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52146A -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52146A
CN118052146A CN202410276421.0A CN202410276421A CN118052146A CN 118052146 A CN118052146 A CN 118052146A CN 202410276421 A CN202410276421 A CN 202410276421A CN 118052146 A CN118052146 A CN 118052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coefficient
gas
value
sp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764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52146B (zh
Inventor
杨国栋
王海峰
辛军
赵磊
王欣
赵辉
周礼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ngyi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engyi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engyi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engyi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764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52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52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52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52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52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lgebr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涉及气藏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以及所述待劈分气井中多个单层对应的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其中,所述待劈分气井包括不同气藏类型的储层;根据所述总产气量、所述地质因素数据、所述压裂参数数据和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本发明考虑了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储集空间及渗流机理之间的差异,使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更符合每一单层的实际产能情况,提高了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单层产能劈分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多层分压合试产量劈分是制约气井产能评价的难题。相关技术中,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仅围绕一种气藏类型储层的多层合试的产量进行劈分,而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储集空间及渗流机理差异极大,导致产量劈分与储层实际产气量存在较大误差。
背景技术
搅拌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现有技术中,搅拌器通常是只能单方向旋转搅拌以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然而,发明人发现:单向搅拌器在搅拌复合工艺中搅拌带金属粉末的染色料时无法将金属粉末充分搅匀(因金属粉末比重大,容易沉淀),导致产品涂层不均匀,从而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包括:
获取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以及所述待劈分气井中多个单层对应的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其中,所述待劈分气井包括不同气藏类型的储层;
根据所述总产气量、所述地质因素数据、所述压裂参数数据和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
可选地,所述产能劈分模型包括储能劈分系数、渗能劈分系数和改造劈分系数,根据所述总产气量、所述地质因素数据、所述压裂参数数据和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包括:
通过目标单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得到所述储能劈分系数的第一目标值和所述渗能劈分系数的第二目标值,所述目标单层为所述多个单层中的任一单层;
通过所述目标单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得到所述改造劈分系数的第三目标值;
根据所述总产气量、所述第一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和所述第三目标值,确定所述目标单层劈分的产气量;
将所述多个单层中的任一单层作为所述目标单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每一单层的产气量。
可选地,所述目标单层包括致密砂岩类型储层和碳酸盐岩类型储层,所述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和所述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均包括录井气测幅度值、声波时差、渗透率和有效厚度,所述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施工排量,所述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第一注酸排量和第二注酸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和所述第二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不同;
通过目标单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得到所述储能劈分系数的第一目标值和所述渗能劈分系数的第二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录井气测幅度值、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值;
根据所述渗透率、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值;
通过所述目标单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得到所述改造劈分系数的第三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施工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和所述第二注酸排量,计算所述第三目标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录井气测幅度值、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确定所述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
根据所述录井气测幅度值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所述目标单层的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和录井全烃基值;
根据所述声波时差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所述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
根据所述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所述录井全烃基值、所述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所述第一目标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确定所述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确定每一储层的厚度;
根据每一储层的厚度分别与所述有效厚度的比值,确定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
可选地,用于计算所述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Ci表示所述储能劈分系数;TGi表示第i层单层的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TG基值i表示第i层单层的录井全烃基值;ACi表示第i层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H有效i表示第i层单层的有效厚度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渗透率、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所述第二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渗透率和所述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
根据所述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所述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所述第二目标值。
可选地,用于计算所述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Si表示所述渗能劈分系数;K1i表示第i层单层中的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K2i表示第i层单层中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H有效i表示第i层单层的有效厚度值。
可选地,用于计算所述改造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Gi表示所述改造劈分系数;P1i表示第i层单层的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施工排量;PGi表示第i层单层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第一注酸排量;Ppi表示第i层单层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第二注酸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大于所述第二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
可选地,所述产能劈分模型对应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Qi表示第i层单层劈分后的产气量;Q表示所述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Ci表示所述储能劈分系数;Si表示所述渗能劈分系数;Gi表示所述改造劈分系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待劈分气井中多个单层对应的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以及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能够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通过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确定的每一单层的产气量考虑了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储集空间及渗流机理之间的差异,使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更符合每一单层的实际产能情况,提高了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单层产能劈分结果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类型储层多层分压合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油气田领域,多层分压合试通常指的是对地下油气层进行的一种试验,用于评估油气层的产能、渗透率和压力等参数。这种试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油气层的物理特性和动态行为,从而指导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在多层分压合试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井位,在井中设置测量设备,如传感器、流量计等,然后通过控制井口的压力和流量,对油气层进行注入或生产,以观察油气层的响应。通过记录井底和井口的压力、温度、流量等数据,并结合地质资料和数学模型,可以对油气层的性质进行评估和预测。这可以帮助石油工程师更好地了解油气层的特性,指导井筒设计和生产调控,提高油气开采效率和产量。进行油气田的多层分压合试验时,针对不同地层或层段的产量进行产量劈分,可以用于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多层油气田中各个地层的产能,从而最大化油气的开采效益。
产量劈分是将油水井的井口产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应用某种方法恢复到井底处各个已动用产层的对应生产井段或生产储层层段中的分流量,是正确认识储层动用情况、提高油藏精细开发的关键环节。部分重点气井有产液剖面测试,可以识别各层产能贡献率,但大多数气井无产液剖面测试,无法判断合试后各层的产能贡献率,导致产能主要贡献层的准确识别和扩边部署存在困难。多层分压合试产量劈分一直是制约产能评价与动态分析的难题。目前,产量劈分方法主要有:地质参数法、数值模拟法、突变理论法。然而,这些方法均围绕一种气藏类型多层合试的产量进行劈分,而不同类型储层、地质及压裂参数的差异及对产能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于差异较大的多种气藏类型储层合试气井产量进行劈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气井储层产能劈分的方法,以完成不同气藏类型多层合试各层产能贡献率的产能劈分。较单一类层气藏的劈分方法更加符合多类型储层实际合试劈分结果。
具体的,参见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气井储层产能劈分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用于气井储层产能劈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以及待劈分气井中多个单层对应的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其中,待劈分气井包括不同气藏类型的储层。
在步骤S102中,根据总产气量、地质因素数据、压裂参数数据和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
其中,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可以通过测量得到,这里的总产气量可以为待劈分气井的日产气量。待劈分气井包括多个单层,进一步包括不同气藏类型的储层,这里,待劈分气井中至少有两种气藏类型的储层,至少两种气藏类型储层的储集空间及渗流机理差异极大。这里,待劈分气井可以包括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储层和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储层,请参见图2,例如待劈分气井包括5个单层,进一步包括3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储层以及2层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储层。
其中,通过测量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以及气井中多个单层对应的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地质因素数据例如是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等,压裂参数数据例如是压裂液类型、压裂压力、压裂液量等等。地质因素可以确定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含气性和富集程度,以及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不同孔隙空间类型,考虑不同类型储层的地质因素之间的差异。在水力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施工排量是影响裂缝高度延伸的关键可控因素,继而在压裂改造缝和储层天然缝的沟通效果影响压后产能的效果,因此压裂参数可以确定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渗流机理和工程改造效果,充分结合气井的开发因素,考虑不同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之间的差异。
其中,产能劈分模型可以通过总产气量、地质因素数据、压裂参数数据计算每一单层的产气量。可以理解,这里的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可以为数学计算模型,或者也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不论是数学计算模型还是神经网络模型,均可以根据预先测量的数据进行拟合、验证得到产能劈分模型。
示例地,可以根据总产气量、地质因素数据、压裂参数数据和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并且进一步可以根据每一单层的产气量,得到用于评价每一单层的产能贡献率的评价结果。例如可以根据每一单层的产气量与总产气量的比值,确定针对每一单层的产能贡献率的评价结果。
本发明通过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待劈分气井中多个单层对应的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以及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能够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通过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确定的每一单层的产气量考虑了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储集空间及渗流机理之间的差异,使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更符合每一单层的实际产能情况,提高了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单层产能劈分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产能劈分模型包括储能劈分系数、渗能劈分系数和改造劈分系数,根据总产气量、地质因素数据、压裂参数数据和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包括:
通过目标单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得到储能劈分系数的第一目标值和渗能劈分系数的第二目标值,目标单层为多个单层中的任一单层;
通过目标单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得到改造劈分系数的第三目标值;
根据总产气量、第一目标值、第二目标值和第三目标值,确定目标单层劈分的产气量;
将多个单层中的任一单层作为目标单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每一单层的产气量。
示例地,以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为数学计算模型为例,在对产能劈分模型建立时,可以根据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储层含气性和富集程度,建立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可以根据不同气藏类型储层不同的孔隙空间类型,建立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以及可以根据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建立改造劈分系数的计算式,从而根据储能劈分系数、渗能劈分系数和改造劈分系数建立产能劈分模型的计算式。
示例地,地质因素数据可以反应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储层含气性和富集程度、以及不同的孔隙空间类型,因此可以利用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和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并通过目标单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得到储能劈分系数的第一目标值和渗能劈分系数的第二目标值。可以利用改造劈分系数的计算式,通过目标单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得到改造劈分系数的第三目标值。进一步可以通过产能劈分模型的计算式,计算得到目标单层劈分的产气量。将其余单层中作为新的目标单层,并重复计算每一单层对应的储能劈分系数、渗能劈分系数和改造劈分系数的值,进一步可以得到每一单层的产气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目标单层包括致密砂岩类型储层和碳酸盐岩类型储层,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和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均包括录井气测幅度值、声波时差、渗透率和有效厚度,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施工排量,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第一注酸排量和第二注酸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和所述第二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不同;
通过目标单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得到储能劈分系数的第一目标值和渗能劈分系数的第二目标值,包括:
根据录井气测幅度值、声波时差和有效厚度,计算得到第一目标值;
根据渗透率、声波时差和有效厚度,计算得到第二目标值;
通过目标单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得到改造劈分系数的第三目标值,包括:
根据施工排量、第一注酸排量和第二注酸排量,计算第三目标值。
其中,致密砂岩是一种储层岩石,其孔隙度和渗透性非常低,勘探开发难度大,一般由致密的碎岩组成,主要包括粉砂岩细砂岩以及部分中-粗砂岩。致密砂岩气藏与深盆气藏和盆地中心气藏以及持续性聚集型气藏有着紧密的联系。碳酸盐岩指的是由沉积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的总称,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碳酸盐岩本身也可是有用矿产,如石灰岩、白云岩及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冶金、建筑、装饰、化工等工业。碳酸盐岩中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
其中,录井是指通过测井工具在钻井过程中对井孔进行测量和记录,以获取关于地层岩石性质和井内流体性质的数据。录井气测幅度值通常指在录井测井中,通过测量气体的存在并记录其振幅值。这种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储层中的气体含量和性质。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声波时差是指从地震源发射的声波到达地下不同岩层并反弹回地表的时间差。通过分析这些时差,地球物理学家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包括岩石类型、密度和厚度等。渗透率是指地层储层中岩石对流体(如水、油或气体)渗透的能力。它是一个重要的储层特性,直接影响流体在储层中的运移速度。高渗透率表示岩石对流体渗透性好,而低渗透率表示相对较差。有效厚度是指在储油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那部分油层的厚度,即工业油井内具可动油的储集层的厚度,它考虑了储层中不同岩石类型和性质的影响,提供了更准确的关于流体运移能力的信息,可以通过实际勘测得到。施工排量通常指在工程或施工过程中,通过管道或其他设备引导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流量。在钻井工程中,施工排量可能指的是从井底向井口排出的泥浆、水或其他钻井液体的流量。
其中,第一注酸排量和第二注酸排量分别为高压注酸排量,和普通酸排量。高压注酸排量是指在油田或天然气开发中,为改善井孔或储层的产能而进行的高压注酸作业中,使用的高压注酸液体的排量,这种作业旨在改善油气井的渗透性,增加产能。普通酸排量是指在油田或天然气开发中,进行一般性的注酸作业时使用的酸液排放的流量。其中,可以根据注入压力与酸液注入排量的关系曲线,确定高压注酸排量和普通酸排量。这里的高压注酸排量和普通酸排量可以根据地层来定义,例如,碳酸盐岩的高压注酸排量的范围在1.8-4.0m3/min之间,普通注酸排量的范围在1.2-2.5m3/min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录井气测幅度值、声波时差和有效厚度,计算得到第一目标值,包括:
根据声波时差和有效厚度,确定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
根据录井气测幅度值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目标单层的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和录井全烃基值;
根据声波时差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
根据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录井全烃基值、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和有效厚度,计算第一目标值。
示例地,储层非均质较强,算数平均值不能代表储层的真实情况,因此可以根据声波时差确定不同单层储层厚度,从而可以利用不同单层储层厚度占总厚度的比例,得到该单层储层的加权系数值,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地质参数。
其中,全烃录井数据稳定在一定的值范围内,并且波动范围极小,该数值称之为录井全烃基值,通过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通过声波时差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根据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录井全烃基值、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和有效厚度,通过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计算得到储能劈分系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用于计算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Ci表示储能劈分系数;TGi表示第i层单层的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TG基值i表示第i层单层的录井全烃基值;ACi表示第i层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H有效i表示第i层单层的有效厚度值。
这样,可以通过上述的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根据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录井全烃基值、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和有效厚度,计算得到储能劈分系数对应的第一目标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渗透率、声波时差和有效厚度,计算第二目标值,包括:
根据渗透率和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
根据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有效厚度,计算第二目标值。
其中,通过渗透率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目标单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根据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有效厚度,通过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计算得到渗能劈分系数对应的第二目标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声波时差和有效厚度,确定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包括:
根据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确定每一储层的厚度;
根据每一储层的厚度分别与有效厚度的比值,确定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声波时差曲线为标准,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储层的声波时差主要分布在200-250μs/m区间,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储层的声波时差主要分布在150-200μs/m之间。因此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将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声波时差分为200-210μs/m、210-220μs/m、220-230μs/m、大于230μs/m四个区间,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声波时差150-160μs/m、160-170μs/m、170-180μs/m、180-190μs/m、大于190μs/m五个区间。利用不同声波时差区间的储层的平均厚度,确定每一储层的加权平均值。
这里,除了上述确定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的方法外,还可以预先根据探测的每一单层中不同储层的厚度和该单层的有效厚度的比值作为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其中,每一单层中不同储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声波时差曲线确定。另外,还可以直接设置不同类型储层对应的加权系数值,例如,可以将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设置为0.3,将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设置为0.6,其余类型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设置为0.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用于计算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Si表示渗能劈分系数;K1i表示第i层单层中的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K2i表示第i层单层中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H有效i表示第i层单层的有效厚度值。
这样,可以通过上述的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根据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有效厚度,计算得到渗能劈分系数对应的第二目标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用于计算改造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Gi表示改造劈分系数;P1i表示第i层单层的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施工排量;PGi表示第i层单层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第一注酸排量;Ppi表示第i层单层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第二注酸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大于所述第二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
示例地,在水力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施工排量是影响裂缝高度延伸的关键可控因素,继而在压裂改造缝和储层天然缝的沟通效果影响压后产能的效果。通过建立上述改造劈分系数,可以通过上述的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根据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施工排量、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第一注酸排量和第二注酸排量,计算得到改造劈分系数对应的第三目标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产能劈分模型对应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Qi表示第i层单层劈分后的产气量;Q表示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Ci表示储能劈分系数;Si表示渗能劈分系数;Gi表示改造劈分系数。
示例地,可以通过上述包含储能劈分系数、渗能劈分系数和改造劈分系数的产能劈分模型,结合上述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和改造劈分系数的计算式,通过致密砂岩类型储层和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录井气测幅度值、声波时差、渗透率和有效厚度,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施工排量,以及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高压注酸排量和普通酸排量,得到每层单层劈分后的产气量。并且本发明上述的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和改造劈分系数的计算式,以及产能劈分模型,在地层系数法、有效厚度法等传统方法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致密砂岩气藏和碳酸盐岩气藏储集空间的流体赋存能力、两种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工程压裂对储层产能的影响,劈分前后的试气结论有较大的差别,劈分后的试气结论与地质特征较吻合。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一单层的产气量,得到用于评价每一单层的产能贡献率的评价结果,其中,当目标单层的产气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单层的评价结果为含气层,目标单层为多个单层的任一层;当目标单层的产气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单层的评价结果为差气层;当目标单层的产气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单层的评价结果为气层。
示例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可以理解,气层的贡献率大于差气层的贡献率,且差气层的贡献率大于含气层的贡献率。可以参照下述表1示出的气井产量劈分统计表,其中,层位的编号第一位数字表示井号,第二位数字表示层数。根据产量劈分日产气量,产量劈分日产气量在1×104m3/d以上的单层为气层,产量劈分日产气量在0.5×104m3/d到1×104m3/d之间的单层为差气层,产量劈分日产气量在0.1×104m3/d~0.5×104m3/d之间的单层为含气层。
根据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用于致密砂岩气藏和碳酸盐岩两种类型储层多层合试气井产量劈分上,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储层、地质因素及压裂参数的差异及对储层产能的影响,实现了差异较大的气藏类型储层合试气井产量劈分,进一步解决了不同气藏类型多层合试各层产能贡献率的评价。较单一类层气藏的劈分方法更加符合多类型储层实际合试劈分结果,因此使得针对不同单层的评价结果更符合每一单层的实际产能情况,提高了不同气藏类型储层的单层产能劈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本发明对储层地质特征的正确认识、测井精细解释及储层改造压裂方案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表1气井产量劈分统计表
另外,还可以直接将目标单层的产气量与日产气量的比值直接用于评价目标单层的贡献率,例如上述表1中,1号井层位为12的单层的劈分后日产气量为0.17×104m3/d,因此该单层在总的日产气量2.822×104m3/d中的贡献了约为6%。
本发明在众多的合试气井产量劈分方法上,首次考虑地质压裂一体化的思路,较参数法,不仅考虑的地质因素,而且考虑了不同类型气藏的渗流机理和工程改造效果,充分结合气井的开发因素;较数值模拟法和突变理论法操作简单,易实现,资料相对好收集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合采井进行产量劈分,为储层精细描述、剩余气分布、分层动态储量评价、泄气面积计算提供依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以及所述待劈分气井中多个单层对应的地质因素数据和压裂参数数据,其中,所述待劈分气井包括不同气藏类型的储层;
根据所述总产气量、所述地质因素数据、所述压裂参数数据和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能劈分模型包括储能劈分系数、渗能劈分系数和改造劈分系数,根据所述总产气量、所述地质因素数据、所述压裂参数数据和预设的产能劈分模型,获得劈分后每一单层的产气量,包括:
通过目标单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得到所述储能劈分系数的第一目标值和所述渗能劈分系数的第二目标值,所述目标单层为所述多个单层中的任一单层;
通过所述目标单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得到所述改造劈分系数的第三目标值;
根据所述总产气量、所述第一目标值、所述第二目标值和所述第三目标值,确定所述目标单层劈分的产气量;
将所述多个单层中的任一单层作为所述目标单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每一单层的产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单层包括致密砂岩类型储层和碳酸盐岩类型储层,所述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和所述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均包括录井气测幅度值、声波时差、渗透率和有效厚度,所述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施工排量,所述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包括第一注酸排量和第二注酸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和所述第二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不同;
通过目标单层的地质因素数据,得到所述储能劈分系数的第一目标值和所述渗能劈分系数的第二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录井气测幅度值、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值;
根据所述渗透率、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值;
通过所述目标单层的压裂参数数据,得到所述改造劈分系数的第三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施工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和所述第二注酸排量,计算所述第三目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录井气测幅度值、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确定所述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
根据所述录井气测幅度值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所述目标单层的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和录井全烃基值;
根据所述声波时差和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所述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
根据所述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所述录井全烃基值、所述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所述第一目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确定所述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单层的声波时差,确定每一储层的厚度;
根据每一储层的厚度分别与所述有效厚度的比值,确定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计算所述储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Ci表示所述储能劈分系数;TGi表示第i层单层的录井全烃加权平均值;TG基值i表示第i层单层的录井全烃基值;ACi表示第i层单层的声波时差加权平均值;H有效i表示第i层单层的有效厚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渗透率、所述声波时差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所述第二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渗透率和所述目标单层中每一储层的加权系数值,计算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
根据所述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所述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和所述有效厚度,计算所述第二目标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计算所述渗能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Si表示所述渗能劈分系数;K1i表示第i层单层中的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K2i表示第i层单层中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渗透率加权平均值;H有效i表示第i层单层的有效厚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计算所述改造劈分系数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Gi表示所述改造劈分系数;P1i表示第i层单层的致密砂岩类型储层的施工排量;PGi表示第i层单层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第一注酸排量;Ppi表示第i层单层的碳酸盐岩类型储层的第二注酸排量,所述第一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大于所述第二注酸排量对应的注入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能劈分模型对应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Q i表示第i层单层劈分后的产气量;Q表示所述待劈分气井的总产气量;Ci表示所述储能劈分系数;Si表示所述渗能劈分系数;G i表示所述改造劈分系数。
CN202410276421.0A 2024-03-12 2024-03-12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Active CN118052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76421.0A CN118052146B (zh) 2024-03-12 2024-03-12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76421.0A CN118052146B (zh) 2024-03-12 2024-03-12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2146A true CN118052146A (zh) 2024-05-17
CN118052146B CN118052146B (zh) 2024-09-20

Family

ID=91050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76421.0A Active CN118052146B (zh) 2024-03-12 2024-03-12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5214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4777A (zh) * 2018-07-06 2018-11-2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分层压裂多层合采油气藏储层物性及裂缝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10685651A (zh) * 2019-10-14 2020-01-1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多层合采气井产量劈分方法及系统
GB202209350D0 (en) * 2021-11-10 2022-08-10 Univ Southwest Petroleum Inversion method for effective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of shale gas based on flowback data
US20230186218A1 (en) * 2021-12-13 2023-06-15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Early warning detection of performance deviation in well and reservoir surveillance operations
CN117875572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四川恒溢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气井储层评价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4777A (zh) * 2018-07-06 2018-11-2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分层压裂多层合采油气藏储层物性及裂缝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10685651A (zh) * 2019-10-14 2020-01-1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多层合采气井产量劈分方法及系统
GB202209350D0 (en) * 2021-11-10 2022-08-10 Univ Southwest Petroleum Inversion method for effective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of shale gas based on flowback data
US20230186218A1 (en) * 2021-12-13 2023-06-15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Early warning detection of performance deviation in well and reservoir surveillance operations
CN117875572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四川恒溢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气井储层评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WEI MENG: ""Dynamic analysis of high-water-cut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and study of water production splitting of gas wells:A case study on the western Sulige gas field, Ordos Basin, NW China"", 《PROCESSES》, vol. 11, no. 7, 8 June 2023 (2023-06-08), pages 1 - 10 *
杨国栋: ""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压裂试采产能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2023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II》, 20 September 2023 (2023-09-20), pages 1 - 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2146B (zh) 2024-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ant et al. Outcrop analog for cyclic-shelf reservoirs, San Andres Formation of Permian Basi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permeability distribution, geostatistics, and fluid-flow modeling
Xu et al. Saturation-height and invasion consistent hydraulic rock typing using multi-well conventional logs
CN117875572B (zh) 用于气井储层评价的方法
Temizel et al. A review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Mirzayev et al. Determining well-to-well connectivity using a modified capacitance model, seismic, and geology for a Bakken Waterflood
Thakur et al. CO2 minitest, little knife field, ND: a case history
CN109142682A (zh) 一种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与试油效果评价方法
CN118052146B (zh) 用于气井产能劈分的方法
Olson White River Dome Field: Gas Production from Deep Coals and Sandstonesof the Cretaceous Williams Fork Formation
Kalantari-Dahaghi et al. A new practical approach i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application to New Albany Shale
Abou-Sayed et al. Challenges for 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of drill cuttings reinjection performance
RU2655310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го разрыва пласта скважины
Jambayev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modeling for a carbonate reservoir
CN117993300A (zh) 气井产能劈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Rivera et al. Static and dynamic uncertainty management for probabilistic production forecast in Chuchupa field, Colombia
Shirer et al. Application of field-wide conventional coring in the Jay-Little Escambia Creek unit
Bhattacharya et al. Integrated core-log petrofacies analysi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ervoir geomodel: A case study of a mature Mississippian carbonate reservoir using limited data
Story et al. An integrated geoscience and reservoir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Liuhua 11-1 Field: South China Sea
Apaydin et al. Critical Parameters in Static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Tight Fluvial Sandstones
CN117072145B (zh) 通过试井曲线确定潜山储层有效厚度的方法
Sharma Advanced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Tight Gas: An East Texas Field Demonstration
Tesha et al. Predicting Performance of High Deliverability Horizontal Gas Wells and Control of Water Cresting in Tertiary Sands East Africa
Neuhaus Analysis of surface and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coupled with hydraulic fracture modeling in the Woodford Shale
Borch Applied multisource pressure data integration for dyna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reservoir,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A case history from the Siri field, offshore Denmark
Bishlawi et al. Montrose Field Reservoir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