory recline
US6375213B1 (en) Stroller
US7246855B2 (en) Recline mechanism for a child seat
JP4467732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用ベース及び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US20100230933A1 (en) Stroller Adapter for an Infant Car Seat
US7837267B2 (en) Lock for forward-folding backrest
EP0256495B1 (en) Guard attachement/removal structure in baby carriage
US20050168023A1 (en) One-hand fold handle for infant carrier
US20050184567A1 (en) Lock-off mechanism for a child seat
CN118056713A (zh) 载具和底座
JP5415139B2 (ja) 自転車用幼児座席
JP2007302227A (ja) 自転車用前籠
JP7173541B2 (ja) 折りたたみ可能な自転車用子供乗せ
CN109515508A (zh) 婴幼儿推车
JP2010254095A5 (zh)
JP2017214045A (ja) 自転車用前側子供乗せ
CN209932152U (zh) 多功能组合式儿童餐椅
CN209932153U (zh) 多功能组合式儿童餐椅的织带收纳储存装置
TW202224988A (zh) 兒童安全座椅
CN210095245U (zh) 多功能组合式儿童餐椅的背靠调节装置
KR100417871B1 (ko) 베이비 시트 및 베이비 카
WO2024105243A2 (en) Carrier and base
JP6499543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