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9730A -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9730A
CN118049730A CN202211441498.6A CN202211441498A CN118049730A CN 118049730 A CN118049730 A CN 118049730A CN 202211441498 A CN202211441498 A CN 202211441498A CN 118049730 A CN118049730 A CN 118049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heat
heating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14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红荧
范强
王伟
孙兴朋
赵海霞
杨俊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414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9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9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9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各换热回路流出端的流出温度值;在第一流出温度值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在第二流出温度值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通过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不断更新储能系统中所存储能量的高/低温度值,保证储能设备中冷媒的温度始终处于一定温度范围内。以在供电需求较大或是压缩机运行功率需求较大时,开启储能设备进行辅助调温或是关闭压缩机仅使用储能设备进行调温。有效提升了在特殊情况下调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装置及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家电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室内环境中。现有的家电如冰箱、空调、热水器等都是独立的产品,各自有独立的制冷制热系统,在这种模式下能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且众多家电主要噪音来源位于室内(如压缩机、风机等),导致在同时使用多种家用电器的情况下,噪音问题无法被忽视。
相关技术公开有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中的膨胀阀控制的方法,包括:当多联式空调系统制热运行,且部分处于待机状态的室内机的待机时间处于预设待机时间范围内时,控制与处于待机状态的室内机对应的膨胀阀的开度调整至基准开度;根据室外机和处于待机状态的室内机的参数值,确定与处于待机状态的室内机对应的膨胀阀的调整开度;在基准开度的基础上,根据调整开度对与处于待机状态的室内机对应的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上述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室内噪声的问题,但仅局限于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且单一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传输管路的增加,在用电高峰、同时运行的调温设备数量过多等特殊情况下,会影响调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以提升在特殊情况下调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温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热换热回路;储热设备通过连接管路并联连接于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管路;和,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储冷设备、第二换热器和储液设备依次连接形成制冷换热回路;上述方法包括:获取换热回路流出端的流出温度值;在流出温度值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在流出温度值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
可选地,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包括:在储热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热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制热换热回路的流入端;在储热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热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散热。
可选地,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包括:分别计算各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制热调温设备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各个制热调温设备根据其温度差,确定其连通制热换热回路的阀门的开度值;根据所有制热调温设备的阀门开度值,确定第一温度阈值。
可选地,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包括:在储冷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冷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制冷换热回路的流入端;在储冷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冷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第二换热器进行汽化。
可选地,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包括:分别计算各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制冷调温设备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各个制冷调温设备根据其温度差,确定其连通制冷换热回路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根据所有制冷调温设备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值,确定第二温度阈值。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调温设备所需的制冷剂预计排量;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计排量,确定压缩机的实际排量;根据实际排量,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可选地,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计排量,确定压缩机的实际排量,包括: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相应的修正系数;将预计排量与修正系数的乘积,设置为压缩机的实际排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温系统包括:制热换热回路,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储热设备,通过连接管路并联连接于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管路;制冷换热回路,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储冷设备、第二换热器和储液设备依次连接形成;和,上述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获取的制热回路的流出端温度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热设备将其中存储的高温冷媒替换为温度更高的当前流出端的冷媒。在获取的制冷回路的流出端温度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冷设备将其中存储的低温冷媒替换为温度更低的当前流出端的冷媒。从而在供电需求较大或是压缩机运行功率需求较大时,可以通过开启储能设备进行辅助调温或是关闭压缩机仅使用储能设备进行调温,有效提升了在特殊情况下调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全屋智能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压缩机;21:储热设备;22:储冷设备;30:储液设备;41:第一换热器;42:第二换热器;50:节流装置;60:制热调温设备;70:制冷调温设备;100: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信接口;103: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家电设备是指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智能控制、智能感知及智能应用的特征,智能家电设备的运作过程往往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例如智能家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电子设备,实现用户对智能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是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为移动设备、电脑、或悬浮车中内置的车载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移动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其中,可穿戴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温系统,该调温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节流装置50。其中,换热回路由压缩机10、制热调温设备60、第一换热器41、制冷调温设备70和第二换热器42通过冷媒管路依次连接形成。节流装置50通过冷媒管路并联连接于制冷调温设备70的两端。制热调温设备6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于制热模式运行的调温设备,制冷调温设备7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于制冷模式运行的调温设备,各个调温设备分别通过阀门与换热回路相连接。其中,换热回路中包含有制热调温设备60为制热回路,换热回路中包含有制冷调温设备70为制冷回路。该调温系统还包括通过冷媒管路并联连接于制热调温设备60的两端热辅助管路,用于将制热调温设备60无法完全消耗的冷媒直接输入第一换热器41。此外,调温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换热器41流入端与压缩机10流出端之间的储热设备21和设置于第二换热器42流入端与制冷调温设备70流出端之间的储冷设备22,以及设置于第二换热器42流出端与压缩机10流入端之间的储液设备30。调温系统还包括与压缩机10和节流装置50电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控制压缩机10和节流装置50的运行状态。
储冷设备22的第一进液口与制冷回路的第一冷媒出口相连通,储冷设备22的第一出液口与制冷回路的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且第一出液口与压缩机10的供液口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储冷设备22的第一进液口与制冷回路的第一冷媒出口相连通,制冷回路中流出的低温低压的冷媒能够流至储冷设备22中,储冷设备22能够储存低温低压的冷媒中的冷量。储冷设备22的第一出液口与制冷回路的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在用电高峰期或者制冷回路中的蒸发器数量较多时,储冷设备22中储存的冷量能够通过第一冷媒入口释放到制冷回路中,为制冷回路提供充足的冷量,从而保证调温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并且储冷设备22能够回收制冷回路中的冷量,并再次将冷量释放至制冷回路中,从而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节约能耗。
调温系统还包括储热设备21。储热设备21的第二进液口与制热回路的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储热设备21的第二出液口与制热回路的第二冷媒入口相连通,且第二出液口与制冷回路的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储热设备21的第二进液口与制热回路的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制热回路中流出的冷媒能够流至储热设备21中,储热设备21能够储存冷媒中的热量。储热设备21的第二出液口与制热回路的第二冷媒入口相连通,在用电高峰期或者制热回路中的冷凝器数量较多时,储热设备21中储存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二冷媒入口释放到制热回路中,为制热回路提供充足的热量,从而保证调温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并且储热设备21能够回收制热回路中的热量,并再次将热量释放至制热回路中,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节约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调温系统还包括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一电磁阀。第一冷媒管路连通在第一出液口与第一冷媒入口之间。第一电磁阀设于第一冷媒管路,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冷媒管路的通断。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一冷媒管路连通在第一出液口与第一冷媒入口之间,第一冷媒管路使得储冷设备的第一出液口与制冷回路的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储冷设备中的冷量能够通过第一冷媒管路释放至制冷回路内。第一电磁阀设于第一冷媒管路,第一电磁阀能够控制第一冷媒管路的通断。在制冷回路中的冷量充足时,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冷媒管路断开,储冷设备22不需要向制冷回路中提供冷量,提高储冷设备22的冷量储存效率。在制冷回路中的冷量不足时,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冷媒管路连通第一出液口与第一冷媒入口,使储冷设备22中的冷量释放至制冷回路中,保证制冷回路中充足的冷量,提高调温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冷媒管路的通断,可选择性地使储冷设备22向制冷回路中提供冷量,提高了调温系统的智能化。本实施例不仅能够储存制冷回路中多余的冷量,提高冷量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还能够在制冷回路中的冷量不足时向制冷回路提供冷量,确保了调温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调温系统还包括第二冷媒管路和第二电磁阀。第二冷媒管路连通在第二出液口与第二冷媒入口之间。第二电磁阀设于第二冷媒管路,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冷媒管路的通断。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二冷媒管路连通在第二出液口与第二冷媒入口之间,第二冷媒管路使得储热设备21的第二出液口与制热回路的第二冷媒入口相连通,储热设备21中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二冷媒管路释放至制热回路内。第二电磁阀设于第二冷媒管路,第二电磁阀能够控制第二冷媒管路的通断。在制热回路中的热量充足时,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冷媒管路断开,储热设备21不需要向制热回路中提供热量,提高储热设备21的热量储存效率。在制热回路中的热量不足时,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冷媒管路连通第二出液口与第二冷媒入口,使储热设备21中的热量释放至制热回路中,保证制热回路中充足的热量,提高调温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冷媒管路的通断,可选择性地使储热设备21向制热回路中提供热量,提高了调温系统的智能化。本实施例不仅能够储存制热回路中多余的热量,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还能够在制热回路中的热量不足时向制热回路提供热量,确保了调温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调温系统还包括第三冷媒管路和第三电磁阀。第三冷媒管路连通在第一冷媒出口与第一进液口之间。第三电磁阀设于第三冷媒管路,用于控制第三冷媒管路的通断。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三冷媒管路连通在第一冷媒出口与第一进液口之间,第三冷媒管路使得制冷回路的第一冷媒出口与储冷设备22的第一进液口相连通,制冷回路中的冷媒能够通过第三冷媒管路流至储冷设备22中,从而使储冷设备22储存冷媒中的冷量。第三电磁阀设于第三冷媒管路,用于控制第三冷媒管路的通断。这样,第三电磁阀能够控制制冷回路中的冷媒是否流向储冷设备22进行储冷。例如,在储冷设备22中的冷量充足,或者冷媒的冷量低于储冷设备22内的冷量时,储冷设备22不需要继续储存冷量,或防止温度较高的冷媒带走储冷设备22中的冷量。这时,就需要第三电磁阀控制第三冷媒管路断开,防止制冷回路中的冷媒流至储冷设备22内,从而提高储冷设备22中冷量的利用率,避免冷量损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调温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感应装置和处理器。第一温度感应装置设于第一冷媒出口,第一温度感应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冷媒出口的第一冷媒温度。处理器与第一温度感应装置和第三电磁阀相连接,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冷媒温度,且处理器根据第一冷媒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关系,控制第三电磁阀的启闭。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一温度感应装置设于第一冷媒出口,第一温度感应装置能够检测第一冷媒出口的冷媒的第一冷媒温度。第一温度感应装置与处理器相连接,处理器获取第一冷媒温度。处理器与第三电磁阀相连接,处理器能够根据第一冷媒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关系,控制第三电磁阀的启闭,也就是控制第三冷媒管路的通断,以控制制冷回路中的冷媒是否流向储冷设备22进行储冷。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制冷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制冷调温设备70、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七冷媒管路。制热调温设备60连通在第一冷媒入口与第一冷媒出口之间,制冷调温设备70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制冷调温设备70并联设置。第一节流装置的数量与制冷调温设备7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沿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一节流装置与制冷调温设备70依次设置。第七冷媒管路连通在第一冷媒入口与第一冷媒出口之间,且第一冷媒管路与制冷调温设备70并联设置。节流装置50设于第七冷媒管路。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制冷调温设备70包括蒸发器,制冷调温设备70连通在第一冷媒入口与第一冷媒出口之间,制冷回路中的冷媒经过制冷调温设备70(也就是蒸发器),冷媒在制冷调温设备70中吸热,以降低制冷调温设备70的温度,使制冷调温设备70能够制冷。制冷调温设备70为多个时,多个制冷调温设备70并联设置,每一制冷调温设备70内均设有冷媒。这样,只需一个压缩机10即可使多个制冷调温设备70同时工作,提高了调温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调温系统可供多户居民共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几户居民、单元楼的所有居民、小区内的部分或全部居民),所有的调温系统共同组成热管理系统。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和多个户换热组,多个户换热组并联设于压缩机组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组的进气口之间,每一户换热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入户管路、制热回路和制冷回路,压缩机组的出气口与入户管路相连通,压缩机组的进气口与制冷回路相连通,制冷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制冷设备,制热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制热设备,入户管路设有入户阀门,入户阀门可开闭设置,以控制户换热组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一户换热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入户管路、制热回路和制冷回路,压缩机组的出气口与入户管路相连通,这样,对于该户换热组来说,在入户阀门开启的情况下,冷媒从压缩机组的出气口流出,经过入户管路后进入制热回路,冷媒能够在制热回路的制热设备内放热,以向制热设备提供热量;冷媒由制热回路流出后流入制冷回路内,冷媒能够在制冷回路的制冷设备内吸热,以向制冷设备提供冷量。制冷回路与压缩机组的进气口相连通,这样,冷媒在制冷回路内吸热后,流出制冷回路再次流入压缩机组内,完成一次换热循环。制冷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制冷设备,制热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制热设备,这样,可在一户换热组内,实现制冷设备的制冷及制热设备的制热,在热管理系统制冷时能够合理利用制冷产生的热量实现制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多个户换热组并联设于压缩机组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组的进气口之间,这样,压缩机内流出的冷媒能够分别进入多个户换热组内,以满足多个用户家用的制冷和制热需求,从而满足整个楼宇甚至整个小区内的制冷和制热需求,以实现楼宇甚至小区内的集中供冷和供热,将楼宇、小区内的所需的能源集中管理,按需分配,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
入户管路设有入户阀门,当用户存在制冷和/或制热需求时,可开启入户阀门,使冷媒通过入户管路进入户换热组内实现制冷和/或制热;当用户无制冷和制热需求时,可关闭入户阀门,冷媒不流入户换热组内,且制冷设备和制热设备不工作,以减少能源损耗。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包括:
S01,处理器分别获取换热回路流出端的流出温度值。
S02,在第一流出温度值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处理器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
S03,在第二流出温度值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处理器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能提升在特殊情况下调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获取的制热回路的流出端温度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热设备将其中存储的高温冷媒替换为温度更高的当前流出端的冷媒。在获取的制冷回路的流出端温度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冷设备将其中存储的低温冷媒替换为温度更低的当前流出端的冷媒。从而在供电需求较大或是压缩机运行功率需求较大时,可以通过开启储能设备进行辅助调温或是关闭压缩机仅使用储能设备进行调温,以保证各调温设备稳定运行。
可选地,处理器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包括:在储热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储热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制热换热回路的流入端;在储热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储热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散热。这样,能更好地更新储热设备中的高温冷媒,以提升调温设备在特殊情况下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处理器确定第一温度阈值,包括:处理器分别计算各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制热调温设备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处理器根据各个制热调温设备的温度差,确定其连通制热换热回路的阀门的开度值;处理器根据所有制热调温设备的阀门开度值,确定第一温度阈值。
这样,能准确地控制储能设备的启停。根据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制热调温设备的温度需求,确定各个制热调温设备的阀门开度值,进而确定第一温度阈值。而后,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管路进入室内。而室内的制热调温设备都配备有与管路相连通的阀门。当判定阀门需要开启时,打开阀门开关,设备运行制热。检测从制热调温设备中流出的高温冷媒温度,若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开启储热设备。高温冷媒进入储热设备进行热量储存。此时,若通过混合冷媒的方式进行存储,则在温度降低至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冷媒流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散热。若通过先排空后存储的方式进行存储。根据流出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储热设备的冷媒排出量阈值。在冷媒排出量大于或等于冷媒排出量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更新储热设备中的高温冷媒。若从制热调温设备中出来的冷媒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冷媒直接流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散热。
可选地,处理器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包括:在储冷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储冷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制冷换热回路的流入端;在储冷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储冷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第二换热器进行汽化。这样,能更好地更新储冷设备中的低温冷媒,以提升调温设备在特殊情况下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处理器确定第二温度阈值,包括:处理器分别计算各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制冷调温设备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处理器根据各个制冷调温设备的温度差,确定其连通制冷换热回路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值;处理器根据所有制冷调温设备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值,确定第二温度阈值。
这样,能准确地控制储能设备的启停。根据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制冷调温设备的温度需求,确定各个制冷调温设备的阀门开度值,进而确定第二温度阈值。而后,在高温液体通过第一换热器变为低温液体后,低温液体通过管路流入室内。而室内的制冷调温设备都配备有与管路相连通的阀门和节流装置,通过开关阀门/节流装置控制制冷调温设备的运行。检测从制冷调温设备中流出的低温冷媒温度,若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开启储冷设备。低温冷媒进入储冷器进行能量储存。此时,若通过混合冷媒的方式进行存储,则在温度提升至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冷媒流入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若通过先排空后存储的方式进行存储。根据流出温度值与第二温度阈值,确定储冷设备的冷媒排出量阈值。在冷媒排出量大于或等于冷媒排出量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更新储冷设备中的低温冷媒。若从制冷调温设备中排出的低温低压气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控制冷媒直接流入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而后经由储液器进行气液分离后再流入压缩机,完成整个制冷制热的循环过程。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包括:
S04,处理器获取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调温设备所需的制冷剂预计排量。
S05,处理器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计排量,确定压缩机的实际排量。
S06,处理器根据实际排量,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01,处理器分别获取换热回路流出端的流出温度值。
S02,在第一流出温度值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处理器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
S03,在第二流出温度值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处理器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能准确的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各调温设备按制冷/制热需求接入系统后,根据其自身的设定目标温度与目前温度的温度差确定其当前所需的冷媒排量。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计排量,确定所需的压缩机实际排量。从而得到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控制压缩机以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结合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包括:
S04,处理器获取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调温设备所需的制冷剂预计排量。
S051,处理器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相应的修正系数。
S052,处理器将预计排量与修正系数的乘积,设置为压缩机的实际排量。
S06,处理器根据实际排量,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01,处理器分别获取换热回路流出端的流出温度值。
S02,在第一流出温度值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处理器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
S03,在第二流出温度值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处理器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能准确的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各调温设备按制冷/制热需求接入系统后,根据其自身的设定目标温度与目前温度的温度差确定其当前所需的冷媒排量。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相应的修正系数。将所有调温设备所需的冷媒排量的总和乘以修正系数即为压缩机的排量。在确定压缩机的排量后,也就可以相应的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使压缩机产生的冷媒排量满足调温设备的使用需求。控制压缩机按相应的运行频率运行,通过管道将高温高压气体运送至室内各调温设备。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包括:
S10,处理器获取当前运行时间。
S11,在判定运行时间处于用电高峰期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
S12,在判定运行时间处于用电高峰期的情况下,处理器开启储热设备与储冷设备,维持室内设备运行。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能有效的保证室内调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及时更新设能设备中的冷媒,以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启储热设备与储冷设备,维持室内设备运行。避免了由于供能不足或是设备老化导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无法达到预期,从而导致室内调温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不足,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0和存储器(memory)1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102和总线103。其中,处理器100、通信接口102、存储器101可以通过总线1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100可以调用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1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
存储器1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温系统,包含上述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
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热换热回路;储热设备通过连接管路并联连接于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管路;和,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储冷设备、第二换热器和储液设备依次连接形成制冷换热回路;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各换热回路流出端的流出温度值;
在第一流出温度值大于储热设备的储热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
在第二流出温度值小于储冷设备的储冷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储热设备以更新存储的高温冷媒,包括:
在储热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热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制热换热回路的流入端;
在储热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热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包括:
分别计算各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制热调温设备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各个制热调温设备根据其温度差,确定其连通制热换热回路的阀门的开度值;
根据所有制热调温设备的阀门开度值,确定第一温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储冷设备以更新存储的低温冷媒,包括:
在储冷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冷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制冷换热回路的流入端;
在储冷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储冷设备内的原有冷媒流入第二换热器进行汽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包括:
分别计算各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制冷调温设备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各个制冷调温设备根据其温度差,确定其连通制冷换热回路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值;
根据所有制冷调温设备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值,确定第二温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调温设备所需的制冷剂预计排量;
根据环境温度与所述预计排量,确定压缩机的实际排量;
根据所述实际排量,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环境温度与所述预计排量,确定压缩机的实际排量,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相应的修正系数;
将所述预计排量与所述修正系数的乘积,设置为压缩机的实际排量。
8.一种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
9.一种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热换热回路,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
储热设备,通过连接管路并联连接于制热调温设备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管路;
制冷换热回路,由压缩机、制热调温设备、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储冷设备、第二换热器和储液设备依次连接形成;和,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装置。
10.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
CN202211441498.6A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8049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1498.6A CN118049730A (zh)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1498.6A CN118049730A (zh)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9730A true CN118049730A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1498.6A Pending CN118049730A (zh) 2022-11-17 2022-11-17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973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35479A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14992803A (zh) 用于热泵空调补气增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空调
CN118049730A (zh)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CN116182369A (zh) 用于控制空调出风温度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3654139B (zh) 冷热源热泵集成系统及用于其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46122B (zh) 用于空调控温的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8049739A (zh)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CN118049732A (zh)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CN114636224B (zh) 空调系统、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4484720B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5183383B (zh) 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存储介质
CN115183402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8049741A (zh) 用于控制楼宇系统的方法及装置、楼宇系统、存储介质
CN217979283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
CN115666073A (zh) 一种冷却控制方法、装置及冷却系统
CN116734521A (zh) 空调装置、用于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03083189U (zh) 定频加变频的耦合式精密空调
CN117308296A (zh) 用于空调制热的方法及装置、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04031A (zh)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CN116294075A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7267879A (zh) 用于空调器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8149541A (zh) 用于恒温恒湿箱不停机运行的方法及装置、恒温恒湿箱
CN118111013A (zh) 用于控制热泵系统的方法、装置、热泵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242006A (zh) 用于调节空调膨胀阀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85981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