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9664A - 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49664A CN118049664A CN202410369443.1A CN202410369443A CN118049664A CN 118049664 A CN118049664 A CN 118049664A CN 202410369443 A CN202410369443 A CN 202410369443A CN 118049664 A CN118049664 A CN 1180496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iler
- time period
- flue gas
- oxygen content
- increa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881 fly ash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362 coars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496 eutectic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56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57 re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WNQQFQRHFNVNSP-UHFFFAOYSA-N [Ca].[Fe] Chemical compound [Ca].[Fe] WNQQFQRHFNVNS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02 bituminous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IFIFKQPDTWWGU-UHFFFAOYSA-N pyrite Chemical compound [Fe+2].[S-][S-] NIFIFKQPDTWWG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83 pyr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028 pyr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MBMLMWLHJBBADN-UHFFFAOYSA-N Ferrous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Fe]=S MBMLMWLHJBBAD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CKOTZKIYZRJBN-UHFFFAOYSA-N [O-2].O.S.[Fe+2] Chemical compound [O-2].O.S.[Fe+2] CCKOTZKIYZRJB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50 habit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440 industrial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8 spheric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21—Removing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8625—Nitrogen oxides
- B01D53/8628—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atalys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54—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56—Nitrogen ox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8—Handling or mounting catalys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primary air for combus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9/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secondary ai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of fu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3/00—Regulat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锅炉的运行规程规定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在锅炉运行时,脱硝系统投运脱硝催化剂;在所述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内,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并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a)%。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具有减少粉煤灰不规则大颗粒产生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目前世界上排量最大的工业废料之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粉煤灰排放量的迅速增加,粉煤灰的不断产生,其堆存与后续处理给发电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大量粉煤灰堆存填埋并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
粉煤灰细度成为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电厂燃料供应紧张、煤价高,燃煤种类较杂,且燃煤中存在较多低热值、高灰分、高硫分的劣质煤,煤燃烧反应性偏低,有的煤中掺杂大量矸石,煤可磨度下降,为保证锅炉的带负荷能力,需提高机组一次风率偏高,部分可达40%。燃用过程中若磨煤机参数按照习惯运行,煤粉细度变粗,煤燃烧效果变差,电站灰库中灰样粒径大于45μm的粒径占比升高,灰粒径偏粗、严重影响了电厂的粉煤灰销售。粉煤灰细度变粗也会带来锅炉材料磨损问题。颗粒对材料的冲蚀会随颗粒粒径的不断增加而增长,与颗粒形状有较大关系,具有棱角的不规则飞灰相较类球状等规则颗粒,造成的冲蚀磨损更严重。研究表明带有棱角的颗粒造成的冲蚀磨损是球状颗粒的4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粉煤灰不规则大颗粒的主要成因为是煤中硫、硫铁矿含量高,在燃煤燃烧反应性低或燃烧强度低时,煤中FeS2氧化缓慢,在水平烟道温度区内容易形成熔融态(Fe-O-S)共熔体,其与含钙矿物再共同生成粘附性较强的钙铁低温共熔体(Fe、Ca低温共熔体),并在表面不断粘附高硅铝的飞灰,使共熔体逐渐生长变大,导致灰粘性大,形成较多的燃煤飞灰不规则大颗粒。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锅炉的运行规程规定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
在锅炉运行时,脱硝系统投运脱硝催化剂;
在所述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内,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并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a)%。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具有减少粉煤灰不规则大颗粒产生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脱硝催化剂投入使用开始,所述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段依次为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1%;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2%;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3%,其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相同时a1、a2和a3的数值依次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9%-1.1%);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65%-0.8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且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65%-0.85%);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15%-0.35%);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15%-0.3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1%;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7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且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75%;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25%;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2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炉按照最大连续出力工况运行时,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大于等于4%;
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时长相等的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为24000小时;
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脱硝催化剂大于0且小于等于8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
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脱硝催化剂大于8000且小于等于16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
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脱硝催化剂大于16000且小于等于24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降低锅炉的一次风率使得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温度降低以便降低炉膛出口低温共熔体生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锅炉的磨煤机出口设计风粉混合温度大于等于X1℃且小于等于X2℃;
在运行锅炉时,通过降低锅炉的一次风率,控制的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温度大于等于X1℃且小于等于(X1+2)℃,其中,(X1+2)℃小于X2℃。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下方公式调节燃尽风风门开度:
0.6×ΣEi≤ΣRj
其中Ei为i层二次风门开度之和,Rj为j层燃尽风风门开度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燃尽风分风门开度大于等于70%。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锅炉的运行规程规定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锅炉的运行规程规定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为根据锅炉的设计导则或设计手册计算得出的运行时的规范的烟气含氧量的数值。
在锅炉运行时,脱硝系统投运脱硝催化剂。
在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内,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并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a)%。具体地,(X+a)%大于等于X%。也就是说,可通过增加锅炉的二次风量增加实际运行时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粉煤灰不规则大颗粒的主要成因为是煤中硫、硫铁矿含量高,在燃煤燃烧反应性低或燃烧强度低时,煤中FeS2氧化缓慢,在水平烟道温度区内容易形成熔融态(Fe-O-S)共熔体,其与含钙矿物再共同生成粘附性较强的钙铁低温共熔体(Fe、Ca低温共熔体),并在表面不断粘附高硅铝的飞灰,使共熔体逐渐生长变大,导致灰粘性大,形成较多的燃煤飞灰不规则大颗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根据规则大颗粒生成机理,提高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使得实际运行时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升高,炉内送风量增加,二次风旋转动量增强,对高温烟气的卷吸增强,有利于燃料的快速着火与燃尽。二次风扰动能力增强,也能够促进灰壳破裂,增加碳粒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尽速度。燃烧器区供氧充足,还能促进硫化铁的快速氧化,减少在炉膛出口水平烟道生成铁氧硫共熔体粘附形成大颗粒。从而可减缓水平烟道受热面、尾部受热面及SCR催化剂(脱硝催化剂)的磨损,即减少锅炉的磨损。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具有减少粉煤灰不规则大颗粒产生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脱硝催化剂投入使用开始脱硝系统投运脱硝催化剂,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段依次为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具体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为时长相等的时间段,即将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段分为三个时间段,依次经过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
通过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在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1%,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a1)%。
通过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在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2%,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a2)%。
通过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在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3%,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a3)%。其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相同时,a1、a2和a3的数值依次降低。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相同时,即(X+a1)%、(X+a2)%和(X+a3)%的数值依次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为24000小时。第一时间段为脱硝催化剂大于0且小于等于8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为脱硝催化剂大于8000且小于等于16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为脱硝催化剂大于16000且小于等于24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9%-1.1%),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9)%至(X+1.1)%。
在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65%-0.8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65)%至(X+0.85)%。
在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4)%至(X+0.6)%。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1%,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1)%。
在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7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75)%。
在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5)%。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且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65%-0.8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65)%至(X+0.85)%。
在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4)%至(X+0.6)%。
在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15%-0.3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15)%至(X+0.3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且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7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75)%。
在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5)%。
在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2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25)%。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时:
在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4)%至(X+0.6)%。
在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15%-0.3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15)%至(X+0.35)%。
在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0.1%),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至(X+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时:
在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5)%。
在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25%,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0.25)%。
在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
锅炉连续出力工况降低,则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降低。锅炉连续出力工况降不同,通过控制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控制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例如,关于300MW等级煤粉锅炉,设计过量空气系数通常选1.2,即炉膛出口氧量3.5%。脱硝催化剂设计使用时间为24000h。按照负荷及催化剂使用时间氧量提高(a%)策略如下表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炉按照最大连续出力工况运行时,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大于等于4%。例如,某300MW机组测试结果,运行氧量提高1%,飞灰粒径>45μm的占比从52.2%降至48.7%。300MW烟煤机组,锅炉的运行规程规定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在75%最大连续出力工况负荷下运行氧量为4.2%,此时该机组脱硝催化剂使用时间为12000h。为减少燃烧过程中不规则大颗粒生成,运行氧量提高至4.7%。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降低锅炉的一次风率(一次风量)使得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温度降低以便降低炉膛出口低温共熔体生成。一次风率为燃料燃烧时,一次风量占进入炉膛总空气量(有组织进入炉膛的空气量与炉膛漏风量之和)的百分率。较高的一次风量会推迟煤粉气流着火,因此,降低一次风量,可降低煤粉气流着火热,煤粉着火提前,燃尽率提高,炉内燃烧充分。S、Fe氧化速率加快,减少炉膛出口低温共熔体生成,从而减少不规则粗颗粒生成。例如,在某300MW机组上进行测试,一次风率降低8%,粉煤灰粒径大于45μm的占比从65.8%降至49.3%。
关于一次风的调整策略,需根据磨煤机出口风温进行相应调整。具体地,锅炉的磨煤机出口设计风粉混合温度大于等于X1℃且小于等于X2℃。在运行锅炉时,通过降低锅炉的一次风率,控制的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温度大于等于X1℃且小于等于(X1+2)℃,其中,(X1+2)℃小于X2℃。例如,燃用某烟煤时常用的中速磨磨煤机出口设计风粉混合温度大于等于70℃且小于等于85℃,实际运行温度75℃,此时可减少部分一次风来控制磨出口温度至71℃至72℃,从而减少不规则大颗粒生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尽风分风门开度大于等于70%。具体地,在习惯运行工况的基础上,提高开大燃尽风门,燃尽风速提高,其穿透能力大幅增强。在其大幅扰动下,含灰分较高的颗粒灰壳容易在燃烧过程中破碎,从而减少了大颗粒的生成。例如,在某300MW机组上进行测试,燃尽风门从25%开至80%,粉煤灰粒径大于45μm的占比从62.2%降至47.8%。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下方公式调节燃尽风风门开度:
0.6×ΣEi≤ΣRj
其中Ei为i层二次风门开度之和,Rj为j层燃尽风风门开度之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某300MW机组高负荷运行时,二次风门开度及相应调整如下表所示,其中SOFA1、SOFA2和SOFA3为燃尽风风门,FF、EF、DE、CD、BC、AB和AA为二次风风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锅炉的运行规程规定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
在锅炉运行时,脱硝系统投运脱硝催化剂;
在所述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内,增加锅炉的二次风的送风量并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以使得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为(X+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脱硝催化剂投入使用开始,所述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段依次为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1%;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2%;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a3%,其中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相同时a1、a2和a3的数值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9%-1.1%);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65%-0.8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且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65%-0.85%);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15%-0.35%);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4%-0.6%);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15%-0.3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1%;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7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大于等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且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8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75%;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25%;
在锅炉连续出力工况小于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50%时: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5%;
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25%;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提高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锅炉按照最大连续出力工况运行时,锅炉的炉膛出口的烟气含氧量大于等于4%;
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时长相等的时间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使用时间为24000小时;
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脱硝催化剂大于0且小于等于8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
所述第二时间段为所述脱硝催化剂大于8000且小于等于16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
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脱硝催化剂大于16000且小于等于24000小时的使用时间段。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降低锅炉的一次风率使得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温度降低以便降低炉膛出口低温共熔体生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锅炉的磨煤机出口设计风粉混合温度大于等于X1℃且小于等于X2℃;
在运行锅炉时,通过降低锅炉的一次风率,控制的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温度大于等于X1℃且小于等于(X1+2)℃,其中,(X1+2)℃小于X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下方公式调节燃尽风风门开度:
0.6×ΣEi≤ΣRj
其中Ei为i层二次风门开度之和,Rj为j层燃尽风风门开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尽风分风门开度大于等于7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69443.1A CN118049664A (zh) | 2024-03-28 | 2024-03-28 | 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69443.1A CN118049664A (zh) | 2024-03-28 | 2024-03-28 | 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49664A true CN118049664A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5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69443.1A Pending CN118049664A (zh) | 2024-03-28 | 2024-03-28 | 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49664A (zh) |
-
2024
- 2024-03-28 CN CN202410369443.1A patent/CN11804966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58673U (zh) | 一种w型火焰锅炉跨煤种分磨掺烧装置 | |
CN101363625B (zh) | 一种大速比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 | |
CN201137933Y (zh) | 低NOx煤粉浓淡节油燃烧器 | |
CN1247934C (zh) | 利用三次风中细煤粉收集再燃降低NOx排放方法及系统 | |
CN101055077B (zh) | 煤粉粗细分离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1281329Y (zh) | 煤粉粗细分离燃烧装置 | |
CN118049664A (zh) | 一种减少粉煤灰不规则粗颗粒生成的燃烧优化方法 | |
CN110220211B (zh) | 一种利用煤与气耦合协同控制燃煤锅炉负荷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8180469B (zh) | 一种利用燃烧器或制粉乏气调节汽温的方法和装置 | |
CN217131254U (zh) | 一种具有螺旋输送装置的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 |
CN102330973A (zh) |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气固混合燃料的工艺 | |
CN201007476Y (zh) | 双强煤粉点火及稳燃装置 | |
CN212841544U (zh) | 一种纯燃低热值煤矸石三级分离流化床锅炉 | |
CN209857034U (zh) | 高效低排放仓储式热风送粉系统 | |
CN212869743U (zh) | 一种可燃纯煤气的双燃料锅炉 | |
JPH08135953A (ja) | 石炭焚ボイラの燃焼方法 | |
CN106090893A (zh) | 一种燃煤锅炉的高效洁净燃烧方法 | |
CN2539908Y (zh) | 利用三次风浓缩再燃降低NOx排放装置 | |
JP2556480B2 (ja) | 窒素酸化物低減装置 | |
CN220417368U (zh) | 一种燃煤锅炉低氮清洁燃烧和防熄的结构 | |
CN218154187U (zh) | 一种scr脱硝系统的烟温调节系统 | |
CN213687787U (zh) |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富氧喷煤系统 | |
CN212178888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系统 | |
CN110220212B (zh) | 一种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 |
CN115095855B (zh) | 难燃煤粉两级逆喷对冲旋流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