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2408A -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2408A
CN118042408A CN202211386700.XA CN202211386700A CN118042408A CN 118042408 A CN118042408 A CN 118042408A CN 202211386700 A CN202211386700 A CN 202211386700A CN 118042408 A CN118042408 A CN 118042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quisition
route
fingerprint
signal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67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义芳
吴柏逸
洪伟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67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2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2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2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并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若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这样一来,可以提高采集到的指纹信号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外环境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卫星定位技术可以满足人们对定位精度的需求,但是,由于卫星信号容易受到环境中各种障碍物的阻挡,因此在室内环境中,通过GPS技术准确的获取位置十分困难。常用的室内定位方法有指纹匹配定位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定位之前,需要预先构建室内定位指纹库(RadioMap),后续则可根据室内定位指纹库,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其中,室内定位指纹库中记录有每个位置点与在该位置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在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时,可以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并且在室内定位指纹库中确定出与该信号强度相对应的位置点,从而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定位。
在构建指纹库时,先根据室内空间的地图确定出多个直线采集路线,接着再针对每个采集路线,由采集人员携带信号采集装置从该采集路线的起点开始匀速直线行走,并以一定的采集频率采集信号,当走到采集路线所标示的终点时记录完成采集及所用时间。接着,根据采集路线、完成采集所用的时间、采集信号的频率,可以确定出每个采集点对应的位置坐标,进而根据采集到的信号确定出每个位置点与在该位置点接收的信号强度,得到室内定位指纹库。但是,上述信号采集方法需要人工去采集,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室内空间较大的场景。
并且,相关技术中,在指纹信号采集完成之后,可以检测采集到的指纹信号的完整性,以蓝牙指纹信号为例,可以检测蓝牙指纹信号的采样率是否符合标准,还可以检测采集到的蓝牙信号源数是否超过一定阈值。在检测到指纹信号不完整时,由采集人员增加采集点,并在新增的采集点处重新采集指纹信号,但是,指纹信号不完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采集人员行走速度过快,室内环境中存在信号干扰等,只增加采集点进行重新采集可能仍会采集失败,造成采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采集室内定位指纹信号时,采集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应用于可移动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并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若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所述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所述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可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指纹信号的采集,合理规划采集路线,提高了指纹信号采集效率。并且可以在检测到不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的第一指纹信号时,确定出重采原因及重采的第一路线,以便根据重采原因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避免盲目重采。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则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中的每个第一预设范围,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还包括:
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包括:
获取所述外围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室内区域当前的真实环境信息进行采集路线的规划,保证采集路线规划的准确性及精度。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所述重采策略及所述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由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时的采集频率固定,当可移动电子设备移动速度过快时,会使得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号的密度变大,即为第一指纹信号不完整。这样一来,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参照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移动,尽量避免移动速度过快导致采集到的指纹信号不完整的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之前,还包括:
确定目标位置及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
生成由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
由所述当前位置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路径为由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最短路径。
这样一来,根据最短路径移动至目标位置可以节省信号采集的时间。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及所述第二指纹信号至少包括地磁指纹信号和/或无线指纹信号。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息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距离;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包括:预设速度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中的每个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确定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距离内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不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地磁指纹信号的特性,通过上述方式对地磁指纹信号进行信号完整性检测,检测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并在其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时,确定其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其中,重采策略中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以便后续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进行重采,提高重采的效率。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距离;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包括:第一距离阈值、第一数量阈值、第二数量阈值、第三数量阈值及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距离中的每个第二距离,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为在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中,与其前一个采集点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则获取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
根据所述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确定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RSSI均值;
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RSSI均值,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包括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三数量阈值,且对应的RSSI均值超过所述RSSI阈值的第一有效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在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二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确定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第二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不大于所述预设速度阈值,则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这样一来,可以根据无线指纹信号的特性,通过上述方式对无线指纹信号进行信号完整性检测,检测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并在其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时,确定其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其中,重采策略中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以便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进行重采,提高重采的效率。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距离;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相似度阈值、磁场强度范围;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距离中的每个第三距离,获取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不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均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存在第一无效采集点,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所述第一无效采集点为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地磁指纹信号的特性,通过上述方式检测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在检测到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时,确定信号受到干扰为重采原因,并确定出重采策略,为信号的重新采集提供依据,提高重采效率。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距离;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第二距离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距离中的每个第四距离,获取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所述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
根据所述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所述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有效采集距离;
确定所述有效采集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若所述有效采集距离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有效采集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四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并在采集过程中检测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和/或第二干扰设备;所述第一干扰设备为与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同的干扰设备;所述第二干扰设备为与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反的干扰设备或者静止的干扰设备;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则在到达所述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则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以增大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与所述干扰设备间的距离;
在到达所述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则根据所述第一路线,生成第二路线;所述第二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二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二路线,直至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或者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二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中每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第二无效采集点,则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所述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所述历史采集点中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所述历史无效采集点为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若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将所述第一路线标记为磁场异常路线,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不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根据所述第一路线,生成第三路线;所述第三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三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三路线,直至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或者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二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这样一来,可以根据无线指纹信号的特性,通过上述方式检测采集到的无线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在检测到其不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时,确定信号受到干扰,并进一步确定出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以便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避免盲目重采。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网格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网格区域中的每个网格区域内包含至少两条采集路线;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包括: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
针对每个网格区域,获取所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所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
若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重采策略还包括减少采集的路线;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提高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获取所述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确定新增的采集路线;
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新增的采集路线;
或者,若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降低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减少采集的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时,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这样一来,根据地磁指纹信号的特性,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检测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在其不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时,自动生成新增的采集路线,以提高地磁指纹信号的采集密度。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距离;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包括: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第四数量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每个第五距离,获取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
根据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
获取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
根据所述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所述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第三有效采集点包括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的比值大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的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则将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五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重采原因为漏扫无线接入设备时,获取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根据所述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确定目标采集频率;所述目标采集频率高于所述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按照所述目标采集频率,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这样一来,根据无线指纹信号的特性,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检测采集到的无线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在其不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时,确定出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以便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提高重采的效率,避免无效重采。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采集路线包括至少两条时,在所述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确定出当前采集路线,沿所述当前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所述当前采集路线对应的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将所述当前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这样一来,可以根据每条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清楚的获知是否存在未采集的采集路线。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确定是否存在未采集路线;其中,未采集路线包括采集状态为未采集状态的采集路线;
若确定不存在未采集路线,则确定室内已定位指纹采集完成。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包括:
获取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
根据所述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及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对所述室内地图进行更新。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在进行信号采集时,检测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第二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减速装置;
若存在,则减小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
这样一来,可以在采集过程中,通过对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的检测,尽量避免由于移动速度过快造成采集的指纹信号不完整的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确定提示信息;
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所述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所述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则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中的每个第一预设范围,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重采原因、所述重采策略及所述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确定目标位置及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
生成由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由所述当前位置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息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中的每个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确定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距离内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不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距离中的每个第二距离,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为在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中,与其前一个采集点的距离未超过第一距离阈值的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则获取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
根据所述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确定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RSSI均值;
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RSSI均值,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包括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三数量阈值,且对应的RSSI均值超过所述RSSI阈值的第一有效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在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二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确定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第二移动速度;若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不大于所述预设速度阈值,则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距离中的每个第三距离,获取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不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均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存在第一无效采集点,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所述第一无效采集点为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距离中的每个第四距离,获取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所述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
根据所述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所述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有效采集距离;
确定所述有效采集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若所述有效采集距离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有效采集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四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并在采集过程中检测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和/或第二干扰设备;所述第一干扰设备为与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同的干扰设备;所述第二干扰设备为与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反的干扰设备或者静止的干扰设备;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则在到达所述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则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以增大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与所述干扰设备间的距离;
在到达所述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则根据所述第一路线,生成第二路线;所述第二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二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二路线,直至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或者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中每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第二无效采集点,则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所述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所述历史采集点中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所述历史无效采集点为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若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将所述第一路线标记为磁场异常路线,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不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根据所述第一路线,生成第三路线;所述第三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三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三路线,直至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或者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
针对每个网格区域,获取所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所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
若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提高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获取所述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确定新增的采集路线;
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新增的采集路线;
或者,若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降低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减少采集的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时,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每个第五距离,获取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
根据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
获取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
根据所述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所述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第三有效采集点包括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的比值大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的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则将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五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重采原因为漏扫无线接入设备时,获取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根据所述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确定目标采集频率;所述目标采集频率高于所述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按照所述目标采集频率,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采集路线包括至少两条时,在所述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确定出当前采集路线,沿所述当前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所述当前采集路线对应的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将所述当前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未采集路线;其中,未采集路线包括采集状态为未采集状态的采集路线;
若确定不存在未采集路线,则确定室内已定位指纹采集完成。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
根据所述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及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地图生成单元;
所述地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对所述室内地图进行更新。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在进行信号采集时,检测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第二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减速装置;
若存在,则减小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
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确定提示信息;
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并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若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可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指纹信号的采集,在对某个室内区域进行指纹信号采集之前,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先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例如,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元件或者其他传感器,确定室内区域的环境信息,进而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然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着确定出的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指纹信号的信号质量标准,然后根据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如果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至少一个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第一路线可以是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和/或新增的采集路线,然后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这样一来,通过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对室内区域的指纹信号的采集,无需人工采集,提高了指纹信号采集的效率。并且,可移动电子设备能够对采集到的指纹信号进行信号质量检测,在检测到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指纹信号时,能够进一步确定出其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原因,并自动确定出重采策略,重采策略中可以包括需重新采集路线或者新增的路线,然后根据重采策略及重采原因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避免盲目重采,从而提高采集到的指纹信号的准确度,进一步地,也可以提高后续根据采集的指纹信号进行定位时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或可能应用的术语进行解释。
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陀螺仪及加速度计是IMU的主要元件,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惯性系统的精度。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各种干扰因素,而导致陀螺仪及加速度计产生误差,从初始对准开始,其导航误差就随时间而增长,尤其是位置误差,这是惯导系统的主要缺点。所以需要利用外部信息进行辅助,实现组合导航,使其有效地减小误差随时间积累的问题。为了提高可靠性,还可以为每个轴配备更多的传感器。一般而言IMU要安装在被测物体的重心上。
磁力计(Magnetometer、M-Sensor):也叫地磁、磁感器,可用于测试磁场强度和方向,定位设备的方位,磁力计的原理跟指南针原理类似,可以测量出当前设备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夹角。
视觉里程计(Visual Odometry,VO):视觉里程计的目标是根据拍摄的图像估计相机的运动。它的主要方式分为特征点法和直接方法。其中,特征点方法目前占据主流,能够在噪声较大、相机运动较快时工作,但地图则是稀疏特征点;直接方法不需要提特征,能够建立稠密地图,但存在着计算量大、鲁棒性不好的缺陷。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卫星星座及其支持特定工作所需的增强系统。
无线AP(Wireless Access Point):即无线接入点,它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无线无线接入设备的是移动计算机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可以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无线无线接入设备的(又称会话点或存取桥接器)是一个包含很广的名称,它不仅包含单纯性无线接入点(无线无线接入设备的),同样也是无线路由器(含无线网关、无线网桥)等类设备的统称。
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用来判定链接质量,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进而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如无线传感的ZigBee网络CC2431芯片的定位引擎就采用的这种技术、算法。接收机测量电路所得到的接收机输入的平均信号强度指示。这一测量值一般不包括天线增益或传输系统的损耗。
目前,在室外环境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卫星定位技术可以满足人们对定位精度的需求,但是,由于卫星信号容易受到环境中各种障碍物的阻挡,因此在室内环境中,通过GPS技术准确的获取位置十分困难。常用的室内定位方法有指纹匹配定位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定位之前,需要预先构建室内定位指纹库,然后根据室内定位指纹库,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其中,室内定位指纹库中记录有每个位置点与在该位置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在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时,可以确定移动设备当前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然后在室内定位指纹库中确定出与该信号强度相对应的位置点,从而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定位。
相关技术中,在构建指纹库时,先根据室内空间的地图确定出多个直线采集路线,然后针对每个采集路线,由采集人员携带信号采集装置从该采集路线的起点开始匀速直线行走,并以一定的采集频率采集信号,在采集完成时记录完成采集所用的时间。接着,根据采集路线、完成采集所用的时间、采集信号的频率,可以确定出每个采集点对应的位置坐标,进而根据采集到的信号确定出每个位置点与在该位置点接收的信号强度,得到室内定位指纹库。但是,上述信号采集方法需要人工去采集,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室内空间较大的场景。
并且,相关技术中,在指纹信号采集完成之后,可以检测采集到的指纹信号是否完整,并在检测到指纹信号不完整时,由采集人员增加采集点,并在新增的采集点处重新采集指纹信号,但是,指纹信号不完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采集人员行走速度过快,室内环境中存在信号干扰等,只增加采集点进行重新采集并不能针对性的解决指纹信号不完整的问题,仍然会导致采集失败,造成采集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并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若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可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指纹信号的采集,在对某个室内区域进行指纹信号采集之前,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先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例如,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元件或者其他传感器,确定室内区域的环境信息,进而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然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着确定出的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指纹信号的信号质量标准,然后根据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如果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至少一个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第一路线可以是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和/或新增的采集路线,然后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这样一来,通过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对室内区域的指纹信号的采集,合理规划采集路线,提高了指纹信号采集的效率。并且,可移动电子设备能够对采集到的指纹信号进行信号质量检测,在检测到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指纹信号时,能够进一步确定出其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原因,并自动确定出重采策略,重采策略中可以包括需重新采集路线或者新增的路线,然后根据重采策略及重采原因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避免盲目重采,从而提高采集到的指纹信号的准确度,进一步地,也可以提高后续根据采集的指纹信号进行定位时的定位精度。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并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具体的,诸如地下停车场、仓库等大型室内区域,在对其进行指纹信号采集时,需要先确定可移动电子设备所在的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例如,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内设置的实时影像组件(例如视觉传感器、摄像装置等)获取其当前外围环境的图像,并根据获取的外围环境的图像,确定采集路线;还可以是,获取其内存储的室内区域的平面地图信息,并基于室内区域的平面地图信息,规划采集路线;当然,还可以基于获取的当前外围环境的图像及存储的平面地图信息,规划采集路线,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确定出采集路线之后,沿采集路线以预设的采集频率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也就是说,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划分为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以便后续对每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进行信号质量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包括:
获取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
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具体的,在确定采集路线时,可移动电子设备需要先确定室内区域的道路信息、障碍物信息等环境信息,才能规划采集路径,如果可移动电子设备内存储的室内区域的平面地图内包含的信息发生改变,而地图并未更新,会使得规划出的采集路线可能不准确。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在室内区域中通过其内设置的视觉感知元件或其他传感器获取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例如室内区域的道路宽度、车道边线位置、障碍物位置等信息,从而保证能够获取到室内区域的真实环境信息。接着,可移动电子设备在获取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获取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出室内区域的道路位置,并确定出采集路线及每个采集路线的起始位置及终点位置,例如,假设可移动电子设备获取到外围环境信息,根据外围环境信息确定道路宽度为6米,按照预设的采集路线间隔1.5m,可以确定出三条采集路线,以及每条采集路线的起点位置及终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能够移动行驶、进行指纹信号采集的电子设备,一方面,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能够实现自行移动的电子设备,例如自动驾驶车辆、移动机器人、无人机等,此时能够实现自动采集,无需人工参与,进一步提高采集效率;另一方面,可移动电子设备还可以为车载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由于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自身无法实现移动,因此可以将可移动电子设备设置在车辆、或其他可移动的设备上,通过人工操纵车辆实现电子设备的移动行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包括:
获取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
根据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及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具体的,由于可移动电子设备中可能已经存储有室内区域的平面地图信息,那么,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确定采集路线时,可以获取已保存室内地图信息,以使得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能够为确定采集路线提供更多依据,并且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中包含室内区域当前的环境信息,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根据获取的室内地图信息及获取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采集路线,从而提高确定的采集路线的合理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时以一定的采集频率进行信号采集,例如100Hz/s,即为1s之内得到100个信号采集点,如果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时的移动速度过快,会使得每相邻两个信号采集点的距离会过大,从而导致采集的指纹信号的密度降低,进而影响后续根据指纹信号定位时的定位精度。基于此,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置参考移动速度,并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纹信号至少包括地磁指纹信号和/或无线指纹信号。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磁力计、无线通讯模块,其中,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等,因此,在进行信号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无线通讯模块可以采集到地磁指纹信号、无线指纹信号,其中,无线指纹信号包括蓝牙指纹信号或WIFI指纹信号。可移动电子设备中还可能设置有移动网络通讯模块,此时,在进行信号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移动网络信号,此时第一指纹信号还可以包括移动网络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地磁指纹信号为在采集点采集到的地磁磁场强度,WIFI指纹信号为在采集点扫描到的每个无线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设备及接收的每个AP设备的信号的信号强度,蓝牙指纹信号包括在采集点扫描到的每个信标(Beacon)设备及接收的每个Beacon设备的信号的信号强度。由于对蓝牙指纹信号或WIFI指纹信号的信号质量检测过程基本相同,因此,在以下实施例中,无线指纹信号包括蓝牙指纹信号或WIFI指纹信号,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包括无线AP设备或信标设备,不再进行区分说明。
步骤S102、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具体的,由于采集到的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可能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在后续根据采集的第一指纹信号进行定位时,就会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在获取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后,需要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由于第一指纹信号至少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无线指纹信号,还可能包括移动网络信号等其他指纹信号,对于不同的指纹信号,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可能不同,具体的检测方式也可能不同,具体如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距离;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包括:预设速度阈值。
所述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一距离中的每个第一距离,根据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确定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距离内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第一移动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第一移动速度不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
具体的,针对地磁指纹信号,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范围设置为第一距离。那么,在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可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由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时使用的采集频率是一定的,如果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时移动速度过快,会导致在第一距离内获取到的采集点过少、采样点的密度较低,从而使得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不完整,进而导致后续根据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为用户进行定位时的定位精度较低。例如,如图2所示,黑色圆圈表示采集点,第一距离为N米,在第一个N米距离内采集点为7个,由于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过快导致在第二个N米距离内采集点只有3个,第二个N米距离内采集的指纹信号不完整。因此,在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需要检测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是否完整。针对至少一个第一距离中的每个第一距离,根据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内设置的视觉里程计对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出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距离内的第一移动速度。若确定出的第一移动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说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距离内采集指纹信号时的移动速度符合要求,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若确定出的第一移动速度不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说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距离内采集指纹信号时的移动速度过快,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完整,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距离;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包括:第一距离阈值、第一数量阈值、第二数量阈值、第三数量阈值及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阈值。
所述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二距离中的每个第二距离,确定第二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为在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中,与其前一个采集点的距离未超过第一距离阈值的采集点;
若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第一数量阈值,则获取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
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确定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RSSI均值;
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RSSI均值,在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包括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超过第三数量阈值,且对应的RSSI均值超过RSSI阈值的第一有效采集点;
若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在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第一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具体的,针对无线指纹信号,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范围设置为第二距离。在采集无线指纹信号时,得到至少一个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由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时使用的采集频率是一定的,如果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时移动速度过快,会导致获取到的采集点过少、采样点的密度较低,从而使得采集的无线指纹信号不完整,进而导致后续根据采集的无线指纹信号为用户进行定位时的定位精度较低,因此,在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需要检测采集的无线指纹信号是否完整。此时,针对每个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通过视觉里程计确定第一个采集点与其前一个采集点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距离阈值,若第一个采集点与其前一个采集点间的距离未超过第一距离阈值,则将第一个采集点确定为第一有效采集点,然后确定第二个采集点与第一个采集点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第一距离阈值,若第二个采集点与第一个采集点间的距离未超过第一距离阈值,则将第二个采集点确定为第一有效采集点,以此类推,确定第二距离内的其它采集点是否为第一有效采集点。在确定出第二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之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并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是否超过第一数量阈值。
若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第一数量阈值,由于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采集的无线指纹信号包括在第一有效信号采集点扫描到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值,因此,此时可以确定出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然后针对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根据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确定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RSSI均值。在确定出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RSSI均值之后,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RSSI均值,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包括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超过第三数量阈值,且对应的RSSI均值超过RSSI阈值的第一有效采集点。若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第二数量阈值,则说明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具备完整性,可以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若至少一个第二有效信号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则说明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完整,此时可以确定在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若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第一数量阈值,则说明第二距离内的有效采集点过少,采集点的密度较低,因此可以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距离;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相似度阈值。
所述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三距离中的每个第三距离,获取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
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不大于相似度阈值,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
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则获取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均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进一步地,还包括:
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存在第一无效采集点,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其中,第一无效采集点为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具体的,由于对于同一条采集路线,前后两次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应该是一致的,如图3所示,为对于同一条采集路线,前后两次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中间N米距离内,第二次采集得到的信号与第一次采集得到的指纹信号不同,说明在该采集路线的中间N米距离内进行指纹信号采集时,存在干扰设备产生的磁场对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产生干扰,导致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不准确。基于此,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无线指纹信号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然后对至少一个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进行信号一致性检测,即为针对每个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检测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与上一次经过第三距离时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是否一致。此时,针对每个第三距离,获取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其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然后获取已保存的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利用预设算法,确定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其中,预设算法可以是相似度匹配算法、余弦相似度算法或者采用欧式距离计算相似度方法,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相似度算法,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在采用欧式距离计算相似度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与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两两对应形成至少一个相似组,根据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出至少一个相似组中每个相似组中的两个采集点间的欧氏距离,进而确定出第三距离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似组的欧式距离总和。然后根据第三距离对应的至少一个相似组的欧氏距离总和确定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例如,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置欧式距离总和与相似度的对应关系,例如,欧氏距离总和为0-5时对应的相似度为95%,欧氏距离总和为6-10时对应的相似度为90%,欧式距离总和为10-15时对应的相似度为85%,以此类推。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则说明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与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相似,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不大于相似度阈值,说明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另外,由于可能存在历史地磁指纹信号也受到信号干扰的情况,若不存在磁场干扰,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例如,磁场强度在25μT-7μT之间,若存在磁场干扰,会导致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过大或过小。因此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置磁场强度范围,然后在确定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之后,继续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均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则说明第三距离内不存在磁场干扰,可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存在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即第一无效采集点,则说明第一无效采集点处存在磁场干扰,此时可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三距离与第一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距离;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第二距离阈值。
所述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四距离中的每个第四距离,获取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
根据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确定第四距离内的有效采集距离;
确定有效采集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若有效采集距离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或者,
若有效采集距离未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具体的,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预设范围确定为第四距离,将得到的采集点划分为至少一个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然后针对每个第四距离,对第四距离内采集的无线指纹信号进行一致性检测。首先,针对每个第四距离,获取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由于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包含扫描到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接收的每个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的RSSI值,因此根据第四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可以确定第四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同理,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然后,将第四距离划分为至少两个第六距离,针对每个第六距离,确定出第六距离内的采集点的数量及第六距离对应的RSSI值,计算第六距离对应的RSSI均值及离散程度指标,其中,离散程度指标可以为方差或标准差或者其它能够标识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然后,确定出第六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数量及第六距离对应的历史RSSI值,并计算第六距离对应的历史RSSI均值及历史离散程度指标。接着,计算第六距离对应的RSSI均值与第六距离对应的历史RSSI均值间的第一偏差,以及第六距离对应的离散程度指标与第六距离对应的历史离散程度指标间的第二偏差,若第一偏差小于预设第一偏差阈值,且第二偏差小于预设第二偏差阈值,则确定第六距离为有效采集距离,否则,则确定第六距离为无效采集距离。那么,在确定出的每个第六距离是否为有效采集距离之后,计算所有确定为有效采集距离的第六距离的累加值,即为第四距离内的有效采集距离。然后确定第四距离内的有效采集距离是否超过第二距离阈值,若有效采集距离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则说明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具备一致性,可以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若有效采集距离未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则说明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与其对应的历史指纹信号不一致,因此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四距离与第二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网格区域;至少一个网格区域中的每个网格区域内包含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包括: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所述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
针对每个网格区域,获取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
若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一阈值且不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或者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地磁信号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具有相似性,因此如果设置的采集路线比较密集,那么根据这两条采集路线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可能相同,为避免这种重复采集的情况发生,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检测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是否具有独特性。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采集得到的采集点及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划分为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如图4所示,室内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网格区域,每个网格区域内包含在多条采集路线采集得到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每个网格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只要保证每个网格区域内包含至少两条采集路线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针对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网格区域,获取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然后根据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出每个磁场强度数值在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中出现的概率,例如,假设网格区域内存在100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为25μT的采集点有15个,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为30μT的采集点有20个,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为43μT的采集点有30个,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为50μT的采集点有17个,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为62μT的采集点有18个,然后可以确定出磁场强度25μT在网格区域内的出现概率为25%,磁场强度30μT在网格区域内的出现概率为20%,磁场强度43μT在网格区域内的出现概率为30%,磁场强度50μT在网格区域内的出现概率为17%,磁场强度62μT在网格区域内的出现概率为18%。在确定出网格区域内出现的每个磁场强度的出现概率之后,根据下述信息熵公式,确定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
其中,H(X)表示信息熵,P(xi)表示在网格区域内磁场强度xi的出现概率,i表示网格区域内出现的第i个磁场强度,i=1,2,…,n,n为正整数。H(X)值越小,说明网格区域内的磁场强度的重复指数越高,即为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独特性较低;H(X)值越大,说明网格区域内的磁场强度的重复指数越低,即为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独特性较高。在确定出网格区域对应的H(X)值之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H(X)的绝对值确定为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若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一阈值且不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若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说明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独特性过高,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若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二阈值,则说明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独特性过低,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距离;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包括: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第四数量阈值。
所述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每个第五距离,获取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
根据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确定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
获取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
根据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第三有效采集点包括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的比值大于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的采集点;
若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大于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具体的,在采集无线指纹信号时,工作人员会预先在室内区域设置多个无线接入设备,在每个采集点采集到的无线指纹信号包括在该采集点扫描到的多个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的RSSI值,但是在某个采集点采集无线指纹信号时可能存在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情况,例如,假设室内区域中预先设置了100个无线接入设备,而在某个采集点只扫描到60个无线接入设备,占无线接入设备总数的60%,说明漏扫的无线接入设备过多,采集的无线指纹信号不准确。基于此,为方便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采集得到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然后针对每个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进行检测。首先。针对每个第五距离,获取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然后由于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包括在该采集点扫描到的的每个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的RSSI值,因此可以根据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确定在每个采集点扫描到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即为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然后,在确定出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之后,获取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总数量,并确定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是否大于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若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大于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说明该采集点为第三有效采集点,若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总数量的比值不大于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说明该采集点可能存在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情况。那么,可以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若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大于第四数量阈值,则说明第五距离内的大部分采集点都不存在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情况,此时可以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若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第四数量阈值,则说明第五距离内存在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情况的采集点较多,此时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例如,假设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为80%,第四数量阈值为80,第五距离内存在100个采集点,首先可移动电子设备获取100个采集点中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并确定出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假设100个采集点中,存在15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不大于80个,该15个采集点中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的比值均不大于80%,说明在该15个采集点存在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情况,存在85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大于80个,那么可以确定该85个采集点中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的比值均大于80%,即为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存在85个第三有效采集点,大于第四数量阈值,因此可以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五距离与第四距离、第二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这样一来,在进行指纹信号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采集到的指纹信号进行信号质量检测,检测采集到的指纹信号是否具备完整性、一致性及独特性,以便在检测到采集的指纹信号存在问题时及时做出处理,保证采集的指纹信号的质量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步骤S103、若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
其中,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若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检测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说明需要进行重新采集,为避免盲目重采,需针对不满足信号质量标准的第一指纹信号,确定其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第一路线可以是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及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则针对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中的每个第一预设范围,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
其中,第一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检测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时,说明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不能直接保存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需要进行重新采集或者进行其他处理。此时,为方便确定重采原因,针对每个第一预设范围,先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原因,即为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然后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策略,即为采集第一路线,其中,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如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所述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一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其中,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一距离中每个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若确定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则第一距离即视作第一预设范围。由于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说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距离内的移动速度过快导致采集点的密度较低,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完整,此时需要对第一距离进行重新采集。因此,可以将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将第一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为第一路线,并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以便后续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对第一距离进行重新采集。
所述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二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其中,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具体的,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二距离中每个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若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则第二距离即为第一预设范围。由于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说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二距离内的移动速度过快导致采集点的密度较低,即为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完整,此时需要对第二距离进行重新采集。因此,可以将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将第二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为第一路线,并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作为一种可能的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三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其中,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具体的,在对每个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进行信号一致性检测时,针对每个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则说明在第三距离内受到磁场干扰,需要对第三距离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此时,可以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将第三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为第一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四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其中,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具体的,在对每个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进行信号一致性检测时,针对每个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若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那么,第四距离即为第一预设范围。由于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说明在第四距离内受到磁场干扰,需要对第四距离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此时,可以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将第四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为第一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重采策略还包括减少采集的路线;
所述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第一阈值,则将提高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获取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
根据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确定新增的采集路线;
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其中,第一路线包括所述新增的采集路线。
或者,若确定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降低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减少采集的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具体的,在对第一指纹信号中的地磁指纹信号进行独特性检测时,是将采集到的地磁指纹信号划分为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及其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针对每个网格区域,若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则说明网格区域即为第一预设范围。若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且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磁场强度的指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独特性高,此时可以在原有的采集路线的基础上在网格区域内增加采集路线,以提高采集密度,以便后续可以提高室内定位时的定位精度。此时将提高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由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记录确定出的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及划分的每个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因此,可移动电子设备此时可以直接根据网格区域的标识信息,及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的标识信息,在已记录的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及多个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中,获取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新增的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例如,假设网格区域内包含三条采集路线,每两条采集路线之间间隔3米,假设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第一阈值,则将提高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此时可以将采集路线间的间隔缩小为1.5米,确定出四条新增的采集路线,并确定出每条采集路线的起始位置及终点位置。
若确定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二阈值,说明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信号独特性过低,在对室内区域进行下一次指纹信号采集时可以适当减少网格区域内的采集路线,因此,此时将降低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将减少采集的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以减少不必要的采集路线,提高对室内区域进行下一次指纹信号采集时的采集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则将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五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其中,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具体的,在对第一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指纹信号进行独特性检测时,将采集得到的第一指纹信号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并针对每个第五距离,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若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不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则说明第五距离即为第一预设范围,在第五距离内采集无线指纹信号时可能存在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情况。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将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确定为重采原因,将第五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为第一路线,并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这样一来,在确定采集第一路线的同时,可以确定出重采原因,为采集第一路线提供依据,而不是盲目重采,提高重新采集的效率,使得后续采集第一路线得到的指纹信号能够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步骤S104、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其中,第二指纹信号至少包括地磁指纹信号和/或无线指纹信号。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确定出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之后,可以确定需进行重新采集,根据重采策略,可以确定进行重采的第一路线,并根据重采原因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其中,第二指纹信号至少包括地磁指纹信号和/或无线指纹信号,无线指纹信号包括WIFI指纹信号或蓝牙指纹信号。当然,还可以为其它指纹信号,例如,移动网络信号。
所述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重采原因、重采策略及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进行重新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进行移动,以避免由于移动速度过快导致采集到的指纹信号不完整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确定提示信息;
显示提示信息;
根据提示信息,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时,需要由采集人员驾驶装载有可移动电子设备的车辆进行信号采集,那么,若确定出的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说明需进行重新采集,此时,可以先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确定出提示信息,然后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显示提示信息,以使得采集人员能够通过显示的提示信息获知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
由于重采原因不同,需要调整的采集参数不同,并且,若需要显示提示信息,根据不同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确定出的提示信息也可能不同。具体如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若确定出的重采原因为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说明在对第一路线进行重新采集时需要控制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不超过预设速度阈值,也就是说,需要调整的采集参数为移动速度。此时,可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在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时,以可移动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采集人员可以驾驶装载有可移动电子设备的车辆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采集,此时,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页面501中包括提示区域502及路线显示区域503,提示区域502显示“车速过快>Km/s,该路线请重新采集”的字样,路线显示区域503中以点虚线标识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第一路线,以提醒采集人员第一路线需重新采集,并且沿第一路线重新采集指纹信号时保持车速不超过K m/s。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提醒采集人员,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这样一来,采集人员可以获知重采原因,并针对重采原因重新采集指纹信号,避免盲目重采,提高重新采集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方式,所述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并在采集过程中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和/或第二干扰设备;其中,第一干扰设备为与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同的干扰设备;第二干扰设备为与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反的干扰设备或者静止的干扰设备。
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则在到达所述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
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则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以增大可移动电子设备与干扰设备间的距离;
在到达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则根据第一路线,生成第二路线。其中,第二路线与第一路线不同。
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二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二路线,直至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或者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
具体的,在确定出的重采原因包括信号受到干扰,重采策略为采集第一路线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在对第一路线进行信号重新采集的过程中,需要与可能会造成信号干扰的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沿第一路线重新采集信号,在采集过程中,通过视觉感知元件及其它传感器,实时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和/或第二干扰设备。其中,第一预设区域为预先设置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可移动电子设备为中心,以N米为半径的区域,第一干扰设备为与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同的干扰设备;第二干扰设备为与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反的干扰设备或者静止的干扰设备。也就是说,由于室内区域内可能存在多个可移动电子设备在采集指纹信号,如果两个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进方向相同,则可以通过控制两个可移动电子设备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区域,从而避免相互之间产生信号干扰。如果可移动电子设备在进行信号重新采集时与另一个可移动电子设备相遇,其中,可移动电子设备与另一个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进方向相反,那么必然会导致得到的第二指纹信号会受到另一个可移动电子设备对其的干扰,从而使得重新采集得到的第二指纹信号也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如果第一路线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静止的干扰设备,例如,静止的车辆、电子仪器或者其它干扰设备,那么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时,也一定会受到静止的干扰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时,需要实时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和/或第二干扰设备。
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则说明在对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时没有受到信号干扰,那么可移动电子设备在到达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可以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干扰设备的位置,若第一干扰设备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则减小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以增大可移动电子设备与干扰设备间的距离,若第一干扰设备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后方,则增大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以增大可移动电子设备与干扰设备间的距离,但需要保证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并在到达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或者,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说明重新采集得到的信号会受到信号干扰,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路线,重新生成采集路线,即第二路线,其中,第二路线与第一路线不同。例如,假设在检测到第一路线的一侧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且第二干扰设备为静止的车辆或其他干扰设备,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及终点位置,平移第一路线,使得平移后的第一路线与第二干扰设备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区域,平移后的第一路线即为第二路线,并确定出第二路线的起点位置及终点位置。还可以是,在检测到可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则根据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及终点位置,随机确定出第二路线的起点位置及终点位置,例如,假设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坐标为(100,20)终点位置坐标为(100,90),此时,可以将起始位置坐标(100,20)及终点位置坐标(100,90)中的横坐标同时加2,确定出第二路线的起始位置坐标(102,20)及终点位置坐标(102,90)。然后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二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二路线,直至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或者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则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时,以可移动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采集人员可以驾驶装载有可移动电子设备的车辆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采集,此时,如图6所示,如图6所示,第二显示页面601中包括提示区域602及路线显示区域603,提示区域602显示“信号受到干扰,该路线请重新采集”的字样,路线显示区域603中以点虚线标识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第一路线,以提醒采集人员第一路线需重新采集,并且沿第一路线重新采集指纹信号时尽量避开可能会产生信号干扰的设备,例如,避免与其他车辆距离过近,避免会车。当然,还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形式提醒采集人员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时,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时,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具体可参考步骤S103,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在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时,以可移动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采集人员可以驾驶装载有可移动电子设备的车辆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采集,此时,如图7所示,第三显示页面701中包括提示区域702及路线显示区域703,提示区域702显示“新增采集路线,请采集”的字样,路线显示区域703中显示新增的采集路线704,即第一路线,以提醒采集人员第一路线需重新采集,并且沿第一路线重新采集指纹信号时提高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重采原因为漏扫无线接入设备时,获取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根据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确定目标采集频率;目标采集频率高于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按照目标采集频率,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重采原因为漏扫无线接入设备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当前采集无线指纹信号所使用的的采集频率,即为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然后根据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确定目标采集频率,只需保证目标采集频率高于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即可。例如,假设当前在采集无线指纹信号时每2s采集一次,采集频率为0.5Hz/s,可以确定目标采集频率为1Hz/s。然后按照目标采集频率,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另外,在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时,以可移动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采集人员可以驾驶装载有可移动电子设备的车辆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采集,此时,如图8所示,第四显示页面801中包括提示区域802及路线显示区域803,提示区域802显示“无线接入设备漏扫,该路线请重新采集”的字样,路线显示区域803中以点虚线标识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即第一路线,以提醒采集人员第一路线需重新采集,并且沿第一路线重新采集指纹信号时提高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这样一来,通过可移动电子设备即可完成室内区域的指纹信号的采集,无需通过采集人员步行采集,提高采集效率。并且,在进行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其内设置的实时影像感知组件,获取室内区域的当前外围环境信息,并根据室内区域的当前外围环境信息,
规划采集路线,提高采集路线规划的精度。再者,在采集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的第一指纹信号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即时对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号进行质量检测,并且在检测到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时,直接生成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或新增采集路线,并确定其对应的重采原因,避免盲目重采。
参考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与图1所述实施例相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了在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的相关步骤及其他处理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S901、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101,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确定出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之后,还包括:
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对室内地图进行更新。
具体的,与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相比,室内区域可能发生了改变,可移动电子设备在获取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之后,可以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生成新的室内地图信息,并更新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以使得可移动电子设备始终保存有最新的室内地图信息。
步骤S902、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101,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在采集路线包括至少两条时,在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确定出当前采集路线,沿当前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当前采集路线对应的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将当前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确定出的采集路线可能包括至少两条,由于还未根据至少两条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因此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至少两条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均记录为未采集状态。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在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确定出当前采集路线,例如,可以随机确定一条采集路线作为当前采集路线。然后为节省采集时间,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当前位置信息,然后根据当前位置信息,确定出由当前位置移动至当前采集路线的起始位置之间的最短路径,然后根据该最短路径,由当前位置移动至当前采集路线的起始位置。然后,沿当前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当前采集路线对应的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已经到达该采集路线的终点位置,那么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当前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例如,假设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以搭载在车辆上的手机为例,如图10所示,第五显示页面1001中包括提示区域1002及路线显示区域1003,提示区域1002中显示了参考移动速度,路线显示区域1003中显示采集路线及每条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以便采集人员可以获知每条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当前采集路线以及车辆的所处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在进行信号采集时,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第二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减速装置;
若存在,则减小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
具体的,在进行指纹信号采集时,如果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路段存在减速装置,例如减速带或减速丘,而可移动电子设备仍保持当前移动速度通过该路段的话,会使得可移动电子设备频繁剧烈晃动,可能会导致采集的指纹信号不准确。因此,在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的过程中,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其当前位置的前方第二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减速装置,其中,第二预设区域是预先设置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N米×M米的区域,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区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若检测到存在减速丘或减速带,则减小当前移动速度,例如将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由15km/h调整到5km/h,以减小在通过该减速装置时可移动电子设备的晃动程度,从而减小对采集的指纹信号的影响。还可以是,假设可移动电子设备为为车载电子设备,以搭载在车辆上的手机为例,手机设置在车辆上,由采集人员驾驶车辆进行信号采集,假设采集人员在驾驶车辆进行信号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检测到前方路段存在减速装置,如图11所示,第六显示页面1101中包括提示区域1102及路线显示区域1103,提示区域1102中显示“前方经过减速带,请减速”字样,还可以是其他文字,也可以语音播报减速提醒。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醒采集人员减速慢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在进行信号采集时,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是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
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则减小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在进行信号采集时是以预设的采集频率采集指纹信号,例如采集频率为100hz/s,假设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为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时,在3m距离内能得到100个采集点,但是若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会导致在3m距离内得到的采集点远少于100个,从而使得采集点的密度较低,使得采集到的第一指纹信号不完整。基于此,在进行信号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其当前移动速度并检测是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在检测到当前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时减小当前移动速度。还可以是,假设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以搭载在车辆上的手机为例,假设采集人员在驾驶车辆进行信号采集时,可移动电子设备检测到当前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如图12所示,第七显示页面1201中包括提示区域1202及路线显示区域1203,提示区域1202显示“已超速,请减速”字样,也可以语音播报已超速、减速提醒,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醒采集人员减速慢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这样一来,通过上述在进行信号采集的过程中对室内区域的道路中减速装置的检测以及对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的检测,可以尽量降低采集到的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可能性,从而有效避免在采集到的指纹信号不符合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进行重复采集,提高了采集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假设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以搭载在车辆上的手机为例,在采集移动网络信号时,由于移动网络可能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并且移动网络包含多种制式,例如3G、4G、5G等,因此,需要针对每个供应商采集移动网络信号,并且需采集不同制式的移动网络信号。如图13所示,采集人员可以点击获取控件1304,以获取需采集移动网络信号列表,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显示第八显示页面1301,第八显示页面1301中包括符号标识区域1302、需采集移动网络信号列表1303,其中符号标识区域1302中示出已采集制式的符号及未采集制式的符号,需采集移动网络信号列表1303示出需采集的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移动网络信号及其对应的不同制式,以便采集人员根据需采集移动网络信号列表1303采集移动网络信号。
步骤S903、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S102,在此不再赘述。
在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执行下述步骤S904;或者,在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执行下述步骤S905。
步骤S904、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其中,第二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具体的,在确定出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之后,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若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说明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此时可以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例如,可以将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保存至可移动电子设备内设置的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将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上传至云服务器保存,以避免频繁的写入操作,提高存储效率。当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出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所有第二预设范围之后,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每个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还可以每确定出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就保存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存储的第一指纹信号都是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指纹信号,从而能够提高后续根据保存的指纹信号对该室内区域的电子设备进行定位时的定位精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获取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在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时,需要先获取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然后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可移动电子设备保存的是采集点的位置与在该采集点采集的第一指纹信号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一来,在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保存的第一指纹信号对室内的目标电子设备进行定位时,可以先确定目标电子设备在所处位置接收到的第一指纹信号,然后根据该第一指纹信号,在预先采集的指纹信号中确定出该第一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即为目标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步骤S905、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则针对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中的每个第一预设范围,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
具体可参考步骤S1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906、在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时,确定目标位置及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
其中,目标位置为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
具体的,在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时,由于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能与第一路线距离较远,因此可移动电子设备需要先移动至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此时,可以根据重采策略中的第一路线,确定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即为目标位置。可移动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内设置的视觉感知元件等其他元件获取其当前位置。
步骤S907、生成由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
具体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确定出由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路径,以便根据该路径移动至目标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路径为由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至目标位置的最短路径。
具体的,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确定出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至目标位置的最短路径,以便根据该最短路径,由当前位置沿最短路径移动至目标位置,从而节省采集时间。
步骤S908、由当前位置沿移动路径移动至目标位置。
具体的,在确定出移动路径之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确定出的移动路径由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
步骤S909、根据重采原因、重采策略及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可参考上述步骤1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910、保存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得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之后,可以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例如,可以将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保存至可移动电子设备内设置的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将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上传至云服务器保存,以避免频繁的写入操作,提高存储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确定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路线内的第二移动速度;
若第二移动速度不大于预设速度阈值,则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若重采原因为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那么在根据该重采原因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第二指纹信号后,可以先根据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确定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路线内的第二移动速度。若第二移动速度不大于预设速度阈值,说明可移动电子设备在该第一路线内的移动速度满足要求,此时可以直接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第二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中每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第二无效采集点,则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
若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则获取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无效采集点,以及历史采集点中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
若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将第一路线标记为磁场异常路线,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根据第一路线,生成第三路线;第三路线与第一路线不同;
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三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三路线,直至检测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无效采集点或者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
具体的,在得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之后,若第二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为避免还存在其他干扰设备对第二指纹信号造成干扰,此时需要进一步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在预设磁场强度范围之内,即为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
若不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说明重采得到的第二指纹信号有效,此时可以直接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若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则说明该第一路线内还存在其他干扰设备,导致在一些采集点采集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过大或过小。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即为确定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若存在,则说明对第一路线的多次信号采集中均出现磁场强度异常的采集点,此时将第一路线标记为磁场异常路线。若不存在,则说明第一路线内的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地磁指纹信号正常,第一路线不存在磁场异常的情况,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路线,生成第三路线,只要保证第三路线与第一路线不同即可。然后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三路线,重新执行步骤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三路线,直至检测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或者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此时保存重采得到的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重新采集完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第二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在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时,则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重采原因为信号受到干扰时,根据该重采原因对第一路线进行重新采集得到无线指纹信号(即第二指纹信号)。此时,需要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具体可参考步骤S103中检测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若确定出的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则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确定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在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重采原因为提高采集密度时,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在保存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时,需要先检测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具体可参考步骤S103,在此不再赘述。在检测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在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具体的,在重采原因为无线接入设备漏扫时,根据该重采原因对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二指纹信号,第二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在保存时,需要先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具体可参考步骤S104中检测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的相关步骤,在此不再赘述。在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步骤S911、将第一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具体的,由于第一路线的采集状态为未采集状态,在采集完成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路线的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以便后续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获知每条路线的采集状态为已采集状态或未采集状态。
步骤S912、确定是否存在未采集路线。
其中,未采集路线包括采集状态为未采集状态的采集路线。
具体的,在对第一路线重新采集完成之后,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检测是否存在还未进行信号采集的采集路线,此时,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获取每条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并确定是否存在采集状态为未采集状态的采集路线。在确定存在至少一条未采集路线时,在至少一条未采集路线中确定出目标采集路线,例如,可以随机确定一条采集路线作为目标采集路线,也可以根据当前所在位置与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确定出一条距离可移动设备的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采集路线确定为目标采集路线。若目标采集路线为预先规划出的采集路线,则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目标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具体可参考步骤S902,在此不再赘述。若目标采集路线为第一路线,则根据重采原因、重采策略及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具体可参考步骤S906,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913、若确定不存在未采集路线,则确定室内定位指纹采集完成。
具体的,若检测到不存在未采集路线,则说明对室内区域的指纹信号采集完成,此时确定室内定位指纹采集完成。
这样一来,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完成对室内区域的定位指纹信号的采集,无需由采集人员步行采集,提高了采集效率,并且在采集得到指纹信号之后,可以即时检测采集到的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由于第一指纹信号可能包含多种,对于地磁指纹信号与无线指纹信号来说,采用不同的信号质量标准进行检测,保证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在确定采集得到的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时,确定出不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的原因,以为重新采集提供依据,避免盲目重采,从而提高重新采集的效率。在确定采集到的指纹信号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之后,保存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的指纹信号,至此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完成,形成室内定位指纹库,由于室内定位指纹库中的指纹信号均为满足预设的信号质量标准的指纹信号,因此在后续根据该室内定位指纹库对室内区域的电子设备定位时,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可移动电子设备为车载电子设备时,例如,可移动电子设备为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可移动电子设备设置在车辆上,由采集人员驾驶车辆进行指纹信号采集,为提高采集密度及采集效率,采集人员可以在车辆上同时设置至少两个可移动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可移动电子设备在车辆上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制。针对每个可移动电子设备,均执行上述图9实施例中的步骤,这样一来,当采集人员驾驶车辆沿一条采集路线行驶时,可以同时得到多条采集路线内的采集点及对应的指纹信号,从而提高采集密度及采集效率。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装置。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1401,用于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信号采集单元1402,用于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及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用于确定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还用于若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则针对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中的每个第一预设范围,确定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第一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还用于保存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还用于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第二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单元1401,还用于获取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
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单元1401,还用于确定目标位置及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
生成由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
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由当前位置沿移动路径移动至目标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在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获取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保存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获取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息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一距离中的每个第一距离,根据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确定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距离内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第一移动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第一移动速度不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确定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一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二距离中的每个第二距离,确定第二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为在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中,与其前一个采集点的距离未超过第一距离阈值的采集点;
若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第一数量阈值,则获取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
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确定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RSSI均值;
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RSSI均值,在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包括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超过第三数量阈值,且对应的RSSI均值超过RSSI阈值的第一有效采集点;
若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在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还用于若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第一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确定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二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号采集单元1402,具体用于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确定可移动电子设备在第一路线内的第二移动速度;若第二移动速度不大于预设速度阈值,则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三距离中的每个第三距离,获取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
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不大于相似度阈值,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则获取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均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还用于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存在第一无效采集点,则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第一无效采集点为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确定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三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至少一个第四距离中的每个第四距离,获取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
根据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确定第四距离内的有效采集距离;
确定有效采集距离是否超过第二距离阈值;
若有效采集距离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或者,
若有效采集距离未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确定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四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号采集单元1402,具体用于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并在采集过程中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和/或第二干扰设备;第一干扰设备为与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同的干扰设备;第二干扰设备为与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反的干扰设备或者静止的干扰设备;
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则在到达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则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以增大可移动电子设备与干扰设备间的距离;
在到达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则根据第一路线,生成第二路线;第二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二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二路线,直至检测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或者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二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中每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第二无效采集点,则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还用于若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则获取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历史采集点中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历史无效采集点为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若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将第一路线标记为磁场异常路线,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根据第一路线,生成第三路线;第三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将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三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第一路线更新为第三路线,直至检测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或者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二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在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
针对每个网格区域,获取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
若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一阈值且不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第一阈值或者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第一阈值,则将提高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获取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
根据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确定新增的采集路线;
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
或者,若确定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降低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减少采集的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信号采集单元1402,具体用于在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时,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确定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在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在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每个第五距离,获取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
根据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确定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
获取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
根据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第三有效采集点包括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的比值大于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的采集点;
若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大于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若确定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则将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第五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信号采集单元1402,具体用于在重采原因为漏扫无线接入设备时,获取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根据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确定目标采集频率;目标采集频率高于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按照目标采集频率,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具体用于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在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时,保存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将新增的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号采集单元1402,具体用于在采集路线包括至少两条时,在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确定出当前采集路线,沿当前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当前采集路线对应的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将当前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未采集路线;其中,未采集路线包括采集状态为未采集状态的采集路线;
若确定不存在未采集路线,则确定室内已定位指纹采集完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单元1401,具体用于获取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根据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及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15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地图生成单元1404;
地图生成单元1404,用于根据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对室内地图进行更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在进行信号采集时,检测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第二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减速装置;
若存在,则减小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质量分析决策单元1403,还用于根据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确定提示信息;显示提示信息;
信号采集单元1402,还用于根据提示信息,调整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1600可以包括: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及通信单元1603。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603,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设备发送用户数据。
所述处理器1601,为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6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6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所述存储器1602,用于存储处理器1601的执行指令,存储器16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存储器1602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601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1600能够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Claims (40)

1.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应用于可移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并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若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所述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所述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则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设范围中的每个第一预设范围,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还包括:
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是指其内的采样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满足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的预设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包括:
获取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所述重采策略及所述预设的参考移动速度,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之前,还包括:
确定目标位置及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路线的起始位置;
生成由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
由所述当前位置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为由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最短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及所述第二指纹信号至少包括地磁指纹信号和/或无线指纹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若在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则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保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设范围内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息与每个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距离;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包括:预设速度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中的每个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确定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距离内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不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距离;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包括:第一距离阈值、第一数量阈值、第二数量阈值、第三数量阈值及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距离中的每个第二距离,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为在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中,与其前一个采集点的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则获取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
根据所述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每个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RSSI值,确定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RSSI均值;
根据每个第一有效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RSSI均值,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包括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中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三数量阈值,且对应的RSSI均值超过所述RSSI阈值的第一有效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超过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在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未超过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完整性标准,则将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二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确定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第二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二移动速度不大于所述预设速度阈值,则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距离;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相似度阈值、磁场强度范围;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距离中的每个第三距离,获取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历史采集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不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
若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相似度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是否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均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存在第一无效采集点,则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所述第一无效采集点为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三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三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距离;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包括:第二距离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距离中的每个第四距离,获取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所述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
根据所述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RSSI值、所述第四距离内的历史采集点及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历史RSSI值,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有效采集距离;
确定所述有效采集距离是否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若所述有效采集距离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有效采集距离未超过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四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则将信号受到干扰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四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并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并在采集过程中检测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和/或第二干扰设备;所述第一干扰设备为与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同的干扰设备;所述第二干扰设备为与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前进方向相反的干扰设备或者静止的干扰设备;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则在到达所述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则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以增大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与所述干扰设备间的距离;
在到达所述第一路线的终点位置时,确定完成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存在第二干扰设备,则根据所述第一路线,生成第二路线;所述第二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二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二路线,直至检测到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始终不存在第一干扰设备及第二干扰设备,或者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第一预设区域内只存在第一干扰设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二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中每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预设磁场强度范围;
若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第二无效采集点,则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则获取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所述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以及所述历史采集点中每个历史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所述历史无效采集点为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不属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范围的采集点;
若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将所述第一路线标记为磁场异常路线,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或者,
若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不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则根据所述第一路线,生成第三路线;所述第三路线与所述第一路线不同;
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三路线,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至步骤:将所述第一路线更新为所述第三路线,直至检测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中不存在至少一个第二无效采集点或者所述第一路线对应的历史采集点中存在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无效采集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二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确定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一致性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网格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网格区域中的每个网格区域内包含至少两条采集路线;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包括: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地磁指纹信号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
针对每个网格区域,获取所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
根据所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的磁场强度,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
若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地磁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一信号独特性标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采策略还包括减少采集的路线;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所述网格区域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提高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获取所述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区域的位置信息及所述网格区域内包含的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每条采集路线的位置信息,确定新增的采集路线;
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新增的采集路线;
或者,若确定所述网格区域对应的磁场强度重复指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降低采集密度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减少采集的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
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新增的采集路线时,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预设信号质量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距离;所述信号质量标准包括: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包括: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第四数量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纹信号包括无线指纹信号时,针对每个第五距离,获取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
根据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
获取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
根据所述第五距离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及所述预设的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所述第三有效采集点包括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中,对应的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总数量的比值大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占比阈值的采集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或者,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有效采集点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四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对应的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五距离内的采集点对应的无线指纹信号不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则将漏扫无线接入设备的确定为重采原因;
将所述第五距离对应的采集路线确定为需重新采集的路线,将所述采集第一路线确定为重采策略;所述第一路线包括所述需重新采集的路线;
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重采原因为漏扫无线接入设备时,获取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根据所述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确定目标采集频率;所述目标采集频率高于所述采集无线指纹信号对应的采集频率;
按照所述目标采集频率,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所述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是否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
在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满足所述第二信号独特性标准时,保存所述第一路线内的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包括:
在所述采集路线包括至少两条时,在所述至少两条采集路线中确定出当前采集路线,沿所述当前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所述当前采集路线对应的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将所述当前采集路线的采集状态由未采集状态更新为已采集状态。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是否存在未采集路线;其中,未采集路线包括采集状态为未采集状态的采集路线;
若确定不存在未采集路线,则确定室内已定位指纹采集完成。
3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包括:
获取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
根据所述已保存的室内地图信息及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围环境信息,对所述室内地图进行更新。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进行信号采集时,检测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前方第二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减速装置;
若存在,则减小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当前移动速度。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确定提示信息;
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提示信息,调整所述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采集参数,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38.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室内区域的采集路线;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沿所述采集路线进行信号采集,得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
质量分析决策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是否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
所述质量分析决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采集点对应的第一指纹信号不满足预设信号质量标准,则确定重采原因及重采策略;所述重采策略包括采集第一路线;所述第一路线包括需重新采集的路线、新增的采集路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重采原因及所述重采策略,沿所述第一路线进行信号的重新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路线内的采集点及每个采集点对应的第二指纹信号。
3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386700.XA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8042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6700.XA CN118042408A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6700.XA CN118042408A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2408A true CN118042408A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88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6700.XA Pending CN118042408A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24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3407B1 (en) Automatic occlusion detection in road network data
EP2920954B1 (en)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US87817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position of moving object
EP313785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relative to a digital map
JP5162849B2 (ja) 不動点位置記録装置
CN110945320B (zh) 车辆定位方法和系统
US2019027155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ing Landmarks in a Traffic Environment of a Mobile Unit
CN201269758Y (zh) 一种交通标志车载全自动检测记录系统
CN113678079A (zh) 从车辆传感器和相机阵列生成结构化地图数据
CN103941746A (zh) 无人机巡检图像处理系统及方法
JP6950832B2 (ja) 位置座標推定装置、位置座標推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80460A (ja) 移動体
CN105116886A (zh) 一种机器人自主行走的方法
CN113959457B (zh)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定位方法、装置、车辆和介质
CN111176270A (zh) 使用动态地标的定位
CN114119886A (zh) 高精地图点云重建方法、装置、车辆、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52142A (zh) 室内停车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447058B (zh) 泊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3029B (zh) 导航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09945877B (zh) 一种巡检轨迹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550377A (zh) 基于视频识别和imu设备的轨道交通应急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11402702A (zh) 地图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383141A1 (en) Sign posi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CN118042408A (zh) 一种室内定位指纹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98243A (zh) 一种车辆定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